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沈家有女-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谢秋扬失踪后,孟老夫人每见一回谢秋朗都会询问谢秋扬。
    谢秋朗掏出怀着的碧色荷包,道,“祖母看看这个。”
    悦人接过来,把荷包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孟老夫人看。
    见到那个玉佩的时候,孟老夫人疑惑一下,“这是。。。”
    她记得她有两枚一模一样的玉佩,一块给了媛姐儿,一块给了扬哥儿,这块莫非是扬哥儿的,再看到悦人把那纸条打开,孟老夫人激动起来,手指微微有些颤抖,“这,这是扬哥儿的字迹。”
    谢秋朗道,“有玉佩为证,如果没有差错,就是三弟的笔记。”
    孟老夫人听了一喜,急忙问,“扬哥儿呢,那扬哥儿在哪里。”
    谢秋朗迟疑一下,道,“这是表妹给我的。”
    媛姐儿,孟老夫人听到了,刚舒展的眉头又皱起来,“他还是在怨我啊。”
    谢秋朗道,“这是表妹在自己院中找到的,孙儿觉的这事可疑,不像是三弟做的,照理说,三弟心思不深,就算离开京城一时半会也走不远,以魏国公府的能力,应该一早就发现了他,可是并不是,再加上孙儿查探到三弟最后出现的地方出现过严重的打斗痕迹,地上还有一滩滩血迹,地上的血迹不足以让人致命,三弟这么久不出现,也许是受伤了,不想让我们担心才躲起来,就是这样,也该有迹可寻,不过以孙儿猜测三弟应该是让人救走了,还是一个神秘势力救走了,这个人的势力要么比我们大,要么就是十分隐秘,这个荷包送到表妹那里让孙儿非常疑惑,不管怎么说现在看到这个荷包总是一个好消息,对方并没有恶意。。”

  ☆、第五十一章 分析

谢秋扬最后出现的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打斗痕迹,谢秋朗怕孟老夫人听了担心,并没有告诉她,谢秋朗疑心这场针对谢家三公子的谋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打击魏国公府,心里无比担心谢秋扬的安危,发动手边的一切线索去查找,都没有消息。
    现在这个荷包的出现让谢秋朗的心里渐渐有了底。
    “什么。”孟老夫人手一顿,这个消息实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你是说扬哥儿遇刺。”
    谢秋朗点头道,“孙儿派去查探的人推测的,不出意外,就是真的。”
    孟老夫人嘴巴煽动几下,呼吸微微起伏,目光突然锐利起来,声音里有一股恨意,“好,好,好,好一个安顺侯府,这样的事还想发生第二次,真当魏国公府可以任人欺负吗。”
    谢秋朗眼神一利,手掌紧握成拳,“祖母放心,孙儿必会查出这件事始末,给三弟一个交代。”
    这件事发生的太憋屈了,全然没有把魏国公府放在眼里,同样的手法竟然敢上演第二次。
    不怪孟老夫人第一时间就认定是安顺侯府,实在是谢云旗的事情让他印象深刻,老魏国公到死都念念不忘,也只有安顺侯府如今敢与魏国公府明目张胆的作对。
    孟老夫人的眼神突然变的哀伤起来,道“你祖父去世前几天也在念叨你小叔公的事情,现在历史又要重演一遍,我以后还有何面目去见他,万幸现在扬哥儿没事。”
    谢秋朗激愤道,“安顺侯府作恶多端,手段狠毒,必不会有善终,祖母只管放心,孙儿必不会放过安顺侯府给小叔公一个交代。”
    谢秋朗声音沉稳有力,唇角紧抿,孟老夫人望着他,透过他却像看到从前那个年轻时的老魏国公,眼睛里不由涌现出浓重的思念,半响,问道,“不知扬哥儿现在在何处,他既然留了讯息,那可有消息。”
    谢秋朗迟疑下,道,“这正是孙儿怀疑的地方,三弟为什么会把消息送到沈府还是表妹那里,以孙儿对三弟的了解,看三弟写的两个字,分明是知道魏国公府会查探到这场谋杀,所以才写下放心二字,表明他一切都好,如果是这样三弟遭到刺杀应该尽快把消息传回魏国公府,让魏国公府的人做好防范,而不是绕了一个大圈传到表妹那里,何况表妹并不知道三弟失踪的消息。”
    谢秋朗分析颇有道理,孟老夫人也思索起来,两个小儿感情好,扬哥儿也不会如此不欠考虑,他自身有危险,这个时候他最该寻到的是魏国公的帮助,给媛姐儿她能帮的上什么忙呢,说不定还会把危险带给她,再说自媛姐儿回沈府后,扬哥儿还未去过沈府,怎么会知道瑷姐儿的院子在哪里,还如此碰巧的让媛姐儿看见,这是扬哥儿做到的吗。
    谢秋朗这时举起手中的荷包递给孟老夫人道,“只有荷包不是三弟的,这料子虽富贵,孙儿看了这种锦缎上等的人家都用的起并不珍贵,还有写字的墨虽是上等的端砚,可许多世家都有,再说三弟一直用的是贺兰砚。”
    谢秋扬身上的衣服,香囊荷包,府里的绣娘都会在不起眼的地方小小的绣上一个扬字,可是这个并没有,孟老夫人细细端详手中的荷包,水碧色,锦锻光滑,泛着光泽,做工精致,针脚细密,一看便知道是个做惯了绣活的女子做的,并无什么独特之处。
    这样的东西在别的府上随处可见,孟老夫人也没有什么头绪,一会儿,又把视线移向那张字条,墨汁泛着紫黑色的光泽,果然如谢秋朗所言,这样的墨他们府中也有,道,“不知那人是敌是友,暗中的敌人更难防范。”孟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荷包,不再多说话,半阖着眼,虽不知是敌是友,可是他把消息给媛姐儿,说明这个人同媛姐儿有联系,还十分熟悉媛姐儿,可是这个人是谁。
    她在心里慢慢思考起来,谢秋朗也懂得孟老夫人还未说完的话。
    林寿把荷包送到魏国公府之后,马上就返回沈府,回了沈幼瑷的话,让她放心,第二天,李暄果然就如他承诺的那样放了谢秋扬回去。
    在谢秋扬回去之后,发现谢曹两家已经交换庚帖,心里说不出来的憋屈恼怒。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沈府,清芷居。沈幼莹刚刚梳洗好了。
    秋叶捧着一个首饰进来,欢喜叫道,“姑娘,快过来看看,太太又给你打了一套首饰。”
    沈幼莹兴趣缺缺,这些天她在外头也见过不少世家女子身上戴的好东西,徐氏给她打的除了金的就是银的,样式花俏新颖,咋一看是很漂亮,可是看的久了,她也见过那些世家贵女眼神流露出来的轻视,这些打扮一看就像个爆发富的小姐,没有丝毫底蕴。沈幼莹见识过好东西自然对这些没有兴趣。
    秋叶还在那里叫道,“姑娘快过来看看,这只蝴蝶钗子做的跟真的一样,那翅膀的细纹都看得清。”
    沈幼莹随意瞥了一眼,果然栩栩如生,那银蝴蝶停留在那朵梅花上展翅欲飞,倒是比从前送过来的雅致精巧些,来了点兴致,道,“给我插上吧。”
    秋叶把钗子插在沈幼莹的发髻上,夸赞道,“姑娘长的真好,人比花娇,这府里就属姑娘最出众了。”
    沈幼莹听了作势瞪了秋叶一眼,“你这个死丫头,就会乱说,谁不知道五姐不仅出身高贵,才是最出众的姑娘。”
    秋叶一扁嘴,“姑娘,五姑娘是嫡女,你也是嫡女,她哪里比你身份高贵,再说姑娘你才是真正的大才女,首辅夫人夸的是你,可没夸她,现在外面谁不说姑娘你比五姑娘更有才,再说前儿阳宁伯府的公子也跟姑娘你来提亲了,那可是嫡子,阳宁伯府是多好的人家满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姑娘想要嫁到阳宁伯,可是偏偏就瞧中你了,五姑娘年纪可比你大现在可无人问津呢。”
    沈幼莹眼睛一横,道,“好了,就知道你能说,再怎么样,她都是我五姐,我总不能抢她风头。”
    沈幼莹嘴里训斥,眉宇间却颇为得意。秋叶自然知道沈幼莹的心思也做了个样子给沈幼莹行了一个礼,“奴婢该死,怎么什么话都乱说,谁不知道我们七姑娘是最善良温和的一个人,怎么会跟五姑娘做比较。”

  ☆、第五十二章 劝说

沈幼莹对着铜镜细细的用炭笔描画着眉毛,一会儿又让秋叶把把那盒新的胭脂膏子找出来。
    秋叶从妆笼里把一盒粉底,和那盒胭脂找出来道,“姑娘也擦些粉吧,这是玉颜斋新出的粉,可细致,擦上又轻又薄,好多贵女都喜欢呢。”
    沈幼莹把那盒粉底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略蹙眉道,“拿去一边放着吧,以后不用拿出来,我不用这种粉。”说完,只用簪子挑了些胭脂,细细抹开,均匀的抹在两腮。
    秋叶有些疑惑,这粉是极好的,玉颜斋只做了三十盒,是太太好不容易买到的,全府里只有七姑娘这里有,七姑娘对这些胭脂水粉一向上心,怎么会不用。
    沈幼莹对着镜子轻轻的勾起唇角,镜中如花的女子温柔一笑,两腮上的胭脂如红霞一样,娇艳欲滴,修剪的的整齐的眉毛,大而明亮的杏眼,眼神如水,顾盼有情,这幅容颜无疑是美貌的,打扮出来更让人移不开眼睛。
    “姑娘手巧,原本就长的美,这一打扮更美了,我常听人说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如今见到姑娘总算明白了,姑娘就像天上仙女一样。”秋叶略夸张的赞叹。“我要是有姑娘十分之一的美貌就心满意足了。”
    沈幼莹被夸的心情舒畅,她前世吃够了相貌普通的苦,因此格外爱惜这张脸,道,“这女子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你长的还能过得去,略一打扮也是一个小佳人,改天我教你如何化妆。”
    秋叶喜不自胜,开心道,“多谢姑娘。”
    “好了,走吧,现在要去给太太请安。”沈幼莹站起来道。
    她的禁闭早就接受了,阳宁伯来提亲,老太太是个要脸面的人,也不能不让她见客,一早就让她出来了,沈齐安也没有办法。
    到了荣惠院的时候,徐氏正坐在塌上,屋子里放了几盆炭火,听着她的陪房说着府里的事。
    瞧着沈幼莹来了,赶紧招呼她过来,道,“前儿给你新做的那件大氅,怎么不换上,这么冷的天可别冻坏了。”
    “又没隔多远,换来换去我也嫌麻烦,再说那样的物件也贵重,万一哪个丫头笨手笨脚弄坏了,岂不是麻烦。”
    “我的儿,那是特地给你做的,怎么不穿,你嫌哪个丫头笨拙,换个伶俐的就好了,哪能委屈了自己。”徐氏怜惜的握住沈幼莹的手。
    华嬷嬷在一旁插嘴道,“这是姑娘心疼太太赏的东西呢。”
    徐氏闻言,眉眼间的笑意更浓了些,拍拍她的手背,“那点东西又不值什么,回去就让丫头们伺候你换上,明儿来的时候也让我瞧瞧。”
    沈幼莹点点头,依偎在徐氏身边笑道,“娘赏给我的东西我自然要好好珍惜,明儿我就穿过来让你好好瞧瞧。”那件大氅虽然贵重,可是并不轻便,她穿着很是笨重,所以才没有穿。
    徐氏也笑,道,“这样才好。”
    华嬷嬷笑道,“那皮子是前年下面的人孝敬给老爷的,一件银狼,一件白狐的,都是极贵重的,我老婆子还只在那一回见过那么漂亮的皮子,老爷一块给了老太太,白狐的那一块给了太太,太太说那颜色更适合姑娘,便给了姑娘,姑娘改天穿过来也让我这个老婆子开开眼界。”
    沈幼莹羡慕道,“是爹爹赏的吗,果然爹爹对娘最好的,连带着我也跟着沾光了。”
    徐氏听了,脸一红,嗔道,“华嬷嬷看你在莹姐儿面前说什么。”
    徐氏又娇又羞,神态也颇有几分少女之韵,沈幼莹瞧了不由一呆,她这个原主的娘保养的极好。
    沈幼莹撒娇道,“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吗,爹对娘不是最好吗,再说爹爹那么英俊的男子也只有像娘这样的才能配的上。”
    徐氏被女儿打趣脸更红了,点点沈幼莹的鼻子,道,“就你会说话。”
    沈幼莹皱皱鼻子,表情无辜。
    底下一屋子的丫鬟俱掩嘴失笑。
    过一会儿,徐氏摸了摸沈幼莹的头发,宠溺的说道,“你要是也能找你一个像你爹一样的男子我也不用担心了。”
    沈幼莹道,“我哪能比得上娘亲呢。”
    徐氏啐道,“你这个死丫头。”沈幼莹自从那次被救上来之后,徐氏感觉这个女儿明显的变了许多,变的更为开朗,也更会说话,嘴里时不时冒出一两句她听不懂得词,也没有以前那么爱害羞了。
    华嬷嬷接话道,“阳宁伯府的哥儿不是给我们家七姑娘来提亲了吗,那哥儿听说相貌不错,文采也极为出众。”
    徐氏也在考虑这件事情,纪家的条件让她极为心动,如果沈幼莹能嫁给他,也能一身富贵平安,最重要的是阳宁伯府家风清正,妾氏都少,她是这样过来的,自然知道妾氏少的好处,沈府沈齐安虽然极重视嫡庶之分,可妾氏却从来没断过,府里的后院还养着七八个妾氏,一个月只有六七天歇在她这里。沈齐安敬重她,可她知道那份疼爱不是她一个人的。
    纪家这样的门风颇受京城世家的欢迎。纪家的嫡幼子也是出众的公子哥,徐氏心里也极为犹豫,幼子不是世子不能继承爵位,到时候还不是要分出去单过,虽能分一份家产,可是阳宁伯府大件的不能分只有私房了,那能有多少了,再说纪家的小少爷虽说出众,可是现在还是个秀才,沈齐安在他这个年纪已经是探花郎了。
    她在这里犹豫不决,沈幼莹却说,“娘,我才不要嫁给那个书呆子,你给我推了这门亲事好不好,五姐都还没有出嫁呢,要嫁也是她先嫁。”
    沈幼莹在一个宴会上无意中遇到过这位纪家小少爷纪云泽,当时他面红耳赤,结结巴巴的说出他看了她的诗词,对她极仰慕,要跟她提亲。
    沈幼莹当时听了心里极有成就感,她在花宴上也曾经遇到过几次类似的事情,大兴朝的民风还算开放,特别是这些宴会,你有文采便是扬名的地方,也是一种少男少女变相的相亲。
    沈幼莹当时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仰慕者,对他没有一点心动,怎么可能要嫁给他。
    徐氏道,“怎么不愿意,这已经是极好的人家了,要不是你才名再外,人家说不定还不愿意。”沈幼莹这些天的表现让徐氏颇为自豪,也不如别的姑娘聊一句亲事就羞红了脸,徐氏也会问她的意见。
    华嬷嬷也道,“阳宁伯是也勋贵世家,在京城也能排得上号,那次阳宁伯夫人来了,我瞧着似乎是个极好说话的夫人,姑娘要嫁过去必然不会受苦。”
    华嬷嬷是看着沈幼莹长大的,心里早把她当成半个孙女,自然全心为她考虑。
    沈幼莹一嘟嘴,赌气道,“我可不愿意嫁给他,瞧他那单薄的身材,风一吹就倒,万一是个病秧子,那我可怎么办,反正我不嫁,你们爱谁嫁就让谁嫁。”
    沈幼莹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体验一次包办婚姻,她才十三岁,还有的是时间挑选一个好男人,最重要的是也该两情相悦。
    徐氏和华嬷嬷对望一眼,暂且压下心思。徐氏问道,“你见过纪家小公子。”
    沈幼莹嫌弃道,“可不是,一脸的呆气,我才不要嫁。”虽然纪云泽的爱慕让她得意,可她心里也非常看不起这种男人。
    徐氏目光踌躇,面上有些犹疑不决,劝道,“这样的男子才专一,以后他会对你好的。”徐氏这话更像是在说服自己,虽然她的心里也再犹豫,可也明白纪家的条件已经是非常好了,现在沈幼莹是名气大盛,可万事都有意外,怕错过了纪家,再找不到更好的。
    沈幼莹也看出来了,说话也不在避讳,目光扫过四周,丫鬟们识趣的退了下去,附在她耳边轻声道,“娘,你还担心我找不到更好的吗,当今圣上最宠爱的珍妃娘娘不就是平民出声吗,你瞧你的女儿有貌也有才,总要瞧一个好的吧,再说以后姐妹们就我一个嫁的差你甘心吗,我可不愿以后见着各位夫人就赔笑脸,你在沈府中也抬不起头来。”
    这段话彻底说中了徐氏的心思,纪家富贵,可不是顶极世家,至少比不过魏国公府,她已经被谢蓁蓁压了一辈子,她的女儿也一直活在她的女儿的阴影之下,现在她的女儿好不容易压过沈幼瑷一头,没道理嫁人之后还要给她低头。
    她的女儿才貌双全,现在不仅是在贵族圈内极为受到追捧,她在市井也为沈幼莹造势,在民间士子中颇有名声,她花费这么多不是最后让沈幼莹去给沈幼瑷行礼的。
    再说,那儿还有好几位皇子,已她女儿现在之名,末必不能一搏王妃之位。
    大兴朝一向追捧才女,当年的首辅夫人出自清河崔家,被誉为大兴朝第一才女,受到士子们的推崇,连带着也影响她后来嫁的丈夫许晨之也被人认为极为有才,许晨之后来能那么快当上首辅,得到士子们的尊敬,末必没有崔氏的功劳。
    终于徐氏一咬牙,下定决心,“好,那娘给你回了这门亲事。”
    沈幼莹这才笑了起来道,“娘真好,我以后一定给你争气,找个好女婿回来孝敬你。”
    徐氏一瞪眼,“你也不知羞,哪个贵女会把嫁人挂在嘴边的。”
    沈幼莹道,“我可不像她们似的扭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