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金为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能说每个人都各有所求吧。
  两人去到偏院的时候纪大夫人和幼悾枚荚谔兴底呕啊
  纪大夫人和幼悾矫魇婧图陀祖靡黄鸸炊加行┮馔猓痛蠓蛉似鹆松恚讗{已经上前拉住了明舒。
  明舒给纪大夫人行了礼就随着幼悾搅怂肀摺
  她是个直接的性子,今日是有事而来,随意的和幼悾盗思妇浠熬投约痛蠓蛉说溃骸熬四福崭瘴胰タ赐豕媚铮档搅巳牍皇隆!
  “王姑娘说陛下怕是还是希望此次入宫的贵女们身份都要高些才好。所以我就想起了纪姑娘,既然已经决定要入宫,其实舅母不如去信给舅舅,正式过继了纪姑娘在舅舅和舅母的名下,这样纪姑娘的身份高些,不仅入宫的把握性要大些,就是入了宫,位份应该也能高上许多。”
  一旁的纪幼婷听得一喜。
  她再没想到一向冷淡的兰嘉县主竟然会这般替她打算。
  想到先前她问自己的话,原来是这个原因。
  而纪大夫人和幼悾匀词橇成嘉⑽⒈淞恕
  她们都很了解明舒的性格,知道她心地虽良善,却从来都不是爱多管闲事的性格。
  纪幼婷是她家中为了利益和前程,求了纪大人,自愿入宫的。
  她的性情和行事都不是明舒喜欢或欣赏的类型,所以明舒无端端根本不可能过来跟她说,让她过继纪幼婷,好让纪幼婷进宫的位份能高些。
  纪大夫人伸手按住了惊疑不定的幼悾悦魇娴溃骸盎故窍刂髂憧悸堑闹艿剑馐挛颐蔷谷幻幌氲健U庋龅娜肥嵌杂祖玫那俺桃眯2还
  她转向纪幼婷,温声道,“幼婷,这事主要还是你的事,还得你来拿主意,并且也需得你父母那边同意了才行。”
  纪幼婷几乎是不加思索地跪下感激道:“愿意的,大伯母,我愿意的。”
  “我父母那边早在我入京之时,他们就跟我说了,让我入京之后,一切都要听大伯母和大堂兄的。这事大伯母都是为了我好,我父母那边他们肯定不会反对的,相反,他们定会对大伯父和大伯母感激不尽的。”
  她并不傻,就算以前没有概念,但在宫中嬷嬷日日教导,还有和其他贵女的相处之下,也已经很清楚以纪家一个旁支族女的身份和以纪家嫡女的身份入宫会有什么不同。
  若是以纪家族女的身份入宫,她很可能只是会被封为一个低末的美人,想要晋升,只能等着微乎其微的受宠机会或者靠子上位。
  但若是以纪家嫡女的身份入宫,那至少也能得封九嫔之一,甚至还有可能被封为妃位。
  这对她来说,可以是一步登天了。
  而且进去的位份不同,她被皇帝临幸和得宠的机会也自然会大不一样的。
  纪大夫人伸手拉了她到自己身旁坐下,道:“你自己愿意就好。”
  明舒见状就道:“舅母,阿娘说过,后位和妃位很可能这些日子就要定下了。”
  “既然舅母也觉得这样更好,那事不宜迟,舅母最好能尽快去信给舅舅,把纪姑娘的名字记上族谱去,回头也让人跟礼部那边打声招呼,改一下纪姑娘的身份。”
  竟然这么急迫。
  纪大夫人心里越发的凝重,她点了头,道:“好,那我一会儿我就让人叫了你大表哥去办这事。”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纪大夫人就打发了纪幼婷下去,这才拉了明舒问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明舒摇头,这没影的事可不好说。
  而且若是真说了自己的打算,她还怕吓着了纪大夫人。
  纪大夫人这里还是回头让幼悾岛昧恕
  所以她就只笑道:“我是怕宫里嫌纪姑娘的身份太低还想要继续打表姐的主意。陛下想要让表姐入宫无非不过是想要和舅舅的关系近些,让舅舅能更加效忠于他而已。那只要纪姑娘记在了舅舅的名下,于陛下来说就是一样的了,这样表姐入宫的风险也就能再小些了。”
  纪大夫人将信将疑,但幼悾哪抗馊炊嗔诵┤粲兴肌
  明舒觉得这事要做的周密还有很多功夫要做,遂又安抚了纪大夫人几句,眼神示意了一下幼悾盟蠊囱八推鹕砀娲橇恕
  她离开之后还是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觉得这么做还不是万无一失,所以转头又吩咐了青兰,让她把这事也传信告诉了赵景烜。
  她很清楚,若是没有赵景烜,大概这事会很难办成。
  到时候怕是就算她再想耍无赖也不成的。
  这时候她终于难得良心发现的想到,要是赵景烜早点过来京城就好了。
  


第88章 第88章
  这次还真不是王诗雅多心。
  皇帝他还真看上了幼悾
  不过也正如明舒所猜测的那般, 皇帝他看上幼悾萑挥杏讗{本身长相出众的缘故,更多还是因为受了明舒的连累。
  随着南边传来的捷报越来越多, 京城民众已经从巨大的战争阴影中走了出来。
  因为是燕王世子率着北疆军一加入南面战局,就扭转了南面的战势,他的声望在整个大周都空前高涨了起来,战神之名已经不仅是在北疆和西北流传, 而是深入整个大周的军民之心了。
  现如今西北和北疆的战事已平, 南面军收复湖广和福建失地在望, 就只剩下西南异族的叛乱了。
  京城百姓, 甚至包括朝廷大臣都已经开始觉得, 西南异族的叛乱并不算什么, 原先迟迟平不下来只是因为领军将领和当地兵马的无能而已,只要燕王世子肯出兵, 就没有平不下来的战乱了。
  这对百姓当然是福音。
  甚至对朝廷官员来说, 也让他们松了口气。
  但对小皇帝来说, 却绝对不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
  战事的阴影退下, 就越来越觉得赵景烜就像压在他前面的一座黑洞洞的大山,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
  ***
  皇帝的压力大得已经快夜不能寐。
  这些他跟身边的人说,他们也只能给他些没什么用处的劝慰, 或者提上些其实同样没什么用的歪主意。
  他跟那些大臣说, 那些大臣都是城府极深的老狐狸, 十句有九句是在兜圈子, 还剩下一句是推卸责任, 就算是一心为朝廷考虑的曾首辅,听他说话他也觉得累极。
  最后小皇帝就又跑去见了他的父皇太上皇文和帝。
  文和帝病重,口不能言身不能动,退位之后就一直住在了养和宫养病。
  文和帝不是好皇帝,但却是个好父亲。
  就算当年他对废太子偏宠,但对其他两个儿子也一直都是疼爱有加。
  小皇帝对他其实感情很深。
  文和帝病成这样,他每看望他一次,看到他瘦弱苍老痛苦不堪的样子,在想到当初他那个尊贵高大的父皇,心里的怨恨就要更深一层,压力更是像一个黑洞,要将他吞噬。
  所以他并不常去看他。
  但这一次他再忍不住。
  去了养和宫就跪在了文和帝面前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的话,把他的痛苦,压力和彷徨全部吐了出来。
  说完了他就感觉到好像整个人都虚脱了。
  他瘫坐在地,伏在他的床前,久久不能起身。
  “立,立兰。。。。。。夏氏女为后,纪家女,章家女,华家女为妃。。。。。。”
  小皇帝差点跳起来。
  他抬起身也不知是惊喜还是惊恐地看向他的父皇,好一会儿才颤抖地唤道:“父,父皇?”
  但文和帝说完这一句话就像是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力气,闭上了眼睛,在小皇帝的唤声中很久之后才又睁开了眼睛,用几不可闻的虚弱声音道:“双,双全。。。。。。让他在你身边。。。。。。”
  之后小皇帝再唤他,再想问他什么已经再不能开口了。
  ***
  双全是文和帝的贴身太监。
  照顾了文和帝几十年的心腹大太监。
  他是福安长公主和文和帝的父皇建熙帝安排在文和帝身边的。
  在文和帝想要下毒毒杀福安长公主,将废太子的罪名全部推到福安长公主身上时,双全选择了保住福安长公主。
  其实也就是背叛了文和帝。
  但他此举并不是因为他是福安长公主的人。
  而是因为他是建熙帝的人。
  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文和帝被废后和废太子耍的团团转,而置整个大周江山和文和帝的性命于不顾,毒杀福安长公主。
  文和帝病倒之后,福安长公主并没有拿办他,还是让他守在了文和帝身边。
  小皇帝并不知道双全背叛自己父皇的事,只知道他是父皇的心腹大太监。
  听他父皇说让双全跟着自己,他心里就一下子踏实了下来。
  ***
  小皇帝去探过文和帝之后就将双全调回了乾元宫服侍自己,这事长公主第一时间就得了消息。
  但福安长公主也算是了解双全,知道他心里装的都是大周,对她父皇和文和帝都忠心耿耿,并无什么私心。
  有他劝着,开解着,对皇帝,对大周来说应该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对此事她还是乐于见到的,也就默许了。
  只是福安长公主再没想到,小皇帝将双全调回他身边的五日后,就宣布了一件令她震惊同样不解的事。
  五日后,小皇帝召了长公主,曾首辅,几位内阁阁老,以及兵部,户部,礼部等几位尚书至御书房,宣布要立英国公府的孙女,长公主的女儿兰珠县主为后,册封南面军统帅章兰一的幼女章依佳为贵妃,册封江宁江州都指挥使司指挥使纪伯昌的三女纪三姑娘为淑妃,西北西宁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华同晖的次女华二姑娘为贤妃。
  鉴于章依佳犯了事,要在皇家寺庙祈福一年,就特恩准她一年后才入宫。
  众臣都有些惊讶。
  册封章依佳为贵妃,纪三姑娘为淑妃,华二姑娘为贤妃这些都可以理解,这是为了拉拢地方兵权,让他们更加效忠于皇室。
  没有册封朝中大臣的女儿入宫也可以理解,因为皇帝根基不深,本就不应该一口气册封那么多大臣之女入宫,以免辖制不住后宫生乱,同时也避免了后宫的争斗延伸到了朝堂,让朝堂大臣生出私心。
  可是他们不理解为何要册封兰珠县主为后?
  如果兰珠县主是福安长公主的亲生女儿还可以理解,可她并不是。
  但过继的女儿也是礼法和律法上的女儿,要说她身份不够为后这话可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她还是御封的县主呢!
  大家一时之间就先怔愣住了。
  但在座的都不是普通人,怔愣过后却又慢慢回过神来。
  然后心底不由得点头,的确是该这么做。
  因为为了笼络章兰一,辖制燕王世子,章依佳是肯定要入宫的。
  但她犯了那样的事,为后是不可能的了。。。。。。也没得立个后还要等她在庙里受惩一年才回来大婚的。
  而为贵妃可就没有这样的避忌了。
  而且章兰一功高,章依佳跋扈,让她为后,把持后宫可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这样简直是完美。
  既让她入了宫,又先打压了她,让她以后再难仗着她爹的势把持后宫,给外戚专权埋下隐患。
  但既然册封了章兰一为贵妃,就得找一个身份比她高的为后。
  同时最好还不要是重臣之女,否则同样怕让后宫影响到朝堂的格局,或是皇帝辖制不住她,造成外戚专权。
  这样一盘算,这个空有高贵身份,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的兰珠县主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众臣回过味来,纷纷点头,觉得小皇帝总算是开窍了。
  曾首辅满心欣慰,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对此安排无异议。”
  比较有异议的是福安大长公主。
  就在皇帝得了众臣的认可,正准备这就命司笔太监拟旨,同时命礼部准备相关事宜之时,长公主终于站了出来。
  她道:“陛下,兰珠县主为后,章姑娘为贵妃,华姑娘为贤妃,这些臣亦是无异议。但臣之前跟陛下提过,华三姑娘是臣看着长大的,她性子鲁莽,善妒冲动,并不宜入宫为妃。”
  “纪大人和纪大夫人已经过继了族中一女,该女容貌上佳,秉性温柔敦厚,入宫服侍陛下。。。。。。”
  “这是父皇的意思。”
  小皇帝打断了长公主的话,看着她温和道,“姑母,朕知道你的意思,华三姑娘在家中娇养长大,性子天真烂漫,姑母待她犹如亲女,怕她入宫受了委屈。”
  “但这些时日据朕观察,华三姑娘秉性纯良,活泼大方,她不仅和兰嘉表妹亲如姐妹,入京之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和章将军家的姑娘,还有王尚书家的姑娘等好些贵女都已经成为闺中好友,这都是华三姑娘性情宽和善良,众人敬服她之故。”
  “其实若不论出身,朕甚至有立她为后之意,相信若是以她为后,后宫必然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宫妃们也能友爱相处。只是兰珠县主到底是姑母和姑父的女儿,英国公府的孙女,朕不能让她越过兰珠县主去,这才立了她为淑妃。”
  “但姑母,朕册封她为淑妃,你可明白朕对她的心意和期许了吗?所以姑母放心,待她入宫,朕必不会委屈了她的。”
  淑妃,正是长公主的母妃的封号。
  长公主张了张嘴,大概是因为听到“淑妃”这两个字而一时有些怔住。
  等她理了理思绪,再想说什么的时候,双全已经向她躬身行礼,恭声道:“公主殿下,这,的确是太上皇的意思啊,还望公主能体谅太上皇为我大周皇室的最后一片心。”
  曾首辅也上前劝道:“公主,您应该很清楚,纪三姑娘不论是以纪将军女儿的身份,还是以燕王世子妃的表姐和至交好友的身份,都是最适宜进宫的,将来她也能影响燕王世子妃,让燕王世子好生为国效忠,继续守护北疆,保家卫国。还请公主抛却私情,以我们大周皇室和国事为重啊。”
  这回,大长公主终于再说不出话来。
  ***
  五月十五。
  宫中就先后传了两道圣旨到了护国大长公主府。
  第一道是立后圣旨,由夏明珠,英国公府和福安长公主共同接旨,册封英国公之嫡四孙女,护国大长公主和夏将军之女,兰珠县主夏氏明珠为后,一个月后大婚。
  第二道是封妃圣旨,由纪家三姑娘,纪大夫人还有纪大公子纪凌祯接旨,册封江宁江州都指挥使司指挥使纪伯昌的第三女纪氏为淑妃,赐住禧庆宫。
  太监宣读圣旨之时明舒和福安长公主也在场。
  太监宣读完圣旨,纪家人都有点懵住。
  虽然经了明舒提醒,他们早就有心理准备,但等圣旨真的下达下来,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在场最不惊讶的大约也就是福安长公主了。
  当日皇帝找他们在御书房商议之事,福安长公主并未跟纪家人提过。
  她是想跟他们说,但她自己就心中矛盾得厉害,更是不知道该如何跟纪大夫人开这个口。
  所以一拖再拖直至圣旨下来这日也没说出口。
  一片静默中,明舒有些轻快的声音响起。
  她道:“幼婷姐姐,真是大喜啊,你还不上前接旨。”
  纪幼婷:。。。。。。
  大长公主:。。。。。。
  “是啊,三妹,还不快上前接旨并谢陛下隆恩。”
  接着是纪大公子纪凌祯有些发沉的声音。
  纪幼婷大概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这时听了明舒和纪凌祯的提醒才醒觉过来,是啊,她早就过继在了大伯父和大伯母的名下,她现在就是大伯父的第三女纪三姑娘啊。
  淑妃,竟然被册封为淑妃。
  纪幼婷几乎是喜极而泣。
  她带着哽咽叩头谢恩道:“臣女接旨,臣女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万岁。”
  说完就跪着前行了两步,颤抖着手去接传旨太监手中的圣旨。
  传旨的太监正是小皇帝的心腹太监林喜。
  这回懵住的是林喜和大长公主了。
  林喜表情有点古怪,他攥着圣旨没给出去,对着纪幼婷就阴阳怪气道:“纪姑娘,咱家是要传旨给纪大人家的三姑娘,可不是姑娘您啊。”
  他说完还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一旁的幼悾
  纪幼婷愣住。
  脸上一下子涨红。
  “她就是纪大人家的三姑娘。”
  明舒站起了身,沉声道。
  她看着林喜,道,“林公公,难道你不知道,纪大人和纪大夫人早已经过继了纪姑娘为女,纪姑娘现在在家中的排行正是第三,也就是圣旨上的纪三姑娘。这件事礼部可是记录得清清楚楚。你这个圣旨就是给纪三姑娘的。”
  说完就对纪幼婷道,“幼婷姐姐,你还不快接旨。”
  林喜:。。。。。。
  他心里暗骂了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传旨竟然还会遇到这种事,这兰嘉县主简直是胆大包天了。
  但他可也不敢跟明舒直接叫板。
  他转头就看向福安长公主。
  陛下找福安长公主和众大臣议事之时他也就在旁边,知道陛下到底想要立谁为妃的事大长公主也是知情的。
  福安长公主的面色已经是黑成一片。
  她亦已起身,也没顾上纪家人的脸色,就对明舒道:“舒儿,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