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邀宠记_九月轻歌-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崔家人,但他不认为那三个人应该活着。
    他思忖片刻,道:“我要搬出去。”说着,抬眼凝视父亲,“日后您是否要将我逐出家门,随心便可。”
    崔耀祖愕然。
    崔振站起身来,“我这就走。不久之后,娶妻成家。”
    没有下人敢阻拦他。
    崔夫人和崔毅现出古怪的笑容。
    崔耀祖却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你给我站住!”他匆匆地追出门外,“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崔振一面缓步往院门口走,一面缓声道:“我要娶蓝氏。我已对这个家厌恶之至。”
    “你等等!”崔耀祖抢步到他面前,拦住去路,“我呢?我又何曾做过让你心寒的事情?!”
    “您?”崔振唇角上扬,笑意与目光一样,怅惘、寂寥,“今日之事,您敢说您事前毫无所觉?”
    “我便是有所察觉又怎样?”崔耀祖因为心头过重的焦虑,双眼发红,“我是想看看你到底会如何应对,看看在你心里分量最重的到底是什么!”
    “看到了?我也看到了。”崔振笑容中平添了一份凉薄,“比起我,老五行事更合您的心思。我不会做您手里的刀,不想再让您试探、怀疑,我的得失、恩仇,至此已与崔家无关。”
    “你……你这话说的未免叫人太伤心。”崔耀祖神色流露出无从忽视的痛楚,“假若你是我,膝下唯剩两个儿子,又能如何行事?丧子之痛,我没齿难忘,若不能将萧错除之而后快,我便是死了也不能瞑目。正因此,我总希望你能快刀斩乱麻,能快些帮我把那眼中钉拔掉,偶尔甚至会试探或怀疑你,可这些难道不是在情理之中么?”
    崔振聆听期间,心念数转。
    南疆官员一事,他让父亲上折子的时候,父亲反对、犹豫,后来下定决心,是他将事先备好的顶罪折子拿出来之后;
    近来崔毅频繁出入杨家和楚王府,杨氏屡屡去家庙与母亲嘀嘀咕咕——这是连下人都知道的事情,父亲焉能不知;
    今日,杨家父子两个将父亲请到醉仙楼在先,随后楚王、杨夫人便到了,父亲应该在路上便得到了消息,可他还是没改行程,等到入夜方回。
    在有些权臣或曾做过多年权臣的人心里,利益最重,人情世故在其次,他们在一些时候,能够牺牲、利用身边任何一个人。
    不巧的是,他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了试探他的心迹,不惜放任崔毅做出糊涂事,与他反目。
    当然,为了试探他的心迹,更不会在乎蓝月宸的名节、死活。崔家不就是这样么?在一定的事态下,儿女情长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一旦儿女情长影响到了家族利益,女子便只是个能毁掉的物件儿。
    不论是他还是崔毅,在父亲心底——在父亲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那个角落,他们只是可以利用的刀枪,必要时,可以舍弃。
    父亲需要用最激烈的事态来作为推动力,以此找到做出选择的理由——用来说服自己的理由。
    太了解一个人就是这点不好,感动时会更感动,心寒时会更心寒。
    他已厌烦这样的情形。
    “不需再试探、怀疑,我帮您做决定。”崔振后退一步,恭敬行礼,随后阔步离开。
    崔耀祖在夜风中站着,眼睁睁地看着崔振颀长的身形走远,直到消失在视野。
    何时起,他不再了解这个儿子,更不能再予以绝对的信任。
    而最关键的是,这个儿子真的还能让他信任么?
    他步履迟缓地回到花厅。
    已有小厮取来砒|霜。
    崔耀祖看到神色间隐有快意的崔夫人和崔毅,怒从心起,他指着崔毅,高声唤人:“来人!把这个畜生给我重重地打三十板子!”
    崔毅再次瞠目结舌,“您有火气怎么全往我身上撒?我做错什么了?……”
    崔耀祖面色铁青,“你再敢多说一个字,我就活活打死你!”
    崔夫人心知崔耀祖是动了真怒,心里便是再不满,也不敢出言阻止。
    说到底,她哪里还有说话的余地和资格?
    崔毅被人带下去了。
    崔耀祖从小厮手里取过砒|霜,倒了一些到杯里,又端起茶壶,往杯子里倒入茶水。末了,他吩咐服侍在室内的下人:“都退下。我跟夫人有话说。”
    下人轻声称是,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崔耀祖缓缓落座,沉思片刻,视线慢悠悠地落在崔夫人脸上,“家中不宁,不少事情都因你刁难蓝氏,甚至想置人于死地而起,眼下你倒是与我说说,所为何来?”
    崔夫人脸色奇差,不搭理他。
    “你不说,我替你说。”崔耀祖缓缓地吸进一口气,“蓝氏并不曾招惹你,让你生恨的是她的母亲。”
    崔夫人闻言身形一颤,心头惊惧交加,却是不敢接话。不论说什么,都等同于承认了他的话。
    崔耀祖继续道:“我知晓蓝家母女两个的时间不长,私底下也命人打听过,从没人说过她们的闲话,夸母女两个端庄明理的倒是不少。
    “所以,我不明白,你为何无所不用其极地刁难这样的两个人。你不肯说,我自然要查一查。查了这么久,我总算知道了原由。
    “那之后我才明白,为何儿女蠢笨糊涂到了畜生不如的地步。有你这样一个母亲,他们想做人怕是都难。
    “你在闺中的时候,有过意中人。那个人看不上你,看中的是蓝氏的母亲。最终,那男子没能娶到蓝氏的母亲,就算如此,他也不肯娶你,多年孑然一身。
    “你们两个女子相识,并没交情,正如京城里的女子之间不乏一面之缘、点头之交的人。”
    说到这儿,崔耀祖显得有些困惑,“你在意的到底是你曾中意过别的男子,还是颜面受损呢?
    “是怕蓝氏嫁过来之后,你年少时的情意被府里的人知晓,还是根本就因为情意落空而恨上了蓝氏的母亲?”
    说这些的时候,他的语气只是单纯的疑问。
    他停了停,冷笑连连,“过了这么多年,我才知道,自己娶了一个蠢货、疯子。”
    “这一杯毒|药,我给你备下了。你死之后的事情,不劳你费心。若是你没有一死了之的骨气,无妨,明日我给你找个清静的去处。”崔耀祖的语气越来越冷,“从此刻起,你已是个死人。”
    **
    二月中旬,裴大奶奶来看裴羽和瑾瑜。
    姑嫂两个闲话期间,裴大奶奶提起了崔家的事情:
    “我听娘家的人说,崔夫人似是犯了什么大错,被崔国公发落到寺庙清修去了。只是,有人询问是在哪一家寺庙的时候,崔家的人却不肯说,说他家国公爷吩咐的,不准与外人提及。”
    裴羽想到崔夫人刁难蓝氏的那些事儿,觉得对于那样一个人而言,寺庙不失为一个好去处。思及此,不由问起早就听说的一件事:“崔四公子是不是真的搬出崔府了?”又解释,“我是觉得,崔夫人的事情,可能与他有关。”
    “是真的。”裴大奶奶笑道,“崔四公子前些年就在什刹海置办了宅子。眼下幸亏是侯爷搬来了这里,不然哪……”两个男人明争暗斗起来可方便得很。
    裴羽听出嫂嫂的言下之意,不由得笑了,“可不就是。”想了想,又道,“什刹海先前出过闹鬼的传闻,去那儿住倒也好,清净。”
    裴大奶奶不由拍了拍小姑子的脸颊,“我怎么听着,你竟是一点儿也不厌烦崔家的人?”
    裴羽忙解释道:“不是,只是不烦崔四公子,别的人可是一听人提及就头疼。”
    “这倒是与爹和你大哥的态度相同。”裴大奶奶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一件事,面色一整,“来的路上,我遇见了张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张夫人今日是进宫去了,在宫里听说了一件事:皇后娘娘不知怎的把蓝氏带到宫里去了,还让蓝氏去给太后请安,又说要给蓝氏个封号……唉,我真是云里雾里的。”
    “竟有这种事……”裴羽忽闪着眼睛,心念数转。
    裴大奶奶却另有担心:“要是这样,皇上和皇后不就是摆明了要给崔四公子体面么?这样的话,崔四公子和侯爷的地位,算是旗鼓相当了吧?”
    如果蓝氏能够得封号,不外乎是县主、郡主。
    官宦之家的女子获封这样的封号,要么长辈是朝堂的有功之臣,要么就是皇室宗亲。
    而寻常女子获得这样的封号,要么就是做了于社稷有功的事情,要么就是因为何故入了皇后或太后的眼,要予以奖赏。
    可是这会儿她如何都想不明白,蓝氏在皇宫外,皇后、太后这一阵都在宫里,怎么可能有交集?真有的话,不外乎是皇后有意为之。
    她不由得握紧了裴羽的手,“日后姑爷和崔四公子要是起争斗的话,皇上是不是要坐山观虎斗的意思?”
    “起争斗?”裴羽笑起来,眼神慧黠,“我看他们是斗不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前发现上章满百章啦,于是更新前先送了红包,上章留言的都有份,查收下^_^
    还有积分的事儿,这一两天我抓紧送出,有不少章节没送了,摊上我这么个没谱的作者,也是够委屈你萌的。
    睡够觉啦,文也该收尾啦,明天起会多更哒~么么扎!

  ☆、第102章 102·¥

102
    “这话怎么说?”裴大奶奶问道。
    裴羽没敢把话说满,“我也不是很确定,再看看吧。”
    裴大奶奶没有追问,却因裴羽的话心头一喜。作为姻亲,谁会希望萧错与崔振斗个死去活来。裴羽既然有这种说法,便是发现了什么苗头。她只希望裴羽的看法能够变成事实。
    这时候,在小暖阁睡觉的瑾瑜醒了。虚张声势地干哭了几声之后,便安静下来。
    裴羽笑道:“等阿瑾吃完奶,吴妈妈就把她抱来了。”
    裴大奶奶点一点头,“这两回过来,瞧着阿瑾倒是不怎么爱哭了。”
    裴羽失笑,“都熟悉她的脾性了,大事小情都把她伺候得舒舒服服,再哭可就真该打了。”
    “打?”裴大奶奶打趣道,“你才舍不得。便是你舍得,姑爷也会跟你翻脸吧?”
    “那倒是。我啊,哪一个都惹不起。”裴羽这样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
    裴大奶奶由衷道:“你和阿瑾都是有福气的。”
    反正阿瑾一定是非常非常有福气的女孩子。裴羽笑盈盈的想着。
    姑嫂两个又说笑了一阵子,吴妈妈把瑾瑜抱了过来。
    瑾瑜一双大眼睛透着刚睡醒的朦胧,皱着眉,嘟着小嘴儿,有些不高兴。看到裴羽,她表情未变,只是抬了抬手臂,示意要找母亲。
    “每次睡醒都是这样。”裴羽笑说着,把女儿接到怀里,亲了亲那白嫩嫩的小脸儿,“舅母来看你了,高兴点儿。”
    “阿瑾,”裴大奶奶柔声唤着瑾瑜,“让舅母抱,好不好?”
    瑾瑜纤长的睫毛扑闪两下,一臂搂住裴羽的脖子,一臂抬起来,把手放到嘴边,要吃手指。
    裴羽连忙握住女儿的小手,和声道:“不准。”这习惯在最初无可厚非,人们都说小孩子都是这样,但是现在一点点大了,手摸到东西的时候很多,再吃手指兴许就要连同灰尘一起吃,这习惯扳过来。
    瑾瑜更不高兴了,小手在母亲手里拧来拧去,嘴里也发出不满的呢喃声。
    “不准。”裴羽加重语气强调一遍。
    瑾瑜嘟起了小嘴儿,身形都随着挣扎的小手扭动起来。
    “怎么不听话呢?”裴羽把那只小手一下一下地按到瑾瑜腹部,“不乖了?是不是?”
    没想到,瑾瑜竟觉得有趣,咯咯地笑起来。
    她一笑,裴羽和裴大奶奶、吴妈妈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在这同时,如意翘着尾巴跑进了室内。瑾瑜一看到它,立刻忘了先前的事情,小脸儿上的笑容愈发璀璨,嘴里咿咿呀呀的。
    这就算是打过叉去了。裴羽放开了瑾瑜的手。
    “这可真是一家人。”裴大奶奶笑道,“这么小就喜欢大狗,跟你和姑爷一样呢。”
    “如意和吉祥也很喜欢阿瑾。”裴羽和声道,“有时候,阿瑾在大炕上睡着,它们两个就扒着炕沿儿看。”
    “的确是招人喜欢。”裴大奶奶提醒道,“日后你得上心约束着,别让阿瑾欺负它们,更不能让它们没轻没重地跟阿瑾嬉闹。”
    “这事儿你只管放心。”裴羽抿唇笑道,“皇后娘娘早把它们管教出来了,我只要管好阿瑾就行。”
    裴大奶奶放下心来,“那就好。”说着话,从甘蓝手里接过一碟子肉干,一块一块地喂给如意。
    **
    皇后走进御书房。
    崔鑫笑呵呵地奉上茶点,便领着服侍在室内的太监垂首退了出去。
    皇帝盘膝坐在大炕上,炕桌上摆着一局棋,用下巴点了点对面的位置,“正好,跟我下两盘儿?”
    “行啊。”皇后脱掉绣鞋,上了大炕。
    皇帝将残局收起,把装有白子的白玉棋子罐递给她。
    两个人一面下棋一面说话。
    皇后问道:“怎么这么清闲?”
    “清闲?”皇帝失笑,“累了,缓缓神而已。”
    皇后一笑,说起蓝月宸的事情,“蓝氏就册封为从一品郡主吧,太后也同意。”
    皇帝有些意外,剑眉微扬,“前两日不是还说只给个挂虚名的三品县主么?从一品的郡主,可没有挂虚名无封地的——最起码,在我这儿不会有。”
    “前两日不是还没见到人么?”皇后落下一子,抬眼望着他,漂亮的大眼睛微微眯起,“见到人之后,我挺喜欢的,自然不介意好人做到底。”
    皇帝笑笑地打量着她,“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嗯,我跟太后商量好了,明日一早,太后下懿旨。”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愈发柔和,“太后最不爱掺和事情,正因此,办这种事情倒最合适。”
    皇帝睨了她一眼,“你就是要绕个弯子,不想送人情给崔振。”这要是换了裴羽,她早就急赶急地办妥了——让她册封蓝氏的事情,她可是拖拖拉拉了好几日才着手去办。
    “是又怎样?我跟他又不熟。”皇后理直气壮的。
    皇帝轻笑出声,“凭太后,怎么可能找得到蓝氏?”崔振都不需想,就知道是她的主意。
    “崔振想得通,但别人不一定想得通——这样我心里好受点儿。”
    皇帝提醒她:“蓝氏要嫁的人是崔振。”
    “那是两码事。”皇后小手一挥,“他以后要是不善待蓝氏,看我怎么收拾他。”
    皇帝哈哈地笑起来,心说你就拧巴吧,也不嫌累。
    **
    翌日,太后下懿旨,册封蓝月宸为明欣郡主,从一品。
    至于理由,懿旨上说的是太后偶然出门时旧病发作,蓝月宸恰好经过,并及时设法为太后缓解病痛,太后这才得以安然回宫。
    越两日,太后再下一道懿旨:为崔振与明欣郡主赐婚。
    崔夫人和几个儿女反对长达数年的这段姻缘,就这样定了下来。
    对于太后第一道懿旨,大多数人不以为然,都说太后怎么说你就怎么听,别较真儿。更有胆子大的开玩笑,说太后与皇后婆媳情深,眼下这分明是被皇后带的不着调且全无忌讳了——皇后的拿手好戏就是称病,现在倒好,她老实了,太后把她故技捡起来糊弄人了——压根儿就不相信太后出门发病这个说法。
    说白了,人们都明白,太后的旨意是不需推敲的,皇家给崔振和蓝氏体面才是需要重视的。
    裴羽得知之后,愈发笃定自己之前的猜测:帝后分明是在变着法子化解萧错和崔振之间的仇恨。
    先是皇帝要两人一同查案的事情,其实本无必要,但还是这样决定。
    之后便是眼前这一件事。帝后、太后这三个人是一体的,不论是谁下册封旨、赐婚旨,都是要送崔振一个人情,让蓝氏可以风风光光地嫁给崔振,身份相当,免去了高嫁一说。
    假如没有这样的两道旨意,蓝氏嫁给崔振之后,不管进不进崔家那道门,平日里都少不得被人明里暗里讽刺攀上了高枝。现在却不一样了,太后亲自赐婚,谁都不敢在明面上对蓝氏指指点点。至于私底下的议论,谁会有闲情去理会?
    是,只要两情相悦,只要心内坦荡,如何成亲、度日,只要相守就是福分。但是,这世道就是这样,就有那么多看重身份的人。身份对于女子而言,很多时候是一道避免听人闲话、看人脸色的屏障。
    这世道对女子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若非如此,帝后也不会有这善意之举。他们想让蓝氏的日子好过一些,为的亦是崔振的日子能更舒心一些。
    这样一份人情,分量太重。
    皇帝不会让崔振偿还,但是,崔振心里必然清楚。由此,日后少不得要对皇帝迁就一些,有些事情便是再不情愿,也不会直接表示反对或是撂挑子不干。
    至于萧错这边,更不需说了,只长平郡主一件事就看得出:皇帝给了萧错绝对的信任,只字未提详查的事,人残了就残了,废了就废了。那是君臣情分,更是驰骋沙场时结下的情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