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高门宠媳-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看看,能琢磨出什么来。”
李英歌小心翼翼的翻阅着,才看了几页,小脸就纠结起来。
她算是明白了,灯辛小道长说那本图册是最普通的阵法,就真是普通到但凡识字的人都看得懂,而谢氏压箱底的这本手札才是给道中人看的,上头的字她都认识,但是连词成句后她却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更别说知道写的是什么玄术,布的什么阵法。
李英歌面色古怪的摇头,“看不懂。”
“看不懂就对了。”谢氏亦是面色古怪,想着族里几代人为之奋斗都无果的玄术,她曾经痴傻的女儿要是突然开了天眼,那才叫吓人,遂将那手札随手丢回箱子里,拉着李英歌坐下,正色问道,“告诉娘,你自己想不想学这些东西?”
李英歌也端正了脸色,认真道,“娘是知道我的,除了平日多做做针线外,我也不爱把心思花在琴棋书画上。如今有这机会,说起来和外祖家也有些关联,我倒想竭力试一试。”
她已经想清楚了,如果无归道长能算到她的行踪,她是不是也能算出李松的行踪,至少她知道李松的八字,不管李松是死是活,总能有个最基本的定论。
何况多学一样技艺,总不是坏事。
谢氏缓缓点头,拍板道,“娘虽觉得那无归道长有些不靠谱,但他也不图你什么,总不会无缘无故说你资质好的话。你既然有兴趣,就去试试看吧。只是既然要学,就要用心,不能半途而废,你可想清楚了?”
谢氏早听谢妈妈说过,李英歌更爱的是针线厨艺这类实用的东西,她也不想把女儿养成个伤春悲秋的绵软性子,跟着无归道长别的不说,能修身养性也不错。
李英歌心知谢氏首肯了,当下就保证道,“娘放心,我必不会敷衍了事,更不会给您丢脸。”
谢氏就笑起来,“学成本事是你自己的,和我有什么关系。不过我把话先放在这儿,你要是拜了师没两天就叫苦叫累,不用无归道长罚你,娘就先拿家法教导你一番!”
谢氏真的很爱拿武力威胁她,李英歌颇觉无语,只能乖乖的应声。
谢氏就喊来杨妈妈和丫鬟,将那几个檀木箱子都抬去东跨院,让李英歌先将那些藏书理一理。
谢妈妈没想到谢氏这么轻易就应下,忍不住问道,“我听无归道长那意思,入室弟子是要带在身边教导的,恐怕三不五时就要出府,您真的愿意?”
谢氏有自己的考量,抬手指了指亲个清风院的方向,哼笑道,“你没听那几位女先生说,李妙和李娟刻苦乖巧的很,老爷听了还亲自去了趟清风院,很是夸了她们几句。能关她们一时,却关不了一世,迟早要解了清风院的禁足。
我是不怕她们再出幺蛾子,却不耐烦她们借着老爷的面子再生出什么事,牵扯到英哥儿。离英哥儿嫁入乾王府还有几年的时间,与其让她在府里无所事事,时不时要防着清风院那头,还不如让她跟着无归道长开开眼界。
老爷还当着阁老呢,咱们后头还有乾王殿下,料想无归道长不敢也不会打些歪算盘。这三日你挑几个常字辈的丫鬟出来,去仔细打探下无归道长的事。若是没什么不妥,就仔细备一份拜师礼。”
除了已经进府的常福、常缘,谢氏的陪嫁别院里,还养着一批常字辈的丫鬟待用,谢妈妈心领神会,当天就出了一趟府。
无归道长并没有刻意掩藏行踪,谢妈妈的人很快就查到了城北的那处破院子。
谢氏命谢妈妈将人召回,按着正经拜师的礼仪,命杨妈妈和谢妈妈一块儿准备起来。
这头东跨院西厢房,常青已经布好阵法,装着两尾锦鲤的鱼缸做了阵眼,安安稳稳摆了三天,却不见有什么奇效。
常青蹲在鱼缸前,绞尽脑汁道,“府里这几天是没什么祸事,但也没有什么大好事发生。非要说的话,就是咱们东跨院和睦的很,平时那几个爱咋咋呼呼的也不闹腾了,每天有说有笑的。”
能进东跨院当差的,不是在李府有根基的家生子,就是和内外院管事有关系的人,当着李英歌和谢妈妈的面自是各司其职,私下却少不了勾心斗角。
常青问李英歌,“你说这阵法,难道是保家宅安宁的?”
李英歌觉得这效果有点牵强,莫名有种被无归道长耍了的感觉。
按照约定无归道长今天该让人来听回信了,到时她可要好好问一问,这难辨真假的阵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却见谢妈妈带着常福和常缘急匆匆进来,一面让常福和常缘伺候着李英歌换上见客的衣裳,一面道,“城阳大长公主带着陈七小姐来了,这会儿正往正院去。夫人已经去迎了,英哥儿动作快些。”
陈瑾瑜昨儿才送信过来,念叨着近日忙着捣腾小药房的事,并没有提今天会登门拜访,怎么来的这么突然。
连城阳大长公主都跟着一道来了,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李英歌想不出所以然来,换好见客的衣裳,忙往正院去。
刚进正院,就见陈瑾瑜从上房探出头来,提着裙子奔向李英歌,语气欢快地道,“好妹妹,往后你可得叫我一声师姐了!以后我们就是同门啦!”
这样没头没脑的话,李英歌却马上明白过来,愕然道,“无归道长也找过你?”
陈瑾瑜笑嘻嘻地点头,“没想到无归道长也给你批过命,如今也要收你为徒!今儿一早灯辛小道长就找到公主府里,说了这事儿,我可算磨得我娘应下了!你看,我俩果然有缘哩!”
李英歌顿觉风中凌乱,所以陈瑾瑜那天在宫中私会灯辛小道长,难道为的就是这事儿?
陈瑾瑜显然也想到了这茬,凑近李英歌咬耳朵,“那天你撞见的小道长,就是灯幸。”
李英歌也不好说她早认识灯幸,只得含糊的点点头。
两人挽着手进了上房堂屋,就见谢氏摒退了下人,城阳大长公主一身常服端坐上首,见她们进来就止了话头,招手让李英歌上前,笑道,“这两个孩子一见如故,没想到还有今日的缘分。从今往后,你和瑜儿就多了一层师门关系,她是个跳脱的性子,你可得代我好好看着她。”
李英歌不由看向谢氏。
谢氏笑道,“陈七小姐要跟着无归道长学习医术,你们同门不同科,以后同住同吃的,要懂得互相照应,知不知道?”
城阳大长公主看着一头雾水的李英歌,摆摆手道,“具体的你让瑜儿跟你说,你们自去说话吧,不必在这儿陪着我们两个老婆子。”
陈瑾瑜有一箩筐的话要和李英歌说,当下就牵着李英歌告退,自去一旁的暖阁说话。
这厢城阳大长公主才接着方才的话茬,半是无奈半是苦恼的接着道,“夫人别怪我来的唐突,实在是瑜儿那个小魔星,非要我立时三刻的就来说这事儿。我在余山有一处别业,寻常也就春夏时过去小住几日,人手用度都是齐全的。
我已经和灯辛小道长说定了,就让无归道长带着两个孩子住进去,平日教学上课也便宜。另外我会派个公主府的老护院过去,他是从以前就跟着我的老人,有他镇场,万不会出什么差错。您看合适不合适?”
余山就在城外西郊,离青玉观不远,因是京中达官贵人置办别院的好地段,周遭也有不少寺庙道观,来往即方便又安全。
又有城阳大长公主的人坐镇,谢氏哪里会觉得不合适,简直是又省事又周全。
再者方才听城阳大长公主的意思,无归道长亦是长公主府的座上宾,即入了城阳大长公主的眼,她对无归道长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当下也不再计较无归道长城北的破院子匪夷所思,也省了她另外安排地方的事儿。
谢氏晓得城阳大长公主也是个行事利落的性子,当下也不假客气,笑着颔首道,“有您这番安排,自然是妥当的。我还想怎么久等无归道长不来,原来是去了您那儿。只不知无归道长还有没别的交待,这拜师的事”
“无归道长的意思,这些虚礼就免了。挑个吉日让英歌和瑜儿带着拜师礼过去,敬一杯茶也就是了。”城阳大长公主将自己定的礼单拿给谢氏看,又道,“至于供奉和束脩,我想着按照寻常女先生的份例再往上翻两倍,我们各出各的,每旬让人送去余山别业就是。”
无归道长要是什么都不肯要,谢氏反而要犯嘀咕,这下听说要照常交学费,心下更是松快,就和城阳大长公主商量道,“总不能借了您的地方,这些小事还要您来操心。我看给无归道长的四季衣裳,就由我来打点罢?”
城阳大长公主无所谓,顺着谢氏的话茬细细商讨起来。
这边暖阁里,李英歌忍不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第118章 暂了
李英歌算是看明白了,灯辛小道长给的那个阵法图册不过是个幌子,他们根本无意让她亲自验证真假。
现在师徒两个面都不露,直接请动了城阳大长公主做“说客”,本就首肯的谢氏哪里还会有半分犹疑,而灯辛小道长那天送她走时的那句话,其中的古怪意味也正应了城阳大长公主走这一遭的景儿。
说什么让她仔细考虑,无归道长根本就是算计好了,对她拜师学艺一事十拿九稳。
此时此刻李英歌也无心再追究,只拉着陈瑾瑜问道,“你怎么会想着和无归道长学医术?”
青玉观就有专司医药的道士,在坊间颇有名望,但据她所知,无归道长在青玉观记名行走期间,并没有涉猎医药一道。
李英歌不由想到那几瓶养生药丸,功效那样立竿见影,不免猜测道,“你做的那些丸药,难道是无归道长教你的?”
“不是。哎呀,你别瞎猜啦。无归道长的医术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缠着灯辛小道长问过了,无归道长手里有许多难得一见的医药孤本,我不做他的弟子,就看不得,所以灯辛小道长一提,我就答应啦!”陈瑾瑜有些含糊其辞,随即又得意的道,“你是知道我娘很信无归道长的,所以我不过磨了她一会儿,她就答应让我拜师学医了。”
“这下可好!我再不用听我娘唠叨给我选婿的事,也不用家里一来人就要出去见客,你不知道那些夫人奶奶看我的眼神,就像挑什么好物件似的。”陈瑾瑜又道,凑近李英歌笑得十分狡黠,“再说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后我的婚事也要过问无归道长的意思。我爹听我娘的,无归道长可未必会听我娘的。”
说着志得意满道,“又能放开手脚学医,又能拖延婚事,一举两得,真乃大善啊!”
李英歌没忍住,泼冷水道,“你别忘了,你选婿的那两个条件,就是无归道长给你算出来的。”
陈瑾瑜一噎,很快又乐观道,“今时不同往日,以后我要喊他师父哩,师父哪有不偏帮徒弟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说着调转话锋,和李英歌商议起来,“我说师妹,你身边打算带谁去?你帮我个忙呗,就说无归道长那里不许带太多人,我正好把我的教养嬷嬷,还有那些爱小题大做的丫鬟都甩掉!我已经想好只带雨晴去了,你见过的,她细心不多话,好歹我耳根能清静些。”
雨晴就是那日桃花林偶遇袁骁泱时,陪在李英歌身边的那个丫鬟。
李英歌仔细回想了一下,那雨晴确实稳重细心,总归能护着陈瑾瑜不让她胡来,而她自己学艺归学艺,京中各处的动静还是要关注的,遂顺着陈瑾瑜的意思,决定只带一个常青。
两人商定过后,听下人来报城阳大长公主准备告辞了,便携手回了上房堂屋,将带人的意思说了。
二人本就是去学艺不是去享福的,前呼后拥的反而不像样子。
谢氏不是溺爱孩子的做派,城阳大长公主自然也不会不同意,得知陈瑾瑜挑中的是雨晴,立时就让跟来的雨晴给谢氏、李英歌正式见礼,算是敲定了此事。
城阳大长公主来得快去得快,虽没有摆仪仗,但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府中。
群芳院那几位膝下无子的姨娘左耳进右耳出,膝下有子的大姨娘和三姨娘一碰头,权当谢氏闲着没事干,竟让李英歌折腾什么学道的事,当下却也欢喜,这样谢氏也就能把心思都放在庶子的婚事上,大姨娘和三姨娘就商量着,回头要在李子昌面前好好说道说道。
谢氏根本不把群芳院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只一天三趟的派人往长公主府跑,商量着打点去余山长公主别业的事宜。
谢妈妈得知自己不能跟去,只好成日抓着常青耳提面命。
常青好容易觑空出府一趟,回来就和李英歌禀道,“袁宅那里没什么大动静。倒是袁老爷常出入东北商贾入住的客栈。袁公子自前几天来求见过老爷后,又来了几趟,之后也不见他们本家那个副管事再露过面,皇商竞选的事,看着像是袁公子亲自在处理。”
那天回府后,她就听说袁骁泱曾上门拜访,后来几次也没见着李子昌,袁骁泱不急不恼,每每都在门房喝过一盏茶,才又施施然的离开。
李英歌不用深想,就知道袁骁泱这是打算狗仗人势,做个样子给外人看罢了,之后不见他再来,就没有放在心上。
闻言就交代常青,“时机差不多了。今晚你就趁夜出府,将那三份暗帐分别送到那几家东北商贾的手里。”
这种事对常青来说易如反掌,当晚就照着事先摸好的底,也不费事摸进人家歇息的屋里,只看准了方位,先后将那三份不完整的暗帐,丢到了那几家东北商贾话事人落脚的客栈院子里。
之后不等常青再去打听,陈瑾瑜的信就先到了。
陈瑾瑜自晓得李英歌对袁家的态度后,就格外留心袁家的动静,她近水楼台,一得到消息就在信中写道,“听我爹说,淇河袁家竞选皇商的名额已经被取消了。你肯定想不到,淇河袁家有问题的不是马场生意,而是当铺生意!
原来淇河袁家名下的好几间当铺都被查出来不干净,真是什么脏的臭的都敢收,其中竟有好些贼赃!也不知是谁匿名送了一本账册进内务府,上头清清楚楚记载着那些贼赃的明细。其中甚至还牵扯到东北边关几年前的几桩旧案。
这样的钱都敢赚,淇河袁家可真够胆儿肥的!不过袁老爷反应倒快,内务府一派人去问,他就丢了个本家的管事出来,说是下人欺上瞒下,背主做下的这些事。这样的事怎么瞒得住当家的主子,明眼人都看得出那管事是替死鬼。
总之淇河袁家是别想再做皇商啦,名下当铺也都要暂停营业,等官府派人彻查过才算完呢!幸亏我们没有插手这事,你看,恶人自有天收吧!这下你开心了?”
李英歌微微一笑,收起信件看向常青,“袁骁泱那里有什么动静?”
“当铺的事是袁老爷一力出面处置的。并没有牵扯到袁公子。”常青另有消息来源,秉道,“只知道袁公子最近忙着拜会朝中曲大人和张大人,看那样子似没有受此事影响。还听说曲大人十分欣赏袁公子的人才,时常邀请袁公子参加文会。”
前世没有曲大人只有张大人,想来是得了城阳大长公主的引见之便。
而那位张大人家的小姐,如果她没有记错,等到明年春闱过后,就会和袁骁泱定下亲事。
李英歌心知当铺的事只能让袁家做不成皇商,却伤不到淇河袁家的根本,但这样的事不怕人提就怕人记,明年的春闱,她倒是很期待惊采绝艳的袁骁泱,能不能像前世那样进一甲前三!
李英歌冷冷一笑,示意常青不用再关注袁骁泱,“下去准备自己的行装罢。”
常青顿时苦了脸,一想到谢妈妈的“谆谆教诲”就觉得头疼。
而这会儿,谢妈妈正在谢氏面前唉声叹气,“虽说长公主的别业里不差人手,可常青憨憨傻傻的,我怎么放心只让英哥儿单带她一个?偏偏又不好越过陈七小姐,不如您和城阳大长公主商量商量,把丫鬟换成妈妈,我换下常青跟去。”
谢氏又好气又好笑,撇嘴道,“行了,不过是去西郊的别业,又不是去天涯海角!过年过节的还能见着面呢,你要是想见英哥儿,出门左拐去马房套车,来回西郊一趟也就两个时辰的事,可别再在我面前嚎了!这东跨院还指着你管呢!”
李子昌对李英歌和陈瑾瑜拜入同门的事乐见其成,根本不在乎学的是什么,这头高兴那头就听了姨娘的枕头风,关注其李锵的婚事来。
谢氏倒不是不上心,如今李英歌的事和李锵的事凑在一块儿,忙得脚不沾地,实在不耐烦倾听谢妈妈的心路历程。
谢妈妈不过是宣泄一下情绪,闻言就抹了抹没有眼泪的眼角,又挺直腰板拉着常青碎碎念起来。
很快就到了李英歌出府的日子。
吉日定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末,无归道长已经定下规矩,除四时八节或是家里有事之外,李英歌和陈瑾瑜都将常驻余山别业,不得因外事分心。
是以这一天,除了要上朝的李子昌外,李承铭和李锵、李铨都特意向宥誉书院请了假,跟谢氏一道,将李英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