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娘娘她又懒又娇-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太后只觉脑中“嗡”的一声,直起身子失声道:“你说什么?!”
  盛临煊看着周太后,一字一句认真道:“儿臣并非圣人,确实也会有偏私的时候,所以朕不愿朕的孩儿由随便一个女子所出,若其生母不得朕的喜爱,那他的降生也并非朕所期待。朕实在不愿昭皇兄之事,将来会在朕的孩儿们身上重演。”
  周太后立刻明白了儿子所想,不可置信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你的孩儿只会由一个女人所出?”
  他平静的点头,“是。”
  周太后跌回座上,背后磕到椅背,那钝钝的痛却一点都不能抵消她心中的惊骇,她艰难地问道:“你看中的女子,便是那纯昭仪吧?你竟真如此宠爱于她?!”
  盛临煊薄唇微抿,却是道:“大选之事,若母后愿意,便请您下懿旨取消罢。若您不愿,儿臣也不会强求于您,这个旨意由朕亲自来下也无不可。”
  “你这不孝——”
  “娘娘!”这话说出来便彻底伤了母子情分了,春嬷嬷倒是喝住了周太后,也是及时点醒了她。
  “原本岚儿所说哀家还只是半信半疑,可是如今我儿这样的表现,哀家便是再想信你也难了!”
  盛临煊搁下茶盏,站起身来:“母后,关于周馨岚之事,儿臣已命人整理了一本记录,原本尚不知道几时给您好,既您还对她念念不忘,稍候您走时,便把那一本带上吧。”
  周太后眼中又蕴了泪,“皇儿这是要一意孤行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母后,您便过些舒坦日子罢,儿臣的事情,往后,便不劳您费心了。”
  这一日,母子二人仍是不欢而散。
  而沈珺悦看着周太后僵着脸走掉,便也知道他们母子没有和解,好似罅隙还加深了。
  …
  盛临煊在太元殿书房批阅奏章,沈珺悦朝守在门内的李荣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便悄悄地进了去。
  手上端着托盘,上面是一盏亲手做的冰糖雪梨,沈珺悦蹑手蹑脚地走到盛临煊近旁,刚刚放下托盘,便听见——
  “这是什么?”盛临煊抬头,眼眸含笑地看着她。
  沈珺悦睁着一双秋水明眸,眨巴眨巴道:“臣妾打扰到皇上了么?”
  盛临煊正要说不会,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是打扰了,罚你来为朕磨墨罢。”
  又是磨墨!沈珺悦忍不住想起上回磨一磨墨后来发生的事情,玉白的小脸登时一红,偷偷瞪了盛临煊一眼。
  这一眼却被逮个正着,盛临煊提着笔意有所指地问她:“何故如此看朕?”问完了却又唇角斜斜勾起,坏笑道:“悦儿是想到哪里去了?”
  沈珺悦的脸更红了,如白瓷上晕染的粉彩,娇美不可方物。她垂眸小声轻诉道:“才没有、没想什么。。。。。。”
  盛临煊将御笔搁下,伸手握住她的手腕,将人往自己方向轻轻一带,沈珺悦便衣袂翩然地落进他怀里。
  将人抱住,唇凑到她脸颊旁,低下头亲一亲那羊脂玉般泛着莹润光泽的细耳,温热的气息呵在她粉嫩的耳廓上,激起怀中人肌肤上一点点细微的颤栗。
  逗弄得沈珺悦娇软无力,他却与她说起了正经事:“礼部已经定下了皇贵妃册封典礼的时间,便定在下月十五日,时间是紧了些,只是朕想着,早点定了名号,除夕、新岁时你便能领了皇贵妃衔,届时一应宮宴、朝拜,也能名正言顺。”
  沈珺悦双手手背贴脸,边用温凉的手给脸部降温降臊,边思量着他说的话。
  十一月过完,便是新岁了,宫中临近年末事务繁多,年初的各种应酬也多。如今中宫无主,而自己晋了皇贵妃位份,位比副后,元旦时便可升座接受宫眷朝拜。
  这是盛临煊给她的体面与尊荣。
  贴在脸上的手滑到了腰腹间,她眼帘微垂,掩住眼底的神色,依恋、仰赖地抱上盛临煊的腰。
  半晌才抬起头,水眸澄亮地看着他道:“臣妾一定会努力做好的。”
  他却将大手虚虚压在她头顶,抚着她的发髻轻笑道:“不需有压力,需知你的前面已无人能阻你,所以,想如何便如何去做罢,不要有顾虑。”
  一瞬间沈珺悦眼中如有星辰闪烁。
  作者有话要说:感冒变身鼻涕虫了,天气转凉,亲们也要注意保暖保重身体哦。


第89章 过大年
  周太后自那日走后,倒是彻底消停了。春嬷嬷来回话,说是回去后看了那本周馨岚的记录深受打击,养好了的身子又病倒了。
  盛临煊几次召太医问询,又有春嬷嬷恳求,便也亲自过去慈恩宫探看了几回。周太后看见儿子泪眼朦胧,什么话也没有了。
  看她这样,盛临煊也再不好与她计较什么。加之年关渐近,总也想安稳过个好年,更是好生宽慰了她,如此,周太后倒是渐渐好了起来。
  十一月十四日,礼部将查验无误的皇贵妃金册、宝印送交内阁,再上书奏请皇帝指定册封使两人,副使两人,并于当日派遣礼部司礼官员祗告太庙。
  十五日天未亮时,宸福宫便热闹起来。明黄色与正红色织就的皇贵妃礼服华贵端庄,幸好时值冬日,一层层厚重的礼服加身,倒也合适。
  沈珺悦从未尝试过这样明艳的妆容,但是为了不让这身礼服压过,染紫将一手化妆术发挥到极致。当沈珺悦走出来时,候在院中的宸福宫大小宫人都屏住气息,有些小太监直接被她极具冲击力的美压得低下头去,不敢直视她的容颜。
  她头顶八尾凤冠,身披一百九十二颗明珠制成的垂珠披帛,挺直肩背稳住身形,一步步踏出宫门。直到坐上轿撵,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实在是这身礼服与朝冠都太重了!
  皇贵妃仪仗往皇极殿广场去,庄重而严正的册封大典便是在那举行,那里有一系列的礼节正等着她一一行过。要走上高位的路,注定不会那么简单舒适。
  当她最终接过册、宝,行完六肃三跪三拜礼的时候,半个身子都僵硬麻木了。
  半日后回到宸福宫,将金册宝印放置好,却还不能除去这一身隆重,略歇歇脚便还要再到乾泰宫跪拜谢恩。
  盛临煊已等了多时,当见到盛装极艳的沈珺悦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欢喜与骄傲涌上心头。
  行过大礼,他便立刻离座,携了她手坐下。
  眼瞧着她起身时的动作不畅,盛临煊关切地问道“累坏了吧?”
  沈珺悦盈盈水眸秋波流转,涂了口脂鲜红欲滴的朱唇微启:“累——”却又回握了他手接着道:“但臣妾心中快活,身子累些便也不算什么了。”
  盛临煊闻言,唇边亦勾起了笑意,想要抚摸她的面容安慰,抬起的手指方触到她傅粉涂脂的脸,却沾了白白的细粉。
  沈珺悦见他愣愣地搓着手指,抿唇笑出两个小小的可爱梨涡。
  …
  册封礼第二日,沈珺悦去慈恩宫拜见周太后,不知怎的,这回见面她态度好似和缓了许多,令沈珺悦十分讶异。
  原本只想着走个过场,若周太后不待见自己,便拜见完了早些离开,殊不知她说了些勉励的话后,还问起了沈珺悦一些事情,大有要与她闲聊的意思。
  又有春嬷嬷从中斡旋,不多会,盛临煊下朝也过来了,几人陪着周太后一起说说话儿,又一起用了午膳,沈珺悦恍惚中竟觉得有小夫妻陪着婆婆用饭的感觉,气氛倒也相宜。
  回去时便忍不住问盛临煊:“太后娘娘怎么忽然。。。。。。”
  “许是想开了罢。”盛临煊唇边噙着一抹笑,“既母后有心与你和睦相处,你便好好敬着她便是。”
  总觉得是他又做了什么周太后才妥协的,只是他们母子之间的事情,做媳妇的也不好插手,更何况她还不是正经媳妇呢。
  便乖巧道:“臣妾会的。”
  他点点头,又道:“不过,若母后又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你也莫往心里去,回来告诉朕便是,朕总不会让悦儿受委屈的。”
  她努力压下上翘的嘴角,眨巴着大眼睛说着卖乖的话:“太后娘娘是皇上的母亲,臣妾孝敬伺候是应当应分的,便是娘娘教导几句臣妾也该恭敬受着才是,怎么能说是委屈呢。”
  “哦~”盛临煊玩味地看她。
  那笑便再压不住了,沈珺悦脸上绽开一朵笑花,抱住盛临煊的手臂,半歪着头爱娇道:“但是,皇上这样维护臣妾,臣妾心里很高兴。”
  盛临煊曲着食指,亲昵地刮刮她挺俏的鼻子,笑着道:“你呀~!”
  两人挨在一起走了一段路,到了分岔路口,盛临煊自去乾泰宫,沈珺悦则返回宸福宫,今日,她还要接受后宫中其他妃嫔的敬贺。
  这也是后宫中不成文的规定了。皇贵妃位比副后,在没有中宫皇后的情况下,便与皇后无异了,若她愿意,便是定下来让其他后妃定时来请安也是可以的。
  只沈珺悦才不愿意,不但不能睡懒觉,反倒招了一群女人来自己宫中,端着假笑惺惺作态,明明心中恨得要死,却还得坐在一起姐姐妹妹好,偶尔说几句指桑骂槐的话刺一刺对方的心,寻一下对方的不快,便是想想都觉得累。
  只是她刚刚晋升,今日这一遭却是难免。只好在宫中如今从四品以上妃嫔也没多少个了,又有丽妃帮腔,别人也不敢贸贸然便得罪新上任正当宠的纯皇贵妃。
  腊月时,第一场雪也飘然落了下来,此时已是年末,喝完腊八粥,腊月二十六日,皇帝封笔,不过转眼间,便迎来了除夕、元旦。
  宫中银装素裹,却挡不住过年的喜庆。家宴、宫宴、国宴,拜天、祈福、祭祀,过个年,盛临煊不见闲暇,每日里各种朝见、庆典安排,连带着身为皇贵妃须代领后职的沈珺悦,也没有一日的清闲。
  及至正月初八的冰嬉大典结束后,盛临煊才算有了自己的时间,匀出来一日,在白天便带着沈珺悦去逛了逛年节时候的京城。
  原本还许诺了她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的灯会,可惜沈珺悦受了寒,在他面前时虽极力掩饰,但是仍然因控制不住的两声咳嗽被盛临煊发现,便痛失了出宫逛灯会的机会。
  还好宮宴后,后宫众人可以随着皇帝上皇宫城门楼,借着这个机会观赏远近明灭的灯火,又有璀璨的烟花,倒也不算虚度了这个节日。
  上元节后,便是十九日的“筵九”宮宴,这一日相当于整个年节活动的压轴之日,盛临煊在太和殿大宴王公大臣与番邦来使,这一日后,进京朝贺的封疆大吏、外邦使节便会陆续拜别出京。
  隔一日,又在皇极殿举行御宝开封仪式,将藏于匣内供奉于奉天殿的御笔与玉玺请出,登御开朝,开启新的一年理政奏事。
  新年伊始,遵圣母皇太后懿旨,成徽帝颁布的第一道旨意却是取消当年新的一轮选秀。尽管圣旨上免选的理由说的冠冕堂皇,但是朝臣们私底下却各有想法,甚至有传是因巫蛊之案导致皇帝对后宫失了兴趣,故而除了“具天命”的纯皇贵妃,皇帝已然不愿亲近其他女子。
  随着皇帝在朝堂上驳斥臣子广开后宫的奏议,这个传言便愈演愈烈。
  二月二,成徽帝率百官至京城郊外的皇庄举行春耕仪式,亲自下田耕种。天子之尊行农耕之事,如此以示重农劝稼,祈盼丰收,老百姓纷纷称道。
  春耕沈珺悦是不能随行了,但是二月底的春蒐之行,成徽帝是答应了她的。
  今日丽妃来宸福宫作客,拉着沈珺悦聊了半天闲话,提到了春蒐:“嫔妾自幼长在边关,骑马射猎都是儿时便学的,但自进了京便再未摸过马儿。听闻我朝的春蒐场面盛大,穆栏围场又极广阔,里面什么珍禽异兽都有,嫔妾实在心向往之。”
  沈珺悦听着她话中有话,脑子转了转,便问她:“姐姐可想同去?”
  丽妃倒也不否认自己的意图,只有些不好意思道:“皇上没有旨意下来,好似不准备带后宫其他人随行。”
  沈珺悦一听便明白了,笑道:“姐姐若想去,妹妹便与皇上提一提,只是最终能不能成行,还得问皇上的意思。”
  “哎,”丽妃不想她这么干脆,顿时喜形于色,“皇贵妃愿意在皇上面前提,已是给了嫔妾恩典了,嫔妾先谢过皇贵妃了。”
  这件事她已经想了许久,也曾考虑过让飞鹰去说,但是飞鹰是暗卫统领,若让他为她这点事去跟成徽帝开口,她又不太愿意;自己去找成徽帝开口,又更不合适了,思来想去,只能来宸福宫找沈珺悦了。
  沈珺悦却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因春蒐这样的项目,皇帝会率文武百官一起去,官员们的家眷也是能够随行的,故而皇帝带几个宫妃也很平常。
  后宫中的妃嫔常年守在宫中,像她还是走了好运道才能跟着成徽帝偶尔出宫,但是大部分人进了宫,便穷尽一生也没这样的机会了。
  沈珺悦也很理解丽妃,她在边关自由了十几年,一朝进了宫便似被折了翅膀,再不得自由,如今眼看有机会出去透透气,怎么会不想争取。
  且丽妃身份又与别个不同,她去了对沈珺悦没别的影响,反倒能有个伴。
  于是晚间便将这事跟盛临煊说了,又贴心道:“除了丽妃,太后娘娘也刚好一起去散散心,皇上以为如何?”
  盛临煊沉吟了片刻,倒也觉得可行,便道:“如此,高位嫔妃中,朕明日给你一份名单,便让一些人随行罢。”
  过去一年,他皇权独揽,虽然朝臣已不能掣肘他的任何决定,但是适时的安抚还是有必要的,正好沈珺悦提出丽妃所请,那便趁此机会,一并给那些虽有女儿在后宫,但也能够踏实办差的人家些体面罢。


第90章 春蒐行
  为免沈珺悦误会,盛临煊还将其中关窍略作些解释,让她明白带别的宫妃不过是出于政治考虑,并非他乐意。
  沈珺悦便掩唇轻笑:“有众多佳人陪伴,不也是一桩乐事么?”
  “嗯?”盛临煊斜睨她一眼,见她笑中带着一点儿玩味,似醋非醋的样子,便道:“朕好似闻着些酸味儿。。。。。。”
  “有么?”沈珺悦一双眼睛睁得圆圆,眼神无辜。
  盛临煊挑挑眉,“待朕尝尝,便知有、还是没有~”说罢便一手拿开她掩唇的手,一手托起她下巴凑上去亲了亲她微启的唇,又含吮了片刻才分离。
  然后又作出一副品评什么美味食物的样子,半眯着眼回味道:“虽闻着酸,尝起来倒还是甜的~”
  沈珺悦取笑人不成,反又遭了调戏,扁扁嘴,虽不甘心,却也知道再跟他闹下去定又是自己吃亏,只好握了拳作势捶他两下表示不满便作罢。
  又生生将话题转回了正路,问他:“既然后妃都去,那怎么也要请了太后娘娘去吧?”
  他将那小小的粉拳收在掌心亲了亲,道:“朕的悦儿如此懂事,出去游玩也想着母后,这样的纯孝,自当要让母后知道才是。”
  “所以,”他另一手五指张开穿过她顺滑的墨发,一梳到尾,末了掬起一缕把玩,慵懒道:“便劳悦儿明日去慈恩宫问一问了。”
  心里知道他这是为着自己好,想进一步拉近她与周太后的“婆媳关系”,沈珺悦便也不跟他耍嘴皮子,顺着他应了下来。
  第二日便去慈恩宫请安,因了元旦时良好的相处,此时沈珺悦特意来商量相请,周太后即便兴趣不大、顾虑重重,但也没有立时便驳了她的面子,将拒绝的话说出口。
  沈珺悦接触了周太后几次,也看出来她就是那么个优柔寡断、耳根子也软的性子,于是便动之以情,奉上成徽帝与她的一片拳拳孝敬之心,又说些丽妃告诉她的春蒐时有趣的事情,几番劝说,周太后最后也就同意了。
  盛临煊那边也将随行宫妃名单给了沈珺悦,展开一看,发现他点的人还不少。大概是因为这种活动,女人们去虽去了,但是却轻易不能到他面前去烦他,所以带多少也无所谓,便干脆多给些恩典罢。
  除了丽妃、许充容、乔贵嫔三位原本就位份不低的,随行的还有因家人得力新晋封的两位:因父亲发明了新的农耕用具而在除夕时新晋的简贵嫔,祖父编撰了水利著作的郑婕妤,另外还有程婕妤、丁容华、王贵人等,将近十人。
  沈珺悦发帖邀了这些人到宸福宫相聚,将这消息告诉她们,一个个简直欢喜得不知怎么好。
  诸事妥当,二月二十日,春寒未了的时节,成徽帝携太后并后宫、率文武百官,途径北口行宫,驾幸西北的穆栏围场,举办春蒐大会。
  此次出行人数众多,不管是皇家还是臣子都拖家带口的,便是再如何精简行装也有百乘千骑,行走的车队人马绵延数里,是成徽帝登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春蒐。
  前头銮驾第七日到达穆栏行宫,后面随行家眷以及护卫官兵第八日后才全部到达穆栏围场界内。
  修整过后,第十日便在围场内召开声势浩大的祭旗围猎活动。
  围场内筑起一座高台,高台中间是皇帝御座,左右则是宫中女眷的座次。高台左右也设有遮顶的棚楼,王公大臣按品级依次列座。
  不远处还有一座楼阁,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