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家丁香-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大山连忙伸手拦着,“爹,您消消气儿……这事儿也不怪娘,要不是玉兰她……”
  徐老汉怒道:“你少听你娘瞎鼓捣,搅家精,要不是她瞎出主意,你媳妇儿能回娘家,能把这些事都说出去?丢脸,我真是觉得丢脸!这事儿如果让爹娘知道了,怕是咱爹都被你气的厥过去。明天,不,现在……算了,明天,你必须带着银子过去给宋家赔礼去,如果这件事真的被闹大了,我绝对休了你!”他说完,便气哼哼的趿拉上鞋子出门去了。
  徐王氏捂着脸呜呜的哭,边哭边道:“真是作孽啊,人家别人家的儿媳妇儿对婆婆都忍让都顺从,为啥咱家娶来个反骨的?我好不容易熬成了个婆婆,咋就不能享福了?”
  这时候徐秀娟钻了进来,见她娘再哭,便爬上炕安慰道:“娘,有啥了不起的啊,这种吃里扒外的嫂子不要也罢,休了就休了呗。如今咱们徐家出了个进士,哥想再娶一个那岂不是简简单单的?可是她宋玉兰想再嫁个好的就不能了吧?”
  “娘,我不想休了玉兰……”徐大山吭哧瘪肚的说。他跟宋玉兰少年夫妻,再加上宋玉兰长得好,平日里说话柔声细气的,俩人结婚三年了基本没有红过脸。
  “你这个没囊气的!”徐王氏哭着戳了一把徐大山的脑门,“不过就是个女子你都舍不得,还让你老娘我拉下脸来去赔不是,我怎么当初就瞎了眼,让你娶了那么一户人家的女人呢!”
  徐大山嘟囔道:“当初你不是跟我说宋玉兰模样好,家里也好,嫁给我能帮衬咱家吗?还让我日日给宋玉兰送花送东西……再说这两年,她也没少给爹娘弟弟妹妹们买东西……”
  徐秀娟呸了声道:“那点儿东西算什么?我去六叔家看了,那可是一院子的好东西。那个宋桃红戴了一脑袋的簪子,别提多好看了。你道那是因为啥啊?还不是徐强哥争气,以后六叔家的徐强哥可是要做大官儿的,他当了大官能少的了咱家的好处?宋玉兰不过就是个屠户家的,能有什么好?以后让六叔给你找个好媳妇儿不就成了?”
  徐大山盘算了片刻,道:“娘,要不,要不我去六叔家问问……毕竟当初做生意这件事还是徐强给我出的主意呢。”
  徐王氏抹了抹脸,道:“那成,你去问问……只是咱家现在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哦,对了,你媳妇儿之前给秀娟买了两个尺头我还没动呢,都是好料子,本想等秀娟想看人家的时候做两件好衣服的,你先拿过去。”
  “娘……”徐秀娟一听要动自己的尺头就不乐意了。
  徐王氏道:“不过就是两个尺头,以后等你徐强哥做了官,还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快,快去。”
  徐大山带着两个尺头去了徐强家,进门先磕头喊了六叔六婶,然后又喊了徐强徐大人。宋桃红还在坐月子不能出来,平时也只见一些女眷,他是见不到了。
  “我家穷,也没啥好东西。就只有这两块尺头能拿得出手,六叔六婶别嫌弃。”徐大山满脸的笑,恭敬的把尺头递了过去。
  他们家早就跟这一支徐家出了五服,其实平日里也就是点头之交。只是如今徐强得道,徐大山这个叔叔婶婶喊的比喊自家亲叔叔婶婶还亲。
  徐强他娘接过尺头,发现确实是好料子,才笑道:“哪儿的话,能来就是一份心意了。”
  徐大山笑着点头,眼神直往徐强身上飘。
  徐强最近也烦,他跟宋桃红无媒苟合这件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叫操守不行,被人参了怕是没的官儿做。往小了说反正人都娶了,也是明媒正娶,别人说不出什么话来。
  只是在这么个节骨眼儿上,还是自己岳家闹出来的这一桩事儿,让他对岳家有些心生不满了。不过宋桃红毕竟给他生了儿子,就算不满也得忍着,忍到自己当了官儿再说了。
  这几日他好不容易空闲下来,还没等好好休息呢这徐大山就上门了,瞅着那样子应该是找自己有事儿的。
  他想了想,站起身来道:“爹娘,我带大山哥看看我儿子去。”
  徐强娘笑道:“也成,你们如今也算是亲戚,可比别人家更亲了一层的。大山,你该去看看你侄子,当初洗三的时候就你娘来了,你也没见着。”
  徐大山憨厚的笑了笑,弯腰行了礼,跟着徐强转身出去了。
  找了个僻静处,徐强问,“你找我啥事儿?”
  徐大山道:“当初你说帮我找个谋生的路子,可惜我媳妇儿娘家不给钱,我这也没啥钱,结果事儿也没成。如今你当了进士眼看眼的就要做官儿了,我爹娘想弄一份好礼送来庆贺一下,可谁知我媳妇儿一听就闹了起来,还回娘家了。”
  徐强不耐烦道:“她回娘家你找我做什么?难不成还让我去给你哄回来?”
  “不是不是,我没那个意思,就是……当初说做生意就闹得不愉快,如今她一听咱两家关系好就生气,我这心里不舒服。但是我人最笨也不知道该咋办,想问问你。毕竟你是个读书人,能不能帮我想个法子。”徐大山既不想把亲娘贪儿媳妇那点儿银子的事说出来,又不想让徐强跟他生分了,只能把宋玉兰说的一文不值了。
  徐强狠狠的哼了声,道:“他们宋老四家怕是恨上我了,怎么还可能给我送礼?如今你还姓了徐,估计宋玉兰也没想跟你好好过日子了。”
  “那不能,儿子都生了……”徐大山一听这个就有点儿着急,道:“毕竟夫妻三年,一边儿是咱亲戚兄弟,一边儿是我儿子亲娘,这,这我夹在中间心里不舒服不是?”
  徐强原本想说不过是个儿子,以后想要什么儿子没有?只要娶个女人,那就能有儿子。只是他不敢说,怕落人口舌。
  于是在看徐大山,他就觉得找人是来挑事儿的了,便愤愤道:“你来问我,让我问谁去?我一个读书人难不成还能管了你家务事?咱俩虽然都是宋家的女婿,可是我娶的是宋老三家的闺女,你娶的是宋老四家的闺女。咱两家已经出了五服,宋家也都分了家,不过普通亲戚罢了。当初我是看在都是宋家女婿的份上帮你一把,可是你没银子我能有什么办法?如今你媳妇这样,我更是管不了了。”
  “这,这……”徐大山咬咬牙道:“可是宋玉兰回娘家了,还想着让我娘上门去请她才回来,这咋办呢?”
  徐强转了转眼珠子,道:“这好办啊,她不孝,你们直接去衙门告她,看她还敢不敢作妖!”
  徐大山惊的退了两步,结结巴巴道:“衙,衙门?那,那可使不得,咱们都是老百姓,哪里就进衙门让官老爷掺和这种事了。”
  徐强心说你是老百姓我可不是,他翻个白眼道:“那能怎么办?我给你出主意你又不愿意,你叫我怎么办?再说了谁让你直接去衙门了,你就骗她,说若是她不回家就告她不孝,她能不怕?”
  徐大山抓耳挠腮了半天,才吭哧道:“可是,可是我娘花了她的嫁妆银子,这当官的能管吗?”
  徐强听完差点儿笑出来,“原来是这样啊,合着是你娘花了她的银子,又想让她掏钱给我送礼,结果她不愿意回了娘家,必须让你娘去赔不是才回来?这种事你找我做什么?啊?让我还她银子?是我娶了她还是你娶了她?徐大山,咱俩没这么深的交情,你娘坐下这种事儿还好意思拿来跟我说,我都嫌丢脸!你走,你赶紧走,带着你的礼物给我滚!早知道是这种事,我都不会让你进门!”                        
  宋丁香:真是大开眼界!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漠漠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章 

  徐大山被徐强狼狈的赶了出来; 片刻后那两个尺头也被丢了出来。徐大山抱着东西缩头缩脑的回了家; 徐王氏见他这幅样子心里一紧; “这是咋的了?”
  徐大山把尺头丢到炕上,愤愤道:“那徐强如今狗眼看人低,不但把我骂了一顿,还把礼也丢了出来!”
  “这……”徐王氏心中惴惴; 问道:“你是咋说的?”
  徐大山道:“还不是娘你闹得吗?你花了宋玉兰的嫁妆钱,如今就算是告官咱都告不赢。”
  “咋就告官了??那徐强是咋说的啊?哎呀,你赶紧跟娘说!”徐王氏着急的不行,都快从炕上跳起来了。
  徐大山磕磕巴巴的把事都说了,“他说人也不是他娶的,嫁妆也不是他花的,找他有何用?若真的是宋玉兰不孝; 告官就是了。”
  徐王氏听完,直接躺在了炕上; 半晌才哭道:“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娶了个儿媳妇难不成还要我供着她?”
  翻来覆去就这么一句; 闹得晚上都没吃饭,说头疼。
  徐老太太不知道这边的事儿,还差使小儿媳妇来问。小儿媳妇过来转了一圈儿回去道:“看着脸色是不咋地,说是受了风寒; 还张罗着请郎中吃药呢。”
  徐老太太拧紧眉头,道:“晌午的时候还好好的,这时候就要张罗吃药了?吃药不花钱啊?她吃药可以; 自己掏银子,别想跟我这里拿钱。对了,你就没问问她儿媳妇咋就回家了?”
  小儿媳妇道:“问了,不说,一问就嚷着头疼。”
  徐老太太毕竟过来人,琢磨了一会儿也有点儿明白了,道:“那就不用管她,等她儿媳妇回来就不头疼了。”
  第二天,徐王氏起的有些晚,喝了灶上留得疙瘩汤,又苦着脸敛罗了手头上的银子凑了十两,想了想又把那两个尺头拿上了,苦着脸带着徐大山去了宋兴义家。
  宋兴义带着儿子孙子们去地里了,方氏正在跟张氏站院子里拽浆洗过的被单子,见徐王氏来了,阴阳怪气的笑道:“哟,这不是亲家母吗?有日子没来了,今儿怎么着想着来这边走走呢?”
  徐王氏牙都要咬碎了,挤着笑道:“嗨,还不是为了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大山,快,给你岳母磕头。”
  方氏也没躲也没让,就站那里受了徐大山三个头,才道:“这不年不节的,咋进门就磕头啊?”
  徐王氏道:“我这儿子没本事还心气儿高,总想着去巴结一下那徐强给自己家捞点儿好处,结果就把玉兰得罪了。你说哪有这样的礼儿,咱家跟徐强家都出了五服了,亲能有岳家亲?且不说别的,就丁香那事儿也不能跟徐强走的多近不是?”
  方氏撇撇嘴,道:“这样啊?不过也难怪他想着去徐强那边,毕竟中了举,以后可就当官儿了呢。这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来,如今只要是姓徐的,怕是都会高兴呢。只是我家福薄,沾不得这种天降的好事儿。”
  还没等她挤兑完呢,宋丁香就从正屋出来,笑道:“娘您少说两句,徐家大娘赶紧进屋吧,如今春寒,小心风凉吹的头疼。”
  徐王氏哎了一连串,拽着儿子进了正房。
  正房里,宋李氏正在教孙媳妇儿们怎么裁出周正的鞋面儿,宋玉兰正在窗前的桌子上描花儿,见了徐王氏进来也只是虚虚的叫了声娘。
  宋李氏抬头看见徐王氏,笑道:“哟,有日子不见了,如今穿的这么气派呢?”
  徐王氏一愣,她这才想起来自己出门的时候戴了个银镯子,头上又戴了个银簪子。这簪子和身上衣服的布料可都是宋玉兰给买的。估计自己进门那会儿宋玉兰在窗边儿看见,就直接说给宋李氏了。
  她嘴角抽了抽,连忙笑道:“大山,还不给你奶奶磕头。”等徐大山咣咣又磕了三个头她才道:“都是玉兰心疼我,要不我哪里能穿的这么好?要不都说儿媳妇就得娶贴心的,玉兰这个儿媳妇啊,比我家闺女都贴心呢。可惜我这个儿子,哎,太不争气了。”
  宋李氏也不接话头,只是道:“炕上坐,如今就这个屋白日里还烧个劈柴,怕我和他们爷爷冻着。”
  都四月份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停了烧炕,也就是家里老人孩子多的,或者壮劳力多积攒了柴火才能这么奢侈的还在烧炕。
  徐王氏坐上暖烘烘的炕头,看了眼炕上绞的鞋面,没口子的夸道:“老太太就是有福气,娶的不管是儿媳妇还是孙媳妇一个个都这么能耐,瞅这鞋面绞的多周正啊。”
  宋李氏淡淡道:“我们家就是这样,不管娶进来的还是嫁出去的,都是个顶个的好,你说还有谁能说出我家的不好来?就说玉兰我这个大孙女儿,打小就会做针线,手脚勤快,做饭也有一手,当初谁家不是求娶的门槛子都踩破了?为啥嫁给你家,还记得吗?”
  徐王氏连忙点头道:“记得记得,我家这小子长得还算可以,干活也是一把好手。俩人年岁又相仿,我们徐家好歹也算是一大户人家,门当户对的。”
  宋李氏道:“是,当初也是玉兰自己喜欢,我们就顺着孩子的意思把她托付给你们家。但是有一天她若是不喜欢了,我们宋家自然也不缺她这个人吃饭穿衣的。”
  徐王氏的脸色沉了沉,但是也只能陪笑道:“是,我知道呢。”
  宋李氏又道:“听说过年的时候孙女婿想做个海货的生意,打发玉兰来借银子?”
  徐王氏刚想说没有的事儿,还没张嘴就被宋李氏截了话头,“当初我们都觉得不错,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谁嫁个汉子不指望汉子长进呢?当初说让他拿个做生意的章程出来,如今可想好了?”
  徐大山埋着头,一个字都没说。
  徐王氏哎哟一声道:“就他还做生意呢?他没那个脑子,让老婶子费心了。可别借钱给他,到时候赔光了可咋还呢。”
  宋李氏悠悠的叹了口气,道:“是呢,可咋还呢?”
  徐王氏心里一个激灵,连忙道:“可不就是这样,我就怕他这样胡乱花银子,于是就帮着玉兰把她地里的收成都收起来了。幸好幸好,否则玉兰心有软,备不住就给他把银子掏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荷包来,从里面抖出一小堆碎银子。
  只是她这么说,脸上却心疼的不行,还要强行微笑,看着实在诡异。
  宋丁香一直忍笑,觉得宋李氏这老太太简直了,生在这农村都是埋没了人才,若是嫁到大户人家,怕也是个宅斗宫斗的高手。
  宋李氏这才笑道:“让你费心了,不过想必过了这一遭,玉兰也不再会乱花银子。这毕竟是姑娘的嫁妆,还是让她自己收着好,省的被一些拎不清的人说出去,说你花儿媳妇嫁妆,那岂不是冤枉?”
  徐王氏赔笑赔的脸都硬了,心里却把宋李氏一顿骂。
  宋玉兰这才过来,把银子收到自己荷包里,笑盈盈道:“谢谢娘帮媳妇收着银子呢。”
  徐王氏道:“娘还不是心疼你?”说完又把拎着的包袱放在炕上,“也不能空着手来,家里寻了两个好尺头,可巧金巧儿生了俩闺女,这尺头颜色好,正好给小闺女做衣服穿。”
  宋李氏接过尺头看都没看,顺手递给招娣,道:“有心了。”
  徐王氏咬了咬牙,看向宋丁香,拉过宋丁香的手温声道:“知道你受委屈了,只是家里忙平日里也走不开,你成亲那会儿我也没脱身过来给你送个像样的礼。这……这镯子虽然样式老,可是分量不轻,你拿去自己打喜欢的样式戴,就当婶子给你的新婚礼了。”
  宋丁香看了看宋李氏,宋李氏道:“长者赐不敢辞,接了吧。”
  宋丁香这才把徐王氏从胳膊上撸下来的银镯子接了,在看徐王氏的脸,都青了一个色儿。
  徐王氏还想再说点儿什么,就听外面似乎来了人,没一会儿方氏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扬着手里的一封信道:“二妮儿,柱子来信了,你快看看写的是什么。”
  “啊?来信了?”宋丁香连忙把信接了过来,小心翼翼的打开。
  周一诺年后一走这就是几个月没有什么音讯,前些日子听说他们这些新兵训练了几个月要开拔去关外,一走就是几千里地。原以为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接到家书,没想到现在就拿到手了。
  信纸到还是不错,只是那炭笔写的字粗笨的很,一看就是出自周一诺的手。她忙不迭的看信,看的满脸是笑。
  徐王氏抻着脖子瞅了两眼,一个字都不认识,讪笑道:“哟,没想到咱丁香也认识字啊?”
  方氏道:“我们家的孩子,多多少少都认识几个字,这样出门在外不会被人骗了。大妮儿也认识字啊,什么三字经什么千字文,都会背呢。”
  徐王氏可不知道自己儿媳妇认识字,对她来说这儿媳妇娶回家就是伺候婆婆传宗接代的,一听宋玉兰还认字儿,顿时就觉得更虚了。
  宋丁香看完信,道:“柱子哥说他在军营一切都好,如今没有被编去新兵营,而是跟了一个叫王千户的军官身边做长随。平日里也跟着训练,但是吃住都比新兵要好一些。如今那王千户还教他认识字,夸了咱娘给做的狼皮护膝,还说咱们做的那个老姜炒海米很好,他们这次也准备了许多带去关外,说吃了可以抵御风寒。”
  “阿弥陀佛,这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