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地南山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狗来了两三天了,兄妹叔侄几个给起了好几个名字,黄豆都不满意,最后还是小黑小黑地叫做。
黄老爷子带着儿子和几个大点的孙子回了黄家沟,住在院子里院子外的黄家沟人也都回去了。
那些搭建好的窝棚都拆了,凌乱地堆在院子一角。黄大娘和黄三娘整整整理打扫了半天,才把一个院子和几间房屋勉强整理出来。
黄四婶挺着大肚子,进进出出来回看了几趟,心里有点难受,屋子被糟蹋狠了,别说她就是黄豆小姐妹几个都看的心疼。
可是有什么办法,人多,都挤在一起,墙上难免留下污渍和划痕。
这些房屋刚买到手,可是黄豆提议装修的,墙都是用石灰石调试好刷的白墙。家具也是黄老三带着儿子按闺女要求打的新样式。
黄豆拉着黄梨嘀嘀咕咕一阵,黄梨跑过去拉着黄四婶说话,黄四婶总算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女儿身上。
黄豆想,等秋种忙完,还是要把这些墙重新刷一下,不然那些污渍脚印实在没办法看。
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借住别人的屋子,弄出污渍还能理解,弄出一个又一个脏污的脚印是什么意思,难道半夜睡不着爬墙?
第十七章 去弹棉花被
黄老汉带着儿子和几个大点的孙子也回去了,在村头搭了三个窝棚住下,准备把地整理出来,种秋粮。
窝棚很简单,就是用结实粗壮的树干,在地头埋下去,四根搭起架子。
在树干半中间绑上胳臂粗棍子,中间像床撑一样也绑几根棍子,然后铺上用绳子编织好的竹笆子,屋顶简单用茅草简单编制盖起来,就可以睡人了。
架子搭的高,搭的也大,睡三四个人完全没有问题,黄家爷几个想的是,暂时肯定没办法建房,只能等到春天了。
所以这个窝棚要搭好,到时候再加固一下,起码能用到秋种结束,就是明年春天春收春种,只要换下屋顶,还可以住。
唯一的坏处就是四面没有遮挡,风一刮特别的冷,可是也没办法了。
黄宝贵睡了一晚,觉得冷的受不了。第二天喊上黄德磊黄德落去割了茅草和芦苇,编织成围子,把三个窝棚四面围了三面起来。
另一面围的不是固定的,是可以拆卸的,人进去,用绳子系一下,一样挡起来。别说,虽然透风,但是暖和多了。里面铺的都是晒干的稻草,也不用席子,一夜睡过来,人都钻到了草里。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不是梳洗,而是先扑打身上,整理头发上的稻草。
这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是整理田地,要把庄稼收上来,即使不能吃,也要收上来,不然土地没办法耕种。
家里以前有一头骡子,还能下地,那天晚上忙着去通知村里人,一家人把它给忙忘记了,也没带出来,黄老汉心疼的几晚没睡着觉。
爷几个,先把能吃的收上来,架在田埂上晾着。等能吃的都收上来了,再去把那些不能吃的割掉,腾出田地好种秋粮。
黄宝贵提出,能吃的收了,那些不能吃的干脆别收了,一把火放了得了,减轻劳动力。
别说黄老汉不同意,就是他几个哥哥也不同意。这些已经开始发霉的粮食虽然人不能吃,但是晒干了牲口可以吃,喂鸡喂猪是没问题的。
一天忙下来,到了晚上,钻进窝棚,黄宝贵和黄德磊头并头说悄悄话。其实也不算悄悄话,一个窝棚里睡着的还有一个黄德落,这个黄家四小子和黄宝贵同龄,算是他的兵。
“磊子,我觉得我们不能靠种地过一辈子。太辛苦了。”黄宝贵躺在床上觉得浑身疼,到处都难受。
“老叔,你说的好听,不种地,能干啥,我爹说有地种就不错了。你没看五爷爷他们家,地少天天吵,吃都不够吃。”黄德落想翻个身面对着黄宝贵,想想还是放弃,这一天累的,翻身都难。
“你懂什么,不种地可以跑船,可以做生意,只有老实人没本事的人才靠种地吃饭。”
“爷爷不会让跑船的。”黄德磊仰躺着,看着茅草盖的棚顶。
黄宝贵终于翻了个身,面对着睡在中间的黄德磊:“只要你想,这些我来想办法,我们豁出去试试。”
“秋天是不行了,这么多地要种,家里还没有房子,不能一直住四叔那,得先弄几间房。也不知道爷爷手里还有多少钱。”黄德磊看着屋顶幽幽叹了口气,家里日子真是难!
“实在不行,就搭几间土屋茅草顶的,这应该花不了多少钱。我们俩春天跟船出海,一年半载挣了钱就给带回来,让家里建房,没事,人还能被尿憋死。”
“老叔,你们去得带上我,怎么能你们俩去,我也要去。”黄德落一听没他什么事,急了。
“三个人,我怕爷爷不一定能同意。”黄德磊有点犹豫。
“怕啥,等回去问问黄豆,她肯定有办法,我们三个出去爹和哥哥们才放心,他不是一直说,芦柴成把子硬吗。”黄宝贵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嗯,睡吧,明年春的事了。回去和黄豆说说,她鬼主意多。”黄德磊拉着被子埋头钻进稻草窝里睡下。
家里的被子大部分都被水浸湿过,晒干了硬邦邦的,盖在身上一点不暖和,最多挡点风。
黄豆坚持让爷爷和叔伯带上家里最好的三床被子,黄奶奶和几个儿媳妇也觉得,最好的应该给他们爷几个用。
她们在家里,有房子有床怎么都能凑合,而他们在田地里睡,无遮无挡,拿几床好被子起码暖和点。
而家里,就用被雨淋透又晒干的被子,睡了一日,黄豆就受不了了,磨着黄奶奶去找人把这些旧棉被再填点新棉花弹一弹。
镇上有两家弹被胎的,一家住镇东,姓李,人称老李头。一家姓张,是卖肉张大叔的亲兄弟,铺子就开在张家肉铺隔壁。
一早,黄豆小姐妹四个就跟着黄奶奶,背着抱着四床被子去张家铺子弹棉花。
四床被子,再添点新棉花,要弹出来六床被子,其实家里用还是远远不够。不过也只能这样了,家里也就带出来这么多,而黄老汉他们爷几个带回去的被子还是黄四婶的陪嫁。
黄奶奶边拆被子边和老板娘张三婶说话,张家兄弟多,整整兄弟七个,没一个姐妹。兄弟七个四个在南山镇开铺子做买卖,还有三个在府城开铺子,可以说张家在南山镇也算大户了。
黄豆不耐烦站这间又脏又挤的屋子里,到处飞得都是棉絮,拉了黄桃站门口说话。不一会,黄米和黄梨也跟了出来。
小姐四个索性跟黄奶奶说一声,逛街去了。
从古到今,就少有不喜欢逛街的女孩子,好像花钱能上瘾。
黄家小姐妹四个,除了黄梨小没有私房钱,其余三个或多或少都有点私房钱。
出了棉花铺子门,姐妹四个准备一路往西边码头方向逛。
刚出门,就听见卖肉的张伯在骂人,然后一个身影从肉铺窜出来,一下撞到黄桃身上。
把黄桃姐妹几个吓一跳,一看,认识,卖肉张伯家的小儿子,虎子。
张伯在张家七兄弟中排行最大,生了五个儿子,前两个都皮实的很,轮到小三小四都是没过周岁就生病夭折了。最后生了这小五子,张伯两口子就疼到心眼里,就怕不小心夭折了。
八个多月的时候,张大娘做饭,小虎子就在床上睡着,谁知道没一会醒了。醒了也不哭,尿了一床,大概嫌弃尿湿的地方不舒服,爬起来在床上翻滚,一下滚掉地上了!
听说,摔背过气去了,差点憋死过去,这个老儿子醒了后那是更宠了。
今年都十三岁了,成半大小子了,张伯也舍不得让他跟两个哥哥下乡去收猪,天天让他跟在身边卖肉,别说还是练出一把子力气。
只不过,肉摊有张伯,基本上没小虎子什么事,大部分都是在外面疯跑惹祸。
这边张伯看儿子跑出去了,也不追了,骂骂咧咧又坐回肉案子后面。
张小虎跑出来撞了人,也不跑了,一看,还是个不认识的小姑娘,连忙站好了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你不是故意的就是有意的呗。”黄豆忍不住怼他。
小虎子一看,噫,认识:“小黄豆呀,是你呀,我不是有意的也不是故意的,就是不小心。”
黄桃拉了拉妹妹,对着小虎子说:“没事没事,下次注意点。”
都是孩子,小虎子也是个自来熟,跟黄豆和黄梨认识,和黄米黄桃却不认识,不过这也不影响他,一路跟着小姐妹四个往码头逛。
“黄豆,明天你们跟我去玩吧,我和大牛他们找了个非常好玩的地方,还可以捞鱼,又能摸到泥螺和泥鳅。”
“不是不能吃鱼吗,我爷说那些鱼在河里吃人肉,不能吃。”
“哎呀,都过去这么多天了,那些鱼早冲到下游去了,没事没事,再说不吃鱼可以抓别的啊,泥螺啊,泥鳅啊,乌龟呀。”
小虎子想了想又说:“对了,河边水退了,河岸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你不去看看。”
“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黄豆有点兴趣了。
“我也不知道,昨天去的时候,水还在退,我们也没敢下去,岸边湿滑得很,要是掉下去就轮到我们喂鱼了。我们几个商量好了过两天等地面干一点再去,反正那地方没人会去。”
黄豆看看小虎,想了想:“行吧,那你过几天去的时候叫我,我去看看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好嘞。”小虎一见黄豆答应,立马高兴地转身就走:“我不陪你们几个女孩子玩了,我去找大牛他们去。”
说着就走,也不等黄豆回话,黄豆也不管他,看他走了,继续跟着姐姐妹妹逛街。
“豆豆,他们男孩子去玩,你别跟去。”黄桃有点不放心。
“姐,没事,到时候你们要是不放心就跟着一起去玩。”
“到时候,你们去玩吧,我就不去了。”黄米笑嘻嘻地拉着黄梨的手快走两步跟了上来。
黄米已经算是大姑娘了,要不是这次遭灾,黄大娘已经准备给她相看婆家了。
黄豆无奈地看看黄米,15岁,就要准备相看嫁人了,好可怕!
不过黄家已经算是宠孩子的人家了,黄老汉已经在黄豆暗暗洗脑几次后决定,家里孙女十五六岁开始相看,等十七八岁再出嫁。
这样也能看看孙女婿品行,孙女大点嫁出去在生养方面也会安全一点。
要知道在乡下,那些十四五岁出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十八章 四碗胡辣汤
黄大娘妯娌几个都要跟着回去帮忙,黄老汉不同意,店里生意确实忙,从早到晚灶房火都不熄,忙着熬粥蒸馒头。
许多逃难的到了南山镇,只能靠手里剩余的几个银钱吃饭,也不敢吃好的,每天来黄四婶家买几个粗粮馍馍,就是一家人一天的口粮。
运气好的,能在码头找个活,也够买几个馍了。运气不好的就去河里捞鱼摸虾,再去黄四婶家买两个馍馍,也能勉强混个饿不死。
最忙的时候,小食店外面排着老长的队伍,妯娌几个一天忙下来,胳膊都肿了。
黄四婶还挺着个大肚子,只能做点轻省的事情,就这样一天站下来,腿都是肿的。
家里的女人和孩子都留在了镇上,黄老汉领着儿孙回了乡下。
二婶执意要跟着去给他们爷几个洗衣做饭,最后还是还是黄老汉说,暂时没地方住,拒绝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回去是真正要吃苦受累的。
而倔犟的二婶每日早早起来,带上菜和粮食走六七里路回去给爷几个做饭,洗衣,帮着收拾田地,等晚饭做好,趁着黄昏再赶回来。
家里,妯娌四个也没闲着。外面越来越多的流民,饭馆因为价廉物美,竟然生意格外好。原本只是早上和中午饭点的时候生意好,现在从早到晚竟然一直客人不断。
妯娌四个忙着包包子、蒸馒头、熬酱菜……黄豆带着黄梨在前面收钱,收拾碗筷。黄米和黄桃跟着黄奶奶在后院熬稀饭,清洗碗筷蔬菜,顺便管着几个小的。
黄豆从吃饭的客人口中陆陆续续知道,这次受灾的范围很广。因为下游堤坝破堤,下游好多村子都被大水冲跑了,人畜死了不少。
下午客人少了一些,黄豆和黄梨手拉手去逛街。
其实,也不算逛街,只能说是闲得无聊看看。
天晴后,黄豆天天和黄梨逛街,黄豆有私房钱,黄梨很喜欢跟着三姐后面混。跟三姐混,有糖吃。
没混几天,一条街开铺子的都认识了这对漂亮的小姐俩。
路边的店开着门,生意却并不怎么好,只有粮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价格隔两天就涨一次。
黄豆和黄桃还跑到码头去见了王大妮,王大妮真的炒了咸口和甜口的花生,在码头卖的生意竟然挺好,很多管事,路过的客商都喜欢买两包,下酒或者当零食吃。
看见黄豆和黄桃,王大妮眼睛都亮了,拉着两个人的少,非要往她们两兜里塞花生。黄豆拒绝不了,就抓了一把带壳花生放黄梨兜里。
家里,现在最小的是黄豆的弟弟黄德仪,最宠的就是黄梨,她也有两个像当初小叔一样的口袋,天天装着零食。
爷爷花钱娶的八个字“光明磊落,忠孝礼仪”都用完了,如果四婶生的是男孩子,就要重新找人起名字了。
黄梨有得吃,就什么事都不管,只管跟着三姐就行。黄豆吃了一颗黄梨给她剥的花生,和王大妮聊了几句就去找赵小雨了。
赵大娘听了黄豆的建议,定制了两个铁皮炉子,每天早上拎到码头,准备好柴火。一只炉子烤饼,一只炉子熬汤。
饼是发酵好的面,里面包上馅,馅是青菜鸡蛋和粉丝加上猪大油,还有调料一起调和的。别说别人,就是黄豆,刚试做出来的时候也没忍住,吃了一大块。
确实不小,一张饼,包了馅,足足有黄豆两个手掌大,五文钱一个。
要知道,平时家里的包子,黄豆一个就够了,最多能再喝小半碗稀饭。
赵大娘觉得价格太高,肉包子也不过四文钱一个,而且这还是粮食涨价后的价格,以前可是两文钱一个。
就是大儿子每天扛包,一天也不过能扛三十文,多也多不了几文。而自己卖十块饼就是五十文,谁买呀!
黄豆开始细细算账给赵大娘听,这种馅饼个大,馅料足,一个基本就能吃饱。像赵大山这样两个馅饼加一碗汤也差不多混个饱了。
现在粮食贵,馅饼一个本钱也要两文钱,就是以后粮食回到原来价格,一个馅饼也要一文钱的本钱,到时候你就卖两文钱。
小吃利润对半赚,别说古代,就现在竞争那么大,做的好对半还多。
现在卖五文,没问题,不行我们明天就少做点,卖卖试试看,实在卖不掉家里也可以吃。
而汤就是胡辣汤,一碗本钱不大,喝起来还暖和,现在定价两文钱一碗。
别看现在价格贵,主要是粮食什么的价格都高,等价格回到从前,一碗汤一块饼不过也就三文钱。
物价贵,那是没办法的事情,而码头工资低也是没办法,涌过来的灾民太多,你不做有人做,以至于工钱一压再压。
工资低了,粮食却涨了,这就是洪水过后的后遗症。
这几天,码头上还是停靠了十几艘运货的大船,卸货装货,工人们忙碌,管事的吼叫,一片繁荣。
如果,不是身边偶尔路过的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都感觉不出半点灾后的痕迹。
赵大娘听了黄豆建议,疑疑惑惑拎了炉子带着赵小雨去摆摊。
地方是赵大山找的黄老汉的兄弟帮忙给弄得,地方不大,背靠大树。这是最难得的,有树荫了就是大夏天,也能不影响做生意。
胡辣汤是提前熬好的,放在炉子上温着就行。赵大娘只专心做饼,赵小雨蹲在一边烧火。
码头上人来人往,卖吃食的不少,但是拎个炉子卖热乎的饼和汤的却没有。要吃热乎的只能去镇上,去镇上虽然不算远,但是来回走,也要点时辰。
靠近码头也有小饭馆,不过他们是做热菜喝酒的地方,也不屑做这些小吃食。
黄豆拉着黄梨也到了码头,第一天,大家心里都没底,赵大川没事就过来看看,就连赵大山扛着包也向这里看了好几眼。
赵大娘紧张的手都有点发抖,努力吸了几口气,都稳定不下来。就听见耳边一个清脆的声音说:“大娘,给我拿块饼。”
赵大娘一看,是黄豆拉着黄梨,连忙拿了一块饼,一切两半,用油纸包好,递了过去。
黄豆接过饼,一半给了黄梨,一半自己先咬了一口,:“嗯,好吃,大娘的饼真香。”
赵大娘以为她们只是来玩的,也没在意,谁知道黄豆一伸手递过来五文钱。赵大娘一愣,连忙摆手,刚准备说不要不要,就看见黄豆对着她眨眨眼,一愣。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穿锦袍的小胖子,十来岁年龄,走过来问黄豆:“好吃吗?”
“好吃。”黄豆笑眯眯地点头,收回来握着五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