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书燕听到后,脸色便不好看了,她立即叫石泉停车,下去打探一下那风月馆的来头,看看那风月馆里来的是什么人物,竟是如此神秘。
这庾县一个小小县城, 她一个京城出名的名伎却来了庾县,也太离谱了。
于书燕坐在那儿,脸色很差,她听到京城名伎便想到不少前尘往事。
周寅却是看向她,自永安寺回来后,周寅一身白衣,似乎看破红尘,像当初于书燕初从永安寺回来时一样,她才知道当初秦楚看到她那模样时非要她换上颜色鲜艳的衣裳过来。
“庾县风月馆,我前几日去过。”
“二哥你去过?”
于书燕刚才还在想着二哥再这样下去要做那尘世外的人了,这会儿听到这话,她忍不住想笑,是她想多了,竟然还去过那样的地方。
周寅点头,“不仅去过,也看过那两幅对联,很有才气的女子,我也没能对出来。”
周寅一脸的轻松,但明显的他很赏识这样的女子。
于书燕却是一脸的郁闷,“二哥可是想见那位神秘的京城名伎?”
周寅挑眉,怎么瞧着她像是吃醋的样子,周寅扬起唇角,“一般正常男人都会想见,毕竟她与别的女子不同,不仅有才气,也很高傲,男人都喜欢征服女人。”
于书燕听后冷哼一声,“果然全都是一个样。”
周寅却是带着诱惑的问道:“要不,我带你去见识一下。”
于书燕心动,她也好奇啊,而且京城来的。
“我扮成男装?”
于书燕试探的问。
周寅点头,他这是真的要带她去呢?
待石泉回来,已经打听到了,在城中刚开张没几月的一间风月馆,便有这么一位京城来的女子,才智双全,如今风月馆成了庾县的会诗楼,那些才子都爱去,虽说上联出了快半个月了也没有对出来,令这庾县的才子们都很郁闷,都在奔走相告,甚至连着福城的才子都来了。
于书燕听后更是心动,于是看向周寅,周寅却是心照不宣的点头。
于书燕不打算去祥瑞客栈看账本了,却是叫石泉将马车赶回去,回到于家院内,于书燕再从内室出来,已经是一身男装的少年郎,身姿不高,却是稚嫩无比,一袭紫衣袍服,模样可爱又俊郎,石泉见了,忍不住惊呼,“燕子,你穿成这样打算去哪儿?”
于书燕打开折扇,说道:“走,去一趟风月馆。”
石泉惊呼,“那儿可是男子出入之地。”
“那又如何,我跟二哥去,二哥同意了的。”
于书燕怕石泉再制止,便将周寅拉出来,周寅一袭白衣早已经站在廊下等着了,听到两人的话,唇角上扬,便直接朝院外走去。
石泉不得不跟着一同出来,三人再次上了马车,却是往城中的风月馆去了。
新开张没几月的风月馆没成想是整个庾县最热闹的地方,于书燕的马车才到风月馆外,便见馆前已经围满了人,原来这副对联已经贴出来了。
半个月了,整个庾县的才子被一位女子给难住了,整个庾县的男人都觉得没有面子,这些贫寒出身的才子也会过来打探,就想知道谁能对出来。
人群中有人说道:“怎么不叫县学里的教谕大人上前一对,秦公子之人和可是众所周知的,想必只要秦公子出手,必能挽回颜面。”
于书燕刚要下马车的动作一停,尖着耳朵继续听,就见又有人说道:“听说秦公子也来风月馆喝过两次酒了,并没有对出来。”
“啊?不会吧,秦公子可是咱们整个巴东郡的希望,便是秦公子也对不出来?那可如何是好?”
于书燕下了马车,周寅却在前头领路,于书燕看到周寅熟悉的入了门,便直接往楼上去,她就知道,他也必定是来过几回了,这么熟悉,绝不是一两次的模样。


第472章 果然费钱
周寅上了二楼,却并不是去包房,而是来到会诗馆的二楼大厅,这儿由屏风隔开,已经有几桌才子坐在一起吃喝,聊着那对联的事。
于书燕跟着周寅在一张屏风后落座,这儿雅座小些,三人倒是足够。
风月馆的伙计问三位要喝什么酒,于书燕正要说是果酒,周寅便先开口,“来一壶雨前龙井。”
于书燕松了口气,不过又有些好奇起来,这风月馆果然不同,以前的庾县可吃不到雨前龙井,茶也绝没有好茶。
周寅接着说道:“将你们这儿所有招牌菜还有点心都送上来。”
那伙计的发觉是一位有钱的富人,立即含笑应下,手脚麻利的去了。
于书燕起身来到窗户边,看到窗户外能看到二楼的花园,此时花园里传来琴音,于书燕听到这空灵的琴音,也不免听呆了。
她站在窗户边听了好半晌,直到琴音停了,她才回过神来,却发现先来的两桌客人也站在窗边听琴音。
其中一人说道:“这位神秘的美人每日弹琴三次,若没有遇上便是听不到了,瞧着那假山流水后似有竹院,莫不是美人儿住在那竹院里,如此诗情画意之地,又有这么优美的琴音相伴,当真是难觅佳人一聚,便是短寿几年也愿意了。”
另一位才子却是笑道:“想不到兄台如此着急呢,不用急,佳人尚有约,只须对上那下联即可。”
两人却是相视一笑,想来对不上了。
于书燕回身看向周寅,在他身边坐下,忽然露出一脸的讨好,很是狗腿的说道:“二哥,你可有法子将对联对上?”
周寅却是掀眸看她,看到她一脸期待的样子,他颇有些无奈,说道:“你同为女子,为何一定要见这位美人?”
“我也好奇啦,从京城来的,想要见见长什么模样。”
于书燕一脸好奇的模样,周寅却是端直的坐在那儿,手指在桌上敲了一下,于书燕立即反应过来,很狗腿的为周寅倒了茶水。
“所以二哥是知道下联的了?”
周寅拿起茶杯喝茶,然后说他不会。
于书燕呆了呆,她不信,二哥可是鬼才,惊才绝绝的七皇子,凭着自学成才的医书,便能有了这易容术。
于书燕拿起糕点气呼呼的吃了起来,周寅看她不说话,便逗她说话,“这糕点可好吃?”
“哼。”
于书燕别过头去,耳朵却尖着听,周寅却是低低一笑,将那盘红烧肉端到于书燕的面前,说道:“京城里的口味,妹妹且尝尝。”
合着连菜也是京城风味?于书燕立即上前夹来吃,吃了一口,双眸一亮,还当真是京城里的口味,不过她越发的好奇起来,这位名伎到底是谁呢?不会正是她想到的那一人吧?
周寅便在这时开口,“其实我有下联,上联说的其是是一个故事,是说京城一对乞丐父子的故事。”
“乞丐父子?”
于书燕再想起那上联,她恍然大悟,她想起来了,那一对乞丐父子的故事在京城可是家喻户晓的,当年官家还在潜邸之时,曾遭人暗杀,被两位乞丐所救。
而那位乞丐父亲为了救官家也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他拦住了刺客,将刺客骗走了,走了后不曾回来,待官家平安后,再派人去寻,死在了阴沟里,被大卸八块,想来这些刺客被看着老实的乞丐给骗了生了大气。
也因为这样而救了官家一命,事后乞丐的儿子一生衣食无忧,然而此事却在京城流传下来,成为佳话。
她先前还觉得奇怪那上联中为何要写上姓氏,读起来通畅,但是却很奇怪,明明看懂了内容,却有些不知出处,被周寅一提醒,她就想起来了。
周寅却是说道:“妹妹,你有所不知,此人来历有疑,我若是对出来,恐对我不利,毕竟庾县里去过京城的没有几个,我……我当年也是经过京城时听到的。”
于书燕明显的看到周寅想在她面前掩瞒身份的意思,她自是也不点破,只是周寅说的对,这些人来庾县莫不是在打探七皇子的下落不成?可是细细想想又有些不像。
于书燕看着周寅,她也不再坚持。
三人在风月馆里坐了一日,除了听了两次琴,便是看到了花园的一角,越发的显得神秘无比。
除了这些,风月馆里的女子才艺双全,个个都长得美貌,她们出来卖艺,倒也怪不得这些才子们愿意来这儿寻乐了。
傍晚回去,由于天色还早,于书燕便回了于家院,周寅回屋去了,于书燕却想看看石泉练字练得怎么样,两人来到书房,于书燕坐在石泉身边,看着他练字。
于书燕发现石泉眼下的字迹果然有神韵,只是也是越来越像秦楚的字了,她抚额,说道:“为何没有用二哥的字帖?”
不然他们两人的字都学的秦楚的,二哥的字帖多好,刚劲有力,还是鼎鼎有名的七皇子亲自教出来的,想想就是一件乐事。
石泉却是头也没有抬的说道:“被秦楚给烧了。”
“啊?你的意思是秦楚将二哥的字帖给烧了?”
于书燕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她。
石泉点头,“对啊,那日秦楚看到二哥的字帖,便吃醋了。”
于书燕哈哈大笑,这人还能吃二哥的醋,心地也太狭窄,怎么回事呢。
石泉却是没好气的看着她,说道:“这事儿秦楚还不准我说,好些年了,我倒是记得清楚。”
于书燕便也不再纠结这事儿,见石泉认真的练着,她便朝书架上看去,就看到书架上有话本,还夹在几本考科举的书本中间。
于书燕拿出那话本,正要翻看,石泉忽然起身一把夺过去,脸颊红透了,支吾着说道:“这个不适合燕子看,燕子还是去厨房别打扰我练字了。”
于书燕瞪了他一眼,“我不想做饭,反正我娘在做饭呢。”
石泉却是退开几步,生怕于书燕过来抢,于书燕无奈道:“不就是话本子,我看得多了,我现在有个百事知天天讲故事,我看的故事可多了。”


第473章 乔装成男子
石泉不以为意,于书燕上前一步就发现脚下踩着一物,她低头去捡,只见是一张字帖,上面写着一副对联,上联这么眼熟,不正是风月馆里见过的上联,说的正是那乞丐父子的么?
于书燕迫不急待的去看下联,看完后一脸的惊讶,对的好精功,不仅字意上对上了,便是故事情节上也对上了,讲的是一对母女报恩的事,这也是千古流传的一则佳话,拿这一对世人皆知的母女来比,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乞丐救的可是当今的圣上。
于书燕看得认真,石泉也走过来细看,两人看完,于书燕将对联记在心头,再想到二哥今个儿所说的话,她二话不说让石泉拿出火折子,将这字帖给烧了。
石泉一脸的奇怪,“为何要烧,二哥的字多好。”
于书燕却是一脸认真,“二哥的字帖最好别留,再说咱们家不已经有秦楚的字帖,你还要二哥的字帖做什么。”
于书燕说得轻松,但石泉却是看出点儿什么,这模样怎么与当年秦楚要烧字帖时的一个模样呢?
烧了字帖后,于书燕终于放下心来,她才叫石泉好好练字,自个儿却是转身出门,她已经听到了院门有响动,想来母亲回来了。
接下来数日,于书燕总是无意间听到风月馆的事迹,便是平素来她这儿买布料的夫人们都说起那风月馆而生气,家中老爷常去风月馆吃酒,那儿的花销可不少,里头却是什么都有的吃,吃食听说都是从京城传来的,便是小小的糕点都不是巴东郡买得到的。
这些夫人一边说着那风月馆的事,一边又说起那京城来的名伎,都有半个月了,没有一位才子能见到她的真面目,都说那女子美若天仙,身软无骨,轻如飞燕,能在鼓上起舞,不仅琴棋书画了得,便是舞姿也是出神入化,在京城便是高官也未必能为她的入幕之宾。
于书燕只是安静的听着,自从周寅说了那一番话后,她压下了好奇之心。
夜里回到秦家院,秦楚今个儿回的早,这会儿正好去正屋里陪婆母去了,于书燕便在梳妆台前坐下,她正要解开发髻,眼角余光却看到枕头下似乎压着一张字帖。
于书燕立即起身来到床边,这软枕处正是秦楚睡的地方,却压着一张字帖 ,里头写着一副对联,不正是她在风月馆里看到的么?秦楚对上了,不是说那报恩的母女,却是说是前朝的一位丞相曾受过一位庄户老农的恩惠,后将对方接回府上孝顺至百年的事。
此故事也有不少人知道,只是并不是一件多大的事,而且前朝的这位丞相大人是一个极为低调的人,多半也就史官会描上一笔,并没有大肆宣扬出来,不少人未必会知道。
但是无疑的这副下联对的也精功,与周寅的不相上下,然而于书燕见了,却有些心情复杂,秦楚他这是要见那位美人了吗?
于书燕不动声色的将字帖放回软枕下,再次坐到梳妆台前,却有些没了心思,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心思一动,她一定要去看看这位美人到底长什么样。
秦楚从正屋里回来,看到梳妆台前的媳妇,便上前帮她解发,又为她梳发,于书燕试探的问道:“秦楚,你们县学最近可有诗会?”
秦楚看向镜中的她,一张白净的小脸上,五官精致,这会儿眼神专注,竟是看得秦楚怦然心动,他便一把将媳妇儿抱起来,来到床榻上,便说道:“杜志渊不走,便会日日有诗会,诗会倒也无所谓,明个儿还有一个诗会呢,杜志渊呆在庾县不走,我也不好催。”
于书燕听后便将明个儿的诗会记下了,她这一夜窝在秦楚的怀中,什么也没有说。
第二日于书燕也没去祥瑞客栈看帐了,待秦楚前脚出门,于书燕后脚便回了于家院里,于家院内,于家父母正要出门,周寅也打算去祥瑞客栈,于书燕却是拉着石泉,说她跟石泉打算去码头一趟。
周寅不疑有他,便与于家父母一起出门去了。
于书燕来到书房,立即叫石泉准备好药材,她要易容了。
石泉一听到于书燕要易容就很是郁闷,燕子这又是要去哪儿?
没多会,于书燕和石泉都变了一个模样,成了两兄弟,而且还是很漂亮的两兄弟,从书房出来,两人互看一眼,石泉指着于书燕,无奈道:“燕子,为何要易成这美貌少年郎的样子?”
于书燕也指着他,“你也很俊郎,今个儿你给我记好了,不会说话就千万别开口,你便做我最沉默的大哥就好了,我们就说是从渊城来的,一年前新晋秀才,过来庾县探亲的。”
于书燕再次叮嘱,石泉连连点头。
两人出来时,穿的是上等的锦衣,腰间佩了美玉,手中一把玉扇,一看就是两个有钱的公子爷。
于书燕叫来一位小管事给两人赶马车。
马车直接来了风月馆里,她下了马车却也不直接进去,而是与石泉站在门口看对联,上联仍在,无人能对。
倒是让她打听到了,今个儿县学里的秦教谕来了,身边还来了一些生员,随行而来的还有那位游学而来的杜才子,想必今日这上联能对上了,毕竟秦教谕可是他们庾县的希望。
于书燕一听,立即不看了,便与石泉两人上了二楼,接着来到大厅里,朝四下里一看,今个儿似乎是一场诗会,有一处屏风后已经有人影走动。
于书燕和石泉立即朝那处屏风走去。
越过屏风,看到里头两桌才子,正在吃吃喝喝,聊着天儿。
于书燕很快看到了秦楚和杜志渊在上座,是所有才子们的主心骨,说起话来也都是向着两人的。
于书燕朝主座上的两人作揖。
秦楚与杜志渊便朝于书燕两人看来了,石泉一对上秦楚的眼神就很紧张,甚至还有些心虚,秦楚可厉害着了,一但知道他又陪着燕子来了这风月馆里,指不定又要责备他了。


第474章 谈论对联
得知两人是渊城慕名而来的两位生员,这桌前的人立即让出两个位置来,于书燕生怕秦楚发现她是易容的,还故意与石泉坐远了一些,中间隔着数人,秦楚想要朝她看来一眼还得越过几个人头。
不过显然的秦楚可没有心思看她,他们从渊城来的生员,又见两人那纨绔的模样,想必也没有什么墨水,或者他也不想与两人深交,眼前一个杜志渊便让他难缠了。
就在这时花园里起了琴音,于书燕听到后,面色微变,就在她缓神之际,那一群才子们都起了身,来到窗台前静听。
于书燕和石泉也立即起身,哪知不小心被挤到了秦楚和杜志渊的身边。
这时杜志渊开口,说道:“这是箜篌之音。”
才子们都看向他,毕竟庾县小地方乐器不多,但却是听过的,原来这名伎不仅神秘,还会弹箜篌,也不知是卧箜篌还是竖箜篌了。
他们都心荡神怡起来,真想穿过花园,来到那竹林一睹芳容,想必是一位美貌的女子吧。
于书燕听了后也不得不佩服,此女不仅有才,还有心计,竟然勾得这么多的才子们为她想了一场,天天来风月馆会诗,里头大多原因怕是都是冲着这位美人而来。
琴音停了,他们还意犹未尽,都站在窗台前没有及时离去,杜志渊却是朝身边有些矮小稚嫩的少年郎看来一眼,这位少年郎倒是长得漂亮又软和,要是女子也必定是位美貌的女子。
杜志渊莫名对于书燕易容后的模样竟生出好感,于是说道:“这位小兄弟不如坐我旁边吧,瞧着也实在可爱,想必刚从渊城过来游玩,今年乡试可有想法?”
于书燕立即点头,“乡试怕是要去的,只是我有些不学无术,就是好玩,许是中不了。”
杜志渊一听哈哈大笑,“你能如此坦荡的说出来,想必也是性情中人。”于是杜志渊要上前拉于书燕的手,想将她带到他的座位旁,于书燕却是不动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