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春事-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位王少卿?”
  “王闻林,王少卿。另外一位王少卿,是从来都不来地牢的。”
  王叹之讲究得很,怎么会来这么脏兮兮的地方,最多在门口等着。
  贺知春同崔九对视一眼,当真是不太平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只不过这只是猜测,他们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两人告辞了牢头,出了大理寺上了马车,这才低语起来。
  “九哥觉得,剩下的人,谁可能是乌蛇呢?”
  崔九摇了摇头,苦笑道:“某现在在想,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关键人物。平王,柳九道都不是,那么剩下的只有王同秦阁老了。”
  贺知春点了点头,她也觉得有什么人被他们漏掉了,但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
  “这个人地位应该比柳九道要高,王同秦阁老都符合。王对王闻林有养育之恩,秦阁老则是王闻林的老师。”
  虽然两人没有说,但他们都认为秦阁老比王可能性更大一些。
  尤其是大牛的死,并不像是巧合。如果乌蛇是王的话,他有更多的办法去杀了王闻林,而不是用这种有损王家声望的办法。
  若不是贺知春同王闻林还有王叹之相熟,当真要啪啪啪的鼓掌了,整得好啊,就是要整王家啊,让他们有嘴说不清啊!
  “王闻林当初在大理寺同我说,他和我阿爹有同门之情,言语之间对秦阁老多有敬仰。而王闻林同王叹之按说是一道儿长大的,但是两人关系却很稀疏平常。他也没有半点世家子的习气,在王家的宗家应该过得不太好。”
  所以还是秦阁老更加符合一些,他虽然是寒门出生,但为官多年,之前一直外放,认识许多人,后来又招了不少门生,如今更是阁老,地位超凡。
  这下子就有些难办了,因为秦阁老是贺余的老师,他是天宝党,是贺知春的支持者。


第430章 多出的几个人
  秦阁老这个人,是属于站在人群之中,压根儿找不见的人。在内阁之中,他也颇受争议,因为他这个人不喜欢表态。
  铁打的秦阁老,流水的其他人。
  内阁中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当今圣人乃是明主,身边最不缺乏的就是英才,唯独秦阁老多年屹立不倒。
  贺知春这也是颇为不解,但是如今想来,他应该相当于京兆尹苟询,是用来不让那些各有派系的阁老们,撸起胳膊袖子打架的。
  譬如以前太子同魏王相争,双方剑拔弩张,打了个平手,就差秦阁老一票了,人家笑眯眯的说,哎呀大家都是好兄弟吗,一团和气一团和气。魏王要输了,他就站魏王,太子要输了,他就站太子。
  没有办法,活得就是这么毫无节操。
  人一问你到底站谁啊?秦阁老八成要说,哦,都很好啊,随便站哪一个都好啦!
  简直就要立地成佛了,是以他在朝堂之上人送外号笑面佛。
  但因为贺余的缘故,秦阁老至少是从来没有反对过贺知春的。
  贺知春想着,忍不住叹了口气,支持她的人本来就不多,这下子要被她自己整死一个阁老了吗?
  “九哥送我去平王府吧,我去问问平王,当年他们都去河东,到底是为了什么。”
  崔九摇了摇头,“只怕他不会说。”
  贺知春撅了噘嘴,“哼,吃了我家的米,却不为我办事,是何道理?不说也得说。”
  这些宗亲都是不事生产,光吃皇粮的,皇粮是谁家的?当然是圣人和太子的。
  贺知春已经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些人从她的虎口夺食了,简直想想都肉疼。
  圣人要养那么多美人,竟然还要养这么多亲戚,简直是最惨的族长,没有之一。
  崔九忍不住伸出手来捏了贺知春的嘴巴一下,“丑死了,像鸭子嘴,都能挂上个酒葫芦了。哪里有动不动就撅起嘴的太子。”
  贺知春将他的手一把拍开,“以前还没有女太子呢,现在还不是有了。”
  两人说话间,便已经到了平王府。
  平王一把年纪,也没有啥紧要事,多半是不上朝的,贺知春到的时候,距离他从榻上起身,并未过去多久。
  “叔祖,天宝有事相求,还请叔祖解惑。”
  贺知春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
  平王打了个呵欠,围着崔九转了一圈,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崔御史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贺知春咳了咳,她现在不怎么胖了啊,平王这是啥意思?
  “太子有事请讲,某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平王拍了拍胸脯。
  “当年你去河东,见了柳九道,秦阁老,王所为何事?”
  平王脸色微微一变,转了转手腕上的宝珠,“还有这事儿么?某的确是去了河东,但是病得下不了榻……啥事儿也没有干啊,那玉玺什么的,某是真不知道。秦阁老还有王某都不大熟悉,应该没有见过才对。”
  贺知春见他东拉西扯的,呵呵一笑,笑得平王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她走到了平王身边,叹了口气,“唉,叔祖啊,你有没有觉得,咱们宗室的人太多了啊,久而久之简直无地可封,这么多人的俸禄,都乃天文数字。”
  平王顿时警惕了起来,李天宝这个不孝子孙,竟然想从他的口袋中抠银子走,没门!
  “于是啊,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日后咱们这个爵位呢,要不传一代削减一级,传到第三代,要是这个人是个酒囊饭袋,那就不传了……总得自力更生,我们老李家才能够更加兴旺啊!”
  平王顿时嚎啕大哭起来,开玩笑,他们一家子都是酒囊饭袋,若是这样弄,他的乖孙子曾孙子可就没有爵位了。
  贺知春被他的嚎声吓了一大跳,这是什么毛病!哭嘛,谁不会啊!
  贺知春想着,直接以手遮面,痛哭起来。
  平王被贺知春的反应整懵了,之前褚登善和马周都提过要削减宗亲的爵位同食邑,他一哭,圣人就心软了,没有同意。
  圣人讲究孝道,要脸面,可是眼前的这位太子不要脸啊!
  她竟然哭得比他的声音还大!
  平王一时之间,竟然都忘记自己要哭了,“太子同某进书房说话。”
  贺知春把手拿开,脸上一滴眼泪都没有,早这样多好!非要她威逼利诱。
  三人进了书房,平王还不放心,从窗子伸出脑袋去,确认四下无人了,这才压低声音,红着脸开了口。
  “我们是去祈福的,是柳九道牵的头,除了某,还有王,王瑜两兄弟,王瑜是王闻林的父亲,以及秦钊,秦钊就是秦阁老。哦,还有崔御史的祖父。”
  贺知春同崔九对视了一眼,平王说的人里头,比他们知道的,多出了两个人,王闻林的父亲,还有崔斗。
  老道士竟然对他们说了谎话,他说他只见了王,其他的人没有见过,是骗人的。
  “柳九道他认识一个特别厉害的能人异士。当时某还有柳九道以及王乃是在同一古琴高手学琴,算得上不错的交情。某没有什么本事,倒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被家中人很是瞧不起,当时气闷不过,寻了柳九道还有王饮酒。”
  “王那时候同某差不离的,也是贪图享乐之辈,宗子之位险些别人抢了去,也很愤慨。我们三个人一拍即合,柳九道便请了那位高人为我们布个祈福之局。”
  贺知春简直无语了,你们这么一群人,要不就是世家子弟,要不就是科举出身的才子,竟然信这些。
  不过转念一想,若是他们不信这些,她也当不了太子。
  平王回忆着,继续说道:“某去了河东,的确是水土不服,病倒了;王瑜是王带去的,他家娘子好像有疾,生出来的孩子个个都早夭了,是以他想要求一个健硕的后代。”
  平王说道这里,“嘿嘿,你看那个祈福还挺有用的,王瑜的儿子长得真够壮啊!”
  贺知春回想了一下王闻林像座小山似的身量……
  厉害了!
  “那叔祖你祈福了什么?其他人呢?”贺知春好奇的问道。


第431章 串珠子的线
  平王有些扭捏,“真的要说吗?有些难以启齿。”
  贺知春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说不定其中就有线索呢,对吧!
  平王小小声的红着脸说道:“祈祷某的娘亲能够喜欢某……”
  贺知春一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时候你都弱冠了吧,竟然还祈祷这个!
  平王把胸一挺,见贺知春瞪他,又没有骨气的缩了回去,嘀咕道:“唉,你不知道父母亲偏心,是多难过的事。”
  贺知春简直想要冷笑,她不知道?天下有谁比她更知道?
  现在她是风光了,当初她出生的时候,可是要被亲娘摔死的。
  平王不知道自己失语了,还准备说,被崔九打断了,“那其他人呢?”
  “王祈祷要当王家的家主,秦钊自然是要封侯拜相出人头地了,穷人的愿望嘛,都差不离的!”平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的蔑视,这是世家勋贵的通病,不眼高于顶,好像显现不出他的尊贵。
  连平王都这样,贺知春越发的觉得,秦阁老不像是能够指挥得了那些心高气傲的世家子的样子。
  “老神仙不是我们叫来的,他的妻子病重,他是来河东求药的,但是柳家也没有那个药,老神仙走投无路就同我们一道儿祈福了。”
  ……贺知春深深的觉得,崔斗是觉得丢脸,所以才要骗他们的吧?
  谁能想到当时求神拜佛的他,后来竟然成了一个神棍呢!
  难怪他好好的崔家家主不当,要去当道士,肯定在河东受到了刺激……
  “那个能人异士,用的是佛法还是道法?长成什么样?王叔能够给画出来么?你们在河东住了多久?他不可能不要任何报酬,就帮你们祈福吧?”
  平王摇了摇头,“他戴着面具,打扮与常人无异,某并没有看到他的长相。听声音应该是一个比某年长的男子,用的是秘法,既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的打扮。”
  “所求不同,报酬自然不同。某的没有成功,他说人心不能改,老神仙的也没有成功,他说人命不能添,当时老神仙还把他大骂了一通,拂袖而去。”
  “其他的几个人所求都实现了,具体给了那人什么,某就不知道了。”
  平王说着,双手合十,“太子啊,某知道的都说了,你看那个削减爵位的事……”
  贺知春咧嘴一笑,“我们都是一家人啊,谈什么钱的事,多商感情啊!有我吃的一口,就有叔祖你的一口啊!”
  平王满意了,笑眯眯的送了贺知春去门口,“某在平康坊有许多相好的,日后要是崔九去耍,某就悄悄告诉你!”
  崔九都无语了,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喜欢那些胭脂俗粉!
  再说他可是太子妃,你见过太子妃去嫖的吗?他怕从太子妃变成大内总管……
  等出了门上了马车,两人相视一笑,他们发现了隐形的第六个可疑人物了。
  这个人就像是一根串珠子的线一般,乍一眼看去,大家只会看到闪闪发光的珠子,珠子的中间,还藏着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所有的事情串联了起来。
  假设这个人就是乌蛇,那么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
  事情的源头是从河东的这一次祈福开始。
  乌蛇同柳九道最先相识,是他带去柳家的,这一点贺知春在诈柳九道的时候,他的表情出卖了他。
  乌蛇因为与柳九道交好,当时他们这一波祈福的人,都是客居在柳家的,乌蛇在此期间,同柳云佩的母亲肖姨娘有了首尾,然后肖姨娘有了身孕,生下了柳云佩。
  这其中有什么爱恨纠葛,贺知春想不出来,但肖姨娘并未跟乌蛇走,反而是在内宅中丧了命。
  下一次这群人联系在一起,是在东郡。时隔多年,众人已经有了高下之分。
  之前他们两个都没有注意到,这件事里同样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就是那个说坟地乃是福地的方士。
  柳九道的身边哪里有那么多的能人异士,这个方士很可能就是之前祈福的那一个,他十分的相信他。
  乌蛇告诉柳九道,说那个里头有玉玺,所以柳九道才对那块地志在必得。因为他早前就同王瑜是相识的,所以通过王瑜的手,杀死了自己的亲兄长,执掌了他们那一房。
  这里头王瑜是帮凶,还是因为性情耿直被柳九道设计了,贺知春不得而知。
  柳九道,王瑜还有秦阁老,应该都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关系的,所以他们才会齐聚东郡。
  再到后来,柳云佩死了。
  圣人同她说当年杨妃毒杀柳云佩的时候,提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杨妃见到柳云佩手上有一串上好的佛珠,一看就不是凡品。
  当时不觉得有问题,毕竟秦王府的妾室有一串名贵的佛珠,并非是什么稀奇事儿,秦王再珍贵的都能够给她弄来。
  但是现在一想,杨妃是什么身份?杨妃乃是前朝嫡出的公主,她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连她都觉得是上品的,那珠子可见非同一般。
  柳云佩是如何回答的,她说是大师送她的。
  柳云佩死了之后,乌蛇便走上了报复之路。
  贺知春猜想,他应该只有这么一滴血脉,所以看得格外的重,二来这种深深的仇恨,绝对不是只因为血缘关系而能够形成的,乌蛇同柳云佩应当是有交集,有深厚的感情的。
  不然的话,很难说得通,一个郎君露水情缘生了个女儿,从来没有见过,二十年后突然死了,然后这个郎君痛苦不已为她报仇?
  柳云佩乃是内宅小妾,鲜少出门,能同她有许多交集的男子是什么人?
  之前想不明白的事,现在都能串起来了。
  倘若之前的推断没有错,乌蛇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靠神棍之术混得风生水起的人,那么他年纪大了之后呢?没错,就是成为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神棍。
  再从王闻林的经历来看,乌蛇应该是一个喜欢做善事,并靠这一点来让人感激他,听从于他的人。即便他现在同乌蛇已经背道而驰了,但是他还是没有透露出他的名字。
  可见乌蛇这个人,从表面上看,十分值得人尊敬,是一个很擅长掌控人心的人,而且他的身份,也让他有机会,满大庆的做善事。
  因此,乌蛇很有可能是柳云佩口中的大师,还是一个有身份地位的大师。
  女眷信佛去寺庙,再正常不过了,圣人自己也都信这些,所以才有了天虚省的繁荣昌盛。


第432章 凶手只有一个
  贺知春越想越觉得唏嘘,她同崔九一直盯着被他们筛选出来的五人身上,只想着要位高权重。
  却没有想到,在大庆除了这些高官厚禄的家伙,还有一帮超然的人,那就是天虚省那帮神神叨叨的和尚道士们。
  崔九想着,又继续补充道:“后来阿俏寻到了柳云佩的奶嬷嬷,就是如今在薛贵妻子柳云佩身边的那个。乌蛇去寻过她,然后她就痴傻了。之前我们还问过她是否见过什么可疑的人物。”
  “当时她说没有,因为如果她见的是一位大师,根本就不可疑,没有人会单独提及,她去庙里上过香之类的事。”
  这简直是灯下黑。
  不能忽悠别人为他卖命的神棍,不是好神棍!乌蛇显然就是一个好神棍!
  贺知春突然想起来,惊呼出声,“刚才那个牢头不是说,大牛死了,他们请了人来做法事么?那个蜂蜜蚂蚁什么的,就是做法事的人弄的吧?不过有一点不对,王闻林说乌蛇对他有恩情,乌蛇对他有什么恩情呢?”
  崔九见贺知春一惊一乍的,将她拉坐下来,想让她安分一些,“倘若当初柳九道帮助王闻林,不是出于他的本意,而是乌蛇劝说他如此的呢?”
  王闻林的父母因为柳九道而死,乃是不争的事实,同他之后摆出善人的做派,其实是有些违和的。
  那么如果是乌蛇劝说了柳九道,并且其实教导王闻林断案的是乌蛇呢?
  毕竟柳九道其实有些蠢,布局做事,都不像是断案高手的样子。
  王叹之并不知晓有乌蛇的存在,王家人去接他的时候,他是同柳九道在一块儿的,是以王叹之顺理成章的把教导王闻林的人当成了柳九道。
  王闻林的出生,都是托了乌蛇的福!把他当成恩人,也不为过。
  贺知春这么想着,突然觉得有些好笑,这么一想,感觉像王生不出,然后乌蛇去帮他生了王闻林一样!
  “还有一个疑问,你想过没有,乌蛇如果是那个能人异士,他为何要戴面具出现呢?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说起来有些让人难以置信,老和尚老道士其实都是靠脸吃饭的人啊!
  你吭哧吭哧的帮人家算了命渡了劫,结果还做好事不留名?
  那谁给你添香油钱,日后谁接着来给你送银子啊!
  别因为他信佛,就真以为他是佛了,不用吃饭穿衣了!便是佛,也需要有信徒供奉的嘛!
  尤其对乌蛇而言,他根本就是一个六根不净的假大师嘛!
  一个救了别人,就把别人忽悠到加入一个什么势力,还非得在身上刻一个印记,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的人,绝对不是那种不图回报的好人。
  那么是不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