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镜世浮影-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赵旻晔在御座坐定,执事太监随之唱道:“跪。。。。。。”拉长的尾音回荡在大殿内,却让人感觉不到半丝懈怠,闻之具感皇权威严,高不可攀!众人听着,撩起官袍,双膝曲屈伏跪于地,同时将笏板高举过头顶,俯首帖耳,叩头朝拜,山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赵旻晔的声音平稳,让人听不出一丝情绪。而大殿内众官员搞不清楚状况,也不敢轻易说话。霎时间,整个乾极殿又如之前一般陷入一片静谧。虽然偶尔会传来一两声轻微的咳嗽之声,但大殿内的压抑气氛让所有人都不敢动,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大气也不敢喘。

“众爱卿对我赵国连年征战是否有怨言呼?!”赵旻晔打破了寂静,缓缓而道。

没想到赵旻晔会这样问,而摄政王赵重明又不在殿内,此刻殿内都是一些文官和一些不得势的武官,如此变故,所有人对于赵旻晔的问话,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有的低着头,吓得不敢看向御座上的赵旻晔。一时之间空气如同凝固一般,压抑而安静。

“尔等想什么说什么,说错了,寡人也恕尔等无罪!”赵旻晔依然是淡漠不已的口气。

“陛下,尔等想知道摄政王今日为何没有上朝!”吏部尚书商铭胜举笏而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都是大家心里疑惑之事,有的人不见低语议论起来。

“看来在尔等的心里,在这乾极殿发号施令的不是寡人,而是摄政王赵重明!既然如此,尔等去摄政王府议事吧!来此朝堂有何意义?!”

“陛下息怒!”众大臣俯首高呼。

赵旻晔看着,站起来环视了一圈殿内,缓缓而道:“我知众爱卿皆认为,寡人是傀儡,寡人也确实是傀儡,自登基以来,被太后和摄政王赵重民挟持左右,心中有所期待,却也不得施展,还得小心周旋其间。而太后和摄政王狼狈为奸,不但左右朝政,甚至频频干预寡人后宫,接连施计害死寡人的皇后和敏妃、丽妃,以致寡人心有所爱,却再不敢言出!如此而般将近十年,寡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以致心力交瘁,抑郁不堪!。。。。。。”说着赵旻晔缓缓步下大殿金座,走到众臣身边,“如此多年以来,不只是寡人,乃至整个国家在太后和摄政王的淫威之下,对外,连年对燕国、齐国、魏国大动刀兵,是税负沉重,民不聊生,而近两年天不佑我,南方水涝不止,北方蝗灾连连,在此内忧外困之际,摄政王趁燕国对匈奴交战,强征京畿一带青壮年入伍,北上与燕国作战,燕国彪悍,我等虽号称四十万,战力却远不如燕国,以至于开战以来,屡吃败仗!如此征战,国库空虚,沉重的赋税让百姓民不聊生……国家外强中干,这些,众爱卿心里知道吗?!”赵旻晔沉重的话题让整个乾极殿的气氛更加压抑,众大臣低着头不敢看赵旻晔,虽然他已不高高在上!

“陛下!我等与燕国交战已久,就目前状况,此役不继续下去又该如何?”兵部侍郎举笏而道。

“燕国与匈奴战事已毕,燕国放弃北方六镇退守九曲城,踞燕山天险,匈奴已无力再攻。燕国北御南攻我等尚且不敌,如今他们镇守北方的昊月军也已移防与我交接的(燕国)西南,如此重兵,众爱卿以为胜算几何?!”赵旻晔的分析条条是道,整个赵庭竟然无人反对,看着,赵旻晔不禁露出一丝鄙夷和苦涩,静静地在大殿内度来度去。。。。。。

“众爱卿真的没有什么想说的吗?!”一柱香过去了,大殿依然静谧,所有大臣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般,既不出声也没有动作,大殿陷入更加压抑的死寂!

“寡人知道尔等在等什么?尔等怕说错了,等赵重明来了,找尔等后账?放心!他不会来了!。。。。。。”此言一出,仿佛死水里投下一粒石子,刚才还都闭口不言的众人此刻便止不住议论纷纷。

“老臣愚钝!陛下的意思是摄政王。。。。。。往生了吗?”一个年俞七旬的老者举笏而出。

“寡人的意思还不够清楚吗?”赵旻晔说着,抚了抚自己的额头,嘴角荡漾着丝丝苦笑,“太后和赵重明挟持寡人,残害忠良,横征暴敛。。。。。。所有种种,虽不是寡人本意,却因寡人得而实施,寡人之罪责难逃!寡人在位十载,之于国无功,之于民无恩,之于政无作为!此乃尸位素餐,寡人之罪!但是,看到万千子民深陷水火,天灾未果又遇兵祸,寡人实在于心不忍,所以,联合燕国诛杀赵重明软禁皇太后!寡人答应燕国,至此之后,臣服燕国永世不反!。。。。。。”

“陛下!此乃投降卖国所为!不可!不可呀!”一个身着一品仙鹤补服的年长大臣举笏跪地,大声疾呼。

“以你岳天有岳爱卿以为,寡人应该继续听从赵重明和太后胡作非为?!让燕国和铁骑踏平我赵国河山?!臣服和征服的区别在哪?臣服能保万民无恙,燕国答应寡人减轻赋税,与民休息!而征服意味什么?国破家亡!一样的臣服但燕国不会再给我赵国大军活路,“长平之战”的结果将会重演!寡人狠不下心来置万民于不顾!”说到这,赵旻晔重新走回御座,神色却更加落寞,他抬手轻轻摸了摸静置案上的玉玺,幽幽而道:“寡人累了!不管众爱卿如何评价寡人,木已成舟,这是我赵庭最后一次朝会,众爱卿至此之后,就。。。。。。都散了吧!”说完,頍费地靠在御椅上。。。。。。

“陛下!我赵氏百年基业就毁在你的手上!你这样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一个身着亲王补服的中年男子两眼浸蕴着怒色,一步一步朝赵旻晔走去,“你为了一已私欲,勾结外邦,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太后和摄政王好歹还承认我赵氏河山,你把我赵国拱手让人,你能得到什么?!你讲皇室宗庙至于何地!。。。。。。”说话间,男子离赵旻晔越来越近,目光如烈火一般灼烧着赵旻晔,眼看就要靠近御座。。。。。。

内容提要:

赵国乾极殿上,赵旻晔道出多年被挟持压制的心酸,以百姓为重,表明自己放弃皇位臣服燕国。众臣指责赵旻晔为己之私通敌卖国!

作者有话要说:

日万这些天更了好多,都没有好好的检查,5月6日停更一天修文哦,希望大家理解!爱你们,么么哒!

第140章 南下伐赵(八)

眼看男子就要靠近赵旻晔, 他淡漠的语气中带着怨恨和不甘,说话间,突然一步上前, 出手扼住赵旻晔的咽喉, 嘶喊而道:“你这个贪生怕死的鼠辈!为了自己卖国求荣, 我这就为列祖列宗清理了你这个孽畜!。。。。。。”

赵旻晔没有反抗,只是两眼绝望地看着眼前咆哮不已的皇叔。。。。。。

突然, 一支长箭御风而行直中男子后心,顿时,男子手上动作一滞, 两眼无奈地看着赵旻晔, 嘴上喃喃而语,“孽畜!你不配进赵氏宗庙!。。。。。。”说着,又一支箭直抵后腰, 男子的手松了下去, 身子一重,缓缓滑到御座一侧!

与此同时, 在乾极殿的东门一侧, 溪玥手持长弓眼神凌厉地看着殿内!

“你是什么人?!胆敢私下射杀我赵国亲王!”一个身着一品武官补服的长者怒目圆瞪, 愤愤而道。

听着,溪玥将长弓交给跟随一侧的云青晟,缓缓向殿内走去, 从容淡定的步履显出非同寻常的尊贵和自信。此刻的她嘴角微微勾起, 洋溢着端庄得体的微笑,一身宽袖长袍被一条青竹暗纹腰封束紧, 更显得她身材修长,而紫草色的锦缎衬得她皮肤白皙, 猛然一看更为俊美,其中又微微透出一股沉稳与威严。

“他刚才的行为以下犯上,我如果不出手,估计现在尔等的陛下早已毙命!尔等不想着维护陛下,反而指责我阻止了这一欺君罔上的行为!如此,倒是教我长了见识!真是君臣不分呀!”说完,溪玥不禁冷哼一声,如此尖锐的言辞,在溪玥冷漠得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的语调下,让人听着不禁浑身一冷,脊背发凉,却又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看无人敢应,让人顿感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气氛,良久,身着一品仙鹤补服的一个长者咬了咬唇,举笏出列,“我赵国之事什么时候轮到你们燕国说三道四!。。。。。。”

“且不说尔等君上听从我燕国,单论赵国,燕国皆出于中州,而我手里有中州皇权信物,尔等听从于我又有何不可?”溪玥说着,度到乾极殿殿首的金座之上,示意云青晟和郑梓龙将两个锦盒置于长案之上,“尔等一定很希望此刻你们的摄政王出现在此大殿之上吧!因为在你们的心里,在这里发号施令的不是尔等的君上而是摄政王,对吧!哼!”说着溪玥咬了咬自己的下唇,目色沉郁,思忖片刻,才又缓缓而道:“本王满足尔等要求!来人,将此锦盒拿下去传阅一下!”

话音刚落,云青晟一步上前,拿起装着赵重明头颅的锦盒,疾步走下金座。

看云青晟捧着锦盒走下来,众臣也不禁好奇,丞相姜翔尉一步上前打开锦盒,只见里面一颗血淋淋的头颅置于盒内,仅仅一眼便能认出这是摄政王赵重明,看着,脸色不禁赫然大变,吓的往后踉跄了几步,跌坐在地上!

旁边的礼部尚书李勇佟见状,蓦然一惊,上前扶着姜翔尉,眼睛也顺势往锦盒一瞟,霎时间,也被吓得浑身一颤,抬手指了指锦盒,话却堵在喉咙里哆嗦着说不出来。

看着两个权臣神情崩溃的样子,整个乾极殿一片哗然。。。。。。

站在云青晟后面的大理寺卿赵德民看着李勇佟冷笑一声,上前用手指轻轻翻来盒盖朝里面看去,只见里面的赵重明正双目圆瞪地望着自己,看着,吓得下意识地尖叫了一声,手上一抖,锦盒便被他打翻在地,赵重明的头颅也从锦盒内滚出来,滚到大殿的中间。。。。。。

看着满地打滚的头颅,众人惊慌失措,连连后退,恨不得离头颅远一点。有的眼含恐惧之色,显得惶惶不安;有的脸色隐晦,神色惊恐不已;有的被吓得内心崩溃,眼神涣散,浑身乏力而瘫软在地。。。。。。

看着殿内众人的模样,溪玥不禁露出丝丝鄙夷不屑的神色,冷笑一声让云青晟把地上的头颅收回锦盒里,随后又道:“这就是你们一心等待的摄政王,这次满意了吧!”

“你这个刽子手!强盗!。。。。。。”离溪玥最近的一个武官突然站起来,嘴里咆哮着冲向溪玥,但还没有说完便被溪玥一记长剑穿心立时毙命。

“还有谁不服?!”溪玥接过云青晟递过来的棉帕轻轻擦拭着剑锋,“这个郭新是个孑然一身之人,可以不计后果,尔等也能跟他一样为了所谓“大义”不计后果?更何况,尔等的陛下都选择归顺我大燕,尔等还要执迷不悟?如此一来,也算是欺君罔上吧?!”说着,摸了摸之前放在长案上的另一个锦盒,“就目前而言,就算我不暗作手脚,刺杀你们的摄政王,我等也能拿下贵国,到时就不是死几个人的问题,既有“长平之战”之先河,坑杀降卒也不是没有可能?!我燕国辛苦打下的河山又怎么会放那些心不甘情不愿之人回去呢?嗯?!。。。。。。”溪玥说着,尾音故意拖长,凌厉的声调在空中环绕落入众臣的耳朵里犹如一声声惊雷,却无人敢应。

“我不是为我赵国叫屈,我只是认为,同为诸候国,你燕国攻下我赵国是或不正言不顺,何以服众,何以服天下!”一个着朱色官袍的年轻官员出列而道,说话间他静静看向溪玥,眼神里有不可忽视的傲气,并没有像其它高官那样惊恐惧怕。

听着,溪玥也看向这个说话的年轻官员,当对视上他眼里的倨傲,溪玥反而微微颔首,“你也认为我们同为诸候国?此役并非是我大燕先动的手,这点我想众位没有人不清楚吧,既是做了就得承担得后果,这是君子所为,一个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国乎?!”溪玥说着,又缓缓环视了一圈殿下,可此时,再无人接话,也许不是不敢接而是没有理由接。

看着,溪玥打开长案上一锦盒的盖子,将盒子里的一方中州玉壁拿在手上,目光却是清冷而倨傲,“我大燕同尔等赵国同为中州诸候国,但我和齐国同盟,盟约所述,有难而互助。齐国乃中州后嗣,我出兵之前,齐国把这方中州玉壁给了我等,这!算不算师出有命,算不算天道循环?!”没想到中州玉壁在溪玥手上,乾极殿众官员更是无言以对,乾极殿内顿时空气如凝固一般,静谧异常!

从皇宫出来已是酉时,此时都位城的九门已缓缓关上,溪玥看着街上行人虽然不多,却也并不显冷清,不禁心里感慨,不知明日九门不再开启,百姓会如何面对,想着,不禁眉头紧皱,于是,前往九门提督府。。。。。。

赵国的九门提督李安洋,曾是赵重明部下,和赵重明的关系自是不一般,而九门提督却是一个必须控制的职位,所以,在诛杀赵重明的同时,由游彪带领一队训练有素的刺客,衬李安洋贺寿回府途中将其诛杀,因刺客具都武艺非浅且攻其不备,所以,并未费多大功夫,便取了李安洋首极并控制了九门提督府!

九门提督府府衙大堂里,王居正和游彪还有王平喜、赵昱以及一些此次行动的领将早已等候多时,看见溪玥进来,便不约而同而道:“恭喜王爷控制了赵庭和赵旻晔!”

听着,溪玥并不反驳,而是微微颔首,道了句众将辛苦,又道:“如今我们虽然降服了赵旻晔控制了赵庭,却还不是庆功的时候,赵国勤王之师不日便到,而我等与之交战的大军目前还在北境,就算未遇抵抗,驰援至此也得至少十日,且不说这段时间会不会有民变,单是拒不出战坚守十数日就是一个硬仗!众将,尔等以为如何?”

听着,王居正微微颔首,“我等在并州时就算计好各种结果,就目前的状况,一切均按计划进行,以末将之见,赵国也如我大燕,承袭了中州旧制,除中央皇权,各地有不少分封的诸候亲王,这些人有不少和中央皇庭并非一条心,以末将之见,他们来救援的可能性并不算大,不过,在这个诸候亲王里,永定王赵重礼对皇庭甚为忠心,不单是赋税按率上交,每遇它国交战而征兵都从不含糊,所以,他来勤王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这个人一根筋,是个实在人,跟他斗起来,定会两败俱伤,王爷,这都位城城高粮足,不是一般人能攻得下来的,不管如何,我等一定要坚守不出!”

“嗯!”王居正的分析也正是溪玥盘算,于是会意地点了点头,“这个诸位将军放心,我等只有两万余人,该如何应战本王心中有数,坚守不出那是自然!”说着,又看了看云青晟,“这城中钱粮大概有多少,能支持多久,有数吗?”

听着,云青晟赶忙上前而道:“末将已命人查测都位城里所有粮草库存,具体数量还未出来,但以末将经验,赵国虽说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但存粮数量却是不少,支持一月定然没有问题,而且,这城中富户还有不少蓄粮可以征用,必要的话,亦可支持数日!”

“嗯!这赵国毕竟不是咱们大燕,百姓和朝廷不同,能不涉及百姓最好!”溪玥听着,若有所思而道。

“这个末将明白,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到万不得已,末将不会骚扰百姓,王爷您请放心!”

内容提要:

一、乾极殿上,溪玥分析局势,赵国众臣无人辩驳;

二、溪玥和众将分析接下来的局势和对策。

第141章 南下伐赵(九)

翌日清晨, 都位城九门并没有如往常一般开启,每个城门一侧都贴着一张告示有曰:“今我赵国与燕国交战,为保京城无恙, 城门自此日起关闭, 如无六部公文不可通行!”

看着, 围在告示板前的百姓具都心生疑虑,不禁低声议论:

“听说我们跟燕国是在北面的洛水郡交战, 怎么这么快就打到京城的呢?。。。。。。”

“这军情来得快,不会是已经败了吧?我今儿见家对面的刘老爷都没有去上朝,说是罢朝了!”

“罢朝?!那事大了?这。。。。。。我家都没有囤粮, 这可如何是好呀?!”

“还屯粮?你先考虑一下还能有没有吃粮的脑袋吧!”

“话别乱说, 这可是造谣惑众,砍头的大罪!”

百姓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了,溪玥等人站在东门的城墙顶上, 听得隐隐约约, 却也眉头皱紧。

“王将军!”溪玥想着,侧头看着王居正, 微颦着眉, “这都位城有多少百姓?”

“昨儿在都位府尹处查得大约有一百万余, 末将也在想,这一百多万多,如果安抚不好, 生起民变也是件棘手之事!”王居正看着溪玥, 眼中浸润着复杂的神色,疑惑而道。

“嗯!”溪玥听着, 应了一声,若有所思, 片刻才道:“这件事本王昨儿就在想,我等突然锁闭城门,达官贵人还好,百姓家中估计不会囤有多少粮食,民以食为天,就目前的状况,要以高压手段,迫使粮铺不可哄抬粮价,以安民心!这件事,让都位府尹出官文!”说着,溪玥淡淡一笑,“这都位府是不是不情愿为我等办事?”

听着,王平喜赶紧一步上前,而道:“确如王爷所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