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所有人都冤枉我家陛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二和叶三两位公子同在国子监读书,叶旭听闻堂弟竟然给四妹送了一本《大靖国史》过去,差点笑的肚子疼。到了回府的时候,说什么都要拉着叶三去阿俏那里看一看小堂妹的反应。
  叶二眼尖,一进门就看到书案上摆放的那本《大靖国史》了,忍不住嚷了起来:“哎哟,我说四妹,你怎么这么乖啊?这本书你竟然真的看了?”
  叶三公子也面露惊奇道:“我不知道四妹喜欢什么类型的,就随便挑了一本,没想到竟然歪打正着,得了四妹喜欢,三哥那里还有一本《国策》,回头也让人给四妹送来吧。”
  阿俏无语了半晌,最后直言道:“不用了,三哥下次过来,还是给我带几本小话本来吧,我觉得,还是这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读物更适合我这样的病人。”
  一向自诩藏书房中应有尽有的叶三公子一脸茫然:“什么是小话本?”


第14章 
  叶旭听了这话噗嗤一声乐了:“三弟,你那书房号称叶氏藏书阁,里面竟然没有风蜚我朝的民间大作话本子?啧啧啧,名不符实呀名不符实呀。四妹,你看看,找错人了吧?这事儿还是得找二哥才行。”
  阿俏也是一脸的同情,还很是大方的将她那两套宝贵小话本贡献了出去:“这套讲的是封神的故事,这套写的是妖怪的故事,三哥先看哪一套?”
  等到几位姑娘也过来了,听风院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甄氏就是在这个时候上门的。
  原本正在和姐妹们说笑的叶芷媛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惊讶的道:“娘,您不是说……。”
  甄氏被人扶着,慢慢的坐了下来,一脸的温柔:“娘实在惦记晴姐儿,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过来看看,顺便找你们大伯母说点事。”
  屋子里的姑娘少爷们依次过来行礼问安,甄氏一改从前的高冷模样,挨个的嘘寒问暖,惹的大家诧异不已。
  阿俏是最后一个上前的,刚走过去,就被甄氏拉住了手:“可好些了?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那天你突然晕倒,真是把娘吓坏了。要不是扭伤了脚,娘早就过来看你了。”
  叶芷娴听了这话,突然插言道:“三婶一片慈母之心,实在感人。只是三婶这话却说反了,应该是四妹身体好些了,过去给您请安才对,礼不可废,规矩就是规矩。”
  甄氏柔声道:“好孩子,你一向是最守礼最懂规矩的。倒是三婶想差了,总觉得亲母女之间,不必在意这些礼节上的东西。不管怎么样,看到晴姐儿大好,我总算放心了。”
  她怜爱的拍了拍阿俏的手,转身对袁氏直言道:“大嫂,我今日来,是来接晴姐儿回去的。咱们虽说还未分家,但毕竟是隔房的侄女,总是住在你这里也不合适。我知道大嫂与晴姐自小感情就好,想多留她几日,我原也不好意思开口,只是心中实在惦记,还请大嫂体谅一下我的思女之情吧。”
  甄氏又看向几位姑娘,不怀好意的道:“要我说,大嫂这么喜欢女孩子,当初就应该把娴姐抱到身边养才是。这孩子人品相貌都如此出众,若不是出身上有些吃亏,说不定将来会有大机缘呢。其实现在把娴姐记在大嫂名下正合适,既圆了大嫂一直想要一个女儿的心愿,娴姐儿的亲事也能更顺当一些。”
  叶芷娴突然被提及,先是诧异,然后目光闪了闪,低下了头,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阿俏昨晚刚听过袁氏讲古,知道了大伯母与刘姨娘之间那些旧日纠葛,再听甄氏这话,就有些膈应,她忍不住悄悄往旁边移了移,离着甄氏远了一些。
  甄氏的话却还未说完,她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这才又道:“还有,晴姐儿收到的那些赏赐,单子和东西都在大嫂手里吧?大嫂也一并让人送过去吧。这些,理应由我这个当娘的先替晴姐儿保管着,将来好给她当嫁妆。”
  袁氏抬眼看了看她,难得的好脾气:“娴姐儿的事儿,老爷早就打过招呼了,我这个嫡母都操心不着,就更不敢劳弟妹费心了。”
  叶芷娴听了这话,猛的抬头看向袁氏,脸都白了。
  袁氏却一眼也不曾施舍给她,继续对甄氏道:“三弟妹的脚伤没事了吧?难为你了,行动不便,还要给晴姐儿布置院子。明儿一早我就派人去请何太医过来看一看,得了他的允许,立马就帮晴姐搬家。还有母亲那里,还要劳烦弟妹去说一说。这孩子,昨天非要去给祖父祖母请安,惹恼了老太太,被禁足在我的院子里,不得出门半步了。”
  “至于宫里赏的那些东西,单子我都交给晴姐儿了,东西回头也送到她的库房里去。姑娘家大了,也要学着当自己的家了。这事儿,咱们当长辈的就别插手了。”
  甄氏一滞,她光顾着生气了,哪里知道这个死丫头的院子有没有布置啊。至于老太太那里,她更不可能去说了;自从她嫁进门,那位就没看她顺眼过。不过那赏赐,她可不能撒手不管;白白便宜了别人。
  “我看晴姐儿的样子,应该没有什么大毛病,复诊不复诊的,倒不着急。院子的事,我准备让晴姐儿先和媛姐挤一挤,她姐姐的院子宽敞,她们姐妹两个又整天难舍难分的,干脆一起做个伴。至于那赏赐,她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懂的那么多,别再不当回事,弄坏了御赐之物,还是我帮忙照管着吧。”
  贺氏正巧进门,听了这话,人还未落座,就先嚷了起来:“哎哟喂,我说弟妹,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呀?堂堂相府的千金小姐,竟然连自己的院子都没有,还要和姐姐挤在一个院子里。这要是传了出去,还不得笑掉人家的大牙?还有,晴姐儿的病好没好,可不是咱们说了算的,得听人家太医的。那赏赐的事,就是她不懂,才要好好教呢,要不然将来嫁了人,万事不懂,这可不成。”
  甄氏被她的大嗓门刺激的脑袋里嗡的一下,恨不得拿了手帕子堵了贺氏的嘴。她忍气道:“二嫂误会了,这当然都只是暂时的,等晴姐儿的院子布置好了,她自然就搬回去了。她这不是刚回来,又年纪小吗?再大一些,自然要学这些的。”
  贺氏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甄氏:“弟妹这话说的,难道人家还管你是不是暂时的?难道等晴姐儿搬回了自己院子,咱们还得去大街上宣传一下,解释一下?”
  叶旭见势不好,赶紧扯着叶书起身告退,一起溜了。
  叶芷娴见状犹豫了一下,也起身告退了。临走前,她犹犹豫豫的,最后还是说道:“请母亲勿怪,今日之事,女儿浅见,是应该让四妹妹跟着三婶回去的。若是母亲舍不得四妹妹,平日里多唤她过来就是了,日后女儿也会多过来陪伴您的。”
  说完这话,她还对着阿俏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上前表态。
  阿俏一脸无辜的和她对视着,一副我不懂你在说什么的模样,叶芷娴失望的看了她一眼,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了。
  贺氏被这一幕惊的张大了嘴,好半天都没有出声。她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她毫不顾忌的直接挪到了自家女儿旁边,母女二人交头接耳的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阿俏被这样的二伯母逗的直笑,袁氏无奈扶额。
  等贺氏弄清了前因后果,说话就更不客气了:“哎哟,我说三弟妹,当年那个刘氏生娴姐的时候闹成了什么样,你没看到?你还敢给大嫂出这样的主意,这可真是……。再说晴姐儿的事,孩子还病着呢,你怎么又折腾上了?一共也差不了几天的事,你就等晴姐病好了,院子也收拾好了,让她直接搬回自己的院子不就得了?搬来搬去的瞎折腾啥?”
  “唉,你这人,真是急脾气。其实那天要不是你突然回来,还把晴姐儿吓晕了,院子我们早就布置好了。”
  贺氏一拍手掌,一副想到了好主意的模样:“干脆这样,弟妹你先回去,把给晴姐预备的好东西都找出来备好。明儿一早我去接你,咱们一起去给晴姐儿布置院子去。我记着前年你生日,三弟不是给你淘到了几个好瓶子吗?那色质样式还是小姑娘用更合适,你干脆找出来,给媛姐晴姐分一分,让她们插花用正合适。”
  叶芷婷瞪大了眼睛,一脸好奇的看向甄氏,她实在想不通,看起来如此柔弱的三婶是怎么把小堂妹吓晕了过去的。
  阿俏看着甄氏一副被雷劈了连反驳都忘了的震惊模样,若有所悟。


第15章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略有修改。
  叶芷媛脸红的要冒烟了,她尴尬的走过去,挨在甄氏身边,悄声道:“娘,您就让妹妹在大伯母这里再住几天吧,等她好了再搬也不迟。前阵子,我院子里的库房漏雨,便把东西都挪去西厢房了,库房修好之后,东西还一直没往回搬呢,我那里根本没地方住呀,总不能让妹妹和我挤一张床吧?”
  甄氏的脸红了白白了青的,狠狠的瞪了叶芷媛一眼:“这事你怎么不早说?”
  叶芷媛有些委屈的低着头,并不辩解。
  甄氏转向阿俏,笑道:“既然大伯母舍不得你,晴姐儿,你就再在这里住几日吧。”
  阿俏一脸乖巧的点头:“我都听娘的。二伯母,娘,你们可不可以等我好了再去布置院子呀?我想自己去娘那里挑东西选花瓶。”
  甄氏心里恨的直咬牙,却不得不好言安慰了阿俏几句,嘱咐她只管呆在屋子里好好休息,别的事都不用管之类的。
  说这些话的时候,甄氏头上的光团变幻不断,看的阿俏啧啧称奇。
  偏偏贺氏还火上烧油:“晴姐儿,你娘说的对,这些事,你一个小孩子就别管了,缺什么少什么,自有你娘管着呢。”
  眼看甄氏要落荒而逃,阿俏机灵的一把拉住了叶芷媛:“我今天和三哥借了一本书,上面好些东西都看不懂,姐姐留下来给我讲一讲呗。”
  等甄氏离开了,姐妹俩对视一眼,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有种逃过一劫的庆幸感。
  宇文极骑着高头大马,晃晃悠悠的到了叶府不远处,用马鞭指着那叶府的大门,问他的随从:“小顺子,你确定那位姑娘是被这个叶家的人带走了?”
  小顺子苦着脸,有气无力的答道:“大少爷,那村子里的人是这么说的,说那姑娘一家人,当天就被叶家的马车接走了。根据那村里人的描述,正是咱们遇到的叶大公子一行人。估计是叶大夫人起了恻隐之心,怕人家小姑娘被少爷你糟蹋了,这才急忙把人救走了。”
  宇文极怒极反笑,一鞭子抽到了地上,吓的小顺子一蹦三尺高。
  “小兔崽子,爷让你盯着人,你把人弄丢了,爷还没抽你,你这是甩脸子给谁看呢?”
  小顺子依然苦着脸,无奈的道:“主子,奴才这不是发愁吗?二少爷可是还在京里呢,时时刻刻的让人盯着咱们呢,您要是就这么找上叶家要人去,奴才估摸着,不等过完中秋,咱们主仆加上小六子,就得踏上去边疆的旅程了。”
  宇文极冷哼一声:“本少爷是那么没脑子的人吗?我是正正经经的登门拜访,结交好友去了。”
  叶三公子抱着阿俏给他的小包袱出了听风院,整个人还陷在震惊中。他的藏书中,竟然将这种据说最得老百姓喜欢,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民间读物漏掉了,真是太不应该了,太不应该了。叶二则是一脸得意的准备好好给自家的书呆子堂弟科普一下,顺便再去找点新话本回来,送给堂妹当欢迎归家的礼物。
  两人一起去了前院,叶旭缠着叶书,非要给他讲一讲这小话本的事,叶书却急着回去看书。两个人正纠缠着,就有门房的管事找了过来,禀报说门外来了一位自称宇文极的公子,说是来拜访三位公子的,不拘哪一位公子在,接见他一下就行。
  叶旭纳闷的问自家三弟:“你和大哥什么时候结交起宇文家的人了?这位可是一个混不吝的主儿,你们可小心一些。”
  叶书意味不明的看了他一眼,摇头道:“不认识,来者是客,劳烦二哥去见一见人吧,我先去藏书阁看看,再回去研读一下这民间巨作,看看有何神奇之处。二哥小心些,别聊的太投机了,被人扯进坑里去,祖父可一向是明哲保身的。”
  叶书抱着书走了,叶旭在他身后看着,半天才反应过来这个臭小子话里的意思,合着他在自家兄弟眼里也是一个混不吝的主了?这话真是太伤他的心了。
  叶旭自怜了片刻,这才对那管事的道:“前面带路,我去招待招待这突然登门的稀客。”
  甄氏回了三房,静坐了片刻,突然吩咐丫鬟们收拾起东西来。
  “快过节了,兰儿一个人在庄子上,我不放心,我得过去看一看。”
  桃红心知甄氏这一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因为嬷嬷被夫人留在了庄子上,她不得不上前劝道:“夫人,还有七日就是中秋佳节了,老爷肯定是要回府过节的。夫人还是留在府中过完节再说吧。兰姑娘那里,有嬷嬷照看着呢,您若现在去了,等到中秋回府的时候,兰姑娘怕是更加不舍。再说,您若这时候离府,老太爷和老太太那里,恐怕也……。”
  两人正说着,下面的小丫鬟来报,大夫人来了。
  袁氏进了门,半句闲话未提,直接开门见山道明了来意,将甄氏那位远房表姐家里可能遇到的情况如实相告了。
  “此案铁证如山,据说府衙的人已经前往允州提人了,脚程快的话,中秋前后人犯就要押解进京了。这事,公公婆婆都已经知晓了。二老的意思是,在案子尘埃落定之前,家中任何人不得与庄家人接触,府里是绝对不会为任何人说情的。待宣判后,若是弟妹有心接济庄家女眷,自可拿出嫁妆,尽一份心意。还有那个兰姐儿,她多年不在家中,若府衙问起,好好陈情一番,还是能允她自寻生路的。到时候弟妹找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赠她一副嫁妆,好好将那姑娘嫁出去吧。”
  甄氏听了消息,大惊失色,袁氏走后,她把自己闷在屋子里没了动静,两个大丫鬟揣摸着主子的心思,把东西又重新归置了回去,齐齐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一大早,贺氏果然找上了门,拉着甄氏一起去给晴姐儿布置院子了。虽说没有真的让甄氏包办了所有的东西,却也是让她大出血了一次。
  从那以后,甄氏见了这位二嫂,就恨不得绕道走了。
  袁氏也没有失言,真的派人请来了何太医过府复诊。让她惊喜又意外的是,一同前来的,还有何太医的师父孙院正,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真正给阿俏看诊的,竟然是那位少年。
  隔着帷幔,阿俏看不清少年的神色,却也察觉到了他的为难。
  良久后,这位少年医者才起身道:“导致这位姑娘饱受头痛折磨的病因特殊,我虽已有了眉目,却还需回去仔细验证一番,才能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还请夫人宽待一些时日。我这里有一瓶丸药,每日睡前服一丸,可暂时缓解姑娘的苦楚,夫人请收下吧。”
  “切记,每日只能服用一丸,不可多服。还有,在姑娘的头痛病治好之前,无论有任何不适,都只能找我们三人中的一位,免得对方医者不清楚我的用药习惯,药性相冲,反而害得姑娘病情加重了。”
  “这病治起来颇费功夫,姑娘只管按时服药,早睡早起,其他大可与常人无异,不必拘着她,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尽量随着她的性子来,病人心情越舒畅,对于减轻头痛越有好处。”
  袁氏连声应下,亲自递上了三个厚厚的红包,将三人送了出去。
  孙院正和那少年先行上了马车,何太医慢行一步,袁氏赶紧问道:“不知那位小公子是?今日孙院正既然来了,怎么?”
  何太医微微一笑,一脸神秘的道:“叶大夫人,那位你可不要小瞧,那可是江家的后人。要说你家这位四小姐,可真是一个有福之人。她这头痛之症,已成顽疾,原本连我师父也觉得棘手,只能帮着调养,不敢打保票说能根治的。这种病,病因最难确定,所以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没想到,正巧赶上我这个世侄来京了,他既然已寻到病因,四小姐这病,就有望根治了。”
  待离了叶家,那少年立刻满面愁容起来。直到见了泰安帝,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连声请罪起来。
  “求陛下恕罪,那位姑娘乃是因为被人两次用药强行抹除了记忆,这才记忆受损,日日受头痛之苦的。哪怕是单纯的减轻她的苦楚,也需要漫长的时日,现在,任何药性强一点的药物,都有可能刺激到她脆弱的头部。”
  少年卑微的匍匐在地:“草民必将竭尽所能,举江家之力,治好姑娘。求陛下施恩,能先帮草民找到叔父一家,救他们脱离险境。草民担忧,时日长了,怕是叔父一家要性命不保。”
  “什么症状?”
  “朕、在、问、你,被人用药强行抹除记忆,是什么症状?”
  少年的身子抖了抖:“先是突染风寒之症,然后高热不止,人会变得异常虚弱,头痛不已,思维混乱,歇斯底里,寻常医者却察觉不到任何异常。等到高热到了人体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