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给表哥之后-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大喜:“是青木!”
  果然是,青木入寨,翻身下马,便说赵禹曹思和张太夫人都来了,就在山下。不过由于山路有些陡峭,上不得马车,正换了藤轿,众人护着老太太慢慢上着,他先一步上来报讯。
  傅缙立即亲自下山去迎了。
  高兴打过招呼,楚玥奇:“青木,不是说京城四门紧闭么?你们怎么出来的?”
  青木已看过,见楚玥精神奕奕一切安好,悬了一路的心便放下了,露出一丝笑,回:“我们是城门破时就趁乱而出的。”
  吉祥巷和信宜柜坊的一干人,接到傅缙的传信后,就迅速转移到张太夫人所在的安定坊宅子了。
  他们打算在这里汇合,而后再见机行事。
  但谁知,左等右等,却不见楚玥来。
  又得讯,竟有羽林卫围了镇北侯府,大肆追搜她,按方向猜测,很可能已经从混乱的西城门出去了。
  青木曹思等人登时坐立不安,赵禹等也担忧,商议着,这西城门能出去,他们是不是趁机乔装而出为好。
  大家其实是想追出去的,唯一就是顾忌年迈的张太夫人。老太太一锤定音,马上走。
  于是,他们就汇入奔涌而出的百姓,顺利出了城。
  出了城,却全不见楚玥等人的踪迹,试着寻一寻,寻不到,这京郊并不是久留之地,众人不得已,只得赶紧离开。
  他们直奔郑县而来。
  郑县山寨,赵禹青木几个都是知道的,无需商议下一步就该往这边汇合。众人心里挺急的,但奈何张太夫人年纪大了,过分颠簸不得,只好放慢速度,一路又避避乱兵,直到今日才至。
  “主子,羽林卫为何突然围了镇北侯府?遁离可顺利?”
  “无事,出了城就和世子爷汇合了。”
  楚玥轻描淡写。
  她精神奕奕的,状态很不错,青木便信了,他说:“只怕是西河王那边的人得了印信,趁乱擅自调动羽林卫。”
  这事楚玥傅缙早议论过了,怕是那个章夙的手笔,便将此人说与青木知晓,好让他更加堤防。楚玥又问:“京城情况如何了?”
  她逃得太匆忙,最后的讯报一点不知。
  “宫门紧锁,直到我们离京时,萧太后仍在上清宫内。”意思就是说,这位是肯定没逃出京城的了。
  媚上惑主十数载,从卑微到巅峰,这位的人生也算传奇了。很可惜,城破她绝对无法幸免于难的,就算有人垂涎美色让其苟活,“萧太后”也是必死的。
  当然,楚玥并不可怜她。
  “伏小将军杀出城了,应率有数千军士,可惜,家眷来不及接出。”
  这位伏老将军的亲孙子,跨过父亲继承了伏老将军军事天赋的年轻人,能留一丝血脉,也是好的。
  楚玥轻叹一声。
  “还有一事。”
  青木顿了顿,楚玥问:“什么事?”
  青木便说:“我们出城时,南门也破了,确切消息,傅侯爷当时仍坚守城头,未曾遁逃。”
  楚玥一怔。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有宝宝问楚姒和楚家呢,其实煽动投靠没这么快,人章夙现在还看不上楚家呢,他看重的是邓州的地理位置,想着有备无患而已。玥玥还有时间。
  爱你们!明天见啦宝宝们~ (*^▽^*)


第100章
  南门是最后破的; 一破; 京城彻底沦陷,仍坚守城头的傅延; 只有两个下场,要么战死,要么被俘。
  两个都不是好下场; 若硬要比较; 恐怕前者都比后者要更好些。
  楚玥嫁入镇北侯府将近三年; 和傅延这公公碰面并不多,对方也没对她有什么不满或者为难,但若问观感吧,真的挺一般的。
  首先是楚姒拉低分数; 后来随着对这两位的爱情故事越了解; 她对傅延就越不感冒。
  张氏的悲剧,傅缙兄弟的童年坎坷,虽傅延并不是直接参与者; 他甚至不知情,但不可否认,他对楚姒的爱情在里头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么玩意?妻子病卧在床; 他居然和妻子的闺蜜旧情复炽了?
  不过到了今时今日,他却让楚玥有点刮目相看了。
  不提私德; 他在大面尽忠上真无可挑剔的,明知京城要沦陷了,甚至皇帝都有可能死了; 他都始终没有背弃萧贵妃,坚持到最后一刻要和京城共存亡了。
  这样一个人,就算真被俘了,恐怕日后他也会伺机自戕吧?他大约不会允许自己被敌军养着,将来有朝一日去威胁儿子吧?
  结论,傅延是凶多吉少了。
  反正楚玥是这么想的。
  唉。
  她想起傅缙,一直以来,傅缙对他这位父亲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恨怨肯定是有的,但大抵还是有爱的吧?
  楚玥叹息一声,有些惦记他了。
  半个时辰上下,傅缙就回来,和赵禹等人护着藤轿,入了寨门。
  路上,赵禹肯定将所知的消息禀了他的,这点不用怀疑。楚玥赶紧看他,傅缙面上却看不出什么,送张太夫人入房休息,又让人把军医唤来。
  军医诊过脉,说太夫人无碍,只赶路疲惫,上了年纪的人得好好歇息,以免损了元气。
  “祖母,我们至少还的在孟门上留两三日,您好歇息,阿茂我已使人去接了,您莫担忧。”
  张太夫人“嗯”了一声,她确实很疲惫,也无意说太多了,只执了孙子的手,缓声道:“当年你祖父就说过了,若你和你父亲道不同,各自为谋就是。虽是天生父子,也有缘深缘浅,你顺其自然,无需强求。”
  说起继子,老太太神色平静,她拍了拍傅缙的手:“你可还记得。”
  “祖父教诲,孙儿时刻铭记于心。”
  “好,你自忙碌去,祖母歇歇。”
  张太夫人着实是累了,话罢便打发了傅缙出门,楚玥回头看他一眼,廊下的阴影笼在他半张脸上,似明似灭,他垂眸,遮住目中思绪。
  老太太身边倒伴着两个健妇照顾,但楚玥是孙媳,肯定得留下帮着张罗的。等张太夫人睡下了,她出了门环视寨墙一圈,却不见傅缙的人影。
  问了问,却是往后头去了。
  这山寨后头,是一陡坡,能腹杆山下一大片地方,是个瞭望的好地方。附近己方警戒森严,安全无虞的,楚玥便出了寨门,往后方而去。
  绿树葱葱,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而上,豁然开朗,远远原野村镇点点,近处山风凛冽,傅缙独立在崖边巨石侧,沉默平眺远方。凛凛山风刮得人眼睛有些睁不开,高大的黑甲背影却岿然不动。
  “夫君!”
  这风实在有点大,楚玥提高声音唤道,她小心上前,在他伸手握住他一只手。
  傅缙转过身来,“怎么过来了?”
  他为她挡住风。
  傅缙声音淡淡的,情绪并不高。
  楚玥握紧他的手,安慰:“也无确切消息,父亲未必就战死了。”
  傅缙“嗯”了一声。
  其实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傅缙某些方面还是很了解他的父亲的,傅延的选择,并不算多意料之外的事。
  他告诫过。
  祖父临终前也说过,让他二人各自为谋,至于父子之情,不必强求。
  他早就不强求了,其实有张氏的死和楚姒在里头,孩童时期对父亲的濡慕早磨得面目全非了。
  但乍闻消息时,傅缙心里的滋味还是难以言喻的。
  “小时候,每逢元宵,我父亲总会带我上街看花灯。他会把我放在肩头上,让我高高地看,……”
  风声呼呼,傅缙的声音缓慢而低沉,带着久远的回忆,有些惆怅,有些黯然。
  楚玥知道自己并不需要说什么,只用力握紧他的手,静静听他说着。
  “……后来,我母亲病了。”
  傅缙的声音渐渐变得冷硬,“我母亲重病在榻,他却和那贱婢有了首尾!”
  “你知道吗宁儿?我那三弟实则是足月而生。”
  对外宣布的,却是因意外七月产子。究其原因,却是傅延在一年妻孝期间楚姒就怀了身孕。等不及了,一出孝就续了弦,还不得不弄出一个意外七月产子。
  他母亲尸骨未寒,他却与仇人苟且珠胎暗结了。
  傅缙重重喘息着,哪怕时至今日,他都无法忘记初初知悉时那种火烧火燎的焦灼感。
  他双手握拳,指关节泛白一阵紧痛,却忽觉有一双柔软的手覆在他的绷紧的拳上,紧紧握住。
  他睁眼,对上一双带关切担忧的柔和水眸,楚玥正仰脸他。
  心中一暖,那种如火烧火燎般的怒恨便如潮水退去,傅缙松开拳,反手握住她。
  “就这样吧。”
  远眺一眼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他收回视线,“风大,我们回去吧。”
  ……
  这两日,傅缙的情绪都不怎么高,他不再说,楚玥也不开口安慰,只仔细照顾他的衣食,夜间两人偎依在一起,用体温温暖彼此。
  渐渐的,傅缙恢复过来了。
  垂眸看她细细服侍自己穿衣,一一把甲胄的铁扣扣好,理了理衣领,才满意笑笑,“好啦。”
  傅缙含笑看她,半晌,他拉她到翘头案前坐下,要亲自为她梳发。
  山中的一切都简陋,梳子是没花纹的杨木梳,铜镜是不过两个巴掌大小,支在翘头案上。
  他一下接着一下,细细给她顺着发,二人的视线在铜镜内交汇,唇畔微微翘着。
  风从半启的窗扇灌入,和缓带着草木气息,他放下梳子,在她微翘的眼角印上一个吻。
  ……
  二人梳洗罢,用了早膳,才出门,就见赵禹飞奔而来。
  宁王回信到了。
  傅缙展开一看:“殿下之意,两军立即汇合。”
  至如今天下局势,西河王已成气候,赵王周王淮阳王等本势大的藩王必然不忿,如今既已起兵,就没有回去的道理。
  另外还会萧太后之前一道旨意召来勤王的天下诸州。这皇帝太后虽然死了,但旨意却还在,作为大梁臣子,也不能掉头就打道回府。这会是一股或凝聚或分散、或积极或懈怠的力量。
  一场争夺争夺天下的混战,即将拉开帷幕。
  宁王欲谋大事,这就是一个相当好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傅缙足足将京城拉出来了三万多的精兵。实话说聚焦在此的视线绝对少不了的,要是傅缙还没动向的话,大概很快就有人要来招揽了。
  麻烦多多不说,招揽不成,还有可能生恨,很不利于日后发展。
  因此傅缙建议,两军尽快合拢为宜,这也是宁王站上舞台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宁王毫不犹豫就应了,除上述原因外,三万多精兵,对于封地贫瘠发展不易的宁王而言,这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不容半点闪失。
  汇合的地方也圈定了,宁王南下,傅缙北上,正好相州北二百里的在郦水畔汇合。此地遥望关中,不远不近,正适宜驻足观望,以看局势发展再做下一步行动安排。
  双方既通过讯,傅缙立即下令,拔营起寨。
  张太夫人当然是随孙子一起离开的,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会太快,老太太乘车正好合适。
  本来傅缙让楚玥也乘车的,不过楚玥拒绝了,她打算日后随大军进退的,乘什么车?当然骑马。
  浩浩荡荡三万大军往北而去,一路烟尘滚滚,楚玥私底下问青木,可有楚姒的消息?
  前天二人重聚,她就问过青木了,不过当时还没有讯。
  今日一问,青木就低声说:“刚刚接的讯,京郊萍乡的庄子,据闻曾来了一个锦衣美妇。”
  这京郊萍乡的庄子,其实就是楚姒的陪嫁庄子。青木其实也很关注这件事,早早的,他就在楚姒的陪嫁庄子店铺附近放了钉子。
  天色暗,看不清脸,不过那夜过后,这陪嫁庄子就套车往南了,整个庄子跟去了大半人手,只剩下不得用的,一问三不知。
  “那想必就是楚姒了。”
  楚玥也没多少诧异,她就知道,祸害遗千年,这位姑母没这么容易死的。
  她奇:“就她一个人吗?”
  傅涣呢?
  少了一个傅涣,弄得她都有些不确定。
  青木摇头:“确实是一个人,并无孩童。”
  “这样?”
  莫非傅涣出了什么意外?或者留在他父亲身边了?不得而知,楚玥也没多想,从怀里掏出两封信。
  “青木,你立即遣人,将这两封信分别送到我父母亲手中。”
  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楚姒是看得明明白白的,既如今对方归娘家,那楚玥给父母去一封信,就非常有必要了。
  撕破了脸,她得让父母有防备。
  楚玥直接写了,嫁入镇北侯府近三载,她发现姑母和傅缙有旧嫌,里面似乎涉及张氏之死。令人惊骇。姑母当时让她通风报讯,她虚以委蛇了,今却被姑母识破了。姑母行事不择手段,为防其生怨,万望父亲母亲多多堤防,以策万全。
  至于她,逃出城后遇上傅缙,就跟在他身边了,一切无恙,请父母亲放心。
  鉴于祖父楚源知情并参与到追杀荀嬷嬷里头去,有些前因后果楚玥没有写得太明白,尤其是她投靠宁王的,以免不慎泄密,给赵氏商号带来负面影响。
  反正堤防是重点,其余的,就让人脑补就是。
  另外,楚玥嘱咐父母,信不要给其他人看,堤防之事也不要宣之于口。实在她怕楚姒了,这女人手段层出不穷,万一真有什么,也不至于整个角度刁钻得人难以防备的出来。
  为此,她两封信都另备一份,其中一份是单纯告状的,没写防备之类的话。
  父亲是肯定会大怒在祖父面前诘问姑母的,就用这份。
  至于另外一份真信,她还添了一段,让父亲切切记得先前父女商议过的事,盯紧家里,莫教祖父投靠哪一方势力。
  厚厚一叠的两封信,看青木仔细收入怀里,楚玥嘱咐:“越快越好,我娘那封就送去邓州,至于我阿爹的,也不知他有无随祖父率军勤王?切切要亲自交到他手上。”
  刺史一职,上马管军,下马治民,此番勤王诏令,楚源自然不敢怠慢亲自领兵的。楚温很可能也会随军北上的。
  楚姒如今单人匹马,消息不灵,他们赶得快些,应能及时将信送至。
  “是。”
  青木当即领命而去。
  目送他背影消失,楚玥长长吐了一口气。
  “宁儿,怎么了?”
  傅缙打马过来,便见她长长吐气,便问。
  “没什么。”
  楚玥摇摇头,她并不欲多提楚家,只道:“有讯传来,说在萍乡庄子见一妇人,仿佛是楚姒。”
  傅缙眉目一冷,吐出二字:“甚好。”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还差个尾巴,阿秀撸好就发哈!


第101章
  才刚下了孟门山; 后面就追上了樊岳狄谦等人。
  樊岳是羽林卫中郎将; 事发时还值守宫禁,且他还有其余任务; 没能第一时间从城门而出。
  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接应狄谦等人了。
  狄谦是文官,作为三皇子党的他还被牵连被监视,根本不能提前撤退。事发后被樊岳接应; 这才乔装藏匿。
  至于樊岳; 保皇党的身份已注定他在西河王的必除名单上了。重新调整宫内眼线; 能留下的继续留着,不能留的统统带走,连同他在羽林卫发展出来的数百铁杆心腹,还有狄谦王弘等人; 趁着西河王接掌京城完毕; 开启城门招抚百姓之时,化整为零遁出。
  紧赶慢赶,赶上了大部队的尾巴。
  樊岳哈哈大笑:“终于赶上了啊!”
  楚玥也很高兴; 都是吉祥巷的老熟人,“等你们好久了。”
  “不晚,不晚!”
  樊岳先拍了拍傅缙的肩膀; 又和众人打个招呼,最后看楚玥:“诶; 玥娘你看着怎瘦了些?是不是咱承渊没照顾好?这可要不得啊!”
  说着挤眉弄眼,引众人哄堂大笑。
  傅缙面上也露出笑意:“行了,赶紧把衣裳换了; 我们北上和殿下汇合。”
  樊岳几个是武将,自然换上铠甲的,等换好,诸人边走,边交流消息。
  傅缙这边不用多说了,至于樊岳这边,确定萧太后城破那天就自刎身亡了。至于傅延的话,城头太乱没有眼线,并不清楚,也不知是战死还是被俘。
  樊岳拍拍兄弟的肩膀以作安慰。
  傅缙神色平静,该恨该伤感的都已过去了,他目视前方,将坚定不移地往前路而去。
  “走吧。”
  ……
  孟门山距离目标地郦水侧,约莫六七百里的路程,由于粮草军备充裕,军心十分稳定,一路急行军,在第七日傍晚抵达。
  宁王也到了,双方在郦水南岸的原野上胜利会师。
  远远见得对面烟尘滚滚,得哨兵回报,以傅缙为首,樊岳秦达楚玥刘檀等人紧随其后,驱马而出,疾奔向前。
  走了一半,已见宁王迎了出来,当先一骑,面露大喜之色。
  众人翻身下马,利索见礼,“见过殿下!”
  “好,好!”
  宁王面泛红晕,显然也十分激动,已下了马,上前亲自将傅缙扶起,又让众人不必拘礼,且快快起来。
  拍拍傅缙肩膀,又环视众人,他捋须:“辛苦诸位了,辛苦诸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