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殿幽梦-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谨贵妃……”初心突然禁口!
她差点便将她此前欲巴结谨贵妃一事给透露了出去!
但是尽管如此,刘掌司还是看出了她葫芦里的药。她对说:“傻孩子,谨贵妃是靠不住的。圣后一早便与谨贵妃水火不相容,保不准哪天她就会倒台!”
初心一听,如何觉得这与彩壁此前说的谨贵妃对圣后还算恭敬和睦一事大相径庭!
而刘掌司似乎也看出了她的疑惑,于是她便说道:“谨贵妃与圣后表面上虽说和睦,其实暗地里早已相互算计!如今两人便等着鹿死谁手了。”
初心听后便想到了方才刘掌司所说的“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的比拟,如今用来形容圣后与谨贵妃当真是恰当!
“听我一个建议,我觉得你还是去依靠太尊比较好。”刘掌司解释说:“因为太尊是圣皇的母亲,而且也是一向喜欢清静。你若是可以得到她的庇护,将来定能安度余生。”
“可是……太尊与圣后同为一家人,若是……”初心表现出了疑虑。
“放心吧,即使是圣后做了什么血腥之事,太尊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又说:“总之希望你多揣摩揣摩,我也不过是看在你母亲的份上给你个建议。”
“我母亲?”初心心里突然一惊。
“不错……这便是我此次前来的第二件事。”刘掌司转而笑容满面,没有了方才的严肃。
她拉过初心的手说:“昨日我在整理衣物时,发现了一个手镯子。我思索半天,方想起那是十几年前玄司正出宫前赠予我的。”
“玄司正?”初心突然回忆起了她的母亲曾经告诉过她,她在宫里当差时便是三品司正。
“我记得你上次与我说你姓玄?”刘掌司问道。
“正是。”
“那你母亲的右手上可是有一块伤疤?”
“正是。”
这时刘掌司突然用了双手抱住初心的手,激动的说道:“那便是了,你正是玄司正的女儿!”
又说:“她手中的那块伤疤是在司宝司当差时不小心给弄伤的,而且至今还留有疤痕。”
接着她又突然抱着初心,流着眼泪便说道:“当初我说过我定会报答你母亲的,可是不曾想她却被遣出了宫。这些年来我心中一直倍感愧疚,不料今日与你相认,我亦可报答她的大恩了。”
在刘掌司抱着初心落泪了一番之后,她便询问了自己母亲的近况。
而初心亦不敢实话实说,她只是说道:“她挺好的。”
听完了初心的答话,刘掌司便双手合十,对着亭子一隅的天空便说道:“放心吧玄司正,我在宫里会好好照顾初心的。”
随后便与初心说起了她与初心母亲的事。
在刘掌司口中,初心得知了关于自己的母亲出宫嫁于父亲前的往事:
原来,初心的母亲玄氏曾经是某县主之女,后因皇城征招而入司宝司当差。
在司宝司当差的近十年里,她不断的靠自身努力徒步青云,最后进位三品司正。
在一次偶然里,她遇到了刚入宫不久且还不懂宫规的刘掌司,当时刘掌司亦只是一个小差女。
而因两人姓氏中皆有一个“玄”字,于是便多了来往。这一来二去的,两人便成了知己。
但在一次前朝宴会之上时,刘掌司因不小心将汤水打翻于川襄王身上,因而先帝大怒欲杀刘掌司。幸好此时有玄氏出面说情,方化解了此次危机。
从那时起,刘掌司便对玄氏愈加感激。且刘掌司还在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回报玄氏当时的大恩。
听了刘掌司所说的往事,初心才知晓原来刘掌司与自己的母亲是故交。也不怪在选秀之时刘掌司会处处向南阳尊王夸赞她的好,原来这早已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正文 第三十四章 阴谋论(一)
初心与刘掌司两人正漫步走下凉亭前的阶梯。而此时的初心心里亦是不再埋怨刘掌司当时的举荐,毕竟刘掌司一见她便是一见如故,她当时肯定也是想着自己是想要进宫的,殊不知初心当时并非想入宫。
不过如今自己入宫,已然成为事实。无论如何,亦是走不出这深宫。既然如此,那她又何必去埋怨当时是好心办了坏心的刘掌司呢?
“放心吧初心,日后你若是有何困难,便尽管与我说,我会帮你的。”刘掌司握着初心的手边走边说。
“是,掌司大人。”初心亦说,“日后在宫里我一定会像对待母亲一样孝敬您的。”
刘掌司被初心的乖巧所感到欣慰,自打她入宫做了差人以来,她便再也无机会出宫。如今已年近四十,亦是孤身一人。
不过现在可好了,有初心这么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儿”,刘掌司亦是感到了欣慰。
“你的母亲当年出宫时,处境如何?”
刘掌司突然又聊起了陈年往事。
“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以前听母亲说,她当时出宫后不久便很快在外祖的安排下嫁于了我的父亲。”初心回忆着说。
刘掌司听着便感叹道:“你母亲当年出宫时也不过三八有余,如此年华确实不可被囚禁于这深宫之中。”
说着说着,刘掌司脸上便露出了伤感。
初心见后欲开口说些什么,但又被刘掌司抢过话说道:“你的父亲对她还好吧?”
“嗯,挺好的。”初心很快答道,“我的父亲是天庆城的大商人,每个月基本上不会待在家超过五天。不过,父亲每次回来都会陪着母亲和我一同到城郊去玩耍!”
刘掌司看见初心说时露出了笑脸,便也陪着她微微一笑。
不过走了几步,刘掌司又突然抬起头,像是感叹一番,道:“商人亦是好的,总比我们这些个儿老死宫中的强!”
“掌司大人……”初心迟疑了一会儿,问道:“女官和内官不都是可以成家的嘛?”
“这虽说是可以,但你看看这皇城之中又有几人是做到既能成家又能立业的?”刘掌司讪讪一笑,“有业便顾不得家,有家便顾不得业。所以在家与业之中,很多人皆选择了业。”
看到刘掌司似乎真是伤感了,于是初心便寻乐道:“想来,当初若不是母亲被遣出宫,还不一定会有我呢!”
但接着她又好奇的问:“掌司大人可知当年我的母亲是为何被遣出宫的吗?”
又说:“以母亲的做事来看,她应该不是因为犯了错误而被遣出宫的吧?”
“这个倒不假,”刘掌司说,“当年你母亲其实是因为受到了牵连才会被遣出宫的。”
“受牵连?”初心纳闷,“掌司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刘掌司先是张望了一下四周。似乎要想在宫里说些什么重大的事情时,大多人都是选择先张望四周,看是否有人。
在确定了四周无人后,刘掌司才边缓步行走,边对初心说道:“其实当年你母亲出宫时我并不知晓,只是次日起床时便发现了床边多了一个小包袱。我打开包袱一看,发现里面有一个手镯子,就是我方才与你说起的那个。以及镯子下面是一封字迹潦草的书信。”
“书信?”初心诧异。
“嗯,她在信上说自己是因为被莫宫正一事牵连才会被遣出宫。”刘掌司说,“而且当我得知此事时,我还悄悄的打听了一下事情的原委。不过得到的消息并不多,因为当年内、后两宫里有一百多名女官、差人被遣出宫去!”
“什么?”初心大感震惊,“一百多人!这……”
“嘘——”刘掌司立马给了她一个嘘声的手势。
而初心也下意识的看了一下四周。
“此事是皇城机密,我今日是可告诉你。不过,你可千万不可将此事告诉第三个人!”刘掌司的声音放得甚是低沉。
她说道:“在得知了你母亲及其余百余人被遣出宫后,我亦是和留下的宫女们皆被调配至各个司,我亦是在那时被安排到了礼务司。不过在那之后我便四处打听,终于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偷偷的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刘掌司顿了顿,又说道:“原来那晚,当年的一品宫正莫大人因为行刺那时还仅有五岁的小圣皇未果后,便被禁卫抓住!而大贤太尊知晓此事后便勃然大怒,她当即下令将莫宫正一家满门抄斩和当时的皇城上层官员统统遣出宫!而你的母亲,便是其中一位……”
刘掌司像是深远的叹了口气。
“可是,为何那位宫正大人要行刺圣皇呢?当时圣皇才五岁,应该不会结下什么深仇大恨才对。”
“没错,我当时亦是想不通。不过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莫宫正行刺小圣皇的原因是……是为了替衡灵妃与小皇子报仇!”
“报……报仇?”初心愈加困惑,“那……那个衡灵妃和小皇子是?”
刘掌司将手放于宽大的袖子内,停下脚步说:“衡灵妃是当年先帝的宠妃。当时她得先帝盛宠,并与圣后,也就是如今的方良太尊同时怀上皇嗣。”
“那皇城岂不是很欢喜?”
“欢喜固然是欢喜,可是就在两位主十月怀胎生产之时,衡灵妃的寝宫却传来了衡灵妃因难产而与小皇子双双而亡的消息!”
初心一听便觉蹊跷,道:“莫不是……”
但接着刘掌司便接过话说:“我当时也揣测,莫宫正莫非是认为衡灵妃与小皇子是死于大贤太尊手里,故而决定对小圣皇痛下杀手!”
听完刘掌司的这番话,初心虽不知她是否觉得蹊跷,但她却愈发感到了蹊跷:一,为何莫宫要选择对圣皇下手?既然知道是大贤太尊的阴谋,那她直接对太尊下手岂不是更合理?
而第二,便是为何她要选择在衡灵妃与小皇子已死五年后,方对圣皇下手呢?若是想报仇,她大可在圣皇还在襁褓之时便下手,那样岂不是更易得手?
“掌司大人,那个莫大人与衡灵妃是什么关系?”初心问道。
“灵妃衡氏,曾是宫女出身。”刘掌司淡淡的说,“故而她与莫宫正两人应是有很深交情的吧。”
正文 第三十五章 阴谋论(二)
“那莫宫正欲替衡灵妃报仇似乎可以说得通了。”初心边走着,边扶着刘掌司,并对她说道。
刘掌司叹了口气,说道:“进了这宫里便是个孤家寡人,能找个相伴之人亦是不易。便如同当年我与你母亲一样,好容易在宫里有了个可照应的,却不曾想到天意弄人!”
“掌司大人别提这些伤心之事,如今初心已然入了宫。那日后我可得好好照顾着大人呢!”初心对着刘掌司莞尔而笑。
“如今有你在,我亦是感到高兴。”刘掌司突然顿了顿,又说:“回头我可得让宫女去将你母亲当年留下的镯子拿来给你。你可得好生保管着。”
“大人,这可使不得!这是母亲赠予大人的,我又怎么能收回呢!”初心连连推辞。
“你这傻孩子,我是说将它送与你,又并非说将它返还与你。”刘掌司像是非送与她不可。
“可是……这……”
初心自知是说不过刘掌司的,于是她便不再多言。自己随后回头一想,他日刘掌司若是告老还乡了,她亦是可将它再送与刘掌司的。
不知不觉中,两人已走过了好些路。此时,两人皆走至了困乏。刘掌司欲找个地儿歇息,于是两人便来到了察寿宫的一处凉亭内。
方坐了下来,刘掌司便与初心说道:“方才竟忘了问你如今住在何处了。”
“回大人,我现在住在广听轩。”初心站着答道。
“广听轩?如何便住了那偏僻之地?”刘掌司拍了拍身边的石椅,示意她坐下。继而说道:“像姜侍仪的言广轩便不错,你如何就到了广听轩那偏僻地儿?”
“这亦是圣后的安排,初心也是无奈。”她回答。
其实此时她心里是万万不愿去住在那经常有幽灵出没的地方,但是她别无他法。
“圣后尽会给嫔妃们安排一些偏僻之地,就像是湘贵嫔那样,好容易晋了贵嫔之位,却偏偏被圣后安排独自一人住在东华宫的听寿宫里。”刘掌司为着宫里的这些宫嫔们感到无奈。
“东华宫?”
“东华宫是银圣宫娘娘所协理的地方。”刘掌司解释说,“不过圣皇不爱美色、宫里的妃嫔不多,因而银圣宫和玉圣宫两位皆闲置着。”
“那圣后是?”
“圣后是金圣宫。”
虽然初心此前已对宫里的妃位等级有所了解,不过详细的她倒还不曾去了解过。
而她亦是此时才晓得,原来此前听闻的皇朝妃和皇夕妃两位仅次于圣后之下的妃位便是银圣宫与玉圣宫两位。
那如此一来,形同玉圣宫的谨贵妃岂不是仅次于圣后之下!
不过此事似乎与她关系不大,毕竟自己如今只是一个小侍仪,这些对她来说亦是太过遥远。
“掌司大人,我住的广听轩此前是不是……是不是有什么传闻?”初心依旧是对早晨彩壁与她说的幽灵一事念念不忘。
“传闻?”刘掌司思索了片刻,说道:“你是说幽灵一事?”
初心内心一紧张,真可谓难以置信!连刘掌司这么一个资深的老人都听说过那个传言。那那个传言岂不是真的!
“这传闻有是有,不过这也只是宫人们嚼的舌根子罢了。”刘掌司说,“你在广听轩住了那么些日子,你可曾见到过那些东西?”
初心当真是想与刘掌司说起广听轩的那两次黑影之事,不过她再看刘掌司的神色,简直就是与彩壁当时的神情所差无几——丝毫不畏惧!
为了不让刘掌司笑话自己胆小,于是她便决定算了。
“不过说起这广听轩,曾经倒是个人人向往之地。只是十几年前那里传出了什么幽灵的事,那里才渐渐变得荒芜。以至于最后杂草丛生,让那里更显得阴森恐怖罢了。”
“十几年前?”
初心敏锐的直觉突然让她莫名的想起了方才刘掌司所说的衡灵妃一事。
“掌司大人,方才您说的衡灵妃……请问她最后被安葬在了哪?”
初心此时在担心那个“幽灵”会不会是十几年前已死去的衡灵妃的冤魂。
“这个我便不得而知了。”刘掌司说,“当年衡灵妃归天后,便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内宫史书中亦是未提及她的安葬之处。”
“天……天啊!那她会不会是连死后也没有安葬之地,从……从而化作了幽灵游荡于内宫之中?”
初心虽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可笑,可是那些传言却又让她不得不那么想。
“我今日倒是见识了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想象力,连这些宫人们传出来的胡言乱语你也信?”刘掌司一脸不屑的说,“那个地方我曾经也经过过,不过并未看到传闻中的什么幽灵。”
刘掌司语毕,初心也算是见识了宫里老人们的“信仰”——就如彩壁一样,不信世间有鬼怪一说。
“不过我虽说在林子里未见到什么幽灵,不过我却看见了圣皇。”
“圣皇?”
这倒是让初心意外,彩壁不是说那个地方是连圣皇都下令不得擅入的吗?怎么他却偏偏会在那里?
而且看圣皇平日里的那个样子,他也不像是不怕鬼怪之人。
这时刘掌司突然起身,并示意初心继续走。
走了几步,刘掌司便忽然失声笑了起来。
“掌司大人这是何意?”初心询问道。
刘掌司依旧是忍俊不禁,她说道:“我只是忽然想起了我当时在林子里见到圣皇时的场景,那时我倒当真觉得圣皇很是可爱!”
初心一早便好奇此事,不过她并无机会过问罢了。
这时刘掌司说:“那时圣皇约摸十二三岁,他在转身看见我时,可是被我吓了一跳。”
“可是圣皇当时在林子里做什么?难道他不怕幽灵吗?”初心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怕,他当然怕了。不过就是因为怕,他才会去那的。”刘掌司的语气略带神秘,像是掖着什么秘密似的。
“那圣皇当时是?”初心的好奇心又被勾起。
这时刘掌司也不再故作神秘,而是转身对她说:“圣皇当时是替那些幽灵烧纸钱的……”
正文 第三十六章 阴谋论(三)
即使刘掌司是在取笑圣皇当时的幼稚,但是初心却并非苟同。兴许也就只有像刘掌司和彩壁这样的在宫里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才会面对事情如此乐观。
初心此时亦是心生了到林子去烧钱求安宁的念想。
“你可知当时圣皇的表情有多可笑。”刘掌司笑道,“当时我在圣皇身后叫住了他,因而他被吓愣了,还以为我便是鬼魂。”
刘掌司依旧是在拿当年圣皇烧纸钱一事取乐。而初心则是陪笑着不语,其实当时若是她,想来也是会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