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宫_阿琐-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其实,项晔只是觉得,两处离得近一些,他可以少费心人力物力来照顾,照顾元州时顺带着淑贵妃,或是照顾淑贵妃时带着元州,一举两得。
  淑贵妃完全不知道儿子会来,梦里被惊醒时,见到满头大汗的长子又惊喜又心疼,顾不得说话,叫他清清爽爽去洗个澡,她准备了绿豆汤凉茶,母子俩才坐下说话。
  项沣也有一天没怎么吃东西了,母亲做的绿豆汤香甜可口,不知不觉就灌下两大碗,淑贵妃嗔怪:“你这个样子,别人还当皇后虐待你,连饭都不让你吃。”
  项沣道:“儿子第一次负责皇后出行,太紧张了,好几天没胃口,现在总算一颗心落回了肚子里。”
  淑贵妃淡淡一笑:“皇后那个人,真是一点没变,你都这么大了,她也不顾忌什么,就不怕……”
  屋子里静了须臾,有些话不必明说,母子之间都是明白的,项沣早就知道亲娘没有什么必须避居的病要养,可除了生母不在身边,他和弟弟受到的照顾和教导不比弟弟妹妹差,甚至皇后会更用心些,不论皇后是出于真心,又或仅仅是想弥补,项沣心里明白,他若有想改变什么的心思,自己不先强大起来,自己不能有坚硬的翅膀,纠结什么都不会有结果。
  “可还是出了事。”项沣脸色一沉,“虽然有惊无险,可不知哪里来的刺客,竟然袭击了队伍,说起来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要行刺皇后,还是冲着我来,又或者只是吓唬吓唬父皇。”
  淑贵妃脸色一变,忙起身摸摸儿子的胳膊和身体:“有没有受伤?”
  项沣笑道:“儿子没事,您放心。反是……元元那丫头说,是皇祖母说的,您为儿子选好皇子妃了?”
  淑贵妃这才笑起来,神秘地问道:“怎么,想见见吗?原来你急匆匆连夜来,是为了这件事?”


第310章 终于有盼头
  项沣却是摇头:“母妃,儿子还不想为儿女情长所累,皇叔二十岁时还在跟着父皇南征北战,后来遇见姨母结为夫妻,恩爱和睦儿女双全,什么也没耽误。儿子也想再等上几年,三五年后的我必然比现在更稳重些,少些青涩毛躁再成家立业,也不辜负母妃为我挑选贤妻的心意。”
  淑贵妃望着儿子,悲伤地说:“我自己的骨肉,说话这么客气,我是该高兴你如今持重有皇子风范,还是难过你把亲娘当外人?”
  项沣忙道:“没有的事,是您想多了。”
  淑贵妃摇头:“不是我多想,生生母子两地相隔,十几年聚少离多,在最该陪伴你的人生里,我把你交给了别人,我又有什么资格回过头来要求你这样那样的,你还能想着我,孝敬我,我已经满足了。”
  听得这话,项沣一时无语,淑贵妃轻轻一叹,她压抑了十几年的委屈,突然就从心里钻了出来。这些年她过得还算平静,而当初选择离开皇宫,并不是屈服了秋珉儿,在无力挣扎的前提下,她选择避居十三年,来等待儿子长大成人。
  现在,她的儿子文武双全、俊美聪慧,比二十郎当时的皇帝更优秀,有他叔父沈哲的温润气质,也有皇帝英勇非凡的气魄,不论怎么看,他都足够资格继承这大好江山。等了十几年,终于有盼头了。
  “你说的不错,不该为儿女情长所累,要好好长进,为了朝廷为了你父皇去建功立业。”淑贵妃调整了心思,但一转脸又道,“可你是皇子呀,皇室传承最重要的就是香火,没有子孙何来传承?你身为皇长子,更责无旁贷。”
  项沣微微皱眉,道了声:“是。”
  淑贵妃又道:“当年也是母妃把你姨母送到沈哲身边的,他们是天造地设的缘分,你叔父虽是二十五六岁才婚娶,可遇见你小姨时彼此年岁都刚刚好,但是母妃现在为你选的人,可等不起你的五六年,你要人家在这五六年里,如何承受旁人的指指点点?”
  项沣淡淡:“儿臣知道了。”
  这些年,他和弟弟跟着皇后长大,与两个妹妹和弟弟接受同样的甚至更好的教育,父亲严厉皇后慈爱而不溺爱,他们并没有因为生母不在身边,而特别地缺失什么。
  更重要的是,在皇家礼教的约束下,皇后依然给了他们兄弟广阔的成长天地,皇后就不会对兄弟们说什么皇室传承的言语,她会说,去做想做的事,去实现要实现的理想,可是母亲……至少这些年,每一次相见,母子间的话,就说不到一处了。
  “沣儿,你若是在不乐意,娘也不会强迫你。”淑贵妃算是让了一步。
  可项沣终究是同情母亲的,即便自己过得很好,他还是会在乎母亲的退让和委屈,心里一叹,便是道:“并没有,这件事,您和父皇做主就是了。”
  淑贵妃摸摸儿子的胳膊:“沣儿,娘是为你好,将来你一定能明白。”
  项沣当然明白,哪有亲娘不为儿子好的,只是他现在,根本无心儿女情长。忽然心里一个激灵,问道:“那女孩子,已经在这里了吗?”
  淑贵妃笑道:“没有的事,人家好好在家呢,是侯门世家的贵族小姐,岂能没规矩地随意住在别处?”
  “是谁家的女孩儿?”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要先和你父亲商议。”
  项沣却说:“但这一次,太后命皇后把人带回京城。”
  淑贵妃道:“你回去告诉皇后,我要等皇上亲自来把儿媳妇带回去。”
  项沣暗喜,那这件事且要等了,父皇今年当是无暇来探望母亲,至少半年里他还能自由。
  不想淑贵妃却道:“她遇到刺客,消息传回京城,你父皇必定亲自来接人,到时候你告诉你父皇,我在这里等他。”
  项沣心里一咯噔,然而母亲说的不错。
  此时尔珍从门外进来,笑道:“很晚了,娘娘和殿下再不睡,天就要亮了。”
  淑贵妃便问儿子:“皇后在那里,你是不是立刻就要走了?”
  见母亲眼中的依依不舍,项沣便道:“不着急,元州的关防大可放心,我想多陪陪您。”
  如此,二皇子数日后方得归,而元州这边,项元因答应哥哥等他归来才出门,不得不在家里陪着太祖母外祖母和母亲憋了好几天,连珉儿都奇怪这小丫头难道是及笄之后长大懂事不贪玩了?后来问她怎么不出门,她才说是答应了二哥的。
  珉儿笑道:“可明日城里就有集会,过了明日,且要等下个月了,下个月母后就要带你回京了,去玩儿吧,哥哥回来了,母后给你证明你信守了承诺。”
  “真的?”一句话,欢喜坏了小姑娘,立刻跑去找外祖母,要和她去赶集,而元州的市集,在项元眼中一直比宫廷盛宴来得更有意思,她可以穿着轻便的裙衫毫无拘束地到处跑,而不用负担沉甸甸的礼服坐着一动不动。
  “外祖母年纪也大了,你别只顾着自己跑,走慢些。”珉儿替女儿拢起青丝,温和地说,“太祖母年事已高,没精力去外头走了,母后要多陪陪她,不能和你一起去。”
  项元眼眉弯弯:“没有您在身边管着,我才高兴呢。”
  珉儿嗔道:“你是大姑娘了,母后不会再约束你了。”
  项元却钻进怀里说:“还是要母后管着好,不然我就成野丫头了。”
  珉儿轻抚女儿美丽的脸颊,她才堪堪十五岁,就如此容颜,再过五年花骨朵盛开,该是如何的倾国倾城。沈云是配得上的,可沈云有没有缘分珉儿就不知道了,可不论是谁将来成为女婿,哪怕女儿因为找不到合心意的一辈子留在她身边,只要孩子幸福,她做任何决定珉儿都会支持她。
  “这么大了,还撒娇。”
  “在家里只有琴儿能撒娇,我总是让着她。”
  “难道不是妹妹让着你……”
  且说京城里,皇后离京数日后,沈哲便携长子沈云回到京城,当年他十五岁跟着皇帝闯出纪州城,打下大齐的江山,如今他的儿子,打从十三四岁就跟着他到处跑,虽然皇帝和云裳都支持,只是太后心疼孙子,每每见面都要唠叨。好不容易把孙儿盼回来了,见他又比从前晒黑了壮实了,便搂着说:“哪里像贵族世家的公子哥儿,你爹爹就是不知心疼你,把你养得这么粗糙。”
  然而沈云的个性从小就好,幼年时乖巧听话,如今年少,虽是血气方刚,但不失父亲的沉稳内敛,十六岁年纪已十分老成,加之身形高大,跟着父亲在军营里日晒雨淋,他和弱冠之年的二皇子站在一起时,便瞧着好像同龄人一般,总是被项元嫌弃长得太着急。
  今日沈云独自进宫向太后请安,远远看见一行人围在树底下,他身边的小太监轻声说:“瞧着像是涵元殿的人,那是公主的乳母吧。”
  此时几个宫女散开,露出了树底下的人,沈云见是琴儿坐在大石头上,而宫女们正不停地给她扇风,猜想表妹可能是中暑了,便立时朝那边走去。
  项琴本是去园子里采花,本以为今日太阳不算毒辣不要紧,没想到回来的路上就走不动了,这会儿宫女们围着给她扇风驱热,其他人已经回去抬肩舆,她抬头见沈云来了,软软地笑道:“云哥哥,我中暑了。”
  “别说话了,养养神。”沈云很是冷静,伸手摸了摸表妹的额头,回头还没见轿子肩舆的踪影,便一弯腰把项琴抱了起来,“我送你回去。”
  换做别的少年郎,这个年纪未必能抱起一个人来,可沈云身材高大自幼习武,抱起项琴是轻而易举的事,稳稳地就朝涵元殿走去,连气都没怎么喘。
  “云哥哥,我没事,你放我下来吧……”
  “就快到了,你闭上眼睛养养神才是。”
  项琴没再说话,望着表兄俊美的脸庞,姐姐总说沈云长得太着急,十五六岁就一副大男人的架势,到了二三十岁岂不是成了老头子,可是项琴总觉得刚刚好,就算到了二三十岁,云哥哥也会是风华盖世的男子。
  “可惜姐姐不在家。”项琴不由自主地说起来,“你这回在京城留多久呀,是不是立刻又要走了,等姐姐回来,你又不在,你们这两年总是见不着面。”
  沈云嗔道:“怎么话越来越多了?”他温和地一笑,似乎根本没在意项元在不在的事,径直进了涵元殿,把表妹送入了她的寝殿。
  太医很快就赶来了,公主娇弱不堪毒日,倒也没什么大症状,吃几碗药安养几日便好。
  待项琴缓过神来,问宫女表兄去哪儿了,听闻他已经去了长寿宫,小姑娘才闭上眼睛,懒懒地吩咐宫人:“我没事了,你们都下去。”
  屋子里静下来,项琴才睁开眼睛,回想方才的一幕,小姑娘心里扑扑直跳,可她立刻用力摇了摇头,不能胡思乱想,沈云将来,早晚会是她的姐夫。


第311章 在云端遥不可及
  这世上,很多事讲究先来后到,可也有很多人不服这个理。
  对项琴而言,母亲就是个特别的存在,在母亲之前,这宫里有许许多多的女人,她从没见过后宫美人如云的光景,但那一座座空置的殿阁,曾经有过她们的身影。她不知道那些女人和母亲究竟经历了怎样一段人生,可她猜想自己,不会有母亲那样的魄力去对抗世俗道德的束缚。
  不论如何,她不能抢属于姐姐的东西,更何况是人。
  只是那个理所应当拥有的人,远在元州的大公主,根本不惦记她那个名义上的未婚夫,也从没承认过沈云会是自己未来的驸马。
  项元并不讨厌沈云,嫌弃他长的着急也不过是玩笑,花骨朵的年纪,对这广阔而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儿女情长在她的认知里,便是从小念叨在祖母口中的娃娃亲,既是如此,天下万物可比娃娃亲有意思多了。
  盛夏的市集,夜里最热闹,月光皎洁夜风清凉,满街轻衫薄裙,男儿俊女儿俏,有相恋的人偷偷在月下许愿,也有新婚燕尔手挽着手,大大方方地走在人前。
  项元如飞出金笼的雀儿,一袭青绿烟纱,腰下是水色墨草百褶裙,外祖母为她将青丝挽成双环髻,皓腕轻纱,容眸流盼,一颦一笑都若画中仙子。她轻盈地跑在前头,时不时回来挽着外祖母同行,但不消多时又跑出去了。
  侍卫们都是便衣暗行,不敢打扰公主雅兴,白夫人也只带了贴身仆婢,一行人简简单单。只是秋老夫人和白夫人在元州城颇有名望,时不时有村里的人认出她来,便知道同行的小姑娘是公主殿下,不愿扰了祖孙俩的兴致,都不敢上前打招呼。
  这也是项元喜欢元州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她的名字出自这美丽而安宁的地方,这里的人勤劳善良,不卑不亢,皇帝对元州城长年以来的额外眷顾,也没有让他们生出懒惰贪婪,依旧勤劳质朴,更因生活比从前富足安逸,越来越多的人家能送孩子去上学念书。
  说起元州的好,怎么也数不尽,每年项元都盼着能随母亲来省亲,不止一次对珉儿说,她想永远住在这里。
  “外婆,你看。”项元拉着白夫人,兴冲冲来到卖金鱼的摊子前,偌大的水缸里,蓄着清凉的河水,色彩缤纷的金鱼悠哉悠哉。
  皇宫太液池中,有着无数灵性的鱼儿,只是公主难得见这小巧玲珑的金鱼,自然她总觉得外头什么都比宫里好,就是普普通通的团扇,也会新奇地拿来摇一摇,半天功夫,随行丫鬟手里已经拿了好些东西了。
  “买,你喜欢就买。”逛了半天,白夫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恨不得将天下所有的东西都给外孙女包圆了。
  摊主立时拿了网兜和瓷碗递给项元,她大咧咧地撸起衣袖,露出白玉一般的胳膊,瞧准了漂亮的金鱼,就毫不犹豫地捞进瓷碗里,只是鱼儿伶俐狡猾,哪能乖乖落网,且费了一番功夫。
  水缸里有一尾金鱼,头顶似戴了两朵大牡丹,体态优雅雍容华贵,项元很快就看中了这一条,手里的网兜追着不放。可这一条金鱼狡猾得很,怎么也捉不着,摊主抽着长烟,笑呵呵说:“姑娘好眼力,这一条朱顶紫罗袍,可是最最名贵,若是叫你捞了去,价钱也不便宜。”
  白夫人在一旁说:“什么价钱不价钱,赶紧给我家姑娘捞起来。”
  那摊主撂下烟杆,便道:“夫人莫着急,这就给您家小姐捞起来。”
  可是摊主才拿起网兜,要往水里伸时,边上不知从哪儿来的一只网兜,不过眨眼的一瞬,就把那条朱顶紫罗袍捞了起来,随手放进他自己的瓷壶里,然后利落地丢给了摊主一大块银锭子。
  白夫人最先出声:“这位公子,那条金鱼可是我们先看中的。”
  项元站起身来,本想为自己争一争,可抬头就看到一张清俊的脸庞,男子云淡风轻:“这满缸的金鱼,先到先得,我也不知道姑娘就看中了这一条。”
  白夫人上前道:“我们正和摊主要呢,你在一旁难道没听见,既是先到先得,也是我们先来的这里。”
  为了外孙女争一条鱼,白夫人还是有底气的,何况这少年郎虽然身形颀长看起来像个练家子,到底年轻不是吗,小小后辈难道还要和一个年长的妇人顶撞不成,也不是这元州城里该有的风气。
  边上侍女立刻掏出两块银锭子,骄傲地说:“我们出双倍的钱,你把这条金鱼卖给我们。”
  摊主颇有些为难,那男子也是不屑争辩,竟转身就走了。
  “你站住……”白夫人不服气。
  “外婆,算了。”可项元却妥协了,拉着外祖母说,“我也不稀罕那条金鱼,管它是朱顶紫罗袍什么的,天下再名贵的金鱼,还不是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白夫人好不服气,就怕委屈了外孙女,幸而项元好性情,她堂堂公主,本是不屑去争什么鱼的,不过刚才那惊鸿一瞥,也叫她内心暗暗震颤,她知道元州人杰地灵,她也看尽了皇室贵族里俊美的少年,可是……
  小姑娘晃了晃脑袋,萍水相逢,胡思乱想什么,便笑呵呵挽着外祖母:“外婆,我饿了,我们吃点心去。”
  那之后说说笑笑,白夫人就忘记了这件事,自然只要外孙女高兴,就什么都好。集市逛得久了,也该回去了,婢女们便去安排马车来接夫人和公主,可街上的人流突然动涌向同一个地方,把祖孙俩挤得团团转,听得人群里说话的声音,才知道前头河边要放烟火了,白夫人笑道:“元元,要不要去看烟火?可好看了。”
  不久前的及笄之礼上,父皇为项元点燃了最盛大繁华的烟火,黑夜里将整座京城都照亮了,项元还有什么可稀罕的,可见外祖母高兴,她不想叫老人家扫兴,自己也乐得再多玩一会儿,便乐呵呵地说:“想看的,可惜回去晚了,我娘该训我了。”
  白夫人笑道:“怕什么,有我和你太祖母在呢。”
  这一说,祖孙俩便也往河边走,可是人越来越多,人人都想去争一个好位置,侍卫们也早就被冲散了,这边祖孙俩本是手拉着手,突然有个孩子冲上前,就把她们分开了。
  “元元……”白夫人喊着外孙女的名字,可是项元却越来越往后退,到后来她索性躲在一边,想等人流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