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书燕没想到她若不送来银炭,这一对主仆两人的冬季原来是这么过来的,她反而生了侧隐之心。
跟着露珠进入主室,就见杨许宁坐于主座,此时却有些犯困,她身上披了厚实的斗篷,可是屋里却是有些冷,这捂出来的木炭不仅有烟呛人,还很快就没了火星,这屋子里仍旧很冷。
第314章 雪中送炭
于书燕将那些银炭叫苦力搬入院里的库房,石泉又带着人帮露珠将炭盆烧了起来,如今银炭数量多了些,便能将屋里四角都烧上,如此整个屋子便会暖和多了。
于书燕见这么吵闹杨氏还不曾醒来,却有些疑惑,她看到露珠忙碌去了,她便来到杨氏身边坐下,推了推她,杨氏睁开眼睛,可是于书燕明显的看到她眼眶红红的,精神也萎靡不振。
于是她下意识的伸手上前探了探杨氏的额头,只觉得滚烫,吓了一跳,“你病了?”
杨氏看到于书燕还呆了呆,她有些不敢置信,转眼过去一年了,她又带着银炭来了,她还以为在做梦。
这时露珠过来,听到于书燕这一句话,便回答道:“主子生了一场病,一直不好,也是这天气给冷的,先前吃了药好了不少,昨个儿夜里怕是受了凉,便又起了烧,寺里的药僧帮忙诊了脉,我正熬了药,呆会便端上来。”
“那赶紧去熬药,这儿不还有我么。”
于书燕顺势接了话。
露珠高兴的“诶”了一声,便退下熬药去了。
杨许宁上前握住于书燕的手,感觉到不可思议,“你当真来了。”
于书燕却是笑了笑,“好在我来了,我若再不来,你这个冬季该怎么过去?”
杨许宁反而笑了,“以往几年不认识你的时候,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我从小身子骨便不好,这冬季尤其难熬,也只有上等的银炭,我才能好过些,如今我认识了你,你帮了我不少的帮。”
于书燕握紧她带着凉意的手,无奈的问道:“杨姑娘,我一直有些奇怪,你在这青山院里静修,你的家人呢?你身体不好,你的家人便不曾过来问问?”
再说瞧着她也绝不是普通人家出身,便是主仆两人的谈吐气质,还有她们能买得起银炭的银子,便可看得出来,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姐。
然而杨许宁却是笑了笑,“此事不提也罢,家家皆有难处,我高兴着书燕能来,倒是为我解决了这一份忧愁。”
“我明年怕是能回本家了,明年冬季,书燕不必来送炭火,这一处也该空置。”
杨许宁说出这一番话时没有喜悦,反而越发的愁苦,倒是很奇怪,莫不是她还不想回到本家去?本家莫不是还有更多的难处?
于书燕也不好再多追问,只好安慰她,事事想宽些,一切都会过去的。
待堂前的炭火烧旺了,屋里便暖和多了,杨许宁的脸颊也慢慢地红润了一些,不再是那苍白无血色的模样。
于书燕陪着杨许宁吃过药,瞧着她想要睡了,于书燕便告辞,她告诉了杨氏,她跟着婆家一起前来永安寺烧香,定是要在寺里住上一晚的。
于书燕从院里出来,石泉便忍不住抱怨,“燕子,咱们这一趟生意原本是赚了不少的,可是燕子你也知道的,永安寺的客院租住向来贵,便是杨姑娘也是租住在这后头的小院,哪像咱们租在那顶好的地段,开门还能看到山脚,院前风光无限,这一趟下来所费银两,咱们这一桩生意算是没赚到了。”
“而且我刚才还听你三嫂说生哥儿夜里闹腾许是惹到了神灵,不受神灵庇护,打算在寺里捐个菩萨保佑,刚才我便看到你三嫂与僧人去说了。”
“这么算下来,咱们是真的没得赚了。”
石泉有些郁闷,他们是来做生意的,没想秦家人硬是都要跟着来,跟着来就算了,还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还未必领情,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于书燕却是笑看着石泉,“生意做不完,银子也赚不完,生哥儿夜里闹腾,捐个菩萨保佑也是常事,我们便当没有做下这一笔生意,反正也没有亏本不是。”
主要是她很喜欢生哥儿,不过就是费些银子,银子都是可以赚回来的,而且她现在有法子赚钱,这一点小钱也没有什么。
石泉一听,有些无奈,这是给别人养孩子,燕子急个什么劲儿。
石泉不说话了,于书燕却也沉默下来,她在想杨氏的话,她明年便要回本家了,以后她回了本家,想来与她便见不着面了吧,但愿她以后能顺顺遂遂,平平安安的过一生。
于书燕和石泉回到客院,院里众人已经打点好,这会儿僧人已经送上了热乎的饭食,然而一桌子人坐于堂前却并没有动筷子,待于书燕与石泉进来,俞氏才开口,“吃饭吧。”
桌前众人才拿起筷子吃饭,大嫂毛氏朝两人看来一眼,想不到婆母会等他们两人,婆母不是不喜欢四弟妹么?都要四弟妹和离了,怎么现在反而对四弟妹亲睐起来?
于书燕与石泉坐下一起吃饭。
周寅没有出来,于书燕也不想他总是出来露面引起人的注意,待吃完饭,于书燕才叫石泉去僧人那儿拿上一份饭食给周寅送屋里去,然而当石泉入了屋子的主室里,却是没有看到周寅的身影,他不知去向。
石泉将饭菜放在桌上便赶忙过来禀报给于书燕听,正好此时俞氏叫她去房里说话,于书燕便叮嘱石泉不必惊慌,想来过一会儿周寅便会自己回来的。
于书燕来到俞氏的屋子外便看到大嫂三嫂都在,史秋英抱着生哥儿,很是细心,这会儿三人入了俞氏的屋中,俞氏坐于主座,三位儿媳妇各自在交椅中落了座。
俞氏开口说道:“生哥儿给寺里的僧人看过了,我们打算给生哥儿捐个菩萨保佑,接下来五年,都得来寺里上香,我怕这五年内咱们秦家会有些变动,到时便请长工过来帮着祈福,以后能来自是好,不能来也有长工按时来上香,只是这么算下来,银子便要多些。”
“如今三房的孩子自然也是咱们整个秦家的孩子,你们几房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拿出银子来,你大嫂没能耐,在家里做事,她却是没有钱的,三房娘家是做生意的,老三媳妇可以拿出多少?”
第315章 刺客
史秋英自是要为了自家儿子的,于是说道:“能拿出一百两银子。”
俞氏看向于书燕,不好开口。
于书燕便顺势说道:“不知三嫂还差多少银子?”
史秋英有些不好意思,便说道:“还差一百两银子。”
“那我便添上吧,娘,我瞧着请长工过来也不是事儿,倒不如多给些银子让寺里的僧人帮着诵经祈福,万一两三年后不能来上香,菩萨也不会怪罪。”
于书燕建议道。
若让寺里的僧人帮着忙,那自是好的,毕竟请来的长工万一不上心,岂不是害了生哥儿,可是秦楚明年乡试,一但中了,后头便会入京会试,若是中了功名,他们一家人这几年便是要离开巴东郡的,所以这五年当中会不会变动都是两说,能将后头的事一并解决了便更好。
俞氏没有反驳,眼神在老四媳妇身上停留了数刻,而三嫂史秋英却是一脸疑惑的看向四弟妹,四弟妹是真心喜欢生哥儿么?这一路上她几番试探,四弟妹对生哥儿的好却并没有半点掩饰,史秋英心中不由得生出感激之心来。
“若是请大师帮忙,便是要多加一百两银子。”
史秋英话才落,于书燕便应下了,“我出吧,生哥儿很可爱,我也盼着他健健康康的长大。”
屋里几人都看向于书燕。
俞氏点了点头,“今日老三媳妇和老四媳妇出的银子,我都会记在帐上,来日我秦家公帐上有了银子,自是要还回来的。”
于书燕倒不想着他们怎么还,她知道这个婆母虽然很有架子,却也看重面子,她绝不会用儿媳妇的嫁妆,前一世三嫂最有钱了,俞氏从来没有让三嫂私自拿钱出来给秦家用过,当然三嫂私下里找三丫头帮忙干农活的事,事实上家里人根本不知道,都以为是三嫂自己做下的事。
俞氏要记着便记着吧,以后若是还,她便收下,不还她也不放在心上,前一世与生哥儿有一段缘分,这一世为生哥儿做点什么也是应该的。
既然银子已经解决了,史秋英便抱着孩子去找大师帮忙。
于书燕从婆母屋里出来,天色已经黑透了,石泉还站在她的门口等着。
“我二哥可回来了?”
石泉点头,“正在吃饭呢,也不知道去了哪儿,衣裳都脏了。”
于书燕一听想笑,她跟石泉一起入了屋。
饭菜都凉了,堂堂七皇子却是吃得津津有味,可不是传说中不食人间烟火又惊才绝绝的那一位。
于书燕在周寅对面坐下,笑看着他问道:“二哥这是去了哪儿?这院里还有女眷,可不能到处乱走,哪日惹上了桃花,别怪妹妹没有提醒你。”
周寅听到她狡黠的话,掀眸看向她,一脸的郁闷,“不过是去察看了一下地形,瞧着这周围还算安生,便放心了。”
原来如此。
“饭菜都凉了,这天气这般冷,二哥吃了夜里可别闹肚子。”
于书燕叫石泉打热火过来,呆会给二哥泡杯热茶。
周寅已经将饭菜吃完,无奈的看着她说道:“我尚且没有这般羸弱。”
他的确练过功夫,练功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很是辛苦,能吃得了这般苦,不过是些凉了的饭菜罢了,只是他身份尊贵,跟着她却还得吃着这些。
“这处院子被我包了下来,二哥想吃什么,尽管吩咐僧人便是。”
她可是出了不少银子,就想着来的都是老小,都得仔细着身体。
周寅只觉得她啰嗦,“夜了,你快回去休息,都行了一日的路。”
于书燕应了一声好,便回去休息了。
第二日秦家人不急着回去,毕竟要给生哥儿捐个菩萨保佑,还得大师诵经,得做法一日,反正院子已经租下,便多住一晚也没什么。
于书燕无事便去青山小院找杨氏去,也不知她的病情好些了么?
这一下她没有带石泉,却是直接去了小院,丫鬟露珠看到她后却是一脸的欣喜,“刚才主子还在叨唠着夫人,夫人来上香,想来也来去匆匆的,主子派我去寻寻,又怕突兀,耽搁了夫人的行程。”
于书燕摆手,“没关系的,我们明个儿才回去,今日我倒是可与杨姑娘游玩一日,也不知杨姑娘的病情可有好些?”
“已经退烧了,都是炭火给闹的,自从用了夫人的炭火,房里着实暖和,我家主子昨夜可谓是一觉到天亮,睡得好了,吃得也多了,这会儿药僧刚过来瞧过,主子没事。”
那就好,于书燕放了心。
入了堂前,只觉得屋子里很是暖和,杨许宁坐于主座之上,此时拿着一本书正在看着,见是于书燕进来,便放下书本,笑着起身,“正说着去寻你,你便来了,也好,夫人不如陪我去逛逛园子。”
露珠连忙上前制止,于书燕却是笑看着露珠,叫她去寻厚实的衣物,这长期在炭火屋里,也得出去透透气,病才好得快。
于是露珠为主子披子上厚实的斗篷,又往主子怀里递了一个暖炉,方随两人一同出门。
雪停了,大地一片洁白,树木上披上了白雪,却屹立在那儿尤如院前的护卫,立得笔直。
林间很安静,天气着实有些冷,于书燕披着斗篷,练过功夫的身子倒不觉得,旁边的主仆两人却似乎打了个寒颤。
于是于书燕劝着主仆两人回去再加件衣裳来,杨氏想在园里走走,她自是陪着的,于是便在树林里等着两人。
主仆两人匆匆往回走,露珠一路劝着主子,杨许宁却是笑了笑,看了看天际说道:“要出太阳了,今个儿的太阳必定温暖,我生病的这些日子便不曾踏出屋前,如今有书燕陪着,我有了伴,出来走走也是好的。”
这一年到头来,主仆两人住在这青山小院里,静默无声,唯有这青山绿水相伴,每日寺里的钟声,僧人的经声,便是她们唯一听到的声音,还证明着这儿有些生气。
而今来了人,又与主子交好的秦秀才家的娘子,心地善良,性子温和,又与主子投缘,露珠也便不反驳了。
然而主仆两人才往回走了一小段,林间传来脚步声,在这小院后头可不曾有这急促的脚步声的,闻声便感觉是男子,主仆两人吓了一跳,连忙往小道上走去,偏离了回去的路。
主仆两人逃到小道上便躲在一棵老树背后,朝前头看去,就见林间出现一位黑衣人,此人正四处张望,看了一眼后便朝主仆两人过来了,吓得两人赶紧捂住了嘴,不敢发声。
这位黑衣人脚步轻,速度快,转眼到了两人的身后,看着两人惊惶失助的眼神,他便冷笑一声,“倒是让我好找,来时有上十人,这些年却生生折损了,如今倒是我立功的时机。”
第316章 做场法事
那人抬起一掌,眸里戾气顿显,朝着主仆两人一掌拍了下去,主仆两人早已经吓得动弹不得,哪是这黑衣人的对手,此时只感觉到煞气将至,两鬓发髻被震开,迎面而来的掌风,她们是逃不脱了,怕是要死在了这儿,然而连临死前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要害了她?
她们主仆二人与世无争的躲在这永安寺,这么多年来安守本分,紧守着钱财好好过日子,遂不知会飞来横祸。
然而掌风忽然停住,只听到“啊”的一声,那黑衣人的手折了,整个人一个跳跃,避开了来人的长剑。
一袭白衣的周寅将杨氏主仆两人护于身后,他提着长剑,再次向黑衣人反击了过去,对方已经伤了一臂,此时余下左臂哪是周寅的对手,于是抵足一点便想逃走,没想周寅紧随其后,一剑刺穿对方胸膛,黑衣人倒下了。
周寅蹲身从黑衣人的怀中摸出玉佩,上面刻着梁字,莫非黑衣人是梁家的人?只是周寅也不知道是哪位梁家,毕竟天下姓梁的人家多如牛毛。
周寅拿着玉佩来到杨氏主仆两人身边,而杨氏主仆早已经吓得跌坐在树下,一时缓不过神来,两位弱女子,第一次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死在眼前,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周寅看着两人这模样很是可怜,便上前蹲下,清朗的声音安慰道:“不必惊慌,此人我昨夜便已经发现了,并没有同伙,且刚才此人对姑娘所说的话中,怕是同伙也已经折损,如今我杀了他,便不会再有人知道姑娘的行踪,且放心便是。”
周寅也没有兴趣问两人的出身,却是将玉佩交给杨许宁,“这东西恐怕便是要杀你之人的信物。”
杨许宁被周寅那温和的话安抚的平静下来,她看着眼前一身白衣却相貌普通的男子,虽说他长得不出众,相貌往人群里一放也很快会被忘记,但是杨许宁却是将他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多谢恩公出手相救,小女子无以为报。”
杨许宁起身,却是朝周寅跪了下去。
周寅没有多说,眼神却是停留在杨氏的头顶,她的发间有一支让他很熟悉的簪子,这支簪子在他小的时候便在母妃的妆奁中看到过,也是母妃极为喜爱的首饰。
但他记得没错,在他六岁那年,母妃将这支簪子赐给了一位妇人,这位妇人没有诰命,却是官眷,是镇国将军的夫人,镇国将军镇守边关,立了大功,后封为英国公,有诰命赐下,然而这位原配夫人却无福消受,早早损落,于是这诰命便落到了英国公的继室梁氏身上。
梁氏……
周寅忽然想起那黑衣人怀中的玉佩也是个梁字,所以是梁家所为,所以眼前之人正是英国公原配妻子唯一留下的血脉,怎么会离开京城,躲在这巴东郡的永安寺?
杨许宁被露珠扶了起来,然而起来后,主仆两人都看不到那个白衣身影了,人是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再去看林子里死的黑衣人,如今那儿也只留下一片血迹,尸体却已经不见。
杨许宁脸色还有些苍白,在露珠的相扶之下回了院里,便再也不想出门,于是露珠匆匆来到林子里将赏雪景的于书燕叫了回来。
主仆两自是没有说刚才发生的事,只道杨氏身子不适,便不去林间赏景了,于是于书燕陪着杨氏在屋里下棋。
一日时光很快便过去,于书燕从小院这边回来,一回到秦家的院里,就被毛氏看了个正着,正好史秋英抱着孩子从大师那儿归来,朝大嫂与四弟妹两人都看了一眼,便径直往俞氏屋里去。
于书燕却像没事人似的回了自个屋中,毛氏也后脚跟着史氏进入俞氏的房中。
房中俞氏正在问史氏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史氏便将生哥儿胸前佩带的符拿出来给俞氏看,这是安神符,要带上五年,不得取下,便能将生哥儿安生的养大,不必再操心。
俞氏点了点头,这一趟前来,原本没打算费这么多的银子的,然而他们秦家唯一的一个大孙子,俞氏自是宝贝的紧,尤其二房落了一个孩子后,她心里便有了疙瘩。
在老三媳妇提出捐个菩萨的时候,她便也动了心思,头胎孙要养好,后头的孙子孙女才好养,只是这些银两转眼变得这么多,俞氏很是犹豫,如今事情办成了,俞氏便盘算着回去后是不是该卖了些田地来还老四媳妇的银子,至于老三媳妇的嫁妆银子倒是可以慢慢还回,这也是老三媳妇的孩子,出点钱也是应该。
俞氏正盘算着,毛氏却忽然插了话,“娘,刚才四弟妹从后边院里回来,今天一日都不曾回来,也不知这后边院里住着什么人,四弟妹与他们又是做的什么生意?”
俞氏听后皱眉,看向老大媳妇,说道:“老四媳妇做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