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地南山下-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98章 赵老汉下葬
  夜里妯娌俩聊得时间太久,夜里又给小的把尿喂奶,早上竟然就起不来了。
  今天赵爷爷下葬,赵大山等了一会,还没见黄豆和黄小雨过来,不由有点焦急。
  只好抽空蹲下身,叮嘱了航哥儿几句,航哥儿“咚咚咚”往赵大海家跑去。
  黄豆和黄小雨刚起来,一个在洗漱一个在忙着包裹孩子。
  “三妈,婶婶,三伯说要请丧主准备抬灵了。”航哥儿现在话现在学的很溜,一字不差一字没错。
  “好的,航哥儿吃饭了没?”黄豆挽好头发,又放下手摸了摸航哥儿梳得整整齐齐的两小抓髻:“这是谁帮你梳得头发?奶奶吗。”
  “吃了,不是奶奶梳的,是三伯给我梳的。”航哥儿最近几天很兴奋,天天跟着赵大山跑前跑后,高兴得不得了。
  赵大山也宠他,吃饭都是赵大山端着碗喂他。可把他美坏了,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受宠。
  赵二婶眼看黄豆肚子越来越大,也不敢使什么心眼子了。看见航哥儿都离得远远的。深怕赵大山有了孩子,就不要航哥儿了。
  这几天见赵大山进进出出不是抱就是给航哥儿喂饭,心才放下来。
  赵大海媳妇卷着袖子,正在灶上帮忙,看见黄豆她们抱着孩子过来,招手把她们喊灶房去。
  “这是我给你们留得饭,快吃一口,等会要出棺了。”桌子上,满满两大碗白米饭,上面压着素炒芹菜,豆腐白菜。旁边还有一碟子鱼,是昨天剩下来的。
  孝子贤孙不能吃荤,不过不知道为什么鱼不算荤呢?
  一个孕妇,一个哺乳期准妈妈,两个人都需要充足的营养。不好吃荤的,赵大山一般都吩咐灶上给她们俩单独做点可口的。
  大米饭就是特例,煮饭的时候,在杂粮米饭旁边放上一个布口袋,里面装的是白米,煮熟了倒出来就行了。
  庄上人看见,也只能在背后说赵大山兄弟俩会心疼人。至于男人,嗤之以鼻,觉得女人就是该打,这么宠会宠坏的。
  不过私下里,还是会比以前注意多,也知道照顾一下屋里头女人的感受了。
  抬棺的人是庄子上请得三十多,四十出头的,八个人,其中就有赵大林。
  昨天晚上黄豆没看清楚赵大林的模样,今天一见,果然是个老实憨厚的人。老老实实蹲在一边,也不和人搭话。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牵着个三四岁左右的小姑娘跑了过来,学着赵大林的模样蹲在一旁。应该是父子俩,赵大林摸摸他的小脑袋,从怀里掏出两个大叶子包着的东西递给他。
  小男孩欢欢喜喜接过去,准备打开,被赵大林按住了手,大概是觉得旁人看见不太好,小声叮嘱了几句。
  黄豆就看见小男孩又拉着妹妹走了,不知道叶子里包的是什么。黄豆很好奇,忍不住远远地跟着走了过去。
  兄妹俩并没有跑多远,就在屋后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蹲了下来。
  两个叶子被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里面裹得是米饭。虽然是杂粮米饭,却是粗粮少,白米多。另一个叶子里包着一些米饭,还有两片很厚的肥肉,一个鸡腿模样的。
  小男孩把手在身上擦了擦,捻起一片肥肉放到小姑娘嘴里,看她笑眯眯地吞下,不由咽了口口水问道:“好吃吗?”
  “好吃。”小姑娘边咀嚼边笑,眼睛都眯成了一弯月牙。
  小男孩托起那块肉,慢慢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品味着。
  那真是人间美味,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真香啊!
  小男孩把鸡腿和米饭又细细包起来,捏在手里,看了看小姑娘眼巴巴得模样,想了想小声对妹妹说:
  “我们把鸡腿留给三哥吃,三哥身体不好,要补补。米饭给娘做饭的时候放进去,这样大家都可以吃到了好不好。”
  小姑娘大概还太小,不能理解小哥哥的行为,只眨巴着眼睛看着小哥哥,细声细气地说:“可是大伯不是让我们分吗?”
  “可是哥哥姐姐也想吃啊。”小男孩有点不高兴地看着妹妹,为她的不懂事生气。
  “好吧,那我们回家去吧。”小姑娘大概想通了,讨好地伸手去牵哥哥的袖子:“大伯说,等会带糕给我们吃。”
  看着小兄妹俩走远,黄豆也悄悄走了回去。
  一人两碗大米饭,看那小子手里两包应该不低于一碗饭。
  真是慈父心肠,吃着饭还舍不得吃,想着留给孩子。小兄妹俩还不是一家的,一个叫爹一个叫大伯,关系却这么好。
  三哥是谁家的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不管是谁家的,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家人。
  黄小雨看黄豆过来,轻声问!“去哪了?”
  “站的有点累,转转。你怎么没去跪着?”黄豆奇怪地看向黄小雨。
  赵大山他们正整齐地跪在屋前的泥土地上,听着丧主发言。大部分都是忆苦思甜,有不孝子孙的,也会趁机批评说教一顿。
  “大川让我给孩子喂过孩子过去,他偷偷嘱咐我迟点去,说跪久了膝盖疼。”黄小雨趴在黄豆耳边悄悄地说。
  妯娌俩趁着大家伙没注意,偷偷往人群后面站站。
  等到开始解草绳,剪头发的时候,两个人才又溜了进去。黄小雨老老实实跪着,黄豆不能跪,也不好站着,只能勉强半蹲着。
  身后一个不知道那个大娘递给她一个木凳子。她也不敢坐,怕别人指指点点,只放在一旁手按住借点力。
  好在很快,就剪到她了,等大家都剪完,起身送棺下田。
  赵老汉有个闺女,没有孙女,还有两个妹子。抬棺材出来的时候,三个人加上赵大娘妯娌三个,哭得是惊天动地。旁边劝得亲戚都被哭的眼泪汪汪,赵二婶更是两个人都按不住,几次欲扑到棺材上。
  不知情的,还以为这是亲闺女呢。
  黄豆偷眼看了婆婆一眼,哭得果然也是伤心,没有二婶三婶那么夸张而已。
  黄小雨抱着孩子和黄豆在后面慢慢走,航哥儿和敬哥儿还是赵大川带着。
  其余几个妯娌看黄豆她们走的慢,也慢慢走,大家也放慢脚步,漠然地看着前方。


第199章 航哥儿做长兄
  秋日的荒原,满目疮痍,麦子出的稀稀落落,还看不出有什么气色。
  赵家的祖坟在山上,坟地是早就请先生挑好,早上早早就派人挖好的。
  只等棺木吉时下葬,盘好坟就可以回家了。
  男人们都围在旁边帮忙,女人们聚集在一起小声地说着话。
  真正伤心难过的也许只有赵奶奶,老伴去世,对她的打击太大了,病了这些天,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今天老爷子下葬,她强要跟过来,被赵大山劝住了。夫妻一方丧,另一方是不能送棺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规矩,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
  人死如灯灭,子孙的痛苦只是暂时,对于伴侣来说,失去才是寂寞的刚刚开始。
  收拾好院落,赵大山决定把奶奶接回山庄住住。
  那边条件好,有人照顾,也算赵大山兄弟的一份孝道。
  赵二叔和赵三叔都没有意见,赵奶奶接过去,他们就可以借孝心的名义常去看看。
  不同意的是赵奶奶,她说她要守着老板七七四十九天,不然老伴回来看不见她,会担心的。
  赵二婶见婆婆这么说,干脆厚着脸皮提出,等过完四十九天,守完七,刚好年二十九。到时候赵大山顺便给奶奶接过去,他们全家年三十一起去大山家过年,以后轮着过年多好,热闹又喜庆。
  接奶奶去过年当然没问题,年三十去大山家过年也没问题。轮流过年,别说黄豆和黄小雨愿不愿意,就是赵大娘这一关是肯定不愿意的。
  她只淡淡地说道:“都分家这么多年了,就不要轮流过年了。今年公公刚去世,婆婆一个人我也不放心。这么多年都是你们在伺候公婆,现在也该轮到我尽尽孝心。
  婆婆我们接去过年,等到三十你们中午一起来吃个年夜饭。以后,年还是各过各的,大山和大川可没分家呢。他们领着孩子一直往叔叔婶子家过年也不是个事,对吧。”
  当初分家,老二老三两家是占了大便宜的,现在赵大娘拿分家来说话,他们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地讪笑着把话题岔开。
  回去的路上,黄小雨问赵大娘:“婆婆,他们两家二三十口人,过年我们可要好好准备准备了。”
  赵大娘摸了摸小孙子的襁褓,笑着说:“不用准备,豆豆二姐家不是开了酒楼嘛,定三桌就行。我们家不差钱,就不去伺候他们两家老的老,小的小了。”
  “这个好。”黄豆也赞成,过年伺候一群人吃吃喝喝确实繁琐又累人。
  “那我们礼哥儿也跟着三伯他们沾光,一起下馆子喽。”黄小雨笑着摇了摇怀里睁开眼睛睡眼朦胧的二儿子。
  赵大娘看了小儿子媳妇一眼,对着敬哥儿说:“以后,记得喊大伯大妈,不要喊三伯三妈了。奶奶就生了你爹跟你大伯,这才是你亲的大伯大伯娘,知道吗?”
  “知道了。”敬哥儿点头,脆生生地答应道。
  看敬哥儿叫大伯,航哥儿慌了,趴在大奶奶的膝盖上眨巴着眼睛问:“大奶奶,那我呢,航哥儿叫三伯什么。”
  赵大娘的手放在航哥儿的小脑袋上轻轻摩挲了一下,黄豆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她怕赵大娘说,你该叫三伯,让航哥儿失望,又觉得和敬哥儿一样叫大伯好像也不妥当。
  “航哥儿,你和敬哥儿不同,你想叫你三伯三妈什么呢?”赵大娘问道。
  “我……我……”航哥儿看看黄豆又看看赵大娘,再看看半靠着自己亲娘的敬哥儿。眼圈一红,他想叫三妈娘,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以前奶奶让他哄着三妈,以后做三妈的孩子。可是,现在三妈自己有宝宝了,他就不能做三伯三妈的孩子了。
  眼看航哥儿眼圈红了,黄豆不由有些心疼,伸手准备揽过来,被婆婆挡住了。
  “航哥儿,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和大奶说,说错说对都不怪你。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呢?”赵大娘把航哥儿半抱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肩膀。
  “我想三伯做我爹,三妈做我娘。”航哥儿说完,哇得一声哭了起来,惊得礼哥儿也吓得哭了起来,一旁的敬哥儿看两个弟弟都哭,不由眼泪也落了下来。
  赵大山安心驾车,没注意车厢里的动静,听见哭声,吓得连忙停下车子。
  “怎么了?怎么了?”弟媳妇在里面,又是个带着奶娃娃的,他再急也不好伸手去掀帘子。
  帘子刷一下被赵大娘掀了起来,推了一把航哥儿:“去,叫爹去。”
  航哥儿怯生生地看向赵大山,又转头寻找黄豆的身影。见黄豆冲他点点头,连忙冲赵大山喊了一声:“爹。”又回转身冲着黄豆喊了一声:娘。”
  看着车里的黄豆和赵大娘,赵大山明白了一切,一把把航哥儿从车厢里拖了出来:“好小子,过来跟爹赶车。”
  看着航哥儿欢欢喜喜坐在赵大山腿边,敬哥儿也扑到窗口喊:“爹,我也要骑马。”
  赵大川闻言,朗声笑道:“来吧。”
  “你们兄弟俩就由着他们,小心呛了风。”赵大娘笑容满面的放下帘子前,还是故意地怪罪了一句。
  车厢里其乐融融,车厢欢声笑语。
  “航哥儿,你要做我赵大山的儿子,就要有长兄的气派,知道吗?”赵大山一只手一抖缰绳,另一只手小心地护着航哥儿怕他摔了下去。
  “爹,什么叫长兄的气派。”航哥儿好奇地问赵大山。刚刚认了爹,赵子航一口一个爹喊得异常亲热。
  “长兄是要挑家族重担,护佑兄弟姐妹,孝敬长辈的。你能做到吗?”赵大山转头看向航哥儿认真说道。
  闻言,航哥儿挺起小胸脯大声说道:“我能。”
  “好儿子,不错。”赵大山朗声大笑。
  这其实是他和赵大娘商量好的,他从赵大雕怎么救豆豆,怎么被蛇咬,怎么丧命,豆豆怎么小产详细说起。
  最后感叹到:“娘,航哥儿这个孩子原本应该有温暖的家庭,疼爱他的爹娘,现在因为意外都失去了。儿子想让他做我的长子,赵家的长孙,继承家业。”


第200章 钱瘸子再出现
  “那你的孩子呢,这样不是对你的儿子们不公。”赵大娘虽然心里觉得航哥儿不错,可是还是接受不了他以后继承赵大山家业的可能。
  “好儿不吃分家饭,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别说航哥儿,就是以后我们有再多的孩子,也不会太差的。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比给他们万贯家财强。”赵大山诚恳地说道。
  赵大娘还是不能理解,最后母子两个各让一步,赵爷爷丧葬期间不提此事。等过了丧葬再提,不改族谱,一肩跳两家。
  为什么要等赵爷爷丧葬过后,也是赵大娘为了自己的亲孙子留一步后路。
  赵大山不是老爷子的长孙,确实长房长子,孝都要比所有兄弟长半寸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认了航哥儿,航哥儿是要做为长房长孙来披麻戴孝的。
  人心总是偏心的,这也是赵大娘和儿子商议的最后的底限。
  车外传来两对父子说话的声音,黄豆伸手摩挲了一下自己隆起的肚子,她终于也算了一件心愿。
  腊月二十九,赵爷爷四十九天祭奠。
  这一天也是赵大山认下航哥儿做继子的一天。
  谁都没想到,赵大山在妻子怀有身孕,眼看就要生子的情况下会把航哥儿这个失孤的孩子认到膝下。
  航哥儿的亲爷爷赵二叔还有点微词,听说继承两家香火,也就无话可说。赵二婶那真是满脸都是兴奋,如果不是今天是老爷子的七七,她怕脸上都要笑开花了。
  这算不算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呢?对于赵老二两口子来说,这算是吧。
  办完老爷子的祭奠,趁着族亲都在,赵子航恭恭敬敬给赵大山和黄豆嗑了头,改了口,算是继承到两人膝下了。
  这个冬天,雪来的特别迟,一直到三十,下午才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远山近树,银装素裹,苍茫大地只见一个颜色。
  黄豆的肚子越发大了,下雪只能在屋里来回走动。
  航哥儿和敬哥儿在屋外堆雪人,一旁赵大山兄弟俩在帮忙。
  中午是在张小虎酒楼吃的饭,一家三十多口人,三张大圆桌,挤得忙忙当当,热闹异常。赵大山还和赵大海兄弟几个商量,把山庄到赵庄的两个山头也承包了,种果树,带着赵庄乡亲一起挣点钱好吃饱饭。
  这个主意得到了赵大海兄弟几个的热切关注,如果不是看着天色昏暗,眼看一场大雪就要落下,他们还要拉着赵大山再好好商议一番。
  吃完饭,赵大山派孙武和赶过来过年的马文,赶着两辆大车给赵二叔赵三叔两家轮流送了回去。
  赵大川一家四口和赵大娘,加上赵奶奶今年都是着在山庄过的年。
  黄豆正月二十二左右就要生产了,赵大娘放心不下,山上又装了地暖,在屋里不出门,都不用穿夹袄。
  过了正月十五,新年就算结束了。
  雪又一次下了下来,山庄的大门被人“嘭嘭”敲开。孙武爹冒着大雪跑过去一看,是赵大山的二叔二婶来了。
  自从赵奶奶搬了来,赵老二赵老三已经来了两三次了,这次来,也正常的很。
  谁知道门一打开,平时笑容满面谦逊有礼的夫妻俩个竟然是满面怒容,气冲冲地踏了进来,直奔正院而去。
  此刻,黄豆正在屋里看航哥儿敬哥儿写字。两个人调皮,没有人看着,能把墨汁沾得到处都是。
  而赵大娘在厨房安排晚饭,黄小雨哄着礼哥儿刚刚在东院睡下。
  孙武爹还奇怪这两口子今天这是怎么,感觉态度不对。连忙嘱咐老婆子看门,他往后山跑,去喊赵大山几个回来,别是来找麻烦的。
  赵大山兄弟俩带着孙武马文还有十几个仆役正在后山清理水沟,等春雪一化,水沟灌满正好滋润果树。
  孙武刚好转头,看见自家老爹慌里慌张跑过来,急忙喊道:“爹,怎么了?”
  赵大山等人闻声都看了过来。
  孙武爹汗都来不及擦一下,急忙说道“赵二爷他们两口子来了,看脸色不大好,怒气冲冲的。”
  手中的铁锨咣当掉了下来,赵大山心中暗叫不好,拔腿就往家里跑。赵大川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扔了铁锨往回跑。
  进了大门就听见吵吵嚷嚷的声音,赵大娘和赵大山同时到了正院。就见赵二婶手一扬“啪”一声一个耳光打在黄豆的脸上,打的黄豆趔趄了一下,脚底一滑,一下摔倒在地。
  “豆豆。”赵大山眼中腾地怒火冲起,狂奔过去,一下撞开赵二婶,一把抱住黄豆。赵大娘手扶着门框,已经瘫软在地,一步也挪不动了。
  今天下午,赵二婶和赵二叔去镇上买东西,正好碰见钱家的弃子,钱研墨。
  此刻的钱研墨如丧家之犬,残喘苟活着而已。他被钱管事派到了离襄阳府不远的一个小镇,娶妻生子,让他安度余生。
  这几年,他也老实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