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威-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中但凡有些姿色的女人都被他囚禁在一处,广撒网。
没想到还真捞出鱼来,而且还是一网三条。
有三个女人都声称自己怀孕了。
柳家死士也不傻,从军中抓来军医诊断,一个谎报的当场就杀了,剩下两个当真有孕的则被他们打扮成普通逃难百姓,想带出城去。
与此同时,火烧皇宫,屠杀官员及家眷的事也在疯狂进行。
为了给女帝留下一个烂摊子,他们是不遗余力。
但柳家死士却没想到,最先反抗的人竟然是他们手里的军队。
城防军第一个反抗,因为他们当中有一半是长安人,怎么忍心在城中屠杀。
而率领他们反抗的领头人,就是周湾。
周湾是城防军首领,曹彧不再,他就是五城兵马司的最高统领,跟手下人也非常相熟,虽然因为陈秦两家先后造反,他成了三姓家奴,但说到底,他还是城防军名义上的统领。
所以当春晓找到他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同意了这件事。
第二支造反的军队更致命。
是柳家死忠们的根基,西北军。
李破虏摇旗呐喊,以鹰眼关大将的身份要率领众人投降大帅。
“慕帅忠肝义胆,辅佐的是先帝遗诏传位的长宁公主,他才是真正的国之肱骨!”李破虏摇着慕字大旗,寒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回到了西北战场之上。
慕清彦的英姿,他们就是没有目见,也有耳闻。
何况事到如今,就是这些当兵的也看得出,他们心中的大忠臣柳一战,只怕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柳一战了。
而慕帅,还是那个慕帅。
有人做出选择,站在李破虏身后的人越来越多,柳家的死忠当即就想杀掉李破虏,却在十几个回合后被李破虏一刀斩杀,余党则被群起而灭之。
除了军中,还有柳家死士率领的屠杀队伍在各个府邸肆虐。
却无不遇见或强或弱的抵抗,甚至有几家平时亲近的府邸都是联合到一起,由府中家丁护卫手持刀枪棍棒保护主子,而且颇有章法,所有人都在向一个方向撤退。
柳家死士们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
没错,所有人都撤退到了曹侯府中,大长公主、秦曹氏、八公主都在府邸,还有陆陆续续赶来避难的长安官员亲眷。
而曹侯府的前门有方谦带曹家亲兵把守,后门是几名擅用机关暗器的无名高手配合守卫,最为薄弱的侧门则由春晓亲自带队镇守。
她其实并没有什么功夫底子,全靠当初长宁送她的那把仿制连环弩,让她能躲在墙头射冷箭。
但柳家死士依旧不少,尤其是四方追击而来的死士越来越多,情况十分危急。
春晓高呼:“坚持住,周统领很快就会率兵来支援我们!”
原计划中,周湾会率城防营前来保卫睢安侯府,而李破虏则会带着西北军冲入皇宫,完成保住长安皇宫的重任。
但柳家这些死士都是不要命的主,而逃亡曹侯府邸的人却都是惜命如金,只知道逃窜,被死士们从身后大射冷箭,一时死伤无数。
春晓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她不是方谦更不是周湾,不能带队杀敌,只能守在门前看着死士们屠杀无辜的妇孺老小,心里倍感难受。
更难过的是慕清彦维持长安稳定,国家运作的大计很可能会因为死掉的这些人而功亏一篑。
春晓咬牙站了起来,决心一冲。
她脸上溅上了不知谁的血,但表情却是轻松明快。
为了殿下和郡王的大计。
就是死,也值了。
她将手中的弩箭射向那持刀要砍杀一名青衣少女的死士,短暂保住女子性命的同时,拔刀就要往外冲。
“矩子!你看!”有人眼疾手快拦住她,指向前方。
一壮年男子持大刀劈砍,砍瓜切菜一样将那死士的脑袋切下来。
“杨德海?”春晓瞪大了眼。
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是杨德海冲出来帮她一把。
“羽箭!”杨德海身陷重围,高声求救。
春晓没有半点犹豫,蹭蹭蹭爬上方才射箭的位置,嗖嗖两箭支援过去,杨德海危局稍解。
“救人!”春晓下令,墨子行会的人顿时冲出去将哭号求救的人接近府门。
杨德海力竭之际,周湾终于带兵来援,侯府危机短暂解除。
同样,因为李破虏的及时赶到,皇宫里的大火并没有蔓延多远,大多数死士还没等放火就已经人头落地。
辽东铁骑也如大风过境,迅速冲向皇宫支援,整个长安城在短短两个时辰内易主,硝烟渐熄。
统计伤亡、战损等事情迅速进行,李破虏、周湾、方谦等人率众归队,春晓和她的墨子行会也暂时编成一营,负责带队修护城中设施,救助受伤的百姓。
这是一件为墨子行会积累人气的好事,更是帮墨子行会过到明路上来的好办法。
春晓心中感激,知道这是郡王在帮长宁兑现她的承诺。
也是在这个时候,春晓才知道长宁得了昏睡不醒的怪病,她急着要去长宁床前伺候。
“我承诺过,这一生都是殿下的丫鬟,我不能食言。”
慕清彦没有拒绝,只是纠正道:“是陛下。”
春晓整个人都僵住。
陛下。
她是从庆安就跟着长宁的,几乎就是亲眼看着长宁从一个额头黥奴字的小丫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的。
称呼一变再变,从小姐到殿下,再到今日的陛下,春晓简直像做梦一样。
女子为帝,这可是戏本子里都不敢这么写的故事。
“是,是陛下。”她低下头:“能伺候陛下,是我今生最大的荣耀。”
慕清彦微笑。
春晓能明白就好,至少她那个娘亲邱燕莹不会再痴心妄想着把春晓塞进慕清彦的后宫。
“迎陛下入宫吧。”
第七四六章:嫡子
长宁是坐在皇帝的御辇上进宫的。
长安城刚遭战乱,百姓们的眼里还带着恐惧,所以当辽东重兵护持长宁进宫时,并没有多少人敢来围观,他们只敢远远看着。
这位大公主从前是用凤驾抬进宫的,谁能想到八个月后的今天,竟然换成了龙辇。
长安城因为女帝大军入驻而变得热闹起来,长宁也算是楚家正统血脉,由她来执掌皇权,百姓们下意识便有一种回到从前的感觉。
满朝文武因为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长宁的恩惠才幸免于难,对于女主登基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慕清彦也聪明的没有去追究那些“通敌叛国”之人的罪名。
为了安抚人心,他替长宁下了第一道圣谕,柳一战逆乱之际的所有来往故事,全部既往不咎,只看今后行迹。
官员们的心是彻底安了下来。
也是在同一天,慕清彦公布了皇宫中幸存御医的供词,证实了小晋王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死了。
满朝哗然。
小晋王登基后的确鲜少露面,就连圣旨都是柳一战代为宣告,倒也合情合理。
更何况赵宇他们丧心病狂,为了装腔作势,甚至在小晋王的尸体上涂抹防腐的药膏,妄图延缓腐败,证据确凿。
直到今日,慕清彦接手皇宫,这个可怜的孩子才开始入殓。
长宁按着皇帝制度住在乾祥宫,而他自己,因为皇夫的身份也名正言顺地入住寝宫之中,与陛下同吃同睡处理政事也无人敢有异议。
说白了,朝中百官只能希望慕清彦是真心对长宁公主的。
否则,这辽东十万大军压境,慕清彦就是现在宣布登基,改朝换代,他们也是屁都不敢放一个的。
百官们的想法,慕清彦都知道。
事实上,长宁此刻若是清醒着,慕清彦断不会参与到这些事当中来。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一旦议政就有谋朝篡位挟天子令诸侯的味道,但他依然保持一个既不跋扈也不谦卑的态度,让百官摸不到头脑的同时,也不敢轻举妄动要求他还权给长宁。
慕清彦此举当然是为了拖延时间,他从未想过自己称帝。
即便现在慕家的天恩已经不在,他对于星象占卜之术的感知也没有从前那么敏锐和强烈,慕氏一族永不为人主的诅咒也跟着烟消云散,他随时可以登基自立。
但他没有半点心动。
江山天下,抵不过红颜一笑。
慕清彦看着长宁平静的睡容,心中第一次感受到这句话是何等精准的至理名言。
所以为了长宁清醒后的倾城一笑,他必须要坚持。
慕清彦用沾湿的布帕替长宁擦干双手,指尖掠过长宁手腕时忽然一顿。
他手指停在长宁腕上弹跳把脉,脸色说不出的古怪。
“这怎么可能……”
打断慕清彦的,是一条军报。
睢安侯的曹家军按兵不动,即便听到睢安侯因为“行刺女帝”而被慕清彦擒下,也没有半点异动。
明面上看,是这两万曹家军根本不是辽东十万大军的对手,所以还没打就认输了。
实际上……当然也是这么回事儿,只不过还要多加一条。
那就是睢安侯被擒时说的不错,曹家军中还有主事者。
而且这个人并不是曹彧。
因为在攻下长安的第一时间,睢安侯世子曹彧就冲进城中寻找自己的母亲。
当曹彧看到自己一家不但完好,甚至还成了整个长安城的避难所时,心情复杂,但并没有要求释放睢安侯。
所以,慕清彦有理由怀疑,曹彧根本不知道睢安侯被抓起来的消息。
睢安侯军中,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物。
不但能隐瞒身为少主的曹彧,还能控制全军。
他到底是谁?
慕清彦很想知道这个人的身份,他也清楚,自己很快就能知道这睢安侯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所以他依然将重心放在处理军务上,一副对曹家军不闻不问的样子,与此同时也派人密切关注西北战局,已防柳一战得知消息后反扑。
当初柳一战带走的,是大楚西北军防最顶尖的队伍,一旦柳一战率领那二十万大军反扑,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就算真打起来了,慕清彦也不犯憷。
柳一战手里的大军有一半是鹰眼关将领,算是跟他出生入死过的旧部。
而且他鹰眼关主帅的名头还在,一声令下,柳一战的二十万大军就得有一半人心浮动。
加上慕清彦手里这十万大军可都是辽东的心腹,与突厥对战多年,战力不比西北军差,甚至还能稍强一些,所以慕清彦并不畏惧,唯一担心的不过是生灵涂炭。
“报!有紧急军情!”西北八百里加急文书传来,是鹰眼关的守城大将所送:“柳一战兵败!西北军折损过半,已逃回境内!求长安速速来援,否则国门破矣!”
原本安宁下来的长安又因为这条军报慌了起来。
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难道大楚的气数真的尽了?
慕清彦紧急处理,但不知何时,楚朝国运将尽,新朝必属柳家的传言在长安城传了起来。
春晓紧急组织墨子行会的人抓捕,将那几个释放谣言的柳家死士揪出来丢进大牢。
但传言还是放出去了,有人开始质疑长宁女帝之位的德行,甚至有人说只有让位柳一战才能熄灭战火。
原本因为攻城之战平息的质疑声渐起,春晓和周湾联手抓了一波又一波,却没有个尽头。
“这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搞鬼!”周湾当着慕清彦的面都发火了。
要不是有人在长安暗中搞鬼,留言绝不会这么源源不断。
而且这件事对于新帝伤害实在太大,让长安的氛围又一次陷入紧张,慕清彦极为重视,亲自清查之下,发现矛头竟然指向了长安城外的曹侯军中。
事情一下变得复杂起来。
这长安城外的两万人比起十万辽东军是不多,但也不是个小数目,现在按兵不动,就是颗定时炸弹。
慕清彦是个好猎手,对方既然按耐不住,他就更有耐心耗下去。
毕竟现在是他和长宁占据大义,有按兵不动的资本。
他明面上是在主持西北军大事,但对长安城这些流言蜚语没有一刻放松,该抓的证据都握在手里。
当足够挑明是曹家军营中传出来的留言时,曹家军营动了。
那个幕后的人站了出来,拿着长宁此前登基的圣旨向全天下宣告:“先帝传位嫡子,但嫡子,并非只有长宁公主一人!”
第七四七章:道一【加更】
商如锋。
慕清彦是知道这个人的。
先帝身前的禁军大统领,长安密探的统帅,曾在长宁手下办事,深得皇帝信赖。
甚至在洛阳古牢中报他的名号都有效,原来他是真的和睢安侯的曹家军有联系,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调动曹家军。
所以睢安侯口中,军中还有主事之人,就是指商如锋了?
慕清彦神色平静,等候商如锋的下文。
就见商如锋将先帝传位嫡子的密诏昭告众人,并将记载着事情因果的信件分派给朝中众臣。
春晓想派人拦住,被慕清彦制止。
要知道,这件事并不能轻易去做,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心虚了。
到时候,原本占理的,也变不占理了。
春晓按兵不动,另一边,慕清彦也拿到了那封信。
他手下方谦、李破虏等心腹也都收到消息,燕京王大将军甚至火急火燎低赶到宫中急着问:“这信上说的,可是真的?”
与此同时,朝臣们也纷纷聚集起来入宫求见,想得一个答案。
慕清彦将信放到一旁,召见众臣。
“商如锋在信中提到,长宁公主并非先帝唯一嫡子,乃因先帝与孝纯懿皇后生前还育有一子,这种说法,你们信吗?”慕清彦反问。
群臣面面相觑。
他们不信。
皇后有孕,那是普天同庆的事,怎么可能藏着掖着,何况还是个儿子。
要知道,当年先皇后要是有了儿子,还轮得到郑贵妃张扬跋扈,轮得到三皇子一心称帝?
先帝驾崩后,之所以满朝混乱,正是因为没有嫡子,这才引起嫡女、庶子、武帝嫡长孙晋王之间的争斗。
若是有嫡子,自然是名正言顺。
但时隔至今,突然冒出一个嫡子,谁信?
就凭他商如锋红口白牙这么一说,天下大位就能易主?
当群臣摇头之时,慕清彦笑了笑:“我信。”
群臣哗然。
郡王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郡王也要倒戈相向,转而辅佐新帝?
那长宁公主这女帝的位子可就注定保不住了。
因为辽东军入主长安三日,长宁皆未露面,他们已经开始怀疑长宁公主的身体恐怕出了问题,若是长宁此刻再失去慕清彦的相助,女帝的根基就算毁了。
慕清彦施施然轻笑:“我信商如锋,因为他若没有证据,岂敢大放厥词?就算是假,也会有可信的证据摆出。”
群臣恍然。
“郡王说的有理。”
慕清彦和长宁虽然大婚,按理他已经是皇夫,暗中也有人如此称他,但毕竟没有经过女帝的正式册封,没有金印玉牒,朝堂之上众臣还不敢胡乱称呼。
但经过慕清彦这个“预防针”,几乎所有朝臣都等着看所谓的证据。
明眼人暗道慕清彦厉害,三言两语,就打动人心,让众臣潜意识里觉得商如锋的证据就是借口。
抱着这种怀疑的心态看问题,人很自然地就会去挑刺,不消慕清彦亲自动手,这群大臣就能把商如锋怀疑个底朝天。
果然,慕清彦话音刚落,就有人传来睢安侯军营的消息。
“商统领说,他有证据能证明必须嫡子的身份,因为这位嫡子乃是长宁公主的双生弟弟,与公主容貌有八分相似。”
群臣面面相觑。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天下之人相似者甚繁,若随便一个与陛下容貌相近者就能称为先帝嫡子,岂不可笑?”
“正是,正是!”群臣复合。
商如锋却丝毫不避讳,提出请嫡子入宫面见文武百官,再与长姐相认。
这显然不是一场普通的相认。
此刻慕清彦也知道睢安侯要用老观主的下落换取遗诏是为什么了。
此事属实,那先帝当初可就是跟长宁玩了个文字游戏。
传位嫡子。
这是长宁继位为女帝的大义所在,因为先帝只有一位皇后,只留下一位嫡子,那就是长宁。
但若又来一个亲生弟弟,一旦相认,先帝的遗诏显然就成了传位给这个嫡子的诏书。
长宁,只是一位嫡长公主罢了。
纵然她平定天下有大功,也不容她继位,更不容她鸠占鹊巢,牝鸡司晨。
人心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