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宫_阿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寿宫里,秦文月刚才送皇帝与沈哲出来,这会儿还没进门,虽然已经隔开很远根本听不见他们说什么,但还能看到人影,看到他们的动作。皇帝对待弟弟那亲昵的举动便没有逃过她的眼睛,而方才在太后跟前,兄弟俩也是那么亲和有爱,和小时候见过的一样,与传说的也没有出入。
  她必须写信告诉哥哥这件事,虽然都是表兄,可他们秦家与皇帝这一边,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哥哥最好把沈哲视作敌人,别对他抱有什么希望。
  待回到太后身边,因未见到兄弟俩相亲相爱,太后多了几分欢喜,见了乖巧的秦文月更是喜欢,问道:“方才我们说什么来着,说到哪儿了?”
  秦文月笑道:“正说我想见识见识中原地方山里的温泉,不知哪些地方最出名,想着回纪州的途中,绕过去玩上几天。”
  太后嗔道:“你一个女孩子家家,东奔西跑不像样,且等一等,我瞧瞧能否安排得过来,正好在宫里也闷着,不如带你出去转悠转悠。”
  林嬷嬷在一旁听着这话,心想正传说皇帝要带皇后去平山泡温泉,这会儿秦文月就提起来了,淑妃暗地里告诉自己要小心这个小姑娘,果然不是没道理的,可她到底图什么呢,是想在宫里占一席之地,还是另有打算?真正乖巧的人,不该是来事的人,可是这秦文月相处久了,也就太后看不出她是个城府极深的人。
  淑妃提醒林嬷嬷,不要轻易对太后挑明,太后那脾气必定会弄巧成拙,秦文月背后是纪州,是秦庄这个大功臣,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在乎皇帝,别叫皇帝难做。
  太后忽然问起林嬷嬷:“皇上是不是要带皇后去平山?”
  林嬷嬷忙道:“是,说是腊月上旬动身,过年之前回来。”
  一旁秦文月忙道:“太后,难道您想带我跟着皇上和娘娘一道去平山,千万使不得。”
  太后愣了愣:“是啊,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她又嘀咕了一句,“平山那么大,不见得就碍着他们了。”
  这番话,林嬷嬷暗暗记在心里,派人传给了淑妃听,淑妃转天就把原话送到了上阳殿,她自然不是好心帮着维护帝后之间的感情,而是秦文月这样的人若不驱逐,淑妃自己也会受到伤害,现在不是计较帝王恩宠的时候,既然皇后和她一样反感这个人,那就要放下私心同仇敌忾。
  倒是珉儿没这么在乎,她防着秦文月,但并不在乎她,何必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每天提心吊胆费尽心思,道了声知道了,便问:“你会下棋吗?”
  淑妃点头称是,珉儿便道:“替云裳看着些吧,前日那么好的棋局,也被她输了。”
  原来方才说那些话时,云裳就在边上坐着,珉儿对她没有隐瞒,淑妃更是希望堂妹能防备秦文月,但云裳却专心致志在她的棋路上,忽然听皇后说让淑妃帮自己看着,不服气地说:“这样对娘娘岂不是不公平?”
  珉儿毫不客气地说:“你是不愿承认我技高一筹?”
  云裳鼓着嘴,瞥眼见淑妃,谁知堂姐已经不耐烦地指着棋盘道:“我和娘娘说话那会儿,你的棋就下错了,你真的会下棋吗?”
  “哪里错了?观棋不语真君子,娘娘,您还是看着不说话的好。”云裳一着急,随手就把棋子放下了,淑妃连连摇头,纤纤玉指指着棋盘道,“放这里岂不是更好,你别乱来。”
  珉儿笑悠悠放下一颗白子,江云裳登时脸色煞白,紧张的看了看珉儿,又看着堂姐,像是在问:“还有救吗?”
  淑妃忍不住道:“臣妾还以为她的棋艺多了不得,能让娘娘赏脸陪她下棋,原来这些日子,娘娘都是在逗她玩儿呢?”
  云裳嘀咕道:“也是赶在来京城前,家里急着请了师傅教的,不过懂些皮毛。”
  珉儿道:“新手才有热情,才有意思,云裳肯陪我下棋,我很高兴呢。”
  淑妃惭愧地说:“云裳缺乏教养,都是臣妾没能叮嘱家人好好教导。”
  珉儿摇头表示不在乎,云裳却道:“娘娘这里有筝吗,我下棋不好,可是弹筝还算拿得出手。”
  淑妃瞪她:“不要班门弄斧了,你没听过娘娘弹琴。”
  这话说出口,淑妃好不尴尬,似乎是承认了,她曾在太液池边盯着帝后的一举一动。
  珉儿大方地说:“你们想听吗?我倒是技痒了。”


第127章 绝不让她进门
  淑妃与云裳面面相觑,淑妃便客气:“娘娘的身体还需静养,待日后您康复了,臣妾与云裳再来恭听琴音。”
  珉儿笑道:“我自己觉得和从前没什么两样,有力气才会有兴致不是吗?”说着便命清雅将筝搬来,过去她都是在水榭台席地抚琴,如今天寒地冻那里是坐不得了,连清雅都是头一回见娘娘好好地坐在桌前弹琴。
  然而她们坐在连接水榭的殿阁里,悠扬的琴声还是能随着太液池的湖水传出去,听见的人都诧异,皇后才失去一个孩子,可上阳殿里却不见半分悲戚。
  不久后,安乐宫来人寻找淑妃,说小皇子哭着找娘,三人的相聚这才散了,时辰不早,淑妃要云裳随她一起退下,珉儿也没阻拦。
  姐妹俩走过长桥,就要在岸上分开,淑妃叮嘱云裳:“虽然皇上命你多陪伴皇后,可你也不能不顾太后,往后进宫了,先去长寿宫问安,再来见皇后。”
  云裳答应了,不似从前那般,说一句顶一句。这叫淑妃也奇怪,而她更觉得不可思议地是,堂妹竟然能与皇后和睦相处,甚至言辞之间已经很亲昵。
  “你不恨皇后了?”淑妃忍不住问,“沈哲呢,你也不恨他了?现在你们夫妻过得怎么样,好吗?”
  “皇后娘娘和沈哲没有任何关系,是沈哲自己念念不忘,我为什么要迁怒无辜的人?皇后也是唯一一个劝我,为了自己好好活着的人,而就算是姐姐您,也希望我能屈服顺从,为了您为了家族,老老实实地活下。”放下心里的包袱,江云裳更坦然,“不过姐姐放心,我会好好顶着将军夫人的头衔,不给您丢脸,也不给自己找麻烦。姐姐说得不错,若是与沈哲合离,我的人生就只剩下悲惨,富贵荣华天下人求而不得,如今就摆在我的眼前,我何不好好享受一番。而我的人生里,又不是只有沈哲。”
  淑妃轻轻一叹:“只要你好自为之,我也不会干涉你,更何况如今,你是有皇后撑腰的了。不过云裳啊,你心思太简单,在外头遇见什么,千万别逞强,哪怕不问我,问问皇后也好。”
  江云裳福了福身道:“姐姐,之前我不懂事,总是顶撞您惹您生气,其实那会儿自己也不好过,现在才明白,放过别人其实是放过自己,若不能快意恩仇,就不要折磨自己。往后我会好好的,不让您再为我担心。”
  淑妃看待堂妹的神情,如同沈哲一般,不敢想象皇后到底给了她什么影响,不知不觉中,皇后就收服了人心,就快连自己,也要对她心服口服。淑妃摇了摇头,她到底是不甘心的。
  姐妹俩难得好好地散去,云裳离宫时,恰遇秦文月也离去,秦文月自然是客客气气地上来打招呼,云裳对她没有好感,也知道皇后和堂姐不喜欢她,面上客气了一句后,不顾秦文月相邀同行,就自顾自走开了。
  送秦文月出宫的宫人,这些日子早已与她相熟,秦文月私下也许了好些好处,她们少不得为秦小姐打抱不平,说起江云裳的不是。
  “这话可别传到太后面前,叫太后误会就不好了,将军夫人的性格如此吧,是我不谨慎。”秦文月一脸的好人模样,在任何人面前,都是滴水不漏。
  可她这番话的用意,本就是提醒那些人把话传到太后跟前,果然第二天太后就问她:“云裳对你不友善吗,她给你脸色看了?”
  秦文月话语说得婉转,并也没替江云裳开脱,只道是表嫂性格冷淡,是她没察言观色,说了半天,也不否认江云裳给她脸色看的事,太后听着心里自然就不乐意了。
  那么巧的是,这日妃嫔们来请安问候,话里话外说起皇帝如今冷落后宫,夏日至今几乎没有一个人得到恩宠,她们是希望太后能有所干涉,一面又提起上阳殿。
  林昭仪道:“臣妾这几日笑也不敢笑,为着皇后娘娘失去孩子,没想到上阳殿里却歌舞升平很热闹,昨天还传出琴声,皇后天天和将军夫人在一起作乐,看样子身体也好了。”
  秦文月在一旁端茶,偷偷看了眼太后的神情,为了失去孙子,老人家满心自责,不过是没露在人前罢了。现在好,她这儿愁得茶饭不思,儿媳妇那里却悠哉悠哉,凭谁看着都太没心肝。
  秦文月更是暗暗佩服皇后的冷酷无情,失去了亲骨肉,竟还有兴致与人谈笑风生。
  但这一日,太后并没有把心里话对秦文月说,多少是明白家人与外人的区别,只等秦文月走后,才对林嬷嬷道:“这么久了,她自己来不了,也不打发人来问问我是否安好,婆媳之间哪有这样的,难道要我亲自去上阳殿看她?”
  林嬷嬷道:“您是主动去过上阳殿的,那会儿您可什么都不计较,现在您有心结,就看什么都变了。皇后娘娘不是没有派人问候您,清雅每天都来问您好不好,但娘娘叮嘱过,怕您心里惦记,不要告诉您。”
  “真的?”太后果然心软,“珉儿惦记我?”
  林嬷嬷苦笑:“每天都惦记,不过是娘娘她一贯低调,您也不是不知道。”
  太后犹豫再三,便道:“那明日,我去看望那孩子,有什么话见面说清楚,也就好了。”
  原本太后能主动走出一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老太太也有她的骄傲,到了第二天,太后总觉得有些抹不开面子,便说带上秦文月一起去上阳殿看望皇后。秦文月好奇上阳殿已久,早就想踏上那座小岛一探究竟,不过是假装客气了几句,在太后改主意前,跟着去了。
  珉儿曾告诫清雅,无论如何也不许秦文月踏入上阳殿,可现在她跟着太后来,无人敢阻拦,可珉儿得到消息,不等他们上桥,就派清雅去拦下太后一行,说她已经睡下了,此刻不宜相见。
  清雅硬着头皮赶到岸边,暖轿的帘子掀起,见太后一脸和气,那些话她更是说不出口,可是一看到边上殷勤的秦小姐,清雅把心一横道:“太后娘娘,太医刚刚来过,给娘娘开了药服下,这会儿已经睡熟了,奴婢斗胆请太后回长寿宫改日再来。而再过些日子,娘娘也能出门了,该是娘娘去向您请安。”
  太后的热情被浇灭了一大半,可她总不见得低声下气地说,她去等着儿媳妇醒来,绷着脸一时说不出话,站在轿子旁的秦文月主动道:“太后可以在上阳殿等一等,娘娘或许一会儿就醒了,您白白辛苦来一趟话也没说上就回去,怕是娘娘醒来也会责怪云嬷嬷自作主张。”
  清雅忙道:“太后若要等,奴婢一定立刻把娘娘叫醒,怎敢劳动太后久等,但娘娘才吃了药,突然醒来怕是对身体不好。”
  太后也不傻,人家不欢迎,这话说得够明白了,而她也不认为清雅有胆子拒绝自己,多半是皇后教的,可见儿媳妇并不乐意见她,这上阳殿她也来不得了,根本没意识到,是因为她带着秦文月这个外人。
  “我知道了,这就走,大冷天你跪在地上也辛苦了,清雅,好好伺候皇后。”太后端着最后的气度,不冷不热地撂下这句,就命放下帘子,转回长寿宫去。
  或许这件事,本该有更温和地解决办法,可珉儿却强硬地把太后挡了回去,在任何人看来,都是皇后这边做的不好,哪有婆婆上门来,儿媳妇不给开门的。
  慧仪伤了皇后的事,就算不相干的人也明白,是太后太过软弱善良才惹出的事,这些日子宫里的气氛本就微妙,再加上好事之人的添油加醋,连带着今天太后吃了闭门羹,婆媳间亲如母女的美好被彻底打破了。
  宫里传得风风雨雨,项晔才舒展几分的眉头,又揪紧了,夜里来见珉儿,她仿若无事,皇帝忍了又忍后,禁不住问:“母后的事,你怎么想的,母后来看你,你也不该闭门不见,朕如何去解释才好?”
  珉儿道:“皇上还记得您曾经的规矩吗?”
  项晔不解,珉儿淡淡地说:“上阳殿曾经,是宫外之人不得踏足的地方,连我的母亲都不能来。”
  皇帝一时窘迫,愧疚地说:“那时是朕故意欺负你,朕没有好好对待你的母亲。”
  珉儿却道:“其实那样的规矩很好,虽然当时夹杂了皇上的私心,但原本您对待后宫的态度是严谨不容轻贱的,但为了母后的心情,很多事您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今日我拦的不是母后,是她身边的秦文月,秦姑娘没做错什么事,但她没资格踏足上阳殿。哪怕皇上觉得,是我太过小气,我也不会让她进门。”
  项晔完全没想到,这事情是在秦文月身上。
  珉儿更道:“婆媳之间的事,说也说不清楚,可我是晚辈,错也该是我的错,现在宫里人都这么认为,那就对了。总不能让她们一直传说,是母后害死了我们的孩子。这些日子以来,是我故意这么做的。”


第128章 皇后的命格
  “故意让母后误会你,故意让你们的关系变得这么尴尬?”项晔无法理解珉儿的用意,担心地问,“珉儿,你就不怕误会解释不清楚?”
  “既然是误会,总有解释清楚的时候,但不能让宫里一直流传着母后害死孙儿的话语,更不能让母后一直抱着那样的愧疚之心,难道要母后替慧仪活受罪?”珉儿摇头道,“把风向转一转,变成我的不是,母后心里就会好受些了。”
  项晔道:“可是你的做法太强硬,珉儿,你知不知道自己很强势?莫说后宫妃嫔和母后,哪怕是面对朕,你也说一不二,有的时候连朕也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珉儿歪着脑袋看皇帝:“皇上是厌烦了?”
  项晔含笑:“你看,朕说一句,你偏要顶一句。”
  可是面前的人,就这么笃悠悠地望着他,清澈莹润的眼眸里,映着自己的脸,而淹没项晔面容的,是珉儿的坚持和原则,她是不会退让的,纵然在生死面前,也要活得有尊严的人,又怎么会惧怕自己。
  “看什么?”皇帝伸手在珉儿额头上一拍,可又心疼自己是不是拍重了,搂过来又吹又揉,自责道,“朕现在明白,那会子为什么会对你动手,朕从来没有对女人动过手,可是面对你实在是半句道理也没得多,忍不住就。”
  珉儿撅着嘴,轻声问:“真的强势到了,皇上无法容忍的地步吗?”
  项晔苦笑:“是其他人太顺从,没有人不顺从,你的一点点反骨,都叫人觉得特立独行不可思议。而那些羡慕你又嫉妒你的人,无法赶上你的高度,就企图把你拉低到和她们一样,哪怕仅仅是背地里抱怨咒骂几句,她们也觉得自己能和你平起平坐了。因为一切都是幻觉,所以她们永远也赶不上你。”
  “皇上难得也会说些有道理的话。”珉儿故意这样说,果然被项晔恨得压着挠她痒痒,躲不过只能求饶,娇喘吁吁地说,“我可是病人。”
  项晔爱怜地在她鼻头轻点:“可怜见的,几时好了,朕一定好好疼你。”
  这暧昧的话语再说下去可就了不得了,珉儿推开皇帝坐起来,彼此依偎着好好地说话,珉儿保证她一定能让自己和婆婆的关系变得像从前那么好,但是她也向皇帝提了条件,无论如何,都要让秦文月离开皇宫,离开京城。
  “要她走不难,但怎么让她走才难,朕不能不给秦庄面子,也不能给他借口。”项晔玩笑的神情散了,而他一严肃,珉儿就充满了崇敬和心疼,敬佩他帝王的气魄,又心疼高处不胜寒的无奈。
  项晔问:“若是朕与秦文月眉来眼去也罢了,可是朕与她才打了几回照面,话也不曾多说,你这是讨厌她什么?”
  珉儿却笑:“皇上先头说,不能给秦庄机会,又是什么意思?”
  皇帝眉头一震,失笑:“朕竟然说出来了?果然对着你,没有一点防备。”
  珉儿在他胸口一推,嗔道:“说正经话,也不忘哄一哄人,你自己说,我该不该防备。如今是没有眉来眼去,将来呢,那么温柔又体贴的人,细长眼眉别具妩媚,皇上多看几眼,大概就要忍不住眉来眼去了。”
  项晔背过身去:“朕做什么和你拌嘴。”可身后的人却软软地贴上来,笑着,“是我们心有灵犀,秦文月不曾冒犯我,可就是不喜欢,没来由的不喜欢。”
  皇帝则道:“秦庄救了朕,若是死了也罢,不是朕狠心,在那样的情形下活过来几乎不可能,可他活下来了。这样一来,证明了什么?是他的命太贵重,而朕一辈子都要念着他的好吗?他若在眼门前,必然不敢露出来,会和旁人一样毕恭毕敬,但远在纪州,朕看不见听不见,哪怕他没有那么做,朕也会觉得,他在为了救驾有功而骄傲,甚至期待着朕的报答。”
  珉儿的神情一样严肃起来,项晔郑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