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来的男人登基了-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说着,砰砰叩头道:“奴婢听说是与贵妃娘娘的死有关,便答应下来,奴婢真的不是有心要骗晋王殿下的,请娘娘相信奴婢!奴婢真的不是有意的,求您让奴婢出去吧!”
  大概是为了证实自己话里的可信度,她立即又补充道:“那个嬷嬷姓王,乃是司衣局的掌事嬷嬷,娘娘找到她,一问便知,奴婢说得句句属实,绝无假话!”
  姒幽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便离开了别庄,临行前,院子里传来明珠哀哀哭泣的声音,不知是懊悔亦或是别的什么,叫不知情的人听了不免心生同情。
  寒璧忍不住问道:“娘娘,那……她怎么处置?”
  姒幽想了想,道:“问一问四郎吧,我们回去。”
  “是。”
  一行人上了马车之后,再次往来时的路行驶而去,路上,姒幽问江七道:“可以查到皇宫里的这个嬷嬷吗?”
  江七答道:“可以查,不过依我看来,王妃自己去查,恐怕要更快一些。”
  见姒幽眼神疑惑,江七又道:“王妃可以入宫,比我派人进去要方便得多。”
  闻言,姒幽面上露出几分若有所思之色来:“我知道了。”
  及至晚上时候,赵羡回来了,姒幽将今日审问明珠的事情告诉了他,又道:“我观她说话,应当不假,不如明日我们进皇宫,找到那个王嬷嬷问一问。”
  赵羡拥着她,想了想,道:“恐怕不容易。”
  姒幽略微抬头,不解地看着他:“怎么了?”
  赵羡道:“既然是有人刻意指使明珠骗我,如何会让知情的王嬷嬷留下来?定然是早早就处理掉了。”
  姒幽眉心蹙起:“处理掉了?”
  赵羡默然片刻,道:“秘密派遣出宫,或者干脆已经杀了。”
  他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很显然,杀掉一个微不足道的宫人,比起大费周章将她弄出宫去,要简单得多。
  姒幽倏然便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疑惑道:“你从前说过,你们这里有规矩,杀人,是要偿命的。”
  赵羡眸色深深,轻轻抚着她柔顺的发丝,低声道:“可是规矩只是给大多数普通的人用的,还有更少数人,不受规矩的约束。”
  姒幽忽而问道:“那我是那大多数人,还是那少数人?”
  赵羡与她对视,答道:“你是少数人。”
  姒幽轻轻眨了眨眼:“所以少数人中,还有更少数人?”
  “是的,”赵羡将她拥住,道:“总有人是站在权势的顶端,那就是最少数的人,可以肆意生杀予夺,而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
  “现在站在那里的人是我的父亲,以后会是我的长兄。”
  姒幽道:“可他要杀你。”
  “我不会任人宰割的。”他说。
  第二日便是两人入宫给皇后请安的日子,才入坤宁宫,便听见里面传来说话声音,却是皇后与寿王赵瑢在谈话,等姒幽与赵羡进得殿来,两人便停下了交谈,皇后笑道:“是晋王与晋王妃来了,来人,快看座。”
  赵羡与姒幽先是行了礼,皇后笑吟吟摆手道:“都入座吧。”
  赵羡这才带着姒幽在赵瑢的下首坐了,赵瑢温和笑着,与他寒暄几句,又问道:“不知时神医去了晋王府后,弟妹的病情可有好转?”
  闻言,皇后诧异看向姒幽,关切道:“晋王妃身体不适?”
  赵羡答道:“已经有所好转了,多谢皇后娘娘关心,此事还要多亏了皇兄出力,才能请来时神医,改日必当登门道谢。”
  赵瑢笑笑,道:“有效便好,我倒也没有出什么力,皇弟不必客气。”
  皇后听罢,面上浮现几分忧虑之色,她对姒幽道:“病痛无小事,还是要多加注意才好,本宫那里去年有上贡的老山参,最是滋补,稍后带几支回去,你家里住得远,无人陪伴,若是无聊了,也可以常来本宫这里坐坐。”
  姒幽听她说了这么多,最后点点头:“儿臣知道了。”
  陪着皇后又说了几句话,赵羡便找了个借口,带着姒幽先离开了,等出了坤宁宫,他牵起姒幽往外走去,不多时便碰到了一名宫女,那宫女向两人行礼,低声道:“启禀王爷,奴婢去打听了,司衣局确实有个掌事的王嬷嬷,明珠从前就在她手下做事,只是不久前,夜里突然得了急病去了。”
  果然,人没了。
  对此赵羡倒是并不觉得意外,他拿着那个香囊,慢慢地摩挲着上面的那一朵精致的海棠花,眼中浮现出深色,他道:“我想,我大概能猜到这幕后之人是谁。”
  姒幽转头望着他:“谁?”
  赵羡嘴唇微动,吐出一个名字来:“淑妃娘娘,也只有她能拿得到我母亲的遗物了。”
  姒幽立即便想起来了,当初年幼的赵羡失去母亲之后,就被放到了这位淑妃娘娘身边养着,她若是想要拿到贵妃的香囊,可以算得上轻而易举。
  赵羡道:“阿幽,我们去拜访拜访这位淑妃娘娘。”


第108章 
  含芳宫。
  赵羡带着姒幽去时,宫人们显然有些诧异,但还是立即进去通禀了,不多时出来,躬身道:“王爷,王妃,淑妃娘娘有请。”
  因为幼时之故,赵羡已有数年未曾踏足含芳宫了,这里的一切于他而言,早已变得万分陌生,他牵起姒幽进了厅,淑妃正端坐于上首,朝他们望来,道:“今日不知刮的什么风,竟将晋王爷吹来了。”
  她的视线有些锐利,上下打量了姒幽一番,道:“近些年来,本宫身体一直有恙,早就听闻了晋王殿下大婚,未能亲自道贺,心中颇是遗憾。”
  纵然两人素有旧怨,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了,赵羡笑笑:“淑妃娘娘身体抱恙,我一直没能来探望,不知如今可好些了?”
  淑妃道:“尚可,有劳晋王惦记了。”
  姒幽望着她,比起之前见过的贤妃,淑妃则是要瘦削些,眉峰细长,抿起唇的模样,无端给人一种刻薄之感,总之不大好亲近。
  宫人上了茶,淑妃喝了一口,抬起眼来,见赵羡只是端着,并不肯喝,她顿时了然,扯开一点笑,意有所指道:“几年不见,晋王这毛病还是如从前一样啊。”
  闻言,赵羡道:“淑妃娘娘说笑了。”
  淑妃收起那点笑意,索性将茶盅放下,声音很淡地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晋王殿下若是有什么事,只管直说吧。”
  她竟是连场面话都懒得说了,听闻此言,赵羡神色一正,也不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我今日来,是想请教淑妃娘娘一件事情,当年我母妃的遗物,淑妃娘娘不知可还记得?”
  淑妃微垂了眼,道:“贵妃娘娘的遗物,不是都由晋王殿下自己保管么?本宫如何会知道?”
  赵羡将袖中的香囊取出来,放在桌案上,慢慢地道:“那就劳烦贵妃娘娘再看一眼,认不认得此物?”
  听了这话,淑妃果然抬眼看来,赵羡紧紧盯着她的面孔,不肯错过丝毫的变化,然而淑妃的表情分外平静,就连眼神都未动过,她道:“本宫确实没有见过这个香囊,这是贵妃娘娘的遗物么?样式倒是很好看,素闻贵妃娘娘是个心灵手巧之人,如今看来,果然名副其实。”
  她太过镇定了,以至于赵羡都没有看出来半点不妥,就在他以为自己要猜错的时候,忽闻姒幽开口道:“淑妃娘娘怎么会没有见过这个香囊?您和您的婢女不是在前不久才拿过它吗?”
  闻言,淑妃不由一怔,她还没如何,倒是她身旁随侍的宫女面色骤变,眼神惊诧无比,这下赵羡看出来了,他之前的猜测确实没有错,这个香囊,果然是从含芳宫里出来的。
  淑妃的表情仍旧是平静,抬起眼来,望着姒幽,道:“晋王妃这话是什么意思?本宫怎么听不懂?”
  姒幽与她对视片刻,幽黑明澈的眸子仿佛能看穿她的那些心思,提醒道:“您不觉得拿过香囊的手有些疼吗?”
  淑妃愣了一下,她下意识看向自己的右手,涂着朱色丹蔻的手指上,此时正趴着一只黑色的小虫子,旁边的宫婢立刻惊叫道:“是蜜蜂!娘娘!有蜜蜂!”
  淑妃终于惊慌起来了,她举着手尖声叫道:“来人!快来人啊!”
  登时一阵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一名宫婢拿了拂尘来,试图将那只虫子打落,斜刺里忽然传来一个声音道:“别乱动,这个可不是蜜蜂,若是惊了它,给淑妃娘娘咬上一口,这只手就要废了。”
  闻言,所有人果然不敢乱动,唯有淑妃还在尖声惊叫:“你们愣着做什么?快去叫人啊!”
  她喊叫完,那只小虫子便动了,扇动了一下双翅,发出嗡嗡的振动声,淑妃吓得又尖叫起来,连连甩手,叫道:“快弄走它!你们还愣着做什么?!快!快!”
  宫人们都急得冒了汗,想帮忙却又不敢,生怕真如姒幽所说的那样,这虫子给淑妃咬一口,到时候就真的完了。
  姒幽声音平静地问道:“淑妃娘娘,您见过这个香囊吗?”
  淑妃此时哪里还顾得上许多?立即答道:“本宫见过!见过,快把这东西弄走!”
  她一说完,那虫子便飞了起来,晃悠悠地在淑妃眼前绕了一圈,吓得淑妃寒毛直竖,心惊肉跳,生怕它又再次飞回来。
  所幸,那虫子朝着窗外飞过去了,很快便消失不见踪影,所有人都大松了一口气,淑妃连声喝道:“快将门窗都关上!”
  宫人们都忙起来,将含芳宫里所有的门窗紧闭,确信不会再有半只蚊子飞进来之后,淑妃这才觉得安心了些,喘了一口气,整了整表情,恢复了往日里高高在上的模样,转头看向赵羡,道:“晋王之前说的不错,这个香囊,本宫确实是见过的。”
  赵羡眸色微沉:“这么说来,也是淑妃娘娘将它送到我手里的?”
  淑妃这次没有否认,干脆地道:“没错,是本宫派人做的,只不过,香囊里面的东西,本宫绝对没有换过,本宫可以发誓。”
  她说着,又道:“既然晋王问上门来了,有些事情,本宫也就不瞒着你了。”
  淑妃说完,冲一旁的贴身宫婢使了一个眼色,那宫婢很快进了内间,再出来时,手中多了一个精致的雕花木盒,还有一本册子。
  那木盒被放在了赵羡面前,揭开来,里面竟是一整盒香丸,赵羡眼神蓦然一沉,淑妃开口道:“晋王若是仔细看看,就会这些香丸,与那香囊中的一模一样,这样的香丸,当初贵妃娘娘应当也是收到一整盒的。”
  姒幽伸手拈起一枚香丸,放到鼻间仔细嗅了嗅,对赵羡点点头,赵羡顿了片刻,才道:“这些香丸,是从何处而来的?”
  淑妃答道:“那本册子上,自有记录。”
  一旁的宫婢将册子翻到了其中某一页,递给赵羡看,纸张泛黄,墨迹干涸,看起来很有些年头了,赵羡定神仔细查看,果然看到了一行字:靖光一十八年春元月二十七日,收蕉梧宫,翠云凤翔香丸一盒。
  蕉梧宫,是贤妃的住处。
  淑妃继续道:“你若是不信,贵妃娘娘去了后,宫里的物件册子都交给了内务府保管,晋王大可以去查一查,是不是有这么一盒香丸,从蕉梧宫送出来的。”
  姒幽忽然道:“你原本就知道这香丸有毒?”
  闻言,淑妃顿时笑了,她双手交叠放在身前,一派端庄,道:“本宫当然知道,从香丸一送过来,本宫就知道了。”
  她道:“后来贵妃娘娘用了香丸,重病不起,本宫心里便明白了。”
  赵羡冷声道:“既然贤妃怀有祸心,为何你不将事情禀告父皇?”
  淑妃讶异地看着他,道:“为何要说?”
  她站了起来,踱了几步,悠悠道:“如今时过境迁,本宫倒也不怕说给你听,当年你的母妃深受皇上喜欢,宠冠六宫,无人能及,后宫里的嫔妃就没有不眼红的,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贤妃算计了你的母妃,贵妃体弱,受不住便去了,当时太子初立,贤妃一时风头无两,势力颇盛,本宫仅仅凭着一盒香丸,又能拿她如何?”
  说到这里,淑妃回过头来,望着赵羡,目光扫过他难看的脸色,还有紧紧握起的拳,轻声道:“就算贤妃倒了,还有太子在,他是一国储君,我儿日后封了亲王,到底也还是臣子,要在他手底下过活,待太子登得大宝那一日,哪里容得下我们母子二人安枕?”
  “本宫何必自讨苦吃,非要做这个出头鸟?”
  赵羡猛地抬起眼来看她,目光锋利得仿佛开了刃的刀子,直直刺入人的心底,他沉声道:“如今你再来设法让我发现此事,是想要借刀杀人?”
  闻言,淑妃蓦然笑了:“晋王言重了,当初算计贤妃的也不是本宫,本宫只为自保而已,便是皇上知道了,最多也只是斥责本宫一个知情不报的罪,这可比得罪太子强得多了。”
  赵羡站起来,逼视着她:“可你当时明知道那香丸有毒,我母妃体弱,你却不告诉她。”
  淑妃抿了抿唇,眼神里有几分闪烁,片刻后移开目光,笑道:“若是己身不够强大,世人皆以尔为鱼肉,当初的贵妃便是如此,贵妃之死虽令人惋惜,然而晋王怎么能怨责这是因为刀俎太过无情的缘故呢?”
  她分外平静地道:“如晋王所见,本宫,亦是刀俎。”
  赵羡的眼神冷冷的,紧盯着她,像是一头被激怒的孤狼,就在淑妃以为他要大发雷霆的时候,他忽然道:“本王多谢淑妃今日能告知真相了。”
  说完,竟是直接牵起姒幽告辞离开,望着两人消失在宫门处的背影,不知为何,淑妃总觉得心里颇感不安,她不停地回想着方才那双眼睛,带着深刻的痛苦与仇恨,令她心中突地一跳。
  素手轻轻抚上心口位置,淑妃深深吸了一口气,镇定下来,吩咐道:“来人,本宫忽感不适,闭门吧,近日不见客。”
  厚重的朱漆宫门逐渐合上,将含芳宫与外面隔绝开来。
  长长的宫道上,空无一人,唯有飞鸟自天空飞过,远处的天际满是阴霾,沉沉的,几欲压下来一般。
  要下大雨了。
  赵羡牵着姒幽往前走,姒幽能够感受到那只手握得很紧,紧到她感觉到了痛楚,她走了几步,忽然停下来。
  “你想哭吗?”
  姒幽抬起头望着他,明眸清澈,宛如天上的泉水,她道:“你若是想哭,我可以抱抱你,不叫别人看见了。”


第109章 
  “你若是想哭,我可以抱抱你,不叫别人看见了。”
  姒幽才说完,便见他俯下身来,将她紧紧抱住,脸埋在她的脖颈侧,深深吸了一口气。
  赵羡并没有哭,姒幽却仿佛感觉到了他内心此刻的煎熬与难过,就像是有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此时此刻,她能与他感同身受。
  这个人,将他的一切情绪都释放在了这一个拥抱之中,为姒幽尽数接纳下来。
  过了许久,她听见赵羡低声道:“不论究竟是谁谋害了我的母妃,这皇宫之中的所有人,都是刀俎,是帮凶。”
  “阿幽,她说得对,若是我不够强大,便永远也保护不了深爱之人,那么我也是帮凶之一。”
  闻言,姒幽静默片刻,忽而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道:“不对,她说得不对。”
  她认真地说:“我也会保护你的。”
  ……
  晋王府,书斋。
  江七将一本册子交给赵羡,道:“王爷,这是刚刚从内务府处拿来的。”
  赵羡立即接过,翻开仔细查看起来,因为年头已久,那册子散发出陈旧的气息,但是保管尚算妥当,所幸没有虫蛀咬的痕迹,他轻易就找到了想要的那一页。
  “靖光一十八年春元月二十七日,收蕉梧宫,翠云凤翔香丸一盒……”
  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望着那短短一行字,赵羡面沉如水,眼中神色冷得仿佛结了冰一般。
  他一字一顿道:“贤、妃……”
  仿佛要将这两个字嚼碎了似的,他将那册子与香丸收起来,姒幽问道:“你要如何做?”
  赵羡轻轻抚摸着她的发丝,道:“还要等等。”
  等到所有的局都布置完美,便可以收网了。
  ……
  又过了几日,大抵是太后的千秋节过了,宫人们得了空闲,原本被稍微压下去的流言不知为何又开始传了起来,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势头比之前还要猛烈,蕉梧宫甚至因此杖毙了好几个宫人,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有许多议论声,坤宁宫因为有赵瑢的吩咐,并没有人敢提起此事,皇后的耳边倒还算清静,只是有些事情,是防不胜防的。
  御花园里。
  五月底的时候,气候已经颇有些热了,御花园中的芍药开了一大片,香气袭人,颇是好闻,引来蜂飞蝶舞。
  远远便看见一名宫婢扶着皇后款款而来,暖风习习,天朗气清,到处都是一片姹紫嫣红,御花园中的花开得分外热闹,那宫婢笑道:“娘娘您瞧,昨儿您才说这些芍药会开,今天真的就都全开了,真是料事如神。”
  皇后微笑道:“芍药开花向来是快的,不过开的时间也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