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春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崔韵离开大庆,在高句丽这么些年,并不是她的过错,又岂能怪罪于她?
  “放心吧,这事儿等我见了圣人,自然会为阿恬还有姐夫你请功,至于其他人,我是绝对不会说的。阿韵的事情你放心,我从长安出来之前,圣人已经有了决断。”
  这事儿于她而言也是难事,一个不好,就怕同崔九生了嫌隙。
  他们上辈子过得不容易,这辈子实在不想再有什么风浪了。
  杜怀恭点了点头,“哦,那某不就不管了,既然圣人早有预料。”
  他说着,打了个呵欠,直接往床榻走去,倒头就睡。
  贺知春瞧的目瞪口呆的,你是有多困啊,这头还没有挨着枕头你就睡着了吧?
  我这么一个大活人站在屋子里,你们两夫妻竟然能够呼呼大睡,心真大……
  再一想起初次见到杜怀恭,他还躺在坊市里睡着了呢!
  相比之下,这个屋子已经算是环境清幽,上好佳了!
  贺知春无语的摇了摇头,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帮二人掩上了门。
  等她一出去,李恬便睁开了眼睛,踢了杜怀恭一脚,“最为难的是阿俏,你还说她作甚?阿俏岂会害我们?”
  杜怀恭翻了个身,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啊,某这是忠言逆耳啊!
  ……
  贺知春乘坐的大船扯了满帆,朝着大庆的疆土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高句丽的王都里,敲响了丧钟。
  晨起第一抹阳光射进窗棱的时候,便是高句丽王每日晨起之时。
  宫中美人虽然多,但他却是不敢乱来,一板一眼的按照姜太后每个月给分配好的日子,临幸美人。多半时候,都是歇在王后屋中的。
  他今年不过十三岁而已,尚无后嗣。
  自幼便伺候在他跟前的小太监看了看时辰,站在床幔之外轻声的唤道:“王,该起身议事了。”
  虽然高句丽王如今还没有亲政,多半是姜太后垂帘听政,但作为傀儡,也是应该要敬业的。
  小太监见半日无响动,吸了吸鼻子,屋子里还残留着一丝丝的合欢香,这让他不由得摇了摇头,王后果然是心急了。
  “王,该起身了。”
  他又唤了一句,这次声音略大了一些。
  床幔里的姜王后被惊醒了,怒道:“王累了一宿了,天才刚亮,你就胡乱吼什么。”
  她是姜太后的亲侄女儿,向来嚣张跋扈惯了的,小太监已经习惯了,并不惊讶,“王后恕罪,还请帮忙唤醒王,苏将军最不喜欢不守时之人了。”
  一听到苏渊的名字,姜王后也不敢怠慢,赶忙推了推身旁的高句丽王李戴,“王,该起……啊!”
  她伸出手去,只感觉到一阵冰凉,心中暗道不妙,颤颤巍巍的伸出手去探了探李戴的鼻息,却发现他已经凉凉了。
  小太监被她这声尖叫吓了一大跳,赶忙撩开床幔一看,看到的只有嘴唇发紫已经死去多时的李戴,还有衣衫不整只穿着肚兜的姜皇后。
  姜王后的那一声尖叫,不少侍卫闻声都闯了进来,姜王后吓得赶忙拉住被子将自己包裹了起来,可她这么一拉,一个白色的小人咕噜噜的从床上滚了下来,跌落在地。
  “姜姐姐,我知晓你求子心切,可你不能对大王行巫蛊之术啊!”
  前来守着准备伺候李戴更衣的妃嫔高氏颤巍巍的将地上那白色小人捡了起来,然后大声嚷嚷起来。
  巫蛊之术?这顶大帽子若是扣下来了,可不是一个死字这么简单!
  “我没有!”
  高氏冷笑道:“你没有?那这屋子里为何点了合欢香,这床榻之上,又为何有写着王的生辰八字的小人,还用那银针扎了脐下三寸之地?是你害死了大王!”
  “合欢香我承认,但是这个小人,当真不是我的,我也不知晓是哪里来的,一定是有人杀了王,然后嫁祸于我!”
  高氏大哭出声,“坊间早有传闻,姜太后擅长巫蛊房中术,我一直不信,今日一见姐姐的手段,才知晓这并非是空穴来风!现在想来,还不知晓之前的大王,是如何死的呢!”
  姜王后花容失色,她虽然跋扈,但并非口齿伶俐之人,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有人杀了王?你难道是死猪吗?躺在王的身边,王被人杀了你不知道?什么人会自杀王,却不杀你?王一直想要亲政,你们姑侄二人却把持着权力不放……王前几日在我那里还哭诉,说苏渊有不臣之心,姜氏要弑君!”
  高氏明明在哭,嘴角确实微微勾起的。
  这弑君的屎盆子必须扣在姜氏的头上,李戴死了,高句丽又要乱上一阵子了,有了大庆的支持,他们高家绝对有一搏之力,鹿死谁手,还不知晓呢!
  至于苏渊,不是有苏男生对付他么?
  ……
  到了晌午之时,高句丽王都上空响起了丧钟之声,整个高句丽都炸锅了!与此同时,一匹轻骑悄悄的朝着边关奔去,大庆进攻高句丽的最好时机即将到来。


第366章 太后的头掉了
  “请问诸君,我高句丽如今是否国力蒸蒸日上?在那王座之上的坐着的可一直是李氏子孙?我姜素媛承蒙先帝托孤,一直战战兢兢辅佐新君,又有何过错?”
  “如今高家可着劲儿的给我泼脏水,这是要让高句丽的天,变上一变么?谁是乱臣贼子,孰有不臣之心,诸君个个都是人杰,岂能看不出?”
  姜太后说着,梨花带雨,声音幽咽。
  她虽然已经徐娘半老了,但依旧是风情万种,不亏高句丽第一美人之名。
  尤其她极其擅长发挥自己的优势。
  姜太后拿帕子擦着泪,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众人的神色,越看心中越是没有底,怎么着今儿个觉得有些不同呢?
  大家的眼神好似都怪怪的。
  站在群臣最前头的苏羽,是苏坤的亲弟弟,他也是姜素媛的入幕之宾。
  此刻他的心中像是有一万只蚂蚁在啃咬一般难受,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恨不得冲上前去,将姜素媛的脑袋摇上一摇,我送你一箱头油行不行,能让你的头发不要飘来飘去了么?
  我看得真的很难受,很想扯掉啊!
  而且不知晓是不是他眼花了,他总觉得每一缕风吹过,姜素媛的头发就好似被吹得跳起来来了一般,然后少了一撮,露出了白花花的头皮。可因为头发挽成了发髻,缠绕在一起,吹不走,又落了下来,继续覆盖在头上。
  这绝对是因为今日大王突然死了,害得他没有用朝食,眼花了。
  五六月,南风起。
  暖暖的风吹到姜素媛的脸上,竟然让她觉得烦热起来。
  最让人厌恶的夏日就要到了啊!汗渍渍的让人难受不已。
  她看了身边的婢女一眼,婢女心领神会,拿起了一旁的宫扇,给她轻轻的摇了起来,不然的话,若是流汗花了妆,那可就不美了。
  婢女用力的扇了扇,只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咕噜噜的滚落在地,滚到窗幔后面去了,顿时吓得将扇子一扔,惊声尖叫起来,“啊!太后的头掉了!我把太后的头扇掉了!”
  下头的臣公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有那胆小之人,发出了阵阵惊呼声!
  不少姜素媛曾经的裙下之臣,都后退了三步,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姜素媛只觉得头顶一轻,但她是太后,岂能像宫人一般大惊小怪,怒道:“你得了失心疯么?我好好的在这里坐着,什么头掉了?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你莫非是想要诅咒我,来人啊……”
  她身边的嬷嬷颤颤巍巍的走上前来,结结巴巴的说道:“太……太后……你摸……摸摸自己的头!”
  姜太后一愣,她之前是觉得有些头皮发凉,于是伸手一摸,那光溜溜的触感,像是摸着剥了壳的鸡蛋,简直比她的脸还要光滑。
  姜太后有了不祥的预感,顿时尖叫起来!
  “啊!我的头发!头发!”
  她是美人,美人怎么可以没有头发呢?
  姜太后看着群臣的眼神,顿时昏厥了过去。
  ……
  刚刚睡醒还打着呵欠的贺知春,完全没有想到,高句丽已经发生了这么奇葩的一幕。
  他们一行人紧赶慢赶的,终于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边关,因为到的时候是半夜,连行礼都没有拆开来,就都直接沐浴更衣歇息了。
  贺知春仰头看了看天,清晨的微风有一点点凉,她深吸了一口气,正准备打拳,就看到了躺在屋顶上的苏渊。
  因为已经回了家,她难得的恢复了女装的样子。
  “阿韵,你怎么起得这么早,换了地方睡不着么?”
  屋顶上的人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了,那声阿韵是在叫他。
  他猛地直起身来,看着院子中站着的贺知春,整个人都愣住了,“你不是晋王?”
  贺知春一愣,笑道:“我是李天宝,你可以叫我阿俏。”
  苏渊的手一紧,揪掉了屋顶上的一撮草,一个纵身跳了下来,因为站得太近,贺知春几乎能够看得见他又细又长的眼睫毛。
  “叫我苏渊吧,阿韵什么的,总是觉得好似在叫别人。”
  苏渊说着,有些恼怒的看了贺知春一眼,“你还真是会骗人。”
  贺知春眨了眨眼睛,双手合十道:“你莫要恼我了,我日后可是你的嫂子呢!以前以为你是敌人,当然是秋风扫落叶,欺负起来不手软,现在都是一家人了,自然不会骗你了。”
  贺知春说着,围着苏渊转了一圈。
  她在女子当中已经算得上是比较高的了,但是苏渊比她还要高一些,贺知春这样一想有些诧异,但是一想到崔宇和崔九都生得十分的高,也就觉得不奇怪了。
  “那苏渊我帮你去换女装吧,你皮肤白皙,我觉得穿鹅黄色的肯定特别好看。正好云霞新给我做了一条齐胸襦裙,你试上一试,不多时大约崔将军,也就是你的父亲要过来了……”
  苏渊身子一僵,摇了摇头,“我打小儿惯作男儿打扮了,一时之间改不过来。你同崔九,哦也就是我哥哥定亲了么?”
  贺知春点了点头,拍了拍苏渊的肩膀,“嗯。哈哈,你放心,等你回长安了,青年才俊等着你挑,像我三哥,是状元郎,还有阿恬的哥哥,是金吾卫小将军,都尚未婚配,很适合苏渊你!”
  她说着觉得有些绕口,“要不你还是改过名字叫崔韵吧,迟早要改的。这里是大庆,你若是还叫苏渊,难免让人心生误会。而且我要给苏渊说亲,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啊!”
  肥水不流外人田啊,崔韵长得好,虽然有些高傲,但能被称为战神的人,定然是人中龙凤了。
  不过崔韵回了长安,要想寻个门当户对的亲事,也并非是那么容易的,得想个说法,最好把她曾经是高句丽战神的事情隐瞒下去,只说她流落在外,被人收养了,不然的话,又是一桩麻烦事儿。
  更可怕的是,她当了这么多年儿郎,也不知晓,还愿不愿意嫁人……愁!
  苏渊有些恍惚,点了点头,苦笑道:“都听阿俏的。”
  贺知春见他叫她阿俏,顿时欢喜起来,她就说嘛,她这么好的嫂子,怎么可能不讨小姑子欢心!


第367章 大战一触即发
  贺知春见崔韵已经不恼她的,立即打蛇上棍,拉起了崔韵的手,“阿韵你功夫怎么那么好呢?教我两招吧!”
  崔韵摊开手掌来,淡淡的说道:“若是你也同我一样,每日里除了吃饭喝水睡觉就是练枪法,学习怎么排兵布阵,你也一样的可以。”
  贺知春不知晓该如何接话才好,果然这个世界上哪里那么容易出现什么天才。
  正说话间,就见崔宇站在了小院子的门口,他并未穿甲衣,只是穿着寻常的土红色圆领长袍,他双目直勾勾的看着崔韵,嘴唇蠕动了片刻,却没有发出声音来。
  崔韵瞳孔猛的一缩,手有些发抖,随即又迷茫的看着他,有些不知所措。
  崔宇眼睛微微有些发红,他闭了闭眼睛,终于开口说道:“回来就好。”
  说完这四个字,他整个人都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松垮了下来。
  原本一直绷得直直的脊背,竟然有些佝偻起来。
  崔韵的事情,是压在他心中这么些年的一块大石头,只要一提到这个名字,就在提醒着他,作为一个父亲,他是多么的冷酷无情。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
  君子大义,是刻在他骨血里的东西,怎么剔除,都剔除不掉的。
  好在上天怜悯他,把阿韵好好的送回来了。
  崔韵张了张嘴,实在是叫不出父亲两个字,索性作罢了。
  一时之间,好好的失散多年父女终于团聚的感人场面,竟然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贺知春站在其中无语,你看,这就是两个人都不擅长言语,都很高傲的结果啊,谁都拉不下脸来说什么动人的话,这样不行啊!
  她正准备打破僵局,就见到薛贵走了进来,他先是看了崔韵一眼,然后才走到了贺知春身边,低声说道:“贵主,有要事相商。”
  贺知春皱了皱眉,对着崔宇行了礼,告辞领着薛贵去了书房,“发生何事了?”
  薛贵顿时大喜过望的说道:“贵主,圣人忧心于你,英国公骑兵已经快到幽州。高句丽被咱们弄得一团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英国公急行军飞奔而来。贵主,臣自请出战!”
  贺知春心中也激昂起来,“圣人待我不薄。”
  这辈子与上辈子已经大不相同了,上辈子的时候,她虽然是闺阁女子,但是也十分的清楚,圣人备战,一直到明年三月里,英国公才领兵到了幽州,进攻高句丽,一直打到了安市城,久攻不下,进入九月里,天气太冷,粮草不济,无奈班师回朝。
  这场大战提前了半年有多。
  一来,是因为贺知礼给圣人分红,军饷充足;二来,是因为她岳州这辈子造船的能力大大提升,而且因为种了番邦稻谷,好一些长江中下游的州,都成为了天然粮仓;
  三来,钱小胖的海运船运粮草速度飞快;四来,她扰乱高句丽,最佳开战时机已经到来!
  贺知春说着,稳了稳心神,拍了拍薛贵的肩膀,“吾之大将薛贵,将兴于辽东!”
  薛贵激动的对着贺知春行了大礼,同时又想着元魁那个臭小子,简直是走了狗屎运啊,原本他不过是荆州一个小小的府军,竟然硬是抱上了贺知春的大腿。
  薛贵自问是个聪明人,贺知春在军中并无自己的势力,他们若是能够一战成名,日后便是贺知春的嫡系了。
  你见过皇帝只有一个能够依仗的将军么?不可能。
  贺知春有了英国公,还要有更多的手中大将。
  他的机会来了。
  贺知春想着,立即去屋子中换了戎装,银光闪闪的战甲穿在她的身上,英气勃勃,不输任何一个小将军。
  而杜怀恭还有李恬都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
  一行人一道儿去了崔宇的书房之中,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岑长倩绘制的舆图,阿奴提供的那份假的,也摊开来了,放置在一旁。
  贺知春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崔韵并没有进来,心中叹了一口气。
  她也并未去问她高句丽的布防之事,这种事儿,她想说,自然会说。
  不想说也没有关系,因为说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她能够相信崔韵,但是杜怀恭等人是不会信的,到时候反倒是互相猜忌起来,打仗嘛,要打了才知晓。
  岑长倩指了指桌子上的舆图,“高句丽地处辽东,多高山,易守难攻。自从苏渊同姜素媛掌权以来,偷偷的在加固辽水附近的旧长城,又在扶余,新城,安市等地加固了防守,一看就是为了同我大庆对抗。”
  “咱们若是要攻打高句丽,可以从通定渡过辽水,直接进攻新城,打下新城之后,再打安市,这是陆路;若是走水路,咱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探测过路线了,可以从东莱渡海,进军卑沙城。目前英国公走的陆路,张亮走的海路。”
  贺知春点了点头,“王都离海不远,若是咱们坐大海船登陆直捣王都呢?”
  崔宇摇了摇头,“咱们边军,不擅长海战,不少人怕是会晕船。而且直接攻打平壤的话,百济同倭国恐会驰援高句丽。”
  贺知春哀叹,你们这群旱鸭子!她应该从岳州调府军的,个个都是水中好手啊!
  “粮草准备得何如了?”
  崔宇一听,神色莫名的看了贺知春一眼,第一波将银钱运回来的人,早就天天跟说书的似的宣扬贺知春的丰功伟绩了,天知晓边军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的军饷的时候,是何等的震惊。
  有了这些银钱,还忧心什么粮草,而且昨日贺知春他们回来,还又带了一大堆金银回来。
  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能够捞钱的人,难怪人们都说,贺知春是貔貅投胎,能招财啊!
  “贵主放心。”
  贺知春点了点头,“玄奖留下来用咱们新运来的银钱,继续筹备粮草,等圣人大军到了,用得着。其余人都做好准备,咱们明日一早,就出发渡过辽水,出征新城!”
  崔宇皱了皱眉,“贵主,咱们不等英国公么?先去是不是太冒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