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奴阿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书却不敢说。那日与公子相遇,也不是闲逛,只不过目前在虞府帮衬永兴公做些书房里的事,出来采买文房用物的。”
“哦?”他眼眸一亮,很惊讶的样子,随即笑道:“这永兴公可是书法大家,他能叫你书房侍候,想来你的文墨一定不错,哪一日也写幅字给我看看?”
我笑笑,不置可否。便想起那时徐道离知我识字劝我自荐于他,我因隐讳身世十分逃避,如今却与他坦然言及写字,两相对比,多少令人唏嘘。而况,他亦不知,我早有一幅字在他那里了。
这场出乎意料的见面一直持续到日头偏西的申时。总是公子主动问,我思量着回答,或是两人都沉默一阵子,很像以前同他在马厩里,他问起什么我便努力回答,他不说话我便也悄悄。只是,心境终究大不相同了。
离开寺庙,于常乐坊西街尽头,他约我三天之后仍在梅园相见,我应下了。我不知道他还要做什么,但我望着他的脸,总说不出拒绝的话。不论如何,我对他的心可从来都没有变过。
三日后,我践约而去。这一次,是他先到了。
他在霞亭负手静立,身影颀长笔直,脸上泰然挂着一丝淡笑,端的是风姿翩翩,俊美无俦。这园子本无可赏,倒因他一树临风,粲然惊艳。
“公子。”我缓步走到亭中,在他身后轻唤了一句。
“你来了!”他一下子转身,眉眼一抬,目光先将我上下扫了一遍,“一路过来,累不累?”
他的关怀顿使我耳后一热,稍缓只微微摇头,“公子今日叫阿真来,有什么事吗?”
他未说话,只是笑着从袖中掏出两个掌心大的圆形漆盒,我细看时,俱都是精美异常,只是两个盒盖上的纹样不同,一个雕刻着花草,另一个则是鸟纹。
“这一盒是零香蜜,乃以白芷、白蜜、零陵香调和而成,香清脂腻,抹于双手,可令肌肤润泽白皙。”他柔声说道,然后拨开我握于腹前的双手,将花草纹的那盒放到了我的掌心。
“怎么?!这是……给我的?”我被这举动一惊,霎时发怔,十个指头僵在那里,不敢抓住。
他颔首,又指着我的手,说:“那日扶你,看你双手干燥而有薄茧,定是往日劳作之故,便寻了此物,自然是给你的。女儿家,一双手是很重要的。”
“公子……为何要对阿真……要对阿真这么……”我一下子哽咽,再难说出那个“好”字,胸口一阵阵波澜翻涌。
“唉……”
我这里动容不已,却见他神色忽而暗了下去,目光转向一旁,口中还带出沉沉一叹。
“公子你怎么了?”
“阿真,你难道不觉我是有愧于你的?”
“愧?!”我惊诧万分,十分不明,“公子何出此言?”
“阿真,来,这一盒你也拿好。”他说着又将鸟纹的漆盒送到了我手里,“这是五灵散,内含五灵脂,紫草,丹参,羊脂四味药材,每日和水敷于伤疤,可活血化瘀,消淡疤痕。”
“疤痕……”我一下子反应过来,将两个漆盒聚于一掌,赶紧腾出只手拉好丝带,又捂住了右颈疤痕处——想必是不慎教他看见了这疤痕,令他想起早先颓然醉酒的那段时光了,可这愧……
“这道伤疤,罪在萧鉴。”他眉宇紧蹙,满是心痛的神态,凝视着我说来,“那段时日当真灰暗,想必你也是了解的。我整日失魂落魄,不知所措,便重伤于你也不顾及,诸事都抛在脑后。及至醒事悔悟,却得知你竟不在人世了!但,还好,还好,你还活着。”
听着他这番恳切中带着庆幸表达,我竟一下子开阔起来,心底油然生出一种欣然与满足。彼时伤势初愈,我曾摸着这道伤疤想他会作何感想,会不会愧疚,而灞水相遇,我又想他会不会因为我的“死”而怜惜,现在两者都有了答案。
“此事过去日久,公子不必介怀。当时的境况,阿真心里都明白,老爷突然被贬,谁都无法接受,公子也不是有心的,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呢?”我微笑说着,从未怪他,也当真从心底里理解他,脑子里回忆着的,是他夜醉找到后院对我讲过的那番话,“公子虽也是公侯冢子,出身高尚,志气远大,却自小长在江陵,不谙长安风气。这里朱门玉户,世家贵族,各有各的骄矜,谁又将谁放在眼里?公子自为清流,也到底贵胄,挫折只是一时,实在不必将这俗世的无情沾染到自己的身上,现在这样就很好啊。”我半为劝慰,半也有些吐露心怀的意思。
“阿真。”他唤我,表情微怔,似是端量于我,半晌才舒展开来,“你真大度,也很懂我。”
“公子……”我羞涩地低下头,又着实心喜:这次他没有醉酒,我也不是马奴了,他是真真切切地对身为女子的我说话。
这第二次见面便又到了红日西沉才结束,不经意间,我已将那两个“不敢抓住”的漆盒牢牢地握在了手里。
走出寺庙,他又约我,却不是约的什么三五日,而是说今后不定几时,可常来相会,说还未见识过我的字,要与我切磋。我自然没有犹豫。
如此,整个六七月间,我来了这灵花寺十余次。每次公子都会先于我抵达,然后玉立霞亭待我。我渐渐抛开先前的拘谨,与他谈天说地,对诗写字,俨然是早就相交的朋友。这样的时光,我以前从不敢想。

===



☆、第13章 谁念西风独自凉
初秋的一天傍晚,我仍是从灵花寺归来,半路下了微雨,因未带伞,淋得遍身轻湿,正自拨袖弄裳,晾开潮气,不料却见虞娘子伫于东堂廊下,神情入定,似有所思。我便迎上去,轻声唤她。她见我先柔婉一笑,伸手相执方颜色一变,发现我身上潮湿,拉我赶紧回房换了衣裳,还一边嗔怪,说我心粗,不知爱惜自身。我只心头一热,顺应了几句,其实心中不觉有她说得那般娇贵。及整理罢了,与她又对坐在几案前闲聊起来。
“你这向时,倒比头两个月开朗多了,喜爱出去游逛,这是好的。只是,独自来去总不合适,今后我让玉练随了你,去何处也乘那马车,岂不得体方便?风雨突至也不怕了。”
她杏眼含笑,一边为我倒了杯热茶,只是我见她这番话,竟自觉羞惭,想她是诗礼门庭的女眷,顾忌得多,我倒一时不察。
“玉练玉缨自小追随娘子,阿真如何能分离她们?我从前散漫惯了,不晓得分寸,以后会多加注意的。”我略低着头,心怀歉意。
“呵呵,你到底是误解我的话了。”她摇头,却是风轻云淡,“你现日常都在父亲书房帮衬,他时常夸你条理清楚,才学过人,令他省去许多烦杂,我还怕你劳心,要你多出去游散呢!我方才那话,只为你便宜,你若不惯也罢,哪里是怪你呢?阿真,你可别又像之前那般拘束了。”
我心下这才明白她的意思,可终究还是觉得要收敛了,便微笑着点头,“老爷那里,阿真只是做些小事,不费心。其他的,娘子更不用担心了。”
“哪里!”我随意一说,她却反是一呼,“父亲之职,乃掌管古今典籍之考校,甚为复杂。家中书房虽不比官署公案,却也是他下职之后继续办公之处,累年经籍堆积繁纷,曾也令阿兄与我去协助他,可我们都应付不来。只有你,这二三月来,竟得心应手。父亲私下与我说过好几次,说你来到我们家,真是福气。”
“有……有这么夸张吗?”我羞赧不已,亦有些惊。
“这不是夸张。父亲一生钻研书翰文墨,方有大成,他的眼光是很高的。门生后辈其数百余,能让他从心底喜爱欣赏的,也不过几人,如今又添你一个。”
她话语至诚,好一番赞美,我可愧之余实在无言以对,稍待方罢。可再看娘子,她却又似方才廊下那样,凝神入了定。只观她明眸流转,仿若春水,似有绵绵未尽之意,我倒不敢再轻易唤她了。
初更将尽,我欲解衣睡下,玉练却来到房中,手里捧着一个木匣子,说是虞娘子派她与我送些钱来,好外出时使用的。我不肯受,也着实无处花钱,便婉言谢辞,玉练却不应,放下匣子急急走了。我无奈,想是娘子怕我还介意她那番话,便只得暂存以安其心。端起时,觉这匣子颇有些分量,打开一看,大为所惊,内里竟整整齐齐码着三层铜钱,约有四五百。她这份心可真重啊。
又去灵花寺。
“阿真,这二三月看你的字,你是行书写的最妙,怎的今日这字倒有些迟疑似的,难道有什么心事吗?”
公子今日兴致在写字,于这亭中摆上几案笔墨,令我与他一同下笔,而后比看。我因记着娘子所提,连日来越发有所顾虑,便此刻与公子相处,亦有些心不在焉。
“是公子也善行书,更在阿真之上,阿真没有心事。”我放下笔,对他摇了摇头。
“你这脸上哪里藏得住事?到底有何疑难,或许我能帮你解决。”
他倒一脸轻松,似将我看透,我一想,便这样下去也不是长法,到底和他有关,只索性言明了,免生事端。
“阿真如今寄居虞府,行动虽不受限,却也不像做马奴时,可随时听候公子驱遣。与公子重逢以来,多次相会,已是不顾分寸,况又是在这寺院禅房,清净之地,若被外人知晓,当辱及公子名声。”我细细道来,心中越发觉得自己先前过于纵容自己的心,并不只是娘子所言的那些。
“呵呵……如此邀你相会,兴许是我思虑不周。”他倒笑了出来,完全不在意的样子,略推开几案转而面对我坐好,又道:“只是你我之间,不会永远以这样的方式见面的。”
“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不是对阿真说过,阿真的事,再无第三人知晓吗?”我听他的话颇有弦外之音,便疑虑地问道。
“阿真,你的担心我都明白,但是,我也不能因此委屈你。”
他忽地认真极了,双目凝视于我,十分断然,却是同他这句话一样,令我不太明白。我低眉琢磨,复又看他,终是不通。
“阿真,我喜欢你,你可愿嫁与我?”
“啊!!”
他遽然一句,惊得我从五内迸发出一声尖叫,像是见到什么可怖之物,只觉全身的血液都涌上了胸口,脊背发寒,四体冰凉,惶然如独木飘于湍流,砰然似春雷彻于九霄。
“阿真!”他轻皱眉头,俯身过来竟将惊慌不已的我一把拥入了怀中,“阿真,从前你还是马奴的时候,便是唯一能令我感到慰藉的人。我在江陵时虽也爱马,却从未与哪个马奴这般亲近,只因你太不同了。后来得知你离世的消息,我难过极了,心上空了好一阵。六月与你重逢相认,我又惊喜,你居然是个女孩子!还独有一派天然清姿,令我惊艳。这段时日相处,你的才情性格更是深深打动于我。”
那阵铺天盖地的汹涌在他的深情告白下渐渐平息,我开始试着去体味他的话。此刻大概是他最真实的模样了。
“正如你所言,我不谙长安风气,起仕虽高,却屡遭看轻,虽有伯父兄长,也到底隔条血脉,只有你知我懂我,与我心意相通,志趣相投。我幼年时常恨老天过早夺去我父母,使我孤单伶仃,可现在看来,老天待我非但不薄,甚至很优厚。”
他说的这些,不是我不敢想的,竟是就算他这般款款相告,我也觉得像假的一样,满脑子里只回荡着一句话: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阿真,你愿陪在我身边吗?与我一同面对这无情的长安城。”他松开怀抱,轻轻捧起我的脸颊,温柔而动情。
我当然想与他相守,便是身为马奴之时也想与他日日长相见,可他如今亲自将这一腔情怀付与,倒令我有些承受不起了。我彷徨迷惑,心中有许多话,却不知从何开口。
“阿真,你怎么不回答?”他看我久不回应显得有些着急,“我这段时间的态度如此明显,你难道感觉不到吗?又或者,我错看了你眼里的情意?”
他这一言算是彻底击溃了我的犹豫,令我瞬时泪如涌泉,只觉千般万般都化作了昨日烟尘,如今都该变了。
“公子,阿真愿意的!愿意永远陪伴公子!”
“好!”
他发出一句深沉而坚定的嗓音,然后又将我拥入怀内,贴着他温热的胸膛,我亦伸开双臂紧紧抱住了他。这一刻,心若千年枯井冒出了清泉,甘甜而欢悦。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松开怀抱,相视一笑,多少心意尽在不言。
“阿真,你今日不与我提起这私会来往不妥,我倒还不会这么急着问你的心意,吓着了吧?”他抬手为我拭泪,和缓地讲道。
我摇头,倒不介意,带着几分羞怯,“只是阿真钦慕公子已久,却自知身份微贱,从不敢妄想。公子当真不嫌阿真出身低贱吗?”
他一笑,亦摇头,说:“阿真,以后就唤我十八郎吧,再叫公子就见外了。”
他倒不回答我的话,只是让我改口这亲近的称呼。我自然高兴,只是到底觉得一丝不踏实,但看着他温存的模样,便也罢了,反正我已经很知足了。
转而,他的表情却又严肃起来,还微叹了一声,说道:“阿真,我们想要大方地见面,不再像这般委委屈屈地私会,也为了让你嫁给我,就必须向伯父兄长说明你还活着的事实,你明白吗?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但今日事出突然,还未思虑周详。”
我明白他的意思,更理解他的处境,想自己虽隐讳身世,却也不是什么逃犯歹徒怕被揭穿,先前算是避世不谈,现在事已至此,我也无可顾虑。
“事到如今,阿真还会在意这个吗?寻常人家嫁娶都要彼此熟悉出身来历,何况萧家呢?只是十八郎要在老爷和长公子那里受难为了。阿真犹如枯藤稗草,萧府恰似玉叶金枝,退十万步说,都是阿真高攀了。”
听我之言,他泛出一点无奈,目光飘远,缓缓说道:“自我幼失双亲,伯父早就要来接我,是我不愿寄人篱下,想自己虽失父母,田产仆用却都是不缺的,便硬是到了袭封之龄才来长安。这一来,便仰仗他老人家行事,不敢太过违拗,所以就算我如今已是独立门户,这等嫁娶大事还是不可自己做主。况且,直到现在伯父还在岐州任上,多事之秋,须得更加稳妥。但,阿真,你也不要太泄气。”
他的话我懂之又懂,这条路想想也是充满荆棘的。一时倒也论不到这些,我便想着开解于他,说道:“便是不成,阿真也不怨。得十八郎此言,已是阿真前世修来的了。”
他终究散去愁云,握住我手,与我又到几案之前提起笔来。只不过,不再是各写各的,而是两只右手握住了同一支笔杆。他的字迹即我的字迹,心亦如字,相融无间。
转瞬到了九月,公子说是往年下走,事务甚繁,我们也就少见了。而在虞家,永兴公参与编纂的《群书治要》,呕心数年终将告成,正是最后校理审勘的阶段。此书乃于经史百家数万卷之中删繁择粹,博采而成,洋洋五十余万言,堪称巨作。承公青眼,令我将他校勘后的文稿整理抄录,我便边抄边读,亦不算空闲。
这天午后,我将抄好的几卷文章送到虞公案前,见他正埋头疾书,不敢打扰,便将卷册悄悄放下转身离去。刚出了书房,抬眼见玉缨玉练边说边笑地走过庭院,想去招呼一声,却听她们口里说的是一件大事,她们说娘子的婚事总算定下来了,我顿觉此时不宜过去插话,终究绕道回房去了。
静坐时思绪纷纷,除了感慨娘子好事将近,我更想起了另一个人的婚事——十八公子,那时蒙叔说的,今年春夏他便要迎娶新娘。虽然我曾亲眼见他向长公子极力推辞婚事,但若按时日看,他早已成了婚,却为什么对我只字不提?难道果真退了婚,才说要娶我的?又或者娶我只是为妾,并不影响他是否已经聘娶了正妻?纵然我不在乎名分,可这真的就不用对我提起吗?这一切实在讲不通!便念及此,我一阵大恸,心中凉彻,又更怨自己一味沉迷与他的情爱,未及当时就想起来问他。
接下来的几天,我好多次想去当面问一问公子,可这股冲动总是很快就散去。我怕失去这来之不易的美好,也怕自己的猜测伤害了公子的一片真心。终究,我选择相信公子,他说喜欢我,要娶我,我亦不在乎什么妻妾名分,别的事自然也不重要了,换句话说,我和他不论是何结果,总是要等,等到最后一切都会清楚。
初十之后,虞家上下开始操持起娘子的婚事,主理内事的是娘子的长嫂王氏夫人。一日晨起,我想着娘子的婚事既已落定,不在言谈缥缈之间,自己也该去正式道一声贺,可走到她的屋前廊下,听里面是姑嫂二人的笑声,少夫人好似在叮嘱娘子什么礼仪,我便不好搅扰,只得先去了书房,仍旧誊录虞公改好的文卷。
抵达书房的时候,虞公貌似已经久坐,还是像往常那般聚精会神地校对文稿。我默默走到东侧自己的几案前坐下,刚提起笔,虞公的一名庶仆却匆匆跑了进来,跪地就说:萧家送聘的二位函使到了。
我先是一喜,想这是纳征之礼,以示婚姻缔成,可转而心中就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难道娘子的夫家也姓萧吗?这萧家会是那萧家吗?
“阿真啊,随我前去吧!呵呵呵……”
回过神来的时候,虞公早已站了起来,抚着银须笑得慈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好,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