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贤妻止于礼-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娘说了,做人要宽宏大度,但一旦有事情涉及到自己最在乎的人时,绝对不能放纵,一定要用雷霆手段打击。

    谢怲就算再愚蠢也知道事情不简单,从这个小屁孩出现的那瞬间起,整个局面都已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不在他的控制之内。

    无论是大长公主的身份,还是位极人臣的安太傅,或者是近些年战功赫赫的长平将军,无一是他能招惹的对象。

    他还在沉思,希望能在这段时间内找出最好的解决方式,最好千万不要牵扯到谢家分毫。

    但在他沉默的时候,他身边的随从竟然还不识趣的大着胆子叫嚣,下巴快要翘到天上去了:“我们小侯爷怀疑的也没错,谁让你们今天如此大手笔搬了上百个箱子进去,谁知道那些箱子装的是不是和这箱一样,里面都是银子!”

    在随从开口的那一刹那,谢怲恨不得一巴掌拍过去,事实上他也如此做了。

    “闭嘴!”啪的一声,在场所有人都安静如鸡。

    瞧见谢怲气急败坏的表情,许多人更是在心里嘲讽谢家的人太不识趣。

    知晓了安泽清的身份以后,他们如何能不知道这些银子的来历?

    他的生母可是堂堂东郭国的大长公主,听说上任东郭王退位时将所有的私库都留给了大长公主,这点银子于他而言不过九牛一毛。

    清风一脸悲天悯人,慈悲为怀,朝着苍天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前两年颍州天灾,蝗虫过境,百姓食不果腹,路有饿死的,小僧记得那时候大长公主所捐献的,是今日的两倍。而今日长公主之所以出手相助,不过是见庙中的神佛们金身有损,想问神佛们重塑金身。”

    没人在注意清风所说的后半段话,他们脑海中所漂浮着的全是颍州天灾。

    那时候正是因为有黎礼这等出手阔绰的人,才让颍州少饿死了许多人。

    朝廷甚至将捐献比较大数额银两的人名字登上了皇榜,只有出手最阔绰的那一位至今未曾知晓其名讳及身份。

    却没想到那人一直活在他们的身边及周围。

    东郭大长公主也是一位奇迹之人。

    众人一听皆沉默不已,时至今日,颍州的惨烈一直浮现在他们脑海中,让他们生生不敢遗忘。

    那是大周有史以来最悲惨的一场天灾了。

    “我很早之前便听闻有一位大善人在颍州捐了千万两银子为百姓们购买粮食,只是一直不知大善人的名讳,今日倒没想到,那人竟是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殿下至情至性,福泽万民,确为我辈之楷模,善人之称名副其实。”

    见事态一边倒,再无扭转的可能,谢怲迅速作出决定,满脸愧疚的朝着扫地僧微微拱手:“此事是我谢怲做的不厚道,未了解事情真相便擅自作出猜测,我在这里给国寺中的僧人们谢罪。”

    她说得言辞恳切,扫地僧却不吃这一套,他已活了五十多年,当然知道这些小年轻人的套路,谢炳之所以爽快道歉只不过是想暂时挽救局面罢了。

    他还没蠢到极致,知道若是再纠缠下去整个谢家就要保不住了。

    谁都知道此事传到京都圣上的耳中会导致什么后果,一个并无实权又无战功的侯爷府怎么可能比得上一国公主一国人臣?

    所有人都等着谢怲的决定。

    谢小侯爷忍不住说,气势比之前弱了十倍有余:“你们这是仗势欺人!”

    清风淡笑:“若小僧没记错,之前小侯爷正因为有侯爷之位,才说出了想治我罪便治我罪,想找我麻烦就找我麻烦的话,佛家讲究有来有还。”

    仗势欺人,借谁的势欺谁的人?

    之前谢小侯爷借谢家代代相传的侯爷之位欺压他,今国寺仗背靠大长公主殿下回敬于他,所拼的皆为幕后之人的实力所在。

    他相信,如果今天没有安泽清在这儿,谢小侯爷势必不会轻易收手。

    所以别指望他能为此事而感到心中愧疚。

    听见谢小侯爷仍旧不服气的话,扫地僧叹息着摇头:“我们并不是此事受害主要人员,你应该向他道歉。”

    谢怲自然知道扫地僧指的是谁,可让他像一个白身低头,心里却始终憋着一口气,可惜现在情况不容乐观,他便只能放下心中的骄傲,憋屈的朝着清风低头。

    “清风小师傅,此事是我做的不对,我愿意向你道歉,还请你接受我的歉意,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谢怲险些一个白眼晕过去,他本就是一个极重面子的人,现在又当着这么多人的命运低头,简直能要了他的命!

    不,比要了他的命更加严重。

    清风仍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手微微抬上半空,笑意盈盈的说道:“佛门中人不在意这些,施主何必客气。”

    话虽如此说,可谢怲行的礼,他却毫无心理负担的受了。

    清然看得心中直摇头,默默为谢小侯爷在心里点了一支蜡,他想,或许等回寺庙后,他应该在佛祖面前为谢小侯爷点一盏长生灯,免得他在师弟手上过不了几招便会咽气。

    师弟还是如从前一样,绝对是个心里冒黑水的货,谁惹到他都不会有好结果。

    听了清风故作大度的话,又听见身边人纷纷在奉承国寺中人如何知书识礼,宽宏大度,不与人为难,不与人计较,谢怲更加忍不了,带着自己的人便想快速离开。

    被扇了一巴掌的随从更是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安泽清小小的身子挡在谢怲面前,对他说道:“你不能就这样走了,你这样走了事情残局由谁来收拾?你们必须将箱子所有的银两全部捡回来,一分都不能少。”

    谢怲憋着一口气,因着身份差距,在心里无数次告诫自己惹不起惹不起,只得恶声恶气的朝身旁的普通的撒气:“你们去把那些东西捡回来,一分都不能少!”

    不等仆从的动作,安泽清又阻止了他们。

    他定定的望着脸色难看的谢小侯爷,分毫不在意他眼中的杀气,一字一句的提醒道:“谢小侯爷,我说的是‘你’,而不是‘你们’,此事既然因你而起,自然也要在你这儿结束,佛家讲究因果,有因有果,方为始终。”

    前些日子师公才与他讲了佛家因果之说,此时更好派上用场。

    谢怲不可置信,忍不住大声说道:“我可是堂堂侯爷!”怎么能去做那种事呢?

第240章:欺我的人

    他伸手便想掏出怀中准备的银票,打算赔给面前的小人,却见安泽清很坚定的看着他,学着他的模样说道:“我是大长公主的儿子,安太傅的嫡亲孙子。”

    谢小侯爷狠狠咬着牙:“……”

    得,身份比不上,根本没得比,算了认命吧,不就捡减一次银子吗?他捡就是了!

    安泽清又慢悠悠的道:“每个箱子中的银两都有记录,至于少了多少,侯爷你就十倍赔偿吧。”

    他当真从衣袖中掏出一本很小的账本,大有在这里和他耗一整个下午的打算。

    谢小侯爷:“……”

    此劫他是逃不过了。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谢怲当真蹲下身子委委屈屈的向散落在阶梯各处角落走去,一块又一块拾起地面上的银子。

    他的随从本想上去帮忙,安泽清却只静静地盯着他们,惹的几个随从皆不敢妄动,像是被钉在原地。

    连他们小侯爷都怕的人,更是他们惹不起的对象。

    清风表情柔和的揉着安泽清的脑袋:“我今日才发现小师弟口才极为不错,连佛家因果一说都已明了于心,十分厉害。”

    安泽清也腼腆的赞他:“师兄才是胆识过人,面对此种恶霸围攻仍旧临危不乱,实乃有将相之风,若是师兄愿意,日后还俗后可在我父手下谋一职。”

    说到最后,安泽清竟然想从国寺中挖人,听得扫地僧连连皱眉,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一大一小互相吹捧,打断了他们,警告似的瞧了清风一眼。

    “你今日回去给我抄道德经十遍,月底之前交给我。”

    听说自家师父声音中的气愤,清风倒是不以为然,仍旧笑的云淡风,微微点头应了下来。

    清然在一旁看得牙酸,想求情又没那个胆子。

    要知道,道德经又硬又难背,更别说要在月底前抄写十遍,现在距离月底不过五六天的时间。

    看来师父这一次是真的被师弟惹生气了,打算给他一个真正的教训,让他日后不敢轻易冒险。

    等到众人群纷纷散开,原地只剩下三人,清然默默的拍了拍清风的肩膀,怜悯的说道:“师父已经看出你玩的小把戏了。”

    清风很是平静:“我从未想隐瞒师父。”

    瞧着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清然更是恨其心眼儿太多,碎碎念教训他道:“你说你,明明能在事情发生之前阻止一切,却偏偏要看着谢小侯爷胡闹,将他陷入无法翻身的境地,也不知你到底为了什么。”

    “还有,就谢小侯爷身边的几个酒囊饭袋,你一根手指便能将他们按在地上摩擦,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清然在心里嘀咕了几句,师弟与谢家从未有交集,他能如此劳心劳力的算计谢小侯爷,也不知谢小侯爷到底哪里惹到了他。

    清风并未否认:“天意如此罢了。”

    两人的谈话并未避开安泽清,等知晓此事竟是小师兄一手策划的,他惊得半天回不过神,嘴微微张大,仿佛能塞进一个鸡蛋。

    最后他表情复杂的望着清风,只觉得世界观倾刻崩塌:“师兄,你……”

    清风笑的如沐春风,温柔的问:“师弟有什么想说的吗?”

    “有,等会儿谢小侯爷将所有银两捡了回来,还请两位师兄跟我一起数数。”

    这件事本就是清风惹起来的,他自然不可能拒绝,听了安泽清的要求之后,他便平静点头,眼底出现一抹精光,好似早有预料。

    清然不得不在心里感慨一句,安家的人果然天生聪明,直觉灵敏,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

    两人随后又将目光放在一直忙碌的谢怲身上,旁边的随从因为忌惮于安泽清,不敢上前帮忙,只能在一旁端茶递水,顺便为他扇风。

    饶是这样也让谢炳气的不轻,甚至还发了几次脾气想将身旁的随从赶走,但他们又哪里敢走?

    这位小祖宗就算做事不妥帖,可他是谢家这一代唯一的嫡亲孙子,要是他出了问题,今天所有跟出来仆人的都得赔上一条性命,就连家里人也逃不了,所以即便要他们受再多的气也得受着。

    稀稀落落的人从他身边走过,都会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他几眼,谢怲恨不得抬起衣袖捂住脸,不让那些人瞧清他的长相。

    可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小霸王,得罪的人更是不少,许多人听闻他在国寺吃了亏,哪怕累死累活的爬了几千层楼梯,也要特意跑到他跟前晃一圈,好似故意跟他作对一样。

    面对这些人的嘲讽,谢怲只想尽快将所有的银两全部找回来,可仆人推箱子的时候用的力气太大,箱子顺着梯步直接滚了下去,中途甚至将多人砸伤,幸好他们都是轻伤,不会引起太大的纠纷。

    但是这样却也增加了他回收银两的难度,他跑上跑下,脚步一次比一次沉重,越想尽快将事做完,就越来越慌乱。

    有好几次到手的银两又被他不小心重新扔了回去,事已至此,他又得跑一遍。他年龄还小,不过十二三岁,却在今天见识了对他而言最大的恶意。

    从此以后,哪怕他再嚣张,都不会将歪主意打到不该打的地方。

    只因为他不敢。

    一整箱银两有三千两,最终找回来的只有两千五百五十六两,那些没有找到的,或许被人顺手摸鱼摸了过去,也或许掉到哪个角落没有被谢怲找到,但不管缺了多少,最终谢家都必须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等到谢家急匆匆的派人送了银票过来,国寺这才施施然的将仿佛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般的谢怲放了回去。

    临走时,谢家还千方百计的向清风道了个歉,并且满口称赞及感恩他大人不计小人过的行为。

    清然一直在旁边看着清风理所应当的接受了别人的建议,忍不住对身边的小师弟说道:“你以后千万不要惹到你小师兄要是被他记恨上了,寺主都救不了你。你看他这个人,人模狗样的,披着羊皮实际是狼,算计了别人,别人还要反过来打落牙齿和血吞,口是心非的感谢他。”

    “世人都说,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你小师兄就是世上最大的小人,心眼儿比针眼还小。”

    安泽清点点头,深以为然。

    毫不犹豫在心里给清风打上了标签,这是一个和爷爷一样聪明的人。

    或许之前他说错了,以后小师兄若是想要还俗,不应该在父亲手底下谋一职位,而是应该跟着爷爷混,以他的心智,只有跟在爷爷身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将谢家派来接人使者全部送了出去,清风这才慢悠悠的转过头,瞥了他们一眼,语气平和的问身后两个人:“你们又在暗地里说我什么坏话呢?”

    安泽清连忙摇摇头,笑眯眯的天真的说道:“小师兄,我和清然师兄没有说你的坏话,我们只是想提醒你,你若再不回禅房抄道德经,恐怕这个月月底就交不了任务啦,到时候扫地僧师叔一定会生气的。”

    清然:“……”

    他差点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事,他那个师父本就脾气暴躁,今天又被他彻底惹火,要是无法将十遍道德经如时交上去,恐怕下个月他就不好过了。

    清然也在一旁假意咳嗽了一声:“清风,不是师兄说你,你要是将对付别人的心思放在抄道德经上,你的任务早就完成了。”

    这一次清风完全没有像对待安泽清一般那样仁慈,目光在瞬间有些微的变化,只有与他长时间相处的人才能看出那一丝改变。

    很不幸,清然从小与他一起长大,自然知道每当他这个师弟眼神变化时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他挠了挠头,速度飞快的溜之大急,一边向外跑,嘴里一边说道:“今天寺庙中来的香客太多了,我得去帮师父一起打扫,师弟你就不用来了,你安心待在禅房里抄道德经吧。”

    清风:“……”

    所以说他最讨厌道德经了。

    道德经:我招谁惹谁了,人人都讨厌我?

    清然不负责任的拔腿就跑,独留安泽清一人呆在原地面对仿佛隐隐黑化的和尚师兄,见对方一直盯着自己,安泽清想了一会,试探性的问道:“师兄,我字体还算不错,要不我与你一起抄道德经?”

    清风摇头:“不必,你与我的字迹不一样,师父会看出破绽的。”

    这一次沉默的换成了安泽清,既然不需要让他一起帮忙,为什么还要用这种会让人毛骨悚然的目光一直看着他?

    他心里真的很慌啊!

    不知过了多久,清风才别扭的收回眼神:“你来国寺中也有一段时日了,什么时候你家里的人才会亲自过来见你?”

    “阿娘刚送来了这么多东西,想必短时间内不会过来。”安泽清搬着手指头算时日,丝毫没注意到因为听了他的话而瞬间失落的清风,又道:“不过走之前,我阿姐答应了一定会来看我的,所以阿娘虽然不会来,但阿姐应该过段时间就会过来了。”

第241章:祖孙三人

    萦绕在清风身边的失落瞬间烟消云散,他又恢复了之前的淡然平静,嘴角的笑意更真诚了两分,语气极轻的应了一声:“若到时候你阿姐要过来,一定要提前与我们说一声。”

    安泽清年龄虽小,却也知道男女七岁不同席的道理,知道要提前与寺庙中的师兄们说一声,是要让他们避开与阿姐相遇的时间,免得闹出什么笑话,所以他答应的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得到肯定得回答,清风这才心满意足的回了禅房抄写道德经。

    而安泽清丝毫没意识到清风因为某一个人而心潮起伏,还兴致勃勃的在心里计划着要给家中写一封信送回去,免得阿姐忘了这些重要的事。

    京都,安府中,上了年纪的安老夫人笑容和蔼的待在正厅看自己的孙女与外甥女儿和谐相处。

    马箐箐难得出来放一次风,因为她年纪的增长,家中娘亲对她的管教也越来越严格,以前所摒弃的一切规矩,都必须重新抓起来,连刺绣都不能敷衍了事。

    今天如果不是回自己的外家,安心仍然不会让她出门。

    安老夫人怜爱的摸了摸马箐箐的面颊:“你娘就是把你管得太狠,连这个年纪该有的童趣都快消失了,等你娘过来了,我一定得好好说说她,管教女儿可以,可不能管得半点都没有自由,想当初我管教她们的时候,可没有这么步步逼她们。”

    安老夫人年轻的时候是京都出了名的名媛淑女,即便对待庶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