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春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情况紧急,都是贺知礼直接用了知味记的粮仓。
  若是水退了之后,那些避难的百姓回城了,他们吃什么呢?
  今年暴雨太多,早稻的收成锐减,端午之后种下的秧苗也全被淹死了。
  他们从现在开始,到今年秋季稻谷收获之间吃什么,是第二个巨大的难题。
  按照这种事的惯例,应该是荆州刺史奏请开仓放粮,圣人同意的同时,会给荆州百姓免税收。
  但是杨姜并没有上奏。
  圣人在他们来荆州之时,有明旨放粮了。
  第三难,也是非常可怕的一关,那就是灾后容易出现疫病,疫病一来,十室九空。


第261章 不能便宜狗贼
  洪水过后,不光是人的尸体,还有被淹死的老鼠家禽来不及收拾,尸体腐烂之后便容易滋生疫病。
  还有水源,井水河水简直就成了泡尸水,恐怖程度可想而知。
  最后一道难关,就是灾后的复建,老百姓无家可归了,这是一个很长久的事。
  贺知春一边放着风,一边想着关于治水,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当真是过完一关还有一关。
  正想着,看到一队人马提着灯笼走了过来,贺知春立即“喵喵”的叫了起来。
  打头的那个,正是杨姜的儿子,杨不举。
  他的身后跟着长长的车队,贺知春放眼看过去,车上堆着一个一个的大麻袋,看不出里头装的是什么。
  贺知春见崔九尚未出来,心中不禁有些着急。
  而陆寻也从拐角处探出头来,准备要出来阻拦。
  正在这时候,围墙内又响起了一声猫叫,正是崔九的声音。
  贺知春松了一口气,快速的对着陆寻打手势,让他先跑走躲起来。
  那杨不举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的,“快些给搬进去,小爷家中还有美人儿等着呢!这些长安城来的人就是多事,这水不要退了么,还不滚回去。”
  他身边有一个账房打扮的中年男子,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猥琐的说道:“听闻郎君当年在岳州差点儿娶了这天宝公主?啧啧,真是可惜了,看她细皮嫩肉的,若是……那郎君不就成了驸马了么?”
  杨不举一听,顿了顿,哈哈的笑起来,“你这个主意好!不过小爷就喜欢那杨柳细腰的。不都说女人身上最细的地方应该是腰么?那公主,哈哈,最细的地方是脖子!”
  贺知春恨不得过去啪啪两耳光抽死这两个下流胚子!
  哪个小娘子腰比脖子细,你丫的找出来了,我待会儿少踹你几脚。
  而且那时候她才八岁,连话都没有同杨不举说上一句,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贺知春气呼呼的在心中打小人,那杨不举便领着车队到了大门口,账房打扮的人上前扣门,三下,两下,又三下。
  “快开门,别让郎君等急了。”
  那门打开之后,车队便快速的行驶了进去。
  等那门关上之后,崔九从墙上跳了下来,贺知春一瞬间也从树上梭了下来,抬脚一看,地上那马车辙印里,洒了一些大米。
  这个车队运的是大米?贺知春想着要带回去给贺余看看,拿着帕子连泥带米一道儿包了起来。
  崔九原本想要牵贺知春的手,但是看到她手上的那团泥,顿时不干了,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带着她快速的跑开了。
  到了巷子外头,陆寻正靠在墙上,双手抱胸,等着他们来。
  一见到崔九,他赶忙问道:“有吗?”
  崔九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咱们先去二哥那里再说。”
  贺知礼住在知味记最顶上一层的雅室之中,三人进去之时,他刚沐浴更衣完,头发还湿漉漉的。
  崔九喝了一口水,这才说到:“最外头的仓库里有些粮,其他的都是空的。刚刚又运进去了一批。”
  陆寻的手紧了紧,贺知礼擦着头发的手也停住了。
  这可当真是戳破天的大事情。
  “你是御史中丞,快些上奏圣人,将这狗贼抓起来剐了。然后让朝廷赶紧从其他地方调粮,不然的话,到时候无粮赈灾,万一民变了怎么办?”陆寻说道。
  崔九勾了勾嘴角,拍了拍陆寻的肩膀,“年轻人,不要心急。折子是要写的,狗贼也是要抓的。但不是现在。”
  陆寻顿时急眼了,“等什么?等杨姜给你送礼么?还是你也不敢动杨家人?”
  崔九脸上顿时没有了笑容,“某敬你,你就是这样看某的?某什么没有?他杨姜的全部身家,某都看不上眼。今日某就送你一句话,刚过易折。”
  “鲁县令出身寒微,在杨姜这里说不上话儿。但是你呢,你是江东陆氏嫡子,与杨柳两家都是姻亲,你即便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那也应该从中斡旋,为百姓讨了好处再说。”
  “你想做的不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么?明明有好的出身,为什么不利用?你舍下你正人君子的脸面,杨姜能见死不救?你自己个好好想想。鲁县令有鲁县令的为官之道,你不用照着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应该也找到自己的道。”
  陆寻很久都没有说话。
  崔九见他不服气,问贺知春道:“阿俏,你好好的同正直的陆县尉说说,某为何现在不立刻将这狗贼拿下?”
  贺知春清了清嗓子,“杨刺史今日让杨不举运粮进库房,这说明了他们还想着要掩盖事实。”
  “陆大哥且想一想,现在把他们抓了,杨狗贼不是舒坦的躺在牢中吃香的喝辣的,将那缺粮治水剩下的事情全都推到我阿爹头上,那太便宜他了吧?想得美呀!”
  这种事肯定不是杨姜一人所为,起码荆州的司仓是同流合污了的,一抓就要抓一大批。
  “咱们且让他填,折子走御史台的密信送去长安城。然后假装不知晓,让杨狗贼筹粮。他若是愿意拿自己家的银子买,也让他买,反正我二哥早从岳州那道儿,运了许多粮草过来呢。都卖给他啊,这是宰猪的好时候啊!”
  按照贺余的性格,若是知晓库中没有粮了,肯定一边骂杨狗,一边先拿贺知礼的粮救急。
  但是贺家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啊!
  日后问朝廷讨债也是说不清的事情,不能这样干!
  贺知礼一听,二话不说的拿出了他的小算盘,这个小算盘乃是上好的玉石制成的,是贺知礼给自己个买的最贵的一件礼,爱不释手的,吃饭喝水时都带着。
  “哈哈,阿俏一定要这样干啊,某多赚的,都拿出来赈灾。哎呀,得让旁人出面才行,不然岂不是暴露了……”
  ……
  贺知春伸手摸了那算盘一下,又接着说了起来。
  “按照常理,水退了之后不久,若是没有爆发瘟疫,咱们就要回长安了。杨狗贼肯定是打的这个主意,挨到我们走了就好了。”
  “等到他买不动了,圣人的批复也下来了,咱们就可以抓人了。”


第262章 昂贵的癖好
  “等到他买不动了,圣人的批复也下来了,咱们就可以抓人。不用担心他减轻了罪名什么,荆州粮仓巨大,他填不满的。他在荆州这么些年,亏空粮草一事,肯定没有少干,足以定他死罪。”
  贺知春说着,嘿嘿,谁叫他姓杨,还有前朝皇室血脉,圣人恨不得没有理由都想弄死他啊,何况有这么大的罪。
  崔九高兴了咧了咧嘴,“不亏是阿俏,和某想的一样一样的。反正是要死的人了,死之前先榨一榨。不过咱们得暗地里让人盯着,别让狗贼跑掉了。”
  他说着,突然顿了顿,“不对啊,阿俏,杨不举是谁?”
  贺知春一梗,她不知道杨刺史的儿子叫啥名字,暗地里给他取了个杨不举的外号,结果说溜嘴了。
  “哎呀,你说什么呢?那么不雅的话,我怎么会说?”
  贺知春挺了挺腰杆子,理直气壮的说道。
  崔九想想也是,“把你那坨臭泥扔了吧,浪费了一张好帕子,你不要,还不如送给某。”
  陆寻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说什么好。
  崔九见他一脸迷茫之色,笑着端给了他一盏茶,“其实主要是因为,当务之急咱们要先安顿好老百姓。狗贼在这里这么多年,势力不小,牵一发动全身,若是把荆州官场整瘫了,救灾之事反而要耽误了。等他没有用了,再清算不迟。”
  “时辰差不多了,某这个时辰要去给阿爹送汤水了,你们再坐某的马车回去。”
  三人赶忙起了身,贺知春还不忘记拿了她的那一团掺和有大米的泥土。
  ……
  接下来的两日都是艳阳天,被那大太阳一晒,水位明显下降,已经不足江堤之高了。
  这洪水是来得也快,去得也快。
  贺余非常的高兴,比平日里多吃了一个馒头,“打今儿个起,不用这么多人都睡在大堤之上了。大家伙按照之前的安排,每三人一组,轮流守着一段江堤,若是有问题,便敲锣示警。”
  贺知春也觉得全身酸痛,恨不得快些下去泡个澡,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
  正在这个时候,杨刺史揉着脑袋走了过来。
  贺余同贺知春一直住在堤上,他也不好意思回府,跟在在堤上住了好几日,胡子拉碴的显得格外的憔悴。其他荆州场面的上的人,也都一脸菜色。
  “贵主这些日子辛苦了,不若到臣的府上小住。我们这荆州城乃是乡下地方,那驿站许久没有住人,怕苦了贵主。”
  贺知春还没有说话,贺知礼就笑道:“这个倒是不必了,某在荆州有宅子,就在杨刺史家隔壁,有空来串门啊!”
  杨姜完全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茬。
  “贺郡公长住长安,又不住荆州,为何要买宅子呢?”
  贺知礼笑了笑,“某四处里跑,到了一个地方,就买一座宅子,癖好癖好!”
  买个宅子方便监视你啊!
  杨姜不知道如何接话才好……好昂贵的癖好!
  “如此,某就先行一步了。”
  贺知春笑了笑,“杨刺史还请留步。”
  她说着,转过身来,对着堤上的众人说道:“诸位荆州的亲人们,圣人有旨,减免荆州今年的赋税,开仓放粮。等杨刺史安排好了之后,大家可以排队领粮食。”
  “贵主,贵主”,杨刺史脸色低沉,喊了贺知春两声。
  贺知春充耳不闻,继续说道:“贺司农也会到各地调良苗,让大家补种新一季的稻子。接下来得日子很艰难,但是请大家记住,圣人没有忘记荆州的百姓。”
  大堤之上,又是一阵地动山摇的欢呼声。
  全都说完了,贺知春才回过头来,不好意思的对着杨刺史笑了笑,“杨刺史说什么?之前没有听见。”
  杨刺史迟疑了片刻,摇了摇头。
  贺知春对着杨刺史眨了眨眼睛,一副娇憨做派,“圣人让我来荆州,就是说这么一番话来的。再等上几日,若一直都是晴天,我便要回长安了。杨刺史责任重大,一定要好好的开仓赈灾,等我回了长安,再给杨刺史请功。”
  陆寻已经麻木了,一言不发。
  倒是鲁县令,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请功?要给这个狗贼请功?
  他想要跳起来说话,却被陆寻拉住了。
  杨刺史松了一口气,笑了出声,“贵主所言甚是,且放心,这放粮之事,交给姜来办。”
  贺知春赞赏的看着杨刺史,“刺史劳苦功高,且快回去歇息吧。先前我以为杨刺史同那柳思维是一丘之貉,当真是大误了。不过人都已经死了,不说了不说了……”
  杨刺史不动声色的看了他的下官一眼,又邀请了贺知春一次,便领着众人下堤去了。
  鲁县令见他们走了,怒气冲冲的走了上来,想要质问贺知春。
  他还没有开口,贺知春便说道:“现在杨刺史愿意全权负责放粮,不是很好么?我听说之前鲁县令求他,他也无动于衷。鲁县令现在应该做的,是让你们县里头的百姓们,赶快来领粮食,没有什么比拿在自己手中,更让人安心了。”
  鲁县令一愣,感觉贺知春话里有话,还想再问,却被陆寻拉开了。
  贺知春松了一口气,走到了贺余跟前,“阿爹,且去休息下吧。你已经很多天没有好好休息了。”
  贺余精神头却好得很,“阿爹还要同太医一道儿商议下,明日净水赠药防治疫病的事。让薛贵和云霞送你回去。”
  贺知春拗不过他,从袖袋里取出了一截老参,硬塞给了贺余。
  然后坐着马车回去休息了。
  崔九还有贺知礼都有正事要忙,贺知春有侍卫队保护,他们也不担心。
  马车一路行着,却听到一阵哀乐声起,贺知春撩起帘子一看,只见柳府门前挂着黑白幡,这应当就是柳思维家了。
  贺知春皱了皱眉,突然想起一桩事儿来。
  这柳思维也是出身河东,乃是宫中柳妃的弟弟。那么他的家人,他身边的老人,是不是可能有人会知晓,当年宅邸之中,那个死去的柳氏之事呢?
  走在外头的薛贵见贺知春撩开了帘子,问道:“贵主可要停车?这里是柳司马府。”


第263章 柳氏旧闻
  贺知春摇了摇头,虽然柳思维很可恶,但是死者为大。
  她若是进去吊唁,那太抬举柳思维了,他不配,若她不吊唁,那柳家人八成还以为她是来找茬的呢。
  “不进去了,直接回去。”
  马车一路没有停顿,直接进了府,这个宅子并不算大,同幼时他们在岳州住的差不离,贺知礼临时从知味记叫了一些博士婆子过来,打扫得十分干净。
  一停下来,贺知春这才觉得哪里都难受得厉害,直到将整个人泡在浴桶之中,洗了好几遍之后,困意上了头。
  “贵主,县公给您准备荆州的特色名吃,有龙凤配,鱼糕丸子,皮条鳝鱼和冬瓜鳖裙羹,你用一些再歇息吧。”
  贺知春伸头一看,荆州离岳州不远,这名吃多是水产,倒是很符合她的胃口。
  “云霞你是北地人,也尝尝这荆州特色吧。当年我们在荆州开知味记的时候,吃过这些。鳝鱼尤其不错,知味记里还有炸盘鳝,你一定要去尝尝,在长安城的铺子里,可鲜少会有。”
  那吃盘鳝可得需要口活好,那鳝鱼一整条用油一炸,会盘成一个圈儿,会吃的人,用筷子夹住它的头,然后在头下一口咬住骨头,就那么一撕,脊背是脊背,肚皮是肚皮了。
  不会吃的人,啃成了一段一段的,吃起来颇为费劲。
  她说着夹起了一块鳝鱼,已经是去过骨的了,吃起来又鲜又嫩,让人口舌生津。
  再饮了一碗冬瓜鳖裙羹,吃了一块豆皮,便觉着饱了。
  “你让咱们府中,那荆州本地的婆子,去打听一下,柳司马家中,可有什么从河东柳氏出来的老人了。若是有,用钱也好,打晕了带过来也好。不要声张,我有话要问。”
  云霞点了点头,“诺。”
  她是武婢,不擅利诱,只会强攻……
  贺知春用完了,漱口净面,云霞又给她点了一支熏香,这才关上门出去了。
  贺知春觉得自己个做了一个梦,好似元宵也跟着她来了岳州,还不停的拿毛蹭她的鼻子,让她痒痒得不行。
  一会儿又拿它的爪子,在她的脸上踩来踩去的,相当的霸气。
  贺知春迷迷瞪瞪推了推,“元宵,你再闹,不给你吃小鱼干了。”
  她说着,睁开眼睛一看,却发现崔九那厮正坐在床边,应该是刚刚沐浴过了,头发还没有束起来。
  他正一手抓着自己的头发,在贺知春的脸上扫来扫去!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要脸,这是女子的闺房,你也进来,快出去快出去!”
  崔九咳了咳,“这都第二日晨起之时了,某见你还没有醒,忧心你生病了,这才过来的。你要找柳氏的老人,已经帮你找来了。”
  贺知春气得脸都红了,“云霞呢,薛贵呢?就这样让你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你别恼,某这就出去。他们都打不过某呢。”
  等贺知春换好了一条湖绿色的襦裙走到小花厅中的时候,崔九也让墨竹帮他束好发了。
  那花厅中间放着一个小几子,上头坐着一个上了年纪的仆妇。
  贺知春看了崔九一眼,崔九点了点头,“这位么么,以前是在柳夫人的陪嫁,后来柳思维来了荆州,柳夫人不放心,便让她跟着一道儿过来荆州了。”
  拿仆妇哆嗦着,看上去吓得不轻,也不知晓,是如何来的。
  “么么是柳家的老人了,可知晓当年大柳氏的事,就是如今柳妃的庶出姐姐。你且放心,我今日叫你来,并非是要过问柳思维的烂事儿。只是喜欢听人讲古罢了。”
  贺知春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那么么闻言松了一口气,顿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若是贵主让她说主家的罪证,那她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只是说一个已经出嫁了的庶出女儿,还早就化成了一抷土的人,倒是无所谓了。
  “那位娘子叫柳云珮,当年是主家的几个女儿之中,出落得最好的一个。她的母亲姓肖,性子古怪,那当真是老奴见过最美的小娘子。”
  “但是肖姨娘不擅长争宠,家主也就是刚迎她进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