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权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这幅画面颇有些“诡异”。
  当爹者满面殷勤,从袖里襟中掏出不少新奇玩意摆了满满一张案几,竭尽所能要逗笑自家才五岁稚龄的女儿;身为女儿者却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看着某爹一忽打开食盒取出各色糕点自以为是引诱,一忽拿起个彩绘陶猫来学着猫叫,一忽把串珠花插在发鬓上摇头晃脑,最后终于无计可施,提起一枚雕琢分外精细的和田玉佩来做最后尝试:“可精美?”
  一脸期待的模样。
  十一娘终于免为其难地点点头,张口却是一问:“阿耶可曾给七姐、九姐礼物?”
  她实在是把柳少卿当成了“祸水”,生怕这人厚此薄彼太过,使自己惹得两位嫡姐妒忌,为这些小玩意,不知又得花费多少心神去弥补姐妹情谊,太不划算。
  柳少卿怔了一下,摸摸后脑叹一声气:“若耶耶太过宠纵你两位姐姐,阿娘反会伤心。”
  这是从何说起?十一娘满面怀疑。
  她当然也看出相比对待自己不奢怜爱,柳少卿却对两位嫡姐颇为疏远,心里本就觉得十分诧异——不难看出,柳少卿待正妻萧氏爱重有加,简直言听计从,姚姬就不提了,就算白姬,即使生下庶长子立有大功,柳少卿待她也并无宠纵,萧氏身边不乏青春美貌婢女,柳少卿莫说调笑,看也不会多看一眼,足见这对夫妻之间和谐恩爱,既然如此,便是爱屋及乌,柳少卿也不该忽视七娘、九娘两位嫡女才是。
  倘若柳少卿好比她前世阿耶那般一惯严厉不苟言笑也还罢了,却偏偏又并非如此。
  十一娘从前是万万没想到表面上洒脱倜傥、气度翩翩的才子柳均宜,在女儿面前却是如此不顾形象滑稽可笑的模样。
  当然,除她以外,柳瑾也没这般待遇就是了。
  这时她又听柳大才子长叹一声,却耐心解释:“阿娘严厉,耶耶以前也心疼你七姐两个,每当她们因为过失受责,都会替她们求情又诸多安抚,如此一来,七姐与九姐便更加依赖耶耶,对阿娘却只是敬畏,阿娘看在眼里,表面不显,暗下却不免难过。”
  原来,竟是心疼萧氏才摆出严父架子。
  “只你这丫头,从前可是最爱粘缠耶耶,年余不见,难道真把耶耶忘记不成?连个笑脸也不给。”大才子鼓着腮帮生气:“你可知耶耶有多伤心?”
  “女儿当然没有忘记耶耶。”十一娘委实无奈,只好安慰柳大才子:“只庶母与乳媪重前教导,女儿大了,需得稳重,再不能似幼时娇矝。”
  “你才多大。”柳少卿大笑,站起身来一弯腰,一把就将女儿捞了过去搁在膝头:“听阿娘说,伊伊聪慧好学,竟然两日就能习完千字文,眼下竟就背起孝经?”
  “阿耶重前就教过女儿识字,一直温故不敢忘记,途中王家两位姐姐也曾教女儿识字。”十一娘大不习惯被柳大才子这般楼抱,扭着身子挣扎下膝头,一本正经跽坐着:“阿耶,母亲教导女儿要行止端正,女儿正练长时跽坐。”
  “伊伊可觉阿娘太过严厉?”
  “母亲是为女儿着想,女儿能得母亲教导只觉庆幸,怎会埋怨?”十一娘想都不想就回答。
  “伊伊真是懂事,不枉阿娘对你疼爱一场。”柳大才子“老怀安慰”,忍了几忍,实在忍不住伸手掐捏女儿的脸颊。
  “阿耶今后也莫太过宠纵伊伊,七姐与九姐见了岂不难过?”十一娘终于找到机会把这“劝谏”说了出口。
  “知道知道,耶耶这不是偷偷来瞧伊伊么?不会让你两个姐姐知道。”柳大才子自以为狡黠的挑一挑眉。
  才怪,今日倒是掩人耳目,往日却并非如此,殊不见七娘尚好,九娘已经不似初见时对她那般同情,而每每有些羡妒?不过十一娘自然也不会对“柳大祸水”太过嫌弃,将那枚羊脂玉飞天挑拣出来:“女儿手上珠串已然珍贵,再不敢受贵重之物。”
  “这是耶耶替你准备送贺阿娘之生辰礼。”柳少卿笑道:“阿娘五日后生辰,伊伊将这玉佩送上,阿娘也会欢喜。”
  大才子可真是……也对,男子郎君们又哪会在意后宅妇人之间这些心眼机巧。
  十一娘忽闪两下长睫,抬脸看向正等着赞扬的某位慈父:“女儿这般年小,哪里会有如此珍贵之物,倘若用此恭贺母亲生辰,岂不摆明是借花献佛?庶母以前教导女儿,敬贺长者之礼重在表达诚恳,最好出自亲手准备,才最孝敬。此枚玉佩,莫若还由阿耶亲自送给母亲,母亲也会欢喜。”
  柳大才子这才觉得几分愕然,半响才接过玉佩:“小丫头,就数你聪明伶俐,只你有何主意讨阿娘欢喜?你这般年纪,可是连针线女工都不曾练习。”
  十一娘心下已经有了打算,这时却故弄玄虚,为了快快打发大才子,终于撒了一娇:“阿耶莫问,女儿到时定让母亲惊喜。”
  可是当看着柳少卿不甘不愿,数步一回头这样离开,十一娘心中却突生感触,莫名就红了眼角,好不容易,才将油然而生的酸楚强忍回去。
  她是想起前生,与眼下严母慈父刚好相反,那时比这年纪稍长,却是被父亲拘着习读经史,稍有不熟,就挨竹板敲打,为此不免埋怨父亲严厉,还是母亲搂她在怀宽慰,方知父亲这般严格是出于爱重之心,她虽为女儿身,不可能入仕,父亲却也期望她能广见博闻,将来受人赞誉。
  后来大婚之前,父亲这才显露出依依不舍,一改不苟言笑,抚肩谆谆叮咛,直称虽是嫁入天家,也不能忍辱受屈,别忘了有娘家亲长在后庇护。大礼当日,她拜别父母,母亲固然含泪,父亲竟也红着眼角。
  可惜婚后,她鲜有机会与父母共聚天伦,直到那场大祸临头……父兄赴死之前,竟不得一见,道别也只有与祖母母亲。
  未知父祖临刑之前,是怎样悲愤担忧,为她这个身陷深宫再也没有倚仗的女儿。
  而这时在柳家,固然受到少卿夫妇不少怜爱,她却不能真心感激。
  因为不知柳家是否与家族之恨牵涉,倘若有关,她决对不能原谅释怀。
  十一娘深吸一口气,微微闭目忍住万千情绪,随之仔细看习卷上字形——正如柳少卿所言,她这般年纪不识女红针线,而前世她虽懂得绣样配色,于针线上也始终生疏,皆因大周贵女而言,重在琴棋书画,针凿一事并不被注重,往往只懂鉴赏优劣区分雅俗,至于动手自有绣娘婢女代劳,顶多也就是能画绣样而已。
  送给萧氏之礼不可能是针线女红,那么也只有字画了。
  这年岁作画太不合常理,唯有手书字幅才不算过份怪异。
  萧氏予她习写之帖想是亲笔临成,应是为了初学者易于习摩,字体是用中楷,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若普通稚子要摩练成这样标准当然需要一番苦功,然而对于前世在书法上就极有天赋的十一娘而言,写成这样标准却易如反掌,难点反而在于隐藏实力,只写出比普通初学者略好水平,更不能带有本来风骨。
  好在还有几日时间暗中练习,交出既能让萧氏惊喜赞叹,又不至太显出色之一幅字作。
  然而当十一娘已经拿定主意,正准备偷偷下笔练习之时,傅媪又再进来居卧,笑着说道:“小娘子可得预先准备了,明后两日要随娘子出门,明日是往外祖萧府拜会,后日是去义宁坊王府。”
  十一娘不由讶异,王府之行她倒有所预料,萧氏早前几日就禀明韦太夫人,说要领着她正式登门,谢过救命之恩,十一娘猜度着这只是明面理由,暗中还有意会小表妹已经除服,王家即可请期之意,总之萧氏早几日便往王家递了拜帖,这时应是有了回音。
  至于萧府之行,就在意料之外了,她到底只是庶女,压根就没想过萧氏会这般急切带她拜会“外祖”,当然这也算意外之喜,说明萧氏真正将她视若己出,非但在衣食学业上诸多用心,甚至于对众人显示她与普通庶女不同,才有资格随萧氏一起出入“外家”。
  不过明日即行今日才被通知,应当萧氏也是仓促间才有决定,不知是否“外家”发生意外之事?
第23章 神童萧渐入
  “阿娘真是,好容易带咱们回一趟外祖家中,何故还带着十一妹,她是姜姬所生,又非阿娘亲出……阿耶从前待我俩是多疼爱,这一年间忽就不理不睬,唯独对十一妹慈爱,我便罢了,自小与阿耶分别,阿姐却是随去江南,怎么会也被阿耶疏远?”
  这是在往萧府途中,因为十一娘与萧氏同乘之故,不得不与长姐乘一辆牛车跟随在后的柳九娘趁着随车仆妪不留意,小声咬着柳七娘的耳朵抱怨。
  柳七娘看了一眼乳媪,同样压低着声:“你又不是不知,阿娘待姜姬原就亲密,姜姬病故,十一妹又受姚姬颇多苛虐,又这般年小,耶娘多疼她一些也是情理之中,可不能抱怨。”说完却是垂下眼睑,手指有下没下卷绕腰间佩玉系缨。
  “那倒是,十一妹也可怜。”柳九娘嗫嚅说道,心头却仍觉得几分郁集,虽然她自幼锦衣玉食,没受到丝毫苛虐,却并不意味不期望耶娘疼爱。
  及到萧府,柳九娘眼见外祖母对十一娘也是诸多怜爱,提到姜姬更是不尽惋惜,甚至红了眼圈,最后许是有话要与母亲商量,打发她们几个小孩离开,还不忘千叮万嘱照管好十一娘,九娘更觉心中酸水直冒,对十一娘视若不见,只与几个表姐妹说笑闲谈。
  萧府几个小娘子却是并不熟识姜姬,心下疑惑着姑母为何带个庶女来家,似乎祖母还是出于真心怜爱,胜过自家几个庶出姐妹,尽管好奇,但并不愿怎么理会十一娘,嫡女们自有矜持,往常是不愿与庶女过多亲近的。
  柳十一娘心下当然不会在意,只默默跽坐在柳七娘身边,全当自己是个摆设。
  几个女孩说笑一阵,便玩起游戏来,是时人最兴的“双陆”,两人对战,余众旁观,负者要让出位置,被罚折花插瓶,一时好不尽兴。
  柳九娘尤其摩拳擦掌,好容易盼得轮到她替位,可惜时运不佳,掷骰屡屡落后,不久便败下阵来,不免大为沮丧,十一娘趁此时机主动讨好,牵住九姐的手:“我陪九姐去折花。”一副乖巧模样。
  九娘怔了一怔,到底没有甩开庶妹,拉着她到了花园,两个女孩有句没句讨论起什么鲜花才能得众姐妹满意,十一娘佯作不识数种花草,虚心请教,这极大满足了柳九娘“好为人师”的热情,更是在得了小妹妹连声称赞“九姐知见甚多”后,九娘更觉愉悦,暂且将输棋的沮丧与对庶妹的些微酸妒抛之脑后,当十一娘趁热打铁询问“未知今后我有不懂之事,能否往浮翠坞求教九姐”时,九娘自是一口答允,仿佛从不曾对庶妹怀有芥蒂。
  十一娘暗想,这柳九娘虽有些小孩争强好胜义气,倒不失率真豁朗,决非小肚鸡肠、机心阴险者。
  姐妹两个正相谈甚欢,却突然插入了一嗓满带戏谑话音。
  “哪家野丫头,胆敢在人家园内盗花,不怕打手?”
  十一娘先看了一眼柳九娘的怒容,再一扭头,却见一身着紫绀色圆领锦袍外罩水色纱衣的小郎君,个头且矮着九娘半指,却负手仰脸,似乎是着意模仿文士风度,然而却难掩满面恶作剧的稚气。
  十一娘不知来者何人,当然只看不语,听见柳九娘毫不客气驳讽回去:“我道是哪家野小子私闯民宅,原来是九弟,九弟想来是被神童名声所累,不得不专心于诗赋,年纪小小竟然就目昏弱视。”
  “九妹妹耳聪目明,如何也误认了我?”
  十一娘只觉脑子转不过来,什么情况?这小孩分明是萧家小郎,怎么九娘称他九弟,他却反称九娘九妹?
  柳九娘撇嘴一笑:“非也非也,不是我误认,是不敢相信外祖家中有这般无礼子弟。九弟,都说你有过目不忘之天赋,怎么却总不记得我比你年长,难道非但不是过目不忘,反而记性欠佳?”
  萧九郎比不过伶牙俐齿,却也没有懊恼,只仍旧不服:“你我本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辰,有何证明比我年长?”
  “若非我比你年长,何故外祖、舅父都让你称我为表姐。”柳九娘得意洋洋:“九弟可是质疑长辈之言?”
  萧九郎无言以对,只好转变话题:“你旁边这小丫头是谁?”打量两眼,又露齿一笑:“可比你幼时水灵惹人喜爱。”
  十一娘心下无比怨念——好容易弥补了柳少卿厚此薄彼的遗祸,却又被这小孩儿利用来刺激九娘!
  哪知柳九娘却浑不介意:“是我十一妹,你这表兄可不能欺侮她,否则我可得告诉舅母。”
  “难怪圣贤有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我只不过问一句,就被诬蔑欺侮,九娘岂不是搬弄是非?”
  柳九娘这回落了下风,恨恨瞪了萧九郎一眼,轻哼一声,拉着十一娘就要走开。
  萧九郎却跟了上来:“九娘还未告诉,何时何处新添了这么一位十一妹?”就是不愿称一声表姐。
  这话说得,啥叫何时何处新添?十一娘也忍不住暗讽回去:“我才从江南归京,也是首回拜见外祖亲长,虽不曾听说过表兄,却也知是自己不及见识,表兄原本存在,并非不知何时何处新添。”
  萧九郎不想这么一个小孩儿竟然也如此伶牙俐齿,被挤兑得瞪目呆怔,柳九娘却觉趁愿,报答庶妹莞尔一笑:“十一妹勿恼,九弟自幼善作诗赋,外祖、舅舅一贯疼爱,难免有些骄纵,往常言辞就不怎么谨慎。”
  见自知理亏的萧九郎暗暗磨牙,十一娘也是莞尔一笑,重重颔首:“我听九姐话,不恼表兄失言。”
  这番毫不犹豫踩着萧家表兄讨好柳九娘,十一娘却是不知,今日萧氏突然带她拜会外家,根源却就在这么一位在萧家集万千宠爱一身的神童身上。
  ——
  这时,萧氏与长嫂一左一右傍着母亲董夫人闲话,正好提及萧九郎:“不是听说阿嫂领着小九往上洛贺姻伯寿辰,还道会过了清明再归。”
  董夫人却接过话来:“昨日那样心急唤你今日归家,便是为了小九之事。”又待饮了一口桃浆,似乎几分为难:“你嫂子这回归宁,是机缘巧合,正遇琅济真人云游至上洛,寄宿姻家,正是可遇不可求,你嫂子便拜托真人卜算小九将来运数。”
  周人多信佛道,而因为萧九郎渐入自启蒙时就显出与众不同天赋,尤其被家中亲长看重,这位琅济真人又与邙山凌虚子师承同门,也是声名远扬,只这些年来四处云游居无定处,故而让许多信徒不得求访,不想这回却碰巧在上洛张府寄宿,被张氏遇个正着,当然不会放过机会。
  萧氏便问:“可是有何不妥?”
  张氏叹息一声:“真人倒也称小九天资聪颖实乃运数,却卜得小九将来仕途多有波折,竟有怀才不遇之忧,若要避免这明珠蒙尘,还需得寄于别家教养。”
  “家中诸多子弟,唯小九天资出众,无论你阿耶还是阿兄,都不愿小九埋没,依你阿耶之愿,是送去他外祖家,可上洛虽也属京畿,到底两百里外,我与你阿嫂都不舍得……也只有柳府,一则相隔得近能时常来往,再则女婿才华也好,小九若能得他教导,总不至耽搁学业。”董夫人说到这里,拉了萧氏的手:“就是不知小九这番去你夫家长住,会否让你为难。”
  萧氏虽觉突然,然而却也没有犹豫,安慰母亲:“阿娘勿忧,阿家开明豁达,一贯待女儿有若己出,必不会介意。”
  董夫人笑道:“太夫人确是待你甚好,当初若非见她诚心为均宜求娶,我也不愿让你嫁去那般复杂门第,到底上头有个异母嫡兄,不免矛盾……哪知后来一看,裴氏也并非狭隘好强之人,我正为你庆幸,谁想到……可惜了裴氏,受娘家牵连。”
  说到这里董夫人又是长叹一声:“未知源平郡公可有打算另娶?但愿也是通情达理闺秀,将来也好与你和睦相处。”
  “大伯并无续弦之想,阿家也不能劝服。”
  董夫人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再多提关于姻家长房一事,言归正传:“虽是无礙,你归去还是要与你阿家好生商议,替我代话,日后必然登门道谢。”
  萧氏点头答允,又问母亲:“好容易唤我归家,阿娘怎么不也唤回阿姐,我与她也多时不见了。”
  提起长女,董夫人又再蹙眉:“我怎么没去唤她,哪知那边回应,却称又有不适,竟是不能回来。”
  萧氏不由担忧:“阿姐旧年生产很是危险,养了数月才有起色,怎么这时又觉不适?”
  “待过上几日没有消息,我再遣人去问询。”董夫人却又严肃了语气:“你不需担忧你阿姐,好歹她膝下已有三个亲出子嗣了,倒是你,柳家子嗣本就单薄,你也不怎么上心,九丫头都七岁了,这么些年,怎么你竟没有半点音讯?眼下均宜添了庶长子,难道你就半点不担忧那白氏将来有亲子撑腰,你反而没个倚仗?”
第24章 韦太夫人
  十一娘得知萧家小九郎将来柳家长期寄住时,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