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家两妯娌也表示要留下,让丰娘赶走了:“你们年轻人有力气,都出去玩吧,我昨天累了,要歇歇。”
  斌表嫂打着哈欠:“呵,我也不行,你们去玩吧,我和小姑母换着睡会儿。”
  丰娘看她的样子,也不勉强,只给**叮咛:“今天就别再骑马,来观景呢,不是来兜风的。”
  大家就想起骑马观花的成语,便笑,也就放弃了那个打算。
  武表哥在山上个比较平坦的地方,让仆人架起了烤炉锅灶,打算大家逛累了,便去那边野炊。
  太子忽然看到树丛有野菜,便喊着要吃荠菜饺子。
  **最希望离开众人的眼,和媳妇享受下二人世界,他惊讶地嚷道:“哎哟,地上果然有荠菜呢,不如我们挖些,会儿包点饺子尝尝鲜。”
  众人轰然叫好。
  来玩的人,除了戚家兄妹,都曾经潦倒落魄过,可人们总是选择记住幸福和快乐,童年的苦难早已淡漠,只有挖野菜时的乐趣,留在心。
  戚为雄跑到燕然身边:“杜姑娘,我都不认识野菜,能跟你学吗?”
  燕然笑了笑:“这有什么不行的?”
  太子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你可真笨,我会,来,跟我学。”
  戚为雄的脸下子就红了,他害羞不是怕人以为自己不如个傻子,而是太子瞪着他,副你打得什么鬼算盘,我门儿清的样子。
  他的表演有这么差,连傻子都能看出来?戚为雄心思转,禁不住又高兴起来——杜姑娘想必也看出自己是故意想和她在起,她还笑眯眯十分和气,这是不是不是表明,她对自己有意?
  戚为雄的心扑通扑通,简直能从嘴里跳出来。
  太子小心地拉了下燕然的衣袖:“来这边,我带你挖野菜。”
  燕然看太子走的方向,果然有几棵挺大的荠菜,她欣喜地点头:“没想到你还能记住荠菜。”
  那么多该记住的却忘得干干净净。
  大家出来玩的,没有镰刀之类的工具,太子在靴筒里摸出把镶着宝石的短剑,燕然唯恐他伤了自己,连忙道:“给我!”
  戚为雄凑过来:“太子爷,你的短匕太珍贵,不如用我的。”
  他拿出把更短的刀子,刀身乌黑,只有刀刃处有抹亮色,如线水流,晃动闪着寒光。
  燕然看出来,这把不起眼的短刀,才是真正的珍品。
  太子怒哼了声:“你不认菜,不要耽搁了我们,走开!”
  燕然和稀泥:“好了,好了,太子,你认识,指给他看,你俩块挖野菜。”
  太子立刻脸笑容,对着燕然乖顺地点头:“好的。”他指着那棵野菜,“喏,这个。”
  戚为雄觉得特别憋屈,但太子的话又不敢不听,何况,燕然还挺期待地看着他呢。
  太子十分骄傲地看着戚为雄用刀子挖出第棵野菜,然后又指出第二棵。戚为雄乖乖听令,不停地弯腰挖菜。
  燕然看出,太子故意捣乱,东指下,西指下,戚为雄不停地起立蹲下,很快额头都见了汗。
  不知不觉,他们站在条通到山顶的道路上。
  在花海里出来,燕然只觉得视野大为开阔:“咦,瞧山下,红白的花儿还排成图案了。”
  戚为雄和太子起往下看,圈红圈绿圈白……
  忽然,阵轰隆隆的声音响起,连脚下都颤动起来,大片大大小小的石头,从山顶滚下来。
  “快躲——”燕然吓得尖叫,丝尚存的理智,让她把将太子往树丛里推。
  太子却哎哟声摔倒在地,山上石头明明还没落下来,可是燕然分明觉得什么击在她的左踝上,她也腿麻,“哎哟”声,倒在地上。
  戚为雄挺着急的,他双手伸,抓住燕然和太子背后的衣服,扯着两人便往树林跑。
  其实小路挺窄,两步就躲过去了,可戚为雄居然也“噗通”声摔倒了。
  “啊——”眼看三个人都要被滚石砸,太子忽然怒吼声,抓起燕然奋力跃,终于蹿进了梨树林。
  戚为雄也是奇才,他急生智,猛力滚了几滚,也安全了。
  燕然几乎在落地的同时,便对着前面的树林放了火铳,她这个火铳,射程近,但打击的面积大,而且,火药是她研究年多才做出的种安全弹,可以装在火铳里,而不是像普通火铳,每次放枪的时候,才现填火药。
  几乎同时,太子也对着那个方向放了枪。
  个穿着白衣,头上还用白绢包着的人影,在轰响摔在地上,这个坏蛋,躲在梨树上,难怪这么近,也没人发现他。
  燕然的枪,只把人惊动了,太子那枪,才是致命的。
  跟随太子的暗卫急忙冲过来,用身体围成了道防线,附近的侍卫都往这边涌过来。
  燕然听到此伏彼起的火铳声,震得花儿扑簌簌地落下来,接着,听到姜武表哥在大声地下着命令。
  燕然、太子由侍卫簇拥着,向山下走,她迅速地从荷包的小铜盒子里,拿出颗火药弹,填进火铳。
  戚为雄十分羡慕地看着:“你这就是传说的火器?”
  “警醒些,谁知道还有没有坏蛋。”燕然提醒道。
  “哦!”戚为雄应了声。
  “轰!”太子举着枪,十分兴奋地对着空做射击状。
  “别对着自己人。”即便是空枪,燕然还是觉得那样很危险。
  太子脸兴奋,嘴里还在“轰!轰!”地叫喊。
  “你从哪里拿来的?”燕然觉得这枪怎么眼熟得很。
  太子急忙把枪藏在怀里:“不给,不给!”
  刚才他及时放出那枪,让燕然以为他紧急情况下,脑子忽然搭对线了,谁知还是傻着呢。


第一百八十章 令人惊诧的擢拔
  到了山下,燕然他们便被保护在个有着又高又厚外墙的院子里。
  院子的四周还有望楼,姜武和**商量了下,安排了几个侍卫带几十个西山大营的兵,负责守护,其余的人马,全都去封锁道路抓坏蛋了。
  申时,京城那边增援的人赶到,他们几乎把山包梳了遍,只找到三个尸体,都是开始就被火铳打的,两个当场死亡,个是被抓获时,吃了毒药自杀的。
  到底是谁安排的这场刺杀,却不得而知。
  嘉佑帝的身体,不能生气,摄政王狂怒,却还得先压抑着安慰皇上。
  嘉佑帝从小身体不好,就不许生气,也是压抑的久了,定力比摄政王好,他思谋再三,下了决心:“依朕看,你想补偿弘琛,可惜有人不许啊,再这样下去,他连命都没了。”
  摄政王心难过,点头道:“事已至此,也只能那样了。”
  就在这天夜里,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在起交谈:“皇上已经有意重立太子,此刻宜静不宜动,你怎么能犯下这样蠢的过错?”
  对面的人气急败坏地跺着脚:“这不是我安排的,你知道,我们出钱买命,对方拿钱办事,具体操作就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
  “这么说,上次没有成功,便会有这次,说不定还会有下次?”
  “是的。”
  “他已经傻了,又被废黜,还是得死吗?”
  “嗯,我们当时出的是买命钱,不是罢黜便能终止的。”
  “哎哟,他还活着,岂不是说,还会有刺杀?”
  “应该是,咱们才付了半的钱,说好人死了,才付另半的。”
  “我们以前在暗处,不被人注意,今后盯着的人太多,万……”
  两人都有些心惊。
  “能不能让那边停下动作?”
  “我试试。”
  第二天,皇上颁旨封赵弘琛为福王,另立赵弘玠为太子。
  赵弘玠才三岁,朝臣虽然不明白皇上为何放着大的赵弘璋不用,而要立个小孩子,但皇上已经让步重立太子,他们时也不敢罗嗦。
  杜英睿上折子请辞东宫长史之职,嘉佑帝准了,给了他个五品的翰林之职,让他去翰林院。
  杜英睿没有接旨,请求做福王府长史。
  摄政王感动莫名:“没见过如此重情重义的,当年琛儿虽然于他有恩,可也不至于到了以命相报的程度,真正做到了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听闻杜仲德当年为了家孤儿寡母,误了考期,后来又为了朝廷,跟随威远侯远赴北疆,还跟随到了西疆。”
  “是的,威远侯曾经说过此事,他为人方正,刚直不阿,能力也很强。”
  “看来这家的确是正人君子,而不是那种言不由衷、沽名钓誉之徒。”
  “是的。”
  “让杜仲德去礼部,任右侍郎如何?闫禹铭都快七十了,老眼昏花,路都走不稳,还赖着不肯致仕,标准的尸位素餐呢。”
  “这个——,闫禹铭的确该致仕,可杜仲德越级提拔的幅度是不是有点大了?”
  “不大,能震撼人心吗?对这样的忠良,朕就是要多加提拔,才能树立榜样,提升正气呀。”
  “是,微臣着相了,杜仲德这样的人,的确应该进入礼部,大力旌表。”
  皇上给杜家的旨意,果然震撼了朝廷大臣的内心,杜仲德进士才年,先授予五品官员,大家听说他跟从威远侯多年,在铲除梁炳辉的斗争有功,也就表示理解,可这才年时间,便从五品下子蹦到了三品……
  第二天的朝会上,边有人提出了异议:“皇上,杜仲德是卫国公的女婿,又和胡宰丰是同乡,他是不是该避嫌,不适合在京城做官呢?”
  这个理由,还真的冠冕堂皇。
  过年后,京兆尹给皇上推荐了个医术高明的道士,嘉佑帝精神好了许多,便又开始临朝,但他经常不太说话,此刻,他转头看着摄政王。
  摄政王对皇上行礼,然后对着朝臣开言:“皇上问大家:卫国公世子任西山大营总统领时,怎么没人说回避呢?”
  吏部左侍郎顾严惜出列奏道:“卫国公年事已高,身边应有子孙伺候,再说,西山大营乃梁炳权盘踞多年的老巢,非姜统领这样德高望重、能力超群的大将,不能弹压制服,因而,虽然朝廷有规避制度,可也得根据实情。”
  “那么,皇上还问大家,为何你们不问声,为何提升杜仲德,便要拿出规避制度来阻拦此事?”
  顾严惜无话可说,退了回去。
  胡宰丰出列,恭声询问:“还请摄政王明示,为何皇上会越级提升杜仲德?”
  摄政王笑了下:“胡大人,你和杜仲德是乡亲,想必对杜仲德有所了解。”
  “是,微臣略知二。”
  “请讲讲,让诸位明白。”
  胡宰丰说了杜仲德为了家孤儿寡母,误了考期的事情,然后,又为了朝廷,跟随威远侯,致使自己在其后的六年,都没能参加春闱。
  朝堂上站立的众位大臣,也都听说过此事,但由胡宰丰说出来,威远侯在边作证,便知不是空穴来风,时相对无语。
  威远侯接替胡宰丰,继续说道:“我等进京,皇上本来要赐官于杜仲德,但他坚辞,靠着自己的能力,在春闱脱颖而出,大家只看到他才进士年时间,却不知道他为了朝廷,已经默默奋斗了十年之久。”
  摄政王接着威远侯的话,继续道:“诸位,皇上擢拔杜仲德,就是为了弘扬正气,希望有更多的士子人像他这样,心为了朝廷百姓,而不是盯着前途爵禄。”
  朝堂上的官员,都不敢说话了,只怕摄政王拿杜仲德和自己的行径相比较。
  刚开始,听到杜仲德的传言,很多人还觉得他太迂腐,以至于显得愚笨,到现在不得不承认,傻人有傻福,杜仲德居然能用这样的方式飞黄腾达。
  早朝散了,官员们三三两两议论不休,也有人想到了废太子和杜仲德的儿子,觉得此事绝不那么简单。


第一百八十一章 真傻?假装?
  很快,群臣都认为是摄政王为了弥补杜英睿,特别提拔杜仲德的。大家心里掂量再三,都觉得杜仲德这条路前途不妙——将来皇帝上任,杜仲德作为废******,不会有多好的下场。
  再说,福王疯疯傻傻,杜英睿作为好友,忠实地追随他,的确令人感动,可个和福王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此刻站出来表示追随,显然是想步杜仲德后路,不但不会让人敬服,还有投机取巧的嫌疑,诸位大臣琢磨了又琢磨,这条路放弃了,但想要在新太子跟前留下好印象的人,却多了。
  新太子赵弘玠才三岁,还不知世事,群臣表白的对象,自然是摄政王妃了。
  这段时间,摄政王妃的确春风得意,连她的娘家,都受到了莫大的恩惠。
  摄政王是个正直无私的人,他也没有提拔老丈人和大舅子们的官职,因而,摄政王妃的娘家,还是她父亲的官儿最大——五品的知府。
  可现在,西南最高的官员——西疆总督和两省的布政司使,谁敢不给这位小小五品官的面子呢?这可是将来太后的娘家。
  有个词语叫福祸相依,就在摄政王妃做梦都是笑声时,她的兄长派人送来口信。
  赵弘琛被害,谁是最大的受益人,谁就有可能是害他的凶手,没想到摄政王居然派人悄悄调查老丈人家和自己的老婆。
  摄政王妃听到这句话,浑身都忍不住哆嗦个不停:“他当年落魄,还有个孩子,我父亲也没嫌弃,将我个未婚女子嫁于他,没想到,如今他富贵了,竟然这样对待我们,呜呜——”
  摄政王妃特别委屈,摄政王回家时,还小小给了他几分颜色。
  摄政王因为恶毒的胡夫人失去了结发之妻,第二次成亲后,对老婆十分维护,甚至都有几分骄纵,他见妻子拒绝自己进入内室,苦笑了下,便去了书房。
  以前在胡家的时候,摄政王妃受了胡夫人的气,便会转发到丈夫身上,她也不大吵大闹又哭又笑,而是不许丈夫进屋,现在,还用的这招。
  摄政王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不同,便态度有变,他对小自己十多岁的小妻子还是那样娇惯,甚至都没有想想,没有胡夫人,是谁惹妻子生气了?
  摄政王妃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国事繁冗,摄政王并没有把自己家这点小事放在心上,他第二天凌晨,依然早早起来去了皇宫。
  太子那天在山庄,刚刚玩到兴头,就被关在院子里,然后匆匆返回京城,回到东宫,不停地闹着要出去,杜英睿很替好友难过,思忖再三,向皇上奏本,想带太子游历天下。
  皇上和摄政王也认为福王不是太子了,危险比以前小多了,便让**带了批侍卫,护着他出去。
  圣旨下来,杜英睿开始了紧张地准备工作。
  卫国公府,丰娘已经答应了媒婆,准备和忠勤伯府定亲。
  在那样危急的时刻,戚为雄不是考虑自己逃命,还出手救助燕然和太子,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品行,在这刻得到充分体现,当丰娘和女儿商量时,燕然默许了。
  说起来,戚为雄除了兄弟姊妹众多这缺点,还真比慕容博好多了。
  赵弘琛进宫向皇帝辞行,嘉佑帝很和气地和他说话:“琛儿,但愿你此次出游,病情能有所缓和。”
  赵弘琛笑了笑:“万岁,会的。”
  咦?嘉佑帝觉得,侄儿傻了,有时候说话是天意,比如,他在危机时刻,还知道奋起搏,不仅自救,还救了杜家姑娘,而且,居然会放枪,杀了杀手。
  “琛儿,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的?”
  赵弘琛歪着头,认真地想了又想,然后跪了下来:“万岁,然妹妹。”
  摄政王唬了跳,连忙摇头:“琛儿,这个不行,你病得这样重,杜姑娘怎么可以嫁你?就算你当年于杜家有恩,可那点儿小恩惠,可杜家于你的恩情,早就比那大多了。”
  赵弘琛却不这样想:“哎,王爷,朕以为,应该把杜家姑娘赐给琛儿。”
  “皇上,万万不可,琛儿这样,岂不耽误了人家?”
  “王爷,你想错了,琛儿这样,杜姑娘进门才能当家做主呀,而且,琛儿应该是对杜姑娘情根深种,才会成天跟着她转的,想必将来,也会切听王妃的。”
  摄政王瞠目结舌,他没想到皇上会来这样通理论。
  嘉佑帝得意地笑,继续道:“王爷只想着会耽误杜家姑娘,怎么不想着,会耽误杜家的儿子呢?”
  摄政王眉头紧皱,皇上说得也有理,若是杜姑娘嫁给赵弘琛,杜英睿便不用做福王府的长史,今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朝堂博取应有的名誉地位。
  “在乡下,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对于高门贵女来说,嫁男人也是嫁地位的,福王的地位,难道还低了吗?”
  说起来是这么个理儿,可摄政王还是觉得这样对不起那个聪明娴雅、美丽过人的杜姑娘。
  嘉佑帝挥手:“就这么定了,朕这就下旨,给福王大婚,婚后,他们再出京游历。”
  赵弘琛听到皇上这样说,高兴地眉开眼笑:“嘿嘿,然妹妹,嘿嘿……”
  摄政王狠狠瞪了儿子眼:“皇上三思!”
  “还思什么呀?朕贵为天子,还辈子关在这大墙之内,见不到外面的天日呢,杜家姑娘是个奇女子,想必能喜欢跟着琛儿游遍天下。”
  摄政王无语,你出不去,是身体不好,杜家姑娘跟着父母西疆都去过,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