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鬼眼医妃-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后接道:“莫非是竟发现那白玉观音便放在钱袋里?”
  琪亲王鼓掌,“皇祖母真是聪明,确实如此,那矿主进寺里与主持谈过之后,觉得他没有福分拥有这白玉观音,便转送了给我,算是答谢我的救命之恩。”
  皇太后笑道:“噢,如此说来,你是借花献佛了?”
  “不花半文钱,皇祖母会说我小气么?”琪亲王笑着问。
  “怎会呢?傻孩子,哀家很是喜欢,也很是感动,咱们的三儿,果真是成熟了许多啊!”皇太后抚摸着他的头发道。
  隆馨嘟嘴道:“皇祖母,您这样说可就不公平了,您喜欢三皇兄的便不喜欢我送的了么?也不喜欢太子哥哥送的了么?”
  皇太后笑道:“都喜欢,都喜欢啊,你们都是哀家的心肝宝贝孙儿,送什么都喜欢啊!”
  众人都笑了,皇后的笑容尤其得意,她瞧了琪亲王一眼,眼中有赞赏之色。
  阿蓁听了这个杜撰的故事,只觉得无趣得很。
  整个故事无非是三大点。
  第一,这白玉观音浑然天成,最后归属皇太后这里,岂不是上天巧妙安排或者昭示某种神意?
  第二,他每年都会去镇国寺为皇太后点长明灯,这份孝心,只默默地做,他也没有故意宣扬,方才说的时候只是几乎不着痕迹地带过。
  第三,自然就是他心性仁慈,见到有人难过,有人遇难,会施以援手。
  她不信皇太后看不出琪亲王的“用心良苦”,但是,她却笑得十分欢喜,眸中泛着感动的泪光,仿佛感动于琪亲王的孝心和沉醉于他编造的故事。
  她看向冷君阳,冷君阳神色颇有些耐人寻味,他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微笑,也没有丝毫嘲弄之色,仿佛他是真心欢喜自己的弟弟有这份孝心。
  阿蓁看人一向看得很透彻,但是,她见过冷君阳这么多次,却不曾把他看得明白。
  这样的人,是很危险的,但是,她仿佛预感自己的命运或许会与他的某种算计捆绑在一起。
  嫔妃们赞颂了一番之后,皇太后仿佛这才记起平南王妃也来了,连忙道:“阿荪呢?阿荪在哪里?”
  阿荪站起来,笑盈盈地走过去,“母后,我在呢。”
  皇太后拉住阿荪的手,含笑问道:“你有孕后哀家便不曾见过你了,怎么样?身子还行吗?难受吗?”
  阿荪含羞笑这回答:“回母后的话,身子倒还行,就是难受得要紧,想吐,无时无刻都想吐,吃不下!”
  皇太后叹息道:“可怜的孩子啊,咱们女人就是遭罪,只是也无妨,每个女人都要经历这一遭的,过两月就会好些了。”
  “是!”阿荪道。
  皇太后的脸准确地看向平南王,叮嘱道:“你这个做夫君的,也要多体贴才是,她如今受的罪可是为你生儿育女,你若不对她好些,哀家便不放过你。”平南王笑着说:“母后说得好似我刻薄了她似的,您且问问她,她如今在府中是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三更半夜下着暴雨,说一句要吃螺丝粉,还指定要我去买,我揉着眼睛起身为她去买,买回来吃了
  一口便说要吐,吃不下,可又想闻闻香味,愣是逼着我吃了她吃剩的。”
  众人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
  皇太后更是笑得厉害,揉了一下眼睛,“哎哟,真是有趣,子循啊,有个媳妇治治你也是好的。”
  平南王忧愁地道:“瞧儿子都可怜成这个样子了,你们还笑得这么高兴,还有点同情心吗?”
  阿蓁倒是从没见过平南王这副逗逼的模样,方才他说的话,阿蓁也有些发自内心的想笑,虽然他说得悲惨,可听在耳中,却觉得他不知道多享受。
  皇太后便好生安慰了他几句之后问道:“怎不见仪太妃和昕儿入宫?昕儿可好些了?”
  平南王眸子有些晦暗地道:“母妃前些日子患了风寒,治疗了数日也不见好转,她本想入宫的,只是说怕传染了病气给母后。”
  “什么话?”皇太后不悦地道:“姐妹之间,说这些做什么?不过她若是身子不舒服,便让她多休息,也莫要折腾着进出了,昕儿呢?他可好?”
  平南王道:“昕儿倒是乖巧,就是母后也知道,他眼睛不方便,今日人多,便不带他进来了,若母后想念他,改日带进来让他陪陪母后便是。”
  “也好,今日人多,免得有什么闪失。”
  阿蓁想起迎香还在平南王府监视着,那边如今风平浪静,想来,那位桃花王爷冷逍阳护住了王府,如此这般倒是好的,免得她动手。
  “皇上驾到!”门外响起了一声高喊。
  “皇帝来了?”皇太后一怔,连忙站起来,“他过来做什么?让他回去赶紧回去歇着!”
  只是,皇帝却已经在身边两名太监的搀扶之下,走了进来。
  阿蓁看过去,只见他着一袭缂丝织造的常服,以黄色的绫罗为主,胸前绣龙,袖口和领口绣黑色十二章纹。
  头戴通天冠,一颗硕大的珍珠以鎏金裹住镶嵌在冠前,面容略显苍白,但是已经比阿蓁之前见他的时候要好许多了,至少,嘴唇也有了血色。
  浮肿减轻了不少,但是眼底还明显看得出有水肿,行动不方便,而且脚步十分迟缓,可见双脚某些神经已经受损。
  阿蓁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今日她希望只是来走个过场,并不希望参与皇帝治疗中。
  而且,紫微星虽然黯淡,但是还不至于陨落,想来,若她不出手,也必定有人可救她。
  只是,阿蓁心里也尚有一丝忧虑,她只怕,救皇帝的那个人,兜兜转转,始终会是她。
  总觉得有一个人在暗中安排一切,而她对那个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心中总有一种无法掌握的无奈感。
  “沈路,你太不像话了,怎么伺候皇上的?”皇太后微愠道:“皇上如今身子如何,你是最清楚不过的,怎能让他出来呢?”
  沈路是御前伺候的太监总管,他已经伺候了两朝皇帝,已过六十,本该是出宫的年纪了,只是皇帝习惯了他与春意伺候,遂不许他出宫去。
  沈路笑着说:“皇太后息怒,皇上今日好很多了,许是皇太后寿辰加中秋佳节喜气影响所致,老奴劝过皇上的,只是皇太后又不是不知道皇上的性子,皇太后寿辰,他岂能不亲自过来磕头呢?”
  皇帝淡淡地睨了他一眼,“就你知道的多,就你话多。”
  沈路笑笑,扶着皇帝上前,“老奴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伺候皇上!”
  皇帝要上前叩拜,皇后连忙道:“皇上龙体欠安,便让臣妾代为磕头吧!”
  说罢,便跪了下去,“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
  嫔妃们见皇后下跪磕头,自然少不得是要跟从的。
  皇帝咦了一声,“这是怎么回事啊?朕向母后贺寿,一个个倒不让了?”
  皇太后无奈地道:“还不赶紧坐下?这是要吓死哀家吗?”
  说罢,她脸色又冷了下来,对沈路道:“沈路,扶着你家主子坐下,伺候不好,仔细脑袋!”
  皇后原先是坐在皇太后身边的,皇帝来了少不得是要挪位。
  皇帝坐定之后,众人便上前拜见,一番虚文之后,皇帝这才留意到方才只微微福身的阿蓁。
  只是,他并未太认得出阿蓁,那日也只是见过一次,而且殿中昏暗,阿蓁当时有颇为狼狈,与今日的光鲜亮丽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只细瞧了几眼,他便认出来了,阿蓁感觉到他看自己的眼光陡然凌厉了许多,她低首敛眉,粉饰太平!皇帝坐在椅子上,身子后倾,手肘便有些懒散地放在椅子的雕花扶手上,仿佛不甚经意地问道:“那位是谁家的千金啊?朕似乎没见过!”


第一百三十九章 董昭仪
  皇后顺着他的眼光看过去,笑道:“皇上可真是健忘,这位便是当日太子殿下请入宫的女大夫,是个民间女子,叫什么名字,臣妾也忘记了,方才,她也没有跟臣妾行礼,所以臣妾也就没再问。”
  皇后的语气似乎并不太在乎阿蓁没有向她行礼,但是在场的人听了,都觉得阿蓁放肆无礼。
  皇帝的脸色果然便有些不好看了,淡淡地道:“礼不可废,即便是一个平民,也该知道这一点。”
  平南王妃阿荪的脸色微变,连忙起身道:“皇上息怒,都怪我,没有教过她宫中礼仪。”
  说完,她的手在后面招了一下,示意阿蓁上前行礼。
  阿蓁犹豫了一下,以她的身份,上前拜见了皇后,自然便要拜见各宫娘娘,方才混乱,又加上皇太后要听琪亲王的白玉观音的“故事”,所以,才没有人留意到她没有上前跪拜行礼。
  殿中所有人的眼光都凝在阿蓁身上,这些眼光其实也没有什么含义,毕竟,一个平民女子得以入宫,跪拜行礼自然是少不了的。
  但是,阿蓁的迟缓却让在场的人很是疑惑不解,只是也并没想太多,只以为她是不懂得宫中礼仪,不知道如何向皇后娘娘磕头罢了。
  于是,诸多凝聚在阿蓁身上的眼光,许多便变成了等看笑话的嘲弄。
  阿蓁的为难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一道不太高兴的声音缓缓响起,“哎呀,皇祖母,这赏菊游园什么时候才开始啊?这都等一大早了。”
  说话的是隆馨公主,她依旧是坐在皇太后的脚边,然后伸伸懒腰,像一只懒猫一样把头伏在皇太后的膝头上,一张娇俏的脸有几分不满和无聊。
  皇太后连忙伸手摸着她的头发,哄道:“好好好,是皇祖母的不是了,只顾着唠家常,竟冷落了咱们小公主,你想什么时候去啊?”
  注意力便一下子放在了一老一小身上,隆馨嘴巴一嘟,道:“自然是马上便去了,在这里可无聊了。”
  贤妃笑着说:“小姑奶奶啊,如今才辰时末,再怎么,也得等到午时,诸位亲眷陆续拜见了你皇祖母才可以一同游园,你若是实在闷得要紧,不如,我们便移步到寮庭听戏吧。”
  隆馨欢喜地跳起来鼓掌道:“好啊,好啊,皇祖母是最爱听戏了。”
  贤妃笑容越发深了,“鬼丫头,是你喜欢听戏还是皇祖母喜欢听戏啊?”
  皇太后自然宠着这最小的孙女儿,道:“哀家也喜欢,只是你父皇不能见风,寮庭那边两面迎风,得让人布置一下才是。”
  皇帝眸光柔和地落在隆馨脸上,“不必布置了,今日秋高气爽的,吹吹风也挺好,朕这些日子也睡够了,难得隆馨这么有孝心,朕自当舍命相陪!”
  皇太后蹙眉,“什么话?净胡说八道,走吧,过去挑戏!”
  隆馨欢喜地扶着皇太后出去了,她经过阿蓁身边,并未瞧阿蓁一眼,仿佛便当她不存在。
  阿蓁却是松了一口气,被这位娇宠的公主一闹,跪拜行礼一事才能免过。
  阿荪给她投去了一个安慰的眼神,阿蓁也笑了一笑,只是笑容并无半点欢喜。
  苏嬷嬷奉皇太后的懿旨前去告知宫门侍卫,让今日入宫贺寿的去寮庭那边拜见。
  除了皇室宗亲可随便选择时段入宫之外,其余的大臣和世家都是在午时统一进入皇宫。
  因着隆馨拉着皇太后去看戏,皇后昭贵妃和一众宫嫔自然是要陪着的,阿蓁坐在后面,平南王夫妇陪着她坐,太子殿下则不知所终。
  陆续有皇室宗亲前来拜见,皇太后笑得跟花儿一样,拉着那些皇家公子郡主的手唠嗑家常,偶尔也侧头跟皇后与昭贵妃说说笑。
  午时一刻,便见大批衣着华贵的朝臣和家眷进来,一拨拨地上前行礼拜见,朝臣们的寿礼也是早日便送了入宫,所以今日都是空手而来。
  “阿蓁,今日你就跟着我,不要乱走!”阿荪叮嘱道。
  阿蓁点头,“知道了!”
  邀请入宫的人都到齐了,便开始进行午宴。
  寿宴正餐是在晚上的时候才进行,所以,这一顿只是简单的午餐,用过之后,便由皇太后领着亲贵大臣们的家眷去游园赏菊。
  阿蓁随便吃了点,在一众亲贵大臣和家眷面前,她几乎是不起眼的,因为,她只单身一人,因身份的问题,平南王夫妇再不能跟她坐在一起,她被安置在一个小角落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午膳虽然是对付着用,卖相着实精美,但是味道一般,阿蓁慢慢地吃着,心头也没再盘算任何事情,显得特别平静。
  撤下午膳,便是去赏菊。
  赏菊不过是年轻人的活动,御花园那边早就备下了桌椅,皇太后走了一个过场之后,便坐在庭里,身边少不得是要有人陪着的。
  阿荪也不宜走动太多,跟阿蓁出去走了一圈便回庭里坐下,陪着皇太后唠家常。
  因着皇帝也在那边,所以阿蓁没有过去,只是跟着一些世家子弟们在赏花。
  大朵大朵各种颜色的菊花盛开得十分娇艳,菊香飘满整个御花园,阿蓁是真的在看花,也粗粗地算了一下,起码有超过几百个品种。
  她能说出名字的,也就那么十几种,树菊、立菊、塔菊、香菊、绿菊、文菊、悬崖菊、案头菊、独本菊、五头菊、吊蓝菊、大波斯菊,铺地菊、银针、大理菊、金绣球。
  她在现代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次昆明的菊花展,那一次菊花展,展出的菊花品种约有上千种,她是陪苏风去的,苏风爱菊,说菊花高洁,她说,要做菊花那样高洁的人。
  当时,苏风还揶揄说,她是菊花,而阿蓁是栽种菊花的花泥。
  最终的结果是,苏风不是菊花,而她却一直都是花泥。
  “独孤小姐!”
  阿蓁蹲在一株大波斯菊前,伸手轻轻触碰那颜色鲜艳的花瓣,身后传来一道女声。
  阿蓁站起来回头,看到一名身穿绿色宫女服饰的少女站在身后,少女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见她回头,便道:“董昭仪娘娘想让你过去说几句话。”
  董昭仪,想来就是梁氏闺阁密友董琳。
  董琳与梁氏娘家是邻居,自幼一起玩耍长大,董琳的父亲当时在户部任职,在成帝七年入宫,从一个贵人熬到如今的九嫔之首,因没有子嗣,所以不曾问鼎四妃的位子。
  董昭仪在宫中为人处世比较低调,加上不是特别受宠,所以,在皇后与贵妃那边也能说上几句话,算是宫中的老人了。
  阿蓁应了一声,“是!”
  说罢,她便跟着那宫女走了。
  董昭仪并没有在庭中坐着,而是坐在御花园一角的亭子里,除了她之外,还有两位美妇伴坐,阿蓁认得两人,方才在慈心殿见过。
  她上前福身,“独孤蓁见过昭仪娘娘!”然后,又对另外两名美妇福了福身。
  董昭仪眸子一抬,嘴角含着一抹浅笑,“免礼,你母亲可好?”
  阿蓁应道:“回娘娘的话,她安好!”
  应该算是安好的,至少,她还活着。
  董昭仪笑了笑,招呼她过来,“坐吧,陪我说说话。”
  阿蓁瞧了瞧,亭子里只有四张石凳,她们三人已经坐了三张,另外一张摆放着一件叠好的黄色绸缎披风,若她要坐下,势必要把披风拿开。
  她敛眉,道:“民女站着便是!”
  董昭仪笑笑,也不勉强,“你舒服就好!”
  阿蓁垂首问道:“不知道昭仪娘娘找民女过来,有什么吩咐呢?”
  董昭仪笑笑,“你这么拘谨做什么呢?我与你母亲是多年的好友,情同姐妹,今日难得你入宫,便想问问你母亲的情况,你也不要太紧张,就当是普通唠家常就是了。”
  “是!”阿蓁应道。
  董昭仪含笑招手道:“过来,让本宫看看你,你出世那年,本宫还抱过你呢,一眨眼就这么大了。”
  说罢,她侧头看着身边的美妇,感触地道:“姐姐,你看,咱们在宫中,十年如一日,一眨眼就韶华流逝无影踪,真叫人惆怅啊,若姐姐的孩儿还在,只怕也有这么大了吧?”
  “可不是么?”那美妇眉眼有几分悲凉,打量着阿蓁,“若隆玉还在,确实有她这般大了,宫中时日漫长,这十几年,也不容易熬啊,妹妹比姐姐晚两年入宫,只是,都是这样的苦命人。”
  “都是我不好,无端勾起了姐姐的伤心事!”董昭仪见美妇面容露出难过之色,急忙道歉。
  “无妨,都十几年了,我还看不开么?”美妇凄酸地笑了笑,“只是,这十几年,也竟没福分再怀上一个。”
  坐在一边的那位美妇握住她的手,安慰道:“今日是皇太后的寿辰,喜庆的日子,被人瞧见我们在这边抹眼泪,只怕要生出不少是非来。”
  “瞧我真是糊涂得要紧,竟差点犯了忌讳!”她连忙抹了一下眼角,把刚溢出来的泪滴擦掉。阿蓁蹙眉,这董昭仪方才叫了她上前,可转头便跟着两位嫔妃在说着这些伤怀的话,她眸光扫了一下,见庭阁那边已经有异样的眼光看了过来。


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后的披风
  阿蓁正欲说话,董昭仪却忽然站了起来,“姐姐,襄候带了刚出生的孙儿入宫,我们都去瞧瞧吧。”
  阿蓁顺着她的眼光看过去,果真见一个身穿黑色蟒袍的中年男子身边站着一个手抱婴儿的中年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