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匹妇-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弄璋等人是跟着带路的侍卫沿着小路进入启部,而落脚之地是一片竹林包围的院落,处于一座山中,显然是私家领地,所以并不知道东合城真正的模样。

  跟着施辰出了竹林,沿着山路向山下走去。

  初夏时节,山中熏风微微,吹着竹林不停歇地沙沙轻响,颇有些洗涤心境的悠然意味。只是施辰铠甲在身,增添了一股凛然杀气,沈弄璋实在也没有心情去尽情享受这大好的春光。

  “瀚云兄弟被朔北蛮族憎恨,其功必伟。若是他也能与弄璋一起来,我倒是可以与他探讨一些用兵之道,哎,遗憾。”

  虽然穆砺琛离开时说去朔北蛮族,但沈弄璋清楚,他不会回头,要去的只能是启部。

  然而,带路侍卫接到他们后,竟问起穆砺琛为何没有一同前来,沈弄璋心中暗惊,这才知道穆砺琛并没有来此。

  无奈,沈弄璋只得说他留在穆国继续查探军情。

  他与方烈二人能到哪里去?沈弄璋昨夜想了许久,最后认为,他必然是探查邛州的军情后回到都城王宫去了。

  虽然傅柔说他不得宠,石浩在北固关更是想法设法要排挤他,但在沈弄璋看来,他毕竟是王子,是穆唯朴的儿子,既然他担心穆国的局势,一定会将探查的秘密带回王宫。

  为此,沈弄璋还着实担心了一把方是时的安危。他现在与邛州休戚相关,穆阳县的乡亲们都在平富县,沈弄璋如何不担心。

  转念一想,聿国打到宏穆关,穆唯朴都不肯增援,如今邛州按兵不动,想来以穆唯朴的昏庸,也不会主动开战。

  而且,当着施辰的面,她说这些毫无意义。

  “等穆国局势稳定了,他一定会来的。”沈弄璋偷偷抿了抿嘴唇,强忍黯然说道。

  “走这一趟终于体会到我们启部的位置之偏了吧。”施辰也不再纠结穆砺琛之事,调侃般说道。

  此前沈弄璋从聿国进入启部,也只是进入了边缘部落,并未真正进入过启部中心,直到进了东合城,才知道庞大的启部一直处于山中不是没有原因。

  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从远处看,俨然是阻隔天边的一道墨黛色屏障,令人望而生畏。

  他们跟着侍卫抄近路行走,也走了十二天才到这半山腰,施辰说去年他们去赶草市走了三个月,确是实话。

  然而,只要翻越了外面那些层层叠叠如天然屏壁的大山之后,内里却是一片一片的小平原,耕桑渔猎,怡然生活。

  若说沈弄璋内心真正的想法,便是在这里隔绝外界一辈子,她也愿意。但显然,施辰并不愿意。

  “大哥如果想出去的话,自然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所以,还是时候不到吧。”沈弄璋说道。

  施辰轻轻一笑,叹道:“弄璋啊,你的眼光果然厉害。”

  这自然是默认了启部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实施。

  “父王说过,等我启部真正富庶了,可以与聿国匹敌,我们便可开出路来,直通启河。”施辰透过竹林,眺望遥远无垠的天边,幽幽说道。

  沈弄璋抬眼,看他昂首的姿势,似乎壮志满怀,偏偏,背影却有些抑郁的落寞。

  一时忽然想到在平富县县廷那一晚,穆砺琛侧躺的背影也是如此忧郁落拓,没来由地心中一动。

  好在她马上便收敛了心绪,故作思考后,感慨道:“若是一直是这样的山岭阻隔,启部那么多好货物要花费很多功夫才能运出去,倒是有些难办呢。”

  她要利用启部的茶和盐积累自己的资本,如果启部的山路得不到改善,她将在运输上消耗大量时间,使得所有货物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这自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我从朔北回来后,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施辰说道。

  但他只说了一半便停住,另一半,他刚才已说过。

  沈弄璋已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想来是启部的酋长为求最为妥帖的安全之法,所以不准族人开通道路。

  聿国强大,经常侵略周边部落,与启部这边虽也有启河支流相隔,却无法阻止聿国战船。能做抵御的,便是这崎岖艰险的地势。

  这决定关乎启部的安危,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事在人为嘛,慢慢来。”沈弄璋似是安慰,却暗暗流露出自己的观点——总要试试!

  “嗯,事在人为!”施辰轻轻重复着。

  他最喜欢沈弄璋的便是这种心态,不论境况如何糟糕,她从不会露出绝望的情绪,更是稳稳地面对一切,不会强硬地去做无谓的抵抗,也不会就此便轻言放弃,很是坚定。

  当时救下穆砺琛,便是如此。

  像这漫山的竹子,柔韧却不屈。

  山路转过一个弯,眼前阔然开朗。

  满眼的翠绿被一片金黄色替代!

  沈弄璋这才发现,与外间那些险恶的峰岭不同,这里竟是一派新奇热闹。

  一道道梯田之上,一片片娇艳金黄的油菜花点缀着周围深浅相间的绿色,别是一番心旷神怡。
  村落就在山脚,鸡犬之声不绝于耳。

  许多人家门口都摆着织机,女子们有的纺织,有的则在刺绣,还有的在染布,各色布料挂在院子中,五颜六色随着微风飘扬。

  远处,还能看到不少人正在犁地,准备耕种。

  一派温馨平和的祥泰之景,更是一扫沈弄璋在穆国时感染的悲凉情绪。

  施辰微微转头看到沈弄璋熠熠的眼神之中,满是惊叹与向慕,胸中的自豪感立刻便涌了上来,淡淡地问道:“比起南北国,我们启部百姓生活也不遑多让吧?”

  沈弄璋由衷地点头称赞:“看起来比两国百姓更加幸福。”

  “有没有什么缺点?”施辰转过身,与沈弄璋对视,很认真地询问。

  沈弄璋一愣,倒是真的仔细观察起山下的景物与人,很用心地思考起来。

  半晌,沈弄璋眯着眼睛指着远处犁地的两个百姓,不确定地问道:“一个人犁地?没有耕牛?”

  施辰遗憾地点点头:“我们最缺的金器是铁,所以只能用铜器代替。最缺的牲畜是牛马。去年去朔北草市,也是听说朔北有上好的马匹,想去交换。没想到天气太冷了,没有部落赶着马匹去。”

  沈弄璋了然,却微微蹙眉说道:“牛马比金器更容易换到,聿国便有专门的牛马市……”

  见沈弄璋似有为难,施辰想到聿国曾攻打穆国,沈弄璋应该会排斥聿国,连忙说道:“没关系,不用去聿国……”

  沈弄璋恍然大悟,心里感激施辰的细心,淡淡笑道:“没关系,交易不分国别,与政治不同。”

  如果不能去聿国兑换些香料之类的好物,穆阳县百姓怕是也不容易支撑这些年,交易是交易,国是国,沈弄璋分得清楚。

  施辰放下心来,喃喃道:“对于聿国,其实我们去年也派族人去过,但和启河帮发生了冲突,有两个族人被他们射杀……”

  说着说着,眼神便肃杀起来。

  沈弄璋知道,若说关门山里的山匪凶狠贪婪的话,那么启河帮则更加猖獗。

  他们是巡游在启河之中的水匪,除了关门山口那一片水域他们不涉足外,穆国到聿国的启河河道,都在他们控制之下,穆国与聿国的商人,称他们为水鬼。

  “虽然启部的细盐比他们的粗盐好,但聿国不缺盐,若要用盐去换牛马,很可能被对方拿捏价格。用茶倒是可以,只是不知大哥库中还有多少好茶。”沈弄璋沉吟着。

  茶以当季新茶最好,但此时刚刚入夏,春茶还在采摘中,没有新茶。去年的茶叶已是陈茶,聿国大市之中的牙人各个都是人精,瞒不过他们,也会被压价。

  “关于交换的东西,我已准备了一样。”施辰听出沈弄璋话中之意,说道。

  “什么东西?”

  “预计傍晚就会送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桶金的挖掘之旅正式开始。
  本章先介绍一下瘸腿学霸启部的大致风光,这里算是沈弄璋的大本营了~~~~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夏薄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夏薄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42章 临时商队

如施辰所言,傍晚,沈弄璋和施辰从村子里回来后,果然有侍卫送来一个布包。
  布包材质很是讲究精致,碧绿底色上面绣着一树梨花。只看那莹白花朵一朵朵,彷如一树梨花争艳,跃然眼前,活的一般。唯一不足便是只有梨花,却无其他景色相配,到底还是露出普通布料的瑕疵来。

  不等沈弄璋再细看,施辰已经将手中的布包放到桌案上,难掩兴奋地解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来,叫你看一样好物。”

  布包里面是一叠整整齐齐的东西,对折叠后有一尺长半尺宽一寸厚,看上去像黄色缣帛,但仔细一看,纹理却又不同。

  “摸摸看。”施辰笑着对沈弄璋招手。

  摸起来有些粗糙,却有些硬度,不是布料。

  “这是什么?”沈弄璋反反复复地摸来捏去,问道。

  施辰将那东西展开,竟然是一张张的,每章都是一尺宽,一尺半左右长,很薄。

  随手拈起最上面一张另铺到桌案上,施辰提起桌案上的笔,没有墨便直接用口水润了润笔尖,在那东西上写下一个“启”字。

  墨汁瞬间便被那薄薄的东西吸收,留下一个端端正正的“启”字。

  “这个……能写字?但并不是帛片呀。”沈弄璋有些惊讶。

  穆国与聿国通用简牍书写,但一些富贵人家和王公将相,也有用帛片书写的,价格很高。

  施辰郑重地点点头,“我们叫它竹纸,能写字,轻巧、携带方便,造价低。”

  “竹子做的?耗时多久?尺寸可变更么?能大量生产么?”沈弄璋也来了兴趣,提起那叠竹纸感受着重量,一边思考一边询问,眼里亮晶晶的。

  “对,竹子做的,我们这边竹子极多,倒是不担心材料。你看到的尺寸是对折裁过的,尺寸也是可调的。但制作耗时有些久,这次尝试做了一万张,用了三个多月。如果工具更趁手,人手也足够的话,制作的数量可以成倍增加,但时间暂时无法减少。”

  “方便的话,大哥能说一下是怎么想到做这种竹纸的吗?虽然这个确实是稀罕物,却也是新鲜物,如果拿出去就能被人琢磨出怎么制作的,就失去意义了。”

  跟着施辰出去了半天,沈弄璋初始还对“大哥”二字难以出口,叫得多了,竟然也就习惯了。

  她知道这稀罕物的价值,更知道这竹纸拿到外面去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和改变,因此,制作的工艺必然保密。

  施辰却是极大方,说道:“与你有何不能说。”

  说起来却是有些偶然。

  东合城西边有一条小河,说起来还是启河的分支,只是到东合城时已然极细,时断时续,被人们称为断河。

  三年前的夏天,断河大旱,干涸见底。

  施辰巡逻时在河床上行走,发现河床上铺着一层乳白色的东西。弯腰去查看时,汗滴在其上,迅速被吸收。手感说棉不是棉,说帛不是帛,好奇一揭,竟然“刺啦”“刺啦”毫不粘连地撕下一大块来,薄薄的,好似缣帛。

  他只觉得新奇,便带回到东合城,置于桌案上。

  晚上他的儿子在桌案上学字,太过顽皮,竟然直接在这片东西上画了一头老虎。施辰这才发现这东西竟然能写字在其上而不晕染、更不脱色。

  之后他便专门安排有经验的族人去河边寻找,并分析这物什的由来。直用了半年时间,才有族人发现,这里面是麻絮和竹屑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之后沉淀、干燥的产物。

  至此,施辰开始命人研究这物什的制作方法,试了许多种方法,直到去年年底才用竹子试出了竹纸,而今年,则开始尝试大批量生产。

  沈弄璋一边认真地听着施辰讲述,一边不停地思考着要如何将这些竹纸不止推广出去,更要赚得最好的利润。

  “还有改进的余地吗?”

  比如换原料,改善颜色——但沈弄璋没有完全说完,她相信施辰会回答她的。

  “我们正在尝试,希望能作出白色的竹纸来。”

  见沈弄璋秀眉一蹙,施辰又补充解释道:“也不是竹纸,想试试其他能磨出细絮又能凝成一块的材料是否也可以作出其他纸来。”

  “如果大哥有信心作出比这更好更白的纸,小妹这次离开便将这些竹纸都带走,一定帮大哥做好竹纸的买卖,这个比牛马可是值钱多了。”沈弄璋很是郑重地说道。

  “我确实有信心作出更好的纸来,但我们也确实急需牛马牲畜。”施辰说道。

  言外之意是希望先用这些纸换了牛马,其他再议不迟。

  沈弄璋这回却没有让步,缓缓摇摇头,说道:“为大哥换牲畜之物我已另外寻得,还请大哥相信小妹,竹纸一旦出现在聿国,必然引起难以想象的变革,也会带来极大的利益。”

  “在它尚未被别人窥察出做法前,不能贵物贱卖,更要先一步占住先机,争取始终掌握它的生产和贩卖的源头。”

  沈弄璋灼灼闪亮的兴奋和自信的目光令施辰忽然一阵热血沸腾——如果真如沈弄璋所说,那么巨大的利益之下,还愁什么牲畜牛马和金器,他启部一定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听你的!”施辰立即附和道。

  但转瞬又迟疑道:“那你要用什么换牲畜?”

  沈弄璋眨了眨眼,目光落到包着竹纸的布片上,不答反问道:“倒是想先请教大哥,这布料上的刺绣是方家所绣,还是……”

  其实这不过是沈弄璋故意使用的抬举之词。施辰用这布片包竹纸,绝不会珍贵到哪里去,然而,这刺绣的技法,却是沈弄璋第一次见。有这样的手艺,自然便会绣出更精美的绣品来。

  施辰机敏,瞬间了然,答道:“算不得方家,但也的确不是出自一般绣工之手,乃是启部专门的一部——红族——族人所长。”

  略微思考,又问道:“难道我们这偏僻之地的绣锦,优于南北国的刺绣?”

  虽是疑问,却隐隐带着一丝骄傲。

  沈弄璋想到下午去看的桑园,蚕宝宝尽情在桑树的大叶片上悠然地吃着,那蚕宝宝的体型、颜色比她在穆国、聿国看到的都不相同,可见此地缫丝纺织刺绣的技艺必有过人之处。

  启部虽则偏僻,却尽出些外人羡慕的精致之物,绝非自视丰饶大国的聿国与穆国可比。这世界之大,果然奇妙。

  抽出那块布料,手指轻轻抚摸着那凸出的梨花花瓣,沈弄璋正色解释道:“就我所看到的,穆国和聿国的刺绣风格各有不同,但绝不像启部这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只是这片布料质地略粗糙,而绣制的图案又不完整,很不完美。若是同样的针法和完整的刺绣,这样的绣锦在聿国大市上,一定有识货的牙人和买主。”

  顿了顿,沈弄璋迟疑一下,又道:“只是刺绣精品向来耗费精力心血和功夫,不知道精致的绣锦,有多少数量。”

  “弄璋你眼光当真独到。”施辰赞了一句,才说道:“这个是未完成的绣品,算得个瑕疵品吧。虽然好绣品确实不多,但红族每年都要献上二十幅最精美的特级绣品、一百二十幅一级精致绣品和其他品级若干的绣品进贡给启部大库,我父亲用来赏赐各个小部的部落酋长。你若要的话,我去和父亲说,必能取来不少。”

  沈弄璋心思电转,立即有了主意,连忙摇头道:“无需那么多精致的绣品,只需要特级的一幅,一级的五幅,其他次一等的几十幅便足够。”

  转而忽然意识到什么,问道:“突然要准备这些物品,是否耽误大哥对外御敌?”

  施辰略一沉思,说道:“我派可靠之人陪你走一趟舒春城,父亲见到我的手信,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正好这面我也要安排人手准备车马,送你们出启部。”

  “好,但求不耽误大哥正事。”

  “对了,启河帮那些水匪,你要给他们送什么礼?我一并帮你准备出来。”

  “说到这个,还需要大哥费心,为我们准备一些启部的服饰,最重要是要有刺绣点缀的,不需全部绣,只要在打眼的地方体现一下即可。比如领口、袖口或者腰带的地方。另外,我需要二十口大木箱,两口实木,剩余十八口除了箱盖箱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