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匹妇-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情十分矛盾!

第75章 新局势

“哎呀,说起来我们都是被牵连的。”王姓青年一脸苦涩地叙述起来。
  “铁甲军里有人暗自跟聿国的商贾勾搭,竟然偷偷用铁器交换粮食、香料,不知怎么就被太子璁知道了,所以今年去铁甲军营一顿杀鸡儆猴!”

  “而且,原本聿国就偷袭过宏穆关,结果引得宏穆关又造反,太子璁必然看聿国不顺眼。因此连带水运彻底禁了,连桐油也不让运过去了。”

  沈弄璋微微松了一口气,大惊小怪,原来并没有要开战。

  “那么桐州的粮食要怎么办?据我所知,桐州耕地不多,大多人都是种茶的。”麻万缕疑惑道。

  “这不是强迫退茶还耕么。除了桐树不动,茶树都拔了重新耕种粮食,只剩下一些山地茶。怕是到了明年,这山地也要被征去种粮了。茶农叫苦连天,然而没有抚恤和补助,茶园说毁就毁了。”王姓青年答道。

  “彼此彼此,我们的桑林也被强征回去种粮,以后布料也要少了。”麻万缕也跟着一叹,转而又问道:“王兄这一次去朔北草市是要换什么?”

  “太子璁禁了桐河水运,桐州没有往年的大量粮食进项,今年自然也就无法缴纳大量粮税,于是让州牧以骏马抵税,我们王家当然是头一份,爷爷就让我来朔北了。”王姓青年说道。

  王岳鹤应该有六十多岁,所以此人该是他的孙儿辈,堂堂油王之家无法继续与聿国的桐油交易,却要从穆国的最东面跋涉到最西面,再出境去朔北草市换马,确实辛苦。

  “麻兄,不是一坪夸海口,在桐州我王家名声在外,宵小不敢怎样。然而到了这边才知道,朔北盗匪横行,去年年底一个马商商队便被匪人劫杀,全员遇难。这种地方,真的不愿来。”王姓青年自提姓名,微微牢骚。

  “我也是自那马商队伍出事后才听说这里开了个商驿,所以邀王兄一起过来。”麻万缕道。

  沈弄璋听着他们的对话,已知那马商队伍正是杨行与铁贲劫杀的那一队,默默低头咬着菜团,有些食不知味。

  穆砺琛在北固关时,蛮族不敢靠近穆国边境,如今他离开,似乎无人可以保护西朔州的安危。等到荼芺部再与蛮族开战,只怕零散的蛮族就会更加频繁的骚扰穆国。

  这不仅是边境百姓的苦恼,也是来往商旅的灾难。

  另外,穆砺璁为了粮食,已然不顾其他,看来方是时起义,对穆国着实是个巨大的打击。

  那么这两年与义军的沉默对峙,实则也是穆国国帑军帑捉襟见肘所致。

  照这样分析,穆国其他州县的粮食仍旧短缺,邛州一时半刻似乎还是安全的。

  粮食、耕地、茶园、桑田……

  沈弄璋反复琢磨着,只觉得心里想到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却又仿佛隔着浓雾似的,暂时还看不清楚。

  直到那边两个商队已经吃饱喝足,转回自己的后院,继续纳凉聊天,她才从齐亭口中得知那个叫王一坪的青年是悦和商队当家人王岳鹤的长孙。

  瀚云商驿虽然客人不多,但只要上门的莫不是各地的大行商,各种消息极多。这些遍布商驿内的小仆各个机灵,那些消息自然也就都飘进了他们的耳中。

  沈弄璋前些天离开商驿结账时,多给了一百钱,做慰劳小仆之小礼,所以商驿之人都很喜欢她和翰章商队。毫不意外地,沈弄璋从齐亭处得知了齐县发生的一切。

  知晓原委,沈弄璋有些吃惊:竟然有人能逼得郑九洲出此下策避祸,也即是说,那人连郑多也不放在眼里,或者根本不惧怕。

  这样的人物来头应该不小,至少权力不小。但那人没有露面,便是商驿之人,也没有过多的消息。

  齐亭私下猜测是太子穆砺璁,但沈弄璋认为不是。

  方才王一坪已经说过,穆砺璁到铁甲军营,直截了当地处死一干将领,手段强横无匹。若是他到了齐县,何至于隐藏身份,让郑九洲用这样低劣的手法耍一遭。

  回忆自己与穆砺璁的两次相见,那人阴狠、歹毒、行事干脆,绝不会留着郑九洲这样的蠹虫继续在任上蛀食。

  那么,还会有谁?

  穆国竟然还有正直反贪的官员存在?

  沈弄璋纳闷,这位官员是如何活到现在还没有被穆唯朴害死?

  另外,如果这个官员敢于与贪腐官员作对,且又没有杀身之祸,是否说明穆国王廷发生了变化?
  是否与穆砺璁对铁甲军营的处置有关?

  她虽不懂政治,但这两年的历练,倒是也有了一些敏感。如果还有人愚忠至上,想要拨乱反正,会给方是时造成什么影响?

  粮食,军械,都是战争必需之物……

  沈弄璋想到几种结果,却不敢妄下论断,只得尽快赶回邛州。

  快马加鞭,六月十六,沈弄璋回到了平富县。

  果不其然,在县城里稍一打听,便听说县北的那一大片马厩和空地被买了下来,一个叫韩子静的大买家正在招工,要建一处大商驿,预计后年可建成。

  现在十里八村的百姓听说有工钱赚,都已经赶来这里上工,城北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原本看上去平静又偏僻凄苦的小县城,似乎突然之间热闹繁华起来。

  沈弄璋与罗重等人见过面,知道乡亲们都安好,放心后才又继续赶往宏穆关去见方是时。

  六月二十,宏穆关。

  当沈弄璋刚在关口出现,士兵们便惊讶地尖叫起来:“沈姑娘你没死?”

  沈弄璋一头雾水,反问道:“谁说我出事了吗?”

  “杨行什长他们……”

  不明就里的沈弄璋被快速带去见了方是时,这才知道杨行等人已经遇难。

  原本沈弄璋等人应该是五月初便返回到宏穆关,见他们始终不回,方是时担心中途出了什么问题,便派人沿着他们走的路线向北去寻。

  寻到了杨行等人遇难的小树林,发现被人射杀的马匹,大部分已经被狼群啃食,之后发现了一堆被焚烧的尸体。在焦炭般的尸块之中,有人找到了杨行的腰牌,这才证明了他们的身份。

  沈弄璋听闻噩耗震惊不已,立即将这近一年的经历和齐县的经过说与方是时听。只是再怎么分析,除了知道箭镞之事的齐有道、郑九洲等人,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去追杀杨行他们。

  失去了宏穆关的同袍已让方是时心伤,又得知傅柔与铁奴成亲之事,方是时久久沉默没有说话。

  再谈穆砺璁在桐河军营的所做所为,方是时也没有多说什么,似是有所保留。

  对于方是时的沉默,沈弄璋倒是不以为忤。自己本来就是个商人,如果不是为了报仇,她根本不想搅和进政治和战争当中。

  她已经将自己知道的尽皆告知方是时,剩下的,由他去费心思考,最终,他总要和傅柔通气,自己也总能知道他的想法。

  说完荼芺部的正事,沈弄璋问道:“方将军,邛州水运和商旅通关可是全部开放了?”

  方是时点点头,答道:“是。既然穆国物资短缺,与其这样对峙消耗,不如开了水运和通关,也能多得税收,补充仓廪。”

  让方是时彻底改变固执想法的,是韩子静。

  去年十月,来自西朔州的韩子静带来大量货币,想在平富县开个商驿。平富县令杨佑疆虽然赞同,但此事实则关系到各色人等进出邛州,有不少安全隐患,因此将此事上报给方是时。

  韩子静与方是时一番恳切长谈,终于让方是时放弃之前只为运盐和启部运粮而开放水运的命令,彻底开了邛州水运和通关之便。

  如此一来,只要在祥河北岸尽头和宏穆关旁的祥河南岸处设关卡,严格盘查商旅及货物,确保安全后便可收取水运通路费,增加收入。

  邛州西境平富县外的关卡开放通关,引得商旅入住商驿,人员来来往往,带活平富县的经济,也是另一种收入。

  而且,开通水运后,将会需要不少船工,也解决了涌入邛州的其他州县百姓的生计问题。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考量,彻底开放水运和通关,对邛州都百利而无一害。

  沈弄璋笑道:“这是好事,我们翰章商队也方便通行了。”

  方是时还没有蠢到要将沈弄璋完全控制在邛州之内帮他做事,微微一笑,转身自他桌案左手旁的盒子里取出一块铜符节,说道:“我早已为沈当家准备了通关和水运关节,翰章商队只需亮出关节,便可以免费通关。不过水运时若雇佣了船工,佣金还是要结算给船工的。”

  沈弄璋曾在吉云县贩盐时将自己所知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方是时的士兵,也正是因此,方是时才能换取铜锡等物支援傅柔。因此,方是时适时给沈弄璋甜头,也是为了今后她能毫不犹豫地继续辅助他和傅柔。

  沈弄璋接过铜符节,莞尔一笑,说道:“付工酬是应该的,多谢方将军用心。”

  “这符节自然不能白给,还希望沈当家与启部少主能继续用粮食与我们交换牛马。”方是时戏谑般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为了换取启部的粮食,方是时已经在邛州西境之外的荒原上开辟了一块草场,专门安排人员放牧和饲养牛马。

  “这是好事,弄璋一定支持。”沈弄璋应道。

  沉思片刻,这些日子一直盘旋在脑海中的念头到底还是说了出来:“方将军,我在烁河滩发现了一些金矿,你觉得可有必要去淘金?”

  说罢,沈弄璋将祖敬发现的一粒金粒递给方是时。

  方是时倏地瞪大了眼睛。

  “金矿?确定?”

  “确定。”

  “那河滩附近可有人家、部落?”

  “除了五月和九月的两次草市,五十里方圆内无人。”

  方是时手指无声地轻点桌面,快速盘算着,说道:“沈当家,方某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需要你的配合!”

第76章 外湖

方是时的想法并不怎么光明正大,但沈弄璋想了想,至少并没有损害穆国百姓的利益,这样倒也无妨。
  至于战争,如果明知最后无可避免,最好就是期望它速战速决!

  二人定下计划后,只等朔北蛮族的消息。

  趁着这个空闲的时间段,沈弄璋去了启部。

  从关门山出去,在山壁上插了一杆鲜艳的红色大旗。远眺启河对岸,也竖着一杆相似的红色大旗。盛夏之日没有风,两杆旗都服帖地垂着,仿佛被晒得蔫了一般。

  方是时说,摇动这杆大旗,对面的启部族人就能看到,自然会放竹排过来接人,这是宏穆关与启部之间传递消息时的信号。

  为了便于与宏穆关走动,施辰干脆在河对岸建了几间土屋,安排几个族人住在这里,平日里开荒种地,有事时便接送南北之人。

  就这么几百丈宽的启河,也不担心启河帮过来骚扰,倒也算方便。

  实则,沈弄璋和施辰都认为宏穆关与山匪间有见不得的利益关系,所以才不管不顾放任山匪在此横行,只是经历得多了,自然也不愿多说。比起启河帮,关门山的山匪算得上讲道理了。

  用力挥动旗杆,不多久,对面的旗帜果然也被摇了摇,竹排紧跟着就过来了。

  去了启河南岸,启部的山路仍旧没有改善,倒是水路被拓宽了一些,竹排走起来十分轻松,看上去能勉强走大船,看来与宏穆关的牛马和粮食互易终于让施长耕动了动“修路”的心思。

  路上想了好多见到穆砺琛该如何与他相处的方式,却始终没办法让自己面对他。

  穆砺琛是何等骄傲又高傲的人,却因为自己的复仇决定两次放过自己,甚至纠结到难掩伤心痛苦,她又不是木头人,当然有感觉。

  不止有感觉,更有心疼。

  越是如此,她越不能继续与穆砺琛相见!

  与其见面受折磨,不如一直不见,直到复仇结束,那个时候,如果她的心结已开,而穆砺琛也没有对她的复仇结果有心结,那么……

  太远了,不知荼芺部情况,也不知道方是时的计划是否顺利,还是慢慢来。

  沈弄璋烦躁地抿紧了嘴唇,最后决定偷偷去找施辰,避开穆砺琛。

  然而,天不遂她愿,两天后的下午,他们就在一条大湖里不期而遇。

  这片湖被启部人称为外湖,因为它在启部部落之外,但湖水实则跟部落相通。

  之前由于水路基本不通,众人很少来这里,现在为了运粮、运牛马,启部集齐人力先疏通水路,便利用了这个大湖,减少了很多重新清淤小河流的功夫。

  此时湖上杀声四起,远远的就能看到一条货船被一条艨艟纠缠,两船上的人似乎正在厮杀,因此听上去叱咤声惊人。

  “族里发生了什么?”沈弄璋皱眉,见划竹排的族人商小泉一脸淡定的神色,又觉得奇怪。

  “是穆先生在训练水卒。”商小泉回答。

  故意忽略掉“穆先生”三个字,沈弄璋问道:“水卒?什么水卒?”

  “穆先生收留了许多从穆国逃出来的百姓,又不想让百姓完全依靠咱们启部过日子,所以就训练他们,今后在启河为各个商旅保驾护航,挣个护卫钱。”

  沈弄璋眉头没有松解,暗忖:这人难道是想和启河帮抢生意?去年他跟启河帮起冲突,难道就是为了这个?

  “璋公主,我们要在这里看一下吗?很有趣的。”

  见商小泉露出兴趣盎然的表情来,沈弄璋既不想令他失望,自己也想看看,便点头同意。

  商小泉划着竹排到了外湖湖边,用竹篙点着浅浅的湖底固定竹排,停在岸边附近用心观看水面上的混战,很是痴迷。

  这个位置极好,离混战水域大概一里地,因为船只大,看起来毫不吃力,遗憾的是只能勉强看清两条船上的人的举动,却看不清人脸。

  即便看不清,沈弄璋也认出了那个站在大船货物之上,打着赤膊,手上拿着两种颜色令旗的人。

  那具高高瘦瘦却又健壮的身体在夕阳下似乎闪着金光,手中的旗子挥来挥去,船舷旁的人便向着他指的方向跑来跑去,手中抡着一根根连枝条也没有去掉的大竹竿,拼命地抽打着艨艟上的人。

  是因为站在最高处,太显眼了——对于自己一眼认出穆砺琛,沈弄璋在心中给出一个牵强的解释。

  之后才看到,他身旁还跟着两个同样打着赤膊,蹦蹦跳跳的纤瘦少年,看起来像是肖长山和赫一岳。两个少年在他身后拼命模仿他的动作,似乎在学习。

  艨艟上的人穿着护具,拼命用刀去砍竹竿,但收效甚微。

  看着看着发现,两条船离他们越来越远,且货船与艨艟也拉开了一些距离。那些挥舞竹竿的人都集中了船尾方向攻击艨艟。

  “那大船是哪里来的?”沈弄璋问道。

  “咱们族里做的呀。”商小泉骄傲地回答。

  细问下方知,启部从邛州请回的工匠很厉害,在启部一边实际操作一边教授制作,施辰发动几千启部族人学习造船术。

  启部族人都是心灵手巧之辈,一年时间便跟着师傅造了三条载重五千斤的货船。

  “再靠近一些看看。”

  沈弄璋没想到施辰速度这样快,有些惊讶,更有些兴奋,反倒忘记自己这两天一直在思考怎么避开穆砺琛。

  商小泉收了竹篙,将竹排划到近前,离着两条船只剩下三十丈不到的距离,水面上飘着一根根没有箭镞的箭杆,看来之前已经模仿过弓箭攻击。

  因为在聿国与孙荫了解过各种船只的功能,所以沈弄璋对船有些粗浅的了解。

  这三条货船跟一般的货船稍有不同,船沿加宽出一个略微向上倾斜的平台,适合船上的人踩踏。

  一旦有敌船进攻,因船沿向上倾斜一个小角度,敌船的钩拒搭不上,无法进行接舷战,反而船上的人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稳稳地踩在船沿上,随时调整重心用长长的竹铣倒钩攻击敌人,一如穆砺琛眼下所指挥的反击。

  同时,接近了才发现,货船两侧船帮下面还有间距相同的小孔,孔中伸出一条条木桨,正在滑动,因此两条船的距离才渐渐拉开。

  沈弄璋回想去年与启河帮打交道和打架的各种细节,只觉得这货船的设计果然精巧——不求与敌人拼出个输赢,只求摆脱敌人,十分明白水上通行的轻重缓急。

  忍不住称赞了一声:“果然是行家,这船沿设计得妙!”

  “这是穆先生建议做的,少主也觉得改得特别好。”商小泉又骄傲地说道。

  “原本三月的时候已经不想再租聿国的货船,但穆先生说,这样可能会引起余家的不满,对今后的交易不利,所以这三条船才一直在外湖里训练,启河帮还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呢。”

  正说着,两条船竟然改了方向,向着他们这边划来。船上除了穆砺琛之外的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