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眉姑娘出逃手记-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唯念道:“这样的人,高祖皇帝为何不处置?”
  小风叹息着轻轻摇头,刚要开口说什么,马车忽然重重颠簸了一下。小风终于忍不住,痛得呻、吟出声。他眉峰紧蹙,咬紧牙关,这才将几乎要涌出嗓子的惨叫声咽了回去。
  小风一时间是无法帮顾唯念解惑了,不过马车外传来了薛少河的声音:“道理很简单。如果要处置周将军,必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理由。可这个理由绝对不能是兵围大镜城。”
  顾唯念立刻明白过来:“高祖并不想让这件事为百姓所知。那时候,国人支持大夏的更多,支持洪兆军的很少。原本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可若此事传扬开了,只怕对大夏不利。所以,高祖想压下这件事,最好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至少也要提起的人越来越少。这样,国人才能渐渐淡忘此事。所以,高祖干脆对此事绝口不提了,是么?”
  薛少河懒洋洋道:“我想,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吧。”
  小风已经缓过来了,低声道:“对,爹也是这么猜测的。”
  蔷薇道:“可我听来听去,这跟爹,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吧?”
  小风缓缓道:“爹喜欢的那个姑娘,饿死在大镜城了。”

☆、第88章 旧事(三)

    “一尸两命!”
  小风最后补充了一句,便再也没有力气说话了。
  蔷薇再也不骂什么“野女人”了。她此刻已经知道,小风说的都是真的。她此刻更多的,是震惊。她问:“那……那女人肚子里的孩子……”
  “是爹的。”小风的声音很低,很轻,很疲累。说了这么多话,他终于没有力气再多说了。
  车厢内明显的昏暗下来,一如此刻顾唯念的心情。她掀开窗帘向外瞧去,只见西天残阳如血,映得天地间已是红彤彤的一片。马上就要天黑了。
  薛少河走的这条路,不是他们来春平县的那条平坦商道,反而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原本他出城门时,便走的不是他们来时的那个城门。顾唯念不用问也知道薛少河为什么选了这么一条路———他定是不想被人尽快找到他们。毕竟官差还在时,看薛少河的意思,是要顺原路去南瓜镇的。谁知官差走了后,他立刻改方向奔另一座城门去了。
  只是走这么一条路,龙小风就有些受不住了。蔷薇看到弟弟分明是想阖眼歇息片刻,却始终不得安歇,蹙眉忍痛忍得很辛苦,十分心疼,便道:“小风,你叫出来吧,没关系的。姐姐又不会笑你!”
  龙小风却始终咬着下唇,不肯出声。其实他连咬唇的力气也没多少,多半是生生忍着。本来身上已经不那么疼了,偏偏这马车太颠簸。
  薛少河的声音传来:“龙公子倒是长本事了。在春平驿馆里叫得那样惨,现在也知道忍着了。”
  小风被他说的面色通红。他没有受过那样的皮肉之苦,所以在春平驿馆之时,他忍不住一直哀叫连连,借此转移痛苦的折磨。可是很快他便学会了忍耐。惨叫只会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狼狈,更丢人罢了。
  薛少河又补了一句:“你再接再厉,千万别叫出声来。”
  顾唯念道:“薛大哥,为何这么说话?”这么刻薄,实在不像是薛少河的为人。
  薛少河道:“咱们要寻个人家投宿。他若是哼哼唧唧的,别人以为他快死了,咱们住哪里?”
  顾唯念差点惊掉下巴。天色已晚,投宿本是应该。这一路走来,他们本就是晓行夜宿。可这会儿是非常时期呀。薛少河不急着去胡杨县吗?
  龙小风都惊讶的张开了双目。原来这位薛大侠,也没有很着急去救人么?
  薛少河很快赶着马车来到附近一处村落,敲开一户人家的院门,奉上一钱银子,为自己一行人换来两个房间歇息一晚,并换来了今日的晚餐和翌日的早餐。
  顾唯念扶着蔷薇下了车,薛少河则解开了小风的穴道,将小风从车上扶了下来。小风很识趣,一直忍着痛苦,哼都没哼一声,但他的身体不适是很明显的。薛少河只是对那家农户道:“我弟弟有些伤风。”一行人这便轻轻松松进去了。
  房间的分配自然是薛少河与小风一间房,蔷薇与顾唯念一间房。不过,这并不妨碍顾唯念晚间扶着蔷薇一起来了薛少河与小风的房间。彼时,小风已倚靠在床头歇息。蔷薇见弟弟并没受到苛待,心下松了一口气。这位薛公子,其实本来应该是个挺不错的人———如果他不是打算要跟她的父亲作对的话。
  薛少河知道顾唯念的来意,待她坐下后,不等她开口便解释道:“那个邢大人看起来并不像个蠢货,对吗?”
  顾唯念点头。顾行当然不蠢,不但不蠢,办事能力还十分出众。否则不会得了爹的青睐,又得到皇帝的信重。
  薛少河道:“所以,你为什么觉得,邢大人不会想到要去胡杨县呢?”
  薛少河早就作出判断,南瓜镇的失踪人口很可能是被掳去了胡杨县,顾行未必不会作出同样的判断。何况,申德若听说南瓜镇和石头镇那边来了大内的密探,未必不会亲往南瓜镇。就算顾行一时没想到人可能在胡杨县,反正也会有申德告诉他的。
  顾唯念恍然大悟:“薛大哥想明天再去探情况?”只怕那时候,顾行和龙刚早已对上了。她们只需要袖手旁观,见机行事即可。
  果然,薛少河道:“我正是这个打算。明日咱们见机行事。”
  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房内只有一盏青油灯,顾唯念起身点燃,微弱的灯火映着屋子里的四个人。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昏黄、疲惫——除了薛少河。他总是像个铁打的人一样刚强坚毅。
  农户家的老婆子和媳妇端了饭菜进来,也不过是大米粥,白面馍馍,一荤一素两大盘菜。都是庄户人家的家常饭食。待将饭食摆好后,婆媳两个便出去了。
  蔷薇央求道:“薛公子,我全身都没力气,可否帮我解开穴道?我们姐弟不跑,反正也跑不了。我想喂他吃饭,不然我怕他受不了。”
  顾唯念叹口气:“你的手不能用力。”自己都吃不了饭了,还要给别人喂饭!
  小风慢慢走了过来,道:“姐,我已经不疼了,还是我来喂你。”
  薛少河讥笑道:“还真是姐弟情深哪!龙公子,你既然这么有闲心闲力,那不如等喝完这碗米粥后,将剩下的事情讲完?”龙小风在马车上只讲了一半,便因为太过疲累说不下去了。薛少河自然也不会在那个时候,逼着他必须讲完。毕竟已是遍体鳞伤的人,看起来着实可怜。不过等这小子恢复了一些体力后,薛少河还是要问个清楚的。
  最终,到底是由顾唯念给蔷薇喂的饭,小风自己勉强喝了一碗米粥,便再无多余的力气了。他重新回到床上,歇息片刻后,再度说起那个还没讲完的故事。
  微弱的灯火明明灭灭,小风的神色也显得模模糊糊。连他口中讲述的那桩陈年旧事,都仿佛被染上了一层昏黄,显得越发的陈旧、神秘。
  “后来,高祖严令知道兵围大镜城一事的将领和官员,必须守口如瓶,不得再将此事告知他人。就连参战的兵卒,也受到了警告。那些兵卒后来很快被安排退伍,或者分开编入了别的队伍。”
  可是,知道这件事的人,终究是太多了。士兵知道,幸存下来的大镜城百姓也知道!虽然在朝廷的安排下,这兵围大镜城一事,并没有大范围的传扬开来,但终究不可能瞒得住。
  顾唯念道:“做了这样的安排又如何,这样的事,终究还是会传开,并且还会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薛少河道:“这又有什么打紧?大夏反正顺利建国了,只要历代帝王励精图治,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时间一久,也就不会有人为了当初冤死的人命造反了。”
  顾唯念想想,确实如此。现在,就算大夏国人人都知道了大镜城当年的惨事又如何?好不容易过几天太平日子,谁愿意去搅乱?
  龙小风也道:“薛公子说得极是,家父也曾对我说过同样的话。家父还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乱世之中,倒霉的永远是百姓。大镜城那些百姓,不是头一批,也不会是最后一批。”
  这话说的其实是大实话,但顾唯念听来还是很刺耳。她问道:“既然龙将军都这么说了,那想来就算知道那位姑娘死在大镜城以后,也不会如何吧?反正打仗么,哪里有不死人的?”
  龙小风被她一句话呛住,静默片刻后,方道:“家父攻下梧良城后,仍然没有放弃寻找那位姑娘。家父身边亲卫,很多都被派出去寻找那位姑娘了。直到几月后,才得来消息,那位姑娘已经死在大镜城了。不过,当时兵围大镜城一事,还没几个人敢乱说。家父的亲卫并不知道那位姑娘和她腹中骨肉是饿死的,反倒是有一个低阶将官,胡乱骗人说,他见过那位姑娘,那姑娘被大镜城内的洪兆军军官欺侮了,一时不忿便自尽了。当时,大镜城那些饿死的百姓,在他们嘴里,都变成了被洪兆军迫害致死。家父当时也就信了亲卫的调查结果。亲卫还查到,那位姑娘本是要去大镜城投亲的,老家还有个生病的弟弟在世。姑娘本是想投奔亲戚,借一些钱粮,好回去照顾弟弟,谁知却死在了大镜城,再也不能回去了。家父便又命亲卫寻来那个孩子,从此以后,当成是自己的骨肉一般教养了。当时,家父虽然战功赫赫,但却妻离子散,中意的姑娘也去世了,还是一尸两命。家父一时心灰意冷,便辞去官爵,散尽家财,只带着那个姑娘的弟弟,一路寻我们母子来了。”
  蔷薇听到这里,似乎明白了什么:“小风,你是说大哥,原本不是咱们的亲生大哥?是那个姑娘的弟弟?”
  小风微微颔首道:“爹确实是这么跟我说的。”
  蔷薇又道:“再后来,爹就找到咱们了,是吗?”她也知道自己问的很多余。
  小风道:“他找到咱们时,娘已经因积劳成疾,得了重病。爹照顾了娘最后一段时间,一直到娘去世。那时候,我也才两岁,人事不知。姐姐已经五岁,可以记得一些事情了。只是也不知道是姐姐记性不好,还是爹用了什么手段,让姐姐没了这段记忆。”
  五岁的孩子,能记得住几件事呢?本来就没多少记忆了,何况龙将军又刻意的用了手段,让她忘记了所有。以至于,她连自己的所谓的哥哥,是在她五岁时才来到她身边的,都不记得了。
  蔷薇道:“想不到……竟然是这样……”

☆、第89章 旧事(四)

    所有的事情,在龙小风的讲述下,渐渐水落石出,清晰了然。
  龙将军随了妻子的心愿,依旧让孩子们姓王,他为了不再被世人搅扰,索性也改了姓王。五岁的女儿,也被他以药理和一种特殊的手段,弄得从此以为自己一直就生活在那个小山村,上头一个哥哥,底下一个弟弟。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血缘带来的与生俱来的亲密感,蔷薇一直都很疼小风,却对大哥爱理不理。
  龙将军倒也没觉得如何,就在那个小山村安安静静生活了下来。至于他的身份么,就按照妻子生前骗孩子们说的那些来办。
  他毕竟是个纵横驰骋,见过无数大场面的大将,纵然来了小山村,有些憋屈,但不久后,还是混成了这个小山村的头头。村里人有个大事小情,喜欢找龙将军来问。龙将军就这么渐渐的,成了个没挂着名头的村长。
  龙刚的亲卫们,后来有一部分追随他进入那座贫瘠的大山里生活了。那时,大夏已经立国,他们都因为军功,做了低阶武官。就是这样一群人,却还是选择弃官追随龙将军了。龙将军也是从这些人口中得知,大夏立国,百姓得以安歇,可是朝堂之上却开始腥风血雨,暗流汹涌。高祖的长子被立为太子,然而高祖的幼子湘王,却为帝国的基业立下无数战功,说是功高震主也不过分。太子忌惮湘王,湘王瞧不起太子只凭着嫡长的身份被立为太子,高祖那边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一时半会还顾不上两个儿子,只忙着收拾那些刺头功臣。凡是仗着开国功勋,敢于挑战皇家权威的,还有其他看起来不太听话的,都被他收拾了。
  狡兔死走狗烹。凄风冷雨,暗无天日的日子,就这么来了。就连在龙将军眼中足智多谋,进退有度,对大夏也忠心耿耿的左相顾佑平,在这样的局势下,也不过撑了五年,就被下狱了。后来,或许顾家人命不该绝,也可能是顾相本事大,这种时候,依然有人肯保他。顾家只是落得个全家发配,好歹命是保住了。
  至于龙刚的亲卫,他们从军期间,本就是一心追随龙刚,而没有什么驱除鞑虏和建国立业的大志。他们平日的本事也只是打仗,而非做官。上头的人这么一闹起来,底下的人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虽然没有那么危险,但也不是很好过。这些亲卫们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加之又知道龙将军的行踪,便就这么去了。
  从此,这些亲卫也都如龙刚一般,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只不过,那座山里的日子太苦了,水少,草木稀少,又缺医少药。连年征战的亲卫们,许多都是带着伤病的,连年的操劳,很快就使得一些人丧命了。后来有一次,村子里又闹起了小范围的瘟疫,龙刚身边的亲卫也就死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原本最得力的洪三。龙刚父子和一部分幸运的村民,也躲过了那场瘟疫。
  瘟疫才过,龙刚便发现,高祖皇帝似乎在暗中派人寻访自己。而他,已经全然无心朝堂了。但他并不敢明着拒绝高祖皇帝的青眼。彼时的高祖皇帝,已经习惯了别人的绝对服从,加之心中又对许多功臣有忌惮,与建国前比,变得很难容人,而且非常多疑。这样的高祖皇帝,已经容不得别人的不服从了。
  龙刚为了摆脱高祖皇帝派出去的密探的查访,同时也为了帮身边的人摆脱贫苦的窘境,自此,便带着妻儿与洪三一家人,以及亲卫们那些幸运活下来的家眷,离开了那座贫瘠的荒山。幸存下来的村民们得知龙刚要离开,也都追随他一起逃离了那座贫瘠的大山。
  龙刚早年南征北战,知道哪里有肥沃的土地,也知道哪片肥沃的土地上,人口稀少,交通便利。所以,他就带着人来了春平县辖地的石头镇。
  石头镇原本是一个在战争的摧残下,只剩了两户人家的小村庄,名为石头村。后来,龙刚带的人在这一带重新建立家园后,才成为了石头镇。
  距离石头镇不远,是南瓜镇。南瓜镇比石头镇先建了将近两年,且南瓜镇上的人起初来时,便比石头镇上的人多很多,所以,南瓜镇也就比石头镇繁华很多。
  龙将军虽然当初散尽家财,但还知道自己有老婆和儿女需养,寻找他们也需要路费,所以还是留了足够他们一家人安稳过一辈子的钱帛。他带领众人建立石头镇时,没少拿自己的钱财贴补。毕竟盖房子,开垦农田,买农具、种子,样样都需要钱。临近的村民们,也很乐意帮助他们,甚至有举村来帮忙的,乐得当时的春平县令连连褒奖这一带的乡民仁善质朴,赤诚热心。石头镇的人很快得以安居乐业。
  只是很奇怪的,附近最大最富庶的南瓜镇的人,却最为冷漠,一直不太理会过石头镇这边的情形。最多有南瓜镇的村民,自行出借过农具、部分种子。
  直到后来,或许是机缘巧合,龙刚见到了南瓜镇的镇长,这才发现,这位镇长就是曾经与他同朝为官的周峻。这时候的周峻,已经是南瓜镇那个深居简出的乡长邹老爷。这一下,龙将军心头的许多疑惑都解开了。他早就瞧出来,南瓜镇上许多中青年,都是从队伍里退下来的。只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他没去仔细探究过。免得暴露出自己的身份,再被不死心的高祖一道圣旨召回去。他一则没了那个心思,二则怕了风雨飘摇暗流汹涌的朝堂。他毕竟也是只会打仗不懂政治权谋的人。连顾佑平那样的人都完蛋了,何况是他呢。
  知道南瓜镇的乡长是周峻后,龙刚便再没了这份疑惑。
  周峻也认出了龙刚。两个人在这样的情形下乍然相见,自然是好一番唏嘘感慨。深入交谈过后,龙刚得知,一切都如他的猜测,周峻也厌倦了官场,便效仿他,离开了朝堂,并带着一帮愿意追随他的亲兵躲到这里,建立了南瓜镇。
  只不过,跟着周峻来的人比较多罢了。这些人中,凡是青壮年的,基本都参加过当初的兵围大镜城一役。当然,这些话,周峻是不会告诉龙刚的。
  事实上,周峻离开朝堂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厌倦和躲避那一波一波令人猝不及防的风波。更多的原因是,高祖早就厌弃了他,只不过没有将话挑明而已。他是聪明人,早早便明白了,高祖忽然不再欣赏他重用他的原因,正是因为兵围大镜城一役。而那场战役过后,他自己也并非是没有后悔过的。种种原因之下,周峻这才告别朝堂。
  那时候,周峻不知道龙刚喜欢的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