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春事-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大庆,鼓励行商,但到底是以农为本。如今的寒门学子,多半也是举全家之力,苦读数年,连那田地都没有摸过,照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像我阿爹这样,真正种过田的,那是少之又少。长此以往,怎么能当真指望他们通农桑之事呢?”
  崔九沉吟了一会儿,“这的确是个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是切莫心急。待到农闲之事,可以让人去采风,听各地老农说农经。不然的话,容易让人觉得有闭门造车之嫌,反而给阿爹招惹非议。”
  贺知春点了点头,“确是……”
  贺知春得话还没有说完,就感觉自己的小腹一暖,她红着脸往周围一看,只见木槿和云霞守在门口,压根儿没有往这里看。
  “快把你的手拿开……”贺知春羞愤的说道。
  崔九勾了勾嘴角,“不拿。某的手暖着呢,给你暖肚子。”
  “现在又不是冬日,热得要命了,还需要暖?”
  “那说好了,今年冬日某给你暖。”
  谁跟你说好了!臭不要脸的!
  两人正闹着,就又听到门房上来报,说是大理寺有人送了一封信过来。
  贺知春有些诧异,今晨她还去大理寺请诸君共饮,才见过了,怎么会有人送信呢?莫不是颜惟清?
  她接过打开一看,顿时脑子一嗡。
  崔九见她脸色不好,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贺知春把信递给了崔九,“是张仵作写的。说他发现了杨姜身上,有乌头蛇的印记,特意画了下来给我辨认,同之前那个案子里姚娘子身上的一模一样。”
  崔九将那信纸一搁,“那杨姜还没有死呢,怎么张仵作就能瞧见了?”
  圣人才判了他死刑,但是并没有立即处决,还关在大理寺的监牢中。
  张仵作又不是牢头,还有去窥私的癖好?
  贺知春有些无语,崔九也想得太多了吧,张仵作这人是有些奇怪的做法,能在堪比十八层地狱一般惊悚的各种死状图下,大口吃肉的人,怎么会是个善茬儿!有那么一个两个鲜为人知的嗜好,也是正常的啊!
  “杨姜还没有死!杨姜还没有死!这可是咱们第一次见到的,还活着的有乌头蛇印记的人。走,崔九,咱们去审他。”
  她不能审人,但是崔九可以啊!
  崔九也是说做就做之人,让贺知春换回了李十五的男装不说,还非要给他戴上兜帽。捂得严严实实的。
  “九哥,你有没有觉得,我大概会热出痱子来?”
  崔九给贺知春拢了拢衣襟,“你没有去过大理寺的地牢吧,那里阴冷潮湿得很。再说马车上有冰盆,不热。”
  这是来葵水,不是坐月子啊大哥……
  两人趁着尚未天黑,快速的去了大理寺,那守门的狱卒见是崔九,笑眯眯的问道:“崔御史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崔九扔给他一串铜子儿,“给兄弟们买酒喝。不就是那杨姜么,某来确认一下,看还有什么漏网之鱼没有。这厮在荆州,可把某得罪狠了。”
  狱卒嘿嘿一笑,接了银钱,“多谢了。您随意,兄弟们就在外间,有事情招呼一声。这种国之蛀虫,最可恶了。”
  反正一个要死之人,不管怎么被折磨,那也是无人管的事。
  崔九领着贺知春往地牢里走。
  刚一进去,贺知春便忍不住屏住了呼吸,这里当真是阴冷得很,带着一股子霉味和骚味。
  崔九嫌恶的捂了捂嘴,拿出一个香囊递给了贺知春,“阿俏闻着这个。仔细着脚下,小心有硕鼠跑过。”
  大理寺最近应当没有什么案子,地牢里关着的大部分都是他们从荆州带回来的那帮人,而杨姜则被单独的关在最里头的一间。
  两人一露面,里头的人便发狂的吼叫起来。
  崔九懒的理会,直接带着贺知春去了最里头的一间。
  杨姜那厮披头散发的,穿着白色的囚衣,正躺在一张棉被之上,翘着二郎腿儿,不知晓在想着什么。
  看到崔九同贺知春,斜了斜眼:“某该说的都说了,你们还来做什么?给某送断头饭么?”
  他说完,又看了贺知春一眼,补充道:“你们姓李的,可真是阴险又狡诈。你这么缺德,小心命不长。”
  贺知春淡淡的回道:“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反正命比你长。你背后站着谁?就是乌头蛇。”
  杨姜抖着的二郎腿一僵,坐了起来,“原来你们想知道这个。有一个条件,某的孙子杨昊,可否不让他流放,他年纪太小,走不到黔州,就死了。”
  崔九用手指敲了敲栅栏,“长安到黔州,路的确是很远。是以要看你说得多,还是说得少了。说得少,那某只能保证他活着出长安城,说的某满意了,某保他活着到黔州。”
  杨姜想要反驳,却被崔九打断了,“现在你没有本钱同某谈条件。身上有乌头蛇的人,并非只有你一个,在这朝堂之中,一抓一大把。”
  崔九试探着说道,细细的观察着杨姜的神色。
  见他叹了一口气,却并没有反驳,也没有任何诧异,心中暗道不好,猜中了,朝堂之中真的有许多这样的人。
  “说吧。”
  “你的话可靠吗?你们两个在荆州可是把某骗得很惨啊,小人之言不可信。”
  崔九无所谓的笑了笑,“你不想说就算了。那你的小儿子会怎么样,某可管不着了。”
  杨姜一愣,“都说崔御史厉害得很,果然是,你竟然连杨昊是我儿子,不是我孙子都知晓。”
  “这乌头蛇的势力,名字就叫乌。乌就是黑色的虚影,我们胸口那纹身,也不是蛇,而是蛇影。某受过那位郎君的恩惠,是以不能说出他的名字。”


第275章 乌蛇势力是啥
  杨姜说着,颇有些怀念的敲了敲自己的右腿。
  “郎君的代号是乌蛇。如今的大庆号称是太平盛世,但真的就有那么好么?圣人大约是已经忘记了,他屁股下的位置,先是从我杨氏手中夺的,然后再从自己的亲兄长那儿夺的。你虽然是一个小娘子,但真是同你爹一样会演!诡计多端!”
  “乌,就是太阳下的暗影。这个势力一开始,人很少,大多数都是被乌蛇救过的人,大家心中都有怨愤,但又希望凭借一己之力,让大庆更加清明。说是势力,乌蛇却从来都没有要求过什么过分的事情。”
  “可是最近两年,乌里的人越来越多,某不知晓乌蛇要干什么。”杨姜说着,顿了顿。
  过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某不知晓乌蛇要干什么,但是以前有听过同他亲近的人提起过,乌蛇有血海深仇在身,好似同他女儿有关,具体的某也不清楚。”
  他说着,还一边观察着崔九的表情,好似看他是否满意。
  崔九点了点头,“乌里头的人,如何相互联系?”
  杨姜揉了揉眉心,站起身来,好似有些焦虑的踱起步子来,“若是乌蛇有事需要帮忙,会送信上门,相关的人,自然就认识了。如今的乌某不敢保证,但是以前的乌,当真没有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
  杨姜说着,自嘲的笑了笑,“某贪财但并没有什么野心,与乌并非是一路人,最近几年也几乎毫无联系了。是以,某知晓的,也就这么多事。”
  见崔九不说话,杨姜期待的看着他,“你可以兑现承诺么?保杨昊平安到黔州?”
  “好。把你胸口的黑蛇,给某一观。”
  杨姜毫不犹豫的拉开衣襟,果然露出了一条黑色的蛇状纹身。
  贺知春瞥了一下崔九,崔九点了点头,两人便离开了大理寺地牢。
  等他二人一走,王闻林便从另外一侧走了出来,鄙视的看着杨姜,“你的脑子都被狗吃掉了么……”
  杨姜却是冷着脸,将衣襟紧了紧,“你就不担心,某告诉他们,是你让某这样说的。什么乌七八糟的……也就是你,相信那个乌蛇没有什么要求。没有要求,为何要这么大的势力,明明所图甚大。”
  “最好他图的是李氏江山,那我杨家也能出了一口恶气。”
  王闻林阴沉着脸,“管好你的嘴。不然某不光让杨昊死。从此之后死磕你杨家,你们干不干净,自己个清楚。被大理寺和御史台同时盯上了,灭族之日不远。”
  杨姜看王闻林周身杀气颇重,知晓他并非是说着玩儿的。
  “某知晓了。你答应某的事,不要忘记了。”
  王闻林甩了甩衣袖,“你当全天下,都是你那样的小人么?好好的上路吧。”
  王闻林说着,从地牢里走了出来。
  他没有看到的是,在大理寺门外的一棵大树之上,崔九和贺知春正站在那里,紧盯着地牢的出口。
  落霞的余晖,照在王闻林的脸上,让他那粗壮的轮廓,也显得柔和了不少。
  他乌黑有些坚硬的头发,脸上的络腮胡子,被红光映衬成了暖暖的金色。
  王闻林伸出手来,遮了遮眼睛,然后毫不犹豫的朝着自己所在的那间屋子里走去。
  张仵作正蹲在地上,毫无形象的不知道的看着什么,见到王闻林来了,跟着他一道儿进屋去了。
  ……
  贺知春同崔九上了马车,元魁和薛贵一左一右的坐在马车前头,保护着贺知春。
  “之前颜惟清同我说,我是女儿身的事,是王少卿说出去的,我还不信。他明明是一个大义凛然的好人才是,他来大理寺这么些年,破案无数,为许多人洗刷了冤屈。”
  崔九见贺知春有些失望,拍了拍她的手,“这个世上,那里有什么纯粹的好人或者坏人。就算王闻林才是乌里的一员,那也不代表他就是坏人。他这不就接着杨姜的口,把他能说的事情,都告诉我们了么?”
  “就拿你阿爹来说,在你眼中,他肯定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好人;可是在知秋眼中,说不定他是一个恶人呢。若人人都说好,那这人不是伪君子,便是圣人。”
  贺知春心中也明白,但王闻林教导过她,她当真不希望,王闻林是乌里头的人。
  这个势力实在太大了,已经将手伸向了圣人,还有他们兄妹,是不能留的。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杨姜是在说假话的呢?”贺知春问道。
  “从张仵作给你送信,某就觉得有些奇怪了,这是一种直觉。你今日刚刚才搬去公主府,信就送到这里来了。杨姜的话里头,有四个破绽。”
  “首先,他乌以前是都是对大庆有怨恨又有期待的青年,但他是什么人?他是前朝遗少,他贪了多少你也瞧见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他并不符合乌的条件,这个势力若真如他说的,大约是看不上他的。”
  “其次,他说某不知晓乌蛇要干什么的时候,停顿了一下,然后又重复说了一遍。通常而言,若是说自己个的事情,并不会如此,他分明是在背书,然后忘词了。那时候某就确信,真正说这些话的人,并非是他。”
  “再次,他说最近几年已经远离势力,又说乌里头的人,都是凭着乌蛇的信联系。这句话漏洞太大,若真如此,他又怎么会知晓乌最近加了许多人进来,乌蛇还做了不好的事?”
  “当然,最大的破绽就是,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巧合?从你遇到乌头蛇开始,每一件事都能同这个扯上关系,不是太不正常了么?之前在长安城就罢了,可咱们是千里迢迢的去了荆州啊?乌蛇势力再大,不至于连这个也能够安排吧?”
  贺知春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崔九,不亏是她未来的夫君,就是厉害!
  她想着,接着说道:“若这个人是王闻林,就解释得通了。”
  “王闻林可能没有撒谎,他远离了乌。但是他在大理寺,知道乌蛇谋杀圣人,还有红衣小娘子杀人案……所以他知晓乌蛇已经变了。而知道这两个案子都同乌蛇有关的人,并不算太多,杨姜是肯定不可能知道的。”
  “他这样大费周章的告诉我们,无非是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误导我们,二是乌蛇对他有恩,但已经与他背道而驰,他不愿意对圣人不忠,也不想对乌蛇不义,所以用这种方式来提点我们。”


第276章 别出心裁
  “我倾向于后者。假定王闻林没有说谎。那么当年被乌蛇咬死的柳云佩,应该并非是柳家的女儿。是她的母亲与乌蛇所生。乌蛇一开始应该是想要报仇,所以他放蛇来咬我,让我同太子翻脸。”
  “太子倒了之后,他又想要杀死圣人,使连环计让魏王失去圣人的信任,同时做下了李思文案,让魏王失去左膀右臂。他这样做,是削弱魏王,让晋王有一争之力。”
  “我甚至怀疑,那个红衣女子连环杀人案,乃是他故意暴露出来的,不然的话,最后姚娘子杀小黄莺,为什么要先给她送信,这简直是送线索给大理寺。为的就是增加我的势力,让我也加入到争斗中来。不可否认,因为这个案子,我在大理寺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这是想让我们几兄妹如同养蛇王蛊一般自相残杀,然后留下最后一人,被他消灭或者是当做傀儡驯服么?”
  贺知春想着,不由得脊背发凉,这个人的报复当真是别出心裁……
  崔九一把将贺知春搂进了自己的怀中,摸了摸她的脑袋,“阿俏别怕,有某在呢。”
  贺知春见他那猪手又不老实的放到了她的腰间,简直无语。
  你的脑袋里装的都是颜料么?
  说这么严肃的事情,居然还想着吃豆腐!
  崔九耳根子红红,手却半点不肯撒开,淡然的说道:“阿俏说得很对。这个人能救下王闻林,还能够让莱国公相信他,对朝堂局势了如指掌,肯定是身居高位之人。”
  “咱们可以一一排查,看有哪些能耐人在柳云佩出生之前的那段时间,去了河东。”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王闻林说乌最近两年增加了许多人,乌蛇行事开始频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在他的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刺激到了他。阿俏你来说说看,大胆的想。”
  贺知春推了推崔九,纹丝不动,索性也不挣扎了。
  “乌蛇病了,老了,时日无多了,所以加快报仇的脚步?”
  “有另外一股势力直接并入了进来,乌蛇说话并不如以前那么管用了,所以乌的行为开始异于从前。”
  “三年前,知秋回了长安城,大家都以为是天宝回来了,这事儿刺激到了他。比如说他的女儿一咬就死,我李天宝怎么杀都杀不死,他生气了?”
  ……
  崔九听得又好笑,又心酸,“有某在,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到阿俏眼前晃悠了。阿俏阿俏,要不某今年就娶你过门吧。”
  贺知春还没有答话,崔九又自己摇了摇头。
  “不行不行,某暂时不能娶你。不然的话,你就直接是崔家妇,不是李家女,基本无一争的可能性了。”
  正在这个时候,马车已经到了公主府门口,崔九先行跳下了马车,然后再将贺知春扶了下来。
  他们对于乌的了解越来越多,虽然还是找不出背后那个人是谁,但起码有了一些线索了。”
  正在这时候,暮钟声响起,崔九无奈只能告辞了,他自己是御史,总不能带头犯夜,让李思文难做吧。
  “阿俏,那某先回去了,明日再来看你,你早些歇着。”
  贺知春点点头,突然又想到了在荆州时打听到的,柳云佩的奶嬷嬷,随着一个叫做柳金花的小娘子,嫁到长安城来了。
  “咱们分头打探下,那个叫柳金花的小娘子,到底嫁去哪家了。”
  崔九应了一声,这时候公主府的门房已经将崔九的马牵了出来。
  崔九脚一蹬,帅气的翻身上了马,策马而去。
  等进了门,薛贵才犹犹豫豫的挠了挠后脑勺,问道:“贵主可是要打听名叫柳金花的妇人?”
  贺知春惊讶的回过头去,“你认识她?”
  “内子就叫柳金花,出身河东柳氏旁支,但是不知晓,是不是贵主要找的那一位。”
  擦!什么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就是!
  “你明儿个带你娘子过来,还有她身边的那个嬷嬷,我有事相询。”
  薛贵搓了搓手背,“贵主,某听说英国公日后要带你去攒军功,是真的么?到时候你带某一块儿去吧!”
  贺知春笑了,这薛贵当真是个机灵人,“我若是能去,就带你去。你若是个有将才的人,我这个小小的公主府,也不会困住你。”
  薛贵大喜过望。
  天知晓他们从军中调出来,突然之间成为了贺知春得护卫,那是几多欢喜几多愁。
  一些只想当闲人会觉得,当公主的护卫好啊,不用打仗就在长安混吃混喝的,再美好不过了;而且天宝公主很得宠,他们也经常在圣人眼前晃悠,说不定哪一天就有了大造化。
  但是薛贵不同,他可是发誓要当将军,保家卫国才去投军的。
  怎么可以一辈子当个驾马车,举着华丽的剑,来给公主充门面的人呢?
  现在贺知春大大方方的说了,若是他有本事,日后可以走,他反倒又不好意思起来,觉得自己不够仗义。
  他这样想着,红了脸,结结巴巴的喊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