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后守则-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嫤拉住她的手,另外一只手伸过去摸了摸女儿的脸,然后道:“自小你在你们姐妹中就是最乖的,母后也没什么要嘱咐你的。比起你的姐姐和妹妹来,你自小不爱说话,但心思却比你的姐姐和妹妹更通透沉静,所以母后相信你以后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珺公主眼睛有些红红的,靠在林嫤的怀里,抱着她,忍不住道:“母后,儿臣舍不得你和父皇。”
    林嫤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道:“有什么舍不得的,你又不是远嫁,你父皇已经将陈凌调回京城,你们就住在京城的公主府,想父皇和母后了,就随时进宫来给父皇和母后请安。”
    珺公主用力的点了点头。
    林嫤又道:“你和你姐姐不同,陈凌家中没有长辈,所以以后公主府的许多事情你可能要亲自打理,难免更劳累些。但没有长辈也有没有长辈的好处,你和陈凌相处便也可以更自在些,不用顾忌家中其他人。”
    像瑞公主一样,珺公主出嫁的时候,林嫤让慕兰也跟了珺公主去。嫁妆也如瑞公主一般,厚之又厚。
    大婚的第二日,珺公主和陈凌进宫来给皇帝和林嫤请安。
    皇帝看陈凌还是有些不满的,忍不住瞪着他,目光有些严厉道:“陈凌,朕把朕心爱的女儿嫁给你,希望你好好对她,万不可负了她。”
    陈凌跪在地上,郑重的道:“是,儿臣万不会负了公主。”说完转头看了一眼珺公主,目光柔和。
    等到珺公主出了阁,也即表示桓小皇子也快要回西北去了。
    桓小皇子留京一年,西北时有骚动,不能无人主事。皇帝便是再舍不得儿子,却也不得不让儿子回到西北去。
    皇帝亲自让钦天监算了日子,定在了三月二十五启程。在那之前,皇帝对西北的人事进行了打动。
    林家兄弟的致仕折子,皇帝准了林承刚的,却没有准了林承正的。林承正继承父职,任了陕西都指挥使。
    新归于大梁的哈密、吐鲁番、伊利、白帐汗国和一部分布哈拉汗国的疆域合称为“安西”,设安西都指挥使司,桓小皇子任安西都指挥使。
    王砚任安西布政使,胡淑妃之弟胡惟任安西提刑按察使,与桓小皇子一同前往赴任。
    陈凌被从西北调回了京城,任京卫指挥同知。
    桓小皇子离京之前,皇帝极珍惜这段时光,将桓小皇子日日叫道跟前,不是骑马射箭便是谈论西北的局势。
    最舍不得桓小皇子的是昭小皇子,日日像个尾巴一样的跟在桓小皇子身后,或者跑到皇帝或林嫤面前缠着他们让他也跟着桓小皇子去西北。
    皇帝却是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跟他道:“你还太小了,等你的武艺再长进一点,父皇再让你去。”
    昭小皇子不满道:“哥哥是十二岁就去西北了,可我也已经十岁了,我和哥哥一起上战场杀敌。”
    皇帝道:“那你也说了,你哥哥是十二岁去的,但你才十岁。”
    昭小皇子想了一下,然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道:“那这样,等我十二岁的时候,父皇就让我去西北找哥哥。”
    皇帝敷衍他道:“到时候再说吧。”
    昭小皇子却认真了,道:“父皇可说好了,天子一言驷马难追,父皇可不能反悔或耍赖。”说完还严肃的拿起皇帝手,用他的手指跟自己手指勾了勾,道:“拉钩了父皇就不需变卦了。”
    桓小皇子这时候却走过来,忍不住道:“你到西北去干什么,尽给我添乱,到时候我还要分出精力来照顾你。你就好好呆在京城,呆在父皇和母后身边尽孝,等哥哥下次回来的时候,带好礼物给你。”
    昭小皇子道:“我不用哥哥照顾,我能照顾自己,而且我还能帮哥哥。”
    桓小皇子道:“那你说,你的骑射武艺练得多好了,我们来比一比,要是你能胜过我,我就让你跟我去西北。”
    昭小皇子知道自己是比不过的桓小皇子的,忍不住道:“哥哥你作弊,你比我大五岁,肯定要比我好一点。”说着笑了笑,又道:“除非你让我一点。”
    桓小皇子道:“让你一点就让你一点。”说完让宫人拿了自己和昭小皇子的弓来,在校场上摆上靶子,然后对昭小皇子道:“你站五十步,我站八十步,看谁能射中靶心就算谁赢。”
    昭小皇子顿时信心满满,爽快的道:“好!”
    昭小皇子先射,他的弓学得还是很不错的,才刚十岁,却已经能在五十步远射中靶心了。等他射完之后,看着准确狠稳钉在靶心上的箭,对自己的表现很是满意,然后走出来对桓小皇子道:“哥哥,该你了。”
    桓小皇子拿起弓,站在八十步远的地方,瞄准、射出。
    箭飞射而出,带出旁边的一阵疾风,快得差点让人转不过眼神来,然后箭头正中靶心,将昭小皇子射中的箭打下来,再直透靶子,穿过两重靶心最后稳稳钉在了后面第三个靶心上。
    昭小皇子惊呆了,忍不住问道:“哥哥,你的箭法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连皇帝都有些意外,忍不住点头,赞道:“不错,箭法长进不少。”
    桓小皇子脸上有些得意,收回弓箭,抬着下巴道:“那当然,我虽然回了京城,但还是日日不怠勤于练习。再说了,你儿子我天赋这么高,天生就是这块料……”
    林嫤一边剥着橘子放到旭小皇子嘴巴里给他吃,一边瞧了他一眼,看他那骄傲的样子,忍不住打击他道:“你外祖父当年能够三箭齐发,箭箭正中靶心,且能力透三重靶心最后箭才落地,这一点你舅舅也能做到。你要是能做到你外祖父和舅舅那样,母后才算你厉害!”
    桓小皇子顿时蔫了下来,他不过就是想要小小的得意一下,母后没有这样打击人的。
    坐在凳子上的旭小皇子一边鼓着嘴巴吃着橘子,这时候倒是一边鼓起掌来,看着桓小皇子笑哈哈的,一边含糊不清的喊道:“哥哥,棒!”
    桓小皇子笑了起来,还是这个弟弟好啊!
    然后又有些幽怨的看向林嫤,林嫤则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六百三十八章 旭阳
    
    皇帝正站在书案前写字,桓小皇子洗完澡一边整理衣裳一边从内殿走出来,走到皇帝身边看了一眼,却见皇帝在纸上写着的是哈密、吐鲁番、伊利等几个地名。
    桓小皇子最后整理了一下腰间的腰带,然后跟皇帝道:“父皇,你是还担心西北的局势啊?”
    皇帝放下笔,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桓小皇子坐下来,然后道:“西域四部落虽然打下来了,但是开疆扩土最重要的不是打,而是守。如今西北关外人心不向,百姓时有反乱,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桓小皇子道:“当年董仲舒教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控制天下人心,使得天下完成了大一统。要使西北关外的百姓心向大梁,除了将他们当成大梁的子民看待之外,另外应该要做的就是教化。教化他们的人心,让他们学习我们汉人的天地君亲师那一套。”
    皇帝问道:“只凭教化就行了?”
    桓小皇子道:“当然不是,对于那些过于激进想要造反的人,自然也应该武力镇压。武力和教化相结合,才能起相辅相成的效果。现在西域一些地方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教习他们汉人的文字,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学习汉人的文化。人心不向,最主要的就是文化不同。就比如说,我们汉人讲究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但关外部落之间常年征战却更信封弱肉强食,又比如我们汉人主要信封佛教和道教,但关外部落信封清真教或伊斯兰教。倘若有一天他们学会我们的文字,看我们的书,信仰我们信封的佛教和道教,人心自然就能彼此认同。”
    皇帝点了点头,对桓小皇子道:“说下去。”
    桓小皇子道:“想让关外百姓心向大梁,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血缘。让他们与汉人通婚,久而久之,等到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关外的百姓都带着汉人和西域人的血统,汉人与他们成了不可分割的一家,那他们还会起来反抗吗?”
    皇帝有些骄傲,桓小皇子能想到这些,说明他的眼界和心胸够宽。如今朝中一些老臣,都还自诩汉人比关外西域人高一等,认为对待关外百姓就该强权镇压,甚至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以防止他们以后反抗,这些居功自傲的老臣,有时候真的连十几岁的桓小皇子都不如。
    皇帝再道:“这些事情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这么容易的。”
    桓小皇子做出一股摩拳擦掌的姿态,道:“儿臣知道,但正因为艰难,所以才更有挑战性,等做成了之后,才更有成就感不是。”
    皇帝笑着拍了一下儿子的脑袋。
    林嫤这时候带着宫人端着点心进来,看到他们笑眯眯的道:“父子两人又在谈论些什么呢?”又道:“吃些点心吧,刚刚又是骑马又是射箭,恐怕饿了。”
    桓小皇子一听有点心吃,眼睛马上亮了起来,道:“母后这里的点心,儿子最喜欢吃了。有白糖糕吗?”
    林嫤笑道:“有,有白糖糕、糯米糕、枣泥糕还有酸梅糕。”
    林嫤这里的糕点都是做得小小的刚好两小口吃的模样,桓小皇子拿起一块白糖糕,结果却是一口就吃了。
    旭小皇子踉踉跄跄的走过来,拉着桓小皇子的裤子,踮起脚尖也想要去看桌子上放着的点心,一边仰起头跟桓小皇子道:“我要!”
    桓小皇子拿起一块松软的枣泥糕,塞到他的手里。
    而这时候,林嫤又招了招手对桓小皇子道:“桓儿,你过来。”
    桓小皇子有些奇怪,但还是放下糕点拍了拍手,走到了母后身边。
    林嫤却从身上找了一个荷包出来,然后亲手将他系在了儿子的腰上。
    桓小皇子问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林嫤道:“是平安符,母后亲自替你求的。以后不管去了哪里,都不许拆下来,随身带着。它能保你平安的。”
    桓小皇子笑嘻嘻的道:“信一张鬼画鸦的纸,还不如信我自己。”
    林嫤瞪了他一眼。
    桓小皇子只好连连摆手道:“好好好,儿子以后一定随身带着,绝不拆下来。”说着将荷包里的平安符拿出来看了看,又接着道:“我虽然不信它,但这是母后对儿子的心意呢。”
    皇帝抱起将糕点当成泥巴一样捏的旭小皇子,又道:“明天就要走了,今晚就在宫里睡吧。”
    等到了第二日,桓小皇子离京。
    林嫤和皇帝还有太子等人带着前来送他。
    皇帝嘱咐他道:“戒骄戒躁,不可贪功冒进,一切以保重性命为重。”
    林嫤则红着眼睛对他道:“好好照顾自己,常写家书回来。”
    昭小皇子则道:“哥哥,你等着我,等过两年我就去西北找你。”说着转头看向皇帝,一边道:“父皇答应我的了。”
    太子则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话也没说。
    然后是瑞公主,跟他道:“怕你在西北寂寞,我给你准备了两箱书,都放在你的行李里头呢。”
    珺公主则道:“我和母后给你做了几套衣裳,以后要是想我们了,就穿我和母后给你做的衣裳。”
    珏公主自小最讨厌这个跟自己手拉着手出生的兄弟,但此时也最伤心,瞪着他道:“你小心点,别再让自己受伤了。”说着又呜呜的哭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要是受伤了,我也会疼。”
    桓小皇子走过去伸手抱了抱她,道:“别太想我,等你大婚的时候,我回来给你送嫁。”
    珏公主瞪了他一眼,恶狠狠的道:“嘴里没有一句好话!”
    桓小皇子道:“说回来给你送嫁,怎么不是好话了。你这个人就是这样,从小就矫情。”
    最后的是旭小皇子,旭小皇子什么也不懂,在皇帝怀里还很兴奋的哇哇叫,大约是觉得这样的场景有趣。
    桓小皇子走过去看着他,却是有些担忧起来,道:“哎,等哥哥下次回来,也不知道你还人不认识哥哥。”说完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又接着道:“我会写信给你的,你不认识字,让母后念给你听。”
    旭小皇子则学着他的样子,笑眯眯的在他脸上也亲了一口。
    然后是景王渤海王,大公主二公主等人,都有话要嘱咐,一一说了几句。
    最后林承正下马,走过来对皇帝和林嫤道:“皇上,姐姐,时间差不多该出发了。”
    桓小皇子道:“那父皇母后,儿臣先走了。”
    皇帝和林嫤点了点头。
    然后桓小皇子跨身上马,一旁的忠武校尉仰天长啸了一声,跟在了他的身旁。
    桓小皇子转头笑着在看了一眼皇帝和林嫤,然后拍了一下马尾踢了一下马肚子,后道:“走咯!”
    马飞奔起来,带起一片的尘土飞扬,哒哒哒的马蹄声,小黄也奔跑着跟在桓小皇子身后。
    桓小皇子的身影渐渐的走远,却还能清晰的听到远处传来桓小皇子爽朗的笑声,以及小黄偶尔的长啸声,意气风发,笑意张扬,衬着高升的太阳,他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冉冉升起的旭阳。
    林嫤红了红眼睛,却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终是相信,她的儿子,在西北会变成晨曦,会变成旭阳,会变成光亮的明月,在西北光芒四射,绽放出自己的姿彩。
    皇帝伸手揽了揽她,眼中是同样的不舍,但却又带着骄傲。他们的儿子,他和元元的儿子,终于如他所期望的那样成长了,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被皇帝抱在怀里的旭小皇子看着远走的桓小皇子,“啊”了一声怔怔的看着,又好像有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哥哥会走了。
    
    第六百三十九章 想儿子想儿子
    
    桓小皇子走后,林嫤和皇帝都有些郁郁寡欢,失落异常。
    特别是皇帝,常常一个回头,就习惯性的问出:“怎么桓儿好些天都没有进宫来了。”转头再想起,儿子已经离京了。
    或者是看到什么好东西,然后便笑着抬头跟万公公道:“把这东西给桓儿送去,他肯定喜欢。”
    而后万公公小心翼翼的道一句:“皇上,秦王殿下已经走了。”
    皇帝这才想起来,然后心情重归于不好。
    皇帝大约是觉得住在宫里,看着这宫里的一景一物,总是容易让人想起儿子,又见林嫤也是整天一副高兴不起来的模样,于是跟林嫤道:“咱们到汤泉行宫住去,那里景致好一些。”
    林嫤倒是有些犹豫,道:“到汤泉行宫居住,以后上朝你上朝恐怕不方便。”
    皇帝道:“以后朝中的事就交给太子去烦恼吧,宫里的事你也放开手给太子妃去理。我和你带着孩子们享享清闲去。”
    林嫤一想,也觉得这样好,萧谏自己能放得下朝政,她也乐得他能陪着她过这种养花弄草的日子。
    何况汤泉行宫四周开阔,景致也好,正值春日更是景色宜人,比起四面都是围墙,连一花一木都像是假的一样的皇宫,林嫤的确更喜欢汤泉行宫。
    说走就走,林嫤收拾了行李,因想着要在汤泉行宫长住,林嫤让穆清将该带上的都带上了。然后又叫来其余宫妃和太子妃等人过来嘱咐了一番,然后便和皇帝坐了马车去了汤泉行宫。
    旭小皇子也是十分这个地方,一下了马车就乐呵呵的从皇帝怀里挣扎着要下来,然后踉踉跄跄的走到路边,辣手摧花将好看的花全都折了个遍,然后笑呵呵的又跑回来,将花递给林嫤。
    林嫤笑着问他道:“给母后吗?”
    旭小皇子点了点头,声音清亮亮的道:“给母后。”
    等林嫤将他手里将花接了过来,旭小皇子又走回去,继续摘了一大把,然后又递给珏公主,道:“给姐姐。”
    然后又摘了给穆清、慕枝等人,几乎是女的就人手一份。
    最后才给自己摘了一把,然后跑回来张着手再让皇帝抱。
    皇帝看着高兴,将他抱起来,笑着问他道:“为什么父皇没有?”
    旭小皇子笑着摇了摇头,道:“不给,不给。”然后将脑袋靠到皇帝的肩膀里,笑眯眯的得意着,一副故意要气皇帝的模样。
    皇帝捏了捏他的脸,笑着道:“小鬼头,这么小就学会讨好女人了。”
    汤泉行宫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上次来林嫤因为怀孕,又因为担心着失踪了的桓小皇子,林嫤倒是没有好好将这里观察过一遍。
    汤泉行宫里除了有温泉,四周宫殿围绕着中间还有一个大湖,因为这里有地热,湖水也常年都是温的,所以尽管不到五月,这里的荷花却开放得格外艳丽,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交错相间,相得益彰,格外的好看。
    荷花池下面还养了有鱼,在荷花下面游来游去,欢快灵动。
    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湖里还放了一艘两层高的大船,放在氤氲的湖水中间,像是人间仙境里的房屋一样。
    皇帝指着中间的船跟林嫤道:“过几日我带你到船上钓鱼去。”
    皇帝到了汤泉行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林嫤和孩子们去泡温泉,林嫤带了珏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