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云泥记-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望着眼前的云罗,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多年前的面容。
  一样的倔强……一样的坚持……一样的义无反顾。
  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范老夫人压下所有的情绪,拉着云罗的手轻轻摩挲,语重心长道:“好孩子,我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既然你已经打定了主意,我也不再劝你。往后你若有什么难事。只管来找我。我肯定会帮你。”
  云罗听罢,不由红了眼眶,忍不住心中激动,一下子偎进了老夫人的怀里。细细抽泣起来。
  虽然她今日想尽办法来拜访老夫人就是存着这样的指望。可当老夫人真的如此这般爱护她时。她的心底甜滋滋的,忍不住喜极而泣。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他人真心的爱护更值得她感激?
  两人紧紧地搂在一起。
  等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就听见两人小腹不约而同地叫起来。
  这时。他们才意识都大家都没用午膳呢。
  外面的芍药早就等得焦急万分,可俯耳听到里面窃窃的私语声,就不敢轻易去打扰。眼看着马上要到午时末了,想到老夫人从早膳过后一直都没有再进过食,不由急得在门口来回地转圈。
  幸好听到屋子里叫她的声音,她面上大喜,急匆匆地进了屋子。
  然后得了老夫人肯定的答复后,她就急忙撩帘子出去示意丫鬟们把灶上温着的午膳端上来。
  菜肴鱼贯着端上来。
  有京酱肉丝,有珍宝鸭汤,有蒸乳鸽,有风味糟鹅,有清蒸鲥鱼,有鲜炒时蔬,另有四碟素凉菜四碟荤凉菜,摆了满满当当一桌子,香味四溢。
  一看就知道老夫人早有准备,要留她用午膳。
  云罗心里更激动了,泪水一直含在眼眶中,微微打着转。
  吃饭时,她想服侍老夫人用膳,却被老夫人一把按住,故作威严道:“到了我这边还要你服侍,要他们这些干什么吃的?你就安安生生地陪我一起用顿午膳,你能多吃两口,我就高兴了……”
  一副把她当成嫡亲孙女般亲昵的口吻。
  云罗依言就坐了下来,对着旁边服侍的芍药歉意道:“辛苦芍药姑娘了。”
  芍药连忙摇头,声音爽朗道:“瞧云小姐客气的,这不是奴婢该尽的本份吗?若被你抢走了,赶明儿老夫人该要不喜欢奴婢不留奴婢在身边了,到时把奴婢随便发落到了哪个院子,那奴婢不要哭死啊……”
  芍药说话十分有趣,带着一点点无所顾忌,向来平日里在老夫人身边是惯的。
  云罗心里的念头一闪而过,就听见老夫人故意板着脸对芍药道:“你这么牙尖嘴利的,我留你干嘛?一顿饭的事情,你都能说出这么多个子丑寅卯来,赶明儿你自己去管事嬷嬷那边领罚吧,别让我发落了……”
  却全然没有当真,就像是和芍药在打嘴仗。
  芍药就假装“呜呜”了两句,惹得老夫人和云罗频频发笑。
  屋子里的气氛欢欣鼓舞的,让人食指大动。
  云罗破天荒地用了一碗白米饭,还觉得意犹未尽。
  这是她离开新央以来胃口最好的一次,脸上不由露出猫咪般满足的笑容。
  范老夫人也随即搁了筷子,笑容满满。
  芍药便十分有眼色地喊了小丫鬟进来收拾桌子,自己则亲自打了水端了铜盆进来服侍老夫人和云罗洗漱。
  又是一番忙碌。
  云罗又陪着老夫人用了些饭后的水果,就觉得肚子圆滚滚的,实在坐不下,就提议扶老夫人去院子里走走消食。
  老夫人兴致很好,积极地响应,果真让云罗搀扶着在院子里走圈,顺便给云罗介绍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有些什么来历,如数家珍。
  云罗听得认真,时不时的点头,老夫人就说得更用心了。
  芍药等服侍的丫鬟则跟在后头,离着半丈远,递个毛巾端着茶水什么的。
  就这样慢悠悠地走了一刻钟,云罗便扶着老夫人回了屋子。
  云罗见老夫人说了半天的话,一脸疲倦,就主动提出了告辞。
  老夫人挽留了一番,也就不再强留,只是仔细地问了现下的住处,如何联系等等。
  云罗一一作答,约好了有时间就来老夫人处请安。
  老夫人忙点头,看到她要走,一脸地不舍,最后,不顾众人地劝阻,亲自把云罗送到了院子门口,惹来众人侧目,云罗离开后一刻钟,范府上下就传遍了。
  等范家的大夫人和三夫人回来时,听到有位小姐来访的消息,都大吃一惊。
  ps: 感谢大家支持《云泥记》!

☆、第483节 商量

    等晚膳前去给老夫人请安时,范三夫人就问了起来。

    老夫人也没有藏着掖着,神色淡淡地说起云罗,说是她今年开春在苏州寓居时遇上的新央女孩子,十分投缘,觉得她纯孝至善、贤良淑德,相处时情逾祖孙,本有意想把这孩子留在身边带回京城来承欢膝下,可是,女孩子不愿意离开家人就此作罢。

    提到新央,去过此地的范三夫人眼珠子不禁转了一圈。

    她提着裙裾挨着老夫人坐下,扬起笑容,道:“母亲,可是那位新央县丞的女儿,叫云罗的?”

    “哦?你知道她?”老夫人听到自己三儿媳妇居然说的出云罗的名字,微微有些吃惊。

    范三夫人便把自己曾去过新央为二姐家的庶长子提亲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

    听说是蒋家的大女儿说给了朱家的那个庶长子,范老夫人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她是见过蒋芝霞的,也知道朱家那个庶长子的事情,听说把两人撮合在了一起,就看着三儿媳妇意味深长道:“朱家大太太这次为了那个庶长子可是不遗余力啊,把你都给惊动了,还特意从临安赶过去。”

    婆母这么意有所指,心知肚明的范三夫人一下子红了脸,吱吱唔唔地转移了话题,也就没有再问及云罗的事情。

    倒是陪在一旁指挥着丫鬟们摆晚膳碗筷的范家大夫人听到云罗的事情,眉头微微蹙了下,旋即又神色不动地去陪老夫人说话。

    等一大家子在老夫人处用过晚膳后,众人如往常般接二连三地提出了告辞。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范家大爷夫妇相携一起回自己的住处。

    等大夫人服侍着自己相公更衣完毕后,两人就屏退了众人捧着茶杯靠在临窗的大炕上说话。

    范大夫人提到了云罗。

    她对这个暗暗上过心。

    她安排在老夫人身边的人曾经跟她着重讲过这个云罗的事情。

    听说婆母曾经动过念头要把这个女孩子配给喻哥儿,虽然,最终是云罗拒绝了婆母的提议没有跟随一起回京,可最为一个大家族的宗妇,她的敏锐触觉告诉她事情颇有内情。

    她的婆母,她了解。

    这么些年。因为自己膝下无女,而孙辈更是一个女孩子都没有,所以她对漂亮心善的女孩子特别喜爱,也曾对亲戚家几个出众的女孩子颇多照拂。可从没对哪一个另眼相待到留在自己身边教养。唯一的例外就是范晓钰,可她又不同。从后来的事迹发展来看,婆母一早就打算要把这个范晓钰送进宫,以巩固范家在朝中的地位。

    还没有哪个女孩让老夫人起了要留在身边做孙媳妇的念头。

    云罗是第一个。

    而且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乡下丫头。

    家世背景平凡无奇,根本就不符合老夫人、她对喻哥儿媳妇这个长孙媳妇的期望。

    她一直以为自己在对于喻哥儿娶亲这件事上。和老夫人是看法一致的。

    从前,在言谈间,两人也曾浅尝即止,都听出彼此对喻哥儿未来媳妇的期许。

    可没想到,一直对长孙媳妇抱有期望的老夫人居然对云罗动了这样的念头,怎不让她大吃一惊。

    她当时派人去新央打听云罗时,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拒绝这门婚事。哪怕明知此举会惹来婆母不快,她也在所不惜。

    为了喻哥儿,她硬着头皮会顶回去。

    事情却没走到那最坏的一步。

    可云罗此人也在她心里扎了根。

    等老夫人回了京城后。她还特意招了老夫人身边服侍的人专程问过话,仔仔细细地问过云罗的事情,听完之后,就对婆母关于西北的言语起了疑心。

    更何况,婆母似乎对云罗有着异乎寻常的亲厚。

    甚至据服侍的人形容,婆母还把自己随身佩戴了几十年的玉佩送给了她。

    那可是婆母最为珍视的东西,跟着她大半辈子了。

    怎不让她惊讶?

    这个云罗何德何能,能得老夫人的青睐?

    本来,云罗远在新央,与她也毫无干系。她知道有这个人也就罢了。

    可现在云罗又出现了,从新央千里迢迢赶到京城,特意来拜访老夫人,她意欲何为?

    不会是后悔了。想来投奔老夫人吧?

    范家大夫人想到这个可能性,心口砰砰乱跳。

    老夫人再见云罗,会不会又起了要把她配给喻哥儿的心思?

    大夫人把心中的担忧告诉了自己的相公。

    却不想范家大爷闻言沉吟了片刻,反倒倒过来安慰妻子:“如果母亲看中了,你就随她老人家。母亲的眼光独到,她若看中的人。必有不同凡响之处。”

    范大夫人听完,顿时愣在那边,片刻之后才缓过来,道:“可是,我……今日和三弟妹去相国寺,看到有位小姐很不错,人漂亮大方不说,最难得的是风骨铮铮,我看做我们家喻哥儿的媳妇,实在恰当。”

    “哦?”范家大爷望了眼烛火中目光幽幽的妻子,若有所思,而后道,“是哪家的小姐?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母亲知不知道这件事?”

    一连三个问题,语气却渐渐沉重下去,早就没了方才的轻松闲适。

    “是……”范大夫人略迟疑了一下,便低声道,“是苏州同知苏大人家的嫡长女。”

    “苏州同知?”范大爷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顿时睁圆了,“就是他们家的次女许给梓哥儿的?”

    苏谨梅是许配给狄沛梓了,在狄家出事后,苏家依然没有退掉这门亲事,风骨可见一般。

    范大夫人就是因为这个才下定决心去相国寺相看的。

    看着妻子微微的一颌首,范大爷倒是沉默下来了。

    “那母亲那头?”许久之后,在一声噼啪爆烛中,范大爷开了口问妻子。

    一直紧张不安地等着相公回答的范大夫人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可脸上又不敢露出喜色,只是静静地摇头,面露愧疚道:“此事是我不好,没有及时跟老夫人禀报此事。我原想着先去看了看人品、相貌、性情再说,万一不合适,也就不要惊动母亲,免得她老人家空欢喜一场,不想事情……”

☆、第484节 请帖

  说着,范大夫人就半垂了眼睑。
  范大爷就挥了挥手,道:“此事交给我吧,我来去跟母亲说明情况。”
  有了这句话,范大夫人终于放心地露出了喜色。
  继而殷勤地为他杯中续了茶水,神色满意地说起苏谨兰来。
  范大爷听得也是连连颌首。
  他对自己妻子一向敬重,也对她看人的本事深信不疑。
  她说好,那这个苏家大小姐肯定不错。
  两人就从苏家大小姐慢慢说到了儿子喻哥儿的课业上去,规划着他何时定亲、何时下场……
  烛火摇曳中,照射出两张憧憬的脸孔。
  第二天晚膳时,范家大爷准备把苏家的事情见机跟父母提一下。
  可才准备拿起筷子,就收到了唐府的帖子。
  “是谁家的?”老夫人搁了筷子,陪范老大人坐回了大炕。
  一众子女也陪着围了过去。
  “唐阁老做寿,宴请我们全家。”范老大人把大红洒金的帖子郑重地收回了盒子里。
  众人面面相觑,而后目光都集中到了范老大人夫妇身上。
  “父亲,好像,我们家和他们府上没有什么……来往吧?”范家大爷说得十分含蓄。
  其实,他们两家的交集为零。
  从前,唐归掩只是阁老时,就是个低调内敛的主。彭阁老和陶阁老两人资格最老,先帝也是最为倚重,其他几位阁老就显得面容模糊、言辞苍白。
  范家是彭阁老一派的,和其他几位阁老鲜少有交集。这位娶了隆安郡主的唐阁老,他们就更是避之不及。
  毕竟。一个不慎,勋贵勾结朝堂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更何况,当年先帝能继位,也是和另外一位兄弟角逐了之后才产生的,两人在做皇子时手下各有派系,等先帝登基后,对朝廷把控十分严格。将跟随自己兄弟的那些臣子都赶尽杀绝。所以诸位臣子对和皇族的结交都十分慎重。甚至疏离。
  唐归掩的出任当年也是个异数。
  他年少高中,家世飘零,恰逢隆安郡主适婚。被就被老王爷看中了招为女婿。众人皆以为他会拒绝,毕竟,隆安郡主可不是一般性的人能娶的。娶了她意味着往后几十年都得低头埋首、小心翼翼地以郡主相待。却不想唐归掩一口气居然答应了,大婚后还从翰林院的编撰做起。老老实实一待就待了七八年,在先帝晚年才被调任都察院。慢慢受到重用,经过历次升迁入了内阁。
  可众人都以为他的这个内阁大臣有水份。
  毕竟他是隆安郡主的夫婿,先帝在世时极为信任隆安郡主的父亲,后宫众人也与隆安郡主来往甚密。俨然一家人。
  自隆安郡主的父亲过世后,先帝倚重唐归掩,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可事实上。唐归掩在先帝时代一直默默无闻,从未听过有何建树。
  众人也几乎将他遗忘。
  直到当今圣上登基。恰逢彭阁老、陶阁老因为年龄太长而致仕,唐归掩一下子出现在了众人视野里。
  他的政治手腕显露端倪。
  虽然有陈阁老的激进掩住了他的部分光芒,可在议事时,往往最后是唐归掩一锤定音。
  范家身处庙堂中心,对这些细节自然十分清楚。
  所以,收到唐府宴请的帖子,虽然吃惊,可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一家人默默地吃完了饭,三个儿媳妇都很有眼色地退了出去,到旁边的耳房聚在一起喝茶。
  屋子里留了范老大人、三个儿子和老夫人。
  服侍的芍药上完茶水后就退到了耳房来服侍范家的三位夫人。
  妯娌三个正在闲聊,说到了唐家的轶事。
  “三弟妹,你家大姐、薛三夫人不是和这位唐夫人十分亲密吗?听说这位唐夫人十分的……厉害,唐阁老想必定然惧内吧?”范大夫人笑着问范三夫人林氏,说起了京城里的传闻。
  林氏就点头,与有荣焉道:“是啊,薛家和唐夫人是姻亲,所以一直都有来往,我大姐又是妯娌几个中和唐夫人走得最频繁的。”然后,又低头凑过去,压低了声音道,“听我大姐说,这位唐阁老十分怕老婆,两人这么些年总共育有一子,还是个病歪歪的,要送到山上去调养的,唐阁老就一切依从夫人的安排,真把儿子送到了山上,这些年膝下空虚,再也未有子嗣。”
  语气里浓浓的惋惜之意。
  “可见唐夫人的厉害。”范家大夫人、二夫人交换了个眼神。
  “那他们的儿子呢?就一直留在山上了?”范大夫人好奇道。
  “我也不清楚啊……”范三夫人就摇了摇头,一脸茫然。
  唐家的事情向来低调,况且他们家喻唐家不是一个圈子的,平日里也碰不到,也听不到圈子里的女眷谈论,自然不清楚。虽然范三夫人和薛三夫人是姐妹,可范三夫人随夫君外放,平日里与姐妹间的联系多有不便,书信上自然不会去提及唐家,所以她也无从得知。
  妯娌三人的讨论十分热烈,旁边的芍药想了想,就觉得自己昨日在服侍老夫人见云罗时似乎听到了“唐夫人”等字眼,不由疑惑万分。
  可后来她就出了屋子,老夫人和云罗具体说了些什么,她也听不真切。
  也许“唐夫人”这三个字只是自己听岔了吧!
  芍药如此想道。
  等屋子里散了的时候,范大夫人就听到老夫人说唐府的宴会她要亲自去。
  这个消息一宣布,众人一阵哗然。
  老夫人不肯轻易走动已经许多年了,平日里也就些特别亲热的人家她会出面,近一年,她除了在去临安时去狄府做了客,其余人家就再也没走动过。
  老夫人早就放出话来,说自己年纪大了,这些来往应酬就交给自己的儿媳妇去辛苦了。
  可这次怎么就破例了呢?
  范家众人吃惊之余,又不能多问,就听见老夫人对着范老大人说道:“上次进宫去拜见德嫔娘娘时,娘娘曾经跟我说过这位唐夫人的诸多好处。这次唐府下了帖子,我们自然不能轻怠。”
  一副解释的口吻。
  ps:感谢大家支持!

  云泥记

☆、第485节 七情

  是德嫔娘娘的缘故?
  众人眼底有了释然,谁也没有多想老夫人亲自去唐府的事情。
  等到唐府宴会那日,众人才发现,原来朝廷里三品以上的京官及其家眷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