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所有人都冤枉我家陛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隐在暗处的那辆马车里,泰安帝将自己隐在车内的阴影中,透过车窗痴痴的望着那个走下马车的的窈窕少女。自从在城门外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人,每一刻都是考验。他红着眼睛,死死握紧了拳头,拼命克制着自己,才没有冲出去将那个朝思暮想的小人夺过来带走。小丫头长大了,再不是从前那青涩的模样,却还是会拉着人的袖子娇娇软软的唤人。
  他终于等到她长大了,可以归家了。
  老夫人搂着阿俏直掉眼泪。老人家温暖的大手一遍遍的抚过小姑娘的脸颊:“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从今往后,咱们晴姐儿否极泰来,遇到的就都是好事了。”
  阿俏好不容易哄着老夫人露了笑脸,又被二伯母贺氏抱着哭了一通,等众人都平静了下来,这才得以与府中的三位姑娘相见。
  大小姐叶芷婷是二房的嫡女,热情爽朗,性子看着与贺氏极像。二小姐叶芷娴是大房庶女,看着很是端庄娴静。三小姐叶芷媛是阿俏的亲姐姐,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姑娘,与阿俏见过礼之后就躲到一旁偷偷看她,一副想亲近又不好意思的模样。
  分别多年,几个姐妹再相见,都带着几分小心彼此打量,就连最爽朗的叶芷婷也只是轻轻的抱了抱阿俏。几位长辈对此都没有什么特别反应,再亲的血缘,也要通过相处才能日益亲密起来。
  不急,晴姐儿这才刚回府呢。
  老夫人大手一挥:“行了,先进去吧,晴姐儿和祖母坐一个轿子。”
  一行人正要往里走,抱着蝴蝶风筝的锦衣少年纵马而来,扬声唤住了众人:“夫人,夫人请留步。”
  袁氏觉得这位小公子有些眼熟,便抬手制止了要拦人的下人。阿俏看着那人抱着的那个有些眼熟的蝴蝶风筝,突然有一种非常不妙的预感,她悄悄的退了又退,将自己藏到了大夫人身后。
  姚西下了马,小心的将风筝放到了脚边,理了理衣襟袍袖,冲着袁氏款款施了一礼:“小侄镇北侯府姚西,见过老夫人,见过大夫人,见过叶大公子和几位姑娘。”
  崔嬷嬷眯着眼睛辨认了一下,上前提醒袁氏:“这位应该是镇北侯夫妇的嫡幼子。”
  袁氏了然,哦,原来是镇北侯府那个在他家老夫人身边长大的嫡次子啊,听说得宠的很。
  姚西抬头向大夫人身后望去,只望见一尾没有藏好的裙摆,他的心又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忙不迭的冲着袁氏行了一个大礼:“小侄刚才在城门口巧遇了夫人的马车,没来得及上前打招呼,现在特意前来赔罪,正好,正好小侄凑巧得了一个蝴蝶风筝,做的还算精致,就留下来送给府中的姑娘赏玩吧。小侄这便告辞了,改日再来给府中长辈请安。”
  少年郎红着脸将那个大风筝抱起来,放到了袁氏脚边,然后依依不舍的向她身后看了一眼,便飞快转身上马,一溜烟的跑了。
  虽然这插曲来得莫名其妙,袁氏却已经猜到了缘由。她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家小姑娘长大了,有少年郎喜欢了,忧的是太招人喜欢了,这一天之内就碰上了两个小崽子。
  好在这一个还算识相,没有说出什么过份的话来,不然她还真不介意请二弟妹舒展舒展筋骨了。
  隐在暗处的马车里,有人重重的冷哼了一声。这个小祸水,真是一刻也不让人省心。这次倒还算乖,自己知道躲起来,没再被那个臭小子看了去。
  万大福心中暗暗叫苦,主子的脸色已经告诉他,这位快等不及了,迫不及待的要出手了。这京城,怕是要变天了。
  轿子里,阿俏扯着老夫人的袖子轻轻摇了摇,有些心虚的解释道:“祖母,我不认识刚才那个人的。不过那个风筝,和我在城门口看到的空中飞的那只好像。”
  老夫人看着小姑娘心虚的小眼神,止不住笑:“你这丫头,祖母还没老糊涂呢。咱们不过看一看风筝,再乖不过了,有那臭小子非要找上门,与咱们晴姐儿有什么关系?”
  叶府的大门紧紧闭上了,又过了好一会儿,隐藏在暗处的马车才缓缓离开。
  阿俏到家的时候,府中除了几个女眷,就只有提前回府报信的大公子叶坚在,其他的人当差的当差,上学的上学,都要晚上才归。
  一行人进了老夫人的院子,还没说上几句话,老夫人就面露疲色。老人家有午睡的习惯,今日为了等阿俏,这才一直挺着。
  大夫人和二夫人贺氏对视了一眼,贺氏便起身,借口要去看一下晚上的菜单,带着几位姑娘告辞离开了。袁氏也站起身,笑道:“娘,坐了一路的车,估计晴姐儿也累了,让她在您这儿,陪娘小睡一会儿可好?也别睡的太久了,免的晚上难受。我去晴姐儿从前的院子看一看。”
  袁氏一走,阿俏本来还有些忐忑,没想到祖孙俩一起打起了哈欠。一老一少对视了一眼,忍不住笑开了。叶老夫人舍不得放开孙女,阿俏便直接睡在了老夫人床榻上。
  庄嬷嬷看着头挨头睡在一起的祖孙俩,偷偷抹了一把眼泪,退了出去。


第7章 
  叶相自从收到长孙让人送来的信儿,就心急如焚想回家见小孙女,偏偏泰安帝让人来传话,要召他和张相申时去御书房议事。
  好不容易定好了两件棘手的大事,泰安帝刚说完“辛苦两位相爷了,今日就到这里吧”,叶相就立刻起身告退,急匆匆往宫外赶,留下泰安帝和张相爷面面相觑。
  阿俏陪着老夫人睡了一会,便被唤醒了,说是大老爷和几位公子回府了,正等着见阿俏呢。
  对于阿俏的归来,几位当哥哥的表现要热情直接许多。她是叶家这一辈最小的姑娘,从小就长的精致漂亮又乖巧可爱。不只长辈疼她,叶家的三位公子对这个妹妹也是喜欢的不得了。小时候,这几个常常会为了争抢一个单独带着晴姐儿玩的机会斗智斗勇一番。
  大公子叶坚阿俏早就见过了,到了互相见礼的时候,他又上前,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着对阿俏道:“哪天想出去逛了,就来找大哥,大哥陪着你。若是有人想欺负你,不用和她客气,凡事有哥哥们呢。”
  二公子叶旭听了这话,冲上前来,将胸脯拍的嘭嘭响:“大哥忙的很,常常不在家。日后四妹若是有什么事,还是来找二哥更靠谱一些。”
  三公子叶书从小就不爱说话,喜欢扎在书堆里,这一次,他也摸了摸阿俏的头,微笑道:“三哥在家的时候最多,晴姐儿若是有什么想看的书,尽管来找三哥,随便你挑。”
  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承诺,平日里叶三公子那些书,可都是宝贝的不能再宝贝了。阿俏的眼神顿时就亮了,脑子里瞬间飞过了无数的小话本,小姑娘对着叶书重重的点了点头。
  四公子叶默才十岁,见了阿俏问了好,便像一个小孩子似的,转身扑到大老爷身边去了。
  大家体谅阿俏刚刚归家,又一路舟车劳顿,有意留给她一些时间休息和适应。聚在老夫人的院子里吃了一顿团圆饭,便各回各的院子了。
  当天夜里,阿俏歇在了大夫人袁氏的屋子里。府里自然是有阿俏院子的,只是那院子久未住人,虽然有人打理,也还是要好好重新布置一番才行。
  原本老夫人是要留阿俏住在她的长松院的,可是袁氏刚起身要告退,小姑娘就跟着起身,可怜巴巴的扯着她的衣角不肯松手。老夫人看了,哭笑不得的摆了摆手,直接将两个人一起轰走了。
  临睡前,阿俏扳着小指头数了数,今天见了祖父祖母、大伯父大伯母、二伯母、大哥哥二哥哥三哥哥四弟、大姐姐二姐姐三姐姐,嗯,真是好大一家子,只缺了在京郊大营当差的二伯父和阿俏的爹娘。
  据说阿俏的爹爹陪一位好友上山找石头去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只能过些日子再相见了。而阿俏的娘亲,小姑娘仔细回忆了一下席上的情景,似乎所有人都巧妙的避过了这个话题,竟然无人提及。
  这一夜,阿俏难得睡的香甜,没有头疼,也没有噩梦。
  第二日,叶相离家去上朝的时候,简直是红光满面,那喜色挡都挡不住。小孙女找回来了,他这十多年的心病总算是去除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查清当年的事,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了。
  待到早朝过后,泰安帝特意请了叶相过去,关切的问道:“恩师昨日匆匆离去,朕还忧心恩师是否身体不适或者家中有了什么为难之事,今日一见才知,恩师这是家有喜事?”
  泰安帝从小长在封地,未曾受过一天储君教育,当年仓促登基,是三位相爷手把手的从头教起,才有了今日的皇帝陛下。所以,私下里,他一直尊称两位相爷“恩师”,对去世的常相爷家中小辈也多有照拂。
  叶相思量了一番,便将小孙女幼年走失,如今终于寻回的事,如实说了。
  昨日叶相爷夫妇就商量过此事了,虽说叶家对外放出的消息,是四小姐自幼体弱多病,一直住在庄子上跟着高人调养身子,可是这些年自家不断派人出去暗中找人的动作,终究瞒不过有心人。既然如此,若是宫里问起,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泰安帝听了,当时没有多说什么。到了傍晚,圣旨和赏赐就到了叶家,来宣旨的还是太监总管万大福的小徒弟万小喜。
  吃过晚饭,府上的女眷都聚在老夫人的屋子里,商量如何过中秋节的事情。
  二夫人贺氏第一个提议:“娘,今年晴姐儿也回府过节了,咱们一家人可算是团圆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您老可得多出点银子,让我们好好热闹热闹,庆祝庆祝。”
  老夫人笑骂了她几句,转身却吩咐大夫人道:“明儿就叫人上门来,给你们妯娌三个还有几位姑娘选料子做衣裳,首饰和胭脂水粉也一个人选上两套,当天的宴席都捡最好的来,再请一个唱戏的班子,咱们好好热闹热闹,银子都从我的私库出。”
  听了这话,三位姑娘都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的凑趣,逗的老夫人笑个不停。
  只有阿俏,乖巧的坐在位置上,含笑看着这一幕。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还是太陌生了,除了袁氏和叶坚,她现在也只有面对老夫人时,才能自然而然的表现出亲昵来。
  就在这时,老管家匆匆来报,说是宫里来人了,指明要四小姐出去接旨呢,说是皇上有赏赐。不管大家心中如何疑惑震惊,接旨是不能耽搁的。
  万小喜宣读完圣旨和赏赐单子,立刻快步上前几步,亲自搀扶起了叶老夫人,笑的一脸殷勤:“陛下听闻府上四小姐病愈归来,特命奴才过来,代陛下向您二位表示恭贺呢。”
  那圣旨上将阿俏好一顿夸,除了惯例的一些东西,还额外赏赐了一堆适合小姑娘穿戴赏玩的东西,几个箱子最上面,还摆了几只色彩斑斓的大风筝。
  这份体贴的心意,连叶相都受了感动。当年那个叛逆的无数次想偷溜出京的小子,终于懂事了,有了一点为君的样子。
  宫里的人一走,三位姑娘便将阿俏围在中间,齐齐向她道喜。阿俏一一谢过,借机拉起了姐姐叶芷媛的手,带着几个姐姐一起去参观那些御赐之物。
  小姑娘一边看,一边心中感叹:“陛下真是一个好皇帝,大方的会送礼物的好皇帝。只是,今年京城流行放风筝吗?”
  最让阿俏高兴的还是圣旨上那些夸赞她的话,虽然明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官方说辞,阿俏还是有一种被她喜欢的皇帝陛下亲口夸赞了的感觉。
  袁氏看了看那几个箱子,向老夫人请示:“娘,您看这些赏赐?”
  老夫人笑道:“既然是陛下赏给晴姐儿的东西,等晴姐儿的院子收拾好了,就让人抬过去吧。”
  阿俏很是认真的上前道:“祖母,不行的,陛下又不认识晴姐儿,这些东西都是祖父辛苦当差挣来的,要交给祖父处置才行。”
  叶老相爷被小孙女这话逗的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正色道:“陛下金口玉言,既然说是赏赐给晴姐儿的,东西自然要归晴姐儿处置。”
  阿俏看了看袁氏,见她含笑点头,这才谢过了叶相和老夫人,又问道:“那这些东西,晴姐儿都可以处置吗?可以送人吗?”
  “有些东西是可以的,有些却是不能的,要放入库房中,派专人好好保管。”
  阿俏听了,悄悄扯了扯袁氏的袖子,小声说道:“求大伯母教我,我想分一些给家中的长辈和兄弟姐妹。”
  叶老夫人和袁氏对视一眼,都极为惊喜。因为知道这个孩子没有了过去的记忆,又见她娇憨懵懂,她们这两日一直情不自禁的拿她当一个病人甚至是一个未开智不能照顾自己的孩童对待,如今她能说出这样通透的话来,实在出乎她们的意料。看来,是她们想茬了,这孩子的情况,并不是她们想像中那样子。
  袁氏应下了,就让人将东西先抬到了她的院子里,准备等晴姐儿的院子收拾妥当了,再给她搬过去。
  当天晚上,太后派人来请泰安帝过去一起用膳,宇文贵妃假装不经意的提了一句:“臣妾听闻,陛下亲自下旨赏了一个小姑娘?若不是这事,臣妾还一直以为,叶相爷只有三个孙女呢?”
  太后嗔怪的看了娘家侄女一眼,却没有出言阻止。
  泰安帝放下了筷子,看向太后娘娘,笑着道:“原来母后和表妹已经知道这件事了?朕也是下了旨之后才想起不妥之处来,正想和母后商量,请您和表妹也赏一赏那小姑娘,替朕描补描补呢。”
  泰安帝将事情一说,太后立刻点头应下了:“这事陛下做的对,咱们既然知道了,怎么也要表示一下才好,哀家明日就下旨。
  贵妃娘娘宇文素云也不好意思的道:“那臣妾也赏一份吧。”
  太后听了,笑的不行,笑话起自家侄女来:“你看看,你看看,这醋吃的莫名其妙不说,荷包还要大出血,亏不亏?”
  宇文素云满面娇羞,垂头不语,成功替自家小姑娘赚到便宜的泰安帝也微笑不语,心中十分满意。


第8章 
  隔天,阿俏刚在袁氏的指导下将赏赐中的布料、胭脂水粉、笔墨砚台分了出去,太后和贵妃的赏赐就又到了。
  因为这接连三道赏赐,多年不曾露面的叶家四小姐再次被人们忆起,她病愈归家的消息也传了开来。京城准备设宴的小姑娘们,准备宴请的名单上都悄悄的多了叶芷晴这个名字。
  宫里,下了早朝的泰安帝得知小姑娘果然按他的设想,将赏赐的一部份分了出去,先是欣慰,接着又觉得不是滋味了,借故把几个办事不力的大臣骂的狗血喷头。
  万大福见了,心中暗暗叫苦。
  当初钦定赏赐单子的时候,陛下就觉得赏的太少了,恨不得把库里的好东西都搬到叶府去。他苦口婆心的劝了又劝,陛下这才暂时按捺下来。
  那些定例外的每一件东西,都是陛下对着自己私库里的东西,斟酌再斟酌之后,一样一样挑选出来,一笔一笔写下来的。为此,陛下还借故去了一趟海棠宫,参考了贵妃娘娘那里的摆设物件。
  姑娘自己吃的穿的戴的用的,姑娘可以用来送人的赏人的,姑娘平日里可以把玩的,姑娘宴请时可以拿出来显摆显摆的,事无巨细,陛下恨不得都替姑娘考虑周全了,连那一袋子用来赏人的银花生,都是陛下亲自挑选的。这份用心,连他这样一个冷心冷肺的看了都想落泪。
  因为觉得自己赏的东西太少了,怕姑娘受了委屈,陛下还特意去寿康宫又替姑娘讨了两份赏。容易吗?容易吗?这世上还有比他家陛下送礼送的更不容易的吗
  这一日,阿俏起床后,就与大夫人一起去了老夫人的院子。她到的时候,几位姑娘都已经到了,只有二夫人贺氏不见踪影。
  辰时末,大夫人袁氏带着其他三位姑娘去花厅理事了,阿俏仍然留在老夫人的院子里。
  这一上午,无事一身轻的一老一少日子过的相当滋润。先是一起逛了花园子,老夫人还让人采了花捣了花汁给阿俏染了指甲。然后,一老一少就窝在窗前大大的贵妃榻上喝茶吃点心,闲话家常。
  说起几位姑娘的事,老夫人趁机和阿俏商量:“你几位姐姐都到了相看的年纪了,从去年开始,我就让她们每日上午跟在你大伯母身边,学一学这当家理事的本领。等过些日子,晴姐儿也和姐姐们做个伴,一块去听一听,可好?”
  大靖朝是一个年轻的王朝,往上数不过三百多年,却有许多与前朝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对女子多了许多的宽容和体谅。
  比如这女子婚嫁生子的年龄,就与前朝不同。
  在大靖,女子一般十六七岁才开始相看,嫁人之后,也大多是要到十八岁以后才会孕育子嗣。有疼惜女儿的人家,女子嫁人的年龄还会再晚一些,甚至有那二十岁才刚刚出嫁的。
  叶家的大小姐叶芷婷和二小姐叶芷娴都是十八岁,两人一个年头一个年尾,都刚刚开始相看人家。三小姐叶芷媛十七岁,阿俏则是六月生的,刚刚满十六岁不久,只有这两个还能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