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难得岁月静好-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一世的时候,皇帝和玉太妃先后辞世,她差不多是被赶出了宫。
可这一世,皇帝还活着,而且对玉太妃就这么没了心怀愧疚。这就想留她在宫中。
可张静安是一刻也不想留在宫里了。
以前玉太妃在的时候,张静安大可以无忧无虑地在玉太妃给她在玉安宫里构筑的那个象牙塔中肆意任性。
可重活一世,她已经知道,这皇宫不是她应该呆的地方。
她的父家张家来人要接张静安回去守丧。
可张静安按计划好的,要求去先皇的明陵给太妃守陵。
她是玉太妃唯一的骨血,又是她一手带大的,她要求去给玉太妃守陵,谁也不能说她不是,还必须敬着她的孝道。
这样就避免了玉太妃死后,她必须立刻重回张家的困境。
想到前世她继母和继妹的嘴脸,她就禁不住恶心。
玉太妃的棺椁在宫中停灵到七七,按规制就出殡陪葬太祖明陵。张静安作为外孙女,紧跟在出殡的队伍后头出宫,一路陪同前往定县明陵,为外祖母守陵。
第9章 守陵
当然,她出宫的时候,身边的人少了一多半。
她不到三岁就被接到宫里,因为玉太妃深深厌恶张家的人,所以原先她身边的仆从除了她母亲永嘉公主带去的仆从,就一个也没有留下。而且因为是在宫里,外头的人使用的不便,身边用的都是宫女。原本又不想张静安早嫁,陪嫁的人还没选好,当真没有人可以带。
她出宫之前,皇帝大度地挥手,原本伺候她的宫人,她想带谁走,就带谁走吧。
可现如今的情况是,她最大的靠山玉太妃死了。皇帝病弱,早已不怎么理朝政,她和如今的太子和太子的母亲廖贵妃关系冷淡,从前程来看,跟着她这个徒有虚名的郡主,实在不是什么划算的生意。
所以她出宫之前就让底下人自己选过了,愿意留宫里的留宫里,不想留宫里也不想跟着她耽误前程的,跟她出宫之后可以自行返乡。
说起来这新朝刚立不过三十来年,这宫里的宫女大多数都是穷困人家的女儿,自幼选了进宫的。多数都不知道自己家里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出了宫该如何生活。
因此原先跟着张静安的十多个人当中,一多半都选择留在宫里再谋差事,这些大多数也就是些低层的宫女内侍,服侍哪个主子不是一样?
可曾经受玉太妃和张静安器重的人却不一样了。
她们留在宫中这辈子想要再得到器重,怕是难,可跟着张静安,似乎不仅没有前途,还可能有风险。有品轶的不能离宫也不用想了,那些没品轶的反倒是最纠结的。
张静安却懒得理睬他们的纠结。
反正她早就知道究竟有谁会跟着她一起去定县守陵。
以前玉太妃跟前的江嬷嬷也自请到明陵给太妃守陵,她是正四品的女官,这一守,大约也就是守一辈子了。除了她以外,王嬷嬷要留在玉安宫,只有一个以前管着厨房什物的崔嬷嬷还算年轻,且毫不犹豫地要跟她出宫。四个贴身伺候的宫女,珍珠的姑姑是皇帝跟前的李嬷嬷,珍珠留在宫里也吃不了亏,就留在了宫里。翡翠跟她出来了,可没几天她家里人就找了过来,接了她回去嫁人。上一世她死之前,翡翠虽然给人做了续弦,但是她男人年纪也不算大,前头那位也没留下孩子,夫妻两人过得不错。她男人后来还升做了百户。玛瑙一直跟着她嫁到了袁家,在她身边也一直伺候得精心,可不知道为什么,在她离开袁家的时候突然失了踪。后来她在张家受苦的时候,这两个人还私下来探望过她,给她送过东西。只有水晶,后来跟继母李氏搞到了一起,后来嫁给了李氏的一个族兄做妾,不提也罢。
总归,出宫是头一样要紧事,这些人将来怎么办,那就是将来的事情了。
既然是守陵,日子自然是清苦的。
太祖的明陵位于定县西南的于嘉山下。这是太祖自己要求的,有大师看过大周朝的风水,看重过京城附近的神龙峪作为皇室仙归之处。可太祖却并不信风水。他执意要藏回先祖发迹之地定县。玉太妃作为他的爱妃,自然是要陪葬定县的。
大周朝不过两代,纵然追修了先祖和先皇后的陵寝,可明陵旁边还甚是荒芜,在张静安之前,唯一在明陵守墓的是先帝身边的张尚妃,她的儿子才九岁,就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被几个哥哥给整死了。她之后就变得疯疯癫癫的,后来给先帝守陵,孝没守满就死了。
她守陵的时候,宗人府和内务府就在皇陵边上修了皇庄,配置了内侍宫人伺候扫墓的宗室和朝臣。
可当年张尚妃就是个疯子,内务府又缺钱,修就马马虎虎不说,还跟易县的驿站修了在一处,两厢虽然隔着一扇墙,但大多数的屋舍和设施都是混着使用的,那些被发配到陵园的内侍,有的时候还靠跟驿丞抢着伺候来往的官员弄点外快,完全没有半点的规矩。
所以张静安要常住,也有许多不方便的事情。
可对于张静安来说,却总比以往的日子要顺心太多了。她今年十三岁,守孝一年,势必就要定下亲事,总归还是要回张家待嫁。不过有一年的清净日子,容她整理思绪,也是很不易了。就好象外祖母嘱咐她的一样,她的日子,要靠她自己过下去。
她总结回顾自己和外祖母的一辈子,人这一辈子所求,其实不过就是吃好穿好心情愉快,可这样的目标其实并不是说能达到就达到的。最关键的就是人要想的开。你不把烦恼放心上,那么烦恼就自然不会让你烦恼了。再有,你自己把自己伺候好了,旁的人,爱如何就如何,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碍呢?
第10章 平安
这一世,她不会嫁给袁恭,不会任由自己作茧自缚在牛角尖挤死自己。看着巍峨的群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哪怕是住在驿站那朴素简陋的小院子里,依旧是心情舒爽平静的。她琢磨着,这辈子,她要为自己松松快快地活一回。
在上一世最后的日子里,她就已经皈依佛祖,做了带发修行的居士。这一世看淡了生死,就是外祖母突然去世,她也没有太过的伤心,玉太妃已经年介七十,梦中安然而去,反倒免了再受病痛折磨。她重生一回,虽然外祖母还是过去了,可是她和外祖母的境遇多少也是有了改变。
外祖母和自己都没有承担气死皇帝的骂名,外祖母陪葬明陵,也算是心愿得偿,而自己也能得到对自己还算爱护的皇帝舅舅多看护几年,已经比上一世好太多了。她除了给外祖母念经超度外,还在佛前许愿,求佛主保佑,她那便宜皇帝舅舅身体安康,福寿绵长,能多活几年。这样,不仅她的日子能好过,也许,也能阻止天下动荡之祸。
守陵的日子,她过得很平静,早上起来吃了早饭就去佛堂念经,念回来歇个午晌,下午在家看看书,抄抄经,或者去山上走一圈,这就将一日打发过去了。
可江嬷嬷觉得,张静安既然出宫,就不可能再回去了,守陵结束,不论是回张家,还是嫁人,身边都需要有自己的人。
而太妃娘娘去得太匆忙,张静安自己又是个没有成算的,身边要是没有得力的人,将来的日子又怎么过的好?
她是从小就跟着玉太妃的,就连张静安的母亲,都是她一手带大的。现如今虽然已经立定心思要在皇陵里给玉太妃守陵到老的,可也不能就看着第三代的小主子就这么没成算下去。
她这就强撑起了精神,开始教导张静安为人处世的学问。
上一世并没有这么一回事。上一世张静安被赶出了宫回到了张家,基本上就被关在家里等出嫁,她继母是什么都没教她的,她也不屑于搭理继母。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混了差不多两年时间,然后一门心思地想要嫁给袁恭,结果后来不仅自己没能保护住自己,就连太妃娘娘留给她的陪嫁也被人算计了去,这才导致后来自己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穷困潦倒郁闷而死。
这一世,她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江嬷嬷愿意教她,她自然也是乐意的。她现如今身边缺人,身边除了崔嬷嬷,翡翠她们都比她年纪大,不过两年都要陆续嫁人。而且她们都是自小在宫里长大的,对外头的世界也不熟悉,就连院子外头的活计也不清楚,等回到了张家也好,嫁到婆家也罢,人家吓唬一下,就都变成没脚蟹,半点不敢动弹了。就是崔嬷嬷,年纪也不小了,也是一辈子没出过宫的,只管着宫里的小厨房和一些什物,对外面的世界也是一无所知。
这一世,张静安不仅要有能里能外的人,她自己也要学着走出内宅,像外祖母一样,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她在驿站安顿下来不久,江嬷嬷告诉她,她现如今出宫了,玉安宫是回不去了,她应该对自己的陪嫁有个成算。
玉太妃为张静安的母亲永嘉公主和张静安都备下了厚厚的嫁妆。
玉太妃出身农家,对田土本能的依赖信任,后来进宫后身居高位也不好与民争利。因此她给女儿外孙女准备嫁妆也十分简单,早先是趁着战乱田土便宜,就在京城周边购置良田。后来局势稳定了,又往南方膏腴之地置业。到了张静安出生之后,京城日益繁华,又开始在京里置办了宅邸商铺收租。
因为产业众多,就算不自己经营,光是收田租和租金就是一大笔银钱,足够女儿外孙女花费。而且,管理起来也简单,最合适她们这些禁锢于深宫或者深宅大院中的女人了。
张静安只要好好捏住这些人的身契,如今大周朝逃奴刑法极重,就不怕这些人翻过天去。
除了在易县的王家,还有几家人,也是该见见的。他们也是张静安这样的内宅娇女了解接触外头世界的最好的途径。
玉太妃那几个陪房除了在南方管理田庄的几家人外,如今有四家人都在京城里住着,早先主子都在宫里的时候,他们最多只见过娘娘身边的江嬷嬷和安大伴,如今居然小主子亲自要见他们。都是打点了十二分的精神。
张静安见过他们又一一打赏了之后,江嬷嬷却让她将其中的两房人给放了出去。
毕竟玉太妃在宫里有三十年了。
这些人可能父辈受过玉太妃的恩义,到了他们这一辈,情分淡了很多不说,玉太妃久居深宫,文嘉公主死的又早,对他们的约束也就弱了。
江嬷嬷虽然也少出门,可看人的眼神却是很毒辣的,其中两房人,在张静安看起来,说话也很恭敬,人也很伶俐,但是江嬷嬷却说他们心已经散了。
人心不在了,你要留他,要不拿出雷霆手段来震慑住他,要不就索性放了他们滚蛋。
张静安上一世的记忆里,这两家人就没什么印象,大约是在张家的时候就被打发走了的。她也就没说什么,只觉得自己眼力不济,真的没有看出这两家人和另外两家有什么不同。
主要是上一世,她对陪房从来没有关心过,只晓得每年两次,让玛瑙出去问他们要帐。面都没见过几次,重活了一次,还是不晓得该怎么使唤他们。
江嬷嬷就告诉她,你不能让陪房牵着你的鼻子教你过日子。他们的存在,就是让你的日子过得舒坦。
你有什么事情,自己想清楚了,交代他们办,千万不能什么事情都是他们想好了再告诉你怎么办。
张静安就愈发觉得自己上一世糊涂,她上一世只倚重三个人,崔嬷嬷,玛瑙和水晶。
除了纠缠袁恭,别的事情,都是她们替自己打点的。可后来的结果证明,有自己这么废物的主子,底下的人又如何能靠得住?
她觉得江嬷嬷的话非常有道理。
于是乎就耐下性子,一点一滴地开始学着怎么打理自己身边的事务。
说起来,相对于宫里来说,出了宫,规矩不仅少了,而且关键是自主性大了很多。
就好象江嬷嬷说的一样,你做姑娘的时候,就要晓得怎么把日子过舒坦了,这样将来嫁人了之后,才会晓得怎么孝敬长辈侍奉丈夫,你自己浑浑噩噩的,那别的也就不要提了。
张静安要将日子过舒坦,现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身边人手不足。尤其是久居深宫之后,更是少了在外头跑腿的人,她的一个陪房王富贵就将大儿子留在了张静安身边。王大郎虽然不会写,但是字认得不少,嘴皮子也利索,跑腿传话都很伶俐。
王老头还去县城里打听了一个靠谱的牙人过来,介绍买了两个厨娘,两个粗使的婆子,一对壮年的父子负责看管车驾马匹。另外又在附近雇了几个妇人过来帮忙打杂。更重要的是买了几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让大丫头带着,免得将来大丫头嫁出去了,没有合适的贴身人顶上。
张静安出宫的时候只带着一个嬷嬷三个丫头,其余的都是借的宫里的人,何其凄凉。可现如今身边齐齐整整几十号人,将小小的驿站填得满满的,就算回到张家,那李氏再想控制她,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江嬷嬷就手把手教她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子,时光如流水,一年的时间转眼就要过去,起先的时候,张静安想起时光流逝,翻过年就要回到张府就令人心烦,可现如今她自己的日子渐渐走上正轨,这心底里的底气也就渐渐足了起来。
崔嬷嬷和几个丫头也都发现,刚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张静安时常几个时辰几个时辰一个人坐着不说话,脸上阴沉得一点生气都没有。可现如今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也开始跟身边人能说能笑了起来。
第11章 亲事?
而且跟着江嬷嬷张静安学到了很多东西,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大,这样的新奇,这样的变化多端。明明是大灾荒年,江嬷嬷却说这事有利有弊,户部赈灾缺钱,如今正着令各州府县道统计荒地要么分售,要么与流民登记户籍开荒。就易县这里,和京城也不远,地虽然荒芜了一些,可才二两银子一亩,实在是便宜的很。人更是不值钱,买也好,签长契雇也好,置办下来都十分的便宜。
江嬷嬷是跟老了玉太妃的人,当年就干过置办产业的事情,因此又手把手地教张静安怎么做。更是带她去周边的农庄附近转了一着。
张静安跟着她学得目不暇接,时间更是走的飞快。突然这一日,京里传来消息,刘易宠爱的梁夫人终于产子,但是孩子却不大好。正好赶上了京城里突然出了花,纵然是宫里闭宫祈福,报国寺那边又做了无数的法事,甚至于全宫斋戒,那小皇孙也不过是保住了一条命,但是据说,花是发出来了,但是将来势必留下一脸的麻子。
刘易大怒,发作了太医院的好几位太医!张静安越发觉得解气。太医院那帮混帐也实在是欠收拾,明明医者父母心,偏生进了太医院的几乎都要先揣上一颗捧高踩低的功利心才能进得去。上一世崔嬷嬷被继母下药中毒,她派人请了多少次太医,结果那帮混帐看她倒霉着,一个都不肯来,生生耽误了崔嬷嬷的病情,现如今看他们倒霉,纵然是倒霉在刘易的手里,她依旧觉得是大快人心。
当然,这种高兴她也只能隐藏在心里。后来得知,小皇子熬了三个月,最后还是没了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念了一遍经。上一世这个孩子不仅活着,而且还被太子妃养在了身边,身份极其贵重,这一世怎么这么就没了呢?
而且,随着时光飞逝,她与太妃娘娘守陵的期限也就快到了,就算她自己不主动回去,可张家已经派人过来探望了几次,透出的话音里,似乎都是皇上在准备给她选亲事的意思。
她从江嬷嬷那里知道,太妃娘娘生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她的婚事。尤其是袁恭那事没成,玉太妃老人家特别的失望。
也不知道,这一世皇帝要给她说个什么人家。
听口风,似乎是个稳重的人。
江嬷嬷说,稳重好,不知进退的毛头小子不适合做皇家的女婿。最好比张静安大几岁,大几岁会疼人。张静安就无语了,不管大还是不大,总归这一世,她是要嫁给别人了。
后来宫里的珍珠也托人带了消息出来,说是皇帝有意在这年春天的恩科里新进的进士里给她选个夫婿。
可江嬷嬷的脸色却很难看,张静安知道,自己那个爹当年就是新科进士里头最出色的一个,可是怎样?还不是坑死了她母亲?
不过张静安也不在乎了,只要不是袁恭,旁的都好。而且她虽然没有太多期待,可是也觉得这个选女婿的思路不错。
首先她这个郡主并不是正经郡主,她姓张,不姓刘,皇家的外甥女和正经的宗室女还是两个概念。
再有,她一向不得刘易的母亲廖贵妃的喜爱,廖贵妃将来肯定是要当太后的,除非是嫁到袁家那样的人家与玉太妃有旧,不然勋贵世家都不会主动招揽这样的媳妇。要不然太妃生前拜托了那么多人,怎么就没有一家上门求亲的?
所以,在新科进士里寻个年轻品貌好的,早早外放出去,倒不失是个好的选择。
因此她算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