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威-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昭宁!”曹彧急着追上前:“柳家军杀进来了……”
秦昭宁仿佛没听到一样木然前行。
她后悔没有干干净净地走。
如今用这样肮脏的身体来见曹彧已经是对大表哥最大的侮辱,她岂能再跟他走。
回不去的。
秦昭宁走向后殿,纵了一把火。
曹彧发现时就想将她强行拉出来,但秦昭宁却大声制止,同行也有人拦阻曹彧。
猎猎火焰中,秦昭宁痴迷地望着曹彧:“小心柳家……他们才是胜利者。”
“你说什么?”曹彧被汹汹烈火阻隔。
他看得出秦昭宁生无可恋,所以一心求死,只是死前的话让他听不懂。
“她赢不了,”秦昭宁在火海中放声大笑。
“我输了,她也赢不了!”
曹彧甩开阻拦的人,就听那人冷声:“曹彧,本王不许你去!”
“晋王殿下!”曹彧怒而转头。
他身旁正是跟他一起攻打皇宫的小晋王。
现在情况危急,贼首已经伏诛,但随之而来的柳一战只怕也不是好相处的。
如今楚氏皇族人丁稀薄,这位晋王殿下已经算是血脉高贵的了,否则之前也不会被两营人追捕请奉为新帝。
所以曹彧更不能为了一个罪人冒险。
秦昭宁没了家族,失了贞操,更不会得到曹彧的爱,已经是生无可恋。
而今又被曹彧撞见了最狼狈凶残的一幕,秦昭宁心里所有的防线都崩溃了,哪有希望再继续活着。
曹彧救她也只是让她更加嫌弃自己的恶心而已。
而且秦昭宁罪无可赦,这么死都是便宜她的。
曹彧不再劝阻。
很快,这边的大火就蔓延起来。
四处兵荒马乱,也没人能赶来救火,以至于烧掉两栋大殿才熄灭。
而这三天除了汹汹火焰,还有柳家入长安后的各种制度。
柳一战率军占领长安,直接控制住小晋王,以他的名义名义稳住各地人心。
小晋王原本就是柳一战的铁杆粉丝,可是如今柳一战的所作所为却让他难以承受。
而早就预料到祖父恐会异动的长宁选择了隐藏身份,直接奔向慕清彦大营。
如慕清彦所料,来的果然是燕京的周将军所部,还有那粗声粗气的张将军。
此刻,长宁所在的军营大帐中。
“宫里的火熄灭了,相信柳家很快就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第六四四章:交代
第六四四章:交代
时至今日,长宁早就不是那个盲目相信祖父清白的小女孩了。
柳一战以勤王之名攻打长安,不顾及朝臣生死,没打听皇族情况,其心可见。
尤其是柳家军入长安之后的种种作为,都一点一点打消长宁心头的希望。
清剿叛军,控制朝臣及其家眷,恢复皇宫秩序,这些柳一战做的都对,但控制小晋王,大张旗鼓地搜查各地寻找瑞王和瑞王妃李氏的行为甚至将李氏父母亲族控制起来的行为就有些引人揣测。
“听说柳家没有在皇城里找到玉玺印鉴,”周将军看了眼长宁,斟酌语句说道:“据说是被出逃的五皇子带走了。”
这也说的通。
当时皇宫的控制权在秦家,秦妃控制着五皇子自然也控制着皇帝印玺,突发意外之时让五皇子带着印玺离开也属正常。
就算五皇子不满秦家做法,但在大局面前相信也不会任性,更何况在场的人没有人知道五皇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也不知五皇子在这件事里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有没有和秦家同流合污。
长宁虽然相信五皇子无意争夺皇位,但经历了这么多权利倾轧的事,五皇子有没有被欲望污染,她也无法确定。
她在大营沙盘前盯着长安城脸色深沉。
此刻的长宁在周将军营帐,以大公主之身统领燕京的五万将士,驻军长安城东百里外的县城,与柳一战从西北带来的八万人形成犄角之势,但这个势也是对峙之势。
长宁需要确定一些事,再决定自己的办法。
“父皇留下来的密诏呢,派人抄送一份,送到长安去。”长宁看向慕清彦。
“我已经誊抄过一份,”慕清彦取出自己的抄好的那份递给周将军,周将军立刻就叫心腹前去送信。
有这封信便能证明长宁还活着的事实,如此,足以试探出柳家态度。
不过送信的人还没出营帐,就有人前来禀报。
“报!长安城有告示贴出来了!”在城里的密探撕了张告示递上来。
长宁立刻将告示接过来,脸色也随着逐渐凝重。
祖父果然已经存了反心。
告示中零零碎碎说了数十件事,但重要的主要有三条。
其一,是关于郑家的交代。
郑贵妃伙同郑安侯,三皇子及妓女风花误毒害先帝,为祸后宫,并陷害陈妃及六皇子。
告示里将风花误假扮大公主的事隐去,只写成风花误投毒,而后郑贵妃母子就伙同内宫统领于刚控制陛下,矫诏行事,册立太子迫害陈妃一族及六皇子,还有此前毒害太后一事也是郑家所为。
这件事和当初秦家给出的答案一致,可以说是盖棺定论,将先帝之死压在郑家身上。
并且柳家还放出了不少当初郑贵妃为祸后宫的证据。
和之前郑安侯倒台时爆出的证据类似,迫害姜嫔,陷害有孕妃嫔等案子都是有确凿证据的,不过柳家做的更绝,因为柳家将很多皇帝自己掩盖住的真相公之于众。
其一便是宋宜锦假扮蒋玉淑入宫为妃之事。
柳家的措辞,字里行间都透着是皇帝暗中授意郑家所为的意思,还以早就死在刀下的福安口吻说出皇帝曾微服出巡,侯府偶遇宋宜锦的事。
这无疑是在故去的先帝身上泼脏水,造出先帝耽于美色这才荒诞行事,被郑安侯和蒋尚书投机取巧,还害了一个无辜女子的性命。
如果这件事还不足以说明什么,那坊间疯狂流传说皇帝喜食丹药早已吐过四五次血,根本命不久矣的谣言却是从一位太医口中传出来的。
所有太医都在柳家控制之下,但凡还想活命的,绝没有人敢随便乱开口。
敢开口的,显然是柳家授意。
柳家有心塑造一个昏君的形象,将长安城连遭三次混乱的动荡推究给皇帝,这显然是上上之策。
毕竟柳一战复出的前提,就得是一场昏君枉杀忠臣,而忠臣命不该绝的戏码。
最重要的事,这场戏码的结局,需得是忠臣赤胆忠心,饱受辛苦还要继续效忠的形象。
所以时至今日,柳一战打着勤王的旗号占据皇宫已经开始为先帝大肆操办葬礼。
皇帝死亡至今已经快十日,但却经历种种事故一直停灵,现在终于有个像样的丧事,却是在大仇人柳一战的手中操办,不知皇帝泉下有知会如何作想。
“柳一战为陛下操办丧事,既可以说是别有用心,也可以说是尽君臣情谊,但秦老太傅若是泉下有知,只怕要气活过来。”
开口的是周将军,他曾同老太傅有过交情,但看了这告示当中关于秦家的内容,实在是不能平复心情。
长宁也看到秦家的那一部分内容了。
“秦昭宁做的事全都算在了秦家的头上。”她说。
虽然秦家也不算完全冤枉,毕竟老太傅若是没有夺嫡的心思,也不会被秦昭宁蛊惑。
但事实上,秦昭宁才是一切的主谋,可现在世人只看到了秦太傅和秦公允。
“国之大乱,秦妃为一己之私协助秦太傅助五皇子夺位,现已在延禧宫畏罪自杀。”长宁读到这一段表情复杂。
当初最淡然世外的秦妃娘娘,原来也包藏祸心。
最清高不凡的秦氏一族,也利欲熏心。
世上没有最岿然不动的真心,只有利益与诱惑的程度够不够强。
“如果这上面的罪状是真,秦太傅也不算冤枉。”老张还是那么冒冒失失,指着上面的数条罪状道。
“刑部尚书康子明举证,说当初刑部押运证据的车失火乃是秦太傅所为,”慕清彦找到一处问道:“这不是你第一次状告郑安侯时发生的事?”
柳一战给秦太傅列出了数条大罪,除了谋反篡位,结党营私,还有一条便是纵火行凶。
这把火烧得可真是久远。
且不说康子明举证的这件事是真是假,单说柳家重点将这件事翻出来,却是别有用心。
“外祖父要为自己翻案了。”长宁一眼看穿。
柳一战如此行为,显然就是为了要洗清自己当初遭受的污名,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只是这个交代,也是长宁想听的。
她很想知道,在外祖父口中,这整件事会是什么样子。
“报!长安又发一条新告示!”
“说来。”
“这回……是一条审案的告示。”
第六四五章:邀请
果然不出长宁所料,这是一次公审。
这张告示既可以说是通知,也可以说是一次邀请。
柳一战显然知道长宁就在慕清彦军中,这一次就是一个机会,让长宁能够借着这场审理回长安的机会。
要知道,此刻在天下人眼中,都是万分关键的时候。
先帝驾崩,新帝未定,局势一触即发。
虽说长宁手握先帝传位密诏的事有不少朝臣知道,但这是传位女帝啊,就算长宁在朝臣中颇有人脉,但是这显然不是一个能轻易开口的事。
拥立女帝,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没人知道。
尤其现在是柳一战率军占领长安,虽然柳一战嘴上没有表态,没人知道他到底是不是想造反,谁又敢乱说话。
长宁公主虽然姓楚,但身体里流淌着一般柳家的血脉,柳一战到底是想拥立女帝还是想登基自立,谁能知道?
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论柳一战想怎么做,长安城中都会出现大量簇拥之人。
接连两次的谋反,郑家是证据确凿,秦家虽然是笔糊涂账,但所有人都知道,左右营将军这两个人是奉诏入长安的。
当时除了秦家也没人能下诏,而且还有立后诏书的事在前面铺垫,众人都能猜测到彼时秦家是不服大公主的。
若不是柳一战现在打了进来,此刻估计已经是五皇子的登基大典了。
所以在事情没有结果之前,没有人会轻易表态。
这一次的公审,就是一次契机。
一次给柳一战看看众臣态度的契机。
也是柳一战给慕清彦和长宁的邀请。
长安城中的人都知道,慕清彦和燕京将军率领的五万兵马驻扎长安一侧,正是现在对柳一战最大的威胁。
事实上,纵观全局,慕清彦都是最大的威胁。
因为直到最后一刻,慕清彦身上都背着鹰眼关主帅和辽东郡王两个官职。
前者是鹰眼关二十万大军的主帅,后者,是辽东郡二十万军民的主帅,这一东一西,将慕清彦的势力捧到天际,纵观整个大楚也没有人能轻易与他为敌。
就算柳一战假借勤王之名从鹰眼关召集了八万旧部,对上慕清彦依然吃了道义上的亏。
所以就算长宁不在慕清彦军中,他也是要请慕清彦来长安好好聊一聊。
现在这个公审当年“柳家谋反”一案的事就是最好的契机。
“殿下好不容易从长安杀出来,再去恐有危险。”周将军劝道。
他和慕清彦的父亲是世交,对大楚更是忠心耿耿,知道长宁就是先帝属意的新君,此刻自然是拥立长宁,所以很为长宁的安危担忧。
而一直不曾说话的方谦突然开口:“危险什么?老将军是公主的亲外祖,难道还能谋害殿下?”
方谦大步上前:“我愿意陪殿下回长安!”
当初为了替老将军伸冤,方谦可以说是豁出性命去,现在柳一战活着回来,他当然不惧。
那种精神自然难求,但不是长宁所提倡的。
她判断事情不是靠感情,而是靠头脑。
“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但不是你说的那样。”长宁开口。
……
次日一早,长安城打开封闭了三日的城门。
有百姓收拾包裹出逃,也有人大着胆子来城里做生意,挑担郎一个接一个。
他们都是周边的农户,靠买菜为生。
一连三日不打开城门已经让他们食不果腹,现在自然一股脑冲进去。
长宁和慕清彦也在其中。
他们乔装打扮,按时来到府衙之外。
与他们不同的是方谦。
那个对柳一战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最大信任的方谦却是光明正大地进的城。
生怕别人不认识他,还穿了一身振威将军的铠甲。
他入长安的第一时间就有人像柳一战禀报,大量官兵将方谦团团围住:“方将军,请随我们来。”
方谦还以为是要带他去找柳一战,但事情当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直接就被带到了大堂上。
堂上还是当初三司会审的两个人,只是偏殿里没了遮起的屏风,自然也没有长宁的模样。
不过长宁现在也是一样就躲在人群当中。
台上审案的康子明颤巍巍拍了一声惊堂木:“大胆,岂敢窥视公堂!”
方谦道歉,他已经明白要审什么,这样是他想来的原因。
为柳家证明清白是方谦一直以来的目标,所以只要方谦还在,他就不会放弃,今次,就是他最好的机会。
方谦一举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说了出来。
如今郑安侯已死,宋宜晟也被斩掉头颅,整件事知情者已经没有,方谦可以顺利说出一切而不担心被人打断。
柳家到没有明着说什么不可以,只是康子明有些额头冒汗,不知是秋老虎热的,还是内心紧张。
“如你所说,整件事都是宋宜晟在捣鬼,伪造证据了?”
“是,当初我们又真假账簿,大人可以去查看。”
康子明摇摇手,声音有些无奈:“我们现在,可以听到老将军的说法了。”
没错,现在柳一战就在眼前,为什么不听柳一战的说法呢。
方谦回头,竟然真看到沸腾的人群。
“老将军来了!”不知道谁在起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柳一战在庆安受到的待遇如今又在长安上演,不过他身后跟着的小晋王表情就不是很好看。
长宁看到小晋王,脸色有些微妙。
另一边方谦看到柳一战激动得无以复加:“老将军!我有以为……以为永远见不到您了!”
柳一战慈祥一笑,摸了摸方谦头顶:“好孩子,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方谦摇头。
人群外,长宁和慕清彦假扮的小贩也摇头。
柳一战亲自现身,难逃作秀嫌疑。
若真如此,那柳一战的说法,只怕也与会与事实有所出入。
果然,柳一战开口就是:“当初庆安所举之事完全不符合事实,我柳一战顶天立地,绝不会做出通敌叛国的事,那所有的账簿都是假的,是有两批兵器同时入库!”
满场哗然。
如今听到当事人的承认了!
“我柳一战受义士替死之恩,方能活到今日,决不能再背这身污名!”
义士替死。
柳一战为自己的活着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紧接着便开始发难:“我逃往西北,辗转在突厥各部之间,竟然发现了一个困扰我多年的秘密。”
人群中,长宁脸色一寒。
柳一战拿出了柳叶兵符:“当初晋王殿下兵败被杀的事,根本不是一个意外而是有人蓄意陷害晋王!”
小晋王脸色剧变。
难怪要带他来此,原来是要说晋王之死!
第六四六章:面见
“恕臣无能,只查到当初被臣一怒之下灭掉的部族留下一名遗孤,遗孤手里就有我柳家兵符。”
小晋王拳头紧攥,冷冷问道:“有你的兵符,说明什么。”
柳一战面露难色,叹息一口才道:“说明当初晋王殿下并非贪功冒进而被突厥所部围剿,而是奉命行事,封这只兵符的命,但臣从未下过这种命令!”
“兵符是你的,你说没有就没有吗!”小晋王状若癫狂。
如今揭开的可是他父亲身死的秘密!
慕清彦在旁拽住长宁的袖子,手指在她手背划过,舒缓长宁心中的焦虑。
“兵符是你给他的?”长宁问慕清彦。
慕清彦点头。
这兵符当初是他从西北那若手中得来的,彼时帮长宁救出柳一战时被讨要过去,如今柳一战开头便说了谎后面的内容显然也是有意为之。
方谦脸上也写满愕然,他更不清楚柳一战为什么突然说到这件事。
今天的事难道不是为柳家洗刷冤屈吗?
方谦想到出发前长宁对他说的那句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