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七在弟弟小腿后踹了一脚:“少胡说!”
  不防牵动了自己伤口,两人都痛得嘶了一声,他们那日领了四十笞杖,哪怕行刑的兄弟留了手,还是在床上躺了几日,昨日才下地,又被派了这差事。
  贾八痛得龇牙咧嘴:“阿……阿兄,这事咱们得赶紧禀报太子殿下吧?能禀报么?”
  贾七斜弟弟一眼:“上回的苦头没吃够么?殿下明察秋毫,瞒而不报有好果子吃么?说你傻你还就是傻!”
  贾八心道上次说要瞒的也是你,什么话都叫你说完了,仗着早一时半刻从娘胎里出来,见天欺负我。
  不过他只敢腹诽,说出口是决计不敢的。
  兄弟俩回了东宫,待太子办完一天的公事,便即将邵家表兄如何去沈家,又如何满面通红地出来,一五一十地禀告给太子。
  尉迟越初时还不甚在意,沈氏前世便与舅家亲近,年节总不忘宣她舅母和表姊入宫。眼下时近端午,她舅家表兄上沈府送节礼,顺便见一见表妹,也不算什么逾礼越分的事情。
  他一向大度,又贵为人君,岂能如那起市井闲汉,每日吃饱了撑的无事可干,乱吃干醋。
  待贾七说到邵小郎从沈府出来时似乎神色有异,尉迟越不觉从书卷上抬起眼:“如何有异?”
  贾七知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谁说谁倒霉,向弟弟使了个眼色。
  贾八老实,上前禀道:“那邵小郎出来时满脸通红,眼睛水汪汪的,还不住傻笑。”
  尉迟越脸一沉,“啪”一声将手中书卷撂在案上。
  宁家小白脸的事还没了结,怎么又来个表兄,这还有完没完了?
  他站起身,背着手踱了两步,逐渐冷静下来。
  不至于,沈氏不是那种人,她既然与宁十一情投意合,与那表兄便不会有什么瓜葛。
  多半是那表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可这么一想,他的五脏六腑便如泡在酸水中,非但没释然,反而更酸了——他的发妻与旁人情投意合不说,一边还有个表兄虎视眈眈!
  尉迟越看了眼大气不敢出的侍卫:“此人相貌如何?”
  他上辈子只在成婚那日的筵席上见过此人一眼,早已不记得他的模样了。
  贾七忙道:“回禀殿下,此人生得眉歪眼斜,厚唇塌鼻,着实是个歪瓜裂枣。”
  尉迟越冷哼了一声:“邵公子是太子妃舅家表兄,你说他生得歪瓜裂枣,可是诋毁太子妃其貌不扬的意思?”
  他顿了顿:“看来上次的笞杖没叫你长记性。”
  贾七忙磕头谢罪:“殿下饶命,太子妃是九天玄女下凡,倾国倾城,举世无俦。”
  尉迟越道:“再三妄议太子妃,四十杖怕是不够。”
  贾七心里叫苦不迭,知道此时多说多错,他家殿下心里不爽利,说什么都要吃挂落,索性住了嘴。
  尉迟越眼风扫向贾八:“你说。”
  贾八眼见兄长没讨着好,便如实道:“回禀殿下,那邵公子丰神俊朗,相貌堂堂,眉目与太子妃有六七成相似,实是一表人才……尤其是身形魁伟长大,在众人间便如鹤立鸡群。”
  尉迟越凉凉道:“多长大?”他自己便生得十分高挑颀长,比一般男子高了不少。
  贾八抬手比划:“约莫比仆还高上半个头。”
  尉迟越估算了一下,这么说比他还要高两寸来许,眉头一皱,随即又是一松。
  过犹不及,太长大便不雅相了,如他这般才是恰到好处,一分不多半分不少,正合式。
  他心里舒坦了不少,转念一想,也不必计较这些,只消早些将沈氏娶过门,有几重宫墙拦着,那些魑魅魍魉、狂蜂浪蝶横竖无计可施。
  上辈子她既然能对他一往情深,这辈子自然也可以,他这辈子再待她好上一些,她一定十分感佩,对他越发死心塌地。
  ***
  沈宜秋一觉睡到黄昏,起来若无其事地将那条编了一半的长命缕编好,然后找了个盒子收了起来。
  虽然明知送不出去,也算是有始有终。
  素娥心里藏不住事,将前院的事悄悄告诉了湘娥,两人不知究竟出了什么事,也不敢叫旁人知晓,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地伺候沈宜秋,仿佛她是个一碰就碎的瓷娃娃。
  他们战战兢兢地留心着,小娘子却一切如常,照旧悠闲度日,没事画画花鸟,摆摆棋子,与他们说笑也与往日一般无二,甚至连胃口都回来了一些。
  三日后,宁家来人退还了沈宜秋的庚帖,翌日,沈老夫人便被皇后宣召入宫说话。
  沈老夫人从宫中回来,立即将孙女叫到青槐院,将宁家退婚的消息告诉了她,末了道:“幸而两家议亲之事旁人并不知晓,也算全了两家的体面。宁家主动退回庚帖,虽有些失礼,倒也省却了许多难堪。”
  沈宜秋丝毫不觉意外,淡淡地看了眼祖母,只见她每条皱纹中都盛满了笑意,不觉心里起腻。
  上辈子她被张皇后选中,祖母也是这般喜不自胜,她看在眼里,却还自欺欺人,道是祖母疼爱自己才为自己高兴。
  沈老夫人又道:“宫里放了消息出来,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沈宜秋点点头:“孙女知晓。”
  沈老夫人满意地颔首:“很好,宠辱不惊,方是我沈家女儿。待你入了宫,也需谨言慎行,侍奉圣人、皇后和太子殿下,悉心抚育皇嗣,切不可得意忘形。”
  若是往常,沈宜秋心里再不以为然,嘴上也能敷衍几句,可今日她连敷衍的心情都没有了。
  沈老夫人又道:“你身为沈氏女,与我沈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切不可忘本。你伯父叔父仕途坎坷,你当尽力帮扶。”
  上辈子沈老夫人也有一番差不多的叮嘱,沈宜秋当作了金科玉律,然而伯父叔父们打着她的旗号大肆敛财时,却没想过什么一损俱损。
  后来二伯在刺史任上贪赃枉法,被御史弹劾,丢官卸职,身陷囹圄,她为了救二伯一命脱簪待罪,自请废后,在紫宸殿前跪了一日,换来尉迟越一生中唯一一次破例,保下二伯一条性命。
  可做了那么多,到头来却只得到祖母一句“无用”。
  沈老夫人见她沉默不语,只当她在悉心听教,又道:“你两位伯父才干过人,可惜抱经济之器而有志无时,不能为社稷效力,如明珠蒙尘,如今太子监国,吏制清明,唯才是举,你当举荐贤明,不必因亲缘而有所避忌。”
  沈宜秋一笑,淡淡道:“祖母教诲,孙女不敢稍违,不过大伯庸碌无识,二伯贪鄙无厌,若身居显位,蠹政害民,是害人害己,孙女能为有限,自顾且不暇,恕难从命。”
  沈老夫人难以置信,只疑心自己年老耳背,半晌才回过味来,重重一拍案几:“你……你!孽障!”
  一时急怒攻心,揪住衣襟大口喘着粗气。
  一旁伺候的海棠赶紧过来替她拍胸抚背,也顾不得尊卑,对沈宜秋道:“七娘子!老夫人素有心疾,你怎可如此激怒她!”
  上辈子二伯下狱,沈老夫人也未见有个好歹,可见祖母的心是扛得住风浪的。
  沈宜秋下拜,以额触地:“孙女不孝,还请祖母保重身体。”
  沈老夫人气急反笑,指着孙女鼻子道:“你很好!你以为嫁入东宫便白日飞升了么?没有沈氏依仗,你什么也不是!别忘了,你还没嫁过去!”
  沈宜秋道:“祖母若能说服帝后收回成命,对孙女不啻于再造。”
  她顿了顿又道:“孙女得祖母抚育成人,祖母要打要杀,孙女不敢有半分怨言。”
  沈老夫人差点背过气去,宫里旨意虽未下来,但她今日入宫,张皇后已将话挑明,若是孙女有个三长两短,整个沈家都难辞其咎。
  还真是打不得罚不得,只能好吃好喝供着她。
  她只能外强中干地瞪着她,一遍一遍咬牙切齿地说着“你很好”,却拿不出什么实际的手段治她,最后只能叫她抄百遍女戒,草草打发她出了院子,来个眼不见为净。
  沈宜秋走出青槐院,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长出了一口气。
  入宫便入宫吧,至少沈家是再不能让她出半分力了。
  把老路走一遍也不全是坏处,至少哪儿有坎,哪儿有坑,全都一清二楚。
  到时候找个看着顺眼的坑,跳进去躺平了,便可颐养天年。
  不出一旬,太子的大媒登门了。


第22章 大婚(三合一)
  上辈子的大媒是宗正寺卿,竟陵王尉迟旷,这一世却换成了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卢思茂。
  单看品级虽是前世更高,但竟陵王是个闲散宗室郡王,卢思茂却是实权在握的宰相。
  沈宜秋见大媒换了人,越发确定这个尉迟越从里到外都是簇新簇新的,绝不会是上辈子那一个。看来重活一世,也并非所有事都一成不变。
  沈老夫人却是喜不自胜,连孙女顶撞迕逆于她的事都暂且放到了一边,满面红光地道:“卢公出身名门,官居宰辅,德高望重,太子殿下请卢公为婚使,可见对我沈氏的看重。”
  沈宜秋不敢苟同,尉迟越是捏着鼻子娶她,对沈家也未见得有什么好感,哪会操心这种事,多半还是出自张皇后的授意。
  一想到张皇后,沈宜秋便啼笑皆非,按说她该怨张皇后拆散她好端端的姻缘,然而想起皇后上辈子对她的回护,又实在生不出什么怨怼来,只能苦笑——他们姑媳大约真是宿世的缘分。
  卢尚书登门后不久,赐婚的旨意也到了,这婚事便成了定局。
  婚期定在八月,竟比上辈子还早了一个月。
  本来她和宁十一定亲,妆奁已在准备着,可如今突然不嫁宁家嫁东宫,许多东西便不合礼数了,须得重新备过。
  沈宜秋得罪了祖母,沈老夫人不肯施以援手,只作壁上观,心里想着她一个十五岁的小娘子,从未经历过这等大事,不出几日便会左右支绌,只能向她服软,恳求帮助。
  可沈老夫人却打错了算盘。
  上辈子这些事宜虽未经过沈宜秋的手,但她本就是处处留心、时时留意的性子,看过一遍,心中便有了章程,加之执掌后宫多年,千头万绪都捏在手心里,这些小事自是游刃有余。
  也不见她怎么奔忙,镇日在榻上躺着,偶尔动一动嘴皮子,却将一应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贞顺院的一众婢子这些时日忙得脚不沾地,陀螺般转个不停,但却忙中不乱。
  素娥和湘娥等人看在眼里,越发对他们家小娘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沈宜秋要嫁给太子为妃,最高兴的大约就是贞顺院的下人。往日因主人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他们在府中不知受了多少闲气,吃了多少暗亏,连去厨房领几样饭食,都得跟在后头捡人家挑剩下得。
  忽然天降大运,仆婢们顿觉扬眉吐气,一时间个个挺直了腰板,走路带风。沈宜秋本想约束一二,转念一想,他们憋屈了这么多年,难得高兴一回,她又何苦败兴,便由他们去了。
  这一日天气晴好,素娥和湘娥正在院中指挥着小婢子们翻晒冬季的皮裘和氅衣。
  素娥道:“以前看不出来,我只道咱们小娘子是有成算的,谁知她竟有这等能为,也难怪圣人和皇后娘娘要选她做太子妃了。”
  她回头往廊庑上看了看,只见她家小娘子歪躺在竹榻上,团扇搭在肚子上,半阖着眼皮,头轻轻地一点一点,看样子正在打瞌睡。
  素娥不由叹了口气:“只可惜了宁家小郎君……小娘子嘴上不说,心里定然不好受的。”
  湘娥也有些唏嘘,咬了咬下唇道:“姻缘天定,小娘子与宁公子,就是差了那么点缘分。”
  两人都觉意兴阑珊、索然无味,素娥转了话锋:“不说这些了,说点高兴的。昨日去库房领香丸,你猜我遇见谁了”
  湘娥道:“什么都不说清楚,我如何能猜得出来。”
  素娥笑着指指晴蓝无云的天空:“你再猜。”
  湘娥顿时会意,她说的是原先与他们一起服侍沈七娘多年的大婢子青娥,她笑道:“是她呀。”
  素娥嫌恶地撇了撇嘴角:“这会儿来找我套近乎,看意思是想求我和小娘子通融通融,让她回贞顺院来。”
  湘娥道:“你答应了?”
  素娥啐了一口:“我呸!小娘子当初没去成皇后娘娘的宴席,她看着没前程了,第一个拍拍翅膀另寻高枝,妄我们这些年当她是姊妹,现在见小娘子飞黄腾达了又来吃回头草,叫我叉着腰狠狠骂了一通,抹着眼泪跑了。”
  湘娥性子沉稳,心肠又软,闻言道:“你这又是何必,不答应便是了。”
  两人正说着,院外传来“笃笃”的叩门声。
  素娥柳眉一拧,满脸不耐烦:“又来了又来了!一早不知道烧香,事到临头来抱佛脚。见天地往咱们院里跑,跟四月初八赶庙会似的。小娘子说这叫什么来着?”
  湘娥笑道:“门庭若市,车马阗咽。”
  “对,对,就是这词儿,早上五房、七房才来过,这会儿又不得清净,今日也不知要来几拨人。”素娥嘟着嘴埋怨。
  湘娥也觉甚是烦扰,站起身,拂了拂衣摆上的褶子:“我去前头看看是谁,你去叫醒小娘子,记得轻缓些,别唬着她。”
  沈宜秋半睡半醒间听见素娥轻轻的唤声,便即醒转过来,无奈道:“又是谁来了?”
  刚问出口,便有婢子来禀:“四房萧夫人来给七娘子添妆。”
  沈宜秋坐起身理了理蓬乱的鬓发,吩咐湘娥:“请夫人到东厢坐,我换身衣裳便来。”
  到得东厢,房中除了四房的婶婶萧氏,还有五个婢子,一个是祖母身边伺候的婢女芙蓉,另外四个是容貌娇媚、身段婀娜的豆蔻少女,都是沈宜秋的熟面孔。
  芙蓉是沈老夫人身边除了海棠之外最得用的人,而那四个容貌姣好的女子,则是她祖母精心替她准备的侍婢,名为跟去东宫伺候她,实则是帮她争宠固宠用的媵妾。
  这类女子,江南豪族多有蓄养,挑选相貌姣好的幼女,自小锦衣玉食地养着,请专人教授乐舞琴书,长成后一部分充作府中的伎乐、侍妾,一部分当作礼物馈赠同僚,剩下一些则陪着小娘子出阁,以便在主人娘子不便时伺候郎君,免得肥水流了外人田。
  可沈家这样自重身份的世族,少有如此露骨的。
  沈宜秋前世只道祖母替她着想,将这些人照单全收,可尉迟越连她这明媒正娶的太子妃都不待见,对这些女子更是不屑一顾。便有心思活的,自作主张,大着胆子去自荐枕席,触怒了尉迟越,自己被逐出宫去,连带着沈宜秋也没落着好。
  至于这个芙蓉,看着老成持重又忠心耿耿,却在她最艰难的时候背主求荣,落井下石,投向淑妃何婉蕙,献策献计,恨不能将她拉下后位。
  沈宜秋一见这些熟面孔,便知是沈老夫人想求和,却拉不下脸来,找了长媳做说客。
  她不动声色地向萧氏行个礼,叫了声“阿婶”。
  萧氏站起身,亲昵地拉住她的手:“阿婶来看看你这里有什么可以帮手的,哪知道你小小年纪这么能干,这些事便是历练多年的主母也要焦头烂额,难为你安排得妥妥贴贴。”
  沈宜秋道:“有劳阿婶费心了。”
  萧氏又寒暄了几句,方才推心置腹道:“七娘,阿姑年纪大了,不免有些急躁,兴许待晚辈严厉些,可常言道,百善孝为先,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又怎么能与她计较呢?”
  她顿了顿又道:“一家人免不了有些磕绊,可说到底同气连枝,这世上没有比自家人更亲的了。你年纪小,有的事还不明白。母家是女子的倚仗,尤其是后妃,不管哪朝那代,与家族总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说句不恭敬的,譬如当今皇后娘娘,若没有张太尉,她在宫中的日子有这么舒心自在么?”
  她说得苦口婆心,口干舌燥,但沈宜秋仍旧无动于衷,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显然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萧氏被迫从中斡旋,本就不甚情愿,见沈宜秋这油盐不进的模样,越发觉得自讨没趣,心中不住地埋怨婆母。
  不过既然受命,她也只得继续劝道:“别看阿姑待你严厉些,说实话,你这许多堂姊妹中,她最……器重的就是你了。”
  她本想说疼爱,但是连自己都不信,便临时改了口。
  沈宜秋依旧笑而不答。
  萧氏硬着头皮继续道:“你看,阿姑心里还是疼你的。”
  她一指芙蓉:“芙蓉是她身边第一得意的人,平日起居都离不了的,她也与了你,换了别人她哪里舍得?还有这些婢子,也都是阿姑精心替你挑的,我见着好,想替八娘要一个来,阿姑说你一个人在东宫不易,身边不能没几个得力的人,叫我们谁也不许抢。”
  沈宜秋一笑:“既然阿婶这么说,我就私自作主,将其中二人送给阿婶。”
  萧氏吓了一跳,忙摆手:“这如何使得?”
  沈宜秋道:“祖母将人赏了我,这些人便是我的,我愿意给阿婶,祖母一定没有二话。阿婶不必客气,咱们都是沈家人,同气连枝,日后八妹出阁,有祖母挑的人帮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