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琐记-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口茶叫容祁这一问给噎在了嗓子眼儿里,许礴忍了半晌才咽将下去。在不懂风月的青菀面前他正人君子装得坦然,在容祁面前却不能,那瞧起来得像个真的衣冠禽兽,因也不正面回答容祁的话,而是拿道德伦常来压,恼怒叱道:“这是什么话?叫人听去了,编排一番,我六王爷岂不是畜生?连出家人也要染指!”
容祁把脸上的笑拂下去,“殿下息怒,不过一句玩笑话。”
这玩笑话戳得许礴不大畅意,不是太爱听的模样。他原就是沉稳正直的人,一心扑在家国天下此类大事上。想有一日夺得宝座,实现毕生心愿。之于女人的事情,他从来都不是很上心。这会儿说他瞧上了尼姑,那不是毁他名声么?荒…淫无道,这是顶极大的帽子了。
然容祁突突开这么句玩笑,总也不是无故给自己找难堪。那一通劈头盖脸,可没给他留一点颜面。许礴什么性情他最是了解,大事面前无小事,没有揪细的心思,这会儿怎么就单单把那小尼姑和她师父想着?傍晚时分山上下来的士兵还说,那小尼姑是叫六王爷马背上拥了一路回来的。
本来他也只是好奇,无甚旁的心思。可瞧见那小尼姑与他记忆中的婉婉长着同一张脸,便是忍不住想为她探探底。那一句玩笑便是试探,得的回应却叫人难堪,可也总算让人安心。七年,他一直以为婉婉早死了,和骆家一道消失在了这个世上。可今儿又叫他见着了一模一样的人,又怎么能忍住不多关心一二?
倘或她真的是婉婉,那一定是不能与许礴生出交集的。倘或她不是,那以一个僧人的身份来说,也不能叫许礴给惦记了去。他自己又有些私心,隐隐约约,不甚明晰,只萌鼓着一点芽儿,因并不深想。
而被许礴训斥了几句,容祁也并不往心上放。跟主子混差事,没有不挨训斥的。疾言厉色都是小事儿,大可不必较真。这若什么都计较,连人脸色也瞧不得,那还伺候什么君主帝王,得什么功名利禄?
他从许礴的帐篷里出去,拐了几道弯绕往后头去。营帐里也都点起了灯烛,处处可见亮光。路过青菀和净虚的账外时,瞧着其中灯烛摇曳,两道人影压在帐壁上,俱是盘腿打坐的姿势。再看几眼,自回去自己的帐里,不扰人清修。
那厢许礴自个儿在帐里,案前发呆,满脑子想的都是容祁才刚问他的那句话。那话着实大胆,却也真的在他心上拨挑了一下。他低头自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看上了那个小尼姑。他给自己的答案是否定,因为他不是那般轻浮的人。可想起山上自己那不受控的热烈反应来,又觉得自己好像也没多正人君子。
他在帐里枯坐一个时辰,用了晚膳,梳洗一番到榻上卧下。心思百转,想到后来就拉起被子往里瞧了一眼。心里实在无解,难以成眠,便又掀了薄被下塌,到帐外吩咐守夜的士兵,“把玄音师父请过来,本王要她解惑。”
士兵都知道他说的玄音师父是那小尼姑,应了声“是”便去办这差事。到人帐下,俯身凑面到帐前,冲里面说:“玄音师父,王爷叫你过去。”
玄音正要吹灯睡下,听得帐外人声,只好将嘴里的一口气收住,再应声是,“就来。”
青菀这会儿也知道了那领兵的是朝中的六王爷,皇上六子,自然不敢怠慢。心下里揣测着六王爷这会儿找她不知什么事,一面跟着士兵往主帐里去。到了帐外等士兵通传,得应一声,便从士兵打起的帐帘下进去。
到了帐内,但见着六王爷在榻边坐着,一身玄色寝衣,在昏暗的烛光下显得更为深黑。他直等青菀进了帐篷,才从榻上起来,到案边去,嘴上又吩咐青菀,“坐吧,不必拘谨。”
青菀应声“是”,到他对面坐下,身姿摆得端正。她用出家人的姿态面对许礴,手里握一串檀木珠子,象征性地一颗颗数过去。那是静心使的,心不静的时候便急缓不定。她擒着珠子,微微颔首,问许礴,“不知王爷这么晚找贫尼有何事?”
许礴吸口气,只觉得从她进屋开始,那混杂檀香的体香又在往他鼻尖上绕。本来沉稳冷静不已,这会儿已然又有些迷糊了。心里咚咚的产生悸动,想做许多他平日并不会做的荒唐事。可这得忍着,目光落在她颈间的锁骨上,心念更是难控。
他把目光上移,水雾蒙蒙地盯着青莞,喉间发干发哑,暧昧不明地说一句:“想做些混账事。”
青菀再不知情趣,未尝过情果,也能从他的声音起听出某些信号。她不自觉把腿盘得更紧些,不敢抬头去看他。那眸子不能盯,一对视就怕他扑上来。这感觉太盛,心里便不自觉慌措起来,嘴上不知该搭什么话。
许礴便又自续自话,仍是那般暧昧的语气问她,“怎么办?”
青菀对这种事无力招架,手上珠子数得错乱不堪。她一直在寒香寺吃斋念佛,不大与男人共处。便是有一处说话的,那也是山下求签祈愿的,十分正经。人拿她做佛门中人,不敢对她造次。这样被人猎物般盯着,要吃了她一般,还是头一回。
☆、52|华阳宫13
【防盗章】 青菀不做多想; 把头往被褥里埋埋,续上眠来。
早课在卯时,早板①便得早两刻钟。睡觉定着点儿; 不能随性胡来。是以; 该睡的时候不能醒着。否则加连必得醒着的时候; 那就没晌没晚了。点儿定得准了; 到了就能睡着,也不错时候地照样醒来。
卯时的天儿; 微光也不可得见。若是如今日夜里飞雪,空中没有半点星辰的; 便黑得一团雾气。早板的时候得点起油灯; 罩上僧袍; 挨着趟儿洗漱一番; 准备早课。
青菀是自己禅房里起得最早的; 清理床前炭盆都是她的事儿。盆里烧尽了黑碳,剩下一指高的白灰。她弯腰伸手扣在盆沿儿上; 端了起来要出禅房。撕开寺院寂静凌晨的尖叫,是在她手指碰上门扇的时候响起的。
寺里又死了一个小尼姑,在禅房的横梁上吊死的。听说早板时瞧见的小尼姑吓得脸都青了; 在后山呕了半个时辰。吊死的小尼姑脸被勒得胀紫; 脖间套着的是缁衣撕开结的绳条儿,舌头挂在嘴角上; 直挺挺在梁上晃荡。之前死的另两个小尼姑; 一个是后山树上吊死的; 一个是井里淹死的,都是夜半时分。
这是丧名声的事儿,住持将人安葬在后山,便把这事儿按下了。哪知这会儿又死了一个,终归是掰不开嘴问个长短,是以还是那般处置的法子。这事儿做熟了,不过早斋的时候就处理了干净。
用完早斋,青菀陪一清到前庭打扫。一清是青菀的师父,从八岁的时候在京城领她入佛门,便一直将她带身边儿。两人四处游历,走过不少地方。最后到了苏州这寒香寺,才算落下脚来。
青菀手握竹枝扫帚,扫起夜里风大带来的枯枝干草。按擦过一块地方,就划出密密的竹枝痕。她不说话,却听得一清连连叹气。她知道的,一清是瞧不下这事不明不白就这么了了。人死了,不细究其原因,草草给埋了,不是佛家人该所为。
青菀只当没听见,不提起这话头来,偏一清支棱住扫帚长杆儿,拉拉缁衣袖子盖住手,缓声说:“这人死得蹊跷,如何不问其源头。这般放任,再死几个也未可知。”
青菀微弓着身扫地,搭一清的话,“倘或闹开了,人心惶惶,山下的人不上来,香火许就断了。住持想得多些,不像师父您心地纯简。香火续不上,早晚有散的一天。这事儿原与你我无关,咱们更是解决不了,插手不免惹自己一身臊,得不偿失。师父可按下心气,静观便是。”
一清听着青菀的话,深深吸进的一口气埋在喉间,愣是没吐将出来。她领青菀入佛门已有七年,现年她已十五。原以为她是经历过家中之事心思冷硬,想着教导她几年,也就该有了佛性。哪知,七年未曾改变多少,她还是这般冷眼旁观所有事。是以,当初让她蓄着的长发,这两年怕是还剃不去。
尘性不改,凡心未尽,如何能全身全心做佛门中人?
一清又开始训斥教导起她来,说些功德之言。都是青菀听惯了的道理,背也能背出□□。她不言声儿,等一清说完,自把余下地块扫了干净,过来接过她手里的扫帚,一道儿给搁置了起来。
她确实就这性子,瞧不出谁可怜来,也瞧不出哪件事需她热着心田对待。比起无头无脑掺和,她更愿明哲保身。一清常教训她心冷,无善无德,尘世凡俗之人有且不如。青菀不分辩,这是她人生头八年落下的病根,不是说改就能改了的。
且不说她,她是心冷不愿身涉这事。而这寺里面,又有别的哪个愿意掺和?便是常年一禅房里住出感情的,也不见到住持那处不依不饶非得讨要个真相。起初出事的时候,住持悄悄请了山下仵作来验过尸,都说是自杀。自杀还有什么真相可言?是以便搁下了。
住持叫寺里的人封口不准提这事儿,人也都明白为的什么。寺里的名声得顾,香火也得续。再后来的那桩,也便自然按下。眼下这又出了一桩,少不得还是之前一般的样子。人虽也惶恐不安,到底有住持冷静把持,也还算安心。因整个寺庙里,只有一清一个日日嘀咕,想要个说法。
如此这般,也不是没有去住持面前游说的,要住持把这事查个明白。便自个儿不查,也可使些银子叫官府来查。住持却说,“生死有命,她们自个儿送了性命,叫旁人如何?仵作验尸的结果,你不知道?便是官府来了,也是一样的了局。”
一清偏也固执,她瞧不得人死得不明不白,便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来。她也还算顾念住持的面子,不将这事儿闹将开来,只自个儿暗下里循些线索去查。因此,山上的香火仍盛,求子求长寿的,万般皆有。
一清心腹里冷笑,觉得寒香寺内腹里窝乱,已供不得真佛菩萨,偏还骗着香火钱,叫人不齿。她便对寺里的佛事懒怠起来,自顾自己念经坐禅此种。心里又打着算盘,想着把这事儿弄明白了,叫死去的三个小尼姑得可闭眼,便离开寒香寺。
第三个小尼姑死后三日,寒香寺又恢复往日模样,私下里的闲言闲语也禁了绝,好似没发生过一般。无人知道那三个尼姑缘何自杀,只每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考量,往后更得处处小心着。青菀自然也不往心上搁,伺候师父、念经诵佛,偶或下山化缘,不在话下。
这般又过了半月的光景,寒香寺的香火便显而可见地少了起来。等再过小半月,每日上山来烧香祈福的,更是屈指可数。住持烦忧上头,找来寺里辈分高些的在一处商讨对策。一清这会子却置身事外,有关之事一概不问。
这一日,有小尼姑找青菀下山去化缘。寒香寺入了困局,总不能坐吃山空,该想的法子总要想。青菀拿上自己的黑木钵盂,随她们一道儿下山。踩着阶矶颠着步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不过是天不黑就得回来,又说给各自的师父带些吃的。
到了山下,入城进街,光景早不如前。以前寒香寺的女尼们下来化缘,鲜少碰钉头的。眼下却不行了,总要受人些眼光。三五人处也听得些话语,原来人都知道了寒香寺接二连三死了三个女尼,草草就给埋了。这事儿晦气,谁还拿她们结善缘呢?
饭是要到了一些,总归受了不少冷眼,心里不大畅意。青菀抱着自己的黑木钵盂,听她们在那处议论——
“这是谁走漏的风声呢?”
“莫不是早前住持请的仵作?”
“那不能够,他是收了住持银钱的,怎么做出这样的事?”
……
一时理不出头绪来,说一阵落下话尾。偏又谁想起了一清,忽说:“一清师父最放不下这事,三五次拿去与住持说叨,莫不是她嘴上没遮没拦,泄了消息?”
说罢都望青菀,问她,“玄音,是也不是呢?”
青菀忙摆手,“我师父虽执拗些,但是非曲直都在心里呢。寺里不好了,与她有什么好处?”
人听她这么说,便也收了疑心。然青菀虽维护她,心里也不免怀疑一清,想着,待会到了山上,问她一问。可这一问是最后的遗憾,等她和一众小尼姑到了山上时,看到的便是一清的尸身躺在禅房里,早没了气息。
青菀丢了手里的黑木钵盂,洒了一地的粥食,扑过去试一清的气息。人是死了,脑门上磕得青紫一片,头壳变了形状,染得到处都是血迹。尸身早已变得僵硬,冷得没有一丝温度,直挺挺躺在榻上。只那两只眼还睁着,不肯闭目。
忽而,门外又飘起雪来,鹅毛一般,纷纷扬扬。
……………………………
①早板:起床
许礴伏在她耳边,喑声一句,“那我进去了。”
听到这话,青菀脑子几乎快要炸裂一般,紧张又期盼地等着那一刻。她不知道往下是什么滋味,只知道自己眼下只想他这么做。强烈的欲…望控制不住,如潮水般冲过全身,崩也就在一刹那。她侧头在他耳畔轻蹭,呼吸急重,便应了句:“嗯。”
这一声嗯刚刚应下,余下是一段空白的等待。青菀便是在这空白之际从梦中惊醒过来的,睁眼那刻呼吸埋在喉间,好半晌才吐了出来。没了梦里的热烈,身旁是一圈暗夜的冷寂,有些冰凉凉的感觉。她悄悄往旁侧望,见净虚还未醒来,便放下了半颗心。转过头来再想起梦里的事情,少不得又要脸红心跳一番。
她起身在榻上盘起腿来,默声念起清心咒。好半晌静下心,落手睁眼,看到回纹雕花门扇外洒进微光,又是一阵自责自愧。她对风月之事并不通晓,也可以说知之甚少。她不知道自己心里明明有着别人,怎么还会在梦里和许礴做这样的事情。并且,之前许礴留她睡觉,非礼她的时候,她身子是有反应的,并不排斥。
她有些丧气,倒下身子躺在榻上,望着屋顶如栉子般整密的紫灰色房梁。她想着,这么些年的佛门学说终究是白学了。怕是自己骨子里就是放浪之人,和她生母一样,没什么高下。可这能任着么?自是不能的。她不能成为她曾经最厌恶的那般人,她要自我约束。
青菀在净虚转醒的时候出去打水,兑好了温度端来给净虚梳洗。
寺庙里每日的事情大约都是一样的,早板之后要上早课,继而用早斋,洒扫诵经,再是小食个修午斋此类,没什么特别新鲜的。青菀替净虚做下许多事情,她便落得清闲,只管念经修行吃饭睡觉。
几日下来,净虚是一尊冷面孤傲的菩萨,跟寺里的人总共没说过几句话。这熟络的差事便也都落在青菀头上,费心在寺庙里笼络人心。到底是借助来的,不能叫人生厌,半道再撵了去。
不熟的时候,青菀瞧着是个软糯没主张的小丫头,锋芒不露,最是不叫人生厌的。倚云院的四个小尼姑便爱带着她,一处修行,一处吃饭。先时净虚还在膳房里与别人一道用斋,后来就都是青菀给送过去。
四个小尼姑瞧着咋舌,都来问青菀,“你这师父什么人?派头这般大?”
青菀笑笑,“你们没有听她说过佛法,亦没瞧见她跟别人辩过。倘或哪一日有机会瞧见了,你们就知道了。”在讲道论法这事上,净虚没输过。
四个小尼姑听了这话越发咋舌,究竟不知净虚是个什么人物,因对青菀说:“下回容老夫人容夫人过来,叫她也宝殿里去,说给容老夫人和容夫人听听。”
青菀可做不得这个主,摆手道:“这个得住持肯呢,便是住持肯了,还得我师父点头,咱们管不上。”
四个小尼姑七嘴八舌,说这事儿不难,不过叫她亮亮本事。说得好了,容老夫人喜欢,兴许将她二人真个就留下了也未可知。又说叫她回去等着吧,不必掺和,到时住持开口,净虚自然是要给这个面子的。否则这禅房斋饭,不是白给白住的。
青菀自不管这事,她没什么功德,哄人的话也说不出几套来,横竖碍不着她的事。去与不去,她都不管,也不会跟着。
那四个小尼姑却上了心,找住持慧寂说话,说“别瞧苏州来的净虚师父年岁不大,却是个得道高僧,最是会说法讲道的,论辩之事也十分在行。既来了咱这处,也不能埋没了人家。咱们也想听她说说,多学一些。下回容老夫人过来,不如引她出来。”
慧寂想了想,数两颗手里的长串佛珠,“你们是听她徒弟说了什么,想瞧人本事。我瞧这净虚性情孤冷,不是个会依从人的。住两日走了也就罢了,咱们发了善心。引给老夫人,若是把老夫人冲撞了,就是咱们的过失。”
几个小尼姑听慧寂说得在理,又瞧她没有要引净虚的意思,便也就作罢了。过来与青菀说,道一句,“瞧不见可惜了。”
那厢净虚不知这事儿,也无心要与容家老夫人夫人碰面。她也没打算留在京城,攀结这些权贵也无甚意义。只掐算着日子,想到今儿是九月二十九,大相国寺应在举行药师佛圣诞法会,便叫了青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