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就是这般好命-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怨靡腿チ耍峁嬗腥酥馈
  “你们家老大本来是取上的,听说糊名排在九十九,拆出来之后,考官们得知他们兄弟跟解元是表亲,商量过后,把一百零一提了上来。”
  因为是赵姑爷去问的,人家藏了一半没说。当时一百前后的位置上争议本来就很大,负责阅卷的考官各执一词,初排名是主考定的,后来得知九十九是赵大,他们怕惹一身骚提起来一百零一其他考官也没意见,两人之间谈不上有多大差距,看卷子差不多的。
  说白了,哪怕没有避嫌这一说,赵大中或者不中都在主考的一念之间,中了占运气,不中也不算冤。
  虽然没明说,赵姑爷听说他最初排九十九就有数了。
  要把人从七八十上面撸下去还需要好生商议,九十九和一百零一能有多大差别?取谁不是取?何必给自己添麻烦?
  朋友还在开导他,让他也别埋怨,说这个没办法,三兄弟撞在一届,又跟燕王府沾亲,全录取了省内学子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把主考大人骂臭。
  这卷子毕竟不像后世能一题一题明确打分,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过尔尔,你说你是凭实力,哪怕把答卷拿出来给世人看,恐怕还是没法服众。
  赵姑爷倒是很理解主考大人,想着老大实力在这儿了,等三年,下届一定没问题。
  他回去将这事告诉赵大,赵大胸闷得厉害,就一个想法:凭什么呢?
  家里劝也劝了,看劝不过来只得先为赵二打算,老大是落榜了,老二跟着还得上京城参加会试呢。
  北上这一路,乔氏看大姐兴致不高,问她怎么的?咋儿子中举人了还不高兴?
  钱大姑才把这事说给她听了。
  乔氏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看弟媳妇懵逼,钱大姑道:“我倒不是气主考为避嫌让老大落榜,只是担心老大钻牛角尖。他前面两届都落了榜,这次抱着很大期望,本来要是考得不好没取上还好受些,是这样他心里太难过了。我出门前就在劝他,他嘴上说知道了,心里瞧着有些怨气。”
  “世上就是有很多无奈的事,想开一点好。我不是说风凉话,你想想嫃嫃,前头遇到的倒霉事还少?撑不过去你就栽在那里,撑过去了后头会有好事情。”
  钱大姑点点头,说:“是这个理。”
  乔氏又道:“其实凡事都是公平的,大外甥会被避嫌,因为世子是他表妹夫。她大姑你别忘了,占着这层关系不是只会吃亏,后面也是有好处的。别人考上进士或者同进士还可能遭遇不公,咱们家不会,他努努力下届表现好了,考上举人进士,后面的路就通畅了。”
  燕王世子是你表妹夫,你只要能考上去,后面一条康庄大道,谁敢给你小鞋穿?
  既然得到这个好处,避个嫌不过分吧?
  乔氏这一席话说到点子上了,钱大姑听了懊恼得很:“我就没想到这儿,要不早给他劝服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也别太着急,男子汉大丈夫哪有过不去的坎儿?再说这也不算是坎儿,大外甥还年轻,三年等不起吗?”
  乔氏跟钱大姑在说这个,前面那辆马车里赵二跟钱宗宝则在畅谈未来,两人聊到会试上,赵二对表弟很有信心,他自己不是谦虚,打的就是来见世面的主意。
  想想看嘛,几千人考只取三百贡士。像他这种在地方乡试都排在比较靠后的,哪可能一次通过?赵二就是想来见识一下,也跟五湖四海的学子们交流一番,顺便看看表妹夫在京中的能量。
  这几年听人吹嘘太多,那些话他都能背出来了,还没亲眼见过王府的气派,这回有机会了。
  他们十月份动身,计划在年前抵京,钱玉嫃算着也差不多是那时候,她冬月里就安排人将王府客院收拾出来,至于说钱宗宝读书时住的那处院落,扫了灰也扫了雪,抬了炭火过去,别的没管。
  这么搞自然是为了留下娘亲,不说住三五个月,在王府这头过个年总是应该,把人撇在一旁冷冷清清的像什么话?


第100章 
  一行人抵达京城的时候,已是深冬,挨着京城那一片都在落雪,路很难走。瞅着外边雪下不停,钱玉嫃着实有些担心,好在他们走得虽然慢了些,途中没遇上麻烦事,磨蹭近五十天还是顺利来到京城。
  钱宗宝吩咐将马车赶去他那院子,打算整顿一番再去燕王府见姐姐。
  乔氏心里等不及了,还是尽量在克制,想着确实不能就这么去见嫃嫃,邋邋遢遢的不得给她丢脸?
  打算得不错,却没料到钱玉嫃派了人守在那头,看钱宗宝一行到了,立刻有奴才来王府报信,钱玉嫃吩咐厨上张罗一桌接风宴,使大管家安排车架前去接人,担心娘亲见生人拘束,又派出白梅。
  乔氏没辙,只得简单收拾一番,搭上去王府的马车。
  前后一个时辰,阔别四五年的母女重逢,钱玉嫃眼眶泛红,乔氏更夸张一些,她都热泪盈眶了。
  “从接到信女儿天天盼着,总算盼来了您。”
  乔氏拉着她手上下打量,道:“娘也想你得很。”
  分开的时候想起来都觉得有千言万语,真正见着反而不知道当说什么,钱玉嫃只顾着问这一路如何,吃没吃苦?听说一切都好,她又可惜爹不能一起来。
  先前听钱宗宝说他姐姐改变不小,乔氏心里提心吊胆的,生怕几年没见母女之间生分了。一同寒暄过后,她实实在在放下心来,心说宗宝那话是不假,女儿看起来变了很多,具体她不会形容,至少比原先矜贵多了。矜贵是矜贵,她对父母兄弟的心意是没改变的。
  “你有这个心,你爹就很高兴了,要想见面,以后还有机会。”乔氏拍拍她手,“不跟你姑打声招呼?人搁一旁站好一会儿了。”
  钱玉嫃满是抱歉招呼了声:“我好多年没见着娘,一时间没顾得上其他,姑原谅个。”
  说是长辈,可钱玉嫃是世子妃,她姑受得起这礼?直说这次上京城来要麻烦她,心里还过意不去呢。
  白梅去接了人,催后边上茶水点心去了,外边天寒地冻的钱玉嫃也没带她娘进园子去,一行人进了花厅,花厅里头炭火早已经点上,跟外头撒尿能结冰比起来,厅里暖和得很。
  乔氏刚到京里,还没习惯这气候,刚才手足都是冰凉的,捧上手炉烤着火才舒服了。
  “以前就听人说北方冷,我来之前有准备,也没料到会冷成这样,冬天好几个月,可咋过呢?”
  “屋里烧着炕,少出去也不冷的。”
  “一个冬少说三个月,就闷在房里过吗?”
  “有手炉,有披风,实在冷得很还能换上毛靴子,哪就出不了门了?”
  钱宗宝满是无奈看着她俩:“四年多没见,娘一过来就跟姐姐讨论怎么过冬?”
  “那说点别的,我外孙跟外孙女呢?”
  都不用钱玉嫃应答,就听见外边有脚步声响,转头过去看见打头阵的是个胖团子,长得就圆乎,穿得也厚,看他走起来跟呆鹅似的,仿佛随时都能摔了,跟在一旁的嬷嬷紧张得很,一路都弯着腰,伸手做出把扶的姿势,只要胖团子一踉跄她立刻就要上去扶人。
  胖团子走起来看似摇晃,那是穿肿了给人不灵活的错觉,其实他走得挺稳当的。
  他后面跟着就是明姝,明姝再有个把月就满四岁,她自认为是大姑娘了。看她现在该知道的基本都知道,精力也比较充沛,钱玉嫃打算跟着教她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三字经故事,身在王府免不了要学很多,规矩倒是不用特别去教,她从小看得多了,自然而然会记住,其他比如琴棋书画之类的,不说门门精通,得会两样,女红也得学一点。
  想起来四岁还小,可女儿家十五左右都能嫁人了,不早点学起来拖到后面恐怕会事赶事,早些开蒙时间上充裕些,后面方便安排。
  这都是后话,眼下明姝还比较闲。
  她刚才在暖烘烘的房里玩,玩着玩着打起瞌睡,就在炕上眯了一会儿。醒来听说外祖母到了立刻就要过来,结果还没走出院子就让弟弟逮住。
  弟弟才一岁半不到,娘怕冻着他,平常不准人往外跑的。
  他非要一起,说也要去看外祖母去看舅舅,明姝就把他带上了。刚开始还牵着他在走,到屋檐下弟弟就撒手跑到前面去了,明姝慢一步,看见弟弟跟小炮弹似的扑上前去,撞在娘亲腿上。
  “娘、舅舅。”
  明姝先喊了她认识的,钱玉嫃抱起杰哥儿的同时给两小介绍说:“这是你们外祖母。”
  “外祖母好。”
  “还有你那边,那是你们姑姥姥,还有表舅。”
  明姝也才四岁,其实没太明白姑姥姥跟自家是什么关系,可既然娘那么说,她跟着喊了。钱玉嫃看出她稀里糊涂的,招手让女儿到跟前来,说:“你姑姥姥是你外祖父的亲姐姐,明白了吗?”
  这样的确明白多了。
  钱玉嫃在同女儿解释关系,乔氏他们打量着这双姐弟,都是顶顶的好模样,小姑娘格外漂亮,胖团子瞧着特别聪明。
  乔氏越看越稀罕,又懊恼来得仓促,没给他俩带点东西。
  要不咋说明姝贴心?
  乔氏正懊恼着,便听她说:“外祖母过来我们全家就很高兴了,尤其是娘,娘很想您的。”
  “我们明姝想不想啊?”
  “想,以前经常听娘说起您,都没见过。”
  乔氏听她说话,心就跟发好的面团似的,软乎乎的。回想起嫃嫃刚怀上时,他们都盼着一胎就生个儿子,后来听说还是女儿娘家这头多少还有些遗憾,如今见着明姝小乖乖她不遗憾了,说老实话,嫃嫃小时候都没她这么乖。
  乔氏不光在心里这么想,还说出来。
  结果让钱大姑笑话一通。
  “嫃嫃当初就乖得很,你看明姝更讨喜是隔代亲。”
  乔氏听了朝钱大姑看去:“大姐你觉得嫃嫃当初更乖一些?”
  “你问我?我看她们母女十分肖似,分不出高矮。”
  钱玉嫃漾起笑:“姑妈说得对,姑妈旁观者清。娘当初天天带着我,可不嫌烦?你跟明姝相处一段时间,就知道她也是个难伺候的,吃啊穿都讲究得很。”
  “那也是像了你,姑娘家讲究一点是应该的。”
  母女姑侄之间聊得热络,边上钱宗宝跟赵二只能听着,都插不上话。看他俩百无聊赖的样子,钱玉嫃喊管家来,让他给世子报个信,让完事直接回府来,别跑去跟七皇子他们吃茶吃酒。
  “姐夫有事你让他忙去,催什么?”
  “还有什么比娘过来更要紧的?再说他这阵子也没什么好忙,要不信,你问明姝问杰哥儿。”
  钱宗宝:……
  “明姝也罢,杰哥儿才多大?知道什么?”
  “他聪明着,不信你问。”
  钱宗宝真就不信,他问了。
  杰哥儿坐在钱玉嫃腿上,把头点成小鸡啄米的样子:“娘说得对,不对也对。”
  钱宗宝:……
  “才一岁半就这么会说?以后长大了不得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这四个字精准的戳到乔氏痛点,想起当初女婿在酒楼里为嫃嫃出头,他就是一个人跟一群读书人争,这么说杰哥儿挺像他的。
  想想杰哥儿刚才说那个话,他们在维护嫃嫃时不讲道理的样子都一样样的。
  钱玉嫃使人去传了话,这天谢士洲比平时更早回来,一进府就听管事说世子妃今儿个心情非常之好,从亲家太太过来一直是有说有笑的。
  谢士洲一路往里走,管家跟在旁边做报告,进屋前他就把该知道的全弄明白了。
  谢士洲进门就是一声娘,说的是类似于“一路辛苦了”这样的话。
  进王府之前忐忑不安的是乔氏这方,因为女儿女婿表现得非常亲热,外孙子跟外孙女对她也很热情,加上钱玉嫃特地把白梅跟青竹调过来伺候,乔氏看跟前全是眼熟的人,很快放松下来,身处陌生的地方也不紧张了。
  说来还是女儿有本事,她在燕王府立住了,否则娘家人哪敢上这头来麻烦她?真厚着脸皮来了又能得到多好的招待?
  钱家如今已十足富贵,乔氏看着燕王府的陈设布置尚且觉得自家远远不及,莫说家里相对平常的钱大姑。
  如果不是时刻在心里提醒着自己,她估计早已经闹笑话了。
  自家觉得稀奇的东西搁王府里头随处可见,燕王府的丫鬟比他们这种人家的小姐更体面些,这些丫鬟高矮胖瘦都差不多,她们之中最普通的也称得上清秀可人,难看的一个没有。
  还有白梅跟青竹两个,伺候嫃嫃许多年了,钱大姑对她俩都很熟悉。
  以前哪有这么大气稳重?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进了王府这种地方,是块顽石都能打磨成美玉。都是熟悉的人,几年不见,变化太大都不敢认了。
  钱大姑感慨居多,她儿子才是饱受触动,多在京里待几天,见识到表妹的生活,听说了表妹夫种种事迹,赵二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么上进。
  他心里太羡慕了,也想出人头地,不说活成表妹夫的样子,至少不要回到以前的生活。
  人人都在往前走,他也该努把力才是。


第101章 
  谢士洲如今还比较闲,燕王却挺忙的。
  忙归忙,听说钱玉嫃她娘陪儿子上京城来,王爷还是露了个面,当然没聊几句,他们一男一女也没什么好说的。王爷让乔氏安心在王府住,多陪陪洲洲媳妇儿,又吩咐侧妃好生招待。
  其实这都不用说,侧妃哪怕看不起其他那些商户,也不敢给钱玉嫃娘家人脸色看啊。
  乔氏在燕王府住得确实舒坦,但她也跟钱宗宝那时一样,待了几天便提出要走,老在这头住着感觉好像打秋风的。
  钱玉嫃本来不高兴,乔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将她说服了。
  这事谈妥了,乔氏提起另一出,她问女儿有没有办法让她见见未来儿媳。
  乔氏上京来为三件事,女儿女婿见过了,还有就是在京中置宅以及为儿子张罗亲事。
  要张罗亲事还需等等,至少让宗宝安心应完明年那两场考试。乔氏却等不到那时再见儿媳妇,她现在就想瞧一瞧嫃嫃满口称赞说不错宗宝见过也说不错的姑娘是何种模样。
  钱玉嫃笑道:“早晓得兄弟的终身大事是您一桩心病,娘不主动提起我也安排好了,过几天恩义侯夫人出面做个局,娘随我去吧。”
  前面几年虽然时常都有书信往来,能往信上写的事情毕竟不多,乔氏并不了解京里的生态,也不熟悉这些个人。听到女儿说恩义侯府人她还对不上号,钱玉嫃这才把前两年那出闹剧讲了出来。
  “恩义侯府比较特别,别家都是盼生子,只他们盼生女,当初侯夫人问我讨过彩头,因这事熟稔起来,这几年时有走动。”
  乔氏听罢,也是开眼界的表情,她不是偏得很厉害的,可要是能做选择,怀上总还是盼儿子。就不说儿子能提高当娘的地位,还有一点,生个儿子是娶媳妇儿回家来,生个女儿嫁出去就见不着了。
  这年头,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儿子,求神拜佛无论如何都想要女儿的人家少得可怜,在蓉城那头乔氏都没见过。
  “他们府上儿子肯定不少。”
  钱玉嫃伸出一只手,张开,亮出五根指头:“一母同胞的五兄弟,拼到第六胎才得了个女儿,那胎生下来再三向我道谢,她说是沾了我们明姝的光,要不还得是带把的。”
  “不得了,谁家这么五个儿都不得了。”
  “那可不?恩义侯府军功起家,府上五个儿子全都是自幼习武,等他们长大了,谁欺得了侯夫人?给宗宝说这门亲事侯夫人出了大力,女方那边是侯府的亲戚。”
  钱玉嫃把几层关系捋了捋,又从高到低将京里这些夫人排了排,不指望她把人都记住了,至少听到名号大概知道是什么身份的。
  说的这些是常识性的东西,乔氏听得还是津津有味,听罢她又打起退堂鼓,说:“侯夫人做的局,不会只请一两家去,我过去会不会给你丢脸啊?我这规矩不像规矩,怕是要给人看笑话。要不我还是忍着,后面有机会再见她。”
  “娘真当我还是五六年前的我?以前在蓉城我最要面子,到京城之后被人议论得多了,反正她们也不敢当面叭叭,背后说几句就说,又听不见,不痛不痒。再说了,您在王爷跟前也不虚,怕见她们?她们那规矩还能比王爷大吗?”
  乔氏还在犹豫,人家请的是燕王府,她总觉得自己跟去名不正言不顺的。
  “娘你不明白,不上台面的才穷讲究,越没规矩的越喜欢把体面和规矩挂在嘴边,若是有机会进宫去,见了太后皇后您就知道,除非真是见了荒唐的人,平常她二位不提这些,看人只看合不合眼缘。恩义侯府人是不能跟太后和皇后娘娘比,她也是率性的人,不是逢人便嫌弃的。她发帖子请来的人应该都是好相处的。”钱玉嫃见识过侯夫人得罪人的能耐,就凭她那作风,能跟她往来的,应该都不是挑挑剔剔的人。
  女儿都这么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