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娘赋-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娘这话是故意说给洛云听的,她似有似无的瞟洛云几眼,观察着她的神色变化。
  洛云脸色一变,惊声问道:“什么!夫人要让流苏到夜阑居伺候?”
  赵氏瞧她这过激反应,皱了眉:“怎的?不行么?”
  “不是不是,老奴不是那个意思。”洛云再怎么能也只是个下人,哪里做得了当家人的主:“我记得前段时间夫人还说要将那丫头送到三小姐那里去呢,怎么一下又改了主意?”
  赵氏一听这话就跨脸:“甭跟我提三房那丫头了,小小年纪惯会做那种损人的事情,还想让我给她们送丫鬟?想都别想!”
  赵氏这般护着三娘,三娘心中是感激的,想来前世她若肯低低头,赵氏也不会同她水火不容了。
  洛云瞧着赵氏那副气愤的模样,哪里还敢再多嘴,恭恭敬敬的候在一旁。
  “卖身契等流苏那丫头过去了,我再差人给你送过去吧。”赵氏回了三娘先前的话,她挺赞成姑娘家学着自理,往后嫁为人妇在婆婆面前也长几分脸,万莫像她那样临时抱佛脚,还是嫁到王家之后才慢慢学的。
  还有王祁莲,赵氏觉得是时候常叫到身边来指导一番了。
  三娘不放心,毕竟赵氏信得过的下人就洛云这么一个,她说让人送过来,还不就是经洛云的手?
  “母亲现在取了给我就行了,何须日后再麻烦呢?”
  没待赵氏开口,洛云先道:“不麻烦,不麻烦,到时候老奴给傅小姐送过去便是。”
  三娘冷眼看着,不理会她的话,转而继续与赵氏说道:“母亲就放心给我吧,就连沈嬷嬷的卖身契都是我收着呢。”
  赵氏一听来了兴致,沈嬷嬷那人她接触过一两回,瞧着是个精明的人,能让三娘这个小丫头管着,想来三娘也有几分能耐。她听王祁莲说过三娘在傅家的处境,在那样环境下生长,懂事得早也正常。
  “我去给你拿。”赵氏便进了里屋,半晌后才出来,将那一纸卖身契递给三娘:“这东西可得好好收着,丫鬟的身份就靠它证实,丢了倒不见得太要紧,就怕往后扯上什么麻烦事。”
  三娘将那张因放久了有些潮气的纸塞入袖中:“母亲放心,我会好好收着的。”
  沈嬷嬷同她哪有什么卖身一说,当初沈嬷嬷留在傅老太太身边也是没有卖身契的。她正当的主子就是傅老爷之前那任县令,人都去了,家也亡了,她现在是自由身。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沈嬷嬷仰仗她度日,她仰仗沈嬷嬷帮衬一把。当初来时说过立字据,可到现在也没立,三娘觉得对沈嬷嬷这样的人,用心比那一纸字据重要得多。
  王老夫人瓶子里也不知卖的什么药,本来说是一家上下聚一聚,却还请了永安侯府的夫人。
  还是依照惯例,男人们坐一桌,女眷们就在隔间中。
  永安侯乃是世袭的侯爵之位,往上三代是高祖皇帝的表亲,因助高祖皇帝开国有功,故封侯位,世袭罔替。
  好歹与皇室沾亲带故,这永安侯夫人却有失大家风范,衣着打扮过分随意也就罢了。王家姑娘一上桌,她就挨个儿的打量,搞得跟地里挑菜似的。

  ☆、第七十九章 鼠目寸光

  王祁莲与三娘一起进来的,她将俩人打量了一番,竟开口问:“哪一位是大小姐?”
  乔氏似乎同她很熟稔一般:“左边那个就是了。”
  “哦”永安侯夫人听乔氏说了之后,便眼神一刻不离王祁莲的身,看得人心烦意乱的。
  王祁莲悄声与三娘嘀咕:“她怎么老看着我?我脸上妆花了吗?”
  三娘摇头:“没有,你甭管她们便是。”
  赵氏将王祁莲的不自在看在眼里,寻着视线望去,见永安侯夫人并没有避讳的意思。
  “夫人怎的今日有空过来?”赵氏主动出声,算是提醒提醒她。
  永安侯夫人闻声一看,是赵氏,连忙陪笑脸:“从正月一直忙到现在才闲下来,我家侯爷便让我走动走动,多熟络一下街坊邻里,所以我便过来了。”
  街坊邻里?这跨度就有些大了,永安侯府在街头,王家大宅在街尾,何来这一说?
  赵氏听说过永安侯家有意结亲一事,因着王祁莲尚未及笄,她也没太上心。不过今日与永安侯夫人一见,赵氏直觉不能让女儿嫁过去。
  一个孩子的教养如何,看他母亲为人处事之道便能知一二。好比孟母,为人严谨,才能教出孟子那样的圣人。
  可这永安侯夫人,不端庄,又无礼数。即便她再是个客人,对赵氏这个主人家起码也该福个身问候几句。
  她倒好,来到别人家里做客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若不是赵氏主动发言,她恐怕直接将赵氏无视了。
  由此可见,她教导出来的孩子,也不见得好。
  “还真是,正月到二月里忙不完的事儿,到这会儿算完完全全消停下来了。”赵氏心里虽不喜,面子上还是挂着笑,继续与她唠嗑。
  这时,王老夫人由丘若和王祁芸搀扶着进门来。
  永安侯夫人远远见着了,就问乔氏:“那是你们家莹姐儿么?生得真是水灵讨喜。”
  乔氏一听,表情僵住,片刻后才道:“夫人谬赞了,那丫头哪能及得上莲姐儿,聪慧机灵,长得也是俏丽可人。”
  三娘险些让唾沫给呛着了,王祁莲更是满脸惊恐将乔氏望着,她可从没见乔氏夸过长房的人。
  永安侯夫人听了乔氏的话,便又朝王祁莲看了看,点头道:“确实生得俏丽。”她也不忘奉承赵氏一句:“该是大夫人年轻时生得好,所以才得了个如此可人儿的姑娘。”
  赵氏只笑了笑:“夫人说笑了。”
  王老夫人这会儿到了桌前,见到永安侯夫人竟是一愣。
  三娘虚着眼,难不成王老夫不知永安侯夫人要来?
  接着,王老夫人又看了看乔氏,皱着眉没说话。
  好歹是长辈,永安侯夫人见了王老夫人忙起身行礼:“老夫人安好。”
  王老夫人礼貌的回应着,与她说了些嘘寒问暖的客套话。
  众人纷纷坐好,等着上菜。
  “文胥来没来?”王老夫人总有意无意的瞅着隔间外面,又问了问赵氏。
  赵氏忙起身回应:“老爷他在隔间那边呢。”
  如此,王老夫人才安了心。
  三娘觉着这次家宴,目的不纯。
  这几日,王侍郎直接不去王老夫人院里去了,辰时按点上朝。回来之后,要么在屋里歇息着,要么在书房里呆着,就不出门。
  王老夫人应该是有什么想与他商量,又不见他来请安,所以苦于无机会开口,这才费心思弄出这家宴,好将王侍郎找来。
  三娘猜了猜,多半是为了二房的事,近期关于二房,就只有赴任渠州这一桩了。
  期间乔氏与永安侯夫人交头接耳的继续说话,一项注重规矩的王老夫人顾念永安侯夫人乃是客人,也就不便多说什么,乔氏也毫不知趣,叽叽咕咕说个没完。
  王老夫人瞅着乔氏有些厌烦,该不是嫌她话多,而是嫌那不请自来的永安侯夫人。
  想来乔氏并不知道近日老夫人的打算,瞧她跟永安侯夫人那亲近模样,人大概是她喊了来的。
  不过这永安侯夫人还真是缺心眼,乔氏喊了她就来,好歹是别人家的家宴,也先不忌讳。
  王祁莹自前几日那时之后也少有出她那院子,坐在胡姨娘身边,默不作声。意识到三娘在看她,她只是抬眼瞧了瞧,又面无表情的垂下眼睑。
  寻常家宴,无需奢侈,菜品也就二十来样。
  菜齐了,王老夫人便让大伙儿动筷子。
  赵氏见面前有盘肘子,细心的剥分开,捡了块最好的夹给三娘。末了冲她笑笑,示意她动筷子吃。
  这么个简单的举动,却惹来在座众人的瞩目,就连方才叽咕没完的乔氏与永安侯夫人也不禁看了过来。
  “没想到大夫人对义女比对亲生女儿还疼爱,真乃世家妇人之典范。”永安侯夫人这般说着,恐怕心里未必就这么想,女人眼里的女人能有几个好的?
  赵氏愣了愣:“夫人说笑了”
  王老夫人对三娘一直喜欢不起来,丘若给她呈了汤,她就自顾自的喝着。
  乔氏自来都不觉得赵氏好,此番只觉得是赵氏当着外人的面卖乖,故作的模样。斜睨了赵氏一眼,便动筷子夹菜吃。
  吃着吃着,听见男人们那桌有人说话。
  “长兄,关于到渠州就任一事,能否另寻他人?”
  说这话,估摸就是王二爷了。
  三娘刻意瞧了瞧王老夫人,她手中的汤匙悬在搬空,聚精会神的听着那边的动静。
  谁知那边却沉默了半晌,之后王侍郎才回他:“怎么?你寻到比这好的出路了?”
  王二爷嘿嘿笑了两声:“何裕仁让我到他那里任职,说是四司中随意选。”
  “哪一司?”
  “都官司。”
  王侍郎一听,气笑了:“我让你到渠州任州官你不去,何裕仁让你给他看大牢你就屁颠屁颠的去了,他才是你兄长吗?”
  王二爷听着不舒服:“这怎么是看大牢呢?都官司主事好歹是个京官儿,总比在渠州好,整日担惊受怕的。兄长你不知道,渠州从前那些官员死得可惨”
  “够了!”王侍郎怒吼一声,说道:“我费尽心思才从吏部那里搞到这份名额,现在事都安排好了,你却说你不去。我告诉你,渠州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第八十章 取而代之

  这下惊动了女眷们,人人都朝隔间外面看,中间有屏障隔着瞧不见,可大伙儿都是本能的张望一下。
  如此一来,众人的心思都不在吃饭上头了,拿着筷子夹着菜,耳朵都竖着听那边的响动。
  王二爷目光短浅,即便有能力,也难成大器。
  王侍郎自来中规中矩,利用职权与他谋私是多难得的事。他是为了王家在朝中多个人,万一哪天他倒了,王家不至于无依无靠。
  可这王二爷不明白其用意,说再多也是对牛弹琴。他自己那点本事,高不成低不就的,不靠王侍郎,他怎么可能入得了官场。
  “恕弟弟我说句不中听的,哪有哥哥盼望着弟弟去送死的?要去你让三弟去,我可不去蹚那浑水。”王二爷来时就想好了的,他死都不会去那是非之地的。
  “你!”王侍郎被他气得头疼,吏部那边是看着同僚多年才给他开了方便之门,王二爷死活不去,他要怎么同吏部交代?
  “长兄,二哥若是实在不愿意去,就我去吧。”
  是王三爷。
  三娘听了王三爷这话,总觉得不对头,又侧目瞧了瞧胡姨娘。胡姨娘面无表情的吃她的饭,好似这些都与她无关。
  从吏部申请到结果出来,其中怎么也得十来天。王侍郎既然准备做,肯定会先问王二爷的意思,他同意了,王侍郎才会去办。
  那么,王二爷早该知道这事的,为何现在才说不去?
  三娘总觉得是有小人作祟,误导了王二爷,否则事情都说了这久了,二房怎么会最近才觉得这差事不好?
  还有平日闲散惯了的王三爷,竟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自请上任,怎么都让人觉得怪异。
  三房兴许没有面上看着这般无能。
  从前王侍郎觉着王二爷缺经验,怕他担了重职做不好,便都给他寻的无关紧要的职务。
  那样的职务,三房何需去争?
  现下渠州这事是个实打实的美差,所以三房才会动了心思,想方设法让二房推掉。他们得拿捏好时辰,不到最后关头不能出手,否则他这个戏不好演。
  现在三房是两边做了好人,自个儿还得了好。
  王二爷见三爷站出来,他也在一旁搭白:“你看,你看,老三不是很情愿呢吗?反正都是弟兄,吏部的官文又还没发下来,改了三弟的名就成了,一个字的事儿。”
  “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去不去?”王侍郎瞅着王二爷那无知模样,恨铁不成钢,气都懒得气了。
  “不去!真不去!”王二爷考都没考虑,直接说出了口。
  王侍郎瞥了他一眼:“那便好,今儿一家人都在,你这话说出了口,往后可别怪我没拉你一把。”
  王二爷见王侍郎一副认真模样,犹豫了一下,想了想,又肯定道:“想好了,绝不后悔!”
  如此,王侍郎也就不执着了,朝王三爷道:“你经验尚浅,去的时候要多看多学,明儿到我书房来一趟,我同你说些那边情况。”
  “是,有劳兄长了。”王三爷恭顺道。
  三娘见过那个玩世不恭的王三爷,从他嘴里说出这话,才觉得多么不可思议。
  王老夫人则是松了口气,她心里头想的是王侍郎如果不同意,她就出面儿帮着劝说。她那二儿子是她的心头肉,让他远赴他乡任职,还真有些难舍。
  到底是见识短浅的妇人,内宅子里再厉害,官场的事情也摸不透。
  三娘从前不韵世事,还以为三房后来的兴盛是水到渠成,现在想来本就不是偶然。
  不过这样也好,多个人能与二房抗衡,往后能多些清净日子。
  散了宴,王祁莲被赵氏喊道她屋里去了,三娘就先自行回院子,而王祁莹就跟在她后头。
  某种程度上说,王祁莹是个悲情的女子,她再努力也无法与苏钦玉举案齐眉,归根结底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阿瑶姐姐”
  三娘还愣了愣,是王祁莹在唤她?
  回身一看,果然见王祁莹面带微笑朝她而来。
  十三岁的姑娘能做到这般还是少见,明明讨厌三娘,却非要与她亲近。只是王祁莹还稚嫩了些,面上做得还不够自然。
  她只见三娘以笑回应,却不知道三娘心中所想,继续道:“前次是妹妹多嘴,只是祖母问了,我就如实的说,并没有坑害姐姐的想法,望姐姐勿怪。”
  “祁瑶妹妹多虑了,我怎么会怪你呢?”说不怪是假的,看在她也是个可怜女人的份上,这次便不与她计较。
  王祁莹见状,喜笑颜开:“早就觉得阿瑶姐姐亲和易处,果不其然。”
  三娘就冲她笑笑,不推辞她的夸赞,也不找别的话题。她知道王祁莹肯定是想问点什么,她就故意断开谈话,好让王祁莹直入主题,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奉承,着实累人。
  见三娘久久不说话,眼看着就要到夜阑居了,王祁莹终于没忍住:“真是人不可貌相,那日诗会是姐姐的文采叫人叹服。”
  王祁莹以文著称,怎么可能为别人的文才叹服?
  三娘谦虚推辞一番:“我那是半缸子水不值得说道,至于暗讽倒没那回事,我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不过脑子的。”
  “姐姐冬月里不是跟着苏公子一道来的京城么?路上该有些交集吧?姐姐觉得他人如何?”
  三娘愣了愣,王祁莹这话何意?询问她对苏钦玉的看法?还得想试探她对苏钦玉有没有非分之想?
  原以为王祁莹寻她麻烦是因为她冒犯了苏钦玉,敢情是她会错了意。王祁莹根本不是因为三娘顶撞了苏钦玉为难她,而是因为打翻了醋坛子。
  亏她原来还觉得王祁莹机灵,没想到是个榆木脑袋,那苏钦玉给她儿子还差不多,做她的夫君?真是难以想象。
  “他一直走在前头,未曾与我搭过话,他是怎样的人,我还不太清楚。”三娘赶忙撇清。
  王祁莹不露声色,听三娘撇清,她应该是高兴的吧?
  “我还以为你同苏公子很熟稔,诗会上你作诗讽他,他又故意扯建安河一事诬陷你,感觉像熟人间的玩笑一般”

  ☆、第八十一章 手段

  这哪里是熟人间的玩笑?她与苏钦玉就没什么交情。
  “真是天大的误会,单说苏公子一路领我入京,我就该感谢人家了。作诗讽刺人家,未免太不识好歹。”三娘怕她不信,又补充:“况且我这身份,哪有立场讽刺人家?”
  说到身份,王家三房也属嫡出一脉,王祁莹好歹也是个正经的世家嫡女,比三娘这个不知来路的,确实金贵太多。
  思及此处,王祁莹心里好过不少,即便苏钦玉不娶她,也不可能娶这个小门户里出生的丫头。
  不过三娘的话她信一半,留一半,凭她的直觉,以及对苏钦玉的了解,两人不可能没有半分交集。
  还有苏钦玉专程遣人送来的东西,她想想就觉得难受。
  “不过姐姐作那诗确实欠妥,既然无讽刺之意,万不该那样说,会让人误会的。”
  不是先前还说她文采好呢吗?这会儿又说欠妥,女人心啊……
  “多谢妹妹提醒,往后我一定注意。”
  这下算何解了吧,至少面上和解了。
  次日午时,沈嬷嬷在一旁喂鸽子,三娘则捧了本书在院里看,看着看着就困了过去。
  “哎哟!怎么多了只鸽子。”沈嬷嬷惊叫一声,将那莫名飞来的鸽子仔细观看了一番:“瞅着像上次来过那只……”
  三娘一下从仰椅上起身过去:“别动别动……让它呆着。”
  沈嬷嬷愣愣的:“一块儿养着?”
  三娘摇头:“你就别喂食了,让它带着,过会儿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