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春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一个光着膀子的人笑道:“你还算好的,咱们这种小兵,能被坑多少钱,最惨的就是那些达官贵人,简直是赔了血本。你听说了么,那晋王雁过拔毛,连姜太后的头发都被他扒光了。”
  “嘿嘿,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听闻晋王生得好,连咱们的战神苏渊都被他给拐走了。”
  众人说着,这个时候有一个小头目跑了过来,骂道:“不好好守城,竟然还有心情赌钱,若是有敌军来袭可如何是好?”
  那光膀子的人不满的将骰子一扔,“大隋打了我们那么多次,何时打破过安市城?大庆不也是一样的么?而且安市城有杨将军在呢!苏渊都叛国投敌了,咱们还不能玩个骰子了?再说了,这么大晚上的,鬼影子都没有一只,有什么好……”
  他们正说着,就看见一小队穿着高句丽军服的兵士跑到了城楼之下,喊道:“安市城急报,请开城门。”
  小头目心中一紧,喊道:“这大半夜的,怎么会有急报?你在谁的帐下效力?”
  来人不耐烦的说道:“吾在马神麾下效力,乃是苏家嫡系,安市城急报,延误了军机,你承担得起后果么?”
  小头目将一个篮子从城楼上放了下来,“将你的信物放在篮子当中,苏兄弟见谅,此时乃是非常时刻,小心为上。”
  来人解下腰间的玉牌,扔到了篮子当中,嘟囔道:“还当我是奸细不成?就大庆那群傻子,哪里说得出我这地道的平壤口音。”
  小头目闻言松了一口气,的确是如此,大庆人能够说一口流利的高句丽语的人不多,这人说话太地道了,甚至还有俚语。
  杨万春虽然厉害,但是名声不显,知晓他是养马的出身,并且知晓他的绰号是马神的,只有亲近之人。
  他虽然是个小头目,但是也是出生四大家族,是以才知晓这些。
  等他把那玉牌拿到手中一看的时候,就更加放心了,这的确是苏家嫡系才会有的腰牌。
  杨万春乃是姜太后的亲信,他的军中不少将军都是苏家和姜家的人,个个都身处高位。
  “请稍等,我这就下来开门了。”
  他说着,提着灯笼下了城楼。
  平壤城已经很多年没有经历过战火了,这门都有许多年的历史了,小头目抬起了门栓,拉开了半扇门,“诸位要登记造……”
  他的话才说了一半,就感觉眼前寒光一闪,整个人被长枪刺穿,连喊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杜怀恭松了一口气,他算是知晓,贺知春为何拼命要拐他来高句丽当通译了,而且来了之后,却又多用玄奖,甚少让他开口,她八成是早就想好了,要他来骗人啊!
  至于那块玉牌,本来就是真的,因为那是苏渊的玉牌……
  杜怀恭想着,将大门彻底的打开了,大手一挥,之前还黑漆漆的平壤城外,顿时亮起了火把,一队人马犹如天降,出现在了高句丽人面前。
  城楼之上的人,还来不及大喊,便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万箭穿心。
  说话间,李恬薛贵还有元魁一道儿已经冲到了城门之下,李恬手持大铁锤,对着那大门就是咣当的砸,以防高句丽人又将这门关上,索性将它彻底的捶烂了。
  整个大庆先锋军都一片欢腾,冲进平壤城中大杀特杀!
  平壤城中的守军简直是吓掉了魂,他们大部分人还在营帐之中安睡呢,就见到一个手持大锤的女将军从天而降,像是打地鼠一般,砰砰砰的将他们全都给锤死了。
  大庆军势如破竹,崔宇领着人趁高句丽军队尚未反应过来,一通乱杀。
  崔九和贺知春则是领着一队人马,直接朝着高句丽王宫奔去。
  他们之前在王都住了这么久,早就把各家勋贵的家摸得一清二楚了,要抓人简直不要太容易。连冒名顶替都不行,没办法啊,咱们一起喝过花酒了啊,你长成啥样子,我能不知道?
  今夜是他们唯一奇袭的机会,一旦天亮了,这四千军士简直是藏无可藏,守军一旦有了警惕之心,闭门不出,想要攻破城池,起码也要月余。
  他们粮草不多,可熬不起那么久,但没有想到,高句丽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骗啊!
  贺知春简直想要仰天长啸!
  阿爹啊,看你们连安市城的门都没有摸着呢,我们已经骗到了平壤城啊!
  两军一直杀到了天亮,整个战事这才平息了下来。
  贺知春翘着二郎腿,坐在高句丽的王座之上,看上下头被捆成了一团姜太后,她的光头亮晶晶的尤为显眼。还有新立的高句丽王,已经苏男生等一行高句丽勋贵。
  贺知春瞧着想要发笑,“诸君,好久不见啊,我可想死你们了!”
  姜太后简直要气炸,谁要你想啊!
  “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贺知春不以为意,“哎呀,这都过了多久了啊,你怎么还一根头发都没有长起来呢?我那方子可真有用啊!”
  “果然是你!苏渊呢,他没有脸来见我了么?”
  贺知春见他们气急败坏的样子,突然觉得没有啥意思,任你再会玩弄权术,再会宫斗,在绝对的武力面前,还不是一戳就破,在弱者面前逞口舌之快,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
  王都一破,高句丽人还有什么抵抗之心?尤其是那些小城,肯定都是闻风投降了。
  若是杨万春领着主力想要回援王都,那他就必须从安市城出来,他一出城,英国公等人还能放过他?
  高句丽的灭亡,乃是迟早之事了,而她终于可以回长安城了。


第377章 王都的大门呢
  等天亮之后,王都附近的小城,都得知了大庆军已经占领平壤,活捉了勋贵之事。
  原本在南面防着新罗的边军急速回防,想要救下高句丽王。
  一个国家,王都都没有了,王也被人抓了,那还叫一个国家?百姓的精神都要垮掉了。
  高句丽的南面的边军首领名叫高休,那高休一骑当先,痛哭流涕的领着人冲到了王都附近,攻城车在地上行驶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王都近在眼前,他想着扭过头来对着众将士说道:“夺回王都!杀死李天宝!”
  可走到城门口,高休便丝毫没有了前进的勇气,这他娘的情况不对啊!
  我们来攻城,怎么王都的大门都不见了啊?
  这莫不是大庆军摆下了龙门阵,故意放我们进去,然后关门打狗?
  不然的话,真的没有见过守城的人不关门的啊,不但不关门,他压根儿就没有门……
  事情如此蹊跷,肯定有诈啊!
  那城门口不知晓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他们!
  贺知春站在城楼之上,也有些囧,不是她不想关门,是昨儿夜里李恬打得兴奋过了头,把门给拆了啊,一时半会儿,她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城门……
  只能靠诈了。
  “敢问来者可是高家的高休?”杜怀恭用高句丽语问道。
  高休迟疑的点了点头。
  贺知春裂开嘴一笑,大手一挥,“哎呀,那咱们是一家人啊!之前咱们不是说好了么,你们高家人给大庆军开了城门,下一任高句丽王就姓高!”
  “你们言而有信,我也不能失信于人不是?”
  高休身子一僵,一脸的不敢置信,怒道:“你说的什么屁话,我们高家怎么会叛国投敌?”
  “哎呀,这怎么能叫叛国投敌呢?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说起来,你们高家还是高句丽的恩人呢,你想啊,若不是我们有约在先,这个世上就没有高句丽了,这块土地就是我大庆的,叫啥名字好呢,安东怎么样?哈哈,把王宫变成安东都护府。”
  不等高休接话,她又继续说道:“唉,我们大庆也不过来了两万人,想要攻下王都谈何容易,幸亏……不然怕是要打上个把月,那双方的伤亡就惨重了。”
  边军有不少人,也都相信了贺知春说的话。
  他们都是战场经验丰富的人,从王都城墙的痕迹来看,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激烈的战斗,干干净净的,不但没有用过登云梯,就是箭弩的痕迹都很少。
  这说明了什么?的确是有卖国贼给大庆人开了城门。
  而且李高两家轮流做皇帝,但是由于姜苏两家之前都是扶持着李家的,是以高家式微,很是沉寂了一阵子。
  但是城楼上的这位天宝公主出使大庆之后,高句丽王李戴就死了,高家像是突然之间有了底气,朝着三家发难,大家又不是傻子,总瞧得出这其中有猫腻。
  这么一想,高家人给大庆军开了城门,十分可信!
  正在这个时候,高休身后突然冲出一个人来,拿着大马刀大喊着,“诛杀狗贼!”
  然后手起刀落,朝着高休的头砍去,高休也不是一般人,他能够当边军首领,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这军中的高家子弟更是不少,他从马上翻下,就地滚了一滚,骂道:“不要听这个妖女妖言惑众!当务之急,是拿回平壤城!”
  可那些人哪里还听,不一会儿,整个边军就分成了两群人,对峙起来。
  贺知春看了杜怀恭一眼,杜怀恭无奈,又要某上!某只想回家睡觉好吗?
  自从来了这个鬼地方,已经很多天都没有睡够了。
  还是长安城好啊,蓝天白云小风吹,就地一躺能够睡上一整天啊!
  可他不能不去,他不去,阿恬要抽他!也不知道李天宝给阿恬灌了什么迷魂汤……
  他想着,穿了高句丽的军服,暗戳戳的绕到了边军身后的一棵大树上,提弓就射向之前要杀高休那人。
  这下子僵局顿时被打破了,那人怒吼出声,“他娘的高休,你还说你们高家没有通敌,兄弟们杀啊!”
  崔九一瞧,大声喊道:“来人啊,射箭,记住不要射到高家友军了!”
  高休简直百口莫辩,连他自己都有些相信,是不是他们家的人真的同大庆有所勾结了!
  贺知春乐了,哈哈,干得好!
  咱们坐在城楼之上,看他们狗咬狗,拿着长弓,想射杀谁,就射杀谁?
  而大门那儿的埋伏不变,早就准备好了绊马拴,李恬和薛贵一左一右的埋伏在侧,来一个杀一个。
  高句丽边军两群人打着打着就发觉不对劲了,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不是来救援王都的么?怎么就自相残杀了?
  可是现在已经停不下来了,你杀了我的好兄弟,我还能同你并肩作战?我得先杀回来啊!
  但是也有一些清醒了的人,朝着王都的大门奔去,贺知春见好就收,早就埋伏好的大庆军立马万箭齐发,管你姓高还是姓啥,统统杀掉。
  而李恬和薛贵早就按捺不住,从城门之中冲杀出来,他们以逸待劳,所到之处,全是一颗又一颗的头颅!
  边军人数不算多,连主帅自己都游移不定,不用说下头兵士了,很快就被大庆军杀得差不多了。
  等杀退了这么一波,贺知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高句丽的主力都在安市城,还有一部分在建安市阻拦张亮的四万水军,除了这个边军对王都有威胁,其他的都是来送菜的。
  而且她已经将王都的不少百姓都放出去了,放在这里要吃她的米不说,还容易滋事,放走了,他们还能够四处奔走呼告,王都沦陷,高句丽已经亡了!
  等到八月里,安市城终于有消息传来,杨万春同阿奴出城想要突围救王都,被英国公斩杀于马前,大庆军大破安市城,而建安等城,听闻杨万春已死,全都不战而降。
  李天宝的威名无耻之名,已经响彻了整个辽东大地。
  贺知春站在王都的城楼之上,等待着水陆两军来此汇合,这场仗终于是打完了。


第378章 这嘴开过光了
  圣人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身后跟着十万雄兵,而他的女儿正一身戎装,站在高句丽王都的大门口。
  这孩子大约是像极了他,生得十分的高挑,便是在一众男儿之中,也丝毫不显得势弱。
  天知道当消息传来的时候,他正在同英国公以及孙国舅等诸位将领一道儿,在营帐中吃面。
  第一个反应就是大约自己青天白日的在做梦,你逗我了吧?
  什么叫做天宝公主完胜平壤守军,攻破王都的大门用了不到三炷香的时间?
  什么叫她靠一张嘴,用活了空城计与离间之计,不费吹灰之力就虐了高句丽边军。
  你当这是说书呢?
  圣人想着,天宝什么都好,就是做人有点浮夸,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功绩……
  可这点不能责怪她,因为大约是随爹。
  其他人也都是这样的想法,逗我们呢吧?可随之而来的平壤城溃逃百姓,却让他们真的相信了,没有错,李天宝是真的打下王都了!
  圣人当时一口面卡在喉咙里,上不得上,下不得下的,喝了一大碗水才缓过来。
  英国公则是立即想要去还愿啊,某赌赢了啊!糟了,我们家要再繁荣五十年!低调低调。
  孙国舅则是有点想哭,从这些日子圣人对晋王的态度来看,晋王八成是与大位无缘了,可是他是铁杆子晋王党啊!
  日后回了长安,只能抱着房公一道儿醉饮到天明了。
  ……
  贺知春见到圣人的大军来了,飞奔过来,喊道:“阿爹!”
  圣人满脸带笑,责怪道:“你这孩子,这是军中,叫什么阿爹?都十四了,还一身的孩子气。”
  贺知春咧了咧嘴,“本来就是我阿爹啊,还不让叫了!”
  明明你就欢喜得要命,还装啥装啊!
  “终于收复了辽东,朕死也瞑目了。日后便在这里设安东都护府,任命薛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镇守辽东。”
  薛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这是一步登天了啊!
  在打安市城峡谷一战时,他因为作战英勇就被授了游击将军的官职,依旧在贺知春麾下。如今大军要归朝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留他守辽东。
  他突然想起打高句丽之前,贺知春说的话:“吾之大将薛贵,将兴于辽东!”
  贵主这张嘴,简直是开了光啊!
  而不少将士也都羡慕不已。
  说起来李恬和杜怀恭的功劳都不在薛贵之下,但是李恬是女子,圣人并未授予她军职,只是奖励金银与诰命。
  而杜怀恭有军职,但是挂在英国公麾下。
  贺知春一想便想明白了,英国公自己执掌大军,李思文还在金吾卫,若是让杜怀恭掌辽东,他们家势力未免太大了。
  而薛贵就是圣人特意给她培养出来的忠心将领,未来的左膀右臂。
  至于他太年轻,又不通高句丽语,这事儿圣人也都想清楚了,留了玄奖在此帮助建立都护府,并且留江夏王李玄道在此清扫高句丽余孽。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一行人进了高句丽王宫,贺知春并没有自作主张的杀掉那些勋贵,甚至连姜太后都还活得好好的,只不过没有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她已经苍老了十岁不止。
  “天宝啊,那高句丽的姜太后在哪里啊,朕有事想问。”
  贺知春抽了抽嘴角,你能有啥事要问啊?还不是看人家是高句丽第一美人,想要那啥!实在是太不讲究了啊,荤素不忌啊!
  万一圣人把姜素媛弄去了后宫之中,那岂不是又要搅风搅雨,别说不会,这事儿他可不是第一次干了!
  “把姜素媛带上来。”
  不过这次贺知春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圣人是绝对不可能看上她的。
  手下的人很快就把姜素媛拖了上来,圣人一看,颤抖着手指道:“这这就是高句丽第一美人?”
  贺知春点了点头,“穷乡僻壤的,能有什么美人?”
  圣人觉得以后自己不能直视美人这两个字了,因为他还没有看见脸,先看到了一个油光呈亮的秃顶脑袋啊!简直是噩梦!
  “连贺二郎的一根头发丝儿都比不上啊!”圣人小声嘀咕道,“拖出去砍了,看着闹心。”
  姜素媛还来不及说话,就被拖出去砍了头。
  至于当年她是如何拐走崔韵,又是出于什么心态的养着她,崔九早就在攻破长安城之后,已经在地牢里问过她了。
  一行人在平壤休整了三日,大军正式开拔,启程回长安去。
  贺知春身边的护卫,有一半人留在了军中,跟着薛贵,还有一半人,则是跟着贺知春回长安。
  薛贵一走,元魁便成了贺知春身边的侍卫首领。
  等到入冬之后,大军得胜而归,满朝文武在朱雀大街之上,等着着圣人归朝。
  贺知春第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之中的贺余还有贺家人,激动的差点唤出声来。
  贺余笑眯眯的摇了摇头。
  她想着,扭头看向一旁的茶楼,果然看到窗子那儿,颜昭玲同高糯都站在那儿,笑盈盈的看着她。
  颜昭玲手中还抱着一个戴着虎头帽的孩童,看到贺知春,抬起了那孩童的小手,对着她挥了挥。
  也不知晓是侄儿还是侄女,贺知春瞧着心潮澎湃,小小的软软糯糯的,一看就很好捏啊!
  “阿俏。”崔九见她走神,赶忙叫了她一句。
  贺知春这才稳了稳心神,随着大军一道儿进了城。
  她竖起了耳朵,仔细的听着人群中的百姓的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