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农-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七章 却因何事笑开颜

    贞观十四年十二月初十。

    小李庄双环高渠(大家自叫的名字;阿拉伯的第三天一早,所有小李庄的庄户都聚集到了渭水边儿上,看我怎样引水上这高渠。

    “一、二、三用力拉!”程福之指挥着近五十余个壮汉用力给一架所有人都没见过的大家伙(筒水车)拉了起来。

    “往左一点,再来一点儿!”我站了粗大木桩架起来的三角立架上,大声招呼。

    “慢一点儿往下放,放,再放,再放,好!”随着一声巨大卡啦声,巨大的铸铁大齿轮稳稳咬合在了一起。

    兴高采烈的从立架上爬下来,大叫一声:“福之,挂筒!”

    “好咧!”程福之亲自抄了两个由七八个巨大竹筒组合成的大筒往水车预留好的插槽里插。我也兴奋的跟了干。等我们俩人把所有的水桶都插好后,我指指卡住齿轮的一个大横木叫道:“老关叔,指挥人把这个拉出来!”

    “是!”早已跃跃欲试的老关头,带了已铁牛为的一群壮劳力,给横木上绑好了绳子,一二三号子一喊,“嗵”的一声,一个回合就给那横木拉了出来。

    随着渭水流动,巨大的水车吱吱嘎嘎的转动起来,插挂在水车上的大竹筒开始从渭水里源源不断的盛满水,然后高高送上高处倒进早已修好的引导渠,最后再顺着引导渠一路流进了双环高渠渠头的蓄水池。

    “成了!”看着哗哗的水被源源不断地送了入池子,我高兴地笑道:“等这蓄水池放满,再开了渠闸,咱这双环高渠算是彻底的建成了!”

    看着眼前高约五丈(十五米左右)的巨大筒水车,整个渭河滩边儿的小李庄庄户***了。

    “真神了!这么大个家伙居然自己就把水引上来了!”一个老汉激动地直抖:“我这不会是在做梦吧!”

    “他爹,真的把水引上来了,他大叔,这是真的!”一个婶子不顾天寒水冷,接了一把水车送上来的水,高兴地像是接了金元宝。

    更有娃娃围了巨大水车边儿上哇哇乱叫。

    “老关叔,还有两个,也给架起来!”看着一张张高兴地脸庞,我这心里也热呼呼的。

    “是!”老关头儿像是一下年轻了十岁,抄起袖子就喊了一声:“给另外两个大水车也架起来!”

    顿时,庄子上的小伙子们像是吃多了**的公牛一样,嗷嗷的就冲了过去。

    “我也去!”还呆呆看着大水车流口水的程福之一听,也嚎叫着就扑了过去!

    群众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老关头儿指挥一批人架一辆,程福之指挥另一批人架一辆,俩人像是比赛似的,三下五除二就给另外两个水车架了起来。

    三个大家伙同时工作的场景比只有一架水车工作的场景更加壮观,哗哗的流水声中,当蓄水池很快就蓄满水。

    “开闸!放水!”在我的一声令下,老关头第一个拉开了水闸,哗的一声,滚滚水流冲进渠里,沿着渠沟欢腾而去。所有看到这一场景的人都欢呼雀跃!更有几个半大小子,沿着水渠跟着水跑,阵阵欢声惹人笑。

    “乐休!早知道你托军里匠作坊做的这个大家伙这么神的话,我起码命令他们一口气做它十个!”程福之懊悔的直跺脚。

    “又犯浑了不是,这河湾子就这么大,十个放哪儿去?”我拍拍他的肩膀:“嘿嘿,咋样,厉害吧!”说实话,我自己这心里也是胡自豪。

    “太厉害了!”程福之竖个大拇指:“往后你这河湾子,肯定又是长安一景!”

    这倒是哦!我挠挠头,开始考虑是不是要设个收费点,卖点儿门票啥的。

    “少爷!少爷!成了,成了,水从西边儿流回来了!”双儿跑过来拉着我的衣袖叫道,兴奋的小脸儿通红。

    “走,看看去!”我一下忘了收门票的事儿,拉着双儿和程福之往蓄水池边儿跑去。

    水势已经流回了蓄水池里,说明这渠算彻底竣工了。当蓄水池里的水位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从另一条短渠里流回渭水,从而保证水渠里的水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水位。

    如今冬天渭水水位不高的情况下都能有了这效果,其他季节就更是不用担心了。

    呵呵,这种地前的第一项大工程终于顺利完成了。

    “福之,其他东西你给我带来没有?”我拉住又要往水车边儿上跑的程福之。早上一门心思忙了这水车,忘了问我托他办的其他两件事儿了。

    “成了,每样给你带了俩样品,剩下的再过十天,肯定给你送过来。”程福之也想起来了,反手一把拉住我说道:“那些怪东西又是干啥用的?赶紧演了看看。”

    “行,给东西运了那边儿地里,我演示给你看!”我笑笑。

    拉了老关头儿和双儿,带上笨笨,咱去试验新家伙。

    庄户一听还有新东西看,跟赶集似的拖家带口的就跟着我们来到了一块儿地边上。

    程福之让人赶过来一辆大车,车上放着我画图让匠作坊匠人打造的几样新家伙。

    “老关叔,赶一头牛来!”我招呼了一声,后给车上那个解放犁卸了下来。(解放犁是我国农业展史上牛耕犁的绝唱,是我国1965年开始推广使用的,又名55型改良犁,当年仅山西省两年间就推广使用过5万部,其特点是设计合理,操作轻便,效率高,不易损坏,适应性广,特别适合犁草籽田,深受农户欢迎。)

    给犁架到牛背上,调整一下后,亲自操犁,当众演示。一个人用一顿饭的功夫就轻轻松松犁了一亩地。而且犁头吃土深,破土轻,犁沟均匀,宽度、高低全部可控,顿时又引起所有庄户一阵惊呼。

    老关头儿等我停下后,奔了我边儿上,给这犁抱住左看又看,老脸兴奋的直抽抽:“少爷,这……那个……我试试行不?”

    “行啊!”我点点头:“做了就是给大家用的,您先试试!”

    抄了鞭子,老关头儿又操作着这犁头犁了一亩地,到底是田里的老把式,看一遍就基本会用这犁头了。犁完地的老关头儿兴奋的打摆子:“少爷,这犁头轻巧好用,犁地也深,还不费牲口,宝贝啊!这要庄子上的人家都能用上,我老关头儿保证,咱肯定能给这万把亩地(不包括俩山丘)都包圆儿了!”

    这边儿老关头儿话还没说完,那边儿其他老汉就有抢了试犁头的:“他老关叔,你跟少爷说话,俺先试试这新犁头!”说完就给牛和犁头赶了另一片儿地里试新鲜去了。

    还有聪明的直接又去赶了一头牛来,然后给车上另一套解放犁抬了挂牛身上玩儿去了,看的程福之眼馋不已。

    “敢弄坏了,扒了你们的皮!”老关头儿气的扯了嗓子骂。

    “算了,让大伙儿用个新鲜,我给庄子上订了五十套呢!”我摆摆手。

    “少爷,这犁可从来没见过,叫啥犁啊?”双儿问道。

    “这个是你家少爷我设计的新犁头,还没取名儿呢!”我挠挠头。

    “少爷,你最厉害了!”双儿拉着我的袖子说道。直接给我闹了个大红脸。

    这解放犁后来被称为李氏犁,风靡全大唐,更深刻的影响了后世农业史,史称“唐犁”。

    给车上另几件东西卸了下来,一一给程福之、老关头儿、双儿和那些没抢到犁头用的人解释。

    竹砻,(又叫推谷椎,由上下两部分组成,都用编竹围,内贮泥土扎紧,以不开裂为宜,上部转动,下部固定,上下相接面用桐油炒过的竹片排页,镶成“人”字形密齿,以破谷壳,无损大米。操作时用一曲尺形木拐穿贯竹砻手,用力推动上部转动,每天可破谷2oo公斤。是自明清时代一直使用建国后的优秀农具。直到到1963年以后后,遂步被动力机具所取代。至199o年,只有个别农户保有石砻,加工糯米酿酒。)

    手摇风车,(木料制成车身,高约1。2米,长约1。6米,宽约o。4米,中间是空肚,上为喇叭口,以便装谷米,风车口稍大一点,风车口后下方两侧和各安一个出谷口,叫头车口(出谷)、二车口(出秕谷)。车后安装4~6块风页,风页的铁轴子上装上手柄,用手转动,即可生风,吹跑比谷米粒轻的空壳及其它杂物。至199o年,农村仍沿用风车处理谷物、米、豆类、麦、茶籽等)

    55改进型耧,(耧也叫“耧车、“耧犁”、“耩子”。一种畜力条播机。起源于西汉赵过作耧,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后经过展改进,明了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1965年生产的55改进型耧配合解放犁使用,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一牛拉五个犁铧,一人操纵,布种于耧车,一天内可播种两到三公顷地。是原来耧车布种度的两倍左右。可惜的是解放犁被全国推广了,55改进型耧由于设计者后来被定性为反革命分子,所以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从此淹没在历史的浪花中了。)

    等全部解释完,老关头儿、双儿和所有庄户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神!

    “乐休,你该不会真是天上的星君吧?”程福之瞪着俩牛眼看这我,傻傻的问道。

    ………………………………………………………………

    小李庄一下子就火了起来,大水车边儿上天天围了n多人看,兴致高的还能给这七八里长的双环渠走一遍。甚至还有在这儿吟诗做赋的。

    而新式农具由于我和老关头儿的关照,暂时庄子上没人在别人面前提起。只有自己庄子上几个人凑了一块儿的时候才兴高采烈的边谈论边期待了春天快点儿到来。

    响马出身的老妖精从程福之口中知道了这些东西后,啥也没说,直接杀了匠作坊,除了水车,一口气要求每样再做1oo件,听说给匠作坊的管事儿逼差点儿没上吊。紧跟着兰陵和文成也给这个管事儿下了单子,除了水车,每样再来一百件,于是这个管事儿终于英勇的口吐白沫躺下了。整个冬天,匠作坊忙了个人仰马翻,二半夜还能听得见里面的叮咣声。

    我订做的农具全部到手之后,被老关头儿统一锁了府上仓库里。据说钥匙就连睡觉都不带摘下来的。

    十二月二十五,庄子上所有人家都准备了过年的时候,托程福之联系的第三件事也有了着落。

    看着十五头健壮耕牛被牵进庄子上专门新修的牲口棚时,所有庄子上的人都笑的灿烂。

    至此,我的春播规划全部完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双儿,你说少爷我是不是太败家了?”捧着手里的账本儿,我欲哭无泪,连带这个月瓷器销售的进项,我的万贯家财短短两个月内就被我挥霍一空,这账面儿上只剩不到一百贯钱了……

    --------------------------------------------

    啥也不多说了,李逸已经穷疯了,您看是不是先支援点儿推荐票啥的?

第二十八章 小鸡不尿尿 各有各的道儿

    “啥?弹劾我?我咋了?”

    腊月二十八,家家剪窗花。大早上正跟双儿俩猫了屋子里剪窗花呢,李淑来了,进门就给了我个“炸弹”,炸的我晕头转向。

    “说你以左道淫巧之术蛊惑人心,居心叵测。听说折子都写好了,就等过了年往上递呢!”李淑往椅子上一坐,立刻被摆了案子上的各式窗花吸引住了,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眉开眼笑的对双儿说:“想不到双儿的手这么巧,这窗花剪得比我那儿的漂亮多了!”

    “公主过奖了,是少爷教了剪的。”双儿看看还在目瞪口呆的我,忧虑的回答道。

    “我招谁惹谁了?没事儿弹劾我干啥?还整个居心叵测出来?这是要扣我反革命的帽子咋地?”我咬牙切齿的问道。

    “反啥命?”李淑愣了愣。

    说漏嘴了,这年头儿还没革命呢,哪来反革命。

    “你甭管啥命了,这是谁啊,也太坏了,咱就做俩农具,怎么看也跟蛊惑人心、居心叵测了啥的联系不上不是。”我赶紧给话兜回来。

    “切,还不是见不得别人家用好东西,眼睛红了妒忌的!”李淑撇撇嘴:“这帮人嘴里啥时候有好话了。”

    这么说就明白了,新式农具目前就四家有,这文成、兰陵、老妖精没人敢招惹,我这一吃闲饭的将军伯爷啥的,人家还没放了眼里。

    妒忌这东西可怕,这人一旦有了妒忌心,那就算是半个精神病人。而且妒忌这东西没法形容,说简单了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最好全天下的人都比他差,否则他就不舒服,看啥都不顺眼,看啥都恨得牙痒痒。这要是一般普通老百姓,妒忌心重的顶多闹个人见人怕,有多远躲多远,可这当官儿的一但妒忌心起来了,那就是跟你没完没了斗下去的下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更可恨这妒忌一但了芽,影响力巨大,一拉扯能呼啦聚一帮人,只要都是比你差的,那都能抱了团儿的跟你作对,一个人不可怕,这要是一帮人跟你过意不去的话,这日子就难过了。

    行了,有了李淑提前通知的消息,咱这心里就有底了,哼,想拿我当大头来开刀,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大家走着瞧,告我是吧,小样儿,倒腾不死你的。

    这儿正恨得捏拳头运气呢,却被李淑这个没眼色的打断了:“行了,告你也白告,知会你一声而已,过来教教这窗花咋剪?连女人家捣鼓的东西都会,这怪本事还挺多。”

    低眉耸眼的教李淑剪了十几样窗花,啥生肖图、福字图、寿字图的。你还别说,人家的智商就是好,一口气教完,人家剪了两三遍就会,想想自己当初跟了学的时候,唉——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送走兴高采烈的李淑,咱直奔书房开始画图。

    李淑的话意思清楚,有她和文成、老妖精罩着,弹劾我的折子就算递上去也没用。这心意我领了,可我没想就这么算了,毕竟光靠了这三家罩着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李淑、李雪雁那早晚都是要嫁人的,老妖精本事再大,这双拳还难敌四手呢!再说了,要说靠山大,当今世上,还有比李大帝更大的靠山?哼哼,弹劾我?也不看看咱是谁,到时候还就怕你不敢弹呢!

    一口气给新农具的制法连图带说明的画了十份!用卷轴套好,看这精致。嘿嘿,还正愁新年没礼送人呢,这下全搞定了,我给长安城的几大巨头都送到,看你弹谁?让你丫眼红,让你丫弹劾,弹不死你的!

    大年三十,跟双儿俩请了老关叔一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年饭。

    年初一,咱高高兴兴带着双儿,揣着做好的卷轴,四处送礼去了。

    第一站,上河苑,长孙皇后。嘿嘿,李大帝见不到,皇后咱是想见就见,这优势,别人还真没有不是。

    第二站,赵公长孙无忌。

    第三站,郑公魏征。

    第四站,梁公房玄龄。

    第五站,卫公李靖。

    第六站,英公李世绩。

    中午跑老妖精府上蹭饭,饱饱的吃了顿好的。

    行了,不管是谁,你要弹劾就弹劾吧,这大唐朝,除了李大帝,能给这几家弹倒了的人,估计还没有呢!

    “你小子到还记得来,等你一上午,当你小子翅膀硬了,飞跑了呢!”老妖精剔着牙,瞄着我看。

    “大过年的,说的哪门子浑话!”程斐氏看着老妖精瞪眼。

    “嘿嘿,哪儿能啊,这不是事出有因嘛。”赶紧凑了老妖精边儿上把上午行程讲一遍,然后老老实实解释自己的想法:“我想着这新农具效力大,瞒也瞒不住,时间拖久了,这压力太大,咱顶着也累,得不偿失。何况我当初琢磨这新农具的时候,本来也就是想着给大伙儿用的,所以呀,我干脆给他来个大赠送,还省点儿礼钱不是!”

    “瞧你那点儿出息!”老妖精听我说完,笑眯眯的说道:“你这儿省心了,弹劾你那官员就倒霉了,大过年的你小子还给人下套,这坏心眼儿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这不受您老教导多了,跟您学的么!”嘿嘿,咱跟老妖精不生分,说话没个忌讳。

    “这一个老的,一个小的,没一个正经的!”程斐氏一人头上给了一个五百,然后笑道:“行了,要是这几天没事儿,就住了府里,人多热闹。”

    嘿嘿,正有此意,节省开支了不是。

    下午给新做好的麻将牌拿出来,拉了程斐氏、老妖精、程福之三个一通讲解,讲解完,咱就开搓。

    要说这麻将可是源远流长,相传最早叫“叶子格戏”,至明朝中期,一个叫万饼条(另说叫万秉章)的人真正给麻将定了型,这1o8张麻将牌从此后就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

    要说这大唐朝,还真没啥文化娱乐活动。除了喝酒吟诗、品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