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沈家有女-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该长大了,论理,你是沈家本家最尊贵的姑娘,可是娘不得不告诉你另外一件事,本家没落了,那位五姑娘把我们的家底摸的清清楚楚,这些年沈大老爷每一年的年礼都是一大笔银子,如果没有这些银子,沈家真的像她说的典当度日,是为娘从一开始就自视甚高。以为沈大老爷在厉害也是这十几年的事情,我们底蕴深些,她们在不满意,也会敬着我们,让你把本家和旁系分的那么清楚,这实在是娘的失误啊。”
    张氏从一开始听到沈家有个珠绣阁时,也是想当然的以为。那绣阁就应该给沈幼晴住。便调拨着苗氏去闹,只以为沈府要着脸面给一个快出阁的姑娘也没什么大不了,以后三朝回门。本家在这里没人,沈幼晴在姚家受了委屈,也可尽回来沈府住,那阁楼在沈家最好的位置。出入也方便,景致也是极好的。若能住在那里,也是地位的一种象征,以后就算她回了本家,沈府的丫头们也不敢小瞧沈幼晴。张氏心里的算盘打的极好。却没料到会被钱氏奚落一番,连本家的脸面也没了。
    沈幼晴被张氏说的心里七上八下,就像是一下子把她从云端拉到地上。沈幼晴摇摇头,她咧咧嘴角挤出一丝笑意。抓住张氏的手问道,“娘,你不是在骗我吗,我们府里再差也是有世家底蕴的,也是数得上的书香门第,而她们不过是个暴发户身份,怎么就像沈幼瑷说的一样,我们还要靠着她们,娘,你这是骗我的,对不对。”
    张氏凝视着女儿如花的容颜,她的女儿是沈家血统最高贵的姑娘这是无可置疑的,可是事实却如此让人难以接受,她狠下心,再给沈幼晴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让她自己从本家底蕴高过沈府的美梦中回到现实来,道,“我每年都查看族中的账目,怎么会不知道府中如今的现状,本家说的好是书香门第,可你数一数,这十几年嫡系可有人靠科举考中三甲,旁系倒有几个,除了沈齐安之外,还有另外几个,可是他们除了每年送几百两银子回来可还跟本家有来往,你的曾祖母太过重视嫡庶之差,那些人可再也没回本家过,现在本家是真的没落了。”她说的十分惆怅无可奈何,再没有初见时的高傲,颇有几分认命的感觉。
    可见今日钱氏和沈幼瑷以及沈家上下对她的态度给了她沉重的打击,沈幼瑷毫不避讳的撕毁本家披着的世家外衣,她的故作高傲在她们的眼里就像一场笑话,这让一像自诩冷静圆滑的张氏心中也有极大的落差感。
    沈幼晴不能接受张氏对她说的这番话,她抬起下巴道,“娘也别太轻视本家了,我还有两个哥哥呢,再说我就要嫁到国公府,到时候看谁求着谁。”
    张氏道,“就因为你要嫁进国公府所以才更需要一个有后台的娘家人为你撑腰,和京城里的沈家打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娘当初不把这桩婚事告诉沈家,只以为能和国公府成为姻亲,这对沈府也是极有益处的,没想到她们却看不上眼,到底是我小看了沈大老爷的地位。“
    沈幼晴长长的睫毛煽动几下,似乎对张氏的话很是不以为然,张氏见女儿的样子还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好想办法慢慢劝导女儿了。
    闹哄哄的珠绣阁之争,就这样落下帷幕了。
    沈家的强势让苗太太也消停下来,沈老太太见本家的太太来了,便每日招呼太太和姑娘们过去陪她说话。
    年关就剩下几天了,这一天正是小年,沈齐安和沈浩初都休假了,府里热闹起来。
    钱氏在这一天给下人提前发放这一个月的月例,每人都领了一件新衣裳,一些银裸子,沈府的婆子丫头小厮们个个都欢天喜地的。
    琼芳院的丫头们也各领了一套,林嬷嬷笑道,“这三太太还是个有心的,她们三个丫头不是这府里的,三太太竟没忘了她们,还特地派人送过来。”
    紫墨三人的身契原来都在魏国公府老夫人手中,后来沈幼瑷回了沈府,孟老夫人才把她们的身契交给沈幼瑷,以往她们三人的月例都是从沈幼瑷的私房里面出。
    绿萼道,“不只我有,连嬷嬷都有,这身袄子,嬷嬷穿正合适呢,看着年轻了好几岁呢。”
    林嬷嬷眉梢眼角的沾上了喜色道,“都老了,还打扮的那么鲜艳做什么。”
    紫墨正围着一个竹火笼绣一方手帕,听林嬷嬷这么说便道,“嬷嬷看着可不老,就是往常穿的暗沉,显的老气,换了一身衣裳,人看着可精神呢。”
    林嬷嬷听了心中自然高兴。
    正说着话,却见菊生掀开帘子进来,后头跟着一位身量高挑,穿着一身梅花纹锁金边的袄子,漩涡纹纱绣裙的丫头,只见她长着一张卵圆形脸蛋,头发整齐的梳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右边的鼻翼点着一颗黑痣,嘴角轻轻翘着,让人觉得可亲。
    紫墨认得她,见她进来了,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笑道,“秋棱姐姐来了,快过来坐,菊生快去给秋棱姐姐端盏茶过来。”
    秋棱见林嬷嬷也在便过来问了好,再看林嬷嬷身上穿的正是今日府中新发的缎织掐花对襟的袄子,也笑道,“林嬷嬷这身打扮好。”
    林嬷嬷被这么多人夸心里有些怪不好意思的,道,“老了,是这身袄子好。”
    秋棱笑笑,“三太太可是替您亲自选的这身打扮呢,说您是先头大太太身边的老人了,这料子都是用的最好的,跟我们的可不一样。”
    绿萼也笑着打趣,“瞧秋棱姐姐又夸起她主子来,无怪三太太这么疼你。”
    “好个丫头,五姑娘身边就属你最伶俐。”
    紫墨拉着秋棱坐到绣墩上,往她手里塞了一把玫瑰味的瓜子,道,“来吃瓜子,别跟她扯。”
    秋棱往那楠木雕花的条桌上一看,上面摆着四季的水果,果品盘里放着各种坚果,在后面一套雨过天青的碟子放着的是精致玲珑的点心,有各色花朵状,还有各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
    绿萼见秋棱的眼神在那点心上停留,便拿着一个给秋棱笑道,“这可是红筏姐做的,她可是我们院里最心灵手巧的丫头,秋棱姐,你吃这一个,里头是桂花莲蓉馅的。”
    秋棱捧着那粉色的小狗状的点心笑道,“好灵巧的心思,这点心,也只能在你们院子里才能吃到。”
    说着,她轻咬一口,赞道,“味也不错,改天我也来跟红筏学学,也好给我们太太做。”
    绿萼又揶揄她,“看我说的不错吧,你果然是三句话,不离你们太太。”
    秋棱斜她一眼,并不接话,吃了点心之后,秋棱拿帕子擦擦手笑道,“我来啊,是有一件事情要问问五姑娘,五姑娘现在可还在看书呢。”
    “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紫墨道,“姑娘正在里面呢,我去禀告一声。”
    秋棱道,“倒不必麻烦五姑娘特地出来见我了,三太太打发我来,就是问问魏国公府年礼的事情。”
    林嬷嬷过来问道,“不是跟往年一样吗,还是有什么讲究。”
    秋棱便解释道,“往年都是大太太做主的,送到魏国公的年礼都是些上等的绸缎,南边的茶叶,一些漆器之类的,今年是五姑娘回来的第一年,魏国公府好歹是五姑娘的外家,若再向往常一样,便有些不妥,三太太另外写了份礼单,总是要让五姑娘看看是否满意了。”
    秋棱从袖里掏出份礼单,递给紫墨笑道,“五姑娘若有什么物件也可以一并送去。”
    紫墨接了过来,道,“那就请秋棱姐,先吃些点心,我去禀告姑娘一声。”

  ☆、第一百二十四章 年礼

紫墨拿着礼单去里间找沈幼瑷,红筏正在里面伺候,见紫墨进来了,把她拉到一边问,“可有什么事,姑娘正忙着呢。”
    紫墨探头瞧了一眼,沈幼瑷的桌案上放着一些竹片,还有刻刀,五姑娘手里拿着一把小刀,把那竹片磨平,紫墨道,“姑娘这又要制扇了。”
    红筏道,“姑娘这是打算来年开春的时候用。”
    两人悄声说着话,正好沈幼瑷抬头望这边看了一眼,道,“可是有什么事情。”
    紫墨上前回道,“三太太身边的秋棱来了,她们让姑娘看看,今年府中给魏国公的礼单可有什么不妥的。”
    沈幼瑷手中的刻刀停了一下,道,“给我看做什么,给父亲和大哥看是一样的。”
    “我估摸着三太太以为姑娘在魏国府住了那么些年,总该知道魏国公府的喜好,姑娘看看也不要紧的。”紫墨劝道。
    沈幼瑷放下手中的活计,抬起眼帘道,“那就拿过来吧。”
    紫墨把那份单子递了过去,沈幼瑷瞧着,上面写着都是些珍贵的玉器,绫罗绸缎,一些贵重的皮毛,西洋来的时钟宝石,还有给孟老太太的一尊玉佛。
    沈幼瑷唇角一勾,似笑非笑,道,“三太太好心思,这可比往年可多了不止一倍,这府里什么时候有西洋来的时钟,那可是珍贵的东西,我只在娘娘那儿才见到过。”
    大兴朝水路不发达,西洋的东西格外少见,也极为珍贵。
    紫墨道,“姑娘你忘了,这三太太的娘家可是皇商。什么样的东西没有,三太太以前整日的哭穷,可这家底厚着呢,那西洋时钟,就是她兄弟给她带过来的。”
    沈幼瑷赞许的看了紫墨一眼,道,“你说的不错。是我疏忽了。府里可有西洋时钟没。”
    “前儿送过来的时候,一共就只有两个,一个给了大老爷。一个就是给魏国公府的年礼,三太太自己那里都没留呢。”紫墨回道。
    沈幼瑷心里觉得这份礼单过于厚重了,到不是怀疑钱氏对魏国公府有什么企图,若是有。也只是为了让这府中的当家人看看,她做事可比徐氏懂礼数。再有就是拉进沈家和魏国公府的关系,也让沈幼婉找一个好人家。
    若只是这样送一份比往年厚了几倍的礼单过去便显的有些突兀,她出面就不同了,今年正好是她回来过的第一个年。以她的名义,感谢魏国公府对她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倒也说的过去,难怪钱氏会让人送过来给她看。
    沈幼瑷点点头。三太太虽有时刻薄小气些,可大面上总不会出错的。既然已经备好了礼物,她也不好再删减。
    “三太太还说什么了。”沈幼瑷问。
    紫墨道,“秋棱让姑娘有什么送给老夫人的也可一并送去。”
    沈幼瑷让红筏把她先头做的一个摸额拿出来,又道,“秋天的时候,我们做了些梅子酒,现在那里还存了几坛,也送去给舅舅尝尝,再有把我亲自调的胭脂也拿出几盒给舅母嫂子。”
    红筏应了,便要去找。
    紫墨拦着她道,“姑娘,待我先过去告诉秋棱姐一声,看她们定的是哪天过去送年礼,到时候再收拾也是一样的。”
    沈幼瑷点头,示意她出去。
    紫墨出来之后,把五姑娘的吩咐跟秋棱一提,秋棱再没有不答应的笑道,“那我就回去给三太太说说,就是这两天的事情,到时候我使人来唤你们。”
    紫墨送秋棱出门,临了秋棱像想起什么道,“今儿怎么不见你们院里扫尘,我就说奇怪呢。”
    绿萼在一边掩嘴笑道,“姐姐都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了,都快午时了,我们姑娘一大早就起了,指挥我们把这旧物都整理了一遍,等姐姐问起来就晚了。”
    “我说呢,难怪这房子看着比先前亮些。‘秋棱笑笑掀开帘子出去了。
    吃了中饭之后,沈幼瑷照旧小憩了一会儿。
    到了申时的时候就有小丫头来传话说酉时三刻在荣喜堂吃饭,红筏拿了一个银裸子又用荷包装了些坚果给那传话的小丫头。,这才打发她下去了。
    林嬷嬷见钱氏把府中的一切事物打点的妥妥贴贴,不禁赞道,“三太太管家竟不像个生手,当年太太还在时,都做不到这么稳妥。”
    红筏笑道,“嬷嬷不是瞧不上三太太吗,怎么今儿一件衣裳就把嬷嬷收买了。”
    应是过年,林嬷嬷脸上没那么严肃,几个丫头也敢跟林嬷嬷说些玩笑话。
    林嬷嬷瞥了她一眼,道“先前三太太拿了铺子里的利钱,我怎么会高兴,但三太太做事确是有一套。”
    紫墨见林嬷嬷又提起那些事,唯恐闹的不高兴,笑道,“好了嬷嬷,大过年的说这些干什么,来尝尝这个,刚送过来的。”
    紫墨塞了一些龙眼放在林嬷嬷手里,林嬷嬷接过来笑道,“你这丫头就会打岔,我在想啊,再过些日子,姑娘出阁了,成了夫人,要是管家是也像三太太一样厉害,那老夫人就放心了。”
    林嬷嬷以前跟在谢蓁蓁身边,谢蓁蓁那时候天真幼稚,不善于管家,还闹过一阵子的笑话,林嬷嬷想起这件事,心里头就有些隐忧。
    紫墨红筏对望一眼,紫墨上前劝道,“好嬷嬷,这姑娘的本事你不知道吗,老夫人请的那些嬷嬷可都是宫里头的出来的,老夫人说了姑娘以后学会她们三成本事就够用的,嬷嬷你还不相信姑娘吗。”
    林嬷嬷笑道,“好话都被你这丫头说了,我啊,想起这姑娘的婚事,心里头便忐忑不安。”
    绿萼进来笑道,“嬷嬷想的真远,还早着呢,往年这府里是怎么过年的,嬷嬷也跟我们说说,也让我们见识见识。”
    林嬷嬷道,“我在府中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太太嫁到沈家时候,可什么都没有,太太头年过年还贴上了自己的嫁妆,后来才好些了,那里像现在府中比起一般的世家也不差什么了,三太太又会来事,把这府中的气氛搞的热热闹闹。”
    沈幼瑷这时候在里面唤人,紫墨“哎。”了一声,对绿萼眨眨眼进去了。
    进了里屋,紫墨道,“姑娘有什么吩咐。”
    沈幼瑷道,“把我新做的那件绣如意纹的丁香袄子拿出来,今儿晚上就穿那件。”
    紫墨点点头,便打开妆奁给沈幼瑷去找。
    沈幼瑷坐在梳妆台上问,“刚才林嬷嬷在外边跟你们说什么呢。”
    紫墨自然不会跟沈幼瑷提起林嬷嬷已经着急她的婚事,只回头笑道,“林嬷嬷瞧三太太行事大方妥帖便夸起来。”
    沈幼瑷道,“三太太管家确实不错。”
    紫墨把那件如意纹的袄子找出来问道,“姑娘可要配什么裙,这颜色配月白正雅致呢。”
    沈幼瑷望了一眼那件丁香袄子,上面用银线绣成的如意纹,流光暗彩十分漂亮,便道,“就依你的意思,让红筏进来给我梳一个整齐的发髻。”
    紫墨把红筏也叫了进来,几个丫头把沈幼瑷从头到脚都收拾一番,只一刻钟沈幼瑷便装扮好了。
    最后红筏道,“今儿姑娘披那件织锦镶毛斗篷,那也是昨儿姑娘新得的,正好合适。”
    见天色已经不早了,沈幼瑷便领着紫墨和红筏往荣喜堂去,刚出琼芳院,就见沈幼嫣领着一个小丫头往那边出来,见到沈幼瑷,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走过来道,“可巧遇上五姐姐了。”
    沈幼瑷问道,“怎么不见张太太。”
    沈幼嫣水眸微微转动,带着点调皮的神采道,“母亲领着晴姐姐先去了,我正好有事耽搁了一下,没想到却遇到五姐姐,正好可以跟五姐姐亲近亲近。”
    她说话的时候,那水润的眼睛,望着沈幼瑷,就像一个小姑娘见到喜欢的姐姐情不自禁的想要亲近。
    她走近一步想要挽着沈幼瑷的手臂,沈幼瑷清冷的眸子不动神色的打量着她,见她自来熟的想要靠近,沈幼瑷极其自然的上前跨一步道,“那嫣姑娘,我们就一起走吧。”
    沈幼嫣收回了手,抿嘴轻笑道,“五姐姐怎么还跟人家这么客气呢,唤我嫣儿就好了,这些日子多亏五姐姐的招待。”
    沈幼瑷眉梢轻挑,道,“这可不敢当,要多谢谢三太太才是。”
    沈幼嫣见沈幼瑷的脸上淡淡的,并不气馁,她并不在意沈幼瑷说什么,只要能给她一个机会接近,沈幼嫣便有信心成为沈幼瑷的好姐妹,以前在本家沈幼晴多难缠的一个人还不是让她跟着呢。
    一路上,沈幼嫣姐姐长姐姐短,把沈幼瑷从头夸到脚,竟没有一句重样的。
    这份本领也让沈幼瑷有些刮目相看。
    走了不久,便到荣喜堂,荣喜堂的外头是白雪皑皑,里头的院子却收拾的干干净净,想是每天都有人铲雪,茜草在外边的廊下候着呢,见她们结伴而来有些惊讶笑道,“难怪刚才张太太来时,竟没瞧见晴姑娘,原来是跟五姑娘一起来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年

老太太的上房早就袭地铺满了红毡,当地放着金珐琅的大火盆,正面塌上已经铺上了新腥红毡,上面放着大红彩绣福绿寿的引枕,
    地上两面相对的雕漆黑椅上也搭着绣牡丹红锦椅搭。
    老太太坐在塌上,命小丫头用美人捶给她捶着腿,钱氏和赵氏在一边伺候,张氏和苗氏坐在下首的椅子上,甄氏同几个姑娘各坐一边,老太太正在和张氏说话。
    沈幼瑷进来之后向老太太先请了安,老太太抬头咪着眼儿瞧着她,脸上还带着点笑意,看的出是心情极好,见沈幼瑷头上戴的首饰比平时鲜亮许多,看着也是贵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