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地南山下-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院通往后屋是一条青石路,路两边砌了半尺高的花墙,种菜也好,栽花也行。
  这是赵大娘这么多年,活的最扬眉吐气的日子。赵勤死后,他们母子四人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现在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秋后,等木工师傅打好家具,这个家更要大变样了。
  赵大山和赵大川的房子,中间是没有排水沟的,两家院子是一堵墙,靠走廊这边开了一个门。
  这也是赵大山要求的,兄弟俩住一起总会有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如分开住。院中间门一开,大人孩子来往也方便,不用绕路,门一关,又可以各过各的。
  赵大娘也觉得好,她就没见过那家兄弟在一起能齐心合力的,不吵不闹的。
  黄老汉五个儿子,结婚就分家,各家过各家日子,别说吵架,妯娌之间连脸都没见红过。房子被泥石流冲了,一家人住到一起也是齐心协力,现在人家又盖房子又做生意,码头还停了货船,谁家有他家这么好的。
  想到黄老汉家,赵大娘就想到了黄豆,这心就有些七上八下,也不知道大儿子能不能如愿。
  正七想八想,外面传来敲门声,赵大娘边整理着衣裳边问:“谁呀?”
  说着,刚好走到前门,顺手打开前面,就看见自己公公婆婆正站在门外,公婆身后站了七八个膀大腰圆的汉子。


第八十四章 讨债鬼上门
  赵老实是被两个儿子唆使着来到大山家的,其实他是不想来,当初大儿子挣得银钱买地建得房,帮着两个弟弟娶妻生子。
  结果大儿子一死,两个小的就闹着要分家,不肯照顾大哥的三个孩子。
  分家是分了,房也没给他们,还分的最差的几亩地。
  分了家,大儿媳妇每年就过年让大山送一百个铜钱来,其余时间从不踏进赵家大门一步。赵大山也是,进门铜钱往桌子上一放,跪地给爷爷奶奶嗑了三个响头就走,赵老实拉都拉不住。
  那年赵大山家房和地被冲了,赵大山娘几个走了就没回来,家里几亩地租给了别人租种。那时候,两个儿子就叫他来,自己家地不给家里人种,怎么能给外面人种。
  他没同意,他知道两个儿子没安好心,大山难成这样还想占他们孤儿寡母的便宜。地要是租给他们兄弟俩个种,他怕到时候大山娘几个吃的粮都没有。
  谁也没想到大山会跑船出海,挣了钱,不但去东央郡开了铺子,家里还建了房还买了上百亩滩地。
  虽然是滩地,可黄老汉那一百亩滩地一年出近五万斤稻种。那可是金灿灿的稻种啊,卖给襄阳府那边可是稻子两倍的价格。
  就算不能像黄家一样当稻种卖,五万斤,要够他家吃小半辈了啊!
  赵老实从心里替大山高兴,两个儿子又说,这些年赵大山发财了该孝敬孝敬爷爷奶奶了,得把赵庄几亩地给他们。
  每年还得给些稻谷,他们养着老人呢,至于给多少,可以商谈。
  他们怎么没想着,赵大山出海,赵大川年年来送钱,他们连口水都不给大川喝,现在还想要人家的地。
  越是这样他越没脸来见大山,他老了,过不了几年了,他不能再让人戳脊梁骨了。
  昨天,小儿媳妇走了趟娘家,一进门就说,大山跑船出海伤了命根子,以后传宗接代都不可能了,准备等着大川生儿子继承香火呢。
  两个儿子上窜下跳,说要找大山娘问问,为了挣钱,竟然把大山子息都绝了。大哥死了,侄子还是我们的侄子,他们还是赵家人,得为大山讨个公道。
  两个老人就这样被两个身强力壮的儿子,五个孙子挟持着来了黄港。
  赵大娘打开院门,看着门口站着的一群人,不由微微一惊,转而很快镇定下来:“爹娘,你们来了,屋里坐。”说着打开院门,把两个老人让了进来。
  至于两个小叔和侄子,赵大娘并不理会,该撕破的脸皮早撕破了,她也不是那种以德报怨的人。
  赵大山和赵大川的两栋房子连院子占地六亩,院子极大,院墙都是用砖头砌成。高高的院墙下,还堆放着没有来得及清理的砖瓦,大川说留着他有空把花坛砌好,碎裂的就留着以后铺路。
  从前院门口到堂屋,一条青石板路,铺得整整齐齐。屋里基本已经收拾的很干净了,只是没有家具,还显得很空荡。
  眼尖的早看见院子一头堆了木料,看样子,那应该就是准备好打家具的木料吧。
  一群人进了院子,看的眼珠子都恨不得秃噜出来,这房子,这院子,这些要是他们的多好。
  赵勤在赵庄建得房,这么多年在赵庄都是首屈一指。就冲着这房子,赵大山六个堂兄弟,五个已经娶了媳妇,就连最小的赵大雕都定好了媳妇。
  赵勤的大弟弟叫赵健,小弟叫赵康,一共养了六个儿子,一个闺女。
  赵老实,虽然人老实,老两口都是个子高挑的人,养得儿子都像他,高大结实。带来的六个孙子也不含糊,都是那种又高又壮的样子。
  赵大山就很像老赵家人,身材高大。只有赵大川更像他娘,虽然高,却是瘦弱修长的那种。
  看着气势汹汹的一群人,赵小雨把茶壶拎进屋,给叔叔和堂兄弟们倒好茶,就从后门溜了出去,一路跑向黄豆家。
  这几天,赵大川一直在滩地上忙碌,晚上才回来,就为了能早点弄好,好赶上秋种。
  看着叔叔带着爷爷奶奶上门,赵小雨直觉没有好事,她找不到人,只能想到黄豆,而且,自从她察觉到大哥的心思,她也在心里把这个多年的好朋友当成了大嫂一样尊敬。
  黄豆正在家里做红豆脆皮酥,脆皮中间夹了发酵好的羊奶块,夏天吃味道特别无敌。
  只是没有烤箱,脆皮不够脆也不够酥。就是这样,黄桃已经很满意了,更是把四个小侄子的欢喜得直夸三姑姑好聪明。
  看着气喘吁吁跑来的赵小雨,黄豆笑着说:“小雨,你跑慢点,是不是知道我做好吃的,看这一头汗。”
  “不是……豆豆,我二叔小叔带着我爷爷奶奶来我家了,还带了他们的六个儿子。”赵小雨气都喘不均匀了,急得不行,不知道娘一个人在家受没受欺负。
  听了赵小雨的话,黄豆皱眉思索了片刻,这种事情,她没应付过,只能让爷爷奶奶过去了。
  “小雨,你去我大伯家,找我爷爷奶奶。就说你爷爷奶奶来了,说是你娘说的,你大哥二哥都不在家,家里连个陪客的人都没有。请黄爷爷黄奶奶去陪你爷爷奶奶喝茶聊天,我爷爷奶奶肯定会去的。”
  边说黄豆边往盘子里放点心:“小雨,你请了我爷爷奶奶,就去把黄小雨爹娘请去你家。
  就说爷爷奶奶来了,叔叔哥哥们也来了,哥哥们不在家,请黄叔叔黄婶婶帮忙待客。”
  赵小雨答应着,就往外跑,娘一个人在家,她是真的不放心。
  黄豆装好一盘点心,放进篮子里,用一块干净的花布巾盖起来。
  看看剩下的点心,深深地吐了一口气。喊了黄桃一声,让她过来看着四个小的,转身挎上篮子,走出院门,一路往赵大山家走去。
  赵大山家和黄豆家还隔了好几户,一路上,黄豆边走边和在外面树荫下乘凉的邻居们打招呼:
  “七爷爷,你今天怎么没下棋啊?我去大山哥家一趟,小雨说她爷爷奶奶和两个叔叔都来了,托我做了点心,我给送去。”
  “族长奶奶,您挑豆子呢。我不坐了,小雨说她爷爷奶奶来了,让我帮她送点点心过去。”
  “三婶子,你家门口这花开的可真漂亮,小雨爷爷奶奶来了……”
  “五婆婆,我不吃糖,我要去小雨家去呢……”
  一路走一路说话,很快黄豆就走到了赵大山家。推开院门,跨过门槛走了进去,远远就见堂屋里坐着满满一屋子人。
  “赵大娘,在家吗?”黄豆进了门,站在院子里喊。
  “嗳,豆豆啊,在呢,你怎么来了。”赵大娘走出灶房,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走了过来。
  “我做了红豆酥,小雨让我送过来,她说她爷爷奶奶来了,已经去请我爷爷奶奶来帮忙待客,还叫了我西庄的三大爷三大妈一家过来了。”
  说着,黄豆走进赵大娘,借着递篮子的功夫,用力捏了赵大娘手指一下。
  被黄豆话说糊涂的赵大娘微微一愣,才反应过来:“这孩子,是我叫她去叫请你爷爷奶奶过来的,她怎么把你也喊来了。”
  “小雨说都是家里人,让我过来帮忙做饭,她一会就回来。”说着黄豆开始挽袖子:“大娘,做什么,你吩咐我来做。”
  说着话,黄豆就和赵大娘前后脚就进了灶房。灶房的锅里正烧着滚水,煮了十几个红皮鸡蛋。
  “我也没做荷包蛋,就煮了几个鸡蛋,等会剥了,放点糖。”赵大娘边说,边往冷水里捞鸡蛋。
  赵大山二叔家的小儿子赵大雕,是个屁股上有刺的,屋里坐不住,就拉着三叔家的赵大河一起,两只手揣在棉袄兜里,满院子转悠。
  一眼看见进门的黄豆,他就愣住了。他去年刚说了媳妇,是他大嫂娘家庄子上的,长得一般,就是手脚勤快会做事。
  原本赵大雕就心不甘意不愿的,这一眼看见黄豆,他这心就“噗噗”直跳。
  这么好看的小姑娘,他还是头一次见,巴掌大的小脸,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她穿的是一身樱桃红的袄裙,领口袖口都镶嵌了一圈白兔毛,忖的娇嫩的皮肤雪白粉嫩。
  这一刻,赵大雕觉得自己是恋爱了。
  看她和大伯娘有说有笑,挽起袖子就进了灶房,难道她就是赵大川说的媳妇黄小雨?
  这也太打脸了,凭什么赵大川能找个这么漂亮的小媳妇,我赵大雕就只能找个丑八怪。
  想着这些,赵大雕心里就堵了一口气,闷头就往灶房冲,赵大河扯了两把没扯住,只能由他去。
  “哎呦,你这孩子,怎么进灶房了,赶紧出去。”正忙着拿着铁勺舀开水放糖的赵大娘,一看侄子跟个愣头青一样,直愣愣闯了进来,心里就不高兴。
  她可是把黄豆当大儿媳妇看待,别说不做她家儿媳妇,也不是赵大雕这个小子能这么直勾勾地看的。
  赵大雕哪里听见他大伯娘说什么,一双眼睛直盯着黄豆挽起袖子的双手,白玉无暇不过如此。十指纤纤,细白雪嫩,就这一双手,已胜却人间无数。


第八十五章 上门来要地
  正在剥鸡蛋壳的黄豆,并没有注意到赵大雕的目光,她是不屑看赵大山这些亲戚的。
  赵大娘是看见,连推带攘给赵大雕赶了出去。
  鸡蛋剥好,赵大山爷爷奶奶一个碗里三个鸡蛋一勺糖,小叔和侄子们一个碗里两个鸡蛋一勺糖,赵大娘用木制的托盘把一个个大碗送到堂屋。
  看着两口就把鸡蛋吃完的赵家人,赵大娘静静地站了一会。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大山当初宁愿买荒地,也不愿意回赵庄建房。就是因为这一群附骨之蛆,要想摆脱他们只能削肉剔骨。
  吃了鸡蛋喝了糖水的赵健赵康兄弟俩,偷偷互相使了一个眼色。
  赵健先开了口:“大嫂,你说你建房买地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叫我们兄弟来帮忙?
  都是自家兄弟,你看你几个大侄子,身强力不亏,做事一个顶两。你这样不是让他们以后堂兄弟生分吗?”
  “就是,这爹娘还在呢,怎么能说都不说一声,这么大的事。”赵康在一边帮腔。
  赵大娘的声音不高不低,却字字清楚:“家里离得远,来回跑,路上太耽搁时间了。春天地里活又多,大川说,就花点钱找人弄,省时也省心。”
  “找外人做还不是要花钱,你让大鹏他们来做,自家兄弟,还能占大山他们兄弟俩便宜。
  我看这院子还没清理好,屋后牲口棚也没盖,干脆让大鹏他们兄弟几个在这里住着,等忙完了回去。
  家里那几块地,不够我一个人伺候的,他们在大嫂你这里我们也放心。”
  赵健说着砸吧了一下嘴,蛋碗里糖放的有点多,现在有点口干,茶壶里那一口水都不够分一圈的,大嫂也不说再提一壶来。
  赵大娘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赵老实老两口没说话。
  “爹娘,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个理?”赵健看大嫂看向爹娘,也把头转了过来。
  赵老实举着烟袋一口接一口吸烟,并不想说话。赵奶奶紧紧抿着嘴,这个大儿媳妇她其实是不喜欢的。
  不过赵勤去的早,看在她把大山兄妹三个拉扯大,盖了这么大房子。赵奶奶就不想说什么了,这个儿媳妇其实还是不错的。
  “我知道爹娘偏心大哥,觉得大哥什么都比我们强。大哥死了这么多年,也没照顾爹娘一天。爹娘吃的穿的用的,还不是我们兄弟俩的。
  大嫂,你不能现在有钱了,享福了,就把爹娘扔了,不管不问,这是不孝,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说着赵康看了看二哥,又看了看爹娘:“这样吧,我们也没别的要求,赵庄那几亩地,大嫂你就给爹娘,我们兄弟俩吃点辛苦帮忙种着。还有……”
  赵勤话还没说完,就听前院大门一下被推开,赵小雨提着一个篮子,和黄奶奶并肩跟在黄老汉身后走了进来。
  “听说我赵家兄弟来了,人呢?”黄老汉已经院子就冲着堂屋嚷嚷起来,六十多岁,却还是声音宏亮,中气十足。
  赵老汉听见黄老汉说话,连忙站起来身,往屋外走:“哎呦,这是……怎么把你给请过来了,快屋里坐屋里坐,屋里坐。”
  说着,赵老汉就伸手去托黄老汉的胳膊,紧跟在后面出来的赵奶奶,也一把拉住了黄奶奶的手。
  看见跟了出来的娘,小雨满脸通红地把手里的篮子递给了赵大娘:“娘,我黄爷爷黄奶奶非要带几斤羊肉过来。”
  赵大娘接过篮子一看,果然,好大一块羊肉,足有四五斤重:“这孩子,你还真不客气,你黄爷爷黄奶奶家什么都往回拿。
  叔婶,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去给锅里炖着去,大山他爷爷就好这一口。”说着赵大娘拎着羊肉进了灶房。
  黄老汉笑眯眯地点头:“小雨这孩子说她爷爷奶奶来了,我一听,这不就过来了。我们老兄弟都多少年没一起唠唠了。”
  堂屋里,赵健赵康也站了起来,连忙吩咐小雨:“小雨,你这都没热水了,快去拎壶热水来。
  赵小雨拎了一壶开水,撅着嘴把黄豆带来的点心端上了桌。
  屋里,两个老人还挺激动,手拉着手就唠了起来。
  “自从我那大小子去了,我这身子骨就一直不怎么好,我这不是……”说着赵老汉的眼睛都湿润了,如果大儿子还在……
  “看你,都多少年的事情了,别想了,你看现在大山大川这屋建的。你别说,这兄弟俩就是利索,不比他们爹差,是个好孩子。
  你说你们离得又远,他们从小也没个爹领着,好不容易挣了点钱,非去我那边磨,让我给拿个主意。我就寻思着得买地建房,得安个家才像样子。
  是个两个听话的孩子,现在房也建了,地也买了,等两年再给你娶两房孙媳妇,你们老两口啊就等着享福吧。”
  “嗯哪,嗯哪。”赵老汉一直点头。
  黄老汉不吸烟,却还是边说边顺手把赵老汉的烟袋接过来,给他塞上旱烟,点了起来:“这烟袋还是你那大小子跑镖给你带回来的吧,都多少年了。这样子,还这么小巧精致。
  你说说你,就好这么一口,当初赵勤花大价钱给你买个东西孝敬你,你还给了他一巴掌,说不如买块地。转头又去我们面前显摆,说你手里捧着的可值一块地。
  大山爹是个好的啊,出去做什么都惦记你们老两口。你说你,养了多好的一个儿子,那时候,谁不羡慕你们。哎,就是命薄,去的早。”
  几句话,说的赵老汉眼泪都要下来了,他大儿子多好啊,要不是……
  黄老汉握着赵老汉的手摇了摇:“大兄弟啊,你看大山兄弟俩起来了,高兴不?”
  “高兴,高兴。”赵老汉刚被黄老汉提起最得力的大儿子,觉得肺管子都被戳痛了。
  黄老汉赞同地拍了拍赵老汉的手:“高兴就好,大山不容易啊!挣了这么大一个家业,那是拿命拼出来的。
  我那不争气的老儿子跟两个孙子,跟着他一起跑码头,他连个白面馍馍都舍不得吃!说他少吃一口,家里娘和弟弟妹妹就多吃一口,你说,这孩子,挣这么大一片家业容易吗?”
  赵老汉的眼泪一下子忍不住涌了出来,就连坐在一边的赵奶奶和黄奶奶,也摸出手帕来擦眼泪。
  “大兄弟,你意思我懂,我就是听说,大山跑船伤着了,我不放心,来看看,没别的意思。”赵老汉颤抖着双手,把烟袋放了下来。
  “这事啊,说来话长,当时大山确实伤得不轻……”
  “啊。真伤着了。”赵奶奶说着一下站了起来,哭喊起来:“我的天老爷啊!”
  “老嫂子,你这是怎么了,大山早好了。”黄奶奶连忙也跟着站起来,拽着赵奶奶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