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娘子-七星草-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我们的就是被发卖出去。你觉得委屈,觉得难过,可这是事实,谁让咱们是卖进府里的下人呢?”
  冯嬷嬷的话,让杜四妹原本飘飘然的心落到了地上。是啊,她只是一个卖身到府里的下人,到现在为止卖身契还在老夫人那里。想要惩治她,容易的很。
  好一会儿,杜四妹才抬起头道:“嬷嬷说的是,一旦咱们被卖出去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我的孩子了。”
  “你记住,孩子小,她们还敢这么说,这么做。可等到咱们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了,就连老夫人都不敢这么做,毕竟孩子已经知道自己的亲娘是谁。她们若是敢擅自发卖你我,您的两个孩子一定会记恨的,所以府里会看着孩子的份上,不敢动我们。到那时候,才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冯嬷嬷解释道。胸有成竹,“不过咱们现在需要借广陵王府的势,就是让徐家人看明白,咱们不是无依无靠的,若是想玩阴的,也要看看广陵王府那边会不会答应!”
  杜四妹虽然赞冯嬷嬷前半部分的话,但并不觉得冯嬷嬷后半句也有道理。反驳道:“我和杜大山一家有过节。他们不会帮我的。”
  “呵呵,你多虑了。”冯嬷嬷道,“我们不需要广陵王府直接出手。只需要让人知道咱们和广陵王府有这层关系,这样就足够了。当然了,你我都不能说,那就只能通过你的祖父。祖母了。”
  杜四妹眼睛一亮,道:“嬷嬷。我明白了,你让我接祖父,祖母过来,想必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夫人能想明白。那最好不过。”冯嬷嬷道,“只要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咱们以后在徐家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若是能来看看夫人您。那就更好了。”
  杜四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一旦她出事。祖父,祖母绝对会在父亲的撺掇之下,去广陵王府哭诉。杜大山一家不是傻子,为了不让祖父祖母上门,想必也会照拂她一二。
  这里的照拂,不是帮衬她,只要不在外面驳斥她杜四妹,不承认杜四妹和他们家的关系,一切都好办。
  想明白这些之后,杜四妹压在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看向冯嬷嬷感激道:“多谢嬷嬷提点我,否则我要错过这次机会!”
  “咱们母女一体,经历那么多,我也而不希望以后日子过得不踏实。”冯嬷嬷笑道,“等熬过这几年,孩子大了,咱们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畏畏缩缩了。”
  杜四妹比以前长进不少,最起码可以听得进别人的劝解。
  杜大海回去之后,把衣服首饰给刘桂花,杜婆子。两人很是满意,这些衣服穿在身上,果真很合身。
  杜四妹担心祖母和母亲在七妹那日,失了礼数,特地让冯嬷嬷过来,教她们基本的礼数。原本杜婆子还不想学,不过冯嬷嬷这人会说话,几句话一捧,刘桂花,杜婆子喜滋滋地学规矩。
  虽然时间仓促,但冯嬷嬷用心,才两天的功夫,刘桂花,杜婆子做的像模像样。
  “老夫人,看您身体好,我们家夫人也能安心了。”冯嬷嬷感慨道,“你是不知道,咱们姑娘才来京城的时候,日子过得艰难,有时候想家想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杜四妹是杜婆子第一个孙女,又是最为看重的大儿子的女儿,所以杜婆子很是很喜欢的。现在听到冯嬷嬷的话,不自觉红了眼睛。
  “哎,四妹这孩子吃了不少苦,好在命大,老天有眼,有这番造化。”杜婆子也跟着红了眼睛,“只恨咱们是普通人家,根本就帮不到四妹。只求大海,好好管理铺子,给四妹多赚点钱,让她在徐家的日子好过一些。”
  冯嬷嬷见杜婆子对杜四妹还有几分情义,心里更有把握了,笑眯眯道:“老夫人能有这份心意,我们夫人感激不尽。现在虽然生了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但老夫人,老太爷因为二老爷宠爱我家夫人,对我家夫人不喜,日子过得艰难。老夫人,你这么疼四妹,你得帮帮她啊!”
  若是在乡下,杜四妹嫁的人家是普通人家,她早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得他们家鸡犬不宁。可徐家是高门大户,还没等她闹呢,就把她捆了。
  “老妹啊,不是我不想帮衬四妹,只是我一个乡下老太太,想帮也帮不上啊!”杜婆子为难,拒绝道。
  冯嬷嬷见状,轻笑道:“老夫人,您也太妄自菲薄了。您可不是一般人,您可是把广陵王世子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啊。生恩不如养恩,您现在可尊贵着呢!”
  “别提那一家子!”杜婆子一听冯嬷嬷的话,没好气道,若是她能拿捏住杜大山一家,还用住在这里啊,早就住到富丽堂皇的王府里了。
  杜大山一家,都是没良心的东西。
  冯嬷嬷见状,便猜到这老婆子心里所想,也不着急,慢慢劝解道:“老夫人,此言差矣啊!你是不知道,那广陵王府多么富贵,多么有权势!只要您对广陵王世子好,他们定然也不敢对您有所怠慢。”
  “那我也不想低三下四地求他们。”杜婆子没好气道,享福可以,但若是让她开口,有点难,“你去跟老头子说去,他是老好人,他开口,或许能让杜大山松口。”

  第六百五十四章 反驳,建议

  冯嬷嬷见杜婆子如此,笑呵呵道:“老夫人真是有骨气,的确不适合老夫人去做。那我去跟老太爷说说,让他出面,给我们夫人在世子面前说几句好话?”
  “去吧,去吧!”杜婆子爽快道,只要不让她做这种低三下四的事情就好,至于谁做,她不想管,也不想问。来京城可不是做这些烦心事情的,她是来享受的。
  那杜长和常在逗弄重孙子,抽着旱烟,见冯嬷嬷过来,站起来搓搓手,见到大户人家的婆子,也觉得对方高高在上,都不知道说什么!
  “老太爷,这次来有点事情求您帮忙。”冯嬷嬷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我家夫人在徐家日子过得艰难,想请老太爷帮忙!”
  杜长和心里没底,没有直接应下,而是问道:“四妹在徐家到底怎么样啊?”
  冯嬷嬷一愣,旋即笑笑,这老头子不声不响,其实内里也是个坏的。估计想着,若是杜四妹日子过不好连累他,他也不会出手帮忙的。比杜婆子难对付,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老太爷,虽说四妹在徐家是个妾室,但有了儿子,肚子里还有一个,请了大夫看了,肚子里的这个也是男孩,所以四妹在徐家的地位是稳固的。可妾室毕竟是妾室,还需要娘家帮衬啊!”冯嬷嬷笑道,表面杜四妹在徐家日子不错,但若是想再好一点,就需要别人帮衬了。
  杜长和想到之前儿子跟他说了,在京城里,帮着杜四妹管着两个铺子,一年也能有两三千两银子,比在晋县赚的多。再者,有了小辈,在京城里,以后能找名师教导,说不定重孙子这一辈能走上仕途。杜家出头的日子不远了。
  权衡利弊之后,杜长和觉得杜四妹在徐家过得越好,杜家就能得到更多好处,帮衬杜四妹也不是不可以。但他不知道如何帮衬啊?
  “那大妹子,你说说,我怎么帮衬四妹啊?”杜长和一个庄稼汉,这点见识,纯属这些年的经验。但要是具体到每件事情。他就不成了。
  冯嬷嬷见状,道:“老太爷,其实这帮衬,简单地很。就是希望您在七妹出嫁那日,当着大伙的面,请求广陵王世子和世子妃,让他们帮衬我们夫人。如果能让狮世子和世子妃在我们五公子满月宴上来看晚上夫人,那就更好了。”
  一听这话,杜长和面色不好看了,之前杜四妹对杜大山一家做的事情。他还记着呢,人家杜大山一家难得不记得了。
  这个事情有点难,杜长和不想做。
  “不是我不想帮,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必之前不知道大海,四妹和杜大山一家的过节。现在杜大山能对我这个老头子一个好脸色,还是看在我是他养父的份上。可若是当着众人的面,我说这些,杜大山表面上或许会答应,但实际上绝对不会帮半点忙的。这样做。只会弄巧成拙!”杜长和感慨说道,这冯嬷嬷真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冯嬷嬷听了杜长和的话,细细琢磨,觉得这老太爷说得对。人前应下,人后不帮忙,多得是,反而会落井下石呢!
  “那老太爷,您说该怎么办?”冯嬷嬷问道,“我们夫人好了。大老爷,大少爷在京城也有个依靠,将来孩子能上国子监,杜家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杜长和子孙众多,家里现在小有资财,但没几个成才的。当年辛辛苦苦培养大儿子,二儿子都不成,指望孙子,孙子也不成器,现在只能指望玄孙和是儿子家里的两个小孙子了。
  杜长和想了想道:“这种事情,我私下里跟大山说,不能大张旗鼓的。若是当着众人的面,他会以为我们逼着他。再者,咱们两家的关系,外人早晚会有人知道。不管杜大山帮不帮,只要做的不过分,有我在,那世子是绝对不会落井下石。”
  冯嬷嬷听了杜长和的话,眯着眼睛,仔细想了一遍,道:“老太爷果真想得周全,若不是老太爷提醒,我做了错事还不自知呢!”
  “想通这些很简单,将心比心,换个位置思考,就能明白对方的想法。”杜长和深沉了一把,被冯嬷嬷称赞地有点轻飘飘了。
  冯嬷嬷回去之后,跟杜四妹说了原委。
  杜四妹当机立断,到自己的私库里,找出一对上好的镯子和一副赤金头面,让冯嬷嬷送过去,交代父亲一定要送过去,给杜七妹做添妆。
  杜四妹送来的东西,刘桂花眼馋,想要留下,道:“就把这套镯子送过去就好,这幅头面给我戴了!”
  杜大海最是看不得刘桂花那眼皮子浅的样子,怒道:“这副赤金头面,小巧精致,适合年轻女子佩戴,你这把年纪了,根本不合适。再者,咱们要请王府帮衬,自然要表示一番心意,你不要如此眼皮浅,害了四妹。”
  杜婆子虽然也舍不得那副头面,但想到有大用,便转过头训斥刘桂花道:“你那一匣子首饰还少啊,看到什么就眼红!也不看看这些东西都是有大用的,眼皮子浅的,败家玩意。”
  自从婆婆来了之后,刘桂花有人管着,不像以前那样舒坦,但她也不敢反驳,反而陪笑道:“娘教训的是,儿媳知道错了。”
  “知道错就好,当初四妹被发卖,你哭得跟泪人似的,要死要活的。现在四妹想找出路,你不帮衬就罢了,还想昧下东西,怎么有你这样的娘亲!”杜婆子用手指狠狠戳了刘桂花的额头,“以后你给我好好听我儿子的话,若是坏了我们老杜家的好事,定要休了你!”
  刘桂花对杜婆子更加不满了,但更害怕被休弃。她都这把年纪了,若是被休弃,以后该怎么过啊!再者,她的女儿是徐阁老家的宠妾,日子过得好。丈夫,儿子都能赚钱,好日子才刚开始,她才不想被休弃。
  “娘,儿媳知道错了,以后什么都挺您和夫君的,绝对不做傻事。”刘桂花赶紧保证,担心说得晚了,婆婆不相信。

  第六百五十五章 真正感激的人

  杜婆子拿捏儿媳妇还是有分寸的,见刘桂花知道错了,服软了,笑道:“只要你好好的,还是我们老杜家的儿媳妇。”
  其实杜婆子还是挺喜欢刘桂花的,因为她们两个是同类人。遇到什么事情,总能想到一块去。
  杜长和,杜婆子的到来,让杨氏,杜大山不舒服两天之后,杜长顺,杜清尘带着周氏和小儿子到了。
  他们几人到了,最起码有应付杜长和,杜婆子的人了,不怕他们大脑没人管了。
  对于杜长顺等人的到来,杜大山,杨氏亲自来迎接,一感谢当年大伯父一家对他们的照顾。
  “大伯父,您和大伯母身体还好?”杨氏激动问道,当初在杜家村,除了娘家,也就是这个大伯父,大伯母对她们娘俩好。
  因为他们是公爹的兄嫂,每次婆婆太过分之时,这个大伯父就会训斥公爹,她们一家人的日子就好过一些。
  杜长顺喝了一口茶水,哎呦喂,还是王府的茶好啊,笑呵呵道:“你大伯母身体还好,只是路远,天又冷,我就没让她来。”
  原本杜长顺没打算来的,等儿子处理完事情之后,跟他说想要去京城参加七妹的婚礼。他便去问问二弟一家怎么去,谁知杜长和,杜婆子不在家,杜大湖,杜大河都不知道,到了县城找到杜二郎逼问之下才得知,这老两口,偷偷摸摸来京城了。
  杜长顺担心杜长和,杜婆子在京城惹事儿,便赶紧收拾东西跟着儿子,儿媳妇来京城了。
  杜大湖,杜大河心里也十分气恼。父母也太偏心大哥一家了。去京城参加杜七妹的婚礼,也不跟他们说一声。就算他们不去,也准备一些东西送过去。不管多少都是一片心意,因为他们两家孩子出生,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杨氏都让人送东西过来了。
  现在杜大山家里办喜事。他们也应该尽本分。送礼金过去。
  最后两人没有办法,杜大湖出三十两银子,杜大河出四十两银子。杜鹃出了三十两银子,凑了一百两银子,让杜清尘捎去京城做礼金。
  杜清尘对于这三家的做法,很是赞同。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人家杨氏给他们送礼。他们也该还回去。至于谁给的多,谁给的少。就没必要计较了,重要的是看一片心意。
  “说的也是,这里的确很冷。等我们回到广陵府,离咱们晋县近一点。大伯父到时候一定要大伯母来看看,玩玩。”杨氏笑道,很是亲热。
  杜大山看向杜清尘。问道:“大哥在鹤鸣书院,做得还算顺利吧?”
  “是挺顺利的。咱们杜家村的孩子,有几个比较努力勤奋的,去了鹤鸣书院。学个三两年啊,考上秀才,应该没问题。”杜清尘笑道,自从他做了院监之后,孩子们的整体实力上升很多。
  杜大山很是欣慰,这杜家村的小学,还是用他们家的酒坊做的学堂。
  “大哥,小弟有点浅见,想跟大哥说说。”杜大山好人做到底,决定对杜家村的学堂做一点改革。
  这个堂弟一向有主意,见识多,杜清尘很重视杜大山的看法,放下茶杯,问道:“大山,你有什么看法,尽管说!都是为了那些孩子好嘛!”
  “那我就献丑了。”杜大山笑道,“世人都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读书的目标,其实小弟却不认为这样。读书并且能够顺利参加科举,并且考中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很多人根本就走不上读书的路,所以我觉摸着读书是为了识字明理。有的没有希望走上仕途的,可以让他们专学一样东西,比如算学,将来可以做账房;比如医术,可以做郎中……”
  杜清尘仔细思考,最后问道:“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让不适合参加科目的人学习其他的本事,照样可以养家糊口,甚至以此为生,过上好日子。”
  “是的,大哥!”杜大山笑道,后世的大学不就是这样,有特殊的专业。毕竟公务员,太难考了,考不上,难道大家都不吃饭睡觉了吗?
  “你的建议很好。”杜清尘不是迂腐之人,他知道科举考试多么残酷,有的人只知道读书,又考不上功名,结果读书到最后,连自己和家人都养不活。
  若是可以学算学,医术等一技之长,将来即使考不上功名,也能找到活做,养活自己和家人。
  杨氏跟周氏私下里聊天,周氏虽然羡慕杨氏,但也知道有些东西不是羡慕来的。现在她有两个儿子,夫君敬重,公爹婆婆满意,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周氏看着坐在杨氏身边笑语晏晏的杜七妹,杜九妹,心里叹息,哎,娘家大哥大嫂短视,当年还嫌弃人家杜七妹配不上他们的儿子,跟晋县的一个员外家的姑娘定亲了。
  可现在看看,这杜大山一家有这么大的造化,是王爷侄子。他的女儿七妹,自然也水涨船高,成为正儿八经的世家贵女。
  之前嫂子得知杜大山的身份之后,还专门过来询问,得知杜七妹已经跟李家村的李瑞订婚了,还酸溜溜地说,杜七妹早晚得退了李瑞的婚事。
  当初周氏跟夫君说了这话,夫君当场就说了,只要李瑞上进,大山是绝对不会退亲的。果真应了夫君的话,人家李瑞不光上进读书好,中了进士,而且还娶了高贵的杜七妹。
  这李大地主一家借着广陵王府的势力,赚了那么多钱,儿子又争气,这李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再看看娘家侄子,今年秋闱,并没有考中进士,回去继续苦读。家里的那个侄媳妇,更是骄傲地跟个小孔雀是的,鼻孔朝天,不是个好东西
  对公爹,婆婆不敬,对她这个姑姑也很怠慢,像是谁都欠了她一样。
  “一转眼,七妹就要出嫁了。七妹小时候就很懂事,性子软,好在你给七丫头找了一个知根知底的,以后日子过得舒坦,你也能放心。”周氏艳羡道,她有两个儿子,还想有个女儿,只是年纪大了,生不出来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