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代公主荣寿-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她和白尔达温岚之间的感情根本不变,一如既往的甜蜜,就这样两人相守着。
  而在宫中还是会遇到恭亲王的,见面也会询问一番,可是恭亲王府却是在没去过了,因为那个地方她去一次就觉得心中抽痛一次,每次见到恭亲王也得知他的身体很好。
  也知道阿玛做主将载滢的孩子过继给了载澄,名唤溥伟,这孩子他也是见过的,算是个乖巧的,算起来,他今年也是十一岁了,倒是许久为见这孩子了。
  然而不想去恭亲王府这件事情是逃不开的,因为恭亲王马上就要六十大寿了,她不可能不去的。
  十一月的天气是有些凉的,荣寿穿的还是有些多的,而这六十大寿,就是在王府中庆祝的,请了京中著名戏班演戏。
  再次来这府中,这里一片喜庆,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可是心中却莫名的觉得荒凉,因为这些人不过都是趋附于权势,这热闹并不是真的热闹。

  ☆、第324章 寿辰之际起战争

  随着记忆来到之前的院落,这里没有大院中的喜庆,一片安静,曾经他们全家人在这很欢乐,那个时候她不过五六岁,初初有了记忆,那是她最无忧的时候。
  想起载澄,想起额娘,心中便一阵刺痛,眼眶不自觉红了起来。
  “小姐,咱们去前院吧,今个是王爷寿辰,您还要拜寿呢,躲在这算怎么回事啊?”杜鹃在荣寿耳边说道。
  荣寿微微颔首,然后向前院走去,上前恭恭敬敬的给恭亲王行了个礼,然后送上了寿礼,不算是贵重的物品,是她亲手画的百鸟贺寿图,其实这其中还是有白尔达温岚的功劳的,要真让她一人独自画,还真怕画不出来。
  接下来众人便都开始附和着赞美她的画画技术,不愧被称赞为宫闱二妙,而恭亲王明显也还是很挺喜欢这礼物的,这金银珠宝都比不过一颗心嘛,更何况荣寿的画作也没送给过人呢,也算得上珍贵的。
  而赙伟送的是一匹宝马,载滢送的是一串佛珠,也都深的恭亲王的喜欢。
  荣寿表现的完全就是恪守清宫礼仪,做的分毫不差,不给任何人抓到把柄。
  宴会结束一切便都回到了正常,她和白尔达温岚的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的甜蜜,每天从慈禧身边回去都会看到他在等着她,他们可以在一起下棋,聊天,骑马,吃东西,好似怎么样都不会厌烦,甚至是格外的喜欢这份平静和安逸。
  然而外面的世界并不平静,各个列强虎视眈眈,而慈禧的六十岁大寿也来临了,慈禧的具体计划是,到了六十岁生日那天,早上先在皇宫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然后大排銮驾,浩浩荡荡,出皇宫西华门,走北长街,折向西安门大街,经西四路口,往北沿西四北大街,经新街口,出西直门,直奔颐和园。
  然后在颐和园内听大戏,开大宴,为此,慈禧命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担任庆典总办,按照当年乾隆的气派,除将皇宫、颐和园妥为筹办外,还要在西华门至颐和园的几十里大道旁,沿途点缀景观,搭建经坛、戏台、彩殿、牌楼,组织僧道念经,戏班演戏,夹道欢迎,供她途中观览,这就是庆寿点景工程。
  西四路口的两座转角楼,就是在这次“点景”工程中营建的。建此楼作用,一是可以遮掩后面不够美观的民居,二是增添喜庆气氛,三是可以在楼上制高点设置警戒。
  可是不料,正当庆典筹备紧锣密鼓进行之中,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黄海挑起甲午战争。
  8月1日,中日互下宣战书,这个时候以光绪皇上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然而慈禧太后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
  这个时候战争是在中国境外的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不管前方是如何的血雨腥风,这京城之中依旧是繁华的,荣寿也不过是偶尔听到慈禧发脾气时说起,也知道各国列强对她们虎视眈眈。
  然而却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因为这些国家大事她都不是太有话语权,而且如此重大的事情,她害怕她的一个建议,前方会有很多战士死亡,所以都选择了沉默,或者劝慈禧不要不开心。
  可不过数月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得到黄海的制海权。
  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没有心情,也没有脸面再大事铺张,慈禧也不得不在9月25日下旨,取消在颐和园的庆典及沿途的“点景”工程。
  而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战争还没有结束,手寿宴也是在宁寿宫中举行的,虽然不能像是慈禧预计的那么夸张隆重,可是却也是全宫里的人十分忙碌的准备,举办的还是很盛大的。
  可是慈禧终究是有些闷闷不乐的,荣寿也只能是在旁边哄着她开心了,寿辰也就一天的事情,便结束了。
  这个时候日本乘胜追击,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屠杀、抢劫和**,遇难者超过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并且血洗威海平壤,连让众人为之骄傲的北洋水师被围困在威海湾刘公岛,最终全军覆没。
  美国为扩大它的侵略利益,乘机“出面调停”,单独操纵中日之间的和谈,在美国的示意下,清政府于年底派遣户部侍郎张荫桓和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广岛议和。
  日本方面认为张、邵两人官位太低,拒绝谈判,要求清政府派北洋大臣李鸿章去日本,895年3月19日,李鸿章带着儿子李经方和美国顾问科士达等随员100多人,以“头等全权大臣”的名义抵达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商订和约。
  马关议和从正式开始,在谈判桌上,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对李鸿章进行讹诈、恐吓,威逼李鸿章在一份早已拟好的条款上签字,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条约上画了押。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朝鲜完全“自主”,实际上即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我国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等地;赔款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各种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而战争结束之后,积极主战的光绪皇上,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在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也在决定变法的那一刻,光绪帝就不敢过于接近荣寿了。
  荣寿也不傻隐约猜的到光绪帝想做大事,不想让她知道,现在都光绪完全不是小时候听她话的光绪了,感觉挺无奈的,然而该帮的中还是要帮的,尤其是在光绪皇上将他的变法施行的时候,慈禧几次都是起了杀心的,她总是要在旁边阻拦着。
  可是慈禧也确实是烦了她吧,便是让她去什么热河省亲,而她也不能拒绝,便只能是离开了。
  白尔达温岚看着马车中有些不开心的荣寿,无奈说道:“朝中之事最是复杂,你就别多管了,难得出京城一趟,就好好看看着处了京城之外的风景嘛。”
  “可是皇上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不能让皇太后一气之下做出了她也会后悔的事情啊。”荣寿颇为无奈的看着白尔达温岚说道,叹口气说道:“哎……算了,是我多想了,还是听你的散散心的好。”
  “我们去骑马,总在马车中坐着多无趣啊?”白尔达温岚笑着说道。
  荣寿点头答应白尔达温岚,她一点都不担心有人会注意到他们,随行的侍卫完全都是白尔达温岚的人,而现在又是在没人的道路上,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而京城中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来光绪皇上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可是却不料被袁世凯出,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便失败了。
  光绪皇上变法失败,处境十分危险,慈禧的意思是,不如传旨,在乾清门前宣布祖训废掉光绪皇帝乱棒打死,珍妃听说后因替光绪求情也即将被慈禧赐死。
  然而荣寿正在去热河省亲的路上,而慈禧也是想将荣寿支出去,现在正好趁着荣寿不在宫中的时候处置光绪皇上。
  荣寿也是怕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就让林澈一直盯着,若是有这方面的消息一定要告诉她,所以荣寿基本是在变法失败的当天便知道了。
  瞬间她便着急了,让白尔达温岚架着马带她便连夜赶往西苑,快达到的时候,马才停下来,荣寿看向白尔达温岚说道:“你放心吧,我一个人没问题的,慈禧在怎么样也不会对我动手的。”
  “恩,小心些,我在府中等你。”白尔达温岚笑着说道。
  荣寿点头,也不顾什么形象了,直接骑马赶到了西苑,宫人们见到如此着急的荣寿,还是吃了一惊的,而跪在门口的珍妃则是激动的哭了出来。
  进去便是跪下来,说道:“皇太后,皇上年轻气盛做了些许错事也是难免的,还请皇太后息怒,切不可一时冲动做了让您都后悔的决定。”
  慈禧看到荣寿进来,便知道今个这事情处理起来麻烦了,看着荣寿说道:“你怎么回来了?”
  “听说了这档子事情荣寿能不回来嘛?”荣寿回答道,又磕了一头说道:“皇太后,您切不可因为一时之气就做了让您后悔的决定啊,您想想皇上小时候坐在一起和我吃饭,他多乖巧,这次的事情也是太过急功近利了才会这样,皇太后您该好好教导他才对。”
  慈禧知道荣寿说的句句在理,想杀光绪也完全是被气急了,谁让他三番五次的忤逆她,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让皇上去瀛台反省去吧。”
  说是反省,其实根本就是软禁了,荣寿也清楚,可是却也不能在求下去了,毕竟让光绪继续把持朝政,挑战慈禧的底线是不可能了。

  ☆、第325章 被劝说出京避难

  可是珍妃的事情还是能求一求的,说道:“那珍妃和皇上也是一片真心,若让皇上知道珍妃出事了,那皇上这个情种……”
  “这个女人着实可恶,就让她跪到今晚吧,荣寿你切莫在求情了,今日哀家累了,你也是赶了一晚上的路,回去休息啊。”慈禧不满的说道。
  荣寿知道慈禧不开心了,在劝无意,躬身行礼便退下了,走出来路过珍妃的时候,说道:“今晚到了,你就能离开了,皇上要去瀛台反省。”
  听到皇上没事,珍妃是大大松口气,感激的给荣寿磕了个头,说道:“谢大公主救命之恩。”
  荣寿也没说什么,便离开了,其实这珍妃她并不讨厌,对于隆裕皇后也不讨厌,两方之间她都是能帮就帮的。
  而慈禧也根本没什么累的迹象,她觉得大公主来得这样快,定是有人告密,还追查了一气,可是却也没个结果。
  回到自己府中,看到白尔达温岚已经在等着他了,无奈一笑说道:“留下一条命,囚禁在了瀛台,哎……”
  “别强求自己,这奔波了一晚上了,吃点东西之后,就睡觉去。”白尔达温岚笑着说道。
  荣寿颔首坐下来,可是刚刚拿起筷子,小武便来告诉她恭亲王病重的消息,这让她整个人都震楞了,问道:“听谁说的?”
  “门口的小福子说是恭亲王府派人过来说的。”小武说道。
  荣寿放下筷子,看向白尔达温岚说道:“不用担心我过去看看。”
  白尔达温岚微微颔首,可是眼神之中却有着明显的担忧。
  来到恭亲王府中看到躺在**上面色消瘦的恭亲王时,荣寿有些恍惚,因为她的阿玛在他心中从来都是威风八面的恭亲王,就算因为载澄的事情有些折扣,可是却也从未想过他会如此脆弱的躺在**上,当下眼泪便控制不住的落下:“阿玛。”
  “芳茹?”奕欣睁开眼睛问道,荣寿连忙上前,哭着说道:“是我,阿玛,你别吓我,我就你一个亲人了。”
  “人总是会有这一天的,如今的你就算没了阿玛,也是足够生存的,照顾好傅伟。”恭亲王拍着荣寿的手说道,笑道:“这一生,你阿玛我觉得亏欠最多的就是你额娘了,如今也是时候去找她了。”
  说完便是离世了,荣寿有些反应不过来,摇了摇恭亲王,然而恭亲王却没有了任何的反应。
  傅伟率先哭喊了起来,荣寿只是默默的掉着眼泪,却是哭不出声音。
  皇太后知道这事了,便下旨给恭亲王谥号“忠”,加恩进贤良祠,并入皇家太庙,其孙溥伟袭爵恭亲王。
  如今荣寿才真觉得自己如同没根的浮萍,一个亲人都没有了,看着这熟悉的恭亲王府,这里面所有的欢声笑语是彻底的没有了。
  “好了,你该回府了。”白尔达温岚完全就是从天而降说道。
  荣寿差异的看着从天而降的白尔达温岚,随后也明白这恭亲王府早不如从前,哪里还有什么高手能够发现的了白尔达温岚,问道:“你怎么就这么过来了?”
  “我都等你五天了,你也不回来看我一眼?”白尔达温岚有些委屈的说道。
  如今的白尔达温岚完全就是帅大叔一枚,委屈起来还真是让人心软的一塌糊涂,无奈一笑说道:“你快点离开吧,有人来看到就不好了,我这就回去。”
  “好。”白尔达温岚笑着说道,然后便是用轻功离开了,如今的恭亲王府对他来说完全就是来去自如。
  所有的事情有白尔达温岚的陪伴就好似不那么煎熬了。
  她也没有辜负恭亲王对她的拜托,在慈禧那为傅伟说了些好话,让她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
  她的生活回归了平静,和白尔达温岚的感情同样是一如既往,在他们这个年龄真的很难发生矛盾,更何况白尔达温岚那无限度包容的性子,就更难了。
  然而他们之间是很平静甜蜜,然而朝堂之上确是风云变幻。
  慈禧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竟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刀不入、炮不伤,怂恿慈禧借助义和团排外,慈禧太后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但刚毅竟向慈禧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
  因此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入北京城内勤皇,团民则沿途到处杀害洋人、教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攻进天津租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罗斯帝国公使就提出镇压,美利坚合众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朝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
  5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平乱。
  5月28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
  5月30日至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00多人,陆续由天津乘火车开到北京,进驻东交民巷。
  5月31日,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要求加强保护。英、俄、法、美、意、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陆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北京。随后,各国继续向中国增兵,各**舰24艘集结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联军达2000余人。
  6月6日前后,八国联合征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进攻中国的战争爆发。
  八国联军同时侵犯,这场战争来势汹汹,慈禧也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便是让荣寿先行去避难了。
  荣寿怎么样都没想到慈禧会让她去避难,震惊的看着慈禧,随后便说道:“老佛爷,事情还不像是您想的那么糟糕,战争才刚刚开始。”
  “哀家知道,可是总是会有个万一,这些您你在哀家身边勤勤恳恳的做事,如今哀家也该放你自由,如今的情况确实是危及,你还是去避难吧。”慈禧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了对荣寿的怜惜。
  “那皇太后呢?”荣寿看着慈禧问道。
  “哀家自然不会在这等死了,你放心吧。”慈禧回答道,看向荣寿说道:“听话,找个地方避难去吧。”
  此刻她知道慈禧是为她好,这场战争的严重性他也听白尔达温岚说过,纵使是慈禧,自己这些年的真心相待也还是打动她了,最后她还是做了个为自己考虑的事情,此刻不禁红了眼眶。
  慈禧看着荣寿红了的眼眶,安慰道:“哀家也不过是怕个万一,你放心哀家这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并不少,不会有事的,你且保护好你自己。”
  拜别了慈禧,荣寿走到隐秘处,吹响了脖子间的口哨,她真的很少很少动用这个口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