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贵女成长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这女戒女则柳娘抄抄就是了,儿媳就不用了吧。”徐林氏打着商量道。
    “好啊,你们母女两都可以不抄!”董老夫人气急,“现在就回去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就回你的豫州去。”
    “母亲别急!打个商量而已,我这就领着柳娘回去抄。”徐林氏拉着女儿快步离开。笑话,女儿还没找个好人家,儿子还要进京城有名的学院呢。豫州那边学院不好,未许婚的男子门第不高,现在她才不会回去呢。
    “徐家没有做平妻侧室的小娘子,除非被除族。”徐林氏脚还没踏出大门,徐霖朗声道。徐林氏脚步一顿,还是拉着女儿离开了。
    “以前看着还算个好的,如今越来越不像话了。”董老夫人自语道。徐霖和徐楹不好接话,默默地站在一边。好在很快董老夫人很快转移话头,“安王妃今日又提起阿楹的婚事,你们有什么打算?”
    “这事至少成不了。”徐霖自信道,苏家将那个金矿捐出去,安王府的几个主子还不知道怎么气愤呢。就徐家和苏家的这点财产,真去夺取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全填进去连点水泡都没有。“何况明日阿楹就离开京城了,真上门提亲也能推掉。”
    “阿楹现在连婚事都没定下,这离京一年半载的,到时候回来可怎么说人家。”担忧地看着已有娉婷之资的小孙女,明年年底可就十四岁了,那时候自己看中的几家儿郎不知道会不会已经定亲了。
    “这个母亲无需担忧,天下儿郎何其多。咱家钰娘慢慢挑,总不能随随便便就把钰娘定个人家。”徐霖侃侃道。
    “你心里有成算就好。钰娘,行李可准备好了?”董老夫人笑笑,转头问徐楹。
    “阿楹问过华先生,他说多带些普通的衣物和银钱就够了。华先生说他每月都会换一个地方,有些地方可能买不到合适的布匹衣裳。”徐楹琢磨了片刻,回答道。
    “出门在外多些银钱傍身也好,待会儿去账上支一千两的银子,你和你带的四个丫鬟一人身上放二百两。花用方便。”徐霖想了想自己以前出远门时候的行囊都是母亲打理的,又加了一句,“这事你祖母和你院子里的刘嬷嬷应该都清楚,请她们帮你看看。母亲,这事儿还劳您费心些。”
    “钰娘可比你聪敏多了,早在我这儿讨了单子。我让郝嬷嬷去帮她看着点,能有什么问题?”董老夫人笑道。“钰娘,你舅舅那边送来的两个丫鬟都是憨实的性子,用起来也方便。你可要把一碗水端平。生出隔阂就不妙了。”
    “谢祖母点拨,孙女儿知道了。”
    安王府,王妃和煦地看着儿子,语气却森冷,“苏家托徐家把那个矿送给皇帝了?”
    “是,母妃。皇帝今天看起来很开心。各家赏赐都比往年厚了三层。”楚云晟乖乖地站在下首,这是面对母亲,自己下意识的做法。
    “既然这样,徐家这个大娘子娶进来也没多大用处。将门之后,那个杜媛媛看起来不错,就是太厉害。你如今娶个武将家的小娘子也容易遭皇帝忌讳。我再在文官家里给你挑一个正妃。你可不要让母妃失望!”安王妃看着涂染得精致的指甲,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楚云晟道。楚云晟只觉得寒气逼人。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
    延宁伯府后院热闹起来。交代刘嬷嬷守好青桐苑的门户,徐楹一一辞别祖母和父亲,红着眼眶出了门。大门处此时停了五匹毛色光亮,体格健壮的马。
    五个穿着棉布骑装的少女自门内翩然而出,徐桓一眼就看见自己的妹妹。四个丫鬟自动地将各自的马牵到一边,留了空间给兄妹两。
    “钰娘如今也要出远门了。”徐桓感叹道,“其他的东西祖母和父亲都给你准备好了。我昔年有一好友,家里的客栈遍布大楚和夏国。你若遇上结局不了的问题,就拿着这块玉佩去同福客栈吧。”说着,徐桓递给徐楹一块玉色普通的玉佩,正面简单地雕刻铜钱,背面则是一个李字。
    接过来玉佩,徐楹哽咽地道,“哥哥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每月定写足五封信。可惜明年妹妹看不到哥哥金榜题名,跨马游街了。”
    “那我等妹妹回来后再去会试不就成了?”见徐楹悲伤,徐桓打趣道。
    此话一处,徐楹只觉得刚刚上来的离愁别绪一下子远离自己了,“这怎么行?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哥哥可不能因为这么荒谬的理由不去考试。”
    “开玩笑的。华先生他们应该等得急了。路上小心。”徐桓将徐楹送至马前。
    “哥哥保重!”离开前,徐楹大声道。得到徐桓的颔首一笑。
    西城门外,华玄旻静静地坐在马上,见到徐楹一行人策马而来,淡淡地道,“走吧。”
    徐楹跟在后面,回首看了一眼依旧巍峨的城门,头也不回地离开。从此,天高任鸟飞,而她,再也不会是只能被困在一个四方天地的后宅女子。

  ☆、第50章 行路

金乌西垂,一行七人牵着马走进一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庄。
    岳小五惯会骑马赶路,提早进了村子。岳小五寻了个憨厚老实的村里人问了问路,又给了那人几钱银子。那汉子推迟了不过,就提出带岳小五去到村长家。
    寻思着在这儿要修整几天,了解一下情况也好,岳小五就应了。一路上问了不少话,那汉子不知道是真憨实还是看着银子的份上,知无不言,言无一虚。
    很快,岳小五就了解到,这个村子叫赵家村,因为一村子人姓赵的占了一大半。左右最近的镇子都要步行三四个时辰,坐牛车也要一两个时辰。村长住在东头,叫赵大柱,因幼子早几年考上秀才,每月会挪出几天来教村里的小孩子认认字,赵大柱本人行事又大度。乡里乡亲对赵大柱一家人倒是真心实意地敬重。
    憨厚汉子挠了挠头,“俺们村长人可好了,今年硬是带着俺们提前收了粮。虽然比不得往年丰收,却比隔壁梁庄的颗粒无收的好多了。”
    心里暗暗赞赏,岳小五面上还是不露声色,“康南县令不是给左近的县令都发了信,说要提前收粮,以防万一。你们县令怎么就没管?”
    远离城市的农村汉子摇头,“这个俺就不知道了,俺连县衙在哪儿都不知道。”
    岳小五了然,这些地方没什么油水,估计几百年都没个官差过来。平民百姓对衙门有种深深的畏惧感,谁会有事没事去衙门晃悠。
    不多时,憨厚汉子领着岳小五来到村里唯一的一座青瓦房前。叩开大门。开门的是个收拾得干净利索的老妇人,瞧见汉子,朗声道,“姚家老三啊?今儿来可是有什么事儿啊?”
    “赵婶子,今天没什么事,就是遇到个赶路的外乡人,带他过来。”姚家是外来户,才搬来一年多,是三兄弟从北地一路逃难过来的。村里多少有点排外,当初赵大柱让小儿给他们写了份保证书,兄弟三人才勉强地留在赵家村。这一年多下来,村里人见他们三兄弟勤劳,也没偷鸡摸狗的,慢慢也就接受了。
    这赵婶子正是村长赵大柱的媳妇,看了一眼穿的朴素,却牵着一头膘肥体壮的大马的岳小五,知道来者不凡,热情地迎了进去。赵婶子给姚三郎塞了块饼,又泡了一壶平时只舍得给小儿喝的茶,“这位郎君喝口茶,解解渴。”
    赶了一天的路,就喝了一壶凉水,岳小五见了热茶也不推迟,慢慢抿了一口,道,“这位夫人,我家爷带着徒弟往西北游历,想借贵地修整一番。不知可有空余房间?”
    赵婶子能嫁赵村长,自然不是个笨的,当即道,“不知贵客几人?我儿子媳妇这几天都在镇上,倒是有几件空房,就怕太简陋,贵客们住不惯。”
    岳小五先前看了这院子的格局,估摸着住下几人应该不成问题,便道,“出门在外,哪有那么多讲究,只要干净就成。如果婶子方便,就给我们准备四个房间,不方便,两个也成。这些就当是定钱。”说着,岳小五将一个五两重的银锭子放在桌上。
    赵婶子眼神闪烁,不过一下,“乡野地方,哪儿值得了这许多?我这就把西厢东厢那四间房给您腾出来。”
    “劳婶子费心了!我这就去接我家爷。若婶子方便就再帮小子备下简单的一餐,够七人吃就足够了。”岳小五对赵婶子作了个揖,又是五两银子放在桌上。
    赵婶子连忙推回去,“有这五两就尽够了。三郎,你去给这位郎君带带路。”说着抓过一个五两的银锭子,转身去收拾房间了。她赵周氏虽然贪钱,也不是个不知道度的。
    岳小五笑笑,拈起银子,想着等离开的时候多再多给点就是了。估计那徐家给自家小娘子准备的行李,银子是少不了的。唉,谁让自己是个小郎君,这些日子花的可都是自己的小金库呢。
    村口,徐楹牵着马站直,虽然已经是第三天了,下马了腿还是不由自主地哆嗦。看了看自己带的四个丫鬟,舅舅送的两个叫紫音紫韵的明显很习惯这样的奔波。紫竹好点,体力不行,精神头十足,紫兰就有些恹恹地。
    把缰绳递给紫韵,徐楹走到紫兰面前,“怎么样?腿还疼吗?”
    紫兰摇摇头,出发那天徐楹接受刘嬷嬷的意见,每个人的马鞍上都缝上厚厚的棉垫,因此擦伤不重。就是连着骑了三天的马,紫兰觉得自己骨头都快散架了。见徐楹明明自己都难受,还来安慰自己,紫兰自然不会抱怨。
    “你先忍忍,这次在这个庄子里应该会修整五天左右,到时候好好休息休息。”徐楹也只能这样说说,总不能让这个样子的紫兰独自回京吧。看了眼依然悠闲的华玄旻,徐楹暗道,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自己这么累,他却轻松得很。
    好在岳小五没怎么耽搁就回来了,领着一行人到了村长家。赵婶子果然是个精明能干的。短短的时间内就将四个房间收拾一新,床上都换上了还有阳光气息的床单被套。甚至家里的几口大锅也烧上了热水。一行人感到村长家门口的时候,赵婶子已经等在那儿了。
    小小的惊讶了一下,赵婶子很快恢复正常,也不知哪家的小娘子,这般得宠,跟着师傅到处跑,还带着四个丫鬟。“这位爷,房间已经收拾好了,老身带你们去看看?”
    华玄旻此时笑得谦和,宛如莹莹发光的美玉,声音也带着以往不曾有的温和,“劳烦婶子了。”只是除了岳小五,其他人都累得不行,哪里还有心思关注华玄旻什么态度。
    客人不是盛气凌人的那款,主人家的态度自然就好了不少。赵婶子收拾得四间房其中三间在东厢,一间在西厢。华玄旻凝眉思索,吩咐到,“阿楹,你和你那四个随从住东厢,小五和我住西厢。”
    徐楹仔细看了看,除了环境简陋了些,其他东西倒是齐全,也没跟华玄旻客气,点头表示服从安排。华玄旻又对赵婶子道,“哪几匹马有点娇贵,劳请婶子多费点心了。”
    赵婶子心说,这么精神的畜生,卖了几个我恐怕也买不起一匹吧。“那是那是,婶子我一定挑最好的草料,保管这几匹马吃得开开心心地。”
    紫音紫韵二人不愧是自幼就习武的,连赶了三天的路,略一休息就缓过神,到厨房打了热水提到徐楹的屋子里。
    赵婶子准备的晚餐很有农家特色,一大锅白米饭,一盘蒸腊肠,一盘干豆角炖炖鸡,几盘时令蔬菜。味道不错,每一盘分量都足足地。冒着热香的饭菜让赶了几天路的几人胃口大开,连徐楹都添了小半碗饭。
    饭后,几个丫鬟陪着徐楹消食,紫竹抱怨,“这华先生到底要去哪儿?这几天净走小路。连个大点的酒楼都看不到。昨天晚上那家客栈还有老鼠呢!”紫兰脸上也有不悦,自家小娘子金尊玉贵的,看看这几天,瘦了一圈都不止。
    “以后你们不要在这么说华先生了,走小路应该是因为离目的地更近。再者,我们过得不好,华先生就过得好了?哪次打猎的时候不是先让我们几个吃饱?房间什么的也是先紧着我们。”徐楹温言劝道,“再者,我觉得我更喜欢现在这样,累一点,不用算计,自由随心每天看到的都是新的风景。不用担心做错了哪件事让别人抓住小辫子。”
    紫音紫韵虽然很赞同徐楹的想法,只是还不怎么熟悉,满打满算跟在徐楹身边也不过五天。此时自然不会多嘴讨嫌。紫竹性子粗,觉得这几天自由自在地着实不错,不由点点头。只有紫兰一人觉得,小娘子现在的性子跑的越来越远了,以后出嫁了可怎么办!
    门外,华玄旻手里拿了药膏,轻笑着摇了摇头,收起药膏离开,看来,这徐家小娘子适应能力不弱嘛。
    次日清晨,一行人吃过朝食。华玄旻宣布,“既然要修整五日,咱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既然如此,我们就义诊吧。”
    虽然脑袋打结,徐楹还是带着丫鬟,在跟赵婶子了解后,就在村长家院子的外面搭了张桌子,开始义诊。一上午,几人干坐着,竟是一个人都没有。
    赵婶子看了一上午的稀罕,午饭后拉着稳重的紫兰问道,“你们这义诊收不收银子?”原来,这地方偏僻,就是有大灾大难的也管不到这儿来,义诊更是没见。
    紫兰笑着解释道,“我家娘子跟着师傅出来周游义诊,是不收诊费的。至于药费,如果是我们备着有的,自然不收,没有的估计就要去药房买的。”
    赵婶子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就到村里宣传了一趟。下午过来看诊的人果然多了。徐楹在一边看华玄旻望闻问切,在华玄旻需要的时候去把一下脉。
    这时她才发现,华玄旻看病真的很有意思。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告诉病人。甚至徐楹亲耳听到华玄旻告诉一个吃药多年的病人,“你这病吃药和不吃药效果都一样,吃药反而还会败坏胃口。”

  ☆、第51章 挑刺

跟在华玄旻后看了一天,第二日,华玄旻就给她也准备了一张桌子。徐楹将满头青丝束起,穿了一身蓝地细棉布做的长衫男装。因为赶路,徐楹原本的小圆脸变得尖了几分,此时看着,反而更精神。赵婶子知道这几个女郎个个细皮嫩肉的,精贵着呢,就烧了几个火盆放在徐楹几个左右。
    徐楹昨日又是手炉又是护臂的,站在外面吹了一天的风才没什么问题。今天眼见又冷了些,便没推迟赵婶子的好意。只让紫兰悄悄又给赵婶子塞了些银子。赵婶子现在也知道这路人缺什么都不会缺银子,只变着花样的给几人做好吃食。
    来看病的村里人多半是没什么毛病,本着看热闹,顺便占点小便宜的心思。男子依然还是去华玄旻那边看,妇人女子大半自发地来了徐楹这边。
    徐楹声音温软,又是个有耐心的,且曾经久病,对妇人的保养了解极多。几乎每个来找她看过脉的,都给了几条容易做建议。比如饭后走走、睡前用热水泡半刻钟的脚。条件好点的,徐楹还会建议女子那几天之前喝点益母草水和赤砂糖姜水。来看过的都赞不绝口。有那家里有女儿的,看着徐楹那唇红齿白的样子,回去就按着法儿地给家里的女郎君调养身子。
    “后生,望闻问切,你这脉都没把,就断定我没病,也太草率!”徐楹这边正畅顺,华玄旻那边却遭到一个老者的质疑。
    徐楹看了一眼,那老者唇色淡红,虽然干瘦,整个人精气神却是极好的。一双手干干净净,上有粗茧,指甲修整得整整齐齐。这老者平常想必很注重保养。
    周围的人渐渐开始质疑华玄旻,一天时间,除了急症,再好的医术也不能立竿见影。华玄旻脸色依旧温和,“老先生若是不信,自可找别家。”
    “你这后生气性咋这么大?不把脉就给开药,吃坏了怎么办?到时候你走了,我们连找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那老者也不是个脾气好的,竟是想让华玄旻收了这摊子。
    徐楹一见情况不好,给几个大婶说了声抱歉,就走到华玄旻那儿,“师傅,您斗医输给宋先生,发誓此生再不把脉。虽然颜面有失,到底,输了便是输了。”
    华玄旻面色一沉。众人都以为徐楹所说为真。仁和堂是杏林宋家的产业。能称为“宋先生”的,必定是此辈医术翘楚,医术官方承认的第一。普通大夫就算见其一面都难。能与送先生斗医的,就算输了,那也是了不得的人!
    见众人钦佩地看着华玄旻,徐楹笑盈盈地看向那老者。老者浑身寒毛乍起,我这是实话实说啊。
    “老先生身上药香淳正想是行医多年了吧。”徐楹双眼如弯月,唇角勾起。老者不明所以地应了声“是”。
    “那先生也知,“望闻问切”。小女子习医许久,有一疑问存心许久。今日得遇老先生,还请老先生解惑,这望闻问切,哪一项最重要?”
    老者语塞,自从跟着师傅习医以来,自己按着望闻问切的顺序诊病开方,一丝不苟。哪曾想过这种问题。
    华玄旻一双桃花眼笑得异彩流光,“阿楹,又调皮了。望,观其气色;闻,听其气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