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家公卿之乐霖传-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谟一听自己的扇子要绝了门路,连忙摆出讨好的模样,挣扎着是否要把食盒拿出来。可思考半天,终是忍了心痛,一脸不甘的将食盒捧出。
乐谟别开眼去,似乎割了身上肉一般,一脸痛彻心扉,“喏,还你。小妹最是会欺负人。”
乐霖假模假样的走了过去,假装提了提食盒,这下乐谟转过头来,一脸不舍,“小妹,你当真正这般狠心不成?”
乐霖打量着乐谟,扬起下巴,“我正经来找三哥办事,三哥尽说些有的没的,倒是我的不是了?”
乐谟当下矮了身段,谁让他要靠着小妹这个聚宝盆来拿翠云阁的檀香折扇呢?那可是翠云阁的扇子!
乐谟自然知道自己是不得不低头,只能认输的耷拉着脑袋,“好吧,三哥知错了。你就当我最近被秋藏弄得焦头烂额,一时失语。”
乐霖扑哧一笑,从食盒最底层拿出羊皮地图,放在乐谟的手上,“既然三哥知错了,不如,看看这个,或许你能将功补过。人言道是坞有泉皆到水,沿山无处不栽梅。我听闻有一处荒芜之地,甚是适合栽种梅花,不知……在山巅上凭台远眺,晴日里可望至钱塘江,是否乃极美之景? ”
乐谟打量着这余杭之地的地方,抬起头,“这不是余杭超山吗?小妹,此处是荒芜之地,虽然距离钱塘江不远,可终究是偏僻之地。而且这里……地处偏僻,虽说水道居多……可终是没人采买之地,你不会……要买这里吧?”
乐霖点着头,“三哥好眼力,这里水道居多,正巧十里地外有一水道可入钱塘湖(今西湖)。”
乐谟还是不同意的说道:“即便有水道,这里到底是一个小渔村罢了。”
乐霖指着余杭超山之地缓缓说道:“此处确实为渔村,但因着距离钱塘湖甚远,故而人迹罕至。此处若种梅花,当是安静又清净。”
乐谟还想说哪般,但被乐霖坚持的模样所打断,只能容了小妹这财大气粗,不知往何处花钱的模样。
伴随着地契移交,乐谟有些心疼的看着乐霖,“小妹,不得不说,你败家的能力当真是厉害。话说年关将至,咱们下个月也该启程回京城了,你准备一下。”
乐霖轻点头,但又想着二月插秧,便跟乐谟撒娇一番,博得年后早早回吴郡的承诺。
回到卧房的乐霖 ,握着手里的稻谷,心中因着与卫玠的来日方长,自是深觉幸福,便提笔给卫玠写下第二次回帛布材质的信,信中写到:晨起星辉皎,钟声渐杳杳;暮来与霞归,鼓籥近与远。岁岁盼年年,月下恨独酌;静坐结绵络,好以琬圭献。
乐霖将书信放入竹筒,竹筒连同香沫与香盘放入木奁之中,唤来杨清,托付小厮送至卫府。
此时卫玠正直沐休,刚读完《战国策》,心中不免有了些许心得,以飞白体在白宣纸上写道:
这一生,袖手,或是拈花浅笑,或是棋中分晓,终归是大梦一场,归来方知看山只是山。
这一生,心算,或是事无巨细,或是事事精准,终归是红尘一场,归来方知看山不是山。
这一生,筹谋,或是伏线千里,或是急智应措,终归是粉墨一场,归来方知看山还是山。
故而,袖手天下又如何?
人生百年,看的是一场酒醉,拼的是一场认识,知也否也,端看心中点墨,腹中宽厚,人中气量。宽厚之人,即便袖手远观,哪怕看山只是山,也会定心周围,全了名声,惠了他人,丰了寿命。因此,宽厚待人,看一场人和,盼一场人和,方能袖手定社稷,不负此生走一遭。
故而,心算天下又如何?
人生百年,看的是一场真假,拼的是一场进退,对也错也,端看心中明镜,腹中辩识,人中鉴别。亲厚之人,即便算无遗策,哪怕看山不是山,也会明辨是非,扬了族姓,助了他人,阔了寿禄。因此,亲厚待人,入一场人和,度一场人和,方能心算济黎民,不负此生来一回。
故而,筹谋天下又如何?
人生百年,看的是一场谦让,拼的是一场后路,赢也败也,端看心中底线,腹中原则,人中气节。敦厚之人,即便筹谋千里,哪怕看山还是山,也会骨气尚在,荣了血脉,护了众生,安了寿宫。因此,敦厚待人,护一场人和,融一场人和,方能筹谋泽万里,不负此生活一次。
人生,全了名声,扬了族姓,荣了血脉,当是吾辈最盼之事;但人生,定社稷,济黎民,泽万里才是为臣为士的最重之事。
只因,国之侠者,历来为国为民;只因,国之士者,历来忧国忧民。只因,华夏之族,历来爱国爱民。故而,人生至高境界,终究是国为本,民为重,社稷重泰山。
卫玠放下竹笔,又拿起梓豪细笔,沾了朱砂红墨,在这侠、士、族上圈了红圈,嘴角勾起笑容。
此时七堡跑来,将信笺交给卫玠,挤眉弄眼的笑道:“公子,这是乐家女郎第二封信了,公子,可要回信?”
卫玠放下梓豪细笔,伸出手来,声音略显冷淡,只是眼中的期待出卖了那冷淡与漠然,“拿来。”
七堡轻声一笑,将木奁稳稳的放在卫玠书房的案桌上,俏皮一笑,“公子怕是要回信的,我且在外等着。”
卫玠见七堡走出门去,带上房门,才伸出手,不同于第一次的激动,此时他的心平稳了不少,而打开木盒的手也不再颤抖,他习惯性的拿出那香沫放在鼻尖轻嗅,取来香盘燃上这浓郁的迷迭香,拿着乐霖所写的帛布回信,斜靠在躺椅上,慢条斯理的看着。
卫玠看完一遍,又是读了一边,虽是念着,却又无声。默读之后,终是露出欣慰的笑容,良久闭上眼,缓缓说道:“钟鸣鼎食之家,岁月安好之盟,如此,我便记下了。”
卫玠将帛布回信盖在脸上,深吸一口气,缓缓想着是否回信,却睡了过去。
第134章 卫玠破飞白体之谜
待到卫玠午睡醒来; 他打开左手侧的暗格,将帛布小心翼翼的叠好放进去; 又取出其中一块青铜护心镜,轻触护心镜中央按钮; 青铜缩回,露出中央一块通体墨黑的夔龙黑玉
此时他眼神肃穆,双手慎重的托着这夔龙黑玉,像是对待哪般极其珍贵的宝贝。
须臾,他右侧头,逐渐换成右手单手持着夔龙黑玉。只见他右手无名指托住夔龙黑玉的龙足处,食指与中指从后支撑黑玉; 蓄意将夔龙黑玉拿的远了一些,拇指来回摩挲着龙首,头又偏向了左侧; 抬高了下巴,肃穆的眼神逐步换成了审视的模样。
卫玠眼神逐渐飘忽起来; 记忆恍惚间回到从长乐宫九死一生回来的那天。
那天; 他虽不知贾南风为何允他活路; 可他终是明白,既然活了下来,就要为活着而付出更多的代价和屈辱。因为他更明白; 唯有忍受脱胎换骨的疼痛,才有死地爬出的勇气,才有地狱归来的才气; 才有重振卫家的底气。
之后,卫玠想着抓紧习武,多读兵书,想着既然文臣一途不通,便要改投武将。
起初,卫玠在找出祖父卫瓘手抄《战国策》注解之时,只是发现上面大多是大篆字体,但他不明白大篆其意如何,只能无奈翻出父亲卫恒所著《四体书势》注解,予以研读。
卫玠只想着好好参悟祖父的《战国策》注解,予以强大他在武学和兵法上的造诣,却没想到,这注解之中竟然发现了卫家飞白体的另一个秘密。
而这个秘密便是卫玠在参悟《四体书势》注解与《战国策》注解时,破解的卫家与司马王族的秘密:当年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的秘密。
此事被卫玠发现蹊跷并予以破解,是因为他父亲卫恒的《四体书势》注解,用飞白体专门标注了几个大篆字体。
卫玠幼时便知道父亲卫恒之所以撰写《四体书势》及《四体书势》注解两本书,是因为汲郡有一摸金校尉挖开了一座战国时的魏国古墓,从中发现了大量的先秦典籍。
这些典籍有幸逃过了秦王嬴政烧书的大火,非常珍贵。但是,它们是用漆写在竹简上的蝌蚪文字,很难辨认。于是,先帝就命令几位书法大家负责整理。这其中就有卫玠的父亲卫恒。
卫玠当时只是感觉父亲卫恒和祖父卫瓘都用飞白体标注了一些文字,一些关于玉石的文字。这些文字标注都与祭祀和公侯信物有关,却没多想。后来在深读祖父卫瓘《战国策》注解三遍之后,逐渐发现极其巧合的、重复出现的一段飞白体所注解文字。
祖父卫瓘飞白体注解的《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重复的文字是: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牙璋中璋七寸,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与此同时,父亲卫恒飞白体注解的《周礼·春官·大宗伯》,重复的文字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之后,卫玠还发现了父亲卫恒飞白体注解《礼·郊特牲》、《尔雅》、《说文解字》、《庄子·马蹄》,重复的文字是: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圭尺二寸谓之玠。半圭为璋。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蹊跷与巧合逐渐变成了心中的疑问,疑问逐渐扩大,成为了好奇,而好奇演变成了动力,促使卫玠坐在案桌前,将祖父卫瓘和父亲卫恒所有飞白体与大篆所书的注解放在一起作对比,仔细的看着这些文中特殊提到的巧合:关于玉的巧合。
因为关于玉石的描述巧合太多,重复太多,重叠意义又太多,卫玠终是决定提笔将心中疑问记录在纸上,将思路记录下来,也将蹊跷记录下来,更将满心好奇记录下来。
他左手拇指与中指相搓,眉毛微皱,右手提起梓豪细笔沾上朱色,在纸上缓缓写到:巨山又唤作海岳,海岳又名沂山,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故,巨山,沂山也。镇山之首,亦沂山也。镇,安也。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桓与恒,通字。
卫玠梓豪细笔提起,左手拇指与中指相搓的动作一顿,他望着纸上的这段文字,终是明白了蹊跷所在。那便是父亲表字巨山,而巨山也有沂山的意思。同时沂山是五镇山之首,地位等同于五岳之尊的泰山。而镇这个字也有安国定国的意思。
如果说沂山就是镇山之首,那就是说,镇山就是安国的寓意。这也就是说,父亲表字巨山代表了沂山的寓意,也有定国安国的意思。
如果这个思路正确,那么按照公侯、诸侯分封属地,守边疆定国安的职责,这公侯所持的信物和职责所在,便是在镇山之地守卫国之边疆,安定国之百姓。而诸侯持的信物便是桓圭,而桓同恒。
父亲卫恒的名便是一个恒字,这就是说父亲卫恒的姓名和表字由来,便是安国定邦的含义。
思及此,卫玠眼眸亮起,缓缓说道:“父亲名恒,字巨山,莫非是镇山之意?实为安国?”
卫玠抿了抿嘴,他觉得父亲卫恒这一支血脉的名字不仅是一人的职责,隐约之间,他感觉自己和二哥卫璪的名字也有更深层的意思,甚至这深层的意思还是某种很重要的暗示。
故而,卫玠拿起梓豪细笔继续写到: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璪即衮冕,乃天子祭天地、宗庙之礼服。圭尺二寸谓之玠。半圭为璋。白玉不毁,孰为圭璋。璋七寸以治兵守。玠即大圭,乃天子祭天地、宗庙之信物。
他卫玠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周朝之时,周天子登泰山,封禅天下,便是手拿镇圭,身穿衮,头戴冕,而冕上有十二旒珠,此一身行头,可用璪字来代表。
天子所拿的玉,便是镇圭,又名大圭,大圭长约一尺二寸,故而简称为玠。
诸公所拿的玉,便是命圭,又名桓圭,桓圭长约九寸,故而简称为恒
诸侯所拿的玉,便是命圭,又名信圭,信圭长约七寸,故而简称为信。
而周朝之时,朝歌之地,四海诸公,八方诸侯来拜天子,天子携宗亲诸公,族亲诸侯抵御外敌的时候,便是将玠中间折断为璋,而七寸的圭璋便是号令天下的符信,亦是调兵遣将的虎符!
这也就是说,他爹卫恒的恒字代表了天子祭祀、接见宗族的帝皇之责,与守天下的帝皇之任!他哥卫璪的璪字代表了天子祭祀、接见宗族的衣着!而他的玠字代表了天子祭祀、接见宗族的信物!而玠折断后便是璋,是为调动兵马的瑞信!这便是他卫玠之名的真正含义,也是他二哥卫璪之名的真正含义!
卫玠呆愣住,左手拇指与中指猛然挣开,他不可思议的再看向这一段话,眉头紧锁,目光紧炬,缓缓说道:“璪、玠为天子祭祀服饰、信物,璋是天子祭祀、发兵的瑞信!瑞信……符信……圭……璋……玠……难道……这便是卫玠之意?”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说,他卫玠之名,不仅有延续父亲卫恒安国的镇山之意,还可能有继承祖父卫瓘组建势力守护国家之意!
卫玠赶忙翻看晋朝羊皮地图,配合祖父大篆所书的《战国策》注解、父亲飞白体所书的《四体书势》注解,再次看过去,终是发现“子元所著,恒圭东南,白玉雕琢,竹长六寸,汶阳田反”二十个字藏于两本书中。
卫玠嘴唇微张,头轻点,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但忍不住又看了一遍,还是看到“子元所著,恒圭东南,白玉雕琢,竹长六寸,汶阳田反”二十个字。
此时他的心跳很快,一如万马奔腾一般,让他感觉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如果他方才的推测是真的,那么他的祖父给父亲卫恒起名开始,就打算让父亲,连同父亲的子嗣去传承守护国家的责任!而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责任,那该是有与之相匹敌的势力辅佐才是。那么这个势力到底是什么,是否藏在这二十个字之中!
抽丝剥茧来看,“子元所著”应该是在说司马师,毕竟司马师表字子元。而事关子元的势力,最为出名的便是高平陵事变之前,司马师亲自阴养的三千死士!
卫玠的眼睛瞪大,三千死士!司马师阴养的那三千死士便是祖父卫瓘要父亲卫恒,连同他卫玠都要传承的势力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恒圭东南”便是指的桓圭,也就是父亲卫恒。那么东南是哪般意思?是东方和南方还是……其他意思?
还有这“白玉雕琢”,他只知道白玉不毁,孰为圭璋。但是,他不懂为何是这样的一句话。
还有“竹长六寸”,他也只是知道这是大汉以来庙堂通用的竹制、玉制符信的尺寸,却不知更多深意是哪般。
但是“汶阳田反”……等等……细细想来,这汶阳田可是齐国与鲁国争夺不休之地,但最后被鲁国失而复得。这就是暗示,属于司马家的皇权,终究会被拿回吗?而这便是高平陵事变的秘密所在!
看来,当真是祖父卫瓘和父亲卫恒帮助司马师一起阴养三千死士。
那么这三千死士的阴养之地会在哪里?
第135章 卫玠玄武圭璋之谜
卫玠仔细看着羊皮地图; 比对祖父卫瓘和父亲卫恒留下来的字迹,终是发现这阴养之地便是在汶阳田。
这汶阳田刚好在琅琊境内; 归沂山之地,有泰山山阴羊氏一族世代驻守。那泰山羊氏有一人物; 名曰羊祜。
羊祜是羊徽瑜的亲弟弟,是司马师的妻弟,羊祜又是泰山羊家族长,怪不得夏侯徽死后,司马师休了吴氏,如此直接的迎娶了羊徽瑜!
原是羊祜帮助司马师将死士阴养在了沂山汶阳田附近,而祖父卫瓘和父亲卫恒陪同羊祜一起将死士化作影卫; 并且不断壮大死士势力吗?
若是这般,他之所以叫做卫玠,就是合了他的猜测; 实则是传承卫家世代做司马王族守护者的职责。
如果是守护者,那么沂山之地应该有更多护住司马王族的势力才是; 那么这个势力到底是如何听命于卫家或是羊家的呢?莫非是某个信物?
卫玠低下头仔细看着这“子元所著; 恒圭东南; 白玉雕琢,竹长六寸,汶阳田反”二十个字; 左手拇指与中指再次相搓起来,心中暗暗想到:白玉不琢,不成圭璋。大汉建国以来; 竹长六寸是为符信。也就是说,这个圭璋是白玉的?
可是,这二十个字只提到了白玉、东和南。有玉石记载作为祭祀的,只有一段话,名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东南西北中含有白玉的只有西方,莫非是西方的白玉?
但又似乎是哪里不对,不该是白玉的。如果不是白玉,那么按照颜色来分,东方是青玉,南方是赤玉,西方是白玉,可唯有北方的黑玉没有被提及……黑玉没有被提及……
卫玠眉眼一抬,眼睛慢慢瞪大,眸中放出光芒。
这四种颜色独缺一种,那就是黑!也就是东青、南赤、西白,就差一个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