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小娘子-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喜满眼都是同情之色,仿佛这个可怜的年轻人让她感觉到自己并不是最可怜的那一个,是啊大丫嫁人以后她便要扛起这个家,她娘还要她找个上门女婿,可上门女婿哪有那么好找,看来自己得守住李氏门厅,孤独终老。
  想不到这个年轻人这么可怜,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他的可怜可悲之处远胜自己。
  既然这样,便让他离大丫远一些!
  四喜咋呼呼的放过去,把弓箭筒交到他手上:“你喜欢就送给你。”
  “这弓箭?。”
  “我爹在家那会儿会进山打猎,用的就是这副弓箭,射野猪什么的就差了些,可是打些山鸡野兔子还是够用的,你也想去打猎吗?”
  打猎确实是分散人悲伤的一件事,可若是他想进山,也得熟悉山路才行,万一迷路找不回来也是麻烦事。
  严铁柱没说话,若有所思,这么轻的弓射野猪确实勉强了些。
  山鸡野兔也不错!
  “你若想进山呢,我可以叫人给你带路,我们栓子哥经常去的。”四喜推开大丫,示意她进去洗碗。
  大丫则若有所思的看着这对年轻人,啧啧啧,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心思了,自己的亲姐都要这般防着,李四喜,想不到你是一个这样的李四喜。
  严铁柱倒不怕迷路,早年他不知道跑了多少个地方,区区这样小几个山包他还没放在眼里。
  一方面毫不客气的笑纳了李四喜的好意。
  “姐,我想吃刚才那些东西。”三丫在一旁磨着大丫:“那些东西不是刚才秀才相公带来的吗?我刚才看见奶奶偷偷给毛蛋一盒糕饼。”
  离开城里的时候,三丫出生还不久,对刘宣之父子毫无印象,她只知道刚才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可有本事的秀才,以后是大姐的相公,一个是爹爹的好友,叫刘伯伯,她意识里,既然是大姐的未来夫君带来的东西,凭啥给奶奶藏起来了丫。
  “三丫,别馋,你都这么大了,不能在外人面前要吃的啊!”小孩子馋嘴是正常的,可大丫觉得三丫这么大了,也该有些教养,当着外人的面这样哼唧要吃的总规不好。
  但三丫不拿严铁柱当外人,她觉得这个大哥虽然冷面了些,看起来绝对是好人呀。
  三丫低着头沉默着,倒是严铁柱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头:“下回去城里,我给你买。”
  “是吗,铁柱哥,你真好呢!”哼,比大姐好,大姐真会教训人。
  看见一个外人很快就获得妹妹的好感,大丫只能在人背后翻白眼,看不出来这样冷冰冰的一个人,其实很包容别人。今天本来就是三丫不好,当着旁人怎能馋嘴呢,他却不以为然,反而很纵惯三丫。
  严铁柱粗糙的大手从三丫头顶上离开:“没关系,只是不要去奶奶那里要,若是嘴馋了可以跟姐姐讲,可以跟我讲,明白吗?”
  连他都能感觉得到秦老太太对老大这几个姑娘的排斥。
  “你也太娇惯她了吧。”四喜撅着嘴不满。
  “嗯?”严铁柱一脸懵:“我以为姑娘家就是要男人纵着的,我错了?”
  “错了。”四喜冷不丁的放了一枪。
  大丫说:“你没错,是四喜太斤斤计较了。”
  严铁柱讲的很有道理,让大丫觉得无力反驳。
  四喜送严铁柱出门,还不忘记安慰他一番:“那个,你是不是心里不舒服。”
  一向是他猜别人的心思,他很抗拒别人猜他的心思,尤其是被她猜中了。
  “没有,你别乱想。”说是这样说,他确实心里很不舒服,一想到四喜娘说的话,入赘,怎么回事,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还有那个陈葛又是怎么回事?
  大丫刚才说的那些,他仿佛很在意一般,什么陈葛啊,什么出去挣钱啊,什么明年就来定亲啊,什么乱七八糟的。
  四喜盯着严铁柱看,看他愁眉紧锁的,一定是不高兴了吧。
  走到门口,她对着严铁柱挤眉弄眼一阵,示意他过来。
  严铁柱一脸懵,还是忍不住弯下腰,听她说:“铁柱哥,其实你挺好的,即使在旁人眼里宣子哥是个读书人,觉得他样样好,可你也有你的好处,别灰心,明白吗?”
  他——很好?
  严铁柱愣住了,她居然说秀才有秀才的好,他也有他的好处。
  心扑腾扑腾直蹦哒,瞬间就脸红了。
  “你真这么想?”
  “真的,没骗你!”年轻人真是易碎的心,需要好好呵护,四喜不忍打破他脑海中美好的环境。
  多可怜的年轻人啊。
  昏暗的光线下依稀还能见到年轻人红了脸,扭捏着:“你心里烦着什么呢?若有什么烦心事,可与我讲讲。”
  “啊?没烦什么,今天累了一天,早些歇息吧。”
  换作平时严铁柱肯定嫌她废话很多,今天竟意外的没有尽头的跟她瞎扯。
  多么内心空虚的汉子!
  “你也早些歇息,今天那个出血的事情,没有太大的关系吧。”他还记着这件事呢,这么丢人的事情怎么不早点忘记!
  聊到这个话题四喜就恨不得打个洞钻进去,不耐烦的挥挥手:“好了好了,我累了,回去!”
  严铁柱呆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难道病的这么严重,竟提也提不得?
  不得所思的年轻人只能寂寞的离去。
  这夜李家全家都没睡好,各怀心思,雪娟看中的人毫不动摇地喜欢大丫;大丫想着自己很快就要嫁人了,即欣喜又担忧,担忧母亲跟妹妹,若是她走了谁给她们做饭洗衣呢?孙氏气得够呛,老王头那里的聘礼她都收下了,结果婆婆答应刘家那边的亲事,那谁嫁给老王头?四喜?管她是谁,总不能是她女儿吧,想到老王头那副哆哆嗦嗦的样子,想想就恶心。
  严铁柱去河里狠狠的冲了一刻钟还没清醒过来,又花了一晚上研究四喜方才说的那句话,什么叫在她看来他也是有好处的,即使自己只是一个农夫,在她眼里也是极好的吗?
  这傻姑娘,难不成真的会看上一个作为农夫的他,无权,无势,甚至连未来都没有的一个人?
  四喜也觉得很闹心,为什么大家都围着大丫转,好了好了,就这样吧,以后李四喜孤独终老,再也没人要![你们单恋一个人的时候会不会潜意识觉得自己很差劲,再也没人要,孤独终老,嘻嘻嘻。]


第16章 
  也是在那一晚东厢
  秦氏慈爱的看着毛蛋,还是孙子好,怎么看都觉得心里舒坦。等到栓子以后成亲了也给她生几个重孙抱一抱,心里别提多美了。
  毛蛋从小被秦氏惯的无法无天,嘴挑剔的厉害,这会儿从秦氏给的糕饼里面拿出来一块咬了一口,皱起眉头来。
  “奶奶,不好吃。”
  “怎么不好吃了?”
  “我不爱吃,太甜了。”
  秦氏接过毛蛋手里咬了一口的糕点,吃起来还不错,这小子又换了一块尝了起来:“嗯,这个味道我喜欢。”
  多亏有毛蛋喜欢的,不然秦氏心里真会一晚上不舒服了,她丝毫不嫌弃孙子咬过的东西,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你喜欢的就吃,不喜欢的给奶奶啊!”
  “嗯。”毛蛋满意的点了点头,仿佛一切理所应当。
  秦氏从毛蛋那里去了以后,便回房了,不多时,孙氏鬼鬼祟祟的跑了过来,她知道这些事情跟李有才商量也没什么好商量的。
  男人总是心慈手软没个好主意。
  “娘,我找你有事。”开篇定是这样。
  秦氏刚准备就寝,看见孙氏进来了,便靠在床头,冷森森的盯着她,全无刚才在东厢之时对着毛蛋那股子耐心劲,她喜欢毛蛋,喜欢栓子,甚至连雪娟这个孙女也可以连带着喜欢,但是很难花心思去喜欢这个女人。
  看着她就心生烦躁。
  不过即便是这样,看见两个大孙子的份上,她秦老太也愿意大度的做一次佛,度一度这个总不愿意超生的妖孽。
  孙氏说明来意。
  “什么,你连老王头那里的聘礼也收下了。”这点倒叫秦氏掉眼珠子,这个女人的胆子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她的想象力:“谁让你这样干的,你私收人聘礼,如今没人嫁去老王头家,看你怎么办,人家要告官告你骗婚,够你受的。”
  老王头年纪与秦氏差不多大,想到要把孙女嫁给这么大年纪的人,终是不忍。
  “还有,您就真能看的过眼,让大丫嫁给城里那小子?”孙氏咬牙切齿就是这件事,若是能把雪娟嫁过去,让大丫嫁给老王头,便是最妙的选择,敢明年再把四喜聘给陈葛,陈葛这小子早就看中四喜了,到时候讹他一笔银子,她以后的日子也就无忧了。
  万一老大回不来,他们就可以等着现成的吃绝户,把四喜娘于氏和小丫头赶出李家村,老大家还有二十亩地外加一头牛呢。
  孙氏真是前所未有的天天祈求上苍,让老天爷显显灵帮帮忙,保佑老大死在战场上吧,战场上那么凶险,止不定老大哪天就被飞来的乱箭射死。
  至于亲家方面,刘秀才可是她最中意的人选,无论相貌、人品、家世,哪哪不是上好的,再说他也是读书人,等他以后高中了铺好了路子,也方便毛蛋以后读书不是?
  所以说一定要把雪娟嫁过去,以后还可以拉扯弟弟一把。
  孙氏打了好一个如意算盘,索性跟秦氏全盘托出。
  “娘,我就是这样想的,你看咋样?”孙氏假装自己还是在意秦氏的意见,其实桩桩件件还不是她自己一个人都想好了的?
  “我觉得还是不妥,你看要不这样,我手里有些银子,凑十两给你,刘家不是有五十两聘礼吗?都给你,你拿着这些钱去城里买个宅子不也够了吗?王家那边的聘礼你还是退了吧!”
  秦氏毕竟年纪大了,思想保守一些,一想到要做这么大的事情,想想就怕。
  “那咋成呢,若是没有人嫁去王家,王家会告咱家骗婚,那您儿子是要坐牢打板子的?”
  “啥?”秦氏鼓瞪着眼珠子:“你咋把老二拖下水了。”
  “那聘金是当家的拿下来的,要是没有姑娘嫁去王家,你家老二就要坐牢!”孙氏一不做二不休,所幸把李有才拖下水,左右有这个垫背,她就不怕秦氏不心疼亲儿子。
  “乖乖,咋会跟老二有关系咧?”秦氏急的跳脚:“你这个杀千刀的败家货,你要干啥就自己去干,干嘛叫我儿子给你当出头鸟。”
  孙氏冷笑,果然这个老女人就是这份心思,她就料准了自家婆婆会心疼儿子,至于媳妇的死活她那曾有半分放在心上,自己要远离她,离她十万八千里才好,看她以后老了靠谁给她养老。
  “是啊,您自己看着办吧,若是拿不出姑娘嫁给王家,王家肯定要告您儿子的。”
  见秦氏仍是犹豫,抛出她的杀手锏:“娘,您想想,刘家那秀才也是个厉害人物,那么年轻就中了秀才,以后有他铺路,还怕毛蛋读书没个指望?万一您这孙女婿以后高中了做了官,指望自己的亲姐夫拉扯可比堂姐夫好多了吧。那刘秀才即使高中不了,凭他们家财力,给毛蛋找一个最好的学堂也是有能力的,您不想想您孙女,也得为毛蛋想想呀。”
  ——————
  想到自己最喜欢的孙子毛蛋,秦氏也没啥好讲的了,为了毛蛋的前程搏一把的心里占据了所有念头的上风。
  “你这胆子啊,真是太大了,你居然想到让雪娟和大丫同一天嫁人,出门之时给换人的招数,你说你咋不上天呢!”秦氏还是要摆摆婆婆家子教育孙氏一番的:“老王头那边还好说,糊弄糊弄就过去了,万一刘家不认账,过来闹了咋办?刘家那孩子你也见过了,我看他对雪娟也没有情谊,你非要把雪娟塞给他,一辈子的事情,日子不好过又咋办?”
  说到底,秦氏还是担心雪娟以后的日子不好过。
  “哼,这小丫头片子自己愿意的。”孙氏鼻中透出怪怪的音:“她若不愿意我也逼不来,再说刘家家大业大,孩子都嫁过去了,他们能当场反悔?那多丢人呐,您想想,新娘子挑完盖头都拜完堂了,新郎官都喝的迷迷糊糊,好事做完全套,他就算后悔又咋样?”
  孙氏完全迷了心,不管不顾了:“我也想过了,男人嘛不都那么回事,做了他的媳妇了他还能退回来不成,再说了,我们雪娟比大丫可好看多了,说不定日子相处久了,刘家那孩子也会喜欢雪娟的。”
  秦氏扶额,没想到这个儿媳妇自信成这样,至于她说的雪娟比大丫好看多了,连她都不能认可。
  头疼了半响,孙氏亦磨了她半响,终于聊到细节。
  ————————-
  孙氏早有了主意:“我们在老大面前也不要露出什么怯来,只说是大丫嫁给刘秀才的,跟雪娟择同一天的日子,咱家也省了一份请客的钱。”
  乡下人嫁女要摆一天流水席,两个女儿一起嫁省钱,这也说的过去。
  秦氏沉默着点了点头。
  “倒是盖头一盖,谁知道咱扶出去的是谁?”孙氏自以为聪明:“到时一起出门,把雪娟和大丫一换,神不知鬼不觉,这成亲当日都是有喜婆跟着的,送亲自然是吹吹打打,新娘子浑浑噩噩,忙乱中新郎官哪里分得清楚真真假假?”
  “嗯。”秦氏若有所思:“你说的也不错,不过新郎官要接亲,未必不要人悄悄,四喜那丫头那么精,你未必能瞒得过她?”
  孙氏非常有信心:“你放心好了,四喜这丫头哪知道我们的计划呢,她在明我们在暗,她纵使再精明也万想不到我们会在那天换人!”
  孙氏的全盘计划铺开,王家那边也已经打点好,说是两个丫头一起出阁,就只等着刘家下日子了,与王家一日送亲,王家只求娶到人家大丫头,听说另一方配的还是个秀才,也不说啥,迁就迁就那边的日子也可以。
  刘家这边也着急要娶,日子很快就定下来了,下个月,十月初六,大吉大利。
  事情便很快在李家村传来出去,李家老大老二同一天嫁姑娘,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喜事。


第17章 
  四喜忧郁了两天,葵水过去以后就想通了,大丫嫁的这么好,那是她的福气,自己那天真是脑子抽风才会大发脾气。
  厚着脸皮磨了大丫一番又是赔礼又是道歉的,大丫哪会与自家妹子计较,也没有往心里去的意思。
  想通了这件事情又一心扑在赚钱这件事情上来。
  ------
  光死命的种地和遍筛子卖是不行的,她们家就二十亩地,她也就一双手,等到大丫嫁人了,竹器的生意得减半。
  至于那快地,现在不忙还好,严铁柱那能做单一事情的人一个人还能应付的过来,等到播种收割的季节,靠严铁柱这样的庄稼门外汉,哪做的过来。况且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缺人手,就算爹回来了,带着严铁柱一起做,做到吐血也是不够的。
  --------
  四喜算了一笔账,家里的收成基本上分为几类:水田、旱地、养鸡、养猪、使牛、卖竹器。
  二十亩地,旱涝结合的种,一年顶多能产六千斤稻谷,晒干打成米有三千五百来斤,这些米里面,一年要给奶奶那边三百六十斤,自家自留四百来斤吃,剩下只有两千八百斤左右可以卖,一斤米一文钱,也就是两千八百百文,折合银两二两不到。
  剩下来一千多斤米糠,米糠留下来,有时候养鸡,饥荒年间也可以人吃。
  种小麦产量不如稻谷,一年只能得两千斤小麦,磨成面粉也就是一千五六百斤的面粉,两百斤的次粉,两百多斤的麦麸,这些麦麸也可以给鸡吃。
  次粉一般是自家吃的,好的面粉卖成钱最多也就是一两银子。
  至于养鸡,李家一共养了三十只母鸡,靠吃米糠和姐妹在山上挖的野菜为生,这些鸡算上淡季、旺季,一年能生2000只鸡蛋,这些鸡蛋大部分是拿来卖了的,一只鸡蛋半文钱,两千只鸡蛋能卖到一千文钱。
  至于使牛那方面,若是自家不养,把牛租给旁的人家使,一年收入能有二两,倒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若是自家有劳力,一年能有三两多的收入。
  卖竹器这一面,四喜也不能确定自己能做到几时,如今看起来尚算可观,上个月几乎日夜都在做,一个月赚800文左右,这笔收入里面,四喜又拿出来200文硬塞给了栓子。这一项算是目前最高的收入了,但若是这样继续编下去只怕眼睛和手都扛不住,哪天干不动就不能干了,所以不能算在常规收入里。
  因此自家算上方方面面的收入,一年常规的收入大概也就是六两银子。
  再看看开销,开销分成税、奶奶的赡养银、还有家里乱七八糟其他的开销。
  李家有男丁有牛,在农耕时期,家里若是耕牛和男丁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因此赋税要交上等赋税,也就是一两银,因爹爹出去打仗,按现有的政策,一两银可以打个对折,因此一年交半两。
  奶奶那里一年需要两千四白文。
  四喜家向来非常节省,因此其他乱七八糟的开销很少,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加上奶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