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有福-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说县太爷此举,为的是乐途县百姓的收入,并减少大家每年都要交的,实际上可以不用交的布税。
    大齐太祖皇帝时,就规定了,农户家中有田(土)者,每五亩需要种桑、棉、麻各半亩,否则的话,每五亩地要额外缴纳绢或者棉布、麻布各一匹。
    然而,来顾家村的胥吏们,每一个人的口水都说干了,也没有人主动去登记预订桑苗。
    其实,也怪不得这些老百姓。
    棉麻还好,零零散散的,总有人家在种,只是不多而已。
    因为虽然种棉麻比种庄稼产出的东西值高,可太伤地力。乐途县土地本就贫瘠,这些把土地看得比什么都贵重的老百姓,宁愿收入少一些,种些粮食,然后交税的时候额外交一些布,也不愿意种这些损伤的地力的东西。
    反正真要不亏本就可以了。
    至于说种桑树?
    谁吃饱了撑的,把好好的地里头拿来种桑树?
    种来干嘛?
    别说是乐途县了,便是整个同川府甚至是锦州府,都很少有普通老百姓会育蚕、养蚕的。
    也就是说,他们种了桑树,就等于是把地白白的抛费了。
    傻子才要种桑树呢!
    不过,你别说,还真有个傻子,想要种桑树。
    而且,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傻子。当然,这是从前,现在她是不傻了。
    现在她可是‘福星转世’。嗯,福星转世这几个字,得打个引号或者问好,至少在那些老百姓的心里头,他们是渐渐的不再相信顾长庚家那个忽然变得不傻了的小孙女是福星转世这件事情了的。
    她若是福星转世,为什么他们家里头还接二连三的出事情?
    当然,这也有顾长庚特意叮嘱了家里人,让大家不要把有福放的鳝鱼笼子会钻进去很多鳝鱼,放的捕鱼笼子会捕到很多鱼这种事情说出去的原因。
    有福其实是来看热闹的,虽然她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今天就非常的想要来看热闹,比去坡上找能卖钱的草药,或者是去池塘里、河沟里下笼子抓鳝鱼还要想。
    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勾她的魂一样。
    幸好顾有墨和徐闲都听她的,顾长庚也心疼他们整天在坡上跑着找草药辛苦,都没时间像从前那样出去玩耍了,所以,来交税的时候,就把几个孩子带上了。
    刚到村口,听到站在大树树干旁边的胥吏背告示的时候,有福的脑子就嗡嗡嗡的,整个人都有些不听使唤,直愣愣的就往那大树底下走去,有墨本来是拉着她的,见状刚想把她往回拉,结果就被她一下子甩开了。
    有墨整个人都呆了。
    不是因为被有福甩了手,而是有福这会儿的力气大得有些吓人。
    有墨本能的想要喊,但是想到阿爷从前说过的事情,他又放弃了自己的打算,只是紧紧的跟着有福,在她身边护着。
    徐闲觉得奇怪,不过还没等他问出口,有墨就道:“妹妹一定是没见过这么多大人围在一起,而且,醒过来之后她还没见过衙门里的人,这恐怕是好奇了。”
    说着,仿佛真有这么回事一样,又宠溺的看着有福笑,嘴里说道:“没想到,妹妹也会有这种好奇的时候,还爱看热闹,早知道三哥哥就应该让四叔或者阿爷带着我们去赶集玩的。”
    说起来,徐闲到了顾家村之后,还一次都没去赶过集,闻言也好奇得很,加上有墨难得这样和颜悦色的和他说话,他心中又有些惊喜,所以有墨的话音一落,就问:“集市好玩吗?远不远?”
    有墨怕徐闲发现有福的异样,耐着性子说道:“好玩,热闹着呢,没有镇上远。我以前跟着我阿爹去过,吃了早饭出门,买了东西回来,到家还不到晌午。”
    ……
    ……
    有福这会儿,虽然看上去只是听那胥吏念公告听得有些呆了,可实际上脑子里头却是乱成了一锅粥。
    具体有多乱呢?
    大概,就是有许多人在她面前,拉起巨大的、画了许多图像的画布,不停的在她脑子里跑来跑去。她有一种感觉,那些图像似乎是在像她诉说一些故事。但,恼人的是。哪怕并不清楚那些图像上具体是想要说什么故事,可有福却能看得出来,那些图像上画的,并不是同一个故事。
    因为画中人长得不一样,穿的不一样,连头发都不一样。
    但她明明感觉得出来,那就是同一个人!
    她一会儿觉得,有一些图像,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一会儿又觉得,好像每一个图像她都曾经见过?
    只是,不管怎么努力,都没办法把那些图像梳理串联出来,就好像……好像是缺了很多很关键的东西一样。
    除了那些画像之外,她的脑子里还有许多乱七八糟、五颜六色的光点和光线在忽明忽暗的闪烁着。又有不知道从何处传来的,咚咚咚、啪啪啪、梆梆梆、嘀嘀嘀等乱七八糟的声音。
    ……
    最后的最后,画面终于定格在孟婆婆坟前那两棵长势极好的油桑上面。光点和光线都渐次隐退,最后变成了一条白花花、胖乎乎的虫子,爬在油光水滑的桑叶上面,在吃那些桑叶。嘈杂纷乱的声音也渐渐远去,最后变成了虫子吃叶子的沙沙声。
    似醒非醒之间,有福突兀的高喊:“阿爷!我们多栽些桑树吧!”
    周围的村民们哄的一声大笑起来。
    几个胥吏眼前一亮,猛的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164。第164章 有福这是中邪了?

喊完那句话,有福就清醒了过来。
    随之而来的,是密密麻麻的从头顶传来,尖锐而强烈的刺痛感。就好像每一根头发丝都变成了钢针,正在齐齐的往她脑袋里头扎一般。
    汗水如雨滴一般从有福的额头、鬓角、腋下、前(胸)、后背……乃至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汨汨渗出。一瞬间就将有福浑身上下的衣衫全部打湿。
    有福将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全身每一寸肌肤似乎都在打哆嗦,她疼得来连一个疼字都说不出口,甚至除了牙齿紧咬的声音之外,连一丁点其他声响都发不出来。
    看到有福的模样,有墨慌得来六神无主,一把将她抱住,嘴里声声急唤:“妹妹,妹妹你怎么了?你别吓唬三哥啊妹妹……阿爷,阿爷,您快来看看妹妹啊……”
    徐闲这才发现,原来他先前的感觉没错,有福真的是不对劲,来不及细想,连忙帮着有墨将有福扶住,又在有福耳边轻唤她的名字。
    顾长庚本来已经排到了交税的桌子面前,甚至已经将要交的布匹和银钱都堆到了胥吏面前,听到有墨的声音之后,就连东西都顾不得收,名字也顾不得说,直接就着急的往有福有墨这边过来了。
    自从顾成礼强行分家事件发生之后,顾长庚在村子里的威信就大不如前。
    顾成礼虽然是猪狗不如,可养不教,父之过。顾长庚‘堂堂’一个童生,一个读书人,连个儿子都教不好,那他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哪怕是当着顾长庚的面,也有人窃窃私语。
    “别是中邪了吧?”
    “我瞧着挺像的。”
    “要不是中邪了,怎么会喊出要她阿爷栽种桑树的话来呢。”
    “有道理。”
    “我刚刚就觉得不对,她就站在我旁边,直愣愣的瞪着那告示的方向,就像是被勾了魂一样。”
    “可不是嘛,先前她过来的时候,还撞着我了,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往日里那么懂礼的一个女娃子,居然连句抱歉的话都不说,就直接从我身边走过去了。”
    “哎呀,只怕是早就撞邪了吧?”
    “莫不是这回来咱们村子里的差老爷学了什么术法,会慑人魂魄?”
    “有可能哦,要不然县太爷怎么会谁都不派,单单派了他们来咱们村?”
    顾长庚着急看有福的情况,对这些议论并没有理会,可是听到有人说要种桑树,就往这边来胥吏却气得脸都快抽筋了。
    “混账东西,你们在胡言乱语些什么?信不信大爷把你们全都绑到衙门里头去,让你们尝尝王法的厉害!”
    老百姓大多是惧怕官府的,所以胥吏一开口,那些人就都不敢再说什么了,纷纷把头低下去。但是也总胆大的人,隐藏在人群之中,捏着嗓子说话。
    “我们又没犯法,官差老爷你凭什么抓人?”
    “难道是被我们说中了吗?”
    “有福娃子往日里都是好好的,从来没有这样过,为什么今日听了你们说什么种桑树,就忽然说傻话,说完还晕了?”
    这一下,原本因为害怕而不敢开口的老百姓也纷纷抬起头来,接口道:“是啊,是啊,谁说不是呢。”
    “有福这小娃子往日里活泼着呢,上坡下田的,也没见着她有什么不好啊……”
    胥吏气得跳脚,忍不住骂:“混账东西!你们这些愚民!愚民!”
    “官差老爷,您咋能骂人呢?”
    “是啊,是啊,我们也没说啥啊……”
    “没说啥?你们这还叫没说啥么?”胥吏面红耳赤的用手指指着人群连连点了好几下:“你,你,你,还有你!”
    “你们知不知道咱们乐途县的新任县太爷,是新科的进士啊?进士懂不懂?那是皇上老爷子的学生,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大老爷爱民如子,苦百姓所苦,这才求了上官,准他从衙门里拨款,去湖州给你们这些愚民购买桑苗,免费赊给你们栽,你们不领情不说,还在这里胡说八道的,污蔑我们,污蔑我们的青天大老爷!我看你们一个个的……”
    “你们这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懂不懂?懂不懂?”
    周围的百姓大多讪讪。
    却还是有人说:“可我们又不会养蚕,那桑树栽在土里,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不是平白浪费了耕地是什么?”
    正在这时,有福幽幽醒来,刚好听到这一句,便下意识的说道:“我会养蚕。”
    好在她这会儿被顾长庚抱在怀里,脸是向着顾长庚的胸腹方向的,而且因为虚弱,声音又小,所以只有顾长庚听见了。要不然让旁人听了去,她这不是中邪也得是中邪,不是妖孽也得是妖孽了。
    有福醒了,顾长庚也终于有心思和其他人说话了,当下就扬声道:“劳各位宗亲、乡邻挂心了,我们有福这不是中邪,只是当初落水留下的病根,突然发作了而已。一会儿就好了,没什么大碍的。”
    说着,又冲着胥吏欠身,说道:“官差老爷息怒,青天大老爷心里头有咱们这小老百姓,大家心里头都是感激的,只是咱们附近这十里八乡的,都没有人养过蚕,大家心里头发虚,又有些着急,这才口无遮拦的说出那些话来。”
    “并不是有意的,要冒犯县大老爷,冒犯各位官差老爷。还请官差老爷原谅则个。”一边说,一边再次冲着胥吏欠身。
    胥吏的脸色总算好了些,说道:“还算有个会说话的。”
    顾长庚露出些笑来,再次开口道:“正如官差老爷您所说,县大老爷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可大家心里头发虚,大老爷是好官,又不愿意勉强咱们老百姓……”说着,顾长庚顿了顿,又道:“所以啊,我觉得吧,这事儿总要有人领个头。等大家看着成效了,不用你们这些官差老爷多费唾沫,大家自然就会接受县大老爷的好意了。”
    “您觉得呢?”
    胥吏点点头,县大老爷的确是个好官,要不然直接强令治下百姓栽桑,这些老百姓难道还真能和官府对抗不成?只是大老爷不愿意强迫百姓,这才派了他们下来传达。要不然,他们怎么会费这么多唾沫,说得口干舌燥的。
    这会儿他的嗓子还有些疼呢。
    “那,你说咋办?谁来带这个头呢?”胥吏看着顾长庚问道。

  ☆、165。第165章 可以种在土边和田埂上啊

胥吏说话的时候,目光很是灼热,就差没直接问顾长庚,愿不愿意做这一个领头的人了。
    好歹,让他们回去的时候,能够有话回复大老爷啊。
    虽然说现在的大老爷不像之前的大老爷那么喜欢打下面人的板子,可是,大老爷交代的事情,一点都没完成,他们这种底层小吏,也很心虚的好不好……
    万一大老爷觉得他们办事实在不力……
    想到这里,胥吏一个激灵,看向顾长庚的眼神,更加炙热了。
    顾长庚果然没让那胥吏失望,他话音刚落没多久,顾长庚就颔首说道:“官差老爷,小老儿愿意做这领头之人。”
    胥吏大喜。
    连声道好。
    周围的人却是惊了,旋即又深深的替顾长庚担忧起来。
    不管现在顾长庚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是不是下降了,他都是顾家人。大家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血脉宗亲,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他们怎么着也不愿意看到顾长庚做‘傻事’。
    所以,哪怕是胥吏就在身边,也还是有人忍不住开口。
    “长庚啊,你可别做傻事啊,青天大老爷是好官,他一心为了咱们老百姓着想这我们都是知道的。可是,就算他是文曲星下凡,那文曲星也只能管到读书人的事情,管不到咱们小老百姓种田啊。”
    “是啊长庚叔,这桑树栽了,不能吃不能喝的,咱又不会养蚕,除了每年能得枝条做柴之外,没别的用处了啊。”
    “对啊长庚。虽然我们也知道,你们读书人都佩服那书读得好的,我们也佩服,可……这完全是不挨边的两码事啊,你可不能因为县大老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心里头佩服,就什么都依着他的啊。”
    “哎?长庚叔,您不会是因为,想要让你们家有墨沾沾县大老爷的文气,所以才要支持县大老爷的吧?”
    “有道理,可是,这能沾到文气么?”
    “应该不能吧?毕竟是两码事……”
    ……
    见这么多人拆台泼冷水,胥吏鼻子都要气歪了。
    你们不订,可是,你们能不能不要影响别人啊?太过分了有没有?快要被气死了有没有?
    顾长庚赶在胥吏发火之前开了口。
    “诸位乡邻宗亲,多谢大家的好意,长庚知道,大家都是为了我好。只是,我已经决定了,请大家就不要再劝了。多谢大家,多谢了。”
    还是有人忍不住想劝。
    顾长庚又道:“诸位的顾虑我也有,但是我觉得,大老爷既然能想到去湖州购买桑苗,自然也会想办法请人来,教我们养蚕的。”
    “其实吧,咱们也没有谁,打一生下来,就是会种地的。只是咱们庄稼人,打小就在地里摸爬滚打,耳读目染再加上父辈、祖辈的悉心教导,慢慢的,也就会种地,也就,能把地种好了。”
    “还有咱们养的那些鸡啊,鸭啊,猪啊,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这个道理。”
    “养蚕自然也一样,学着学着,也就会了。”
    对于顾长庚的话,大家其实还是都有些不以为然,只觉得他不愧是‘读书人’,这嘴皮子实在厉害。不过,既然他都这么坚持了,大家自然也不会枉做恶人,平白惹了衙门里的人不痛快。
    反正只要吃了亏,上了当,他就晓得厉害了,到时候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了。
    有福这会儿已经差不多恢复了,拽了拽顾长庚的衣襟,小声说:“阿爷,您放我下去吧。”
    顾长庚不允,只是换了个姿势抱着她,让她可以坐在自己的手臂上,而不再是打横了抱在怀里。
    有福搂着顾长庚的脖子,扭头看向人群,脆生生的道:“为什么一定要把桑树种在地里呢?如果只是担心种了桑树浪费了家里种粮食的地,直接把桑树种在土边或者是田埂上不就好了?”
    “那样的话,就算到时候真的不能养蚕赚钱,多收些桑枝做柴火不也是挺好的吗?”
    听到有福的话,所有人都觉得眼前一亮!
    原来他们真是钻了牛角尖,想岔了啊。还别说,有福这小娃子说的话,还真是有些道理。
    之前我们就说过,乐途县没有山,只有一些矮小的小山坡。没有山,就没有大的树林,这没有大的树林柴火就少。所以现在大家烧火煮饭,一般都是用的毛柴。
    所谓毛柴,也就是不耐火的柴。比如茅草、稻草、麦秆、豆杆等等。
    捡点好柴(树枝一类的木材)都舍不得烧,总要留着冬天最冷的时候,煮了饭,把灶里的火(小火炭)都夹到火盆里,用来给老人孩子取暖,或者是烘衣服。
    若是在田埂和土边上栽一些桑树,旁的不说,冬天总能多些柴火。不至于大冷的天,让家里的老人孩子跟着他们一起受冻。
    这样一想,大家都愿意多少预订一些桑苗了。
    只是,订多少好呢?
    他们也没栽过,拿不太准这在土边栽桑树,应该隔多宽比较好。
    所有,就有人忍不住问:“小有福,你说咱们隔多远栽一棵桑树好啊?”
    其实,也没想着有福真能回答上来。毕竟,她还是个小娃,虽然有时候会想到一些大人们想不到的点,可也不能说,她就比大人们还厉害啊。
    哪里知道,有福还真就回答了。
    她歪着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