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高门宠媳-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却是大为改观。
  而谢氏数十年治家的能耐,关键时刻就显了出来。
  李英歌即感慨又欣慰,缓缓扫视一圈,嘴角上翘眉梢一挑,上前一步不急不缓道,“好,各位一片赤忠,我必巨细靡遗转告娘。从此刻起,除了采买上的人外,李府只进不出。出入皆到谢妈妈这里登记拿对牌,无故外出者不管是哪处的,直接拿下,等父亲的事落定后再处置。
  你们分成四班,轮值看好二门、侧门、角门和后门。这事由谢妈妈总领,日夜巡查的路线就问常青。至于外院,回头我会让谢妈妈和李福知会一声,除了看好门户外,你们也搭把手,伺候好外头守着的大理寺官兵,于吃用上,切记莫因小失大,只照着规矩礼数来。
  尤其是群芳院和南院,没有娘点头,任是谁想往外头窜想胡乱掺和,都直接绑了关进柴房,就说是我说的,尊卑不论,不长眼的尽管添乱。”
  这是连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两位正经主子,也一并扫了进去。
  领头的婆子不想谢妈妈没开口,发号施令的是往常不显山露水的李英歌。
  她虽四年不常住府中,但身份在那儿且说得有理周全,那婆子毫不置啄的点头,立时就转身分派起人手。
  场面乱中有序,谢妈妈和常青不由精神一震,各自担起新被分派的职司。
  等到四班人分散而去,李英歌叫住领头的婆子,问道,“清风院现下如何?”
  “那几位女先生倒是仗义,府里出了事也没说要走,正帮着管束清风院的下人呢。”婆子啊了一声,要不是李英歌问,众人早忘了近年来乖觉无声的李妙和李娟,略一想又道,“就是头先族里传来消息,说七姨娘犯错被老太太关进了家庙思过,妙堂小姐和娟堂小姐倒是哭过几回。”
  七姨娘是被谢氏利用,却也是被三太太落井下石,老太太杨氏迁怒而落得个不得翻身的下场。
  七姨娘这炮灰,栽在了天时地利人和三面夹击之下。
  李妙和李娟没因此大闹,倒真是长进了。
  李英歌摆摆手,“清风院一切照常,莫因府里有事就疏忽了。”
  婆子心领神会,暗道趁着乱要人命,正好借机把那些捧高踩低的蛀虫拉下马,好给自己和交好的姐妹腾位置,往上争一争前程。
  她扭着熊腰虎背,转身办事儿去了。
  “这人虽有些功利心,对夫人的忠心却是真真儿的。”谢妈妈小声道,“她平时不显眼,其实是夫人陪房铺子大管事的妻妹的堂兄的表弟的亲哥的大嫂,是夫人的嫡系心腹之一,她领头办事别人服。又有我和常青看着,你只管放心。”
  李英歌听得头晕,哭笑不得道,“看出来了。你们且去忙,我去看看娘。”
  谢妈妈和常青利落走人。
  而正装病的谢氏早得了各处的大小消息,心下松乏之余,比任何人都放心。
  这会儿正盘腿坐在临窗大炕上,炕桌摆着精致茶点,炕上铺满大小匣子,大开的盖子露出金银珠玉的莹莹光泽,衬得谢氏半垂的脸红润光鲜,手中拖着一沓厚厚的银票,唰唰唰数得飞快。
  李英歌总觉得她推门进来的方式不对,险些被自带光环的谢氏闪瞎了眼。
  “正好,过来坐下记帐。”谢氏一面飞速数钱,一面分心招呼李英歌,“杨妈妈她们正忙着开库房搬东西,我这儿缺个打下手的,纸笔在那儿。茶水点心自己动手,别饿着了。”
  李英歌抽着嘴角叼了块糕点,默默撸起袖子记数。
  “不管是不是乾王殿下关照过,既然没抄查内院,就没理由放过这大好机会。”谢氏收起点好的银票,变戏法似的又抽出一沓银票数了起来,“事有不巧,家却照旧得分。等外头有消息了,就让南院的拿了东西搬走。库房里清点的都是公账上的,不值几个钱。
  这些是娘攒了几十年的私房,大头给你和铭儿,再分一份给姝儿,当是提前给我的小外孙攒媳妇儿本了。你们不必推来推去的,我自己留了一份,都这会儿了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且收起你那假清高的小眼神儿,别看不上这些黄白之物,出事儿了才是真正能救命保命的实在东西。风骨志向且留着安危无虞的时候再谈,真金白银揣在兜里,心里踏实,精气神就丢不了”
  李英歌:“”
  谢氏头都没抬,怎么就断定她看不上这些?
  前世内二房的落败,一大半要归功于内大房和袁家联手,暗中架空了内二房的权财,吃一堑长一智,她如今面上不显,哪里不知道银钱的重要。
  别说谢氏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就算谢氏是顶着阁老夫人的名头敛财,她也丝毫不觉得不对。
  唯独感叹谢氏心大,哭笑不得的喊了声娘。
  “英哥儿。”谢氏却忽然抬起头来,盯着李英歌道,“你说你为李锵用六爻算过,卦象如何你没说实话罢。仕途有变的不单是他,你父亲不仅会受到牵连,恐怕最后李府都会因此得不着好。
  我和你父亲大吵的那天,你就已经打定主意要拿我们说过的话做文章。让二管事放出的风声,无非倒向李府嫡弱庶强,我老来得子女,群芳院却是多年上蹿下跳,吹着你父亲的枕头风,谋害着府中子嗣。
  我在外一向强势泼辣,如今分家的档口被噩讯激得病倒,不明真相的只会当我以往是要面子死撑着,实则因你父亲爱重年长庶子,关起门来受尽了群芳院的压制
  等南院的搬走,就成了我气急败坏不再顾嫡母名声风评,要扫清害群之马,而大姨娘、三姨娘这些年暗中做过的恶也会经由二管事的口,落下实锤,闹得人尽皆知。
  外人不会多议论内宅妇人,只会将舆论重点落在李锵、李铨这两个已然成家立业的男丁身上,他们做过的事不管是不是瞒着你父亲,你父亲受到的牵连也会因此减轻几分
  你为的不是这个家,不是李府,也不是为了你父亲,独独为了我和铭儿、姝儿。只为我们这一支嫡脉考量,是也不是?”
  她名侦探上身,手中却依旧保持守财奴作派,银票照旧点得飞快不乱,半点不耽搁说正事儿。
  李英歌想笑笑不出,默然以对。
  她无法解释前世所知,但她所谋为何,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小讨债鬼还真是出息了。”谢氏一舔手指头,啪一声拍下数好的银票,继续抱起匣子点珠宝,垂眼道,“自你开了心智后,对你父亲和两位庶兄什么态度,我看得明白,你父亲心中未必不清楚。
  为了保你幼时痴傻的隐秘,你和我更亲近在所难免。只是你将来要面对的和李府内宅又不同,如此认嫡不认庶,未必是好事。如今看来,倒是我疏忽了”
  说着一顿,取出支簪子往李英歌头上比划,“是不能再拿你当没长大的孩子看了。你跟娘说句实话,你算不出亲近之人的命盘,是不是无归道长应了你的请求,早就算出了你父亲会出事。”
  李英歌伸手挡下簪子,握着谢氏的手放到膝头,看着谢氏一字一顿道,“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和嫡庶无关。至于父亲和李锵、李铨,无归道长算出的是李锵将化险为夷,我却不想看父亲一人顶罪。”
  前世李子昌一人背锅全家倒霉。
  她是答应了无归道长不逆天命给李府改运,但没答应不在事发后使些小手段,阻止李子昌犯蠢。
  那天谢氏漏出的酸话,她听进了心里。
  不管李子昌为人父为人夫渣不渣,只要谢氏还愿意和李子昌过下去,她就愿意为李子昌谋划。
  除非
  “除非您同意和父亲和离。”李英歌握着谢氏的手稍一用力,接着道,“您不用顾忌我和铭儿,只要您一句话,乾王哥哥那里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
  萧寒潜还欠着她一个承诺没有履行。
  谢氏不明内情,闻言看着一脸冷然的女儿愣神,半晌忽然嘴角一勾,尽显讥诮。    

  ☆、第169章 月黑风高翻墙夜

  “李锵化险为夷?你父亲一个人顶罪?”谢氏哈了一声,眼中精光徒然大盛,反手抓着李英歌的手,盯着她问,“这是怎么说的?你给我解释清楚。”
  李英歌用一种“娘您重点又错”的眼神回看谢氏,当下也不再藏着掖着,直言道,“今天这样大的阵仗,概因大朝会上爆出的一本密折。其中所列罪状,可不单指向收受贿赂、买卖官职。更不单只涉及李府一门。
  皇上大刀阔斧整治吏治两年有余,如今这一着已近尾声。今天大朝会被拉下马的人,十有八、九无法全须全尾的脱身。父亲既然能跟您提和离,显见对此已有心理准备,早已将自己置于险危之地。
  只是您却错估了李锵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他正是展露头角的年纪,在父亲心中他还有前程后路可言,如果我猜的不错,在父亲听清密折所奏罪状时,就拿定主意替李锵揽罪了”
  也许李子昌不曾忽视过李承铭这个嫡子,只是嫡幼庶长,他想着保住李锵和李铨,将来就是保全李承铭。
  他没体会过嫡庶和睦、兄弟并肩,却一心想让膝下三子能成为他不曾达成的样子。
  李英歌只觉可叹可笑。
  谢氏的面色却如七彩霓虹变换不停,气恨之余更觉恶心,恶心之余越发失望,最终归于死水般的平静,讥笑道,“他要只是李锵一人的老子,我倒要赞他一声父爱深沉。枉我以为他是被群芳院那些脂粉味儿熏得越老越糊涂,原来他是脑子被门夹了,一夹就夹了几十年。”
  连自己的老脸老命,都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谢氏突然后悔那天没拿算盘直接把李子昌砸死,一边闷灌茶水压下恶心,一边打量李英歌,“这些事你又是哪里打探出来的?即是密折,乾王殿下定不会假公济私。无归道长?他真这么神?”
  李英歌正打算拿无归道长当挡箭牌,就见谢氏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她虽疑惑,却懒得深究既成事实,从炕头摸出本簇新的册子,随手丢给李英歌,“本来只是为了防范于未然。你不想你父亲一人顶罪,我也嫌他犯蠢犯到外头去辣眼睛。这本明细册子,你想办法交给乾王殿下罢。”
  李英歌心头一动,接过翻开一看,顿时瞠目。
  怪道谢氏如此镇定。
  原来不单是银钱出入,连李锵私下来往过什么人,替什么人办事都已经被查得一清二楚。
  上头赫然记着詹事府几位长官的名讳。
  詹事府乃东宫属官,除了初始时的领头要职是启阳帝钦点外,这两年的填缺增补皆由太子亲自操持,他一句话就有千万人愿意冒头,更有多少人挤破头想投入其名下。
  而李锵身份又有不同,即是阁老之子,又是萧寒潜的未来舅兄,和萧寒潜嫡兄太子之间的关系,自不是他人能比肩的。
  光看明细,就知李锵到底把手伸得有多长、有多深。
  若不是牵连到结党的关键,前世李府也不会说倒就倒。
  李英歌看过谢氏罗列的明细,果断抛弃自己早先依据前世后事,而“编写”出的那本罪折,眨眼看谢氏,“这些都是您养在外头的,那些常字辈丫鬟查出来的?”
  “李锵收钱,那些人出钱,这样的人要查其实说难不难。”谢氏无谓点头,继续清点满炕的匣子,“这世上,能用钱解决的都不算事儿。如果用钱解决不了,那就再多加一点钱。”
  李英歌:“”
  她觉得谢氏说的简直是警示名言,她无言以对。
  “你挑个合适的时机送出去。”谢氏懒怠亲自为李子昌铺排,乍听李子昌有可能为庶子抛却身家名声的事,已经够恶心得她真病倒了,当下却话锋一转,静静看着李英歌,低声道,“至于我和你父亲之间你别管,我是不会和你父亲和离的。”
  为了儿女是一,二则李子昌恶心她一时,她就要恶心李子昌一世,不亏!
  她把歪了的楼正了回来。
  李英歌却已无心就此多说,只收好名册,默默接着帮谢氏登记造册。
  谢氏念着一笔笔银钱珠玉,神色平静语调平和。
  李英歌垂眼悬腕,觉得谢氏说得很对,她听着这一笔笔超乎预料的巨额数目,好像莫名被治愈了
  而外头却是风声鹤唳。
  一天之内,以李府为首的新进清贵之流接连被大理寺围了府邸,继而各家顶事的男丁一一被请进大理寺喝茶,如石牛入海,了无音讯。
  有人家希翼着寻摸门路,打听之下惊闻萧寒潜连自己的未来岳家都没放过,李府如此,其他人还有个屁后门可走?
  惶恐之下恶向胆边生,几家联手拱了个御史上阵,大骂萧寒潜冷血无情,张扬跋扈。
  启阳帝表示不听。
  而正主儿萧寒潜依旧宿在宫中,除了上大理寺提讯外,鬼都见不到他的面。
  反倒是那位随行抄查的老大人没有让李英歌失望,回家和老妻私下感叹了一句半句,谢氏病倒、李府内宅沉渣就如死灰复燃一般,春风一吹,立时席卷了京中众贵妇的耳朵。
  李府只进不出,群芳院尚且不知已经被黑惨了。
  谢妈妈和常青尽职尽心,每天例行报到,声称府内外一切安然,没人作妖,只捉到了三只大厨房走丢的母鸡两只时常偷腥的野猫,以及一条看门老苍头偷偷养的狗。
  谢氏大手一挥,“大家辛苦了,晚膳加鸡腿。”
  李英歌:“”
  等到第三日,随着皇上要亲自过问密折一事的旨意一下,各处守备的大理寺官兵就如潮水般退了个一干二净。
  而被关在大理寺狱中的涉事官员,依旧没有半点消息透出来。
  谢氏听罢回禀,挥退满脸憔悴的李福,转头对杨妈妈道,“接着说。”
  杨妈妈撇嘴,“原先不肯走的那几个,如今都托人塞钱的,求到了我这儿来。想让我帮着转寰几句呢。”
  “都说了是老爷的意思,她们还当是我趁火打劫,想弄死她们。”谢氏冷笑,摆摆手道,“一看风声不对,原来不肯发嫁发卖的,现在还不是个个都急着出去?你去办吧,好聚好散,也不必为难她们。”
  打发走群芳院没有生养的半打姨娘后,就轮到了南院。
  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哪里愿意,只是李锵和李铨没放出来,大姨娘和三姨娘被牢牢看在群芳院里,她们无力抗争,只得抱着孩子挺着大肚子,被“送”去了新鲜出炉的新家。
  绕是前呼后拥,满车家财,都无法安抚她们惶惑的内心。
  关于李府的八卦,借此更上一层楼。
  谢氏“病倒”,权当省了围观伪儿媳哭天喊地大嚎丧的热闹戏码,她转头看着半干的地面,自言自语道,“这最后一场春雨下过,就该变天了”
  夜风已无春意,夹缠着初夏的温热气息。
  常青习武体热,抹了把额角细汗,抢过桌上的罗盘抱在怀里,皱眉道,“好小姐,那天铭少爷走了之后,您就关起门算过一次六爻,这脸都白了好几天没缓过来了,您可不能再耗费心里用玄术了!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您再担心老爷,也不该拿自己的身子冒险,回头让无归道长知道了,该数落您了!”
  李英歌却不是为李子昌,闻言也不解释,想了想这几天反复测算的结果,心下暗叹,只得依着常青的催促,洗洗睡了。
  夜深人静。
  李英歌拥被培养睡意,眼角忽然光影变幻,留着透风的窗缝赫然投下一道细长的人影,在初夏的清朗月色下,显得格外打眼。
  今晚值夜的是常福和常缘,但常青就睡在后罩房,能躲过常青警觉的,必然是高手他祖宗。
  李英歌心头一跳,轻手轻脚掀被下床,默然隐到窗扇一边,嘎吱轻响的同时就挥拳而出,试图用近年所学的拳脚功夫,先抢占先机。
  手腕却转瞬被一只强而有力的大手扣住,随即冷香浮动,鼻端充斥着一抹淡淡的熟悉气息。
  是萧寒潜!
  “寡虞哥哥?”李英歌愕然,下意识反手想挣脱,却被那大手一转牢牢裹进掌心,她气笑不得,压低嗓音道,“你这是闹得哪一出?大白天的正门不走,现下夜闯罪官府邸,却是叫人贻笑大方。”
  “咦?小狐狸说话好酸。”萧寒潜也不急着进屋,长身玉立,背光站在窗扇外,偏头勾唇道,“怎么?这是怪我不关照自己人,这几天半点风声都没给你透过?
  是谁那天当着大理寺老大人的面,口口声声说罪名未定,何来罪官的?这会儿倒拿话来堵我,到底是谁贻笑大方,嗯?”
  李英歌暗暗撇嘴,眯着眼去看他。
  才发现萧寒潜穿的不是夜行服,而是一身不太合身的藏青色常服。
  那衣服尺寸似乎缩水了,袖口短了一截,裹着萧寒潜线条喷张的胸背腰腹,衬着轻浅月光,竟透着股难以言状的阳刚之美。
  李英歌不禁眨了眨眼。
  “小狐狸,你看什么?”萧寒潜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服,挑眉低笑一声,干脆倾身靠近,双臂交叠枕上窗台,闲聊般的调侃道,“月黑风高,要么适合杀人,要么适合翻墙,你说我闹得是哪一出?难道你希望我选择前者?”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